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一):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有计算的教学,而其中的“简便计算”教学更是计算教学的一部“重头戏”。学好简便运算,不仅仅能降低计算的难度,并且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将学到的定理、定律、法则、性质等运算规律融会贯通,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所以,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规律的数学语言表达上,而是注重引导学生进取主动的参与感悟、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并且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兴趣是构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催化剂。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也就是根据例题图,提出问题: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经过两种算式的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有意识的蕴含新知识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进取主动探究。
配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的重要任务。先让学生根据供给的问题,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65+45)×5=65×5+45×5这个等式,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展开类比:假如我们要选择另外两种服装,买的数量都相同,一共要付多少元?你还能用两种方法来求一共要付的钱吗?让学生在再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初步发现规律,再引导学生举例验证自我的发现,得到更多的等式,继续引导学生观察,直到发现规律,同时质疑是否有反例,再一致确定规律的存在,并得出字母公式。
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经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我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数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感知——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过程,学生不仅仅自主发现了乘法分配律,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相关知识,并且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本事也得到了发展。
3、注重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了让不一样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经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异常是经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构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欢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学生也学得进取主动。
4、练习设计关注学生思维本事的发展。
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我基本尊重课本上知识的体系,在第4个练习中,三组题目的比较练习主要是巩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让学生经过比较体会计算的简便。而在计算的过程中会选择更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有助于帮忙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性,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我在设计教学时,先出示一组题,在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后,有意让女生做简便的一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女生做的题比较简便,然后再出示第二组,还是有意让女生做简便的一题,所以还是女生优先,至此我引导学生发现:有时先加再乘比较简便,有时先乘再加比较简便,能够根据实际情景的不一样,作出合理的选择,甚至能够根据乘法分配律先做适当改写,使计算更简便。
这样设计,使学生经历了两轮比赛,对运用乘法分配律能够使计算简便有了初步的体验,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下一课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终增加了一个变式题:“5件夹克衫比5条裤子贵多少元?”这是乘法分配律的变式,这在第三课时将会碰到这种题型,所以那里先埋下一个伏笔。由基本题到变式题,有机地联系在一齐。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学生经过自我的奋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思维本事得到了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探讨的过程,不断追寻的过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期望能在与学生有限的接触时间内帮忙学生更快更好地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我们的学生终身受益。这是一个值得我永久追求并为之奋力的目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二):
一、让学生从实质上理解乘法分配律
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如果只求形式把握不求实质理解,一方面从认识的角度看是不严谨的(形式上的不完全归纳不必须得出真理),另一方面很容易造成学生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不良认知习惯。如果满足于从形式上掌握乘法分配律,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也极为不利。所以,在教学时先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一件茄克衫65元,一条裤子35元。王教师买5件茄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花多少元?学生用了两种解答方法即:(65+35)×5=65×5+35×5。借助对同一实际问题的不一样解决方法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
二、突破乘法分配律的教学难点
相对于乘法运算中的其他规律而言,乘法分配律的结构是最复杂的,等式变形的本事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
1、在□里填数,○里填运算符号:如(25+45)×4=□○□○□○□……
2、在相等的一组算式后面打“√”:如16×7+24×7(16+24)×7□……
在这一组题目中教者重点评析了最终一道题:40×50+50×9040×(50+90)□。先让学生说说着一题为什么不能打√,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征,分别写出与左右算式相等的式子。经过练习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让学生照上头的样貌写出的几个这样的等式,最终归纳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a+b)×c=a×c+b×c。
实际上课堂时学生对于能否找到反例的活动很感兴趣,能够尝试让学生也提几个反例,经过讨论逐个否决,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等式变形本事能够得到很大提高,有益于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三):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能够使计算简便。今日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我班上,之后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教师的课,此刻进行比较,谈一谈自我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教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经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并且将原先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经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能够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所以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终,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能够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我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能够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我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主角,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四):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我根据教学资料的特点,为学生供给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具体设计:先创设兔子吃萝卜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
经过买“老伯伯养了10只猴子,每只兔子早上吃4个萝卜,晚上要吃3只萝卜这些猴子一天共要吃掉多少个萝卜?”列出两种不一样的式子,让学生经过观察两种不一样的计算方法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也可用“=”连接。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等式的特点,仿造上头的等式填空。
(4+5)×25=(14+25)×5=(37+125)×8=。
再让学生观察这几组算式,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等号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与右边算式中的什么数有关系?左边算式中的一个因数与右边算式中的哪个数有关系?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够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形式表示:(a+b)×c=a×c+b×c,他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两个不一样的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
第一步:经过资料获取继续研究的信息。
虽然所得的信息很简单,只是几组具有相等关系的算式,但这是学生经过活动自我获取的,学生对于它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用他们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经过讨论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贴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我经过举例加以验证。那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本事,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本事。
第三步: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1、为学生供给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把学生的活动定位在感悟和体验上,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方式去发现、去探索。
2、使学生在辨析与争论中,天然而然地完成猜测与验证,构成清晰的认识,在学生举例中使学生感到乘法分配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最终由特殊到一般总结字母公式。
3、将模仿式的学习变为探究式的学习。
4、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上,本事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习题在安排上在充分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能够再安排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题目,如78×99+78=78×(99+1),为后面的简便运算作伏笔,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2、在数学术语上还得反复推敲,以到达准确无误。
3、本堂课中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体现,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对学生的进取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我会坚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多听课多向前辈们请教,切实提高业务本事。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五):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理解其意义。教学中,我从解决实际问题(买衣服)引入,经过交流两种解法,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并找出它们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举出几组类似的算式,经过计算得出等式。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组等式,发现有什么规律?
