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精选40篇)

时间:2023-06-10 09:38:39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

  “克与千克”是人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资料。在学习时,学生由于没有基础,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资料,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

  一、走进数学生活,体验生活数学。

  本课学习体现了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归宿于生活的思想。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对1千克与1克有多重缺乏感性认识,但他们已经明白物体有轻重并能用手或其他部位的感受体验质量分辨物体的轻重。所以学习这一课我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学习资源,给学生供给充裕的动手实践实践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认识质量单位,进一步感知并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二、巧设问题情境,创造合作空间。

  创新始于问题。在本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问题并提出来。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使他们产生一种好学想学的欲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由学生解决的`问题尽量引导学生一齐去解答、去操作、去验证。

  三、关注过程体验,激活课堂活力。

  关注过程强调体验,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经过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现、发展和构成过程,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建立明确的质量观念。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

  一、她这节课供给了充分的“用数学”的机会,让学生进取、生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经过看两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就明白哪个轻,哪个重。再拿一个苹果和一包大的薯片让学生猜一猜,哪样重?让学生产生疑惑,引出:要明白那样重,必须掂一掂才明白哪个重。再拿出两个差不多的苹果,再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这时学生的答案不一,教师就顺藤摸瓜,说:要明白那个重,必须称一称,引出课题“克与千克”。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一颗花生、一个小花片、一个小圆片)加深了对克的印象。让学生亲手掂一掂桌面上用克做单位物品。经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实际重量。经过这样很多感知,学生才能真正构成1克的表象,从而构成必须的估量技能。出示两包精盐(一包500克),让学生算一算有多少克?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二、本课体现了对所学知识的简单的实际应用,经过掂、估各种物品的重量,增加感知材料,使学生发现原先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本事。

  总之本节课体现了数学教学应当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到达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3):

  《克和千克》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我就经过生活中物品有长有短、有多有少;又请同学们观察购买的物品,从而引入质量。随后请同学们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出示实物。并从中挑选了重约1克的2分硬币和5粒黄豆,和重约1千克的'盐,一手拿一物,比较感受1克与1千克物品,从而建立“克”很轻,“千克”较重的概念。紧之后运用积累的感受去找约1克、1千克的物品。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供给了“用数学”的机会,让学生进取、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供给更多实物材料,让学生经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从而构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如: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500克盐有多重,1个文具盒、1个小朋友,1个西瓜,1个乒乓球,1支粉笔等让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感知,迁移到对1克、1千克重量的感受。明白1千克=1000克,让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盘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小孩们自我体验到的,并构成必须的技能,获得进取的情感体验。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4):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我的知识。新教材中把“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齐进行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景下,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建构,来完成概念的构成。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个一个概念也就天然掌握了。所以,整个教学环节,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最终到1000克,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齐,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说说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个很轻的单位,人们是几乎感觉不到的。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桌上约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估计本事,再揭示学生找到的物品都约重1克,为丰富克的感知,让学生感知10克要几个硬币,20、50克呢?并让小组6、8个同学合起来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景下再让学生估量苹果与盐的重量,在估量过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优化。可惜在估量确定出苹果重量之后,忘却了让学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学1千克的.时候,我请学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废纸哪个重,哪个轻,由于两者体积相差比较大,学生很好的认识了千克,明白比较物品的轻重要看质量而不是体积。最终我请学生比较了1克与1千克的不一样,他们明显感受到1克比1千克轻得多,这为他们今后在选择适宜的质量单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经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在教学完千克后,因为时间关系,遗憾地没让学生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另一个值得反思之处就是在回归课本的整理知识的环节中,该思考适当的引导学生整理、回顾知识。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5):

  回顾《克和千克》的教学过程,感到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一、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经验(比轻重)出发以及课前布置到超市、商店调查物品有多重来揭示课题,学生感到很亲切,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经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忙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可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忙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1、经过活动帮忙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经过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分别有多重,并经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2、经过观看视频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感知生活中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

  3、给学生供给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明白物品的轻重,能够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经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称出1千克橘子,1千克的苹果,1千克的醋等等。

