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法

语文语法(详解3篇)

时间:2023-03-15 08:54:44

  语文语法详解(一):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仅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 效率、品德;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

  表示时光名称,上午、夏天、春天、此刻、立春、星期二、刚才;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

  ①表示人称的名词,能够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光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 看 说 进行 开始

  2、心理活动动词 如,想 爱 恨 怕 期望 喜欢 担心

  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 叫 让 派 请求禁止

  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 会 能够 愿 肯 敢 要 应应当(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 )

  5、趋向动词 如,来去 上 进 出 回 过 开 上来 起来

  6、确定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 “为”等

  动词的语法特点:

  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能够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能够重叠,表示时光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确定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能够和后面的动词一齐作谓语中心语,也能够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能够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能够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

  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

  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①一部分形容词能够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能够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

  表概数:几、许多;

  表序数:第一、老三;

  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能够用分数表示,也能够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

  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1. 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3. .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那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

  代词的语法特点:

  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

  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

  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能够包括听话人;“咱们”必须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

  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光、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齐、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语气:可、倒、必须、必定、必然、却、、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

  表示否定:不、没、没有、别;

  表示时光:刚、恰好、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立刻、起初、原先、一向、永久、从来、偶尔、随时、忽然;

  表示程度: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

  表示情势:仿佛、渐渐、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

  副词的语法特点:

  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

  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

  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并且、虽然 可是。

  语法特点:

  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能够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光、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1.表时光:在 于 自自从 从 当 由 趁 随着 到

  2、表处所:从 打 朝 向 在 沿着 顺着

  3、表排除:除 除了

  4、表对象、范围: 对于 和 跟同 与 替 将 把 关于 被

  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根据 以 凭 本着 用

  语文语法详解(二):

  短语

  词和词按照必须的规则能够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

  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最基本的是下头七种。

  联合(并列)短语:

  由地位平等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做联合短语。

  由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并列在一齐。

  如:科学技术调查研究酸甜苦辣你我他细致而周到讨论并经过上游或下游升学或就业

  (2)主谓短语:

  被陈述对象在前,陈述者在后构成的短语,叫做“主谓短语”,好像一个句子,可是没有句子的语气,因而没有句子的独立性。

  如"电灯亮、电话通、学校开学、山河壮丽、春雨绵绵、河水奔腾、祖国富强"。

  (3)偏正短语

  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前偏后正)其间的关系是修饰、限制关系。

  根据组成部分的不一样,能够分为:

  ①中心语是名词的:其中修饰语叫定语(能够是名词、形容词、动词等),所以又叫“定中短语”。

  如:祖国大地我的故乡文学流派遥远的地方

  一朵茶花美丽天使千斤重担前进的步伐流动状态

  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叫状语(一般是副词或形容词),所以又叫“状中短语”。

  如:很好看不细致已经完成精心培植独立思考大力支持能够参加慢慢地走

  (4)动宾短语

  由动词和宾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一般表示动作、行为,后一部分一般是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是宾语。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支配和被支配或关涉和被关涉的关系,也就是动宾关系。

  如:翻修马路寄存行李热爱科学影响声誉来了客人防止中毒下决心是凤尾竹象珍珠

  象征光明富有幽默感

  (5)后补短语

  由中心语和补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是中心语,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是补语。两部分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中心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这是补充成分在后面的短语,

  如"坐下、掉下去、拿起来、算得准、说得妙、放在那里"。

  (6)介词短语:

  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在后组成的短语。

  如:在中国、对他们、往新疆、从今年、关于他、向大家、朝北京方向、以这种方式、为广大群众、比个人的利益。

  (7)的字短语:

  用“的”在最终组成的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

  如"教书的、开车的、走路的、先进的、手里拿把花的、头上打着蝴蝶结的"。

  句子六种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划在主语下头

  谓语:“——” 划在谓语下头

  宾语:“~~~~” 划在宾语下头

  定语:“”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补语:“〈〉”用在补语前后

  句子成分作用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

  宾语——是动语支配、关涉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

  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如:

  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能够充当谓语。如:

  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能够充当宾语。如:

  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

   ̄ ̄ ̄  ̄ ̄  ̄ ̄

  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如:

  (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定语后置。如: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副词、形容词、表时光(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是状语的标志。如: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

  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能够充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

