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精选30篇)

时间:2024-04-21 10:00:57

  石钟山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一样,把握经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经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检测(幻灯)学生口头回答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景(预习任务见附),积累文言知识。

  提问:石钟山颇有名气,景色也不错(幻灯感受),要写“石钟山记”这样一个题目,按通常的写法,应怎样写?思考回答:描述山水景物初步体会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一样。

  提问:本文怎样写的?回答出文章的大体思路:质疑——解疑——总结为具体感受文本做铺垫。

  提问:文章质疑了什么?为什么质疑?有了疑问怎样做的?解答疑问后怎样总结的学生讨论回答

  (见附的板书)进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文章主旨,体会写法特色。

  引入总结写法特色回答:经过记游揭示哲理进一步明确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一样。

  拓展:由体会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对李渤的态度,导入对苏轼的质疑。

  1、李渤真的可笑吗?

  2、事情目见耳闻就可断定了吗?小组讨论,体会文中和《辨石钟山记》中体现李渤“目见耳闻”的文字,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提问:苏轼对李渤的嘲笑是不应当的,他自我的结论也有问题,这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点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对李渤进行嘲笑是不对的,但他反对臆断,注重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引导学生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

  总结谈自我的体会培养归纳本事和语言表达本事。

  拓展:

  1、学生写作

  2、供给互联网信息

  (1)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

  (2)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能够登陆网络自我进行拓展学习。

  (3)让学生学以致用。

  (4)满足不一样层次和条件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附:

  (一)预习、自学题:

  1、借助教师供给的翻译,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文章的主旨;

  4、读懂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二)、幻灯检测题: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是

  1、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得双石于潭上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e、今以钟磬置水中

  (三)、幻灯板书:

  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李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解疑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总结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文章的目的

  石钟山记教案(二):

  一、教学要点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确定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述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时安排:

  二教时

  三、教学资料及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趣味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日苏轼也为我们供给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一样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一样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景,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鼓:振动

  3、水石相搏搏:拍击

  4、南声函胡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腾:传播;歇:消失

  (二)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三)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四)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森然:阴森森的样貌

  5、微波入焉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因:于是

  (二)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三)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四)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六、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臆断:主观地作出确定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盖:表原因、目的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请生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断句正确、

  二、分析课文结构

  请生齐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第二部分(2、3):察疑——经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4):释疑

  三、分析赏读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5、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一样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6、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比较的方法。

  7、“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8、、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五、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景,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头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

  资料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作业:

  1、学案中的练习

  2、完成课后练习,

  3、翻译背诵全文。

  石钟山记教案(三):

  学习要点

  1.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

  2.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

  3.了解和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述、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4.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重点讲解

  课文简析

  课文共三段。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供给了依据。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我的看法。第三段,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先“疑”,后“探”,再“断”,最终是“叹”。文章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本文的特点是记叙资料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经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

  写作特色简析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一样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终又以议论作结。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终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述、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反馈练习

  阅读唐代李渤《辨石钟山记》,完成文后各题。

  《水经》云:“彭貂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能够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1.解释加横线的词。

  (1)山涵其英涵:

  (2)山仍石名仍:

  (3)安能产兹奇石乎兹;

  (4)濒流庶峰庶: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本段中下列语句意思相应的句子。

  (1)枹止响腾余歇:(2)如善长论:

  3.与“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a.有仙则名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名微而众寡d.而此独以钟名

  4.理解下头句子的意思。

  (1)询诸水滨

  (2)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3)有铜铁之异焉

  5.用上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问题

  (1)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2)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的?

  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渤的观点是怎样评价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1.(1)蕴含(2)沿袭(3)这(4)众多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d

  4.(1)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

  (2)姑且修订前人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

  (3)有铜铁那样的特异声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山仍石名,旧矣。”

  (2)否定。“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能够斯名贯之”

  6.“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石钟山记教案(四):

  学习目标:

  一、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二、自主地在全文找出所需要掌握的重点。

  三、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课文,为背诵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教学设想:

  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激趣氛围,提高课堂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发扬民主,倡所欲言,进取参与课堂,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促听、说、读、写本事的`提高。

  教学过程:

  1、导语:中国历代名人当中,提起“乌台诗案”,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只怕就会有八成以上的人脱口而出他的名称;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大小餐馆中“东坡肘子”这道菜,我们是不是能够说,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就仅有苏轼莫属了!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被誉为“全才”的宋人所写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师点击“课题及作者”)。

  2、作者简介(由学生自我抓要点用自我的语言概述)然后师点击。课件作。总结、补充说明。

  3、石钟山介绍(点击幻灯片依图介绍)。

  4、整体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结束后点击“应注意的字词”。)

  5、掌握重点(要求学生结合文下注解自由诵读、自主地。总结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师就特殊句式作补充讲解)。

  6、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学习作者。写作考辨记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风)。

  7、布置作业,为第二课时作准备

  (欣赏欧阳修《醉翁亭记》与本文作比较阅读。)

  石钟山记教案(五):

  教学目标

  1、经过梳理文章脉络,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冏,把握经过记游捐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要文言文语法现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本事。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写作背景,找岀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重点:学习掌握本文叙述、描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之后,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寘是“满地铺金”。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明白原先是自我错了。

  “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能够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今日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

  二、写作背景

  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资料。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此刻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査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三、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四、题目解说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记”,游记。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天然段:(记叙、议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第二天然段:(记叙、描述)记游石钟山。

  第三天然段:(议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证明写作意图。

  六、全文分析

  1、作者是如何描绘月夜绝壁之景的?为什么要着力描述这绝壁之景?

  明确:

  特点: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鹳鹤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状形、摹声和绘态。

  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述石钟山月夜的阴森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景下不敢涉足。

  原因:①使议论不显乏味,引人入胜,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②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长期未被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③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2、“噌味”与“窾坎镗鞯”有什么不一样?作者反复写声源有何意图?

  明确:

  “噌昡”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窾坎镗鞯”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作者反复写声源是为了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

  3、本文中作者有三次笑,他在笑什么?试分析。

  明确:

  ①“余笑而不信也”

  那里的“笑”是作者对李渤说法的“尤疑”的笑,正因为作者不相信李渤的说法,所以他对寺僧的做法、对小童的举动都到好笑。因为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这根本就不能说明石钟山何以得名,李渤说法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那里的笑,还包含作者对李渤说法的清醒认识。他明白李渤的说法已近乎“权威”。而他却不盲从,不迷信前人的.说法,故他“笑而不信”。

  ②“因笑谓迈曰”

  那里的“笑”是作者会心的笑、得意的笑。苏轼夜乘小舟至绝璧下”后亲身探访、考察,了解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由来,为自我的巨大收获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更重要的是,他对酃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的怀疑,经过实地探寻最终得到了正确的解释。他没有主观想象,他的有疑必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最终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③“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那里的“笑”,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李渤曾实地去考察过,但他的考察是肤浅的、机械的。他“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沧波中”,即问“水滨”之人,得知其有“铜铁之异”,又“扣而聆之,南音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李渤《辨石钟山记》),即由此断定,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石声如钟。李渤的这种考察本身是不全面的,这种结论的得出过程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推理。正因为如此,苏轼提出了自我的疑问。经过实地考察,苏轼解开了石钟山命名之谜,为他对李渤的嘲笑供给了有力的依据。

  4、苏轼自我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明确:

  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呔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褡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说明了水声如钟,贴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钟山记》不是一般的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与议论的关系的?

