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阳历怎样区分详解(一):
什么是阴历
阴历,就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也叫“古历”、“黄历”、“旧历”等。
它是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构成的规律来计算的,也就是按照我们看到的月亮的阴晴圆缺来计算,一般一个月为29天或30天,大家也通常会说几月初几,比如正月初十。
什么是阳历
阳历,是此刻世界通行的纪年方法,也叫“阳光历”、“新历”、“西历”,是由罗马人发明的,他们根据地球围绕阳光一圈的时间来计算,一个月大概是30天或31天。
根据阳历的记载方法,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一年四季明显的冷暖变化。而这种纪年方法,我国一向到了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使用,所以国人也会称为“新历”。
什么是农历
而我们常说的农历和阴历也是不一样的!
在我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再加入了“二十四节气”,然后还参考了阳光回归年作为一年的长度,增添了闰月,从而使得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的周期长短相符。
所以,阴历和农历的天数,一年相差有十一天左右。如果按照阴历的时间来算,不到五年,我们就会在夏天过春节了。于是,为了不让这样的情景发生,聪明的古人设置了“置闰法”。
在每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所以有闰月的那年,天数多达383天或者385天。这样既能够让春种秋收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也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统一。
如今,我们中国人每年都会庆祝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源远流长、合家团圆的传统节日。由此看来,中国传统的历法是将阳历与阴历相结合的伟大产物,运用置闰法巧妙地填补了阴、阳历的时间差,又制定出二十四节气,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生活增添乐趣,寒来暑往、春种秋收,愈加和谐。
阴历阳历怎样区分详解(二):
阳历阴历怎样区分
1、看日历:一般日历上会同时有阳历和阴历,阳历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阴历是用汉字表示。
2、看天数:一般阳历月份的天数比阴历多,阳历是除了2月以外,每个月的天数是30或31天;而阴历每个月的天数是29或30天,称为小月或者大月。
3、看闰年闰月:阳历的闰年比较规律,4年一闰,在闰年这一年当中,2月的天数会增加一天,为29天,2月也被称为闰月;而阴历的闰年不太固定,有闰月的那一年即可称为闰年。
4、看月相:阳历是以地球绕阳光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知寒来暑往的四季寒暖变化情景;而阴历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周期划分的历法,它不能显示出四季冷暖的变化情景,但因为月球引力的影响,能够带来地球上潮汐的变化,所以沿海捕鱼的渔民通常是根据阴历来推算潮汐的。
阴历是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这是东亚国家沿传的;阳历即使指公历,以阳光视运动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叫“阳光历”,简称“阳历”,此刻国际上通用的就是这种,由于它来源于西方,是辛亥革命时期才传到我国的,所以也称为新历。阴历是平年十二个月,全年时间为354天或355天。而阳历是平年365天,闰年366天。阴历大月是30日,小月是29日。而阳历是大月31天,小月30天。阴历通常的称呼是月初为某月初几,而阳历通常的称呼为某月某日。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公历,俗称“新历”,与中国旧有的历法相对。
1949年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而阴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
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自古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一般称为“农历”。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
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可能不出五年,我们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然而这种情景并没有发生,因为中国的历法中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叫“置闰法”。
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称为闰年。比如2016年、2020年都是闰年。
阴历阳历怎样区分详解(三):
阳历阴历农历的区分时间不一样,使用范围不一样。
阳历就是公历,就是日历中讲的几月几日,也就是上学上班等所按照的日历。
农历就是阴历,就是平常讲的几月初几,或者是算节气或者传统节日时所按照的日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但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阳光回归年为年的长度,经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怎样区分阳历阴历农历
在万年历或者是日历书上用阿拉伯数字记载日期的为阳历,也就是公历,全年三百六十五天。用汉字数字记录的日期为农历也就是阴历,全年三百五十四天。阳历闰年多一天为三百六十六二人,农历闰月全年为三百八十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