  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

  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

  领属+数量+各种短语+形容词+名词。

  句例:(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

  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

  句例:[昨日][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特殊句子成分

  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

  1、主谓谓语句:这个电影我看过。

  2、复杂宾语句链:我看见小王在大街上边走边读书。

  3、兼语句链:大家选他当班长。

  4、双宾语句:李教师教我们语文。

  5、连动句:他们听了这个消息[很]高兴。

  6、把字句:教师[亲切地][把书]放〈到他的手中〉。

  7、被字句:她[已][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8、存现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园子。

  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组成的句子。

  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分句能够是主谓句,也能够是非主谓句。

  复句的类型

  并列关系:平列式、比较式

  承接关系:按顺序叙述

  递进关系:分句之间表示意义上层进

  选择关系:或此或彼、非此即彼、选一舍一

  转折关系:重转式、轻转式

  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前果后因

  假设关系:前句假设,后句是假设的结果

  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

  目的关系:以、以便、为的是、免得、以免等

  解说关系:指不相连的复指中的复句。

  语文语法详解(三):

  常用介词及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助词

  1、含义:是起辅助作用的词,没有独立性,意义最不实在。

  2、种类:

  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动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了、吗、呢、啊、呀、吧、哪、啦

  3、注意事项:

  ○结构助词“的”主要用在名词前头,“地”主要用在动词前头,前后两

  部分之间是修饰关系或限制关系。“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或说明。

  ○结构助词“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用来修

  饰名词(后边在加“的”),或代替名词(后边要加“的”,有的不用加)。

  ○动态助词“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以往

  发生过。

  ○语气助词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

  叹词

  1、含义: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2、种类:主要有“唉,哎,嗨,喂,哎呀,哎哟”等。

  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

  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哈哈,嘭,哗啦,叮,轰隆隆”等。

  词性的辨析

  一、分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辨析:

  1)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能够。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能够。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必须”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能够。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能够。如:不能说“一概不一概?”能够“一致不一致?”

  2)时光副词和时光名词的区别:

  a.时光名词能做定语,如:“此刻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景”。时光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景”这种说法就不能够。

  b.时光名词做主语,如:“今日星期天”,“此刻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光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是不能够的。

  c.时光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光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说“从以往、到刚刚”就不合理。

  d.时光 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

  时光副词不能。举例时光副词A.立刻、立刻、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时光名词B.最近、此刻、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3).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经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能够。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能够。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能够。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拿我开玩笑。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4).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能够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能够。

  D.连词“和”不能出此刻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能够。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小孩都回来了。

  5).兼类词:一个词在不一样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动词)

  6)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

  买了一把锁。(名词) 把门锁上。(动词)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

  怎样多了一个人?(动词) 那里人太多。(形容词)

  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 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

  每个人都有他自我的梦想。(名词) 这时最梦想的是骑立刻天山。(形容词)

  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 你怎样老哭?(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 我今日又白跑了。(副词)

  练习 一、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

  A.肃穆 肃立 B.也许 立刻 C.聪明 智慧 D.欣然 果然

  二、确定加点词的词性

  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4.隔着云看阳光,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7.这道题教师讲得很明白。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9.我们应当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三、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A.副词 B.叹词 C.介词 D.拟声词

  越发 除了 始终 依照 沿着 索性 扑通 哦 屡次 何必 自从 砰 啊 却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一个人为自我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即使困难重重,也会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

  (二 )句子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必须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能够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 ] 补语 <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 语、状语、补语。

  ②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样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景: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确定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

  (主语) (谓语)( 宾语)

  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 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样样”

  ( 主 语 ) (谓语、宾语)

  例: 猫 ‖捉 鱼

  主 谓 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 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 谓 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光、地点、范围、情景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定语放在主宾前, (4)谓前状语谓后补。 (5)“的”定“地”状“得”后补, (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理解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练习:

  1、他十分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15、连长命令我们立刻休息。 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

  利用语法结构分析处理病句问题

  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并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例如:

  (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供给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2)今日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分析:把第一句的所有定语、状语都压缩掉,剩下的主干是“发现供给证据”,能够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第二句的主干则是“青年担负建成强国”,很显然,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谓语中心语“担负”和“建成强国”不搭配,“担负”后边一般要有“任务”“使命”“职责”等词语作宾语或宾语中心语。这个句子缺少这类词语,所以使人觉得话没有说完全。