那里我化了一些时间,我发现学生在用语言文字叙述方面有些困难,新教材上也没有要求,所以,只要学生意思说到即可,之后,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自我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用自我喜欢的方式来阐明自我发现的规律:有用字母的,有用符号的,大部分学生会说,没问题。对于应用这一乘法分配律进行后面的练习还能够。
如:书上第55页的第5题,学生都想到用简便方法去列式计算。整节课,学生还是学的比较简便的。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六):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归纳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公式。教材编写是按照单元植树大情境中的事例,引发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而实际的教学和练习中,我们发现单从形式上去让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一规律往往效果不好,并且在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出错也较多,而究其原因是学生不能够从乘法的意义上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我结合教师用书的教学提议,设计了以乘法的意义为切入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也就是说出每一个算式表示几个几,以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倍数的关系入手设计教学。
结合植树情境设计了两个年级的植树问题:“三年级每小组6人,每人植树3棵,四年级每小组6人,每人植树4棵,三年级和四年级每个小组一共植树多少颗呢?”让学生结合问题列出算式:3×6+4×6,再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表示几个几,也就是4个6+3个6=(4+3)个6,即7个6。
然后再借助数形结合,出示有规律的排列整齐的树坑,再次让学生根据图形的排列,列式为:7×4+4×4,并说出表示的意义,即7个4+4个4就是(7+4)个4,「11个4」。
然后再出示例3,让学生列式25×4+25×225×(4+2)并说出每个算式数表示的意义,明白了25×4+25×2表示25个4+25个2=25×(4+2)。
这三个例子后,让学生观察这三组算式,找出形式上的共同点,他们都具有一个公共的因数,一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另一边都是拿这个公共的因数分别与那两个数先相乘后再加。此时,让学生试着写出贴合这一规律的等式,并让其说说他们所表示的含义,这时学生心中基本明白了乘法分配律的含义,也就是一个数的几倍再加上这个数的几倍就是这个数的几加几倍。这样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明白了,形式也出来了。此时让学生试着去总结规律,在用字母表示出这一规律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的完成。随后再进行几个练习,经过比较强调乘法分配律中的几个关键点,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定义的理解和记忆。最终借助“37的19倍,比37的15倍多多少”,让学生列式体会乘法分配律不仅仅有成加还有成减,进而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拓展了他的外延。
就教学效果而言,本节课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的。学生经过说每个算式的意义,想一想,写一写,归纳总结,由浅入深的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并能理解在运用上的几个关键点,但那里有几个问题,仍值得反思,要找出方法改善。
1.出示第一个情境中的三个问题时,学生列式为6×3,6×4再说说表示几个几时,那里是表示的是6个3,6个4,而不是我所要表达的3个6与4个6。虽然从意义上也能说通6个4加6个3也等于6个(4+3),但他总不如3个6加4个6等于(4+3)个6好理解。这一点还要重新设计。
2.例3学生列式为25×4+25×2,在说算式25×4+25×2实际是表示意义时,是25个4+25个2,于前面引导的方向不一致,理解上有偏差,更容易让人理解的是4个25+2个25=6个25,那里实际意义与我想表达意义不一致,学生也产生了疑惑,那里我一向在思考,是进一步按照例题的情境中的意义加以解释说明,还是选择一个与前面那样更易理解的一致的例子加以替换。
3.时间问题。这节课上了几遍都严重的超时。如何能更紧凑,更高效的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在哪些地方还能够更好的去优化,节俭更多的时间,在40分钟内完成,还需要好好的思考。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七):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能够使计算简便。今日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我班上,之后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教师的课,此刻进行比较,谈一谈自我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xx教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经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并且将原先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经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能够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所以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终,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能够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我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能够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我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主角,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八):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我根据教学资料的特点,为学生供给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具体设计:先创设兔子吃萝卜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
经过买“老伯伯养了10只猴子,每只兔子早上吃4个萝卜,晚上要吃3只萝卜这些猴子一天共要吃掉多少个萝卜?”列出两种不一样的式子,让学生经过观察两种不一样的计算方法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也可用“=”连接。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等式的特点,仿造上头的等式填空。
(4+5)×25=(14+25)×5=(37+125)×8=。
再让学生观察这几组算式,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等号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与右边算式中的什么数有关系?左边算式中的一个因数与右边算式中的哪个数有关系?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够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形式表示:(a+b)×c=a×c+b×c,他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两个不一样的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
第一步:经过资料获取继续研究的信息。
虽然所得的信息很简单,只是几组具有相等关系的算式,但这是学生经过活动自我获取的,学生对于它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用他们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经过讨论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贴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我经过举例加以验证。那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本事,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本事。
第三步: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1、为学生供给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把学生的活动定位在感悟和体验上,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方式去发现、去探索。
2、使学生在辨析与争论中,天然而然地完成猜测与验证,构成清晰的认识,在学生举例中使学生感到乘法分配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最终由特殊到一般总结字母公式。
3、将模仿式的学习变为探究式的学习。
4、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上,本事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习题在安排上在充分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能够再安排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题目,如78×99+78=78×(99+1),为后面的简便运算作伏笔,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2、在数学术语上还得反复推敲,以到达准确无误。
