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屠呦呦

功勋屠呦呦(介绍8篇)

时间:2024-02-03 09:21:09

  功勋屠呦呦介绍(一):

  屠呦呦,中国科学家,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青蒿素的发现者”。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疗法。

  1969年,屠呦呦被选为“523”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的目标是寻找治疗疟疾的新药。在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研究后,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最终从中药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这种药物对于治疗疟疾有着显著的效果。

  屠呦呦的发现,使得全球数以百万计的疟疾患者得到了救治,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15年,屠呦呦因为她在抗疟疾药物的发现上做出的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

  屠呦呦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研究需要坚持和毅力,需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我们向屠呦呦学习,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要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决心。

  功勋屠呦呦介绍(二):

  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首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她的创新性研究为世界带来了迄今最重要的抗疟疾药——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使过去二十年全球疟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数百万人的生命所以得到了拯救。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父亲从《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撷取“呦呦”二字,为女儿取名。不曾想,女儿一生的事业从此便与青蒿密不可分了。

  上中学时,屠呦呦的生物成绩较为突出。生物课上,她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十分勤学好问。

  屠呦呦梦想的萌发,来自青春期的一场大病。躺在病床上忍受疾病折磨时,她开始思考未来的医药道路。

  几年后,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大学毕业,她又理解了两年半的中医培训,就进入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理解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1972年,在历经几百次失败后,屠呦呦和同事最终发现了青蒿素。

  但接下来的试验和制药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屠呦呦带头试药,住进了东直门医院。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屠呦呦冒着酷暑奔走在海南疟区。

  为了研究稳步持续推进,屠呦呦牺牲个人和家庭生活,把小孩托给别人照顾,独自咽下为人母的思念和愧疚……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列入“基本药品”名单,进行世界范围的推广。

  艰难时期最终过去,任务圆满完成。而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屠呦呦仍选择继续低头耕耘,毫不张扬,直到诺贝尔奖将她推到闪光灯前。

  应对如今接踵而至的表彰,屠呦呦并不居功,而是将成就归功于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团体。

  在屠呦呦身上,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一个科学家淡泊名利的品质。年近90高龄,她依旧在青蒿素的后续研究之路上奋力前行。

  2018年,屠呦呦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她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2019年,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及其青蒿素研究虽历经40余年风雨,仍难掩其光辉,她赠送给世界的是一座中国医药学的宝库。经过学习她的故事,启示青少年们要学好本领,执着追求科学真理。

  功勋屠呦呦介绍(三):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因而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也就促使了她之后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据同学们回忆,读书时的屠呦呦成绩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就会奋力去做,十分勤奋。1955年,屠呦呦顺利考入了北京大学药学系的生药学,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奋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存在着许多微小至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生物菌群,其中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是全球最严重传染病之一,以致死率高著称。它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因单细胞寄生虫——疟原虫入侵红细胞引起发热并在严重情景下造成脑损伤和死亡的疾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大多数是儿童,恶性疟原虫的出现更成为当时疟疾防治的主要难题。20世纪60年代,疟疾肆虐南非各地,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治疟救生,屠呦呦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毅然接下了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那时,疟疾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屠呦呦便走访民间,整理有关疟疾的各种药方。她凭着一双脚,走遍大街小巷;靠着一双手,记遍医嘱药方。“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屠呦呦一步一个脚印,硬生生整理出640万字的药方集。这些字堆积起来,超越了东南亚到南非的距离,超过了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不是所有的失败累加起来就是成功,屠呦呦研究了200多种药材,依然颗粒无收。有人苦口婆心地劝她放弃,毕竟许多发达国家都拿疟疾没办法。但,屠呦呦依旧不肯放弃,因为她觉得她的手上攥着无数病人的生命,寄托着他们唯一的期望。她翻阅古代的医书,书里对青蒿的记述给了她莫大的灵感和期望。她发现有一种物质对疟疾的抑制程度几乎到达100%,这就是青蒿素。但就在她欣喜若狂之时,期望之火却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青蒿素能不能用在人身上?药一旦用错,那可是谁都承担不起的代价,屠呦呦毅然决定以身试药。在一次次“生命危险”之后,屠呦呦最终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时刻——实验成功了!在一次次“改良、实验”的死循环后,最终在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新药证书。于是,她让疟疾患病率直线下滑了50%。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翻开屠呦呦的履历,里面的“中国精神”如一缕缕春风扑面而来。早在1986年她就在《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发表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一文。屠呦呦在本职工作中所体现的爱国之情直抒胸臆,正像其他有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一样,如果没有对国家、民族、人民,以及对人类的礼貌提高舍我其谁的情怀,没有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就没有科学创新的动力。她不但默默无闻地做着研究,更是把自我的爱国之情毫无掩饰地表达出来,这样的科学家更值得赞美!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当学习屠呦呦奶奶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良好品质,珍惜当前所拥有的良好条件,勇于探索属于自我的人生方向,勇于探索属于自我的人生意义!