  病句中的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1 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人民日报》1993年6月 11日)

  2 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生活与健康报》1991年1月29日) 3 冬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北京交通安全》1990年 10月 15日)

  分析:上头三个病句都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此类病句可用缩句去来检测。如病句一紧缩后的句子主干为:母牛被流传。这明显不对,被广为流传的应是母牛的故事。病句二也可缩减为:神效走向世界。“神效”只能震动或传遍世界,用“走向”来搭配不妥。病句三的错吴更加明显,“乘客”不能增大,增大的是乘客的数量,所以在“乘客”后加上“流量”二字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通常的动宾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情景:l 一动词带一宾语:

  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戏剧电影报》1995年2月)

  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新民晚报》1999年2月18日)前一句应把“举行”改为“举办”,后一句中“创”与“气温”明显不搭配。《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创”解释为:开始(做);(初次)做。对象必须跟“做”联系上,气温是客观的,不能“做”,改为“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行的气温最高记录”,句子就通顺了。

  2 一动词带多个宾语:

  在娘娘庙前感受了旺盛的香火和虔诚的气氛。(《北京青年报》1990年2月20日)

  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最终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文汇报》1995年3月17日)

  这两句中作宾语的名词短语仅有一个能够和该动词搭配。病句一中“感受气氛”是正确的,但绝不能“感受香火”,应改为:在娘娘庙前目睹了旺盛的香火,感受了虔诚的气氛。后一个病句依此类推可改为: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最终感受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心境,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状态。

  定中搭配不当:

  那里大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青年报》1991年2月1日)

  定语“藏龙卧虎”与中心语“人才”搭配不当。“龙”、“虎’嘟比喻人才,再去修饰“人才”便重复了;且“藏”、“卧”含“有”之意,与谓语重复。整句可改为:那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3 状中搭配不当:

  人们众口一辞地认为……(《北京广播电视报》1990年3月6日) “众口一辞”与“认为”搭配不当。“众口一辞”显然是形容人们说话,那里却用来修饰“认为“这一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妥。很简单,将全句改为:人们众口一辞地说……

  搭配不当训练::

  1 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2 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3 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职责的态度。

  (应当把“是”改做“表现出”。)

  4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5 解放前,父亲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6 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奋力。

  (我们所能“奋力”的不是“缺点”,是“改正”。)

  7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成分残缺

  1.谓语残缺

  【例】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职责。

  〖析〗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例】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析〗在“突然”之后加上“发现”或“看见”,作谓语。

  2.宾语残缺

  【例】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2004全国卷Ⅳ)〖析〗缺宾语中心语。应在“4万元”后加“的处罚”,与“给予”搭配。另外,“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还有毛病。

  有的句子,谓语是并列短语,其中某一词语缺少宾语,如:

  【例】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我的不满。(2005全国卷Ⅲ4D)〖析〗“羞辱”缺少宾语,应改为“羞辱厂家或宣泄自我的不满”。

  3.主语残缺

  【例】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我老了”。(〖析〗缺主语,应在“一腔热血”加“的人”。

  【例】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能够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能够用它作餐具。〖析〗“既能够用来……”主语应当是“小刀”。可将“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改为“随身携带的精制小刀”。

  更多的是由于使用介词不当而导致主语残缺。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进取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2005浙江卷5B)

  〖析〗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

  【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

  提高。(2004青海卷)

  〖析〗介词“对”的使用使句子没有了主语,删掉“对”,“我们”就是主语。

  该识记的要识记,这一点容易做到,更重要的是从典型的例句中学习语法。例如: 1,我看了一本书。2,我看了一遍书。

  那里“一本”“一遍”都是数量词,位置也相同,但“一本”修饰“书”,是书的定语,“一遍”补充说明“看”,是看的补语。可见,典型的例句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学以致用: 学语法其实就是利用语法知识解决语言实际运用问题。

  1,检查并修改语病

  (1)、 句子成分残缺

  句子成分残缺有两种情景,一种情景是缺少主语,另一种情景是缺少宾语的中心语。

  缺少主语又分两种情景。 一是主语被掩盖,如: ⑴经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一是误认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如:⑵阵风掠过稻田时,恰似滚滚的黄河水,上下起伏。另一种情景是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如: ⑶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2 )、句子成分不搭配

