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

科举制(详解3篇)

时间:2024-02-02 10:48:14

  科举制详解(一):

  科举制由隋朝开创,因分科举人而得名,为选拔官吏的制度。基本方法是由国家设立科目,经过逐级考试,按成绩授予相当的官职。

  一、隋

  1.时间:隋开皇七年(公元587)

  2.人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诏定制,为科举制度之始;大业三年(公元607),炀帝创立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科举制逐渐构成;

  3.资料:隋初规定原有的秀才、明经两科,由州县学送生徒到中央参加考试。

  二、唐

  (一)完善:唐代科举考试分为制举和常举两种。

  1.制举由皇帝特旨召试,应举科目广泛,应试者身份不限,中第者可获出身或官职;

  2.常举每年举行,科目主要集中在明经、进士两科,中第者可获得出身,经过吏部铨选,才能正式做官。

  (二)创新

  1.殿试:武则天时期,发展了科举制度,实行“殿试”,亲自考试取官。

  2.武举:充实科举资料,增加进士录取名额,并开创了制科。

  3.自荐:仪凤元年(676年)令两广、贵州等地选拔人才,时称“南选”。此外,又有“自举”“试官”“员外官”等名目。

  三、元

  资料:元朝划分民族为四等的统治政策(1蒙古人2色目人3汉人4南人),对各个等级也作出不一样规定。在考试科目上规定蒙古、色目人考两场,而汉人、南人考三场,考题难易也有差别。

  四、宋

  创新:创立“糊名”“誊录”之制。糊名就是把试卷卷首的考生姓名、籍贯和初定等第都要封住或者裁去,以防评卷官徇私作弊。誊录就是抄写试卷,誉录后送归封弥官存档;誉录的卷子称草卷,送给考官评阅。

  五、明

  1.创新:明代科举分乡试、会试两级。子午卯酉之年在省城举行乡试,中试者为举人;辰戌丑末年各地举子在京城举行会试“亦称春闱”,合格者为贡士;贡士再经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合格后,即分三甲张榜公布,统称进士。

  2.考试:考试命题一律出自《四书》《五经》,答卷的解释限定于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据,不得随意发挥。八股文定型于明朝中叶,每篇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部分组成,文字要讲究对偶工整,不仅仅形式僵化,并且要“代圣贤立言”。

  六、清

  1.沿明:清朝科举所用八股文之资料、形式较明朝限制更严。

  2.创新:

  (1)鸦片战争以后,变通科目之制,开始把西学加入科举之中(洋务运动);

  (2)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兴起,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下诏,废除八股文;

  (3)1901年8月29日科举考试增设中外政治、史事、策论,停止武科考试;清政府被迫于1905年9月2日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科(1906)为始,所有分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样,“停科举以广学校”,科举制遂废除。

  科举制详解(二):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经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提高。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经过科举入仕供给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资料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异常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最终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提高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经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

  到明朝,科举考试构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资料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进士】参见上文“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

  【状元】参见上文“殿试”。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

  【会元】参见上文“会试”。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上文“乡试”。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上文“会试”。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上文“乡试”。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生员】即秀才,参见上文“童生试”。经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

  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资料,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资料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4、古代学校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资料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国子监】参见上文“太学”。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提高人士。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之后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5、古代学官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此刻的大学校长。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此刻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科举制详解(三):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重要的选官制度。主要资料是:人们经过自愿报名,参加不一样级别和科目的考试,由主管机构根据各人的考试成绩,选取人才,委以不一样的官职。自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建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废除(公元598―1905年),沿行一千三百余年,几乎不曾断绝,为历代王朝选取了很多官吏。所以,了解它的发展简史,对于了解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构成、社会时尚、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产生背景

  1.全国统一局面供给了一个政治环境

  东汉后长期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中,战争频繁,经济凋敝,人人自危。所以无论从上述哪一方面,都不可能为像科举这样广揽人才的制度供给条件。而隋以后的各个王朝虽有更替及动乱,但都有较长且稳定的统治时期,这为该制度的确立和延续供给了政治环境。

  2.地主阶级结构的变化奠定了阶级基础

  东汉后的长期战乱从经济和政治上都削弱了士族大地主的实力,中小地主的地位上升与大地主在政治上并驾齐驱,并逐渐占据了优势。这优势表此刻选官制度上就是以推荐为主逐渐被以考试选官的科举制度代替。