3、本堂课中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体现,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对学生的进取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我会坚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多听课多向前辈们请教,切实提高业务本事。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九):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学生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和应用。开始导入我是利用小学教学热身赛展开的教学。9×37+9×63和9×(37+63)。左右两排学生做不一样的题,让学生认识到这两道题难易程度的.不一样,用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体现了用括号的必要性和简便性,经过学生总结说特点引导他们猜想,然后对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并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们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上周去滨州听课,学到了“猜测-举例验证-总结-应用”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并在本课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不完全归纳法,也在本课中用所应用。可是在引入时应当让学生们把这两个算式的特点和联系理解透彻了,学生们会很快的猜想出这条规律,整节课讲速度有些慢,导致了几个经典的练习题没有处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导入新课,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80+4)×25=80×25+4×25此题的处理,我感到比较欣慰。当发现学生们(80+4)×25=80×25+4时,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错误的算式,让和我做的一样的同学举手,大约有5、6个同学高兴地举起手,还有一个同学得意地说“刚才我还以为做错了呢?”看到这种情景我之后说:“不举手的同学你们想说点什么吗?”此句话给了这些没有举手的同学的信心,他们迫不及待地说出了正确的解法。这道题学生们十分容易做错,这样的处理会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十):
昨日,我与全班同学一齐进行了乘法分配律探讨学习,从作业的反馈中,一部分同学的作业相当完美,对公式的应用,变形拓展都能应用自如;我也发现部分学生的正确率很低,异常乘法分配律的“分别”相乘理解得不清楚,没有把每个加数与因数相乘,造成作业正确率低。针对这种情景,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些什么,我进取思考,与同学进行交流,找出他们思维中出错的原因,正确进行补救,以到达对乘法分配律的正确运用,灵活应用。
一、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注重从例题的解答中引导抽象出乘法分配律。强调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教材中植树情境图给出了以下的条件: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这一问题,得到了如下两种解答方法。
方法一:①每组有多少名同学2+4=6人
②25组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6×25=150人
综合列式:(2+4)×25
=6×25
=150(个)
方法二:①挖坑种树有多少人4×25=100人
②抬水浇水的有多少人2×25=50人
③一共有多少人100+50=150人
综合列式:4×25+2×25
=100+50
=150(人)
同学们很容易得出(4+2)×25和4×25+2×25这两个算式结果相等。这时同学们往往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数的积的和,而忽视从乘法意义角度去理解。这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那里不仅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4+2)×25=4×25+2×25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6个25,右边表示4个25加2个25,等于6个25,所以,(4+2)×25=4×25+2×25
二、注意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练习。
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时学生异常容易出现错误。把算式做成(80+8)×125
=80×125+80
=10000+80
=10080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能够让学生划出分别相乘的箭头如:
提醒同学把箭头画出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括号外的因数相乘,这样尽量减少一些把一个加数乘掉的同学。
三、多进行分组练习
一组:15×(8+4)(80+8)×125(40+4)×25
47×(100+1)78×(200+2)(100-1)×125
在练习上述题后,让学生观察括号里的数如果不运用乘法分配律会变成怎样的一个算式:
15×1288×12544×25
47×10178×20299×125
这些算式我们如何将一个因数拆成两个数相加的形式,这两个加数尽量要拆成整十整百或是与外面的数相乘能得整十整百的数。
在让学生在对乘法分配律基本公式的运用掌握较好之后,再进行第二组乘法分配律反方向运用的形式。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十一):
一、抓住重点。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材按照得出两道算式,把两道算式写成等式,分析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发现规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交流规律,给出用字母式子表示的运算律。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比较和根据的过程。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对简洁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教学用书上写道: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应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规律。
在教学时,我是按照如上的步骤进行教学的。可是在我引导学生把算式写成等式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左右两边算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之后,学生就根本不明白从何下手。在他们的印象中,联系就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进行联系。根本没有从数字上头去进行分析。能够说,局限在原先的思维中,而没有跳出来看。而让学生写出几组算式后,观察分析几组等式左右两边的区别之后,学生也还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一规律。场面一时之间很冷,之后我只好直接让学生用字母来表示,变化为这样的形式之后,有很多的学生都能够写出来。
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时间我给了,小组也交流了,在小组交流时我已经发现我们班上的学生根本无法发现其中的规律,所以也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进行表达。难道是坡度给得不够吗?还是平时的教学中出现了问题。这些都要一一地去分析。
总之,这个关键今日并没有完成好。
二、研究学生的学习情景,尊重他们的主观感受。
在引导学生把两道算式拼成一道等式之后,我让学生交流,结果学生给出了两种(65+45)×5=65×5+45×5。和65×5+45×5=(65+45)×5。我把这两种方式都板书上黑板上。教材上要求的是第一种,即把(65+45)×5写在等式的左边,是为了方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的理解。我认为,从乘法的意义这个角度上来说,意义的理解我们班级能够做到。
既然是从意义出发,那么两种方式其实都是能够的。所以在用字母来表达时,我们班的同学也有了两种的表达方式:即(A+B)×C=A×C+B×C和A×C+B=(A+B)×C。我都板书在黑板上,只是在规范的那一道上头画了个星,告诉学生,乘法分配律的表示一般性采用的是这一条。
三、练习中注意乘法分配律的变式。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为了计算的简便。所以,在练习中我注意让学生说清楚怎样使用的。尤其是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74×(20+1)和74×20+74。必须要学生说清楚括号中的1是从哪儿来的。可是简便的思想渗透得还很不够。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的时候,一大半的学生都没有采用简算的方法。哪怕他们在经过了第四题的练习时也是一样。
今日教学了运算律——乘法分配律,对于例题的解决,学生能列出不一样的算式,45x5+65x5和(45+65)x5,经过各自的计算得出计算结果相同,然后把这两条算式写成等式45x5+65x5=(45+65)x5,学生还能用自我的语言表述自我对等式的理解:45个5加65个5也就是(45+65)个5,然后又让学生再仿写了几个算式后让学生观察等式总结自我的发现,学生会用字母表示出这一规律,但用语言表述有困难了。想想做做第1题仅有几个学生把第3小题填错,其实包括后面的练习中,把AxC+BxC改写成(A+B)xC的正确率要比把(A+B)xC改写成AxC+BxC的正确率高,可能还是学生受以前:45个5加65个5也就是(45+65)个5的理解方法的限制而没学会用自我的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从而也没能真正掌握乘法分配律含义的缘故吧。
想想做做第2题的第3小题74x(21+1)和74x21+74部分学生没有发现它们是相等的,我让认为相等的学生表述理由,学生能把算式改写成74x21+74x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变构成74x(21+1),学生理解后我补充77x99+77=□(□○□)让学生填空,完成情景好多了,在拓展练习时补充了AxB+B=□(□○□)和AxB+B=□(□○□)让学生进一步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但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时,学生多习惯列式48x3+48x2来计算,却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列成(3+2)x48来计算,虽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是下一课的学习资料,但我也由此反思出我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例题教学时只关注了得出等式,却忽略了让学生比较等式两边的算式哪边比较简便。所以在第4题的算算比比中才得以补上了这一缺点。