  明确:

  《石钟山记》不是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述,而重因事说理,经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并且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实地考察,他不拘成说,不畏险阻,泛舟绝壁之下,亲眼看到了石钟山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夜景,亲耳聆听了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从而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于是欣然命笔,用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阐发强调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这一见解,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可谓水到渠成。由此看来,苏轼是有疑而来,释疑而返。苏轼心中先有辩论的对象,是有意于考据。

  6、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明确:

  观点一: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所以否定苏轼的奋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并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观点二: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当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

  七、中心思想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笑证明自我的写作意图。

  八、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一样于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终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并且议论、记叙层层深入,全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本文写得很集中。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出结论。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时的对话,这些作者均未写出。又如,仅有他“笑谓迈曰”,而无苏迈的回答,这也是回避不写的。作者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使得文章结构显得很紧凑。

  (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写得极为精彩,作者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是环境描述,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者读到那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不仅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终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先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境才渐趋平缓。

  九、补充资料

  记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经过叙事、写景、状物、写人来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五人墓碑记》。

  ②游记:是一种描述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石钟山记》等。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如《核舟记》《病梅馆记》。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十、总结全文

  本文写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作者先考察历史文献对郦道元的说法表示怀疑,对李渤的说法表示“尤疑”。得到机会后亲自实地考察,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否定了李渤的说法。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结论,表现出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布置作业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课后训练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查)余尤疑之(更加)

  B.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说出来)有大石当中流(处在)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空中而多窍(孔,洞)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汝识之乎(认识)

  2.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3.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磬”,钟、磬是古代两种重要的器具,它们各有不一样的形制。磬是用玉或石制成;钟是由饶发展演化而来的,由铜或铁制成。

  B.“元丰”,宋神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仅有一个年号。

  C.“丁丑”,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D.“水师”,水师包括多种含义:古代以水为名的官长;官名;水军,兵种之一;船夫;水手。本文中的“水师”是最终一种意思。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郦道元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如洪钟”,因而得名石钟山。

  (2)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和作者的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与苏迈夜乘小舟来到石钟山,看到旁边侧立千尺的绝壁的形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夜间乘小船来到绝壁下,听到了山上栖息的鹘鸟“________________”的惊叫声,以及“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声音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图。

  (7)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有几个原因:一是郦道元看到和听到的大概和苏轼一样,“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

  (8)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________________”,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9)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态度的批评。

  (10)在《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我明白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简便愉快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考,敲,击。B项,言,用文字记载。D项,识,明白。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的用法的本事。D项,赴:古义,奔向、前往,为某事奔走或投身某种事业;今义,到(某处)去。

  3.答案:B

  解析:“一个皇帝仅有一个年号”错误,有些皇帝在位期间,会有几个年号。

  4.答案:(1)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人常疑之;余尤疑之;

  (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5)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6)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7)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8)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0)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教案(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结合语境揣摩词类活用后的具体含义。

  2、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3、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资料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家作品;疏通文意。

  (一)预习课文、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秦。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例: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州莫能够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二)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资料,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齐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本事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一样点,并且是很大的不一样。这一点此刻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此刻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三)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四)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所以而发,言论也所以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终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能够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资料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终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终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结构的分析。

  此刻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那里能够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_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经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到此能够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那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五)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石钟山记教案(七):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1.强化重点字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明确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实践考察事实论证方法。

  3.厘清史实,把握作者亲身实践以理服人的论辩技巧,积累一点名言警句。

  【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亲临实地考察,依事实为依据的严谨的求学精神,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2、把握文章的论证特点(结构与方法)

  【情景导学】

  班级要举行读书会,交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2、《石钟山记》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3、作品简介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文章经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确定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二、通读全文,完成文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第1天然段:

  2、第2天然段:

  3、第3天然段:

  三、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文继续线索,体会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2、让学生理解文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中心论点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观点得出的方法

  2、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

  【情景导学】

  经过读书,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学习活动】

  活动一:这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活动二:分析苏轼是怎样得出这个论点的?

  活动三:作者运用了哪几方面的比较?作用是什么?

  活动四:最终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训练案

  【学习目标】

  1、完成一篇读后感

  2、在评点中明确读后感的写法

  石钟山记教案(八):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1.强化重点字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明确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实践考察事实论证方法。

  3.厘清史实,把握作者亲身实践以理服人的论辩技巧,积累一点。

  【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亲临实地考察,依事实为依据的严谨的求学精神,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2、把握文章的论证特点(结构与方法)

  【情景导学】

  班级要举行读书会,交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2、《石钟山记》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3、作品简介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文章经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确定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二、通读全文,完成文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第1天然段:

  2、第2天然段:

  3、第3天然段:

  三、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文继续线索,体会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2、让学生理解文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中心论点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观点得出的方法

  2、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

  【情景导学】

  经过读书,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学习活动】

  活动一:这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活动二:分析苏轼是怎样得出这个论点的?

  活动三:作者运用了哪几方面的比较?作用是什么?

  活动四:最终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训练案

  【学习目标】

  1、完成一篇读后感

  2、在评点中明确读后感的写法

  石钟山记教案(九):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经过记叙作者亲自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在讲析这篇课文时,我针对文章的疑点、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二疑”、“三笑”、“一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疑点——找出二疑

  文章开篇先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疑郦说:“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理由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尤疑李说:“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理由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正是这两疑引出了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下文作出了铺垫。

  二、重点——理解三笑

  为了释“疑”,作者亲往石钟山进行考察。应对“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的解释,作者“笑而不信”,从而更坚定了探明真相的决心。此笑证明了作者敢于怀疑、善于探索的态度。

  夜游石钟山,作者经过对“森然欲搏人”的大石、磔磔惊飞的栖鹘、似咳且笑般怪叫的鹳鹤等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的景物的描述,渲染出一种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环境气氛,充分烘托了亲身探访的不易。正在“心动欲还”之际,却意外地探得了“噌吰”的声音:“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在“将入港口”处,又意外地查明了“窾坎镗鞳”的声音:“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的确是不虚此行。释疑后的苏轼简便愉快地笑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此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和兴奋,充溢着欣喜和自豪之情。

  作者以自我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而对于那些单凭主观臆断便“自以为得其实”的李渤之类的“陋者”,则给予了尖锐的讥笑和嘲讽:“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此“笑”能够看出苏轼不主观、不武断,实事求是的科学处事态度。

  三、难点——彻悟一旨

  文章的主旨句不难找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而真正要彻悟它,却必须结合时代背景,联系作者身世。

  苏轼入朝为官期间,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不一样态度。那些因拥护新法而得势的朝臣便竭力收罗苏轼的诗文,断章取义,专摘只言片语,然后罗织罪名,累章弹劾他讥刺朝政。元丰二年(1079)七月,苏轼所以被逮捕至京御史台狱,其间,与其有诗文往来而受株连的大小官员就有二十余人。这就是当时震惊朝野的“乌台(御史台)诗案”,实为受人陷害。

  同年十二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被禁锢。直到元丰八年神宗死后,哲宗立,苏轼才复被起用回朝。《石钟山记》即写于元丰七年(1084)六月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之时,也就是在将近七年漫长的谪居期间。由此可见,苏轼是结合自我的惨痛经历在感慨:事不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

  [1]

  石钟山记教案(十):

  一.教学要点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确定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述抒情

  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本文在结构上采用以议展开,以疑入手,在表现手法上采用

  散文常用的修辞方法,这是本文重点掌握的资料;

  2.教时安排:二教时

  三.教学资料及步骤

  第一教时

  一.关于作者及作品

  苏轼与王安石都是北宋人,苏从年龄上小于王,因政见与王

  安石司马光等不合,被新旧两党排挤,一再被贬,甚至入狱,这种

  政治遭遇和长期在许多地方做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和人民生活

  加深了了解.这对他的作品有很深的影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资料.

  1.教师示读课文,请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正音正字:钟磬莫夜栖鹘鹳鹤

  2.生读课文,继续了解课文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与<游>文一样,是即事明理的文章,这篇课文记了怎

  样的事,阐明了怎样的道理?

  (2).请生按照以上问题,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加以回答.

  (3).归纳:

  本文记述了作者游历石钟山所观察到的情景,阐明了"事不目见

  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既,对前人之说,不应迷信,应当采

  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再读课文,继续思考并讨论:

  (1).课文第一段作者摆出了郦元和李勃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观

  点,是怎样的观点?作者赞成他们的观点吗?请用原文回答.

  归纳:

  郦元说:下临深潭,徽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宏钟--水石相

  搏发声说;

  李勃说:扣而聆之,面声函胡,北音清越,FU止响腾,余韵徐歇

  --石头发音说.

  对这两种观点,作者有以下见解:

  对郦元说,"人常疑之";

  原因: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对李勃说,"余尤疑之";

  原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那么,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原文回答.

  "CENGHONG之声"与"KUAN坎镗TA之声"相应,"如乐作焉"

  ,故名.

