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祭祖有什么讲究(一):
1、衣着
着装需朴素,不要穿大红大绿。女性不必涂脂抹粉,家人带上香烛以及供品。
2、心意
祭祖和扫墓要有诚意、恭敬之心,请勿用脚去碰墓碑,要有严肃庄重的态度。
3、时间
选择扫墓的时间最好选在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一般是在上午十点到午时三点间为好。
4、保暖
冬至是全年日出时间最短的日子所以天气冷,需要异常注意保暖。
5、安全
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做到不在山头、林地、墓地烧纸焚香、点燃蜡烛、燃放鞭炮,杜绝各种隐患的发生。
6、拜祭辈分
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拜祭完毕后,祭品让祖先祝福过,众人可食取祭品。
冬至祭祖有什么讲究(二):
冬至的由来至祭祖之俗,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
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嘉靖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风俗,如万历《建阳县志》说:“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福建祀祖用专门制作的粉米圆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
冬至为什么要祭祖
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除了各家祭拜自我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庙的就要合族举行祭祀典礼,称为祭冬。
冬至的由来至祭祖之俗,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
冬至的含义
冬至节气的含义,并不是说冬至节气到了,冬天也就到了,因为冬至的“至”并不是到了的意思,而是指极致,尽头。古人对冬至的解释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在古代的时候,冬至不只是一个节气,并且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所以冬至也俗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民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是因为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一向以来都是24节气之首,所以最早的时候冬至就是我国的新年。
冬至祭祖有什么讲究(三):
冬至祭祖需要注意什么
一、衣着朴素,女性不必涂脂抹粉,家人带上香烛以及供品,不可在墓前杀生,此刻时尚作兴奉上鲜花,可选菊花之类。
二、上坟地后,先着手清扫墓地周围杂草,尤其要注意观察坟头上有无杂树,如果有树就要拔掉;再观察墓前有无杂土堵住小明堂,以及排水沟是否堵塞。
三、观察墓架以墓碑是否有塌陷以及破裂,发现异常情景就要及时请风水师前来指导采取措施弥补。
四、把供品奉上,点燃香烛和焚烧纸钱(注意防火)。一般要率家人向先人三鞠躬后读祭文,以表达后人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五、离开之前点燃鞭炮(公墓区也可在指定地点点燃鞭炮,切记防火)。
六、全家人可扫墓后聚餐,以素食为主,延续吃馄饨、饺子、吃汤圆、吃红豆稀饭等习俗。
冬至节气的风俗:
1,吃饺子:在中国北方地区,冬至节气时吃饺子是一种传统习俗。饺子的形状像古代的银元,寓意着财源广进,家庭快乐。
2,吃汤圆:在中国南方地区,冬至节气时吃汤圆是一种传统习俗。汤圆的形状像团圆,寓意着家庭团聚和睦。
3,吃馄饨:冬至吃馄饨的习俗源远流长。馄饨又称“混沌”,与“混元”谐音,寓意着天地初开,万物始生。吃馄饨表示对新一年的完美期待。
4,吃羊肉:这是河北、山东等地的一种食俗。羊肉有温补阳气,抵御寒邪的作用。吃羊肉能够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和关节炎等疾病。
5,晒阳光:冬至节气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人们会在这一天尽量多地晒阳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D。
6,冬至节:在中国南方地区,冬至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7,冬至节市:在中国许多地方,冬至节市是一个传统的活动,人们会在这一天去集市购买年货、节日用品等。
8,祭祖宴饮:冬至节祀祖宴饮的习俗最早源于先秦时期,主要流行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人们在这一天要向祖先祭拜,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
9,画九九消寒图:这是江南地区的一种独特习俗。人们在纸上画出一个九宫格,每个格子里写上一个数字,从1到81,代表着从冬至开始的81天。每一天用红笔涂掉一个数字,直到涂完为止,表示度过了最寒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