相信经过这一深刻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教师们对于以后的教学会做的更好,也期望其他教师能够借鉴其中的要点,学生也能够在其中掌握学习的着眼点。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十二):
《乘法分配律》是本章的难点,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教材对于这部分资料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经过观察几组数目不一样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归纳、总结,用语言表述出来。在教学时,我也是按照教学参考书的提议安排教学过程的。先复习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之后导入新课。经过
(18+7)×6○18×6+7×6、20×(15+90)○20×15+20×3
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归纳,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并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中,导课比较快,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资料时,主观上是时间紧张,可课后想想,实际上是引导不到位。课堂上学生气氛不活跃,思维不进取,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结果,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如当天在作业时出现的问题就比较多:45×103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直接乘,不会简便;尤其是计算59×21+21时,学生发现不了它的特点,不会运用乘法分配律,能够说,本节课上得不是很成功。
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奋力:
1.多听课,多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同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十三):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有计算的教学,而其中的“简便计算”教学更是计算教学的一部“重头戏”。学好简便运算,不仅仅能降低计算的难度,并且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将学到的定理、定律、法则、性质等运算规律融会贯通,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所以,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规律的数学语言表达上,而是注重引导学生进取主动的参与感悟、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并且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兴趣是构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催化剂。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也就是根据例题图,提出问题: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经过两种算式的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有意识的蕴含新知识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进取主动探究。
配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的重要任务。先让学生根据供给的问题,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65+45)×5=65×5+45×5这个等式,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展开类比:假如我们要选择另外两种服装,买的数量都相同,一共要付多少元?你还能用两种方法来求一共要付的钱吗?让学生在再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初步发现规律,再引导学生举例验证自我的发现,得到更多的等式,继续引导学生观察,直到发现规律,同时质疑是否有反例,再一致确定规律的存在,并得出字母公式。
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经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我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数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感知——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过程,学生不仅仅自主发现了乘法分配律,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相关知识,并且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本事也得到了发展。
3、注重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了让不一样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经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异常是经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构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欢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学生也学得进取主动。
4、练习设计关注学生思维本事的发展。
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我基本尊重课本上知识的体系,在第4个练习中,三组题目的比较练习主要是巩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让学生经过比较体会计算的简便。而在计算的过程中会选择更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有助于帮忙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性,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我在设计教学时,先出示一组题,在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后,有意让女生做简便的一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女生做的题比较简便,然后再出示第二组,还是有意让女生做简便的一题,所以还是女生优先,至此我引导学生发现:有时先加再乘比较简便,有时先乘再加比较简便,能够根据实际情景的不一样,作出合理的选择,甚至能够根据乘法分配律先做适当改写,使计算更简便。
这样设计,使学生经历了两轮比赛,对运用乘法分配律能够使计算简便有了初步的体验,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下一课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终增加了一个变式题:“5件夹克衫比5条裤子贵多少元?”这是乘法分配律的变式,这在第三课时将会碰到这种题型,所以那里先埋下一个伏笔。由基本题到变式题,有机地联系在一齐。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学生经过自我的奋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思维本事得到了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探讨的过程,不断追寻的过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期望能在与学生有限的接触时间内帮忙学生更快更好地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我们的学生终身受益。这是一个值得我永久追求并为之奋力的目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十四):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数学第三单元的资料,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资料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本节课不仅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本事。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重要基础,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本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要做到让学生进行“探究、推理、自我总结规律”很难,因为上的是直播棵,为了突破难点,在备课时,我做足了功课,首先我从例题入手,把乘法分配律放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策略很多,此题能够用两种方法解答:(1)(4+2)×25;(2)4×25+2×25,经过比较,学生明白了为什么:(4+2)×25=4×25+2×25,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讲完例题后,又让学生经过发语音、课堂连麦的形式让举了许多这样的例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进取性,每个例子不仅仅可放在具体情境中,也可借助乘法的意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得出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及它的应用”,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十五):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理解其意义。教学中,我从解决实际问题(买衣服)引入,经过交流两种解法,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并找出它们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举出几组类似的算式,经过计算得出等式。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组等式,发现有什么规律?