  3.分析课文结构

  请生再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一):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第二部分(2.3):察疑--经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四):释疑

  三.作业

  (1).朗读全文,进一步了解课文资料.

  (2).完成练习一.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请生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断句正确.

  二.课文重点提示与难点的突破:

  1.请生根据课文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全班订正.

  2.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⑴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含糊,重浊而模糊.

  ⑵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扣--叩,敲击.

  ⑶至莫夜月明:莫--暮,晚上.

  ⑷汝识之乎:识--志,记住.

  3.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并指出活用类型.

  ⑴微风鼓浪--鼓,吹起,名词作动词.

  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名词作状语.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名词作状语.

  ⑷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4.讨论完成练习三,了解一现象.

  5.讨论完成练习四,掌握宾语前置的规律.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一种常见现象,本练习所列几种,属于否定句

  宾语前置.这些句子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

  名词(形容词)+否定词+动词+代词

  ==============()----~~~~

  主语谓语宾语

  既: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6.完成练习五,掌握"而"的多种用法.

  三.关于课文的写作特点

  1.本文表达方式:

  (1).叙议结合:先议,后叙,再议.

  (2).讨论完成练习二,进行比较阅读.

  共同点:即事明理,经过记游来发议论.与一般游记不一样的是,它们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也不一样于一般的议论文的写法,而是经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不一样点:<游>文先记游山,后发议论,<石>文由议论带出记叙,最终又以议论抒发感想.

  (3).找出本文中的比喻夸张拟人引用对偶等修辞句,体会它们各自的作用.

  四.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同步训练各题.

  [1]

  [1]

  石钟山记教案(十一):

  石钟山记

  苏轼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资料,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齐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本事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一样点,并且是很大的不一样。这一点此刻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此刻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所以而发,言论也所以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终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能够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资料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终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终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结构的分析。

  此刻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那里能够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_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经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到此能够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那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3.板书:

  对旧说质疑——实地考察中所见——结论

  (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终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

  (四)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述,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述。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五)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那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天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述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能够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六)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一样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资料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七)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背诵。

  (八)比较、辨析。

  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景,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

  2.教师将本文改成一篇说明文,学生听后再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本文的特点。

  改写如下: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③微波入之,涵滔澎湃,④有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⑤近港口处,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则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发为窽坎镗鞳之声,与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郦元注《水经》,但云⑥“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可谓⑦言之不详。⑧唐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自以为得之,其实悖矣。

  说明:教师读的速度要慢一些。读前告诉学生,用铅笔划出书上的语句,并标上句子的序号。便于学生连缀成文。

  从比较中能够得出如下的结论:

  ①苏文的资料核心是说明性的,跟考察记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资料跟记游结合在一齐,不仅仅写了景物,也写了自我的心态,这就属于生动的说明了。由此可见,从基本性质来说,本文文体应定为考察记。

  ②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补郦说之不足,破李说之陋。由此天然生发出“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的议论。

  ③文中的记叙成分仅有“元本七年……所谓石钟者”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缘由的;描述成分仅有“大石侧立……此鹳鹤也”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之不易的。

  石钟山记教案(十二):

  【教学目标】

  理解:①作者不轻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②郦说、李说和苏说的联系与区别。

  积累:①掌握“鼓”、“殆”、“莫”、“发”、“何”多义词的意义;

  ②了解虚词“而”的常见用法;

  ③了解宾语前置句的结构特点。

  鉴赏:分析本文与《游褒禅山记》的异同点。

  运用:培养诵读习惯。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1、交待学习任务

  ①熟悉课文;②理清结构,初步理解资料。

  2、朗读课文(各种读法)

  3、翻译课文

  4、理清结构(板书)

  ┏郦说人常疑之

  考察缘起,怀疑前人解释┃疑

  ┗李说余尤疑之↓

  ┏游━寺僧扣石━笑而不信笑

  ┃┏(静)大石侧立┓噌┓↓

  考察经过,查实命名原因┃夜察┃┃坎┃如乐作焉

  ┃┗(动)栖鹘颧鹤┛镗┛↓

  ┗释疑笑

  ┏郦元简叹

  考察感想,不可臆断有无┃↓

  ↓┗李渤陋笑

  注重调查

  5、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1、诵读、翻译课文

  2、落实文言知识

  (板书)

  词类活用实词虚词

  之

  不能鸣(名词的使动用法)也莫,“暮”焉

  以钟名(命名,名词用做动词)得(能)观而

  舟(名词用做状语)行所以

  特殊句式

  得双石于潭上(介词结构作补语)

  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

  不余欺也(宾语前置)

  者……也……(确定句)

  是以(所以)(宾语前置)

  3、作者认为,世人不明白石钟山命名由来的原因有哪些?

  ①言之不详,人常疑之;②不肯夜泊,故莫能知;③虽知而莫能言;④斧斤考击,以讹传讹。

  4、完成习题。

  5、比较两文(完成第二题)

  体裁资料结构表达方式

  同:借游记,即事照应叙议

  谈感想明理连贯结合

  异:重感,立论叹、感叙议交错叙议并重(政治家特征)

  重辨,驳论释、感议-叙-议描述抒情(文学家本色)

  ↓

  乘兴而来,有叹而归,感想有二

  有疑而来,疑释而归,见解归一

  石钟山记教案(十三):

  石钟山记

  苏轼

  [教学目标]

  1.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

  3.经过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

  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了解,今日我们在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带散文的理解。

  二.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天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对下列三组句中划线的词语注音、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1)()

  A彭蠡(li指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

  B今以钟磬(qing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乐器)置水中

  C枹(pao鼓槌)止响腾,余韵徐歇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ong指声响)焉

  (2)()

  A而山上栖鹘(hu老鹰),闻人声亦惊起

  B磔磔(zhe鸟叫声)云霄间

  C或曰此鹳鹤(huanhe一种水鸟)也

  D噌吰(cenghong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

  (3)()

  A则山上皆石穴罅(xia裂缝)

  B有窾坎镗鞳(tangta钟鼓声)之声

  C汝识(zhi通“志”,记住)之乎

  D周景王之无射(she弓箭名)也

  2.朗读下列句子,准确处理好句中停顿。

  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B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C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E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鼓:振动

  3.水石相搏搏:拍击

  4.南声函胡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腾:传播;歇:消失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临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莅临指导

  2.是

  A是说也,人常疑之

  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觉今是日昨非

  D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3.得

  A得双石于潭上

  B此余之所得也

  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D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三)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四)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五)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体会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六.作业:背诵第一段,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散文。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背诵复习第一段。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森然:阴森森的样貌

  5.微波入焉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因:于是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因

  A因得关所谓石钟者

  B因笑谓迈曰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事出有因

  2.焉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语焉不详

  E且焉置土石

  3.固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固已怪之矣

  C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

  E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相

  A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B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C则将焉用彼相矣

  D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E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F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五)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三.分析第二段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答:“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答:深夜泛舟江面。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答: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

  四.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臆断:主观地作出确定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盖:表原因、目的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实

  A自以为得其实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绝

  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噌吰如钟鼓不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五)分析赏读

  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一样?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比较的方法。

  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翻译背诵全文。

  石钟山记教案(十四):

  原阳一中

  学习目标:

  一、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二、自主地在全文找出所需要掌握的重点。

  三、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课文,为背诵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教学设想:

  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激趣氛围,提高课堂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发扬民主,倡所欲言,进取参与课堂,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促听、说、读、写本事的提高。

  教学过程:

  1、导语:中国历代名人当中,提起“乌台诗案”,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只怕就会有八成以上的人脱口而出他的名称;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大小餐馆中“东坡肘子”这道菜,我们是不是能够说,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就仅有苏轼莫属了!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被誉为“全才”的宋人所写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师点击“课题及作者”)。

  2、作者简介(由学生自我抓要点用自我的语言概述)然后师点击课件作总结、补充说明。

  3、石钟山介绍(点击幻灯片依图介绍)。

  4、整体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结束后点击“应注意的字词”。)

  5、掌握重点(要求学生结合文下注解自由诵读、自主地总结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师就特殊句式作补充讲解)。

  6、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学习作者写作考辨记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风)。

  7、布置作业,为第二课时作准备

  (欣赏欧阳修《醉翁亭记》与本文作比较阅读。)

