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特点和风俗详解(一):
秋分的特点
秋分属于一个过渡性季节,这个节气一到,很多地区的气温都开始变低了。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降雨会带走地面的热量,降低地表气温,所以,秋分后天气会逐渐的转凉,夜晚的温差更是逐渐拉大起来。秋分过后,阳光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
我国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所以,雷声不可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二、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三、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秋分的风俗
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此刻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可是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一样,不必须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之后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还有一个异常的风俗,就是“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
竖蛋
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候南极
古时把南极星的出现看成是祥瑞的象征。因而历代皇帝会在秋分这日早晨,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极星。
因为我国生活在北半球,因而南极星(也称“南极仙翁或老人星”)南极仙翁一年内仅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见到,且一闪而逝,极难见到,春分过后,更是完全看不到。
南极仙翁又称南极真君,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老寿星,为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因为他主寿,所以又叫“寿星”。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并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小孩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此刻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的特点和风俗详解(二):
秋分节气的特点为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秋分节气的风俗有吃秋菜、粘雀子嘴、放风筝、送秋牛、祭月节、竖蛋。其中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送秋牛:秋分时节,民间挨家挨户送秋牛图,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吉祥,不违农时的话,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祭月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此刻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可是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一样,不必须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之后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粘雀子嘴:秋分这一天,客家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并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坏庄稼。
秋分的特点和风俗详解(三):
一、秋分的特点
1、气温变化:随着秋分的到来,气温逐渐开始下降。此时,人们开始感受到凉爽的晚风和清晨的露水。在某些年份,秋分可能会出现“秋老虎”现象,即短期内的炎热天气,但这只是短暂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会逐渐降低。
2、昼夜长短:秋分时节,昼夜时间变得更加均衡。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度几乎相等,各为12小时。此时,阳光直射赤道,地球上的日照时间开始逐渐减少。
3、降水特点:秋分时节的降水通常呈现出减少的趋势。然而,这个时节仍然是降水相对集中的时期,异常是在南北地区的温带地区。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可能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
二、秋分的风俗
1、祭月:在古代,秋分是祭月的重大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祭月仪式,表达对月亮的敬仰和感激。祭月仪式通常包括燃香、烧纸、敬献酒食等环节,人们还会唱起祭月的歌谣,跳起祭月的舞蹈。经过这种仪式,人们一方面能够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另一方面也能够表达对丰收和快乐的渴望。
2、吃秋菜:在南方地区,秋分时节有吃秋菜的风俗。所谓的“秋菜”,是指秋天收获的各种蔬菜,如辣椒、豆角、茄子等。人们认为,在这个季节吃秋菜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所以,许多人会在秋分这一天特地去买一些秋菜来食用。
3、贴秋膘:在古代,由于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身体消瘦。到了秋分时节,随着气温的降低和食欲的恢复,人们会开始贴秋膘。贴秋膘是指增加饮食量,尤其是多吃肉类食品,以补充夏季的身体消耗。此刻,人们仍然会在秋分前后增加食量,调整饮食结构,提高身体的营养摄入。
三、秋分启示
经过了解秋分的特点和风俗,我们能够从中得到许多对生活的启示:
1、尊重天然:秋分展示了天然的变化和力气,我们应当尊重天然,顺应天然规律,与天然和谐共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从天然中汲取智慧,遵循天然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和养生方法。
2、平衡饮食:秋分时节是调整饮食的好时机。人们应适当增加对有益身体健康的食物的摄取量。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平衡和多样性。能够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秋季丰收的食物。
3、健康生活:秋分时节的天然环境有利于健康生活。此时的气候宜人,适合户外活动和锻炼。人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季节的优势,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如散步、跑步、骑车等,以坚持身体健康。
4、民俗传承: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有助于增加生活的乐趣和提高文化素养。秋分风俗如祭月、吃秋菜、贴秋膘等都是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经过参与这些活动,人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秋分文化
1、文学表现:秋分在文学中有着丰富的表现。诗人们常常借助秋分这一节气来抒发情感,感叹时光流转和天然的变化。例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诗人经过描绘秋分的景象,表达了对天然和时间的感慨和思考。
2、艺术创作:秋分也在艺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画家们常常以秋分为题材进行创作,经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对季节和天然的感受。例如,中国画家齐白石的《秋分图》以富有诗意的画笔展现了秋分的美丽与寂寥。
3、哲学思考:秋分在哲学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代表了阴阳平衡的状态,象征着和谐与稳定。道家思想中的“不争”和“平衡”在秋分这一节气中得到了体现。
总之,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仅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俗,并且在文化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