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35篇)

时间:2024-08-13 17:47:48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一):

  在线制作APP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APP的制作方法。

  2.经过体验离线和在线制作APP,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制作APP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是制作一个漂亮的APP,难点是APP的发布。

  教学提议:

  提议本课用1课时。

  本课的资料是在线制作APP,要求电脑能够上网。如果电脑不能够上网,或者网速很慢,提议还是继续用上一课所用的软件离线制作APP。

  在线制作APP的网站有很多,如应用公园、腾讯风铃、简网APP工场、金和IU等,提议教师上课前检查哪些APP制作网站可用,学生制作APP不必须要用教材中推荐的这些网站,教师能够推荐更好的APP制作网站。不管选用什么网站在线制作APP,教材中制作多媒体APP的项目流程都可供学生参考。

  教材中制作APP的任务是《我的班级》,教师能够收集班级的活动资料(包括照片和文字资料)发给学生,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APP制作。APP的图标能够用Photoshop制作,也能够用在线图标制作网站生成图标。学生还能够在百度中搜索出更多的在线图标制作网站。如果启动页面等图片需要处理,能够使用Photoshop。学生制作完成后,天然期望看看效果,教师能够挑选一些较好的APP安装到手机上,让学生看看在手机上的运行效果。

  学习目标:

  1.体验APP的制作和发布过程,了解APP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学会制作不用编程的APP。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APP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难点是制作一个漂亮的APP。

  教学提议:

  提议本课用1课时。

  前面几课主要是讲手机及各种应用,手机的应用离不开APP程序,所以在本单元的最终两课安排学生制作APP,让学生对智能手机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制作APP的软件有很多,本课选用的软件是appMaker,该软件是电脑版。在资源目录中有该软件的安装程序。如果教师认为有更适宜的制作APP的软件,也能够选用更适宜的软件来制作APP。本课能够让学生选定一个制作APP的任务,然后在电脑上自主完成。制作APP的任务能够是故事书,也能够是班级的文宣、某个报名活动的宣传等,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能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的任务,或者由学生自我构思任务。

  为了让学生体验制作APP的完整过程,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能够将部分制作得较好的学生作品发布到手机上,演示给学生看,并点评。本课实际上是制作一个类似演示文稿的APP,制作的过程比较简单,难就难在准备制作APP所需要的素材。教师应当针对各种任务为学生准备一些必要的图片和视频素材,以防学生找不到素材影响教学效果。至于语音素材,教材中提到了用“文字转成语音生成器”来制作语音,课堂上能够用这个软件来制作语音,该软件生成的语音是WAV格式的文件,而appMaker不支持WAV格式的声音文件,所以要用“格式工厂”转换声音文件格式。在学生完成APP制作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一样的软件,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本课需要使用的软件都放在资源目录中:

  1.APP制作软件:appMaker。

  2.文字生成声音:文字转成语音生成器。

  神奇的二维码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二维码,认识QR码。

  2.会将各种信息制作成二维码(QR码),理解自我制作的二维码是直接表达信息还是表达信息存储的网址。

  3.理解扫二维码所存在的安全风险。

  重点难点:

  重点是制作二维码,难点是理解二维码存在的安全风险。

  教学提议:

  提议本课用2课时。

  第一、二节用1课时,第三节用1课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迅速火了起来。似乎一夜之间,二维码即遍布各电商平台、商场、网站、杂志、车票上,甚至电线杆上,二维码迅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儿。应对这个异常的图形,学生必须充满了好奇。教师能够经过“扫一扫”来展示二维码的各种应用,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猜一猜):二维码中的黑点、白点表示什么?由此开始介绍什么是二维码。我们此刻所用的二维码都是QR码,所以本课只讲QR码。

  QR码的原理比较复杂,本课只简单介绍QR码的主要特点:

  (1)QR码有不一样的尺寸大小;

  (2)QR码的结构特征;

  (3)QR码的信息容量;

  (4)QR码有很强的纠错功能。

  制作二维码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应当先筛选一些好用的二维码制作网站,然后让学生在这些网站上在线制作二维码。教材中有一些二维码制作的任务,教师也能够鼓励学生探究学习生活中哪些事情可用二维码,并制作二维码,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构想的二维码应用,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说出来,并加以点评。

  随着二维码应用的普及,借助二维码进行传播的手机病毒、恶意程序日益增加。由于从外观上并不能确定二维码的安全性,这就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扫描到不安全的二维码。用户一旦扫描了嵌入病毒链接的二维码,其个人信息、银行账号、密码等就可能完全暴露在黑客面前,酿成的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本课应当经过一些真实的案例(例如:资源目录中的视频:“1-7.2二维码病毒现身,扫码细心中招”),让学生树立起安全意识,防范二维码扫描所带来的安全风险。需要向学生强调的是:二维码本身并无毒,可是二维码所指向的网站、下载链接或下载文件可能被提前植入了木马或病毒。如果扫码进入后,遇到要我们输入个人信息或下载软件安装,这时就要异常细心,认真核对该网站是否可信。因为稍不留神个人信息就会泄漏,手机就会中毒。

  那么,如何防范二维码扫描的安全风险呢?一般能够采取下头几个措施:

  1.选择一款权威且具有安全检测本事的二维码扫描软件。

  此刻有些二维码扫描软件具有安全检查本事。例如,微信的“扫一扫”。微信基于腾讯大数据的支撑来鉴别扫描的二维码是否安全。用户经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网页时,微信将确定该网站是否属于数据库白名单,如果网址在白名单上,则用户可直接访问;如不是则会被确定为非安址,用户则需经过复制操作才能继续访问。而白名单中的所有网址,均经由人工审核确认。此外,微信内不能够随意下载链接,以防止一些包含木马病毒的文件趁机自动下载到用户的手机。

  2.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扫描一些不明来路的二维码。

  在扫描前,要先确认二维码发布来源是否权威可信,仅有正规商家供给的二维码才是安全的,不要轻易扫描一些不明来路的二维码。万一扫到可疑网站,不要立即打开,要先打开手机杀毒软件进行扫描查看是否存在木马病毒,检验无误后再打开。使用二维码在线支付时,应认真核对网站域名、认准官方渠道,如交易过程存异常应当立即停止支付。若手机和银行卡之间相互绑定,尽量不要在银行卡内存储很多资金,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3.在手机上安装能够进行病毒查杀、骚扰拦截等功能的手机软件,例如腾讯手机管家、360手机卫士等,有效地防范手机使用中的安全风险。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二):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是一节集造型表现和设计综合于一体的课程,这节课是学生在了解电脑知识和前一节电脑美术的基础知识上的一个拓

  展。本课经过造型和丰富动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目标是期望学生能在以往尝试用手绘表现本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动画技巧,利用电脑动画软件完成独特的.多种图像功能,且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动画设置,结合电脑动画软件的优越性创作生动趣味的创作美术作品。

  二、教学思路

  电脑美术的多变性与设计技巧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源泉。而本课能够把平面静止的绘画作品制作成趣味的电脑动画作品,对于学生学习是一种诱惑。故本课能够采用先以“动画”入手,以“电脑绘画”深入教学,以“修改故事的创新表现”为目的的教学策略。

  三、教学提议

  (一)激趣导入新课

  经过电脑绘画承接上一节课的电脑美术知识导入新课。(或出示电脑动画片,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出示课题:《电脑动画》

  (二)探究电脑绘画软件工具箱工具使用方法

  1.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电脑美术知识。

  2.先让学生看小鸟图片,然后运用软件工具,分析小鸟绘制特征。

  3.学生尝试用软件工具绘画小鸟及背景。

  4.比较教师运用工具绘制的小鸟,巩固学生运用工具的灵活性。

  5.研讨动画制作方案。逐一尝试两种动画方案,比较效果。

  6.拓展学生思维本事,运用两种不一样的动画方式,完成独特的动画小鸟的其他身体部位或背景场景,使画面更为生动。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创作展示

  集中展示动画作品,对学生提出创作优点和可改善之处。

  教师在少数的作品上可现场进行改善,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五)艺术的现实运用

  欣赏电脑动画作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精彩!(图片或视频欣赏)

  四、评价提议

  1.能否根据自我的认知,运用电脑创作出大胆、独特的作品。

  2.能否灵活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绘画的基本技法技巧。

  3.能否体验电脑动画带来的欢乐。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三):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体会信息的重要性;理解信息的5个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经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本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二、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本节课所用教材是新纲要云南实验教材《信息技术》,新编教材总体上更适用,更贴合初中学生的心智发展,设计上也较为灵活,给教师上课以很大的发挥空间。新纲要云南实验教材初中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是一节讲授课、理论课,主要介绍丰富多彩的信息,让学生认识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的一般特征,书本上是一些纯文字、纯理论的知识,虽然有许多例子,但叙述性资料较多,学生一般没有耐心去认真读、去理解它。这是一节探究课,目的是探究新教材怎样上才能与学生发展融为一体,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要加强化学生的活动,经过一些互动的活动,构成学生进取主动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下一齐讨论、感受、体会,不仅仅要学习知识资料,并且要提高对信息的认识水平。

  教学重难点:学生对信息基本特征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师:从今日开始由我与大家一齐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用的教材主要是从我们的日常事务工作的需求出发,按照事务完成的流程引领同学们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并把动手实践的广阔空间留给同学们,让大家在探索、应用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原则与技术。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的不一样,我们此刻先进行以下几个讨论。

  第二环节:大家谈经历

  师:进入本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自我学习、运用电脑的经历,同时也锻炼一下大家的口才和勇气。大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先思考片刻。

  (板书)

  (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觉得玩游戏感觉如何?是否影响到你其他课的学习了?

  (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

  师:谁自告奋勇,请举手示意!如何不举手,我可就随机邀请了啊!

  生:3~4位同学谈,掌握时间,控制夸夸其谈。

  师:谈的十分好,很坦诚,以后期望能注意克制自我,多一些时间去学习。

  第三环节:一齐讨论信息时代的特点

  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此刻都在说我们正处于什么社会?什么时代?

  生:信息社会、信息时代。

  师:今日,我们处在信息社会,能够经过种种方法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报纸、广播、电视及计算机网络等等,信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此刻,我们就一齐去从几个讨论看一下这些变化吧!

  (1)成语补充

  师:在新时代人们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开始变化了。此刻研究以下两个成语补充题目。大家讨论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我不需要具体答案,只要方法。

  天()马()()屯()聚

  部分学生:天马行空!

  师:我就明白有人会这样回答,呵呵,看清了再说!再说我只要方法,即你如何去寻找答案。

  生1:查成语辞典!

  生2:第一个能够查“天”!把以“天”开头的成语找一找。

  师:不错!第2个呢?

  生:不好查!难办!……

  师:在信息时代,我们用模糊查询,这种思维与传统是不很相同的。比如我们能够使用通配符代替这个不明白的字,让它去模糊查找。只要我们在google网站上输入“屯聚成语”,一下就能够搜出来了。包括解释、典故等信息。

  (2)阅读

  师:我们再讨论一下,信息时代的人们阅读的方法与传统有何不一样。比如阅读一篇文章,遇到生字和一些不明白的典故怎样办?又比如,我们读新闻时想了解相关的新闻,怎样办?此刻让我们语文课代表的同桌来回答!

  生:查字典、查资料。

  师:如果我们需要太多的,甚至要一些太珍贵的,太难找的资料怎样办?

  生:……。

  师:看过《哈利波特》了吧?他的魔法书多好,用魔棒一点,里面就出现了相关的影像介绍,这样的书此刻也很多,那就是光盘图书,比如大百科全书光盘。信息时代阅读的最关键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超链接”。比如,新浪网站上从“体育”链到“NBA”再链到“姚明在NBA的最新表现”……超链接就像很多条链子把各种信息联系在一齐,能够自由地跳转,有选择地阅读。

  生:也不是随心所欲,还比不上魔棒啊!

  师:大家说得好!信息技术正在继续发展,你们要好好学习,在不远的将来我相信你们能够实现魔棒这样的超链接。

  第四环节:大家讨论信息特征

  (一)信息的第一个基本特征──依附性

  师: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要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辨别、分析、描述信息,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一些信息的特征。为什么呢?

  1.观看一段录像:烽火(花木兰的片断)

  师: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生:……

  师:那么信息需要依附于什么来传递(它的载体是什么)?它是经过什么表现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生:……

  2.[体验二]:比划、猜游戏

  要求:一个同学上讲台猜,当教师给出资料后,台下的同学不允许讲话,举手经教师同意后站起来比划,一人只准比划一次,动作不能重复。

  [投影]:图片(大象、汽车)、文字(照相、打篮球、周杰伦)

  [归纳]:信息的传递不仅仅能够经过声音,还有很多种形式(文字、图片、视频以及肢体语言)

  3.看投影并分析的例子

  A.早晨闹钟响了,它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它依附于什么传递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B.晚上看课表,准备第二天的书籍,它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它的载体是什么?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二)信息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共享性

  师:没打铃之前,投影仪上放的图片是什么?

  师:我放映一幅图片为什么会有多个同学回答我?

  [总结]:信息的交换使得大家都享有了被交换的信息。

  师:读肖伯纳的名言。

  提示:苹果代表的是物质,交换之后不会再生,每个人手里就没有原先的了,而思想代表的是是信息,交换之后会多加,能够同时存在。

  现场找实物作比喻。

  (三)信息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时效性

  1.师[讲故事]: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油、张家卖日历。王家媳妇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钱油,到年底时,就积攒了一罐油,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的钱。而张家媳妇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王家媳妇的样貌,每个月也都偷偷省下一本日历,可等到年底却没换到钱?为什么?