那里我化了一些时间,我发现学生在用语言文字叙述方面有些困难,新教材上也没有要求,所以,只要学生意思说到即可,之后,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自我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用自我喜欢的方式来阐明自我发现的规律:有用字母的,有用符号的,大部分学生会说,没问题。对于应用这一乘法分配律进行后面的练习还能够。
如:书上第55页的第5题,学生都想到用简便方法去列式计算。整节课,学生还是学的比较简便的。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十六):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学是我根据教学资料的特点,为学生供给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一、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
(1)经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情景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资料。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本事。
二、结合自我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1、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齐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教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我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一样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2、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供给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本事强开场。我想是不是能够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境进课堂,所以,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植树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同样不能没有猜想,否则,主体性探究活动便缺少了内在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成了失去目标的无意义操作。学生看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从直观上产生了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于是,接下来的举例就成了验证猜想的必需,无论猜想的结论是“是”还是“非”,学生的思维一向是活跃着的,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品格的过程。
4、师生平等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新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必须转换主角。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师必须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猜想——倾听——举例——验证,在欣赏学生的“闪光”处给学生“点拨”。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也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去刻意的创设教学情境,只是做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工作,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表达。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新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5、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我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学生涌现出的各种说法,说明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所以我在那里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一样的看法,说说自我的新发现,教师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还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能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中的不足和改善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所以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资料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奋力:
1、多听课,多学习。尤其是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十七):
教材供给了这样一个主体图:春季里,同学们开展植树活动,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活动?学生会用两种不一样的方法分别列出算式,之后经过计算发现,两个算式能够用=连接,即25(4+2)=254+252,从而经过比较等号两边两个算式的不一样与相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当我在一个班按照此教学设计教学后,我发现效果并不梦想,表现有两点:
①有些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了乘法分配律的公式,例如看到3544不能想到3540+354;
②由于没有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所以完全不能理解其逆应用以及当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时应用乘法分配律。如:他们认为6464+3664(64+36)64;265(105-5)=265105-2655。
针对此情景,我重新设计了教案。增加了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同学比负责抬水、浇水的同学多多少人?这样学生又列出另外两个算式,经过计算后用等号连接:25(4-2)=254-252,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组算式,充分地去发现相同点与不一样点。这样一来,促使了学生去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促进交流,顺利地实现了自我构建和知识创造。学生的发现天然也就更丰富、更有深度了:无论是两个数的和还是两个数的差去乘一位数,都能够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减。此外,我还引导学生从右到左的观察等式,尝试用乘法的意义去理解乘法分配律,即:4个25加2个25就等于(4+2)个25,4个25减2个25就等于(4-2)个25,这样帮忙学生突破乘法分配律逆应用这个教学难点。
我经过对两个班不一样的教学设计,感受到:认真钻研教材,多动心思,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会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供给了更广阔的空间。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十八):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比起乘法交换率和乘法结合率男掌握的多。所以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景,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新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以往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所以,上课一开始,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一个肯德基餐厅用餐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十分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一样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之后要求学生经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供给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贴合自我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本事,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本事。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同时,我还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了让不一样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一样的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经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异常是经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构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欢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本事,学生也学得进取主动。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有抢答(填空)题、确定题、连线题、简算题和拓展题,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齐,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必须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并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经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知识掌握的牢固。学生经过自我的奋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梦想。
本节课有必须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进取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日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以后注意,学生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应当想办法使呈现的这个材料变得能让学生感兴趣。另外,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流利、准确。对乘法分配律的叙述稍显罗嗦,不够坚定、自信。在这方面有待今后加强训练和提高。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十九):