  3.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发展完善使得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春秋以后封建社会逐步摆脱以前社会形态的影响,至隋唐时成熟。标志是:统治阶级的队伍日渐扩大;政治机构分工越来越细;制度逐渐整齐划一;必要的政治制度相继建立,构成了完整的封建统治体系。科举制度正是为满足对官吏的需要,为适应中小地主政治地位上升的趋势而确立起来的。

  二、发展历史

  科举制度经隋唐至明清基本上沿用不废。大概经历隋唐、宋、明清三个阶段。

  科举制度始于隋,在全国实施当是唐朝,所以隋唐是起始和摸索阶段:从科目上看,带汉魏遗风;从资料上看,杂乱无章;从遴选官吏方面看,无必须之制。

  宋代是隋唐向明清过渡的中转阶段,已经完备:科目的轻重划然分开,开始出现由多科目向单科目过渡的趋向;资料趋于一致,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定;科举开始成为遴选官吏的主要方法,选授官职有制度。

  明清是鼎盛时期。科目基本仅有一科,用以划分等级的是不一样级别的科举考试;考试资料、与考试相关的事务有严格的规定;除授官职有严格的制度,科举成为人们入仕的唯一途径。科举制度已经与经济、政治制度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成为全面、系统的选官制度。

  五代辽金元时基本上沿用前代,或有明显民族歧视色彩,无代表性,不加赘述。

  三、名目

  科举的名目很多,可分三类。

  1.常科

  也称常举、贡举,每年按时举行的分科考试。

  2.制科

  皇帝召集一些知名人士而举行的临时性考试。

  3.武举

  考试以骑、弓、射、马、武术为主,中者进入军队任职。

  四、方法

  自隋至清选官的方法有很大的变化。就考生成分来说,都要求本人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家人奉公守法;都要求在户籍所在地区报名或考试;如有违反予以除名。考生的来源有两种:一是在校的学生;二是未在校的百姓。

  就考试程序来说,各朝代都分国家和地方两大级别,部级的为最高级别,地方级的一般又分省、县,顺序都是从低级到高级(有连中三元之说)。

  为了确保科举制度的实施,各朝都制定了许多规则,资料涉及到科举的各个方面和层次,对所有参与人员的条件、功过赏罚等都有明确条例。

  考后任用有共同之处:复试合格后才授予相应官职;经过考试享有特权;经过科举的官员比例越来越高;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任用越来越难。

  五、利弊

  1.科举制度的合理性

  (1)与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提高、合理。它以考试为基础,有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之味。为防止考官偏见及受托、作弊,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勘等规定以确保公平。与察举制等相比,避免了人的主观作用,淡化了门第、家世的影响,形式上供给了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国家机构中,拓宽了统治基础。由于读书人有了一条读书、考试、做官的三位一体的仕进之路,缓解了他们的不满情绪,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2)它把原先分散的选官权力完全收归中央,设专门机构负责考试和中第者的任用,这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保证社会稳定是必要的。

  (3)它对古代文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4)它促进了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明清时学校与科举集合起来,构成了系统的学校教育体系,促进了古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使统治者能系统地培养贴合自我需要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2.科举制度的弊端

  (1)它把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科考上来,人的聪明才智都用来应付各种考试,有人曾写诗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明清时科考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更使人们成为应付科举的机器。而以四书五经为考试资料、八股文为专门的科考文式,则使读书人读死书、死读书,忽视实际才能的培养,中举后只能是统治者的奴仆。

  (2)它禁锢了人的思想,束缚了人的发展,使人耽于四书五经、八股文章之中,构成了不务实际的社会风气,实现了统治者梦寐以求的思想的大一统。但这种大一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越来越落后。

  当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时,人们才从浑浑噩噩中惊醒,发现除了四书五经、八股文章还有更多更有用的东西,开始认识到科举的危害,并群起而攻之。1905年,在全国的声讨中,清光绪帝宣布废除科举,科举制度最终寿终正寝。

相关推荐
  •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详解(一):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 科举制度: 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经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

Copyright © 2016-2024 www.nan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南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70253号-1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