  2.分析:油代表的是物质,而日历代表了信息,信息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渐渐失去效用。

  3.举例让学生讨论回答:

  交通地图、中奖兑奖、天气预报。

  (四)信息的第四个基本特征价值的相对性

  师:比谁举的例子多?(当场进行分小组)

  [提示]:

  相对性:旅游信息、田忌赛马、油价信息、中考信息。

  可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虚假广告、中奖的信息、银行自动取款机上的温馨提示。

  (五)信息的第五个基本特征可伪性

  师:刚才我们亲眼看的图片都能够欺骗我们的眼睛,造成视觉上的差异,大家都很欢乐,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们被虚假的信息欺骗了,还会欢乐吗?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伪信息,会使我们的财物受到损失,精神受到伤害,要提高我们的警惕意识,学会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方法。

  [总结]:真实而准确的信息能够帮忙人们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实现信息的价值。而不真实的信息,不但不能帮忙人们作出正确的决策,反而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错误,其价值可能为负。

  第五个环节:小结

  经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信息的重要性,学习了它的五个重要特征。

  我们能够看到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深刻的影响。所以,如何获得真实的信息、如何充分准确地表达自我的信息、如何加工信息等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信息技术课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五、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课并不想给学生十分科学的概念,所以采取的教学策略比较活泼、宽松,打破了以往呆板的知识传授方式,学习更加民主化,活动更加主动。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深化概念的理解十分有益处。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和画流程图,掌握“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功能;

  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启动电机”模块编写程序,驱动左右电机,并掌握模块参数的设置方法以及左右电机的驱动方法;

  尝试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设计。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向;

  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左右电机转速差异与机器人转弯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机器人知识的思维模式和动手本事;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

  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教法选择】

  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使用;

  2.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顺序程序结构;

  3.机器人的搭建及左右电机的设置。

  【教学难点】

  1.“移动”模块的使用,在设置不一样参数时,可表现为“前进…后退”“向左转”“向右转”“延时”模块的作用;

  2.左右电机的.设置与机器人转向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展示A城与B城的位置图片。假设小明同学住在A城,小华同学住在B城,A城和B城之间有一条笔直的马路。现设计一个机器人邮递员要从A城出发,直线前进,准确到达目的地B城,完成送信任务。你该怎样设计这个机器人呢

  学生活动

  欣赏图片,思考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1.经过生活中邮递员在城市间的行走作为导人,简便天然地引人了学习目标,给学生提出问题,布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本事;

  2.最基本的机器人的搭建,为学生展示搭建好的机器人,演示一个发电机及轮胎的安装,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其他发电机的安装。

  学生活动

  经过观察教师的演示以及搭建好的机器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安装发电机的任务。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机器人行走软件部分——程序的设计,此资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从基本的打开软件运行平台到简单流程图的组成,教师要一步步详细演示讲解;

  2.布置任务一(完成机器人走直线)。

  学生活动

  基本机器人知识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思考机器人转弯行走的可能性及可操作性,重点讲解左、右发电机的设置以及“移动”“延时”等模块的参数更改;

  2.演示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的步骤。

  学生活动

  机器人转弯的工作原理及程序下载的方法,分析机器人行走的程序设计。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解决;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经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资料;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长大基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教学反思】

  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启动flash5的方法,熟悉它的界面。

  2、掌握引入一个已有动画的方法,并观看自我所引入的动画。

  3、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过学习flash5基本技能,启发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2、能够学会独立使用flash5软件。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索本事,经过动手动脑的活动锻炼学生,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flash5的时间轴、舞台、绘图工具以及浮动面板的功能。

  教学难点:

  给图库中的对象进行分类,以入图层的'命名。

  教学方法:

  讲解法、操作法、演示法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活力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是啊,我想,每位同学都有伴随动画片一齐长大的经历,在你们的长大过程中必须看过许多难忘的动画片,大家想明白这些精美的动画片是怎样做出来的?(生:想明白)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动画的软件:flash,flash5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仅能作动画,还能做广告宣传等,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逐渐接触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

  首先指导学生启动flash5,让学生熟悉flash5的界面,了解时间轴的作用、舞台、绘图工具及浮动面板。

  (2)合作学习

  此刻就让我们启动flash5动画软件吧,首先同学能够经过开始菜单来进入,和启动其它软件的方法一样,开始—程序—flash5,或者在桌面上有可直接双击进入。

  师让生观察flash5界面并讲解:

  1、时间轴:

  它像电影的胶片,每一小格代表动画的一帧,帧里面装载着动画资料。当你对某一帧进行修改、修改的时候,只要用鼠标点时间轴与它相对应的小格就能够进入这一帧的修改状态。

  2、舞台:

  flash5修改区有一相十分形象的名称,叫舞台。它是创立动画和动画演出的场所。这和以前学过的我们常常把修改区看成画布和白纸的方式不一样。

  有了舞台就要有演员,flash5中的演员是什么呢?它们叫图形和元件(组件),图形很好理解,就是我们用绘图工具画的或“导入”的图片,元件是什么呢?它是组合在一齐的图形,也能够是一个动画效果的按钮,还能够是一段动画,在flash5,中叫“影片剪辑”。

  绘图工具:

  和我们以前学过“画图”软件中的绘图工具差不多。

  浮动面板:要制作一部动画片要有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各种各样的方法,这了进行这些设置,flash5中设计了很多浮动面板。它们分布在屏幕的右侧。这些面板能够在屏幕上随意拖动,来回切换,如果嫌碍事,还能够关掉。如果弄乱了,你能够经过窗口——面板位置——默认规划命令把它们恢复过来。

  好了,我讲了半天,大家对flash5必须有所了解,必须想试试操作了吧,下头我们就来作一个最简单的动画——大海中的一个小鱼在游来游去。

  (一)制作动画

  1、启动flash5

  2、导入图片

  3、在预览窗中出现一条小鱼,单击按钮能够预览动画

  4、用鼠标拖住预览窗中的鱼,将它拖入舞台,随意放在舞台底部。

  (二)预览动画

  可经过“控制”菜单下的“测试影片”进行测试。

  (三)保存文件

  和以住我们保存文件的方法一样,不再重复。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生回答)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要多观察、多动脑、勤动手,制作出更好的作品来,好吗?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六):

  一、教学资料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资料。由于这个资料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进取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长大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能够让他们从很多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当获得的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进取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头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学校里铃声响,能够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能够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能够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能够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十分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能够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经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所以我们能够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资料。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头我们经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教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经过前面的学习明白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能够印刷在书本上,也能够存储到电脑中;信息能够转换成不一样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必须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能够依附于不一样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教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欢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必须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供给给人们物质需要,体此刻两方面:

  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能够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信息能够增值;

  (3)信息仅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能够增值,怎样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明白信息后他们会很多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能够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可是此刻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日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日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

  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齐。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经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教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明白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明白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能够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

  4.信息能够共享

  萧伯纳名言

  (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能够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头我们一齐来思考:信息除了上头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能够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到达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进取、主动,课堂气氛较好。经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经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头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七):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安徽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科书(非零起点)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四单元欢乐家庭总动员”的“活动3精彩文稿动起来”。

  本活动是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为多媒体作品设置超链接和添加动画效果。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以下2个阶段:1)设置超链接;2)添加动画效果。

  学情分析

  设置超链接和添加动画效果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过,所以操作起来比较容易,此节课添加了一个“动作路径”动画效果的设置,操作起来也不难,教师仅有稍加引导即可,对于本节课资料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发挥学生的操作进取性,最终不能忘记培养学生正确合理评价多媒体作品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添加超链接的方法。

  2、掌握自定义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的设置。

  3、了解评价多媒体作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经过设置超链接、自定义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效果,掌握增强幻灯片条理性、灵活性和观赏性的方法。

  2、经过对多媒体作品的评价,了解多媒体作品的评价过程及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经过作品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审美本事,培养自我评价意识。

  2、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作活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设置母版上按钮的超链接

  2、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和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3、培养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的意识。

  难点:对超链接的理解和制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屏幕展示:展示方轻舟同学的作品“欢乐家庭总动员、ppt”,让学生比较此作品与同学上节课完成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作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按钮上添加了超级链接、设置了自定义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今日我们的任务就是完成上述设置,并对最终作品进行评价。(结合课本P129“剖析室”)

  二、任务驱动、展开活动

  说明: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此节任务,把教师课前准备的“欢乐家庭总动员、ppt”文件经过电子教室软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今日的操作。不要让学生在自我上节课修改的文件基础上来完成本节任务。研究到有些学生上节课的任务可能没有完成,所以导致没有办法完成今日任务。

  1、设置超链接

  任务驱动:参考课本P130图4、3、1完成母版上按钮超链接的设置。此时教师巡视指导。完成上述任务的同学,完成课本P130“创新园”部分的操作。(此时教师巡视指导,并不断提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师评价、总结: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景,并简单演示操作步骤(多种方法设置超链接,强调让学生至少掌握一种)。结合课本P130“知识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超链接的设置方法及作用。

  2、添加动画效果

  (1)添加自定义动画

  任务驱动:参考课本P131步骤,完成图4、3、2中椭圆的自定义动画的设置。

  教师评价、总结: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景,并简单演示操作步骤,结合课本P132上方小蚂蚁部分提示介绍设置动画时的注意事项,然后演示路径动画的操作步骤。

  任务驱动:参考教师操作方法及课本步骤完成课本P132图4、3、4中对象的.自定义动画设置。教师评价、总结:教师简单演示操作方法,结合课本P133上方小蚂蚁部分提示及课本P134“知识库”第1点,介绍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修改及删除的方法。

  (2)设置切换效果

  任务驱动:参考课本P133步骤,为第1、2张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完成上述任务的同学,完成课本P133“创新园”第1题。

  课堂小结

  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景,并简单演示操作方法,结合课本P134“知识库”第2点,让学生理解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及作用,另外区分“自定义动画”与“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难点是对超链接的理解和制作。同学们经过超链接的制作对幻灯有了更强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八):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电子标签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电子标签的应用。

  2、经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本事。

  3、经过学习电子标签,体会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激发对科技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难点】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经过多媒体播放汽车过收费站时经过ETC自动扣费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扣费系统是如何锁定目前经过的车辆信息,是否他们也有“身份证”能够被识别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电子标签。

  (二)新课讲授

  教师经过多媒体呈现常见的包含电子标签的物品(珠宝电子标签、门禁卡等)图片,并采用教授法介绍电子标签的'用途,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教材中的文字,总结电子标签的用途:电子标签主要附着在被识别物体上,存储与物体相关的信息,运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非接触读写存储器上的信息。在物联网中,电子标签如同物体的“身份证”一样。

  在得出用途后在大屏幕上展示被拆解的电子芯片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电子标签是由哪些部件决定他有这样的用途呢【天线】学生回答后教师需给出学生鼓励、正面的评价,如:观察仔细,总结到位等。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电子标签的内部主要由芯片、天线(线圈)等部件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刚刚图片中有无电源对电子标签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同桌两人进行讨论,得出其分类和其主要特点,【可分为有源电子标签(主动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被动标签)两大类。无源电子标签是最常见的电子标签,当读写器检测到电子标签时发出电磁波,在电子标签周围构成电磁场,电子标签从电磁场中获得能量激活标签中的芯片,芯片产生电磁波发送给读写器。有源电子标签工作的能量则由自带的电池供给】教师并给出进取的评价,如:阅读仔细,归纳概括本事强等。

  之后教师介绍电子标签不仅仅能够根据有无电源进行分类,经过不一样的分类标准,所得到的分类结果也不一样。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分类的表格,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5分钟,尝试根据读写方式、频率高低对其进行分类并填表,并在讨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涉及频率高低时,能够从频率、感应距离、读取速度和穿透本事等方面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可请小组代表进行分析和陈述,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按照读写方式,能够分为只读电子标签和读写电子标签。只读电子标签只可阅读,不可写入,成本较低;读写电子标签,可读可写,成本较高。按照频率高低,能够将其分为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和超高频电子标签。低频电子标签的频率范围为100-500kHz,以125kHz为主,感应距离较短,读取速度较慢,但穿透本事好;高频电子标签,频率范围为10-15MHz,以13.56MHz为主,感应距离较长,读取速度较快,但穿透本事一般;超高频电子标签,频率范围为850-950MHz以及2.45GHz,感应距离最长,读取速度最快,但穿透本事差】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进行鼓励,之后教师再进行补充总结,从而得出不一样的电子标签的分类所得到的结果表格。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探究学习的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电子标签,指出其组成部件的名称;观察身边的各类卡,观察它们是否属于电子标签吗为什么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采用师问生答的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资料。教师能够点评同学们听课很认真,记忆力真强。

  作业:回家后观察自我家中的物品哪些使用了电子标签,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电子标签,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九):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1)掌握知识窗中输入数值型数据的规律;

  (2)巩固数据录入方法。

  2.技能目标:

  经过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掌握excel窗口中数值录入的规律的基本操作。

  3.情感目标:

  (1)经过阅读书本习惯的培养,逐步增强学生利用书本获取知识的自主学习本事;

  (2)经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比较、举一反三的学习本事;

  (3)利用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本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值型数据的规律

  【教学方法】

  比较法、任务驱动法

  【课前准备】

  软件excel

  【教学设计】

  (广播):打开上节课输入的“初一(5)班学生信息表”点评自主学习过程中,对于书本中的知识理解和不看课本现象:

  p20小博士:光标键、回车键、tab键、esc键的功能与作用;能够减少你既抓鼠标又敲键盘的忙乱,那么使用键盘就能够解决问题了,这样能够节省时间加快输入。

  p20金钥匙:它会告诉你“为什么要按列输入?”的原因,减少你频繁切换输入法,也是加快录入速度的一种办法。

  p21小博士:讲到了使用“填充柄”填充的方法,快速录入的又一方法。

  p23小博士:它告诉你“输入的资料较长时怎样办”困惑?