由于本学期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自我在讲四年级数学课的时候,不免有些匆匆。为了坚持好进度,习题处理稍显落后。在近一段时间对小孩们的“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检查来看,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这是好多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很容易和乘法的结合律弄混淆。所以,我就想搞清楚,到底小孩们是哪里没有搞清楚?就在课下又提问了几个老在分配率出错的小孩运算公式,发现有的小孩能结结巴巴地把公式背出来,有的是比较顺利地进行背诵。那么,会顺利背诵公式的小孩们到底是哪里不会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是旁敲侧击地进行“盘问”——我拿着生活中的'2.5元的冰淇淋打比方,问问买23个和28个需要多少钱?小孩们算的很快。他们明白把23分解成20加上3,还有部分学生28×25=(20+8)×25,我当时一项,哎呦不错,还不是完全不会啊。看来,小孩们在真正的生活情境中还是有一大部分人会自觉的用乘法分配律的。可是,真正运用到教学中,小孩们确实很难到达自觉地运用分配律去计算,异常是一些变式就更加的困难了。
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有三四个小孩的下头的结果却是让我大跌眼镜——28×25=(20+8)×25=20×8×25,当时我就在想,坏了,小孩们把这两个公示记混淆了。果不其然,我给他们出了一道题72×25=(8×9)×25=8×25+9×25,我在给学生们一一讲解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这一类问题出现是因为小孩们没有自觉观察算式特点的习惯。他们只是急匆匆的完成自我的作业,对于此类的计算的目的单纯得很就是只要得到答案,自我就忽略了计算的过程。
之后我就想,我去时应当多出一点类似于(80+8)×25,72×25,125×32×25的这些题对小孩们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来提高小孩们对公式概念的认识。我能够让小孩们先学会一道题的做法,在慢慢来进行相应的引导。并且出一些题目要求小孩们使用分配律或者结合律等等,对小孩们进行巩固。让小孩们学会多种方法解决一到数学题,把握“凑整”这个解题关键,正确、合理地使用运算定律,就是正确的。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二十):
这节课的设计,我是从学生的生活问题入手,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这节课我力图将教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经过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构成的过程。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入生活问题,激趣探究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很多生动、具体、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是从身边的生活中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首先我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次植树活动”,让学生根据供给的条件,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4+2)×25=4×25+2×25这个等式。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不一样之处”,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同时利用情景,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乘法分配律”,为之后“乘法分配律”的探究供给了有力的保障。
二、供给学生独立探究的机会
我要求学生观察得到的两个等式,提出“你有什么发现”。此时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已有了自我的一点点感知,我立刻要求学生模仿等式,自我再写几个类似的等式。使学生自我的模仿中,天然而然地完成猜测与验证,构成比较“模糊”的'认识。
三、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了条件
为了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不是一句空话。在这节课上,我抓住学生的已有感知,立刻提出“观察这一组等式,你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这样,给学生供给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材料,供给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天然激起了探究的火花。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整个教学过程都采用了让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我想:仅有改变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二十一):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故而,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经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我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为参加“阳光伙伴”的32名运动员购买统一服装。经过两种算式的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2、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引导学生进取主动探究。先让学生根据供给的问题,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35+25)×32=35×32+25×32这个等式,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根据“教师还有其他选择吗”?这一问题,再次引出(35+25)×32=35×32+25×32,最终,要求学生照样貌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引导学生再观察,让学生说明自我发现的`规律。这样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构成过程。不仅仅让学生获得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本事。
3、教完之后,感觉在练习的设计上,还太拘礼与课本,虽然引导学生发现了定律,但没有相配套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应用。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景不能及时反馈,对如何用活、用好教材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二十二):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资料,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所以,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经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我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
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位在: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经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经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忙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一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
教材供给了这样一个主体图:春季里,同学们开展植树活动,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活动?学生会用两种不一样的方法分别列出算式,之后经过计算发现,两个算式能够用“=”连接,即25×(4+2)=25×4+25×2。我将其首先呈现给学生,目的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忙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
之后设计“悬念”,抛出四组题目,把学生引到“两算式的结果相等”的情景中来。先请学生猜想,而后验证,再请学生编题,让每一个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研究中来。在编题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交出了正确的“答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研究的欲望。之后,请同学在生活中寻找验证的方法,以四人小组为研究单位,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探究其中的奥秘。小组讨论的方式,更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激发学生期望获得成功的动机。
经过实践、讨论,揭示了乘法分配律。再经过用自我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乘法分配律加以内化。这样做,学生学得进取、学得主动、学得欢乐,自我动手编题、自我动脑探索,从数量关系变化的多次类比中悟出规律,“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发现!这对十岁左右的小孩来说,其激励作用无疑是无比巨大的,而“爱思、多思、会思”的学习习惯,会让小孩一生受益。纵观教学过程,学生学得简便,学得主动。
我经过这节课的教学感受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会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供给了更广阔的空间。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二十三):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以几何直观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经过画一画,算一算等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共同经历乘法分配的探究过程,借助图形探知、理解乘法分配律。
1、问题情境的创设需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试讲过后与大家的感觉一样,学生对设计草莓大棚的这个话题不是异常感兴趣,理解工作室友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后,想把情境创设改为设计学校的操场。由于学校里小孩们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小孩们喜欢的小操场越来越挤,想要扩建这个长方形的小操场,怎样办呢?这个话题与小孩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当比上一次设计的话题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2、教学的设计要尊重已有的知识经验。