  3、采用估测方法。如:在学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供给先估测再实测(先掂一掂、估一估,再称一称)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让学生在修正的'过程逐步建立质量单位与具体实物的关系。

  4、运用比较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两袋食盐,一手掂1个2分硬币,这样经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构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三、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建构概念

  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经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我的知识体系。所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亲身感受物体都有轻、重,使学生对看不出、听不见的质量能够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再想方设法使学生亲身感受“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进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的食盐、1个2分,感受这1千克与1克放在手上的感觉;再经过视频呈现生活中的1千克、1克的物品。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本事。

  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实践(如称一称)、合作验证(验证估测的结果)、合作交流(统一估测的意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们都能进取主动地投入到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

  课堂教学中,也认识到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确定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经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6):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颜色等表面特征,而对于质量的关注则较少。由于小孩们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并且“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所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十分具有挑战性。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明白1千克=1000克,使学生明白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这部分的教学我主要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初步认识“克与千克”。在教学中,我着重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展现本课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我拿着天平和盘秤走进教室,很成功的吸引了小孩们的注意力,利用生活中常出此刻小孩们身边的秤拉近质量的学习与小孩们的距离。并借此机会简单给小孩们讲解了盘秤和天平的用法,小孩们的学习进取性很高,追问小孩们还见过什么样的秤?

  二、突出体验学习的意义

  “克与千克”的教学不能拘泥于普通的理论课堂,要让小孩们亲自体验才有助于小孩们对知识的掌握。我首先让小孩们用学具掂量了学具中“1克”的学具,体验1克之轻,再用盘秤称量了数学的重量,发现6本数学书的质量大约有1千克,让小孩们分组体验了1千克的有多重,让小孩们对1克与1千克有了初步的体验。

  三、利用数学活动充分调动小孩们的学习进取性

  我安排了“拍卖会”的活动环节,当小孩们对1克与1千克有了初步的体验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油桃、番茄等。让小孩们以手称量猜测水果的重量,并将小孩们的回答板书在黑板边缘,再称量水果,将水果送给猜测质量最接近的小孩,小孩们十分活跃,课后我经过调查,发现有的小孩虽然课上不明白水果的.质量,可是经过活动,了解了哪种水果大约有多少克。活动环节的效果还是十分好的,为小孩们以后做估质量类的题目打下基础。

  可是对于这类要求实践的课程来说,小孩们的充分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可是由于课堂的局限性、工具的局限性、材料的局限性,有的小孩们还是不能亲身参与到体验中来,于是我布置家庭作业让小孩们回家用家里的称量工具称一称家里物品的质量,增加生活体验。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7):

  在学校“求实杯”的比赛中,我执教了一节《克与千克》,听了领导评课后,感觉到自我很茫然,对新教材的编排有些困惑,经过这一节课与参与新课程的教师共勉,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1、深深地感觉到教师不是铁路警察,不是只管这个阶段的知识教学,在质量的概念上,充分地反映了教师应当有更广博的知识结构,也许我们不需要全部都讲给学生听,可是我们仅有掌握了充分深刻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自我的教学服务。同时,我也感到,如果在课前能多查阅一些资料,自我就能避免一些教学错误的出现。

  2、自我正在实践的是课改教材,这节课的备课过程让我感到教材给与我们教师实践的空间很广泛,然而我却感觉到自我越来越不会上课了。教研员教师异常强调,此刻备课如何才是一节好课,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看对学生是否产生了实效。我觉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自我学生的学习情景了解得异常清楚,能不被学生的某些假象所迷惑。教材供给的教学素材,仅有根据自我学生的实际备出来的才是一节好课。教师怎样才能了解自我的学生学习的实际情景,我想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还是挺不容易的。

  3、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要给予学生有关“克和千克”的.准确认识,可是在授课是我没有经过实际的工具测量给学生这个准确地认识,是十分错误的地方。今后再授课时,教师要准备一架天平、一台秤,经过教师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克和千克”。学生手里至少有一个弹簧秤,在测量一千克时,让学生经过测量“米、水、沙子”等密度不一样的物体,让学生感觉到“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没有关系。然后能够再让学生顾及“一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时”准备大小不一样的苹果,让学生对于“克与千克”和“物体的质量”有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

