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详解3篇)

时间:2024-02-10 20:01:00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详解(一):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四书》分别讲了什么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见梁惠王。

  王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日:“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日,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日,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嘉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反映出孔子做事做人的态度,当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以及孔夫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我的主张。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全书共有三十三个章节,而它的每一个章节,都是根据这一零九个字的经义所衍生出来的,乃此书的立论之言。

  《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家学派的入门读物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过去“四书”教育中首先学习的一一部经典,它相对短小易懂,被称作“初学入德之门”,是中国知识分子从此走入系统学习、走进道德世界的基础学问。作为《大学》最开篇的一-句话,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词就是整部《大学》的“三纲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详解(二):

  四书

  《论语》简介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著作,由于弟子众多,已经无从考证是哪一位了,只是记载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著作,可是据说有子贡,子夏、子游等所撰写。此书是根据孔子和弟子的言行所编写的语录。全书20篇共492章,此书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以及道德观念和伦理思想等。

  其中能使我们比较熟悉的语录都出自论语,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论语》是一部很不错的历史书籍,无论是从言行举止,还是教育思想,或是为人处世等等;《论语》都能教会你该如何去做。

  《大学》简介

  《大学》是一部能治国平天下的历史书籍,也是一部古代讨论教育思想的重要书籍,更是一部能修身养性,修行道德和修养的一部书籍,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曾子所著。本人清楚地记得“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就是出自《大学》这部经典。简单意思就是说,如果你的钱财是经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那么还会在不合理的情景下失去。

  其中在《大学》这部经典里,第一章节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可见这是一部多么能教导人们做人做事的一部经典。

  《孟子》简介

  《孟子》同为儒家经典之作,其作者顾名思义就是孟子。此部经典主要论述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思想等。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说的继承人,儒家的重要人物。

  《孟子》这部经典共十一篇,现存七篇,共260章,约三万五千字。总归,四书作为儒家经典,其主张和论述几乎大同小异,基本讲政治,教育、修养、道德等。

  《中庸》简介

  《中庸》也是一部讲道德讲诚信的一部经典,同为儒家经典之一,是子思的著作,也就是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所著。中庸论道讲德,也指儒家的一个道德标准。

  读《中庸》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道与德,什么是修养格局以及富贵贫贱。

  五经

  《周易》简介

  《周易》其实是指《易经》,也是三易之一,也就是说《周易》是易经的一部分。想起易经,可能大家都会想起易经八卦,其实《易经》博大精深,此刻的年轻人能读懂的没几个;反之,若是读懂《易经》则很是不简单。《周易》这部经典是周朝周文王姬昌所著,就是姜子牙辅佐的那个周文王所著。

  《周易》包括了《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指的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辞和爻辞各有说明,作为占卜所用。《传》指对卦辞和爻辞的解释说明,相传是孔子撰写的。

  《尚书》简介

  《尚书》是一部由旧石器时期诸子百家所著,也就是说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诸子百家指道家,法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等。《尚书》为儒家经典的核心书籍。

  《尚书》主要讲述上古时期皇家档案文件的一个汇总。古文《尚书》已消失不见踪迹,现存版本真假参半。

  《诗经》简介

  《诗经》顾名思义,是一部关于诗歌的总集,源于周朝,作者佚名。后传尹吉甫采集,由孔子编订。《诗经》里主要反映了周朝的婚姻与感情,压迫与反抗、战争与徭役、动物与植物、天象与地貌等方方面面。

  《诗经》是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周朝初期到周朝末期,约几百年历史的社会风貌。

  《春秋》简介

  《春秋》显而易见是一部关于记载历史的史书,其作者相传是孔子。主要记载周朝时期至鲁国时期的国史。

  《春秋》称为“春秋三传”,其中包括《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史书,被历代史家奉为经典。

  《礼记》简介

  《礼记》是西汉时期礼学家戴圣所著,主要讲述旧石器时期的礼制。体现了旧石器时期儒家的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政治思想如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教育思想如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方法和教养等等。

  《礼记》是研究旧石器时期的一部重要书籍,也是一部儒家思想的重要汇总。《礼记》的文化传承以及对当代的文化教育和道德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详解(三):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四书五经”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

  数千年来,它们启迪了炎黄子孙对宇宙天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释,供给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

  《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宋代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家学派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想要修养自我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我的心态,想要端正自我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我的诚意,想要证实自我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我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天然也安舒了。

  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能够经常坚持充足。

  《中庸》

  《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程颢和程颐)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的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并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资料十分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欢乐的事吗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一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教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明白的就承认明白,不明白的就是不明白,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应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天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能够被粉刷的。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我的人请教,并不感到耻辱。

  13、三思而后行。

  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研究,然后才去行动。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欢乐,仁德的人长寿。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人一路同行,其中必须有能够做我的教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我如果有就要改正。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消逝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三军的统帅能够被夺去,却不能够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明白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1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十分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资料,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我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人民的欢乐为自我欢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欢乐为自我的欢乐;以人民忧愁为自我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译文:天降的灾祸还能够躲避,自我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我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6、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我的区分,抛弃自我的不对,理解人家对的,十分欢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必须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忙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忙他的人就少。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译文: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头的人必须爱好得更加利害。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1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译文:我爱人家,人家却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我,自我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人家,人家却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问自我,自我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

  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我,自我的敬意还不够吗

  1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我被攻打的原因,别人才攻打它。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诗经》

  《诗经》在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诗经》还有“赋”、“比”、“兴”这三个修辞手法。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文: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

  4、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梦想新乐土。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6、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感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尚书》

  《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资料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资料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

  《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1、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2、侮慢自贤,反道败德。

  译文:轻慢众人,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德义。

  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4、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5、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译文: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译文: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7、为山九刃,功亏一篑。

  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礼记》

  《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记》;另一种,也便是我们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2、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并且敬重,畏服并且爱慕他。对于自我所爱的人,要能明白他的缺点,对于自我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记并且能礼让,修身行善并且不懈怠的人,能够称之为君子。

  4、知为人子,然后能够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能够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译文:能明白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明白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明白。

  译文: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6、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译文: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沉浸在他的歌声中;善于教学的人,能让人继承他的志向。

  7、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译文:开头虽然仅有毫厘的差别,到之后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易经》

  《易经》也叫做《周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它也是中医之子向更高层次学习的门槛。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2、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文: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文: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能够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能够长久。

  5、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译文: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一样;到达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7、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译文: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

  《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以下为《左传》的资料摘选。

  1、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文: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灭亡。

  2、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译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我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我的力气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译文: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译文: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露出来受寒。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6、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译文:举荐人才,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遗漏;赏赐爵禄,不要忘记有功劳的人。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文: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坚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译文:树梢大于树干,树就要折断;尾巴大了就必须不能摇摆灵活。

  9、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译文:树立德行,最可贵的是使它不断增长;而除掉毛病,最好是除得干净彻底。

Copyright © 2016-2024 www.nan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南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70253号-1

部分内容来自得培资料和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