  附:板书设计

  石钟山记教案(十五):

  石钟山记

  苏轼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

  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媒体设计]

  多媒体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文解析】

  注音释义

  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磬,qìng,那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用铜制成。)

  3.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泊,bó,那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

  5.穴罅:wuéxià(罅,裂隙)

  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那里是大概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ì,那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明白”。)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资料主旨】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我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经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属议论部分。

  【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一样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终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终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述、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明篇。

  【重点语段研读】

  第二段:……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分析:这段先写作者有机会去考察石钟山名之来由,十分简洁而直接地切入正题──小童择石而叩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写出李渤之说被世人广泛地理解,而用一个“固”字证明作者对这种不动脑筋的解释的轻蔑。(固本意为“本来”,那里引申为“天然”,“当然”。)之后写作者暮夜实地考察,又先写环境,描绘出阴森恐怖的气氛,从而让人感悟到探求事情的真相是需要有勇气战胜自我内心的软弱的,同时也点明下一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的原因。再写心动欲还时有“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而作者却一改刚才的胆怯为欣喜──“徐而察之”,再具体写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同时为下文的“叹郦元之简”作伏笔。又用回程中,河中“窾坎镗鞳”的大石与先前“噌吰”的绝壁下的穴罅作比。区别两者的声音不一样之处:绝壁下,水石相搏,有共鸣,声音雄浑,故曰“噌吰”;大石中,风水相吞吐,风时有时停,水一吞一吐,“窾坎镗鞳”强调节奏鲜明。反复写声源,用以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最终作者欣喜的告诉独儿子说“古之人不余欺也”。显然,那里的古之人是指郦道元。此段为破疑而写,在释疑的过程中证明郦说,否定李说。

  【解题指导】

  一、见【资料主旨】

  二、首先从文章的资料讲两篇文章都是游记,并且都不重山水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游褒禅山记》从游而未尽兴引发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石钟山记》用事实破疑问,提出要重实地考察,及对主观臆断的观点。所不一样的是《游褒禅山记》的结构是典型的游记体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记游虽简,但游踪很清楚,体现了游记文的一般特征;而《石钟山记》先议论,再记游,后议论。首先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然后经过实地考察去探疑和解疑,最终在解疑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写法上,也有不一样。《游褒禅山记》的议论重在“立”;而《石钟山记》的议论是“立”中有“破”。

  三、鼓:①鼓动,动词。②击打,动词。③弹奏,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是:①这,代词。②这样,代词。③是,确定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得:①得到,动词。②能够,动词。③收获,名词。④交好,形容词。

  遗:①遗留,动词。②送给,读wèi,动词。③丢弃,动词。④遗失,动词。

  四、1.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2.城里(的人)都没有察觉到这个(情景)。

  3.当时(一般)人不一样意。4.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这些句子的动词分别是:欺、觉、许、诈、虞。宾语是:余、之、尔、我,都是代词。这些宾语都移到了动词前面。各句中的否定词是:不、不、莫、无、无。(补充,常见的其他否定词还有:弗、未、否、毋。另外,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也要提宾,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遏。)总结: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五、1.承接,能够不译。2.并列,不译或译为“又”。3.转折,可是。4.因果,因而。5.前“而”表并列,不译,后“而”表转折,却。6.并列,可译为并且。7.并列,不译。8.前、后“而”,都表修饰,可译为“地”;中间“而”表并列,不译。9.因果,因而。10.假设,如果。

  【资料窗】

  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二、补充整理文言文基础知识:①词类活用: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之鸣。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例2.“枹止响腾”。枹,用鼓槌敲击。C形容词作名词:例:“枹止响腾”,响,声音。D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用目,耳,用耳。

  ②古今异义:“自以为得其实”,其实,那事情的真象。

  ③焉的用法:A指示代词,那里,那里。例:心不在焉。B疑问代词,哪里,怎样。例:1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D语气助词,啊,呀。例:1于是余不叹焉。2如乐作焉。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貌。例:硿硿焉。

  三、文学常识:纪年法:(一)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二)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记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三)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鲁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数记。(四)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木星),岁指太岁。又分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即根据岁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纪年。十二星次名称自西向东依次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12年一轮。太岁纪年方向与岁星纪年相反,名称更为繁复。

  四、关于石钟山的资料: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石钟山记教案(十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一样,把握经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经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检测(幻灯)学生口头回答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景(预习任务见附),积累文言知识。

  提问:石钟山颇有名气,景色也不错(幻灯感受),要写“石钟山记”这样一个题目,按通常的写法,应怎样写?思考回答:描述山水景物初步体会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一样。

  提问:本文怎样写的?回答出文章的大体思路:质疑——解疑——总结为具体感受文本做铺垫。

  提问:文章质疑了什么?为什么质疑?有了疑问怎样做的?解答疑问后怎样总结的学生讨论回答

  (见附的板书)进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文章主旨,体会写法特色。

  引入总结写法特色回答:经过记游揭示哲理进一步明确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一样。

  拓展:由体会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对李渤的态度,导入对苏轼的质疑。

  1、李渤真的可笑吗?

  2、事情目见耳闻就可断定了吗?小组讨论,体会文中和《辨石钟山记》中体现李渤“目见耳闻”的文字,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提问:苏轼对李渤的嘲笑是不应当的,他自我的结论也有问题,这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点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对李渤进行嘲笑是不对的,但他反对臆断,注重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引导学生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

  总结谈自我的体会培养归纳本事和语言表达本事。

  拓展:1、学生写作

  2、供给互联网信息1、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2、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能够登陆网络自我进行拓展学习。1、让学生学以致用。

  2、满足不一样层次和条件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附:

  (一)预习、自学题:

  1、借助教师供给的翻译,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文章的主旨;

  4、读懂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二)、幻灯检测题: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是

  1、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得双石于潭上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e、今以钟磬置水中

  (三)、幻灯板书:

  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李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解疑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总结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文章的目的

  石钟山记教案(十七):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1、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2、苏轼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教学课型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天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二、关于“石钟山”

  关于石钟山的资料: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三、课文听读、美读正音

  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磬,qìng,那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用铜制成。)

  3.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泊,bó,那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

  5.穴罅:wuéxià(罅,裂隙)

  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那里是大概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ì,那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明白”。)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四、探究主旨,深入理解文意

  说明:

  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所以而发,言论也所以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终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能够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资料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终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终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

  (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五、课文整体把握(归纳各节要点)

  结构小结:

  此刻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第1段大意:

  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作者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第2段大意:

  经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

  第3段大意:

  到此能够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那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第2课时

  教学重点:课文字词句分析

  (一)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述,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述。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二)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那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天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述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能够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相关字词:

  舟:名作状,

  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

  因:所以

  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古人用干支纪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独:副,仅搏:击

  且……且……:也……也……

  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察:细看

  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荡漾

  澎湃:形容波浪冲刷

  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

  汝识之乎:(识zhì,那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明白”。)

  因笑谓:因,副,于是

  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

  (三))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相关字词:

  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事不目见:事,名词状语

  殆与余同:殆,副词,差不多

  终不肯:副,始终

  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

  陋者:不会思考的人

  乃:竟

  实:真实的原因

  是以:所以

  (四)比较、辨析。

  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景,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头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

  资料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五、总结:

  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并且去细心地求证,还要尊重事实。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以为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这种精神。

  六、教后感

  作者邮箱:

  [1]

  石钟山记教案(十八):

  【目的要求】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课文解析】

  注音释义

  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磬,qìng,那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用铜制成。)

  3.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泊,bó,那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

  5.穴罅:wuéxià(罅,裂隙)

  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那里是大概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ì,那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明白”。)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资料主旨】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我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经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属议论部分。

  【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一样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终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终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述、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明篇。