  4、对于这类需要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课程资料,教师平时必须要对学生操作学具时的基本要求贯彻始终,否则,学生在不该操作的时候玩学具,不仅仅学具不能帮学生学习的目的,反而成了学生学习的障碍。

  5、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规范,不能过于随便,尤其是在概念的建立和几何课程时,教师在备课时,我认为像自我这样的年轻教师必须要仔细研究自我的每句话,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概念和清楚的表达。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8):

  “克与千克的认识”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资料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二年级学生有了必须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虽说这一知识在教材中初次呈现,但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购买物品的时候就初步感知了克和千克的知识,另外,此年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自学、应用、拓展本事,小组合作学习本事也在逐步提高。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为学生供给“做数学”的机会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供给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进取、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经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构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经过很多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图钉、大米、黄豆、橡皮、食盐、牛奶、苹果等,全班找到了大约是1克的物品有9种之多,1千克的物品更是在10种以上。经过一次性称出5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再逐一称出5个苹果的重量分别是205克、211克、206克、200克、196克,最终再计算比较,找到误差等活动使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获得了进取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学生体验的自由空间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进取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在本节课中,学生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1角的硬币、5角的硬币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之后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过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场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9):

  “克与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我在课前让学生自我去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重量,如:一包盐、一瓶沐浴露等。随后请同学们汇报他们收集到的信息,并从中挑选了重约1克和重约1千克的物品。紧之后运用积累的感受去找约1克、1千克的物品;最终再出示某些物品,让学生进行估计重量,当学生的估计相差甚远时,另外的`学生会用类化了的思想加以反驳,如:一生说1个鸡蛋重约50千克,则有学生会反驳说鸡蛋比1个苹果都小,哪来50千克?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我身边,真实有效的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引入的生活情景中,主动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逐步让自我获取克与千克的概念经验更加清晰。运用1克和1千克掂的感觉辨析物品,成功拓展到了比1千克轻或比其重的物品,估量、验证,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等本事。

  当然,在本节课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此刻的学生在家都过着“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严重缺乏生活经验。对于“大数字”的物体往往不会确定,如:一辆货车能够载重1500(千克)等。学生认为1500这么大的数字肯定是“克”,在课后还需要教师多举例帮忙学生。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0):

  质量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概念却有比较抽象,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使学生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质量,千克用于计量比较重的质量。再经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构成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本事和学习本事。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质量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设计中经过猜、掂、比、移等活动方式,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1):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资料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资料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出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同学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发明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同学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同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同学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同学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同学学数学建立了充分的信心。

  二、为同学供给“做数学”的机会

  保守的教学中,知识构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同学的操作与思维,同学无法体验知识的构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沛地给同学供给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同学进取、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同学经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构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沛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同学经过很多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同学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小朋友们自身体验到的,并构成了必须的技能,获得了进取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同学体验的自由空间

  同学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假如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同学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进取参与,拓宽同学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同学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缺乏1千克重的物品,之后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越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局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同学体验的空间。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2):

  前几年以往教过这部分资料,当时也是头一次教所以没有经验只是就教材讲知识,所以学生时常会出现:人的体重300千克,一个鸡蛋重7克,一袋大米重50克------一些笑话。而今再一次的拿起教材,想法仅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处理这部分资料才能恰到好处。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与之经常打交道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课前安排调查活动:到超市里找一找物品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并注意观察商家用什么来称量物体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周后,课中汇报:在生活中你都认识了哪些重量单位?你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你见过哪几种秤?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所调查的物体的重量,那你能不能说出和它重量差不多的物体?小组互相看一看、说一说、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在交流汇报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克与千克的实际意义。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小孩们真切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拓展思维的同时也增加了数学本身的无穷魅力。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3):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经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明白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明白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明白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我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资料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经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资料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我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经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构成了必须的技能,获得了进取的情感体验。最终还布置他们课外到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质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构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4):