  还有大家细心度不够,当你的工作表比较多时,能够经过工作表名了解表中的资料,大家没有更名。

  所以大家在今后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课本的知识必须要认真看书,搞明白后,观察好后再动手,不要埋头苦干、蛮干,要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在文本型输入时,“出生日期”列上出“######”现象,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不停改,还是原样。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数值型数据的输入。

  任务一:大家打开课本p26的“知识窗”了解原因,并验证知识窗内的规律。

  学生动手实践……

  练习一:完成下列数据的录入

  +12364-235123456780000.023%18$34000¥1234560000

  点评练习:

  1.深入体会文本型与数值型的数据的区别:

  数值型:12364-64完成计算结果:12300

  文本型:+12364-64不能进行计算

  2.明白生活中财会数据的分隔:12345678000应12,345,678,000

  3.理解计算机语言的表达形式:

  输入:18结果是1月8日

  课本中表达“018”:0后应是空格输入后才为18

  4.录入时键盘技巧:¥$这两个符号用插入特殊符号可解决,键盘更快些。

  在中文输入法中中文标点符号状态下(shift+4键)结果是¥

  英文标点符号状态下(shift+4键)结果是$

  5.科学计数法在数学领域与计算机领域中的不一样表达方式:

  1×1041e+4

  1×10-41e-4

  6.出现“####”是列宽不够,能够改变列宽。

  任务二:结合课本p25方法完成p24的成绩表,注意录入的技巧。

  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出现问题:“数学”这一列输入后是日期型,可告诉学生原因以及方法。

  学生小结本节课中的小知识点……

  教后记:

  当我发现上节学生为了“#####”现象频繁地更改单元格内的数据时,学生的心理上感到困惑比较大。

  这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来,我上本节课成功之处:

  1.以练习促学:布置练习完成单元格及工作表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在进取看书或互相交流,没有看到学生“等着吃”的.现象,这种进取的心态也感染了我,同时在处理练习时学生有自我的表现方式,如练习4中的地址,他地址输入到相应的单元格中,既直观又好理解;在练习7中的操作使用多种不一样方法是我没有料想到的。这是我尝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的一种,我认为比较成功,今后也能够推广的方法。

  2.设置问题障碍:使学生进取主动解决问题,情趣高、效果比较好,知识牵移比较巧妙。

  3.区别与拓展:对“信息”与“数据”知识的拓展比较满意,扩大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4.经过找不一样学习excel窗口时,随机说了几道题如234+548=256x652=的计算题让学生找不一样并用它解决这个计算问题,学生经过自我发现很容易记住“修改公式=”的用法,这对今后数据处理有很大的用处。

  5.资料衔接比较紧凑。

  不足之处:

  1.“信息与数据”知识的拓展时间掌握不好会影响下头知识的进展速度。

  2.“了解excel窗口,并区别与word窗口不一样处”学生实践区别完成后,学生讲解与展示时间太长也影响进度,在另一个班我进行比较区别,让学生和我的进行比较,注意自我没有发现的,这样效果比较好。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十):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社会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明白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三、教学方法: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电脑动画教学

  四、教学器材: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明白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我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

  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社会”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三)深入分析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经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经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仅有经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修改、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日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

  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

  “四、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也叫光缆)为干线,集电脑、电视、电话为一体,以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货物’,覆盖面广(遍布全球)的高速传输的信息网。”

  [利用电脑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四)小结: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术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

  3、为什么有人称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呢?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十一):

  一.教学要求

  经过“画图”软件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Windows中使用软件的一般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用“画图”画画

  2、难点:“画图”软件中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课时:

  0.5课时

  四.教学方法:

  演示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一间,“启天”教学管理软件一套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前一节中我们学习了怎样玩纸牌,此刻我们来学习怎样在计算机中使用“画图”软件来画画。

  二、述新课

  1.打开计算机

  2.从“开始”菜单中启动,弹出“开始”菜单

  3.选择“程序”→“附件”→“画图”菜单命令,打开如下图所示的画图窗口。

  画图”的窗口主要有菜单栏、工具箱、绘图区和颜料盒等组成。

  4.画“苹果树”

  步骤:

  a.单击“椭圆”工具,在工具箱底部选择“背景填充模式”然后前景色设为黑色,将背景色设为绿色,画出一个椭圆作绿色树冠。

  b.单击“铅笔”工具,按住鼠标拖动,画出树的枝干,并将其填充为褐色,结果如下图所示

  C.单击“椭圆”工具,选择“背景填充模式”将其前景色设为黑色,背景色设为红色,画出苹果的椭圆型轮廓。

  d.选择“铅笔”工具和“刷子”工具画出苹果的其余部分。如下图所示

  e.单击“选择”工具,单击最下方的“透明模式”,右击颜料合中的白色,在绘图区拖放鼠标,使拖出的虚筐套住苹果,苹果此时处于选中状态。

  f、选择“修改”→“复制”菜单命令,然后再选择“修改”→“粘贴”菜单命令,在画纸的'左上角又将出现一个苹果,他与选中的苹果完全相同,并且处于选中状态

  g、将鼠标指针移到画纸的左上方被选中的苹果上,鼠标指针变成“十”字型时,按住鼠标左键将其拖到苹果树上。多次重复此方法能够复制出多个苹果。如下图所示

  h、使用“文字”工具添加英文字“apple”,如下图所示

  好了,如此我们便画好了一棵苹果树,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十二):

  教学目的和要求:

  经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的用法。

  教学重点:

  的各个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的双击操作及拖动。

  课前准备:计算机、网络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同学们看到过老鼠吗?那么老鼠长得是怎样的呢?

  那么我们看一看电脑上的哪个东西最像老鼠?哪些地方像?

  那我们明白有什么用吗?能够操作电脑,那么到底怎样用,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听教师讲,如果认真的学的好的同学?教师还会奖励他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2、新课教学

  (一)教师讲解

  大家来看,上有两个长得有点像小老鼠耳朵的两个键:左边的一个我们把它叫做左键;那么右边的一个我们把它叫做的右键。能记住吗?

  1、握的基本姿势

  手握,不要太紧,就像把手放在自我的膝盖上一样,使的后半部分恰好在掌下,食指和中指分别轻放在左右按键上,拇指和无名指轻夹两侧。(先请一个同学试一下。再请另外一个同学也试一下)。

  2、用移动光标

  在桌面上移动,您会看到,显示屏上有个箭头也在移动,你把往左移动,箭头就往左移动;你把往右移动,箭头就会往右移动;你把箭头往前移动,箭头就会往上移动;你把箭头往后移动,箭头就会往下移动,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经过来控制显示屏上箭头的位置。

  3、单击动作

  用食指快速地按一下左键,立刻松开,请注意观察,你会不会?此刻请同学们试一试。

  单击左键

  4、双击动作

  不要移动,用食指快速地按两下左键,立刻松开。

  双击左键

  5、拖动动作先移动光标到对准对象,按下左键不要松开,经过移动将对象移到预定位置,然后松开左键,这样您能够将一个对象由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二)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全课总结(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十三):

  一、课程设计:

  记忆是人将感官输入的信息加以坚持,并在必须的时候将这种信息重新撮出来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坚持和再认或重现三个阶段。记忆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认知本事,经过后天的训练,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就能使记忆力有所提高。人在10—17岁是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在18岁时可到达记忆力发展的'最高峰。由于记忆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极端重要,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设记忆力的训练课程,帮忙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促进记忆力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自我的记忆力情景

  (二)明白一些记忆规律,初步掌握几种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

  三、教学方式:

  (一)心理测验

  (二)操作训练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重、难点:

  记忆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略)

  记忆力评估: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记忆力评估问卷,让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答案,帮忙学生了解自我记忆力状况、自我使用的记忆方法,以及什么记忆方法更好。

  第二课时

  一、活动准备

  1、故事引入"2分钟"

  "记忆出众的张安世"—张安世是汉武帝时的一员大将,他文武双全,记忆超群。一次,学馆里丢了几箱书,汉武帝又急着要看,有人便推荐张安世去给汉武帝背诵,张安世果然全都背了出来。之后,书找到了,拿来与张安世背诵的记录一核对,一字不差。

  2、基础知识:记忆与记忆规律"6分钟"

  ①记忆是一种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坚持、再现三个过程。

  ②记忆规律

  1、先快后慢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图见《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P10)

  遗忘是有规律的,识记过的事物,第一天后被遗忘最多,遗忘率达55.8%,保存量仅为44.2%;

  一个月以后的坚持量为21。9%。自此以后就基本上不再遗忘了。说明了遗忘是先快后慢。

  2、识记有意义的事物不易忘记,与原有认知结构有关

  3、识记处在中间部分的材料容易忘记,由于受前后材料的干扰

  二、记忆本事训练"18分钟"

  (一)再认本事评估和训练:向学生一一呈现第一套单词卡片,让学生记住。每张卡片出示时间约为2秒,卡片之间间隔时间为2秒。第一套材料祟完一分钟后,将第一套卡片和第二套卡片合在一齐,以出示时间3秒、间隔时间2秒依次向学生出示。叫学生作出确定,哪些是已经看过的,哪些是新出现的。记分方法:全对得100分,计分公式:

  认对的单词—认错的单词

  分数=×100

  认对的单词+认错的单词

  (二)数字—汉字配对作业

  先将数字—汉字配对材料展示5分钟,让学生识记。休息1分钟,再展示数字,让学生配上汉字。正确匹配一对得10分,满分为100分。

  (三)意义记忆本事训练,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现故事"猫号",后由学生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讨论从记忆规律和训练中得到什么启发,4人一组,各小组代表轮流参加全班交流。"15分钟"

  四、教师归纳,要点如下:"5分钟"

  1、充分利用意义识记

  2、排除记忆资料间的相互干扰

  中间资料多复习几遍;分散记忆、转换记忆,造出更多的头尾来;利用清晨、晚上临睡前的时间

  3、进行尝试回忆;边看边记,勿只看不记

  4、尽快复习,减少很多遗忘

  5、善于遗忘,忘记无关紧要的东西

  6、善用记忆术

  联想法、形象法、谐音法、口诀法等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十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的方法。

  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和使用。

  掌握Word的文档的新建保存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

  本事目标

  1、引导学生经过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在实践中能运用本课知识初步使用Word进行基本文字处理操作。

  2、培养学生的动手本事、思维本事、研究本事、观察本事、和实践操作本事。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本事。

  情感目标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上的创新精神和进取参予的热情。

  层次目标

  较高层次:掌握本课知识,能在熟练运用完成本课操作基础上灵活应用。

  一般层次:掌握本课知识,能熟练运用完成本课的操作

  较低层次:记住本课知识,能完成本课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明白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难点:

  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

  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电脑室软件:Word2000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导言

  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学习计算机在文字处理这方面的应用,下头我们将要介绍的是工作在Windows98环境下的Word2000。

  提出问题

  了解有关Word知识。

  如何启动Word?

  认识窗口的组成?

  如何新建Word文档?

  如何输入文字?

  如何保存Word文档?

  如何退出Word?

  活动过程

  1、备注:学生根据问题看书自学(提出问题任务驱动)

  2、启动Word2000让学生示范:(广播教学)

  (1)直接启动(2)从菜单启动(3)快捷方式

  根据以前所学的画图的知识归纳出启动Word的方法。练习启动Word

  学生练习:用以上两种方法启动Word2000

  提示:启动Word还能够用桌面上的快捷图标

  3、2000窗口

  (1)学生自学:看书

  认识各部分名称:教师用教鞭标出窗口各部分位置,学生说出其名称(广播教学)

  (3)认识各部分作用:教师对各部分作用做简单示范及说明

  标题栏:改变文件名,让学生体会到它是用来显示出当前的'文名

  菜单栏:点击各菜单,让学生看看各下拉菜单内有什么资料,并示范其中一两项。

  工具栏:点击各工具栏,注意与菜单栏作比较。

  标尺:调出标记,并用其对页面作一些简单调整。

  编织文章的页面:在页面上示范输入几个汉字。(叫个别学生示范)

  滚动条:拖动滚动条,并提示学生与上学期学的画图软件中的滚动条作比较。

  状态栏:改变当前光标位置,让状态栏上的数值发生变化,以说明其是用来显示当前状态的各种信息的。

  4、Word文档的新建

  演示并讲解:当我们启动Word时,系统会自动建立一个空文档,此外,我们还能够根据需要自我新建文档演示建立的过程

  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总结出新建文档的方法:利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及利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并按步骤操作

  在文档中输入文字

  演示并讲解:当插入光标在修改区中闪动时,我们就能够在Word中输入文字了,利用键盘我们能够输入“英文”要输入汉字,需要先启动汉字输入法,我们在前面的第五课、第六课已学过了,能够把这些知识运用到Word中来。(边讲解边演示)

  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自我组织材料练习输入文字。

  保存文档

  演示并讲解:在Word中的文档能够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保存的方法和我们在画图中所学的大致相同: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或另存为命令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名称,最终单击保存按钮。

  学生把刚才输入的文件保存起来。注:Word文件的扩展名为.doc,此外,我们还能够使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来保存。

  退出Word

  讲解:退出Word的操作步骤与退出画图程序的操作相同:单击Word窗口的关掉按钮或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学生实践操作退出Word注:如果文件修改后尚未存盘,在退出Word时会出现提示是否存盘对话框

  归纳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Word的启动、退出、文档的新建、保存、窗口的组成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在记住知识的基础上要反复练习至熟练。

  操作练习:

  1、尝试使用不一样的方法启动Word,记住步骤;

  2、文字输入练习

  3、Word启动和退出,文档的新建和保存。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十五):

  [教学目的]

  理解数据排序的意义,能根据问题需要设置排序的次序,排列的方向和排序的方法,完成单关键字排序和多关键字排序操作。

  [教学重点]

  1.对主要关键字的选择。

  2.正确理解排序条件的不一样选择对排序结果的影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连续单元格的选定。

  二、新知。

  1引入课题

  教师那里有一张数据表,记录的是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情景,有城市名称,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温差等数据。你发现这些数据还没有进行。一般情景下,我们为了更好的分析数据,会按必须的规则对数据进行比较,排列,这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数据排序”。

  板书:数据排序

  2排序方法

  此刻请同学们把表格中城市的最高气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天气日报表格在桌面,大家能够在36页做中学找到操作步骤。

  请一名学生演示步骤,并说出过程。在学生说的同时板书其操作步骤:

  板书:

  步骤:数据à排序à设置主要关键字à升序或降序à确定

  3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

  刚才我们对城市的最高气温从高到低进行了排序,选择的主要关键字是什么?(D列的标题“最高气温”。)那么如果选择的主要关键字不一样,排序的结果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下头请同学们分组来进行探究。我们分成三个组,请第一组选择的主要关键字用“最低气温”,第二组用“温差”,第三组用“污染指数”作为主要关键字,选择升序,请大家注意观察南宁这个城市在排序中位置的变化。

  板书:

  城市主要关键字所在行

  最高气温第14行

  最低气温第20行

  南宁温差第9行

  污染指数第3行

  引导学生从中得出结论:选择不一样的排序关键字,将会产生截然不一样的排序结果。

  4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

  回到第一次完成的.最高气温从高到低排序的表格,大家还记得排序时选择的主要关键字是什么?(“最高气温”。)

  可是有几个城市的最高气温是相同的,这时不但要表格中的数据要“最高气温”值按从高到低排序,并且当最高气温相同时,温差小的城市要排在前面,那么应当怎样做?请你试一试。课本37页“立刻行动”也给了小提示。

  请完成的同学教师机演示,大家巩固操作步骤。

  5改变排序选项

  之前的排序任务,我们采用的都是默认的排序选项,下头大家翻到课本39页的立刻行动,学习改变排序选项的方法,有三个操作要求,请你注意观察每次操作后表格的变化。

  6: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三、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资料不难,所以经过一张有全国部分城市天气日报信息的表格,让学生自主学习、练习完成排序操作的教学。

  整节课下来,觉得应当说学生多能到达学习目标的要求。

  教师课堂上的语言提问较平淡,目的性不明确。课堂连接不是很好,拓展方面能够再加强,让学生明白电子表格在生活中的运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十六):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据分析》是新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第四章用电子表格加工数据”中第2节的资料,是在学生已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工作表的建立,Excel公式和函数的使用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的本事,在整个章节中本课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资料。

  2、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分析方法的特点与意义。

  (2)能运用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过对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需求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利用这些方法所能实现的分析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本事和数据分析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利用数据分析手段分析数据的过程,感受数据背后所蕴涵的丰富信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情感和从数据中探求信息的意识。

  3、教学重点

  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基本分析方法的运用。

  4、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分析手段实现数据分析目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是本节课顺利开展的前提,正因为如此教师更要提出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知识点的学习上来。同时不一样学生认知本事、思维本事、操作水平有差异,所以研究适当的分层教学,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

  三、教学与学法指导:(重难点突破措施)

  1、教法分析

  在教材中有一个实践活动材料“学校歌曲卡拉OK大赛”,比较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实际,于是我对这个材料进行加工,研究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提炼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根据歌曲大赛的评分表确立某几个奖项的获奖名单,从而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对歌曲大赛评分表的数据分析为任务明线,数据分析的技巧与方法为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经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数据分析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本事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地学会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数据分析问题。

  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能够为课堂创设丰富、真实的情境,为学生研究问题供给有力的认知工具和认知环境,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成果进行交流,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评价、反思。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分析所需的信息,经过讨论交流,确定有用的信息。使学生不仅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本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为了帮忙学生学会学习,我还精心设计了学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进取性以及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我还采取了小组竞赛的形式,在前面新知识的学习中设计了每个小组必答的任务环节,并为完成得好的小组加分。

  2、学法分析

  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头脑中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少讲、精讲,让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据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媒体设计:

  多媒体网络教室供给师生互动、交流,给学生自主、协作学习供给了良好的平台。

  五、课堂设计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生活虽然紧张忙碌,但也充实趣味。尤其我们的课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最近,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十分精彩的学校歌曲卡拉OK大赛,参赛选手是大展才艺、各显身手啊!比赛结束后,要举行颁奖仪式。评委会设立了几个奖项,其中主要有这样几个:

  最佳学校歌手奖

  年级优秀歌手奖

  优胜年级奖

  引入分析任务:根据学校歌曲卡拉OK大赛的评分表来确立各个奖项的获奖同学名单。

  假如此刻评委会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咱们团结智慧的__,那么对于这样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呢?让学生进取地融入到主人公的主角中来,为了圆满完成该任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能,从而激起学生学习Excel数据分析方法的兴趣和动力。在开始学习前,也要把小组竞赛的规则讲清楚,即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指定完成的任务,由教师任意抽取一名小组成员代表该组答题,完成的好则加分,否则其余各组作补充并赢得加分机会。经过此种竞赛方法,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体主义精神。

  2、数据分析任务的完成:

  1、评选最佳学校歌手:

  公布评选规则:按照得分高低对选手进行排序,得分最高者为最佳学校歌手。

  在开始排序之前,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何用简捷的方法快速找到得分最高的那位选手,经过研究分析方法,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思考分析的方法和习惯。

  针对这样一个相对来说很简单的任务,教材中针对排序按钮的使用有详细的实例步骤,并且学案中也有方法的提示,所以学生参考学案和课本完全能够自主完成。这个任务让学生学会了排序按钮的使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让学生学会利用课本、学案等进行自学的本事和习惯。

  然后教师抽选学生上台演示即可,让学生展示自我的自学本事和自学成果,学生演示完成后,教师为其所在组加分以示奖励,也在暗示学生每个人的奋力都会给本组赢得荣誉,时时刻刻在培养学生的团体荣誉感。

  2、评选年级优秀歌手:

  使用“数据排序”菜单项完成。

  在教材中有一个“试一试”的小栏目,这第2项任务就是我根据它而加工得来的。它其实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数据排序”菜单的使用在教材中并没有详细涉及,但这是排序的一个重要方法,有必要让学生掌握,同时经过这一任务的完成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把“数据排序”菜单的使用也当成了一个重点来讲解。由于这个任务涉及到两个关键字的复杂排序,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借助课本和学案展开组内合作探讨、以优促慢、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本事。教师抽选学生上台演示,在学生演示该任务的时候故意把活动单元格置于数据表之外,让学生经过实践发现问题,以加深学生对定位活动单元格的印象。

  3、筛选任务:

  虽然筛选在这个任务链中并不能确立某个奖项的获奖名单,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分析的方法。于是经过查找各个年级优秀歌手信息的不便,引出筛选的意义:经过筛选,缩小数据的观察范围,有助于我们发现某一特定范围内的数据中所蕴涵的信息。

  教师演示筛选3年级选手信息,引导学生经过观察左边的行号,让学生明白筛选并不是删除不满足条件的记录,而只是暂时将之隐藏了。

  教师演示了一个简单任务后,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筛选出3年级选手中得分在40以上的选手信息。这就用到了自定义筛选条件的命令,在教材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资料,之所以在本堂课中提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利用筛选的方法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在实际的生活应用中必然有很多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也必然会用到自定义筛选。当然由于时间关系,在本堂课中把这项资料引入进来,但并没有针对筛选条件如何定义展开深入讨论,而是留给学生课下思考,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了自我提升的问题,并且也为下节练习课做好了铺垫。

  4、评选优胜年级:计算每个年级的平均得分,确定优胜年级。

  由于分类汇总是这三个数据分析方法中的一个较难的方法,所以我先采用了教师讲解加演示的方法。首先讲解分类汇总的含义:顾名思义,就是首先将数据分类(排序),然后再按类进行求和、求平均、计数等汇总统计。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该任务应当按照年级进行分类,并强调在分类汇总之前,必须先按分类项目对表格数据进行排序。之后教师演示该任务如何进行分类汇总。为了让学生巩固练习分类汇总的方法,之后教师又为学生提出了一个分析任务:比较男选手和女选手的平均得分谁更高。并且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巡视检查,找到一个在分类汇总之前没有进行排序的学生的操作结果展示给全体学生,让学生们帮忙分析和查找出现该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分类汇总之前进行排序的印象。

  5、巩固练习:

  经过对学校歌曲大赛评分表的分析后,学生也掌握了三种数据分析的方法,这个时候我及时让学生经过一组连线题对这三种数据分析方法的特点加以总结。

  然后以某校运动会成绩表为材料,由教师广播对所需信息的要求,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给出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所需的信息要求有:

  比较各班运动员的平均得分;(分类汇总、排序)

  铁饼的最好预赛成绩多少米;(筛选、排序)

  经过以上这些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及时全面地总结巩固,从而让学生在当堂课中具备了必须的数据分析本事,为下头的小组竞赛做好了准备。

  6、小组竞赛

  综合利用三种数据分析功能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处理某班跳绳成绩表和我国部分城市月平均气温表,并完成学案上的题目。

  开展小组竞赛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对当堂资料的掌握情景以及对数据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本事,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之间合作的本事和习惯,增强团体凝聚力。

  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学生完成情景。

  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完成情景,分别奖励相应分值。

  7、利用排序对各组成绩进行总结评价,在这儿把本节课所学的排序方法立即应用到对小组竞赛成绩的分析中来,也在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体会。在这儿,能够让获胜小组谈他们成功的方法和体验,同时让落后的小组谈经验和不足。经过总结,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如何学习。学生填写学案上的自我评价表,学会自我评价。

  教师结束语:今日这堂课同学们学习了数据分析的几种方法: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但这只是我们学习数据分析的开始,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数据表格,要真正掌握其数据分析的用法,还需要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加以应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8、作业

  思考并收集生活中哪些数据能够整理成表格形式,对于这些数据可能会用到哪些分析方法,经过这些方法会得到怎样的结论。

  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联系到生活实际中去,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锻炼一种思维习惯,提高自我的信息素养。

  四、教后反思

  本节课利用了任务驱动的方式,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小组竞赛的形式,必须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在课的设计上很好的利用了教材中的资料,但并没有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资料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尤其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在课的具体实施中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信息和文化素养、思维和学习本事、动手与实践本事,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上。整个课的结构有情景导入、新课教授、总结巩固等环节,相对来说较为完整。但本课在具体实施后,我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主要有:

  1、本课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以前所学没有很好地加以结合利用。本来打算在开始学习数据分析之前,让学生利用函数或公式计算出每位选手的总得分,并在中间的新授部分利用填充柄填充名次,但研究到对学生的不了解,所以在设计时尽量避免涉及到以前所学资料的部分。

  2、课的容量太大,以至似乎面面俱到,但每一个知识点处理的并不透彻。学生容易产生更多的疑问,同时在课的时间把握上不好控制。

  3、重点、难点不突出。三种数据分析方法在具体讲授时用力均匀,没有很好地体现出重点和难点解决的过程来。

  4、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思维本事的培养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对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应加强探究。

  ㈤巩固与提高

  1、为自我的小论文增加页眉与页号。

  2探索如何应用纸张类型自定义功能制作一份简历卡。

  3、在教师的指导下,打印自我写作的文章。

  4、为同学打印2页空白稿纸(推荐使用WPS软件)。

  教学反思:经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在Word的中的页面设置,经过教学发现,同学们对页面设置能够很好的掌握。

  可是本节课的另一重点是页眉和页脚的设置,这一部分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抽象,所以也比较不容易掌握,所以在下个班级的教学中,要把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加重对页眉和页脚的设置上。对于这个班级,在下周的课节中要拿出一点时间来重点强调一下页眉和页脚的设置。

  第3节制作图表

  (1)教材分析。

  利用图表直观地呈现数据,不仅仅只是数据的一种形象描述,更重要的是能够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总体的结构特征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是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制作图表是电子表格软件一项重要的功能,它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地位十分重要,也是本章的重点。但我们在引导学生探究制作图表的技术方法的同时,应当最终落脚到技术价值的体现上。作为本节课的技术价值,就是利用图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因为我们制作图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发现数据中的价值和规律。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必须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本节课资料之前已经对Excel有了必须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了运用Excel进行简单的数据修改、数据的统计计算等操作本事。另外对学生来说,用图表描述数据的方法是不陌生的,在地理、数学课上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图表知识,对用图表表达数据的优势也有了必须的体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利用电子表格的图表功能,直观地呈现数据;了解各种图表的作用和适用环境;能够根据问题需要,选用适宜的图表开展分析和研究。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从分析气候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利用电子表格制作图表的过程和方法。经过对各种图表特点与作用的分析比较,增强学生利用图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本事。本节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配合使用演、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利用EXCLE实现数据图形化表达的便捷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恰当的运用数据呈现形式,从分析数据到发现、探寻事物本质、规律的洞察本事和客观确定本事。从而使学生体验到用信息技术高效地解决现实问题所带来的喜悦。

  【设计意图】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经过两组数据分析龙口市气候特征,引出图表分析数据的优势,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初步探索,了解主题

  经过比赛使学生意识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实效性。采用自学法,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本事。

  环节三:学以致用实验主题

  学以致用,开阔学生思路。结合地理学科中的知识解释结论,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培养了学生学科整合本事,加强了知识的联系。

  环节四:拓展练习,实践应用

  结合事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本事。直观的图表有利于发现数据间隐含的信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

  4、精彩片段

  片段一:在初步探索,了解主题环节: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上和地理课上都画过统计图表。我和学生做比赛,看谁制作的折线图又快又准确又美观。我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图表,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表。结果当然是我胜了,我趁机说明将我们学到的信息技术合理的运用现实生活用中,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开始设计时,在此处我直接用电子教室演示用EXCEL制作图表的过程,但在上课时我发现很多同学在我用电子教室广播时意见很大,于是我让学生自我参照课本的步骤试着自我制作图表,结果证明学生的自学效果很好。于是我找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其他同学评价。学生制作的图表往往不是很完整,我趁机在此处设置一个探究问题:“如何修改和完善图表?”经过问题的探究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善于发现、探索并总结操作规律。并要记住这个右键快捷菜单能够给我们供给很多便捷的操作命令。

  经过这次实例,我深刻了解到,在课堂上必须要放手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去总结、探索,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综合素质。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本事。

  5、自我反思

  ⑴、本课主要体现了学科整合的理念,课堂设计主要整合地理学科、数学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知识内部的整合。

  ⑵、导入部分运用比较的方法,体现图表表达数据的直观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理解。

  ⑶、本节课以“分析龙口气候特征”为主线,让学生在用图表分析龙口气候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掌握制作图表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图表信息,提升学生分析、运用图表的本事。

  ⑷、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拓展练习环节,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学生合理运用Excel图表表达信息的本事,并经过分析图表数据,挖掘图表中隐含的信息。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现实生活,不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第四节应用图表

  导引

  1、在文章中应用图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文章的。

  2、在文章中应用图表还有哪些优越性?