  【重点语段研读】

  第二段:……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分析:这段先写作者有机会去考察石钟山名之来由,十分简洁而直接地切入正题──小童择石而叩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写出李渤之说被世人广泛地理解,而用一个“固”字证明作者对这种不动脑筋的解释的轻蔑。(固本意为“本来”,那里引申为“天然”,“当然”。)之后写作者暮夜实地考察,又先写环境,描绘出阴森恐怖的气氛,从而让人感悟到探求事情的真相是需要有勇气战胜自我内心的软弱的,同时也点明下一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的原因。再写心动欲还时有“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而作者却一改刚才的胆怯为欣喜──“徐而察之”,再具体写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同时为下文的“叹郦元之简”作伏笔。又用回程中,河中“窾坎镗鞳”的大石与先前“噌吰”的绝壁下的穴罅作比。区别两者的声音不一样之处:绝壁下,水石相搏,有共鸣,声音雄浑,故曰“噌吰”;大石中,风水相吞吐,风时有时停,水一吞一吐,“窾坎镗鞳”强调节奏鲜明。反复写声源,用以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最终作者欣喜的告诉独儿子说“古之人不余欺也”。显然,那里的古之人是指郦道元。此段为破疑而写,在释疑的过程中证明郦说,否定李说。

  【解题指导】

  一、见【资料主旨】

  二、首先从文章的资料讲两篇文章都是游记,并且都不重山水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游褒禅山记》从游而未尽兴引发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石钟山记》用事实破疑问,提出要重实地考察,及对主观臆断的观点。所不一样的是《游褒禅山记》的结构是典型的游记体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记游虽简,但游踪很清楚,体现了游记文的一般特征;而《石钟山记》先议论,再记游,后议论。首先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然后经过实地考察去探疑和解疑,最终在解疑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写法上,也有不一样。《游褒禅山记》的议论重在“立”;而《石钟山记》的议论是“立”中有“破”。

  三、鼓:①鼓动,动词。②击打,动词。③弹奏,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是:①这,代词。②这样,代词。③是,确定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得:①得到,动词。②能够,动词。③收获,名词。④交好,形容词。

  遗:①遗留,动词。②送给,读wèi,动词。③丢弃,动词。④遗失,动词。

  四、1.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2.城里(的人)都没有察觉到这个(情景)。

  3.当时(一般)人不一样意。4.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这些句子的动词分别是:欺、觉、许、诈、虞。宾语是:余、之、尔、我,都是代词。这些宾语都移到了动词前面。各句中的否定词是:不、不、莫、无、无。(补充,常见的其他否定词还有:弗、未、否、毋。另外,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也要提宾,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遏。)总结: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五、1.承接,能够不译。2.并列,不译或译为“又”。3.转折,可是。4.因果,因而。5.前“而”表并列,不译,后“而”表转折,却。6.并列,可译为并且。7.并列,不译。8.前、后“而”,都表修饰,可译为“地”;中间“而”表并列,不译。9.因果,因而。10.假设,如果。

  【资料窗】

  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二、补充整理文言文基础知识:①词类活用: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之鸣。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例2.“枹止响腾”。枹,用鼓槌敲击。C形容词作名词:例:“枹止响腾”,响,声音。D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用目,耳,用耳。

  ②古今异义:“自以为得其实”,其实,那事情的真象。

  ③焉的用法:A指示代词,那里,那里。例:心不在焉。B疑问代词,哪里,怎样。例:1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D语气助词,啊,呀。例:1于是余不叹焉。2如乐作焉。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貌。例:硿硿焉。

  三、文学常识:纪年法:(一)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二)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记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三)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鲁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数记。(四)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木星),岁指太岁。又分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即根据岁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纪年。十二星次名称自西向东依次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12年一轮。太岁纪年方向与岁星纪年相反,名称更为繁复。

  四、关于石钟山的资料: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石钟山记教案(十九):

  杨军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翻译全文。

  4、学习作者不轻信前人学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时间、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与苏轼相关的文学常识。

  2、读准句读。

  3、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

  1、读出语气

  2、翻译全文

  课时安排:3

  教学方法:自学、诵读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苏轼其人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日我们要来读一篇苏轼的游记散文——《石钟山记》。(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三、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文豪级的作家,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苏轼其人。

  1、苏轼简介:(阅读《创新课时训练》①第143页的资料,边读边完成如下摘记:①苏轼的基本资料;②苏轼文学成就的具体表现。读完进行交流、明确)

  ①基本资料: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有《苏东坡集》和《东坡乐府》传世。

  ②文学成就:散文——“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诗歌——开宋代诗歌新风,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豪放词派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

  本文是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移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送他的长子苏迈赴任经过九江湖口,游览石钟山后写的一篇游记。

  四、指导学生自读课文(一读)

  1、提出要求:

  ⑴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遇到疑问可同座交流、讨论。

  ⑵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句内停顿。

  2、齐声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景,及时正音、指导句内停顿。

  下列句中的停顿必须注意:

  ⑴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⑵然是说也

  ⑶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⑷舟回至两山间

  五、再读课文(二读)

  1、提出要求:

  ⑴结合“课文思路剖析”②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⑵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句内停顿,争取读出语气。

  2、齐声朗读课文。检查再读效果,及时指出缺点。

  3、讨论问题,检查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的情景。⑴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⑵谁在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时候,犯了臆断的错误?(李渤)

  ⑶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嘲笑)

  ⑷对郦道元是什么态度?(惋惜)

  ⑸作者对于自我找到了石钟山得名由来有何感触?(得意、骄傲)从何处能够看出他的得意与骄傲?(“笑谓迈曰”、“而笑李渤之陋也”中的两“笑”)

  ⑹他为什么有这种得意与骄傲?(1、众人皆错我独对2、“终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我独于月夜绝壁之下探寻原因。)

  注意:所有提问均要鼓励学生自抒己见,供给的答案只做参考。

  六、齐声朗读课文。(三读)

  七、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1、2两段,试着进行翻译,标注出有疑难的地方。

  注:①《创新课时训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教师用书。

  ②“课文思路剖析”:摘录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本课“资料和结构”中对学生阅读有启发性的部分,打印后分发给学生。

  第二、第三两课时以督促学生逐字逐句翻译为要务,要点在于启发学生结合语境去猜译有疑问的地方,要不要两课时可根据具体情形而定。

  作者邮箱:

  [1]

  石钟山记教案(二十):

  学习要点

  1.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

  2.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

  3.了解和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述、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4.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重点讲解

  课文简析

  课文共三段。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供给了依据。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我的看法。第三段,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先“疑”,后“探”,再“断”,最终是“叹”。文章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本文的特点是记叙资料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经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

  写作特色简析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一样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终又以议论作结。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终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述、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反馈练习

  阅读唐代李渤《辨石钟山记》,完成文后各题。

  《水经》云:“彭貂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能够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1.解释加横线的词。

  (1)山涵其英涵:

  (2)山仍石名仍:

  (3)安能产兹奇石乎兹;

  (4)濒流庶峰庶: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本段中下列语句意思相应的句子。

  (1)枹止响腾余歇:(2)如善长论:

  3.与“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a.有仙则名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名微而众寡d.而此独以钟名

  4.理解下头句子的意思。

  (1)询诸水滨

  (2)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3)有铜铁之异焉

  5.用上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问题

  (1)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2)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的?

  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渤的观点是怎样评价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1.(1)蕴含(2)沿袭(3)这(4)众多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d

  4.(1)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

  (2)姑且修订前人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

  (3)有铜铁那样的特异声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山仍石名,旧矣。”

  (2)否定。“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能够斯名贯之”

  6.“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石钟山记教案(二十一):

  学习要点

  1.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

  2.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

  3.了解和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述、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4.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重点讲解

  课文简析

  课文共三段。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供给了依据。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我的看法。第三段,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先“疑”,后“探”,再“断”,最终是“叹”。文章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本文的特点是记叙资料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经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

  写作特色简析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一样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终又以议论作结。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终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述、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反馈练习

  阅读唐代李渤《辨石钟山记》,完成文后各题。

  《水经》云:“彭貂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能够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1.解释加横线的词。

  (1)山涵其英涵:

  (2)山仍石名仍:

  (3)安能产兹奇石乎兹;

  (4)濒流庶峰庶: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本段中下列语句意思相应的句子。

  (1)枹止响腾余歇:(2)如善长论:

  3.与“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a.有仙则名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名微而众寡d.而此独以钟名

  4.理解下头句子的意思。

  (1)询诸水滨

  (2)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3)有铜铁之异焉

  5.用上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问题

  (1)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2)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的?