本节课设计一始,所需的计算方法与原先学过的计算长方形面积有关。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即使个别学生忘记也很容易唤醒。我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在计算之前先要在头脑中勾勒出长方形的.模样,激发学生在画图中梳理题中的数学信息。接下来的三次探究过程,先是教师设定长方形增加的长,再次是学生自我设定长度,再到之后自我设定三个量,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空间,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作用,即使学生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有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环节也使学生之间有了互相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齐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用到了文字说明,也有同学是符号表示,还有的是字母表示,无论出现得出的哪种结论,教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我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一样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在学生展示汇报的过程中,虽然字母表示的方法更清晰,大家更喜欢,但课后觉得能用文字表述其实是更难的一件事,对这样的小孩应当在课堂上再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与肯定,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他们学到的东西可能也会更多。
3、在具体操作中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演练。
小孩们自我填写的数字各不相同,在不一样的计算方法和有不一样的计算结果中,使学生感受到很多在实例计算后,大胆地完成了由猜想到验证的过程。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不能没有猜想,否则,主体性探究活动便缺少了内在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成了失去目标的无意义操作。接下来的举例就成了验证猜想的必需,无论猜想的结论是“是”还是“非”,学生的思维一向是活跃着的,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品格的过程。
在研究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小组合作资源,把研究中遇到困难的,兴趣坚持不下去的同学的进取性再调动一下就更好了。
课堂学习的过程,一切以师生间,生生间建立的平等交流这个平台才得以顺得完成,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成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想象——猜想——举例——验证,在欣赏学生的“闪光”处给学生“点拨”。师生在课堂交流中才得以共同长大。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二十四):
首先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忙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之后设计“悬念”,抛出四组题目,把学生引到“两算式的结果相等”的情景中来。先请学生猜想,而后验证,再请学生编题,让每一个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研究中来。在编题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交出了正确的“答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研究的欲望。之后,请同学在生活中寻找验证的方法,以四人小组为研究单位,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探究其中的奥秘。小组讨论的方式,更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激发学生期望获得成功的动机。经过实践、讨论,揭示了乘法分配律。再经过用自我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乘法分配律加以内化。这样做,学生学得进取、学得主动、学得欢乐,自我动手编题、自我动脑探索,从数量关系变化的多次类比中悟出规律,“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生学得简便,学得主动。
经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会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供给了更广阔的空间。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二十五):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二十六):
乘法的分配律学生在本册书中是接触过的。譬如第42页的应用题第7题,其中就渗透了乘法的分配律。在数学一课一练上也有过这种类似的形式。以前在讲的时候是从乘法的意义上来帮忙学生理解。
一、抓住重点。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材按照得出两道算式,把两道算式写成等式,分析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发现规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交流规律,给出用字母式子表示的运算律。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比较和根据的过程。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对简洁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教学用书上写道: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应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规律。
在教学时,我是按照如上的步骤进行教学的。可是在我引导学生把算式写成等式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左右两边算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之后,学生就根本不明白从何下手。在他们的印象中,联系就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进行联系。根本没有从数字上头去进行分析。能够说,局限在原先的思维中,而没有跳出来看。而让学生写出几组算式后,观察分析几组等式左右两边的区别之后,学生也还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一规律。场面一时之间很冷,之后我只好直接让学生用字母来表示,变化为这样的形式之后,有很多的学生都能够写出来。
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时间我给了,小组也交流了,在小组交流时我已经发现我们班上的学生根本无法发现其中的规律,所以也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进行表达。难道是坡度给得不够吗?还是平时的教学中出现了问题。这些都要一一地去分析。
总之,这个关键今日并没有完成好。
二、研究学生的学习情景,尊重他们的主观感受。
在引导学生把两道算式拼成一道等式之后,我让学生交流,结果学生给出了两种(65+45)×5=65×5+45×5。和65×5+45×5=(65+45)×5。我把这两种方式都板书上黑板上。教材上要求的是第一种,即把(65+45)×5写在等式的左边,是为了方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的理解。我认为,从乘法的意义这个角度上来说,意义的理解我们班级能够做到。既然是从意义出发,那么两种方式其实都是能够的。所以在用字母来表达时,我们班的同学也有了两种的表达方式:即(A+B)×C=A×C+B×C和A×C+B=(A+B)×C。我都板书在黑板上,只是在规范的那一道上头画了个星,告诉学生,乘法分配律的表示一般性采用的是这一条。
三、练习中注意乘法分配律的变式。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用,是为了计算的简便。所以,在练习中我注意让学生说清楚怎样使用的。尤其是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74×(20+1)和74×20+74。必须要学生说清楚括号中的1是从哪儿来的。可是简便的思想渗透得还很不够。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的时候,一大半的学生都没有采用简算的方法。哪怕他们在经过了第四题的练习时也是一样。
今日教学了运算律——乘法分配律,对于例题的解决,学生能列出不一样的算式,45x5+65x5和(45+65)x5,经过各自的计算得出计算结果相同,然后把这两条算式写成等式45x5+65x5=(45+65)x5,学生还能用自我的语言表述自我对等式的理解:45个5加65个5也就是(45+65)个5,然后又让学生再仿写了几个算式后让学生观察等式总结自我的发现,学生会用字母表示出这一规律,但用语言表述有困难了。想想做做第1题仅有几个学生把第3小题填错,其实包括后面的练习中,把AxC+BxC改写成(A+B)xC的正确率要比把(A+B)xC改写成AxC+BxC的正确率高,可能还是学生受以前:45个5加65个5也就是(45+65)个5的理解方法的限制而没学会用自我的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从而也没能真正掌握乘法分配律含义的缘故吧。
想想做做第2题的第3小题74x(21+1)和74x21+74部分学生没有发现它们是相等的,我让认为相等的学生表述理由,学生能把算式改写成74x21+74x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变构成74x(21+1),学生理解后我补充77x99+77=□(□○□)让学生填空,完成情景好多了,在拓展练习时补充了AxB+B=□(□○□)和AxB+B=□(□○□)让学生进一步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但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时,学生多习惯列式48x3+48x2来计算,却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列成(3+2)x48来计算,虽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是下一课的学习资料,但我也由此反思出我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例题教学时只关注了得出等式,却忽略了让学生比较等式两边的算式哪边比较简便。于是在第4题的算算比比中才补上了这一点。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二十七):
乘法的分配律学生在本册书中是接触过的。譬如第42页的应用题第7题,其中就渗透了乘法的分配律。在数学一课一练上也有过这种类似的形式。以前在讲的时候是从乘法的意义上来帮忙学生理解。
一、抓住重点。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在教学时,我是按照如上的步骤进行教学的。可是在我引导学生把算式写成等式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左右两边算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之后,学生就根本不明白从何下手。在他们的印象中,联系就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进行联系。根本没有从数字上头去进行分析。能够说,局限在原先的思维中,而没有跳出来看。而让学生写出几组算式后,观察分析几组等式左右两边的区别之后,学生也还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一规律。场面一时之间很冷,之后我只好直接让学生用字母来表示,变化为这样的形式之后,有很多的学生都能够写出来。