  第一环节依据图表

  分析问题

  1、如果在文章中插入的是柱形图,应当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从事物的数量多少关系进行分析,如谁最多,谁最少,谁比谁多多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在文章中插入的是折线图,应当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事物发展的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在某个时期内上升(或下降)了多少,为什么?。

  3、如果在文章中插入的是饼图,应当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谁占的比例最大,谁占的比例最小,占的比例大的有哪些,原因何在?。

  第二环节插入图表

  1、插入图表时,要执行“”菜单项。

  2、如果要插入已有的图表,需在“对象”对话框中选择“”选项卡。

  3、当图表插入到文档中后,拖动图表周围的修改点,能够调整图表的。

  4、如何设置图表的版式?

  5、如何修改已插入的图表中的数据?

  6、探究:嵌入式图表与链接式图表的区别是什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十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机器人的发声原理;

  ◆学习音乐模块的使用;

  ◆设计机器人唱歌程序;

  ◆了解多次循环结构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认识机器人发声装置:

  ◆了解音乐模块的使用方法;

  ◆编写多次循环结构的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认真思考调试中出现的现象,根据现象确定其成因:

  ◆培养学生的观察本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培养学生进取探索、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意识。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发声装置的安装与使用;

  2.条件结构在机器人编程中的应用;

  3.音乐模块的使用。

  【教学难点】

  机器人唱歌程序的修改与调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机器人的.发音是经过安装在机器人主板上的喇叭发声来实现的。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音乐模块,能够让机器人实现演奏音乐等功能,也能够实现“人机对话”。本节课将学习机器人的输出表现形式——声音;学习机器人“演奏音乐”和“多次循环”模块的使用。你想让机器人为你唱什么歌曲经过教师下头的操作,能够简便地让机器人演奏一段美妙的音乐。

  学生活动

  认真听讲,跟随教师的讲解演示,提出问题。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机器人发声装置的讲解及安装,引入音乐模块(你喜欢唱什么歌曲想不想让机器人给你唱一唱呢要想听机器人给你唱歌很简单,学习音乐模块,然后设计程序就能实现了);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协作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及平时积累,理解音乐模块中的各种定义(音高、音长、休止符等概念);

  3.布置学习任务:唱歌机器人的程序设计,以“雪绒花”为例。

  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完成任务。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快的同学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同学;

  2.试着去完成“各显神通”中的两个问题。

  教师活动

  1.引导和激励各组的探索学习,让学生经过观察、比较、探究、合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归纳出制作唱歌机器人时遇到的各类问题,记录到“长大基石”中;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资源视窗”中的资料。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经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资料;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长大基石”中。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教学反思】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十八):

  一、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学习现状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掌握在Word文档中图片、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处理方法。

  (二)本事目标

  经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美化WORD文档的本事。培养他们学习利用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互相帮忙、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和专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心,学会感恩

  提高学生审美本事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景,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

  图形的叠放次序及填充效果设置

  三、学生分析

  (一)学生情景

  上课班级是一年级计算机网络专业班,该班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进取、活跃。在学习本单元资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WindowsXP系统的基本操作、网络的基本应用、Word文档的修改与排版等基本使用。班中有将近40%的学生来自农村,另有60%的学生来自城市,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层次分差较大,个体差异明显,对学生的教授不能一概而论。

  (二)学法指导

  针对以上的情景,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为指导他们更好地学好本单元的资料,具体采用了如下方法:

  1、自主探究法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教材中有明确的知识点及操作指导,所以我对于基本问题的处理,采用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本事和学习能动性。

  2、发现探索法

  技工学校的学生,重要的是实践本事,经过案例教学,使学生遇到问题,从而学习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模仿学习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对于小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采取模仿教师或同学的操作方法,从而到达学会新知识并学着应用的目的。

  4、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进行分组协作学习,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互相帮忙,采用这样的同伴间学习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弥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有助于团结协作的专业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根据我对教材的研究,结合学法进行综合研究,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法

  在本单元中,以完成一个总任务——贺卡制作为主线,以三个任务为过程,培养学生整合和运用知识完成“任务”及自主思考、创作的能动性。

  (二)问题引导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经过学生在完成实例的过程中,自我发现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一齐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渐提高学生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使学生养成一种进取应对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进取向上的良好习惯和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教学资源准备

  硬件准备:计算机实训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Word20xx、演示教学软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对文字的修饰进行,掌握了修饰文字的基本方法,还学习了如何插入艺术字和画出自选图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行贺卡制作,提高我们完美WORD文档的'技能。

  二、新课资料

  课前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五组,每个组中都包含不一样层次的学生。安排好上机的座位。

  任务提出:

  在本单元将要学习制作精美的贺卡。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事的发展规律,将总任务分解为三个子任务。两个任务在课堂上完成,一个任务课后完成。

  任务一:试做一张贺卡(第1课时)

  任务说明:由于该部分资料比较简单,教材又有操作步骤提示,所以采用任务驱动、学生自学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本单元基本的知识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并且逐渐地提高学生的自学本事,同时,也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任务过程:给学生欣赏一些用Word制作的较简单的贺卡(并介绍这些贺卡包含的图片、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处理的基本知识点);(3分钟)

  学生观察贺卡后,提出自我对贺卡中最赏识的地方,模仿贺卡自我试做一张贺卡,学生能够经过自学课本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完成任务。教师根据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生自我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和回答。

  学生制作贺卡。(20分钟)

  插入剪贴画、艺术字的方法在上一次课已经学过,经过互相交流和向教师求助等方式能够很快插入自我想要的图形或艺术字。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下列问题:

  问题1:怎样改变图片的大小?

  选定图片→格式→图片,填写长宽值。②直接拖动图片边框控点改变大小

  问题2:插入自选图形、艺术字、图片后是否能够改变其大小?

  能够。选定—拖动对象控点改变对象大小。

  问题3:能够将艺术字放于图片之上吗?

  能够。设置叠放次序。

  问题4:艺术字的形状能够变化吗?

  能够。选定艺术字,在艺术字工具栏中选择艺术字的形状

  任务完成小结:

  知识点小结:(5分钟)

  插入图形、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方法。

  点击插入位置→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在“来自文件”对话框的“查找范围”内选定图片所在的子目录,选择所需插入的图片,然后单击“插入”按钮即可。插入艺术字的方法相同。

  点击插入位置,绘图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选中所要的图形即可插入自选图形。

  设置图形、剪贴画和自选图形的格式。

  ①选定图片→格式→图片。②在出现的“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点击“位置”标签,选中“浮于文字上方”。③点击“环绕”,在其中选择环绕方式和环绕位置。④点击“确定”按钮。

  3、设置艺术字的阴影效果。

  作为艺术字插入,然后选中它,再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阴影按钮或三维效果按钮来选择你想要的阴影或三维效果,还可详细设置阴影或三维的位置、颜色、深度、光照方向等。

  4、文本框的作用。

  文本框能够让这一部分文字和整个文章独立出来,便于修改。选中文本框后可按Ctrl+方向箭任意移动,而文字不能够.另外文本框可加边框也可不加框,一般用在图形标注上等。

  课堂表现小结:(10分钟)

  1、每个小组挑选一个作品展示。

  2、教师给各小组展示作品评分并进行点评(布局设计、审美、选材和文字上)

  任务二:制作圣诞贺卡(第2课时)

  任务说明:这项任务是前一任务的递进,难度较大,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完成这个任务过程中,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实现本事目标和贯彻德育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十九):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是一节集造型表现和设计综合于一体的课程,这节课是学生在了解电脑知识和前一节电脑美术的基础知识上的一个拓

  展。本课经过造型和丰富动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目标是期望学生能在以往尝试用手绘表现本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动画技巧,利用电脑动画软件完成独特的多种图像功能,且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动画设置,结合电脑动画软件的优越性创作生动趣味的创作美术作品。

  二、教学思路

  电脑美术的多变性与设计技巧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源泉。而本课能够把平面静止的绘画作品制作成趣味的电脑动画作品,对于学生学习是一种诱惑。故本课能够采用先以“动画”入手,以“电脑绘画”深入教学,以“修改故事的创新表现”为目的的教学策略。

  三、教学提议

  (一)激趣导入新课

  经过电脑绘画承接上一节课的电脑美术知识导入新课。(或出示电脑动画片,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出示课题:《电脑动画》

  (二)探究电脑绘画软件工具箱工具使用方法

  1.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电脑美术知识。

  2.先让学生看小鸟图片,然后运用软件工具,分析小鸟绘制特征。

  3.学生尝试用软件工具绘画小鸟及背景。

  4.比较教师运用工具绘制的小鸟,巩固学生运用工具的灵活性。

  5.研讨动画制作方案。逐一尝试两种动画方案,比较效果。

  6.拓展学生思维本事,运用两种不一样的`动画方式,完成独特的动画小鸟的其他身体部位或背景场景,使画面更为生动。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创作展示

  集中展示动画作品,对学生提出创作优点和可改善之处。

  教师在少数的作品上可现场进行改善,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五)艺术的现实运用

  欣赏电脑动画作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精彩!(图片或视频欣赏)

  四、评价提议

  1.能否根据自我的认知,运用电脑创作出大胆、独特的作品。

  2.能否灵活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绘画的基本技法技巧。

  3.能否体验电脑动画带来的欢乐。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二十):

  教学目标

  1.学会插入剪贴画、文本框和自选图形的方法。

  2.学会运用Windows录音机给幻灯片插入声音。

  教学重点

  掌握插入剪贴画、文本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插入自选图形,并运用Windows录音机给幻灯片插入声音。

  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演示用幻灯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课题多媒体技术给信息技术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你明白什么是多媒体吗

  其实多媒体通常是指记录、展示、传播信息时使用的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和动画等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今日我们来学习如何在幻灯片中加入更多的多媒体元素。学生自由回答。

  插入剪贴画上节课我们学习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假如计算机中没有存储图片,用什么方法能够解决图片的问题

  PowerPoint和Word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相似,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0页,仔细观察"动手做"的最终效果。运用学过的插入剪贴画的知识进行"骆驼和羊的故事"标题页的'制作。

  学生作业展示。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看书自学操作。

  插入文本框和自选图形

  1.引出文本框

  这是一则关于童话故事的幻灯片,光有标题当然不行,你觉得还应当要有哪些资料

  一则好的故事幻灯片,文字和图片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请同学们插入一张新幻灯片2,在上头试试输入文字。

  能不能像在Word中直接打字(不能)

  和周围的同学商量商量,再试一试,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文字输入的问题。

  2.插入文本框操作

  对!就是文本框。在Word中我们学习过文本框,你还记得文本框的类型吗(横排、竖排)

  请你用插入文本框的方式再次尝试在幻灯片2中输入22页的示范文字(骆驼和羊碰到一齐,一个说高好,一个说矮好,谁也不服谁),并自学课文22-23的"继续探究"将文本框进行适当的修饰。

  3.引出自选图形

  出示一张插入了图片的幻灯片(骆驼和羊),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小动物的语言最为适宜呢运用PowerPoint中的"自选图形"就最为适宜。

  4.插入自选图形操作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3页,自学"动手做",为小动物增加表示语言的"自选图形"。学生自由回答。

  他们说的真棒!如果在幻灯片中能留下他们的配音,该多好!

  你觉得PowerPoint能实现这个愿望吗请你迅速浏览所有的菜单,找一找有没有相关的命令。

  对!插入→影片和声音

  2.插入声音操作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5页,自学"动手做"录制声音。

  汇报:谁愿意向大家介绍自我成功的秘诀。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关键性步骤、关键性词语进行板书。)

  3.巩固练习

  你愿意再试一试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6页,完成"练一练"。学生进行主角扮演。

  教学小结

  同学们,今日我们制作了一则关于"童话故事"的幻灯片,你都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学习体会。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二十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使用选项按钮控件

  明白vb中过程的含义

  2、本事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本事、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本事和团体协作的本事。

  3、情感目标:

  经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前提诊测

  vb中敲f1键的作用是什么

  导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着选项选择,那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在vb中设计选项。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操作法

  教学重点

  选项按钮控件

  教学难点

  编写代码、调试程序

  教学过程

  一、分析演示程序“设置字体”

  二、设计程序“设置字体”

  1、设计程序界面

  1.1创立新工程

  1.2设计窗体:一个标签控件,一个文本框控件,四个选项按钮控件,一个命令按钮控件。

  2、修改对象属性

  3、编写代码

  打开代码窗口,编写如下代码:

  PrivateSubcmdExit_Click()

  End

  EndSub

  PrivateSuboptHt_Click()

  txtWenzi.Font="黑体"

  EndSub

  PrivateSuboptLs_Click()txtWenzi.Font="隶书"

  EndSub

  PrivateSuboptSt_Click()txtWenzi.Font="宋体"

  EndSub

  PrivateSuboptYy_Click()txtWenzi.Font="幼圆"

  EndSub

  4、调试并保存程序

  5、生成可执行文件

  构成性测试

  编写一个“旅游信息”的程序

  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vb中的选项按钮控件,使用它进行信息采集。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二十二):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交APP有哪些主要功能流行的社交APP有哪些

  2.了解微信中添加好友的各种方法。

  3.了解微信“摇一摇”参与电视互动的原理、查找歌曲的原理。

  4.了解微信“摇一摇”交友的风险,能正确地使用社交APP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

  正确地使用社交APP进行交流。

  教学提议

  社交APP的种类十分多,目前最流行的当属微信,所以本课主要以微信为例来介绍社交APP。

  提议本课用1课时。

  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几乎都用微信来进行信息交流,微信比传统的手机通信运营商供给的信息功能强大得多,用它不仅仅能够传递文字及各种文件、进行实时的视频聊天,还能够进行群聊及朋友圈的社交活动,完全了传统的用手机发信息进行交流的方式。

  教材中假设了一个学生结伴看电影的生活场景来探索微信的使用方法,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情景设计更适宜的任务。