  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渤的观点是怎样评价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1.(1)蕴含(2)沿袭(3)这(4)众多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d

  4.(1)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

  (2)姑且修订前人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

  (3)有铜铁那样的特异声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山仍石名,旧矣。”

  (2)否定。“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能够斯名贯之”

  6.“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石钟山记教案(二十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翻译全文。

  4、学习作者不轻信前人学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时间、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与苏轼相关的文学常识。

  2、读准句读。

  3、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

  1、读出语气

  2、翻译全文

  课时安排:

  3

  教学方法:

  自学、诵读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苏轼其人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日我们要来读一篇苏轼的游记散文——《石钟山记》。(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三、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文豪级的作家,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苏轼其人。

  1、苏轼简介:(阅读《创新课时训练》①第143页的资料,边读边完成如下摘记:①苏轼的基本资料;②苏轼文学成就的具体表现。读完进行交流、明确)

  ①基本资料: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有《苏东坡集》和《东坡乐府》传世。

  ②文学成就:散文——“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诗歌——开宋代诗歌新风,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豪放词派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

  本文是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移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送他的长子苏迈赴任经过九江湖口,游览石钟山后写的一篇游记。

  四、指导学生自读课文(一读)

  1、提出要求:

  ⑴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遇到疑问可同座交流、讨论。

  ⑵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句内停顿。

  2、齐声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景,及时正音、指导句内停顿。

  下列句中的停顿必须注意:

  ⑴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⑵然是说也

  ⑶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⑷舟回至两山间

  五、再读课文(二读)

  1、提出要求:

  ⑴结合“课文思路剖析”②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⑵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句内停顿,争取读出语气。

  2、齐声朗读课文。检查再读效果,及时指出缺点。

  3、讨论问题,检查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的`情景。

  ⑴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⑵谁在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时候,犯了臆断的错误?(李渤)

  ⑶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嘲笑)

  ⑷对郦道元是什么态度?(惋惜)

  ⑸作者对于自我找到了石钟山得名由来有何感触?(得意、骄傲)从何处能够看出他的得意与骄傲?(“笑谓迈曰”、“而笑李渤之陋也”中的两“笑”)

  ⑹他为什么有这种得意与骄傲?(1、众人皆错我独对2、“终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我独于月夜绝壁之下探寻原因。)

  注意:所有提问均要鼓励学生自抒己见,供给的答案只做参考。

  六、齐声朗读课文。(三读)

  七、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1、2两段,试着进行翻译,标注出有疑难的地方。

  注:①《创新课时训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教师用书。

  ②“课文思路剖析”:摘录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本课“资料和结构”中对学生阅读有启发性的部分,打印后分发给学生。

  第二、第三两课时以督促学生逐字逐句翻译为要务,要点在于启发学生结合语境去猜译有疑问的地方,要不要两课时可根据具体情形而定。

  石钟山记教案(二十三):

  【目的要求】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课文解析】

  注音释义

  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磬,qìng,那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用铜制成。)

  3、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泊,bó,那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

  5、穴罅:wuéxià(罅,裂隙)

  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那里是大概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ì,那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明白”。)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资料主旨】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我的写作意图。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经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属议论部分。

  【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一样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终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终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述、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明篇。

  【重点语段研读】

  第二段:……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分析:这段先写作者有机会去考察石钟山名之来由,十分简洁而直接地切入正题──小童择石而叩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写出李渤之说被世人广泛地理解,而用一个“固”字证明作者对这种不动脑筋的解释的轻蔑。(固本意为“本来”,那里引申为“天然”,“当然”。)之后写作者暮夜实地考察,又先写环境,描绘出阴森恐怖的气氛,从而让人感悟到探求事情的真相是需要有勇气战胜自我内心的软弱的,同时也点明下一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的原因。再写心动欲还时有“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而作者却一改刚才的胆怯为欣喜──“徐而察之”,再具体写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同时为下文的“叹郦元之简”作伏笔。又用回程中,河中“窾坎镗鞳”的大石与先前“噌吰”的绝壁下的穴罅作比。区别两者的声音不一样之处:绝壁下,水石相搏,有共鸣,声音雄浑,故曰“噌吰”;大石中,风水相吞吐,风时有时停,水一吞一吐,“窾坎镗鞳”强调节奏鲜明。反复写声源,用以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最终作者欣喜的告诉独儿子说“古之人不余欺也”。显然,那里的古之人是指郦道元。此段为破疑而写,在释疑的过程中证明郦说,否定李说。

  【解题指导】

  一、见【资料主旨】

  二、首先从文章的资料讲两篇文章都是游记,并且都不重山水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游褒禅山记》从游而未尽兴引发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石钟山记》用事实破疑问,提出要重实地考察,及对主观臆断的观点。所不一样的是《游褒禅山记》的结构是典型的游记体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记游虽简,但游踪很清楚,体现了游记文的一般特征;而《石钟山记》先议论,再记游,后议论。首先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然后经过实地考察去探疑和解疑,最终在解疑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写法上,也有不一样。《游褒禅山记》的议论重在“立”;而《石钟山记》的议论是“立”中有“破”。

  三、鼓:①鼓动,动词。②击打,动词。③弹奏,动词。④正确,形容词。是:①这,代词。②这样,代词。③是,确定动词。④正确,形容词。得:①得到,动词。②能够,动词。③收获,名词。④交好,形容词。遗:①遗留,动词。②送给,读wèi,动词。③丢弃,动词。④遗失,动词。

  四、1.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2.城里(的人)都没有察觉到这个(情景)。3.当时(一般)人不一样意。4.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这些句子的动词分别是:欺、觉、许、诈、虞。宾语是:余、之、尔、我,都是代词。这些宾语都移到了动词前面。各句中的否定词是:不、不、莫、无、无。(补充,常见的其他否定词还有:弗、未、否、毋。另外,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也要提宾,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遏。)总结: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五、1.承接,能够不译。2.并列,不译或译为“又”。3.转折,可是。4.因果,因而。5.前“而”表并列,不译,后“而”表转折,却。6.并列,可译为并且。7.并列,不译。8.前、后“而”,都表修饰,可译为“地”;中间“而”表并列,不译。9.因果,因而。10.假设,如果。

  【资料窗】

  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二、补充整理文言文基础知识:①词类活用: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之鸣。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例2.“枹止响腾”。枹,用鼓槌敲击。C形容词作名词:例:“枹止响腾”,响,声音。D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用目,耳,用耳。②古今异义:“自以为得其实”,其实,那事情的真象。③焉的用法:A指示代词,那里,那里。例:心不在焉。B疑问代词,哪里,怎样。例:1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D语气助词,啊,呀。例:1于是余不叹焉。2如乐作焉。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貌。例:硿硿焉。

  三、文学常识:纪年法:

  (一)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

  (二)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记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三)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鲁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数记。(四)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木星),岁指太岁。又分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即根据岁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纪年。十二星次名称自西向东依次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12年一轮。太岁纪年方向与岁星纪年相反,名称更为繁复。

  四、关于石钟山的资料: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

  (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

  (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

  (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石钟山记教案(二十四):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审美鉴赏:掌握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思维发展: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

  文化传承:背诵全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题目注解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二、文言知识梳理

  (一)字音

  蠡()枹()铿()磔磔()噌吰()罅()

  窾坎()莫()镗鞳()识()无射()

  (二)通假字

  至莫夜月明()

  (三)一词多义

  1、鼓:

  ①微风鼓浪()②噌吰如钟鼓不绝()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殆: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②郦元之所风闻,殆与余同()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莫:

  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发:

  ①而大声发于水上()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④舜发于畎亩之中()

  ⑤发闾左征戍渔阳九百人()

  5、何: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水何澹澹()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⑤豫州今欲何至()

  (四)词类活用

  1、下: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鼓:微风鼓浪()

  3、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名:而此独以钟名()

  5、舟:余自齐安舟行适临安()

  6、目、耳:事不目见耳闻()

  7、夜: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其实:①古义:②今义:

  2、空中:①古义:②今义:

  六、句式

  1、石之铿然有声者()

  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3、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得双石于潭上()

  第二课时

  1、关于石钟山名称的由来的有那两种说法?人们有何质疑?(用原文回答)

  2、苏轼的观点是什么?