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时间我给了,小组也交流了,在小组交流时我已经发现我们班上的学生根本无法发现其中的规律,所以也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进行表达。难道是坡度给得不够吗?还是平时的教学中出现了问题。这些都要一一地去分析。
二、研究学生的学习情景,尊重他们的主观感受。
在引导学生把两道算式拼成一道等式之后,我让学生交流,结果学生给出了两种(65+45)×5=65×5+45×5.和65×5+45×5=(65+45)×5。我把这两种方式都板书上黑板上。教材上要求的是第一种,即把(65+45)×5写在等式的左边,是为了方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的理解。我认为,从乘法的意义这个角度上来说,意义的理解我们班级能够做到。既然是从意义出发,那么两种方式其实都是能够的。所以在用字母来表达时,我们班的同学也有了两种的表达方式:即(A+B)×C=A×C+B×C和A×C+B=(A+B)×C。
三、练习中注意乘法分配律的变式。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用,是为了计算的简便。所以,在练习中我注意让学生说清楚怎样使用的。尤其是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74×(20+1)和74×20+74.必须要学生说清楚括号中的1是从哪儿来的。可是简便的思想渗透得还很不够。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的时候,一大半的学生都没有采用简算的方法。哪怕他们在经过了第四题的练习时也是一样。
今日教学了运算律——乘法分配律,对于例题的解决,学生能列出不一样的算式,45*5+65*5和(45+65)*5,经过各自的计算得出计算结果相同,然后把这两条算式写成等式45*5+65*5=(45+65)*5,学生还能用自我的语言表述自我对等式的理解:45个5加65个5也就是(45+65)个5,然后又让学生再仿写了几个算式后让学生观察等式总结自我的发现,学生会用字母表示出这一规律,但用语言表述有困难了。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二十八):
记得以往在教小孩们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总是遇到很多问题,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不是很好,吐槽了很久,此刻在教二年级的小孩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了这方面的知识,只是没有进行归纳而已。
二年级的课本上有这样一种题型,如:(1)6x9=5x9+9=7x9—9=(2)9x4=9x3+9=
9x5—9=(3)8x9=7x9+9=9x9—9=先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我一看到这题,我就想到乘法分配律,可是在二年级刚接触乘法,不可能就跟他们讲乘法分配律。我在上练习课的时候我特意把这题拿出来讲了,我想如果那里学生题解好了,对以后学习乘法分配律是有帮忙的。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我完成,第一题的第2,3个算式,他们是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的,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这个没有难度,并且他们根据第一题,后面的.两题都不要做,直接写出了结果,每一题中的3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景?学生就答不上来。我就举了个示范,6x9是6个9相加,5x9+9是5个9相加再加1个9,5个9加1个9是6个9,6个9相加就是6x9,所以5x9+9=6x9=54。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对于这个他们能理解,只是想不到而已,那么7x9—9=,能够交给小孩们完成,第(2)(3)题我也是让学生来说一说。另外我还补充了一题,6x7—14,我发现竟然有小孩会想到14就是2个7,6个7减去2个7就是4个7,就是4x7=28。异常棒!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二十九):
怎样才能化解乘法分配律的教学难点,我想,最终还得在情境中体验从乘法的意义上去理解。
于是,我在教学时创设了许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多次的.感悟和体验,学生从意义上有了较好地理解,比如:6×12+4×12,能够让学生理解成6个12加4个12共10个12,所以能够这样得出:6×12+4×12=(6+4)×12。
从意义上的理解使学生最终摆脱了因强记模式而不会解的题,如:99×99+99,学生能够简便地说出99个99加上1个99,一共100个99,99×99+99=100×99=9900。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三十):
《乘法分配律》是本章的难点,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教材对于这部分资料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在设计本教案的过程中,我一向抱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试图寻找一种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不一样的人的数学水平得到不一样发展的教学方式。结合自我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一、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供给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本事强开场。我想是不是能够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境进课堂,所以,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二、让学生根据自我的爱好,选择自我喜欢的方法列出来的算式就比较开放。学生能自由发挥,对所学资料很感兴趣,气氛热烈。到经过计算发现两个形式不一样的算式,结果却是一样的。这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是来自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的。
三、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齐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教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我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一样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四、在学习中大胆放手,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我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表示规律,归纳规律,应用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所以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资料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三十一):
《乘法分配律》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资料,它相对于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说会比较抽象,学生较难于理解。所以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让学生经历“观察算式——仿写算式——解释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
一、比赛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课前创设比赛情境:教师能很快说出下头几道题的得数,你信吗?不信的同学敢跟我比一比吗?(出示:28×70+72×70(125+10)×834×101)在我既对又快的说出结果时,小孩们都很惊讶,于是我因势利导:刚才的比赛教师算得快,是因为教师有一个取胜的'秘诀,它能够使计算简便,你们想明白吗?学完这节课,你就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瞬间充满探究的欲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在解决“一共贴了多少块磁砖?”中,学生列出了四个算式:3×10+5×10、4×8+6×8、(3+5)×10、(4+6)×8后,在让学生观察四个算式之后,先引导学生将四个算式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经过这个环节,学生对于相等的两个算式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明白将3×10+5×10和(3+5)×10分为一类,将4×8+6×8和(4+6)×8分为一类,是因为它们的数字都一样,都是由3、5、10组成或是由4、6、8组成的,了解乘法分配律中有3个数;如将3×10+5×10和将4×8+6×8分一类,将(3+5)×10和(4+6)×8分为一类的,则从中明白一边都是两个积相加,另一边则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经过这个分类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为理解乘法分配律做了很好的铺垫。之后再让学生仿写算式,总结规律并解释规律,最终再应用规律揭示课前比赛中教师获胜的奥秘。
三、错因分析防患未然
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运用经常出错,也很容易与结合律混在一齐。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教学中创设了“小马虎这样做,你同意吗?
(1)(6+30)×7=7×6+7×30
(2)25×(4+60)=25×4+60
(3)16×5×8=16×5+16×8
(4)15×3+15×7=(15+15)×(3+7)”让学生进行分析、确定并修正。异常是第3题,让学生比较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数学模型,找出其中的区别,加以比较,从而发现模型左边乘法结合律是两个数的积,而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而模型右边乘法结合律是连乘的形式,而乘法分配律是两个积相加的形式。这样比较,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模型的认识和对其意义的理解。分析错因后,还不忘让学生说说:“你想对小马虎说什么?”来提醒告诫学生,除了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外,还要运用好乘法分配律,注意分配律与结合律的区别,将错误扼制在摇篮里。
不足之处:虽然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比较到位,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如能进行适时拓展,让学生经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来联想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及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是否都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这个数学模型?”会使课堂更丰满,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