  添加好友的方式很多,也很好玩,但教师必须要控制好课堂的走向,一边演示还要一边启发学生思考背后的原理。

  “摇一摇”有很多奇妙的用法,例如:“摇”电视、“摇”歌曲等,这些奇妙的用法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到对知识、原理的探究中去,而不能只停留在对“摇”本身感兴趣。

  “摇一摇”能够用来添加好友,但由于青少年涉世未深,也许不能理解“摇一摇”添加陌生好友时潜藏的巨大风险,能够经过一些典型案例的讲解引起学生的`警觉,树立风险意识。资源目录有相关文字材料和视频可供教学参考。

  “摇一摇”的操作比较趣味,安排学生回家后和家人一齐合作探究,这样安排,一方面是回家才有操作的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摇一摇”添加好友的操作涉及到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问题,在家操作便于家人进一步对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进行教育。

  用微信的朋友圈发布信息,能够与朋友分享见闻,交流思想,是使用微信的人最热衷的事情。用朋友圈传播信息,速度十分快,范围十分广,所以,有些人看中了朋友圈的这个特点,利用朋友圈来传播各种信息。除了各种真假难辨的广告信息,还有各种谣言、各种诈骗信息也不时地出此刻朋友圈中,而糟糕的是有些不良信息还是来自身边的朋友。所以需要将朋友圈的这些负面的东西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学会鉴别,并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部分资料用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资源目录有相关文字材料和视频可供教学参考。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二十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和画流程图,掌握“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功能;

  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启动电机”模块编写程序,驱动左右电机,并掌握模块参数的设置方法以及左右电机的驱动方法;

  尝试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设计。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向;

  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左右电机转速差异与机器人转弯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机器人知识的思维模式和动手本事;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

  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教法选择】

  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使用;

  2.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顺序程序结构;

  3.机器人的搭建及左右电机的设置。

  【教学难点】

  1.“移动”模块的使用,在设置不一样参数时,可表现为“前进…后退”“向左转”“向右转”“延时”模块的作用;

  2.左右电机的设置与机器人转向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展示A城与B城的位置图片。假设小明同学住在A城,小华同学住在B城,A城和B城之间有一条笔直的马路。现设计一个机器人邮递员要从A城出发,直线前进,准确到达目的地B城,完成送信任务。你该怎样设计这个机器人呢

  学生活动

  欣赏图片,思考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1.经过生活中邮递员在城市间的行走作为导人,简便天然地引人了学习目标,给学生提出问题,布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本事;

  2.最基本的机器人的搭建,为学生展示搭建好的机器人,演示一个发电机及轮胎的安装,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其他发电机的安装。

  学生活动

  经过观察教师的演示以及搭建好的机器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安装发电机的任务。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机器人行走软件部分——程序的设计,此资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从基本的打开软件运行平台到简单流程图的组成,教师要一步步详细演示讲解;

  2.布置任务一(完成机器人走直线)。

  学生活动

  基本机器人知识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思考机器人转弯行走的可能性及可操作性,重点讲解左、右发电机的设置以及“移动”“延时”等模块的参数更改;

  2.演示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的步骤。

  学生活动

  机器人转弯的工作原理及程序下载的方法,分析机器人行走的程序设计。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解决;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经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资料;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长大基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教学反思】

  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二十四):

  教学目的和要求:

  经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的用法。

  教学重点:

  的各个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的双击操作及拖动。

  课前准备:计算机、网络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同学们看到过老鼠吗?那么老鼠长得是怎样的呢?

  那么我们看一看电脑上的哪个东西最像老鼠?哪些地方像?

  那我们明白有什么用吗?能够操作电脑,那么到底怎样用,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听教师讲,如果认真的学的好的'同学?教师还会奖励他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2、新课教学

  (一)教师讲解

  大家来看,上有两个长得有点像小老鼠耳朵的两个键:左边的一个我们把它叫做左键;那么右边的一个我们把它叫做的右键。能记住吗?

  1、握的基本姿势

  手握,不要太紧,就像把手放在自我的膝盖上一样,使的后半部分恰好在掌下,食指和中指分别轻放在左右按键上,拇指和无名指轻夹两侧。(先请一个同学试一下。再请另外一个同学也试一下)。

  2、用移动光标

  在桌面上移动,您会看到,显示屏上有个箭头也在移动,你把往左移动,箭头就往左移动;你把往右移动,箭头就会往右移动;你把箭头往前移动,箭头就会往上移动;你把箭头往后移动,箭头就会往下移动,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经过来控制显示屏上箭头的位置。

  3、单击动作

  用食指快速地按一下左键,立刻松开,请注意观察,你会不会?此刻请同学们试一试。

  单击左键

  4、双击动作

  不要移动,用食指快速地按两下左键,立刻松开。

  双击左键

  5、拖动动作先移动光标到对准对象,按下左键不要松开,经过移动将对象移到预定位置,然后松开左键,这样您能够将一个对象由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二)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全课总结(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二十五):

  一、课程设计:

  记忆是人将感官输入的信息加以坚持,并在必须的时候将这种信息重新撮出来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坚持和再认或重现三个阶段。记忆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认知本事,经过后天的训练,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就能使记忆力有所提高。人在10—17岁是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在18岁时可到达记忆力发展的最高峰。由于记忆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极端重要,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设记忆力的训练课程,帮忙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促进记忆力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自我的记忆力情景

  (二)明白一些记忆规律,初步掌握几种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

  三、教学方式:

  (一)心理测验

  (二)操作训练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重、难点:

  记忆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略)

  记忆力评估: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记忆力评估问卷,让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答案,帮忙学生了解自我记忆力状况、自我使用的记忆方法,以及什么记忆方法更好。

  第二课时

  一、活动准备

  1、故事引入"2分钟"

  "记忆出众的张安世"—张安世是汉武帝时的一员大将,他文武双全,记忆超群。一次,学馆里丢了几箱书,汉武帝又急着要看,有人便推荐张安世去给汉武帝背诵,张安世果然全都背了出来。之后,书找到了,拿来与张安世背诵的记录一核对,一字不差。

  2、基础知识:记忆与记忆规律"6分钟"

  ①记忆是一种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坚持、再现三个过程。

  ②记忆规律

  1、先快后慢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图见《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P10)

  遗忘是有规律的,识记过的事物,第一天后被遗忘最多,遗忘率达55.8%,保存量仅为44.2%;

  一个月以后的坚持量为21。9%。自此以后就基本上不再遗忘了。说明了遗忘是先快后慢。

  2、识记有意义的事物不易忘记,与原有认知结构有关

  3、识记处在中间部分的材料容易忘记,由于受前后材料的`干扰

  二、记忆本事训练"18分钟"

  (一)再认本事评估和训练:向学生一一呈现第一套单词卡片,让学生记住。每张卡片出示时间约为2秒,卡片之间间隔时间为2秒。第一套材料祟完一分钟后,将第一套卡片和第二套卡片合在一齐,以出示时间3秒、间隔时间2秒依次向学生出示。叫学生作出确定,哪些是已经看过的,哪些是新出现的。记分方法:全对得100分,计分公式:

  认对的单词—认错的单词

  分数=×100

  认对的单词+认错的单词

  (二)数字—汉字配对作业

  先将数字—汉字配对材料展示5分钟,让学生识记。休息1分钟,再展示数字,让学生配上汉字。正确匹配一对得10分,满分为100分。

  (三)意义记忆本事训练,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现故事"猫号",后由学生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讨论从记忆规律和训练中得到什么启发,4人一组,各小组代表轮流参加全班交流。"15分钟"

  四、教师归纳,要点如下:"5分钟"

  1、充分利用意义识记

  2、排除记忆资料间的相互干扰

  中间资料多复习几遍;分散记忆、转换记忆,造出更多的头尾来;利用清晨、晚上临睡前的时间

  3、进行尝试回忆;边看边记,勿只看不记

  4、尽快复习,减少很多遗忘

  5、善于遗忘,忘记无关紧要的东西

  6、善用记忆术

  联想法、形象法、谐音法、口诀法等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二十六):

  课题:收发电子邮件

  授课人蒋宗良

  班级:初一(2)斑

  教学目的:1、认识电子邮件

  2、学习邮件软件outlookExpress

  3、掌握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重点:制作电子邮件,收发电子邮件,附加文件的邮件。

  教学难点:收件人地址,电子邮件是否发出。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课

  上节课我们浏览了internet网,看到了许多好的网站和漂亮的网页,也下载了部分软件和文章。我们怎样把这个消息告诉自我的同学、朋友和亲人啦?又怎样让他们得到啦?有什么办法?(打电话、写信、电报、传真、传呼等)有没有一种既有打电话的快速,又有信件的通讯方式啦?那就是电子邮件。

  二、讲述新课

  一)、基本知识

  1、拨号上网

  2、启动outlookExpress

  3、认识outlookExpress界面

  1)、文件夹窗口

  2)、邮件主题列表窗口

  3)、邮件预览窗口

  二)、发电子邮件

  1、制作电子邮件

  1)、单击“新邮件”

  2)、认识新邮件窗口

  ①收件人:

  格式: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

  如本校:stu___@local

  如国际:teacher@163jzl@263

  ②“抄送”和“密件抄送”亦同上述格式一样。

  ③“主题”可自我命名

  如:信件、通知等

  ④“正文”书写要表达的资料

  3)、附加文件

  方法:插入――附件――选文件名――单击“附加”

  注:可附加别的软件编的文章,图片、软件等。但收件人方必须有该软件。

  4)、保存电子邮件

  方法:文件――保存――草稿

  5)、发邮件

  ①方法:单击工具栏的“发送”

  ②论证邮件是否发出

  方法:单击outlook文件夹窗口的已发送文件夹。如已发出,则显示该信件。否则,单击发件箱,选定该邮件,单击“发送和接收”发送该邮件。

  6)、实习操作

  ①告诉学生教师地址jzl@local

  ②让学生给教师发邮件一封

  三)、收邮件

  给学生演示收他们邮件的方法:单击outlook工具栏“发送和接收”按钮。

  四)、浏览邮件

  方法:①单击outlook文件夹窗口的收件箱,单击浏览的邮件,可在邮件浏览窗内浏览。

  ②双击邮件列表窗的电子邮件,可打开要阅读的'邮件。

  ③双击附加文件邮件,即可打开该文件。(必须有该附加文件的软件,如文本word、解压缩软件等)

  三、实习操作

  任务:1、同学互相收发电子邮件。

  2、教师向部分学生发电子邮件,要求回复。

  3、向全班同学展示部分学生接收的邮件及附件。

  课后小结:

  本堂课抓住了学生想发电子邮件的这一兴奋点,不段的贯川整个教学过程。经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相发邮件,调动了全班同学的进取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文章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二十七):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_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活动七《走进可视化程序设计》VB。本节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起,与程序世界的实例作类比,让学生经过举例和上机实践,理解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可视化编程包含的许多概念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和方法的雏形,要在以后的章节中学会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编程,必须从理解和掌握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入手,而学习的方法是从VB供给的可视化编程环境和可视化编程组件开始,因为可视化编程的方法和步骤简单、易于上手。

  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必须的生活阅历,能够对各种生活现象加以分析和说明,已接触了许多应用软件,具备了应用软件的一些使用技能,对程序世界的很多现象也有了必须的感触。而可视化编程的方法涉及较少,所以,本节将以“VB”可视化编程基础开始学习,对一些概念将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明确。

  教学准备:

  1、精选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任务,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布置制作“电子钟”应用程序任务。

  2、硬件、软件贴合学生学习需要,学习资源主要以教材为主。

  3、策略准备:以VB编程的基本步骤为线索,经过对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构成循序渐进的梯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之喜悦,经过适当地为学生供给拓展性的资料,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有更大空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VisualBasic开发环境的使用。

  2、了解可视化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3、了解对象、属性、事件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经历可视化编程的基本过程,体验成功的欢乐。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本事目标

  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VB编程解决问题的本事。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VB可视化编程的方法。

  2、VB可视化编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3、理解事件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二)教学难点

  理解事件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教法、学法:

  (一)教法

  任务驱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

  (二)学法

  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从情境导入、新课学习、拓展提高、交流评价、课堂小结作业这五个部分进行。

  情境导入

  我们经常见到“电子钟”程序,今日我们来学习用VB制作“电子钟”程序应用程序。

  学生活动: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认真听课并思考。

  设计意图: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回顾:

  1、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2、“电子钟”程序需要对什么进行确定?涉及到程序设计的哪种软件?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联结新旧知识。

  新课学习

  布置制作“电子钟”程序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利用VB可视化编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可自主学习,参照教材第75—84页部分完成该任务。

  (1)建立工程

  (2)创立图形用户界面

  (3)设置对象属性

  (4)编写程序

  (5)调试运行程序

  (6)保存和编译程序

  学生活动:听课、思考,探究、合作。

  设计意图:经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可视化编程的过程,也为学生将来自觉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拓展提高

  (1)学习较吃力的学生继续完成上头基本任务,可寻求同伴指导。

  (2)学习本事较强的学生针对“电子钟”程序界面进行修饰完善,自主学习,添加相应控件。鼓励这些学生指导学习本事较差的学生完成任务,到达共同提高。

  (3)思考:制作真正的“电子钟”程序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学生活动:合作、自主学习,探究、实践。

  设计意图:关注全体学生、体现分层教学思想。

  交流评价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部分作品。

  学生活动:展示、表达、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激励、诊断、促进学习。

  课堂小结作业

  (1)涉及哪些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

  (2)事件过程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3)如何设置和读取对象的.属性值?如何调用对象的方法?