  3、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石钟山记教案(二十五):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1.强化重点字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明确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实践考察事实论证方法。

  3.厘清史实,把握作者亲身实践以理服人的论辩技巧,积累一点名言警句。

  【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亲临实地考察,依事实为依据的严谨的求学精神,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2、把握文章的论证特点(结构与方法)

  【情景导学】

  班级要举行读书会,交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2、《石钟山记》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3、作品简介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文章经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确定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二、通读全文,完成文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第1天然段:

  2、第2天然段:

  3、第3天然段:

  三、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文继续线索,体会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2、让学生理解文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中心论点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观点得出的方法

  2、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

  【情景导学】

  经过读书,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学习活动】

  活动一:这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活动二:分析苏轼是怎样得出这个论点的?

  活动三:作者运用了哪几方面的比较?作用是什么?

  活动四:最终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训练案

  【学习目标】

  1、完成一篇读后感

  2、在评点中明确读后感的写法

  石钟山记教案(二十六):

  教学目标

  1、经过梳理文章脉络,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冏,把握经过记游捐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要文言文语法现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本事。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写作背景,找岀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重点:学习掌握本文叙述、描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之后,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寘是“满地铺金”。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明白原先是自我错了。

  “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能够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今日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

  二、写作背景

  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资料。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此刻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査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三、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四、题目解说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记”,游记。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天然段:(记叙、议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第二天然段:(记叙、描述)记游石钟山。

  第三天然段:(议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证明写作意图。

  六、全文分析

  1、作者是如何描绘月夜绝壁之景的?为什么要着力描述这绝壁之景?

  明确:

  特点: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鹳鹤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状形、摹声和绘态。

  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述石钟山月夜的阴森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景下不敢涉足。

  原因:①使议论不显乏味,引人入胜,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②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长期未被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③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2、“噌味”与“窾坎镗鞯”有什么不一样?作者反复写声源有何意图?

  明确:

  “噌昡”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窾坎镗鞯”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作者反复写声源是为了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

  3、本文中作者有三次笑,他在笑什么?试分析。

  明确:

  ①“余笑而不信也”

  那里的“笑”是作者对李渤说法的“尤疑”的笑,正因为作者不相信李渤的说法,所以他对寺僧的做法、对小童的举动都到好笑。因为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这根本就不能说明石钟山何以得名,李渤说法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那里的笑,还包含作者对李渤说法的清醒认识。他明白李渤的说法已近乎“权威”。而他却不盲从,不迷信前人的说法,故他“笑而不信”。

  ②“因笑谓迈曰”

  那里的“笑”是作者会心的笑、得意的笑。苏轼夜乘小舟至绝璧下”后亲身探访、考察,了解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由来,为自我的巨大收获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更重要的是,他对酃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的怀疑,经过实地探寻最终得到了正确的解释。他没有主观想象,他的有疑必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最终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③“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那里的“笑”,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李渤曾实地去考察过,但他的考察是肤浅的、机械的。他“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沧波中”,即问“水滨”之人,得知其有“铜铁之异”,又“扣而聆之,南音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李渤《辨石钟山记》),即由此断定,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石声如钟。李渤的这种考察本身是不全面的,这种结论的得出过程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推理。正因为如此,苏轼提出了自我的疑问。经过实地考察,苏轼解开了石钟山命名之谜,为他对李渤的嘲笑供给了有力的依据。

  4、苏轼自我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明确:

  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呔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褡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说明了水声如钟,贴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钟山记》不是一般的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与议论的关系的?

  明确:

  《石钟山记》不是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述,而重因事说理,经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并且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实地考察,他不拘成说,不畏险阻,泛舟绝壁之下,亲眼看到了石钟山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夜景,亲耳聆听了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从而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于是欣然命笔,用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阐发强调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这一见解,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可谓水到渠成。由此看来,苏轼是有疑而来,释疑而返。苏轼心中先有辩论的对象,是有意于考据。

  6、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明确:

  观点一: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所以否定苏轼的奋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并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观点二: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当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

  七、中心思想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笑证明自我的写作意图。

  八、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一样于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终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并且议论、记叙层层深入,全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本文写得很集中。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出结论。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时的对话,这些作者均未写出。又如,仅有他“笑谓迈曰”,而无苏迈的回答,这也是回避不写的。作者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使得文章结构显得很紧凑。

  (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写得极为精彩,作者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是环境描述,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者读到那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不仅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终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先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境才渐趋平缓。

  九、补充资料

  记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经过叙事、写景、状物、写人来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五人墓碑记》。

  ②游记:是一种描述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石钟山记》等。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如《核舟记》《病梅馆记》。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十、总结全文

  本文写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作者先考察历史文献对郦道元的说法表示怀疑,对李渤的说法表示“尤疑”。得到机会后亲自实地考察,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否定了李渤的说法。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结论,表现出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布置作业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课后训练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查)余尤疑之(更加)

  B.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说出来)有大石当中流(处在)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空中而多窍(孔,洞)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汝识之乎(认识)

  2.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3.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磬”,钟、磬是古代两种重要的器具,它们各有不一样的形制。磬是用玉或石制成;钟是由饶发展演化而来的,由铜或铁制成。

  B.“元丰”,宋神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仅有一个年号。

  C.“丁丑”,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D.“水师”,水师包括多种含义:古代以水为名的官长;官名;水军,兵种之一;船夫;水手。本文中的“水师”是最终一种意思。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郦道元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如洪钟”,因而得名石钟山。

  (2)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和作者的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与苏迈夜乘小舟来到石钟山,看到旁边侧立千尺的绝壁的形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夜间乘小船来到绝壁下,听到了山上栖息的鹘鸟“________________”的惊叫声,以及“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声音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图。

  (7)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有几个原因:一是郦道元看到和听到的大概和苏轼一样,“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

  (8)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________________”,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9)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态度的批评。

  (10)在《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我明白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简便愉快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考,敲,击。B项,言,用文字记载。D项,识,明白。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的用法的本事。D项,赴:古义,奔向、前往,为某事奔走或投身某种事业;今义,到(某处)去。

  3.答案:B

  解析:“一个皇帝仅有一个年号”错误,有些皇帝在位期间,会有几个年号。

  4.答案:(1)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人常疑之;余尤疑之;

  (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5)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6)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7)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8)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0)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教案(二十七):

  一、文学常识:

  1.苏轼其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人,22岁和苏辙同中进士,谥文忠。曾任翰林学士,时人称苏学士;身为长子,人称苏长公,起弟苏辙人称苏少公。他在政治上主张慎重,反对王安石新法,但他历任地方官吏,对人民生计颇为关怀,卓有政绩。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在文学几个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在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北宋名家;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北宋一代诗歌的新风气;在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在文学理论方面,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其作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由于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二、基础要点

  1.重点实词

  ①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传播)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③空中而多窍(窟窿)

  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④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用文字表述,记载)

  2.重点虚词

  (1)而: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业,而况石乎?(递进关系,更)

  ②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志(承接关系,不译)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夜,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转折关系,可是)

  ④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并列关系,不译)

  ⑤徐而察之(修饰关系,地)

  ⑥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因果关系,因而)

  ⑦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并列关系,并且)

  ⑧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假设关系,如果)

  (2)焉: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在那里,句末语气词也可)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样貌)

  ③微波入焉(代词,相当于“之”,这,指代穴罅)

  ④如乐作焉(语气词,表陈述语气,不译

  3.古今异义

  ①自以为得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义:实际上,副词)

  ②空中而多窍(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

  ③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古义:一种乐器;今义:计时器)

  ④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古义:支流的入口处;今义:可停泊大船的江海口岸)

  ④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古义:船工;今义:水军)

  4.通假字

  ①扣而聆之(“扣”通“叩”,敲击)

  ②南声函胡(“函胡”通“含糊)

  ③至莫夜月明(“莫”通“暮”)

  ④汝识之乎(“识”通“志”,记住)

  5.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坐着船)

  ②目见耳闻(目,用眼睛;耳,用耳朵)

  ③以小舟夜泊(夜,在夜里)

  (2)名词活用做动词

  ①微风鼓浪(鼓,鼓动,吹动)

  ②而此独以钟名(名,取名、命名)