  功勋屠呦呦介绍(四):

  屠呦呦5日晚上理解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是5日当天看电视时才明白得奖的。谈及获奖感觉,“没有异常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

  “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齐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屠哟哟获诺奖对中国意味啥?屠哟哟的诺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中国科学界与诺贝尔奖之间纠缠了几十年,曾有文章写到“中国科学家诺奖之路:曾无限接近又渐行渐远”。以往最有期望的是生于江苏的华罗庚,但因诺奖中并无数学家,最终愿景落空。

  20世纪中期以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共计5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以及药学家屠哟哟。

  这5人中,前三位为美国华裔,李远哲生长于台湾,仅有此次获奖屠哟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内地本土科学家。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书香门第,她是家里5个小孩中惟一的女孩,名称典出“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意为鹿鸣之声。名称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功勋屠呦呦介绍(五):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而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也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天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能够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屠呦呦也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天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我。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天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期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我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到达预定目标。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在日本,很多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来自民间机构或是企业;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我国对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创新。最近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导向和举措,无疑能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整个世界都在感激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激屠呦呦,有没有本事、是不是拿到诺贝尔奖,已不再是一个心结,正可迈开步子、自信前行。

  功勋屠呦呦介绍(六):

  她默默无闻地在研究室里潜心钻研,被世界文化理事授于"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她发现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她还撰写了《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她就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屠呦呦!

  屠呦呦,中国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父亲在一本《诗经》中根据"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他的女儿取名为"屠呦呦",从此屠呦呦与青蒿素结下了不解之缘。

  儿时的屠呦呦在家乡亲眼目睹了疟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从小就对中药感兴趣的她下决心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的屠呦呦理解抗疟疾药物研究并担任组长。她查阅了很多文献,借鉴古代用药的经验,她与工作团的成员们沉迷于实验研究中不能自拔,有时工作地忘了吃饭,还有时过夜不睡觉地钻研,虽然长出黑眼圈,但丝毫没有影响她工作的兴致。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地过去了,她与工作团的成员们进行了380次实验,得出了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疾有效提取物,她们用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果实,这一次的发现让屠呦呦坚信必须能发明出抗疟药物。

  1972年,屠呦呦与同事们进一步了解青蒿,并从中提取了一种分子,命名为青嵩素,他们进一步发明钻研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在团队们的不断合作和团结下他们针对疟疾根治,在实验室里不断奋斗,并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发明出了双氢青蒿素,这一药物的发现挽救了数百万在生死线上垂死挣扎的人,对世界作出了难以想象的负献。

  应对"诺贝尔奖"这一巨大荣誉,屠呦呦总是说是属于科研团体团队的每一个人和国家科学团体的。她还坚信这一奖项会激励更多的人。

  屠呦呦奶奶,您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您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可您却那么谦虚,您是那么的默默无闻,我要向您学习这种执着坚持的伟大精神。

  功勋屠呦呦介绍(七):

  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我自静默向纷华》,一本和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样的书,精神漫步,心灵沉思,置身大自然,发现生命的本真。此书作者英国女作家莎拉·梅特兰(毛姆文学奖获得者,女权活动家,小说《遥远的北方》被改编成电影,杨紫琼主演,轰动一时),生于上流社会,长于喧嚣热闹,最终皈依静默。她的足迹遍布荒原孤岛、沙漠高地,体验静默,思考静默。此书可看作现代礼貌中,逃离都市的一个隐喻。

