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习俗

惊蛰的习俗(详解3篇)

时间:2024-02-02 09:36:25

  惊蛰的习俗详解(一):

  祭雷神: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在台湾,相传“雷公”是一只大鸟,并且随时随地拿着一支铁锤,就是他用铁锤打出隆隆的雷声,唤醒大地万物,人们才明白春天已经来临了。

  惊蛰吃梨:

  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古代走西口者也取“离”的谐音,多有“离家创业”之意。之后,山西的人们惊蛰日吃梨,亦有“奋力荣祖”之念。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

  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客家“炒虫”:

  惊蛰日驱虫、除虫、吃虫的习俗,起源十分古老。

  惊蛰这一天,闽西古汀州地区客家人,或在热水中煮带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民间认为,这样能够消灭多种小虫。还有的客家人或做芋子饭、或做芋子饺吃,以芋子象征“毛虫”,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虫。

  “打小人”驱赶霉运:

  打小人源于驱虫。惊蛰平地一声雷,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驱赶霉运、打小人的习俗。

  惊蛰的意义

  惊蛰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

  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惊蛰的习俗详解(二):

  惊蛰这一天讲究要吃梨、蒙鼓皮、打小人、祭白虎等,但具体到各个地区风俗又是不太一样,尤其体此刻吃上头,比如:

  1、山东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

  2、陕西

  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预示着来年的庄稼能不受虫害。

  3、广西

  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如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都要吃“炒虫”。

  4、广东

  按广东传说,古时凶神之一的白虎会在惊蛰当天出来找吃的,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仅有以蛋喂食它才不会伤人,所以就有惊蛰吃鸡蛋的习俗。

  5、江西

  赣南一带的客家人,在惊蛰这天要在热水中煮带毛的芋头,沾着糖吃,做法简单,并且还算是粗粮,好吃又健康。

  惊蛰有哪些农谚俗语?

  1、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意思是说在惊蛰节气当天如果是刮北风为主,那么表示接下来几天的气温会比较低。

  2、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意思是说如果在惊蛰时节吹的是南风的话,那么秧苗就要晚一些播种。因为吹的是南风的话,就会出现俗话说的倒春寒。

  3、惊蛰闻雷米如泥

  意思是说在惊蛰当天打雷了,那表示着这一年会风调雨顺,稻谷都会大丰收,家家户户都有米吃,这样当年的米价就会相当便宜了。

  4、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意思是说在惊蛰时节翻动土地,能够使地下的空气更流通,到春分的时候,地气就全部活动开了。

  5、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意思是说到了惊蛰节气,就会开始响春雷了,而这个时节正值“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了,雨水也增多了,这也就意味着农民朋友要开始春耕农忙了。

  总的来说,惊蛰节气各地风俗都是不一样的,可是有一点却相同,那就是都到了春耕忙碌时节。而古人总结的农谚俗语对惊蛰节气不一样的气候变化,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真是细致到了方方面面,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惊蛰的习俗详解(三):

  惊蛰时节的常见习俗

  1、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2、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到达事半功倍之效。

  3、“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趣味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这和闻雷抖衣一样,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期望害虫不要来骚扰自我。

  4、抒发内心不忿

  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

  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冇小人搞搞震,而被“打”的对象,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期望他们知难而退及抒发个人内心的不忿。

  24节气中的惊蛰表示什么

  惊蛰寓意着天气回暖,春耕开始。

  这个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惊蛰的风也有用来测试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节气有什么含义

  惊蛰这一天的时候,又被人们叫做“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阳光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也就是每一年的春季。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惊蛰时,斗指丁。阳光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方过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就像是蛟龙。”

  惊蛰节气有什么特点说法

  因为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的基本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方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方,常年雨水、惊蛰也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方雷暴开始最晚的一个地方了。

  惊蛰有什么风俗文化

  中国一向以来的在中国民间故事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风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总是胡乱说话。

Copyright © 2016-2024 www.nan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南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70253号-1

部分内容来自得培资料和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