  句子成分不搭配有五种情景。 一是主语和谓语不搭配,如:(1)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 一是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搭配,如:(2)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模的报告。一是主语和宾语不搭配,如:(3)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一是定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如:(4)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一是状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如:(5)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3)、 词序不当:词序不当容易产生歧义,如:1)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教师的事迹。 词序不当的另一个表现是,多个定语距中心语的远近关系处理不当。如:2)我们学校有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两位老教师。

  (4)、 种属关系不能并列。 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不得并列,如: 他经常去图书馆查阅工具书、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

  (5)、 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也不得并列,如:

  这所学校里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老教师和女教师只占少数。

  (6)、 意义关系颠倒。 在一个递进复句中,前项和后项是递进关系,其意义关系不得颠倒,如: 他不仅仅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并且能写一般的应用文。

  (7)、 同义反复. 同义反复有时候产生进取的修辞效果,但更多的时候是产生消极的效果,如: 听说学校要成立文学社,他首先第一个报了名。

  (8)、 关联词语不搭配:关联词语不搭配,会破坏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

  高速度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是十分可能的

  (9)、滥用关联词语. 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具有内在逻辑性,不得人为地强加某种关系,如:这本书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

  (10)、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位置一般具有确定性,不得随意调动,如: 不仅仅中草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并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11)、前后项不对应(前后不一致),如: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12)、否定不当. 不适当的否定会改变句子的原意,如: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13)、句式杂糅. 如:人一次吸进50--70毫克能够使人死亡。

  (14)、滥用或误用介词. 如:对于我们学校、由于开展了“学雷锋,创三好”活动,出现了新气象

  (15)、代词的误用。如:《修改部的故事》是一部受欢迎的电视剧,虽然只是表现了他们当

  中的一些小事,却耐人寻味。

  (16)、近义词误用。 如:他人挺随和,办事也很圆滑。

  (17)、成语误用。 成语用误,主要是由于意思理解不当或感情色彩使用不当造成的。

   命题有时也常出选择同义成语式。但关键还是要弄懂成语的含义。

  ①:他脾气太坏,动不动就暴殄天物,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

  “暴殄天物”意思是任意残害虐杀各种生物,之后也指不知爱惜物品,任意糟踏浪 费。 所以例①中应为“砸东西”。

  ②: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耳提面命地对我提出忠告,使我不断提高。

  “耳提面命”多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师长对弟子,指殷勤恳切地教

  导。应改为“恳切”。

  ③:鲁迅在“三.一八”大屠杀中耳濡目染了更多的杀戮。

  “耳濡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看得多了,长期浸润其中,无形中受到影响。应

  改为“耳闻目睹”。

  ④:他是个饱学之士,为人谦和,气度不凡,真是个附庸风雅的谦谦君子。

  “附庸风雅”指本来文化水平不高,却硬要装作有文化素养的样貌。改为“风流儒雅”。

  ⑤:天光很暗,那个人的笑容讳莫如深,如同罩在一层雾里。

  “讳莫如深”泛指隐瞒得十分严密,唯恐别人明白。改为“似隐似现”。

  ⑥:对于缺点错误,如果我们把它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

  “饮鸩止渴” 比喻用有害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更严重的后果。应改为“讳疾忌医”。

  ⑦:四十多年前的那些栉风沐雨的血腥斗争,至今犹历历在目。

  “栉风沐雨”形容长期在外奔波,历尽风吹雨淋的艰辛。改为:\'你死我活”。

  2,分析文言特殊句式,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字句。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景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2)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3)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构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4) 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5)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6) 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定语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一般是放在名词或代词前面,而古典文学定语后置的现象很普遍。

  例如:《荆柯刺秦王》中“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知其事者”是定语。《愚公移山》中“随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中“荷担者”是定语。

  (7) 确定句。1) 用“者……也”表确定。“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 句末用“也”表确定。“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3) 用“者”表确定。“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4) 用“为”表确定。“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5) 用“乃”表确定。“是乃狼也。”(这是狼)“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8)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2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9)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 谓语的省略

  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 宾语的省略

  例如:民说之,使(之)王天下……

  4) 介词的省略

  例如:方柯玩游戏(于)网吧。

  5) 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Copyright © 2016-2024 www.nan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南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70253号-1

部分内容来自得培资料和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