  (3)动词的使动用法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

  6.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余是以记之(介宾短语前置)

  (2)定语后置

  石之铿然有声者。

  (3)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而大声发于水上。

  (4)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省略介词“于”)

  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省略宾语“之”)

  (5)确定句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

  ②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三、创新本事训练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归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理为将,东向面朝吏,吏无敬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一样,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毋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即行,代廉颇之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1.对“身所奉饭者”、“所友者以百数”、“尽以与军吏”、“王以母先言”四句中加点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亲身交友赠给由于B.亲自交友分给因为

  C.亲身结交分给由于D.亲自结交赠给因为

  2.对“东向面朝军吏”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赵括面朝向东,在早晨接见军吏。B.赵括在东边,军吏在西边,赵括让军吏们来朝见。

  C.赵括面向东朝见军吏们。D.赵括面向东理解军吏的朝见。

  3.对“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倘若有不称职的情景,我恐怕要受到牵连吧。

  B.就是有不称职的情景,我能够不受到株连吗

  C.倘若出现不称职的事情,我能够不受到牵连吗

  D.就是出现不称职的事情,我恐怕要跟着受株连吧。

  4.从全文看,对赵括兵败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赵括不从实际出发,只会纸上谈兵。B.赵括治军过于严厉而脱离了部下。

  C.赵括只顾私利,不知体恤部下。D.赵括不爱护部下,部下不肯出力。

  石钟山记教案(二十八):

  [课文说明]

  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当时,苏轼已经47岁,仕途之路几经波折。文中寥寥数语对环境描绘得诡谲阴森,正与《后赤壁赋》与神人相遇幻境的神秘空旷相谐,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点滴记录却让我们感受到他心灵的颤动和气息。

  这篇异常的游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执著的赤子情怀,而这只属于精神无比丰厚的人。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一样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一样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趣味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日苏轼也为我们供给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景,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四、课文分为三段,逐段研习。

  (一)教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以为:认为

  临:接

  微风鼓浪:鼓,激荡

  常:一向,时间副词

  钟磬:(磬,qì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用玉或石头制成。偏义复词:偏在“钟”)

  访:探寻

  双石:两块石壁

  腾:传扬

  徐:慢慢

  歇:消失

  1、指导朗读第一段

  我觉得得重视诵读,这一段整散结合读起来很有韵致。(我喜欢把散文也按读诗的语调来读,有点唱的意味)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馀韵徐歇”每句最终的字,四声基本都全了,读起来很有顿挫感,“胡”还是轻声。

  还须注意,作者质疑的反问句也要读出反问语气!

  2、质疑。

  (1)石钟山的地理位置(背答)

  a原话:《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2)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位置,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剩余的。

  (自圆其说即可)

  (3)对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有哪两种解释提出这两种解释的人各持什么依据人们对此持何种态度作者对这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的理由是什么

  a依据事实

  b人们的态度

  c质疑理由

  郦说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人常疑之

  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说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b余尤疑之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齐背第一段。

  二、研度读第二段

  (一)1、教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舟:名作状,

  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

  因:所以

  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古人用干支纪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独:副,仅搏:击

  且……且……:也……也……

  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察:细看

  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荡漾

  澎湃:形容波浪冲刷

  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

  汝识之乎:(识zhì,那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明白”。)

  因笑谓:因,副,于是

  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

  2、指导诵读:

  “余固笑而不答”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作者为什么笑笑寺僧和小童,也笑李渤);那段景物描述也要读出作者恐怖惊惧的心理,有如临其境感。作者“因笑谓迈曰……”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愉快自得的笑,反映出探得山名由来的兴奋和自豪)

  (二)探疑

  1、作者何年何月何由和谁一齐探寻石钟山的

  用原文的话回答: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板书背诵要点)

  2、在真正去之前,庙里小童沿用李渤之发做了演示(为什么要插这一笔答曰:以讹传讹,可叹李渤谬论流毒之广。)

  文中哪几句话: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3、因为作者固笑而不信,所以亲自考察。考察中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看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听到: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这是水上的声音)(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作者的心境怎样:余方心动欲还

  (动:惊。害怕、恐惧,精神紧张,周围的环境诡谲阴森,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作者能不顾艰险这样的地方,足见他的勇气和胆量。此刻不是流行探险这一运动吗攀登珠穆朗玛,穿越荒滩戈壁,探险原始森林,不仅仅为了科学研究,更为了挑战自身。)

  好,大家来读这一段,读出作者的感受来。

  4、作者没有离开这种离开恐怖的环境,他怎样做了,发现声音从那里来的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背答)

  5“舟回至两山间”,作者又发现了什么

  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背他)

  这是另一种声音“窾坎镗鞳之声”,构成原因:“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

  所以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就是这种“窾坎镗鞳之声”和“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作者把它比作什么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可作者为什么要用“无射”“歌钟”做喻呢

  (1)为了说明山有钟声,因为“无射”“歌钟”都是钟名

  (2)“无射”本来是古代很好听的乐曲的名称,那么以无射命名的大钟演奏的音乐必定也十分悦耳了,那里作者也意在证明石钟山发出的水声悦耳,不仅仅有深沉的旋律还有宏大的气势。

  (3)衬出作者经过一番探究得到原因的喜悦和兴奋,真的那么好听吗心理作用。

  “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是对郦道元的侧面肯定。古之人,暗指郦道元

  这一段写夜间实地考察,发现了钟声和山形水势的关系,找出了始终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石钟山记教案(二十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结合语境揣摩词类活用后的具体含义。

  2.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3.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资料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家作品;疏通文意。

  (一)预习课文、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秦。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例: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州莫能够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二)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资料,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齐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本事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一样点,并且是很大的不一样。这一点此刻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当中要认真加以领会。此刻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三)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当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四)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所以而发,言论也所以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终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能够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资料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终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当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终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结构的分析。

  此刻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那里能够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经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到此能够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那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五)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述,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述。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六)布置作业:

  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析课文;课堂练习。

  (一)检查练习:

  (二)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那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天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述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能够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三)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一样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资料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四)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背诵。

  (五)比较、辨析。

  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景,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头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游褒禅山记》《》

  资料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六)布置作业:

  1.学生自我朗读课文,力争能全文背诵。

  2.练习三、四。

  石钟山记教案(三十):

  [教学目标]

  1.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

  3.经过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

  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了解,今日我们在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带散文的理解。

  二.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天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对下列三组句中划线的词语注音、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1)()

  A彭蠡(li指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

  B今以钟磬(qing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乐器)置水中

  C枹(pao鼓槌)止响腾,余韵徐歇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ong指声响)焉

  (2)()

  A而山上栖鹘(hu老鹰),闻人声亦惊起

  B磔磔(zhe鸟叫声)云霄间

  C或曰此鹳鹤(huanhe一种水鸟)也

  D噌吰(cenghong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

  (3)()

  A则山上皆石穴罅(xia裂缝)

  B有窾坎镗鞳(tangta钟鼓声)之声

  C汝识(zhi通“志”,记住)之乎

  D周景王之无射(she弓箭名)也

  2.朗读下列句子,准确处理好句中停顿。

  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B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C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E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鼓:振动

  3.水石相搏搏:拍击

  4.南声函胡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腾:传播;歇:消失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临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莅临指导

  2.是

  A是说也,人常疑之

  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觉今是日昨非

  D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3.得

  A得双石于潭上

  B此余之所得也

  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D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三)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四)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五)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体会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六.作业:背诵第一段,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散文。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背诵复习第一段。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森然:阴森森的`样貌

  5.微波入焉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因:于是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因

  A因得关所谓石钟者

  B因笑谓迈曰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事出有因

  2.焉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语焉不详

  E且焉置土石

  3.固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固已怪之矣

  C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

  E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相

  A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B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C则将焉用彼相矣

  D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E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F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五)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三.分析第二段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答:“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答:深夜泛舟江面。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答: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

  四.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臆断:主观地作出确定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盖:表原因、目的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实

  A自以为得其实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绝

  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噌吰如钟鼓不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五)分析赏读

  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一样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比较的方法。

  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翻译背诵全文。

Copyright © 2016-2024 www.nan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南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70253号-1

部分内容来自得培资料和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