  (4)简述VB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步骤。

  学生活动:思考、回顾、回答。

  设计意图:提升认识

  全面阅读教材本节资料,并预习下节。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巩固、准备。

  板书设计:

  走进可视化程序设计

  一、认识可视化界面

  VB界面、事件、对象、属性。

  二、编程体验

  1、数据表格化处理的一般过程:

  2、表格一般由、和三部分构成。

  3、表头由项目组成,每一个项目对应,用于保存的数据。在数据区域中的每一行,称为。

  第二环节数据的输入与修改

  1、一个电子表格文件称为电子表格的一个,它能够存储多个。

  2、是用于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

  3、第F列与第六行交叉处的单元格地址是;从A2到F10所构成的对角线的矩形区域,可用单元格地址表示为。

  4、激活单元格的方法有:。

  5、在单元格中输入完数据后,可按键进行确认。

  第三环节利用公式计算

  1、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时,公式的开头字符必须是。

  2、改变工作表中的数据,由公式所得到的运算结果会不会自动发生改变?

  3、探究:将公式复制到不一样的单元格中时,公式中所引用的单元格地址会不会发生变化?

  第四环节在公式中使用函数

  1、表达式“B3+C3+D3+E3+F3”如果用函数表示,能够写成。

  2、单击修改栏前面的插入函数按键

  ,打开的对话框是。

  3、Excel中供给了丰富的函数,这些函数的语法与功能,可在中查到。

  自我反思

  1、学习过程:

  遇到的困难:

  存在的困惑:

  2、学习成果:

  已弄清的(在上述问题后打“√”)

  未弄清的(在上述问题后打“?”)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二十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的方法。

  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和使用。

  掌握Word的文档的新建保存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

  本事目标

  1、引导学生经过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在实践中能运用本课知识初步使用Word进行基本文字处理操作。

  2、培养学生的动手本事、思维本事、研究本事、观察本事、和实践操作本事。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本事。

  情感目标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上的创新精神和进取参予的热情。

  层次目标

  较高层次:掌握本课知识,能在熟练运用完成本课操作基础上灵活应用。

  一般层次:掌握本课知识,能熟练运用完成本课的操作

  较低层次:记住本课知识,能完成本课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明白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难点:

  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

  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电脑室软件:Word20xx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导言

  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学习计算机在文字处理这方面的应用,下头我们将要介绍的是工作在Windows98环境下的Word20xx。

  提出问题

  了解有关Word知识。

  如何启动Word?

  认识窗口的.组成?

  如何新建Word文档?

  如何输入文字?

  如何保存Word文档?

  如何退出Word?

  活动过程

  1、备注:学生根据问题看书自学(提出问题任务驱动)

  2、启动Word20xx让学生示范:(广播教学)

  (1)直接启动(2)从菜单启动(3)快捷方式*

  根据以前所学的画图的知识归纳出启动Word的方法。练习启动Word

  学生练习:用以上两种方法启动Word20xx

  提示:启动Word还能够用桌面上的快捷图标

  3、20xx窗口

  (1)学生自学:看书

  认识各部分名称:教师用教鞭标出窗口各部分位置,学生说出其名称(广播教学)

  (3)认识各部分作用:教师对各部分作用做简单示范及说明

  标题栏:改变文件名,让学生体会到它是用来显示出当前的文名

  菜单栏:点击各菜单,让学生看看各下拉菜单内有什么资料,并示范其中一两项。

  工具栏:点击各工具栏,注意与菜单栏作比较。

  标尺:调出标记,并用其对页面作一些简单调整。

  编织文章的页面:在页面上示范输入几个汉字。(叫个别学生示范)

  滚动条:拖动滚动条,并提示学生与上学期学的画图软件中的滚动条作比较。

  状态栏:改变当前光标位置,让状态栏上的数值发生变化,以说明其是用来显示当前状态的各种信息的。

  4、Word文档的新建

  演示并讲解:当我们启动Word时,系统会自动建立一个空文档,此外,我们还能够根据需要自我新建文档演示建立的过程

  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总结出新建文档的方法:利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及利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并按步骤操作

  在文档中输入文字

  演示并讲解:当插入光标在修改区中闪动时,我们就能够在Word中输入文字了,利用键盘我们能够输入“英文”要输入汉字,需要先启动汉字输入法,我们在前面的第五课、第六课已学过了,能够把这些知识运用到Word中来。(边讲解边演示)

  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自我组织材料练习输入文字。

  保存文档

  演示并讲解:在Word中的文档能够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保存的方法和我们在画图中所学的大致相同: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或另存为命令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名称,最终单击保存按钮。

  学生把刚才输入的文件保存起来。注:Word文件的扩展名为.doc,此外,我们还能够使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来保存。

  退出Word

  讲解:退出Word的操作步骤与退出画图程序的操作相同:单击Word窗口的关掉按钮或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学生实践操作退出Word注:如果文件修改后尚未存盘,在退出Word时会出现提示是否存盘对话框

  归纳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Word的启动、退出、文档的新建、保存、窗口的组成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在记住知识的基础上要反复练习至熟练。

  操作练习:

  1、尝试使用不一样的方法启动Word,记住步骤;

  2、文字输入练习

  3、Word启动和退出,文档的新建和保存。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二十九):

  教学资料:

  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以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

  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必须都生过病,人为什么么会生病,很多情景下是因为感染了病毒。不但人体会感染病毒,电脑也会感染病毒。计算机病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各类媒体对计算机病毒的报道越来越多。同学们必须听说过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很多危害,下头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一下你们听说过的病毒以及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一些什么危害。

  (请同学交流)

  二.新授:

  (一)信息安全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其实啊,电脑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就像“写字板”“画图”一样,可是“写字板”“画图”能够帮忙我们做事情,而电脑病毒只会给我们的电脑搞破坏。

  刚刚同学们讲了很多病毒以及它们的危害,下头我们一齐来总结一下电脑病毒的特征:

  (1)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依附在别的程序上,这样就不易被察觉和发现。当病毒事先设定的条件得到满足时,计算机病毒便发作,对计算机系统发起攻击。

  (2)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都有很强的自我复制本事,这也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它能够随着带有病毒的软盘、光盘、电子邮件等,经过交替使用和网络,迅速传染到别的计算机系统。

  (3)破坏性

  刚才也有同学讲了很多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删除数据、修改文件、抢占存储空间。计算机病毒甚至能够使一个大型计算机中心的正常工作中断,或使一个计算机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危害到国家经济和安全。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同学们此刻明白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有多么大,可是我们也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和害怕。只要加强预防,就能够减少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同学们想一下,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工作呢?

  (学生交流发言)

  好,此刻我们来总结一下:

  (1)软盘和光盘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所以不要随便与别人经过软盘光盘交换数据。如果必须使用他人的软盘和光盘,能够先用杀毒软件检查处理以后再用。

  (2)网络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一个主要桥梁

  只要计算机连在网络上,就有被病毒传染的可能,所以在网络上浏览的时候,应当注意不要轻意去打开来历不明的文件或电子邮件。

  (3)定期用杀毒软件查毒

  养成隔必须时间用杀毒软件检查系统的习惯。可是必须认识到,没有万能的杀毒软件。同时,要注意经常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4)安装病毒监视软件

  此刻有不少杀毒软件都供给了这种功能,它能够在系统中安装一个监视器,时刻监视系统的使用情景,一旦发现可疑情景即会自动报警并运行查毒软件。

  (二)网络上的道德规范

  刚才我所讲的四点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只是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注意的,并且也是同学们比较容易做到的。做到了这四点,同学们以后在使用因特网时就会减少由计算机病毒带来的许多麻烦和苦恼,可是,就像一切事物都有着两面性一样,我们都明白因特网在为人们打开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的同时,也构成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使用因特网时要注意做到:

  1。上网要有节制,不应终日沉湎于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选择能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的有益资料,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信息。

  3。培养高尚的情趣,不发表低级趣味的或不负职责的言论。

  4。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

  这四点要求就需要同学们依靠自身的力气去做了,仅有自我加强自身修养,遵守道德规范,相信同学们会在网络的世界里找到一片新天地,享受到网上冲浪的感觉。

  (三)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同学们必须都很喜欢上网,上网就要与计算机打交道,目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它极大地提高了科研、生产、学习和管理效率,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所以学习信息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信息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掌握信息技术,就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从而很难立足社会,更谈不上发展,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信息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下头我就来给同学们讲一些提议:

  1、多实践

  2、勤动脑

  3、善应用

  (四)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三.课堂总结:

  1、电脑病毒的特征有哪些?

  2、使用电脑要注意那几点防病毒?

  3、上网时我们要注意做到哪几点?

  4、学习信息技术有什么意义?怎样学习?

  5、我们使用计算机应当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四。课堂反馈:

  作业:练习一、二。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三十):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网站规划的一般创立步骤。

  2.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网站规划的创立步骤,提高归纳概括本事和表达交流本事。

  3.感受网站规划的重要性,养成做事有计划、勤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网站的规划步骤。

  【难点】网站的合理规划。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网站与哪些。百度、新浪。并提出是否想在网上建立一个类似于网站的一个新空间来记录自我的生活和学习,该如何规划呢抛出疑问引入新课——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

  (二)新课讲授

  1.确定网站的主题和风格

  教师引导并提问写作文之前需要确定作文主题,那制作网站的第一步需要做什么。学生经过类比得出确定网站的主题。教师补充:还需确定网站的风格,网站主题就是网站的体裁,能够确定想要什么人来访问。风格就是给浏览者的整体感受。教师继续追问,若想建立“情感小屋”网站,该如何确定主题和风格。请学生以同桌两人为单位,限时3分钟讨论。请学生小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情感小屋浏览对象是同学或同龄人,风格应讲究色彩搭配,图文并茂】教师点评学生确定的主题很到位,对网站风格有自我的思考。教师补充讲解在设定主题及风格前可进行换位思考,思考用户期望看到什么风格的网站。

  2.设计网站结构和版面布局

  教师多媒体展示“情感小屋”结构图,并提问学生类比写作文,结构图对于网站的功能是什么。【将网站的子主题确定,能提高建设网站的.效率】教师点评学生知识迁移本事很强,并表示在建设网站前可将结构图画出。在确定结构和资料后,需要对网站整体版面布局,请学生自主探究出网站版面有哪些布局类型。【T型、口型、三型、时尚型四种结构布局形式】教师能够点评学生自主探究本事很强并补充说明四种结构布局形式的特点:T型页面结构清晰,主次分明;口型充分利用版面,信息量大;时尚型以一张精美的图片作为页面的中心资料;三型页面上横向摆放两条色块,将页面整体分割为四部分,色块中大多放广告条。

  3.收集素材及选择制作工具

  教师向学生展示淘宝网站,并提问每个网页上包括哪些素材。预设学生能够回答出文字、图片、视频、声音。教师补充在框架搭建完成后需收集网站相关素材,请学生自主思考网站应如何收集多种类的素材。预设学生能够回答出自行利用工具创作,网上下载等教师补充:收集的信息应分类管理,便于查找及使用。教师之后提问学生:大家所了解制作网站的工具有哪些。Dreamweaver、FrontPage等。教师能够点评学生回答得很正确,对相关工具有所了解。教师补充:Dreamweaver、FrontPage是属于可视化工具,适用于初学者,文本修改类工具有记事本、hotdog,适用于专业设计者

  (三)巩固提高

  在了解网站规划的步骤后,开展一个小游戏,以开火车的形式请学生依次讲述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教师能够点评同学们上课很进取、认真。并进行补充。

  作业:以“我的学校”为主题,制定一个网站规划方案,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三十一):

  一、教学资料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资料。由于这个资料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进取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长大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能够让他们从很多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当获得的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进取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头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学校里铃声响,能够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能够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能够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能够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十分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能够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经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所以我们能够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资料。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头我们经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教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经过前面的学习明白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能够印刷在书本上,也能够存储到电脑中;信息能够转换成不一样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必须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能够依附于不一样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教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欢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必须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供给给人们物质需要,体此刻两方面:

  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能够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信息能够增值;

  (3)信息仅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能够增值,怎样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明白信息后他们会很多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能够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可是此刻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日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日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

  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齐。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经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教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明白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明白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能够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

  4.信息能够共享

  萧伯纳名言

  (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能够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头我们一齐来思考:信息除了上头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能够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到达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进取、主动,课堂气氛较好。经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经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头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三十二):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1)掌握知识窗中输入数值型数据的规律;

  (2)巩固数据录入方法。

  2.技能目标:

  经过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掌握excel窗口中数值录入的规律的基本操作。

  3.情感目标:

  (1)经过阅读书本习惯的培养,逐步增强学生利用书本获取知识的自主学习本事;

  (2)经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比较、举一反三的学习本事;

  (3)利用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本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值型数据的规律

  【教学方法】

  比较法、任务驱动法

  【课前准备】

  软件excel

  【教学设计】

  (广播):打开上节课输入的“初一(5)班学生信息表”点评自主学习过程中,对于书本中的知识理解和不看课本现象:

  p20小博士:光标键、回车键、tab键、esc键的功能与作用;能够减少你既抓鼠标又敲键盘的忙乱,那么使用键盘就能够解决问题了,这样能够节省时间加快输入。

  p20金钥匙:它会告诉你“为什么要按列输入?”的原因,减少你频繁切换输入法,也是加快录入速度的一种办法。

  p21小博士:讲到了使用“填充柄”填充的方法,快速录入的又一方法。

  p23小博士:它告诉你“输入的资料较长时怎样办”困惑?