  卢梭在湖畔漫步,孤独地沉思;梭罗在湖畔的木屋,用一把简单的斧头,砍去人生剩余的枝节;E。B。怀特告别过去,在缅因湖,养了一只小猪;这一次,是一位女作家,她是女权主义者,却在给怀中的婴儿喂奶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丰富的、广饶的静默,心灵安宁之时,哲学的、宗教的、诗意的思考降临。

  莎拉·梅特兰置身广袤的天然,凝神倾听大自然的天籁,她能够分得清高处山坡上的寂静与沙漠里的寂静的区别。她能听清楚18种流水的声音,“这些声音相互交织覆盖,谱出一曲水的交响曲”。雪线之上,没有水声,水被冻住了。发现自我,忘记自我,都能够在静默之中。

  静默藏在语言之下,却比语言高明。静默像永恒一样深邃,语言如时光般肤浅。奢华、浮华、纷华,如潮水一样退去,留下空旷的沙滩,静谧、静默、静思,留在心中。静默不必须在"云深不知处",亦可能在自我的斗室中。在莎拉·梅特兰的笔下,静默是一种宗教般的体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是一种内心的安宁。

  静默之歌是文学永恒的旋律。在静默中追寻神的指引,写下神秘祷词的特蕾莎修女;在喜马拉雅山静修三年的英国比丘尼丹津·芭默;修道院奠基人安东尼,用静默与内心的魔鬼搏斗;作家卡夫卡则在他给情人的信中说道:我总嫌静默不够深,总嫌黑夜不够黑。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在《新爱罗伊斯》中被静默所动,心灵和感觉都恍惚起来。寂静让德国存在主义代表人物皮卡德心平气静,疲惫不堪的神经得到了抚慰。华兹华斯在他的名作《亲近不朽》中,将静默视作“极乐”。

  静默与众神同在,起初,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原先所有的静默,都有待打破。静默如同归巢的鸟儿,纷纷飞向莎拉·梅特兰虚空的灵魂,她以发现的目光,欣赏众多的艺术品蕴含的力气和大胆的幽暗之美,“这是能够看得见的静默”画家拉斐尔在《圣母与圣子》中刻画出慈祥柔和的目光,雕塑家贝尔尼尼的作品《达芙妮与阿波罗》,在达芙妮即将变为月桂树的那一瞬间所展现出来的惊愕时刻那里大理石将所表现出来的痛苦瞬间凝固于静默之中。

  《我自静默向纷华》虽然是梅特兰个人的精神自传,是个人的心灵史,是她作为一个学者的沉思录,可是,对于现代人被噪音搅乱的头脑来说,它无疑是人生的清凉剂,让我们在忙碌如陀螺旋转的时刻,抽身而退,获得心灵的自由。

  阅读这样的一本书,最好在夜阑人静之时,仿佛倾听到天上璀璨群星的窃窃私语;最好在潇潇春雨洒落之际,当春雨随风,滋润大地,万物萌动、生长,读这样一本书,会发现,那些消逝了的人与往事,一一重现,在静默中生长,与心灵对话。

  不必须拥有一个瓦尔登湖,生命才能够沉思;不必须夏日走过山涧,人生才能够丰饶。一本打开的书,我自静默向纷华,在孤寂的生活中,发现内心的旅程刚刚开始。

  功勋屠呦呦介绍(八):

  初闻屠呦呦的人,都会被她的名称所吸引。

  屠呦呦的名称缘起《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呦呦鹿鸣的后半句食野之苹,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齐。

  屠呦呦说,自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在我的幼年,我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救人治病的场景。然而,我从没有想到我的一生会和这些神奇的草药关系如此紧密。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作为家中5个小孩中唯一一个女孩,屠呦呦一向理解着良好的教育。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尽管成绩并不突出,但屠呦呦还是在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向工作至今。

  屠呦呦十分低调,即使是获奖后,她都很少理解媒体采访。在普通人看来,她有些神秘,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但在朋友眼中,屠呦呦是个十足的马大哈。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我,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陈效中回忆道。

  虽然,生活中的屠呦呦不拘小节。但碰到自我喜欢的事情,她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坚毅。

  在青蒿素研究上,屠呦呦花费了很多精力。接到523项目的时候,她已接近不惑之年,而她的女儿才3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小孩交给老母亲抚养。由于当时长期做实验,过劳的屠呦呦染得一身的病。

  而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看来,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

Copyright © 2016-2024 www.nan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南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70253号-1

部分内容来自得培资料和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