  还有大家细心度不够,当你的工作表比较多时,能够经过工作表名了解表中的资料,大家没有更名。

  所以大家在今后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课本的知识必须要认真看书,搞明白后,观察好后再动手,不要埋头苦干、蛮干,要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在文本型输入时,“出生日期”列上出“######”现象,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不停改,还是原样。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数值型数据的输入。

  任务一:大家打开课本p26的“知识窗”了解原因,并验证知识窗内的规律。

  学生动手实践……

  练习一:完成下列数据的录入

  +12364-235123456780000.023%18$34000¥1234560000

  点评练习:

  1.深入体会文本型与数值型的数据的区别:

  数值型:12364-64完成计算结果:12300

  文本型:+12364-64不能进行计算

  2.明白生活中财会数据的分隔:12345678000应12,345,678,000

  3.理解计算机语言的表达形式:

  输入:18结果是1月8日

  课本中表达“018”:0后应是空格输入后才为18

  4.录入时键盘技巧:¥$这两个符号用插入特殊符号可解决,键盘更快些。

  在中文输入法中中文标点符号状态下(shift+4键)结果是¥

  英文标点符号状态下(shift+4键)结果是$

  5.科学计数法在数学领域与计算机领域中的不一样表达方式:

  1×1041e+4

  1×10-41e-4

  6.出现“####”是列宽不够,能够改变列宽。

  任务二:结合课本p25方法完成p24的成绩表,注意录入的技巧。

  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出现问题:“数学”这一列输入后是日期型,可告诉学生原因以及方法。

  学生小结本节课中的小知识点……

  教后记:

  当我发现上节学生为了“#####”现象频繁地更改单元格内的数据时,学生的心理上感到困惑比较大。

  这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来,我上本节课成功之处:

  1.以练习促学:布置练习完成单元格及工作表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在进取看书或互相交流,没有看到学生“等着吃”的现象,这种进取的心态也感染了我,同时在处理练习时学生有自我的.表现方式,如练习4中的地址,他地址输入到相应的单元格中,既直观又好理解;在练习7中的操作使用多种不一样方法是我没有料想到的。这是我尝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的一种,我认为比较成功,今后也能够推广的方法。

  2.设置问题障碍:使学生进取主动解决问题,情趣高、效果比较好,知识牵移比较巧妙。

  3.区别与拓展:对“信息”与“数据”知识的拓展比较满意,扩大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4.经过找不一样学习excel窗口时,随机说了几道题如234+548=256*652=的计算题让学生找不一样并用它解决这个计算问题,学生经过自我发现很容易记住“修改公式=”的用法,这对今后数据处理有很大的用处。

  5.资料衔接比较紧凑。

  不足之处:

  1.“信息与数据”知识的拓展时间掌握不好会影响下头知识的进展速度。

  2.“了解excel窗口,并区别与word窗口不一样处”学生实践区别完成后,学生讲解与展示时间太长也影响进度,在另一个班我进行比较区别,让学生和我的进行比较,注意自我没有发现的,这样效果比较好。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三十三):

  出示“金山打字”程序,并让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金山打字”程序中,都有生么样的事件发生,请学生阐述讨论结果。

  教师做补充分析

  任务一:程序运行分析

  首先让学生操作完整的`易语言“打字练习”程序,并分析其所发生的事件及过程,教师帮忙分析讲解。

  任务二:窗口界面分析

  经过上头的事件和过程分析,让学生再次分析本程序的启动窗口界面中应包含哪些组件及元素,教师帮忙分析讲解。

  教师演示在“窗口界面中”加入本程序所需要的组件及元素。

  任务三:程序数据类型及代码分析

  经过上头的分析,对各个子程序进行分布步讲解。

  1、“开始”按钮被单击子程序

  经过分析代码,教师讲解逻辑变量“进入循环=真”、“按钮1.禁止=真”。

  重点讲解事件“处理事件()”和“延时(100)”

  2、“停止”按钮被单击子程序

  经过分析代码,讲解逻辑变量“进入循环=假”、“按钮1.禁止=假”。

  在这一部分,能够先让学生对照上一部分的逻辑变量进行相似性分析。

  3、按键盘字母键的过程

  这一部分教师应当重点讲解“按下某键”事件,和实现确定按下程序中A、B、C、D的某键。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三十四):

  一、学习者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前三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必须的兴趣,可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所以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一样程度的困难。

  二、教材资料分析

  1、

  本节的主要资料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的主要资料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让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和修改工作表标签的操作。经过本节中录入数据的实例,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难点: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修改环境;(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5)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2.过程与方法经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明白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能够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大多数软件课的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这有点乏味,可是如果放任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又会造成学生毫无目的性的状况,所以,在本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以Excel软件的功能简介作为导入,先经过观看视频认识Excel窗口的组成,然后设置录入和修改数据范本的任务,经过自主学习调整列宽与行高,及对工作表的标签改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运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经过对数据表范例的基本操作,增加学生对Excel软件有初步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资料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教师经过创设情景引入Excel软件的教学,让学生观察视频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设置录入数据范表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经过设问、探究、演示、练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掌握数据的录入与修改,列宽与行高的调整,以及数据表标签名的更改。

  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能够经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设计引入,并经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启动Excel的方法提问:启动Excel软件的有哪些方法?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后回答,并演示启动过程。引导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方法。认识Excel的窗口播放Excel软件窗口组成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1.Excel软件的窗口由那些部分组成?2.与以往学习过的软件不一样处是,该软件多了哪些部分?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找出答案。经过视频的观看,直观地掌握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提问:1.什么是行、列?2.一个工作表中最多有多少行?多少列?3.什么是单元格,活动单元格?阅读课本,找出答案。经过自主学习,理解Excel软件的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录入和修改工作表数据布置任务一:输入课本中的范例工作表“趣味运动会比赛名次”,教师巡视,并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1.单元格的数据输入出错该如何修改?2.A1单元格中的文字输入时为什么会“跑”到B1,c1单元格中去一个单元格最多能

  够存放多少个字符?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经过实践,掌握录入和修改单元格数据的方法。调整表格列宽提问:1.如果想单元格A1不“侵占”后面的单元格,那么该怎样操作呢?如果学生发现了解决的方法,请学生演示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否则由教师演示。2.如果要调整的是行高,该如何操作?思考、实践后找出解决的方法,并演示调整列宽与行高的操作。经过自主学习掌握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并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调整行高的的办法。给工作表标签改名一个Excel工作薄文件内往往包含多少个工作表?我们能够把电子表格的工作簿看作一个作业簿,簿内有多个页面,每个页面就是一个工作表。工作表默认名为Sheet1,Sheet2...为便于识别,可给工作表标签改名。布置任务二:将工作表标签“Sheet1”改名为“初一运动会”。思考:你能发现有多少种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方法?学生认真听讲,并上机操作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经过比喻,促进学生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经过探究,发现和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保存文件与退出Excel提问:如果文件已经录入完毕,需要退出,那么必需先做什么工作?该如何操作?思考、回答问题,并上机操作。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迁移到Excel文件的保存和退出。综合练习完成书本后面的实践1.在工作表Sheet2中输入初一计算机成绩。2.把

  工作表Sheet2标签分别改为“初一计算机”。3.把工作簿以文件名“计算机成绩表”存盘。上机操作。综合应用,巩固技能。3.教学评价

  (一)填空题(1)Excel工作表中的一格称为__________。为了标识表中的每一格,根据其所处的位置,每格都有一个名称,如图1所示,我们将当前选中的格称为__________。(2)在Excel工作表中每一格默认的宽度是8个字符,最多能够存放到3200个字符,即每格最多能够存放_________个汉字。

  (二)选择题(1)Excel是一种_____

  A.系统软件

  B.程序语言软件

  c.应用软件

  D.操作系统软件(2)以下_____不是Excel的功能?

  A.制作表格

  B.各种复杂运算及分析c.数据管理

  D.图像处理(3)Excel的电子表格文件也称为_____

  A.工作袋文件

  B.工作簿文件

  c.工作表文件

  D.工作夹文件(4)Excel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_____

  A.ppt

  B.wps

  c.doc

  D.xls

  (三)确定题(1)第一次新建Excel电子表格文件时,标题栏内显示的缺省文件名是“sheet1”。(2)在Excel工作表中包括了许多行与列,其中列标号为

  1、

  2、3,行标号为A、B、c。(3)在Excel工作表中行标号为

  1、

  2、3,最多能够到65536行。4、教学资源:Excel第一节.ppt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作为Excel电子表格的第一节课,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学习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总结如下:(1)课堂的引入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景。(2)教学任务明确,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进取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操作本事。(3)本节课对基础差的学生的辅导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对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如基础差的学生,对工作簿与工作表的概念的区别,工作表标签名的更改出现差错,这还有待改善。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三十五):

  一、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学习现状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掌握在Word文档中图片、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处理方法。

  (二)本事目标

  经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美化WORD文档的本事。培养他们学习利用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互相帮忙、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和专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心,学会感恩

  提高学生审美本事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景,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

  图形的叠放次序及填充效果设置

  三、学生分析

  (一)学生情景

  上课班级是一年级计算机网络专业班,该班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进取、活跃。在学习本单元资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WindowsXP系统的基本操作、网络的基本应用、Word文档的修改与排版等基本使用。班中有将近40%的学生来自农村,另有60%的学生来自城市,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层次分差较大,个体差异明显,对学生的教授不能一概而论。

  (二)学法指导

  针对以上的情景,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为指导他们更好地学好本单元的资料,具体采用了如下方法:

  1、自主探究法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教材中有明确的知识点及操作指导,所以我对于基本问题的处理,采用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本事和学习能动性。

  2、发现探索法

  技工学校的学生,重要的是实践本事,经过案例教学,使学生遇到问题,从而学习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模仿学习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对于小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采取模仿教师或同学的操作方法,从而到达学会新知识并学着应用的目的。

  4、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进行分组协作学习,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互相帮忙,采用这样的同伴间学习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弥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有助于团结协作的专业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根据我对教材的研究,结合学法进行综合研究,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法

  在本单元中,以完成一个总任务——贺卡制作为主线,以三个任务为过程,培养学生整合和运用知识完成“任务”及自主思考、创作的能动性。

  (二)问题引导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经过学生在完成实例的过程中,自我发现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一齐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渐提高学生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使学生养成一种进取应对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进取向上的良好习惯和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教学资源准备

  硬件准备:计算机实训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Word20xx、演示教学软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对文字的修饰进行,掌握了修饰文字的基本方法,还学习了如何插入艺术字和画出自选图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行贺卡制作,提高我们完美WORD文档的技能。

  二、新课资料

  课前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五组,每个组中都包含不一样层次的学生。安排好上机的座位。

  任务提出:

  在本单元将要学习制作精美的贺卡。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事的发展规律,将总任务分解为三个子任务。两个任务在课堂上完成,一个任务课后完成。

  任务一:试做一张贺卡(第1课时)

  任务说明:由于该部分资料比较简单,教材又有操作步骤提示,所以采用任务驱动、学生自学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本单元基本的知识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并且逐渐地提高学生的自学本事,同时,也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任务过程:给学生欣赏一些用Word制作的较简单的贺卡(并介绍这些贺卡包含的图片、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处理的基本知识点);(3分钟)

  学生观察贺卡后,提出自我对贺卡中最赏识的地方,模仿贺卡自我试做一张贺卡,学生能够经过自学课本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完成任务。教师根据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生自我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和回答。

  学生制作贺卡。(20分钟)

  插入剪贴画、艺术字的方法在上一次课已经学过,经过互相交流和向教师求助等方式能够很快插入自我想要的图形或艺术字。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下列问题:

  问题1:怎样改变图片的大小?

  选定图片→格式→图片,填写长宽值。②直接拖动图片边框控点改变大小

  问题2:插入自选图形、艺术字、图片后是否能够改变其大小?

  能够。选定—拖动对象控点改变对象大小。

  问题3:能够将艺术字放于图片之上吗?

  能够。设置叠放次序。

  问题4:艺术字的形状能够变化吗?

  能够。选定艺术字,在艺术字工具栏中选择艺术字的形状

  任务完成小结:

  知识点小结:(5分钟)

  插入图形、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方法。

  点击插入位置→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在“来自文件”对话框的“查找范围”内选定图片所在的子目录,选择所需插入的图片,然后单击“插入”按钮即可。插入艺术字的方法相同。

  点击插入位置,绘图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选中所要的图形即可插入自选图形。

  设置图形、剪贴画和自选图形的格式。

  ①选定图片→格式→图片。②在出现的“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点击“位置”标签,选中“浮于文字上方”。③点击“环绕”,在其中选择环绕方式和环绕位置。④点击“确定”按钮。

  3、设置艺术字的阴影效果。

  作为艺术字插入,然后选中它,再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阴影按钮或三维效果按钮来选择你想要的阴影或三维效果,还可详细设置阴影或三维的位置、颜色、深度、光照方向等。

  4、文本框的作用。

  文本框能够让这一部分文字和整个文章独立出来,便于修改。选中文本框后可按Ctrl+方向箭任意移动,而文字不能够.另外文本框可加边框也可不加框,一般用在图形标注上等。

  课堂表现小结:(10分钟)

  1、每个小组挑选一个作品展示。

  2、教师给各小组展示作品评分并进行点评(布局设计、审美、选材和文字上)

  任务二:制作圣诞贺卡(第2课时)

  任务说明:这项任务是前一任务的递进,难度较大,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完成这个任务过程中,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实现本事目标和贯彻德育目标。

相关推荐
  • 初中语文说课稿

    初中语文说课稿(一): 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此刻我想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春》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前两...

  •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一): 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之际,物理新课改之路该如何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让学生想学、乐学。 一、引导学生敢于梦想 物理教材中包含了...

  • 周记500字初中生可抄

    周记500字初中生可抄(一): 自从学了《瑞恩的愿望》这课后,教师就让我们经过自我的劳动来攒钱。放学回家后,我就跟母亲说:母亲,你今日晚上不用洗碗,我来洗。母亲听了很惊...

  • 二三事作文600字初中写人

    二三事作文600字初中写人(一): 教师二三事 陈教师总是穿着蓝色的背心,露出粉红色长袖。在户外,她还会披上黑色的羽绒服。教师脸很白,鼻子上架了一副红粉红色厚底眼镜。眼...

  • 初中家长寄语

    初中家长寄语(一): 1、妈妈期望你能够更主动地学习,找到自我学科上的不足,加以奋力,成绩代表过去,这学期继续加油哦! 2、女儿从小学起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并且担任班干...

  • 初中体育课教案

    初中体育课教案(一): 任务: 越过障碍 目标: 经过这个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本事,增进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经过比赛,发展学生的奔跑...

  • 入团申请书600字初中生

    入团申请书600字初中生(一): 敬爱的团组织: 我是一名初中生,正如每一名中学生一样,有着自我的梦想和抱负,向往着完美的未来,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指路的标灯,而共青团...

  •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一):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Copyright © 2016-2024 www.nan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南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70253号-1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