  低年级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并且质量单位也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比较抽象。所以在课前我布置学生到家庭、商场等处找以“克”和“千克”计量的物品,统计结果汇总,然后交流。这样既能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又培养了小学生社会实践本事。瑞士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家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我双手实践的东西。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针对《克和千克》教学资料的特点,我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大胆尝试使用分组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供给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以“动”促“思”,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欢乐,领悟到了知识的.情趣。学生手脑并用,在操作活动中高兴地认识了“克和千克”。

  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掂、估、秤这些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建立明确的质量观念。经过“找实物”“称实物”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悉的实物结合在一齐,使学生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经过让学生从桌面上称出约1千克的物品,发现质量相等而数量不等这一角度,进一步深化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既把传授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又有机地渗透了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掂质量”让学生用肌肉有意识地感觉体验实际质量。学生在感知1克的物品之后,动手“估”“秤”苹果、梨、香蕉、鸡蛋等,不仅仅检验了操作活动成果,更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快感和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形象地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更要注重动手操作。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化,记忆才会牢固,推理才能严密。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5):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直观,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并学会初步的估测和实际应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1、引导学生到熟悉的生活中,观察、收集信息,从中了解数学知识。

  课前有意让学生到超市收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标识,再到课堂上一齐交流。不仅仅使学生明白了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并且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2、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亲身体验感知,构成质量观念。

  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这些眼睛看不见的.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掂量1个2分硬币的重量、500克盐、1千克的洗衣粉的重量等,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然后让学生掂一千克的苹果、1千克的铁块等体积不一样,但质量都是1千克的物品来估计它们有多重。经过以上动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从而帮忙学生构成1克、500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3、引导学生经过算一算、称一称和评一评,建立克和千克的进率关系,构成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观念。

  教师先拿出两袋盐,每袋重500克,提出“两袋盐一共有多重?”的数学问题。学生有的用算的方法算出500+500=1000克;有的用称的方法明白重1千克,从而得出1000克=1千克的等量关系。这时教师并没有满足于克与千克这一进率关系的建立,又经过让学生来评1000个1克的2分硬币和1个1千克的铁块谁轻谁重,让学生在头脑中直观而又形象地构成了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质量观念。

  4、把猜一猜,估一估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估测和应用意识。

  在实际生活中除必要的精确的称量物品质量外,更多的情景下要用到估测。教学中当学生初步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教师都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出估测再实测的练习。如分小组估一估大家带来的物品有多重,再选适宜的称一称,看谁估得准。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6):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所以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导入的设计,1克和1千克的感性认识,还是练习的设计、课后的调查,都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供给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帮忙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本事。

  1、教学时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进取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构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为学生供给“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构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构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供给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进取、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供给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经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构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必须的探究本事;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本事得到更好的培养。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齐到超市或市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7):

  开学的第一天,从学生们那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我能读出大家对新学期满满的信心,对新的知识的好奇和期待!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愿景和对师生温馨、和谐关系的期待和开始经营中我和同学们一齐探究学习了《认识克和千克》的学习。

  今年很荣幸又一次任教三年级,虽然对于备教材这环节感觉容易了些,可应对全新的学生仍不容懈怠。由于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机紧密联系,学生已经具备了必须的生活经验。所以,就在前一天的新生报到时,我就给大家布置了学前准备任务:每人准备少量花生米、黄豆粒,一枚2分硬币、一枚5分硬币,一粒纽扣等物品。并询问或回忆跟父母到超市购物时看到的称重的工具及购买物品有多重,记录有关克和千克的相关物品。

  教学中学生在观察了信息窗,聆听了学生认真读的四条信息后,思考很进取,提出了许多的问题:1、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2、150吨有多重;3、还有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50千克、90千克有多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探究价值,看得出学生们的发现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本事还是比较强得!

  我们先来解决提出了1克有多重的问题,在经历了摸一摸,掂一掂,估一估的同桌活动中学生们很快想到了一片口香糖,一枚1分、一枚2分、一枚5分硬币大约重1克,一枚纽扣大约重1克等;继而出示并认识天平的构造,演示天平称硬币的过程,学生见证了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分硬币比1克轻一点;5分硬币比一克重一点;再次演示验证了一粒花生米约重1克;之后,让学生再次掂一掂2分硬币和一粒花生米有多重,感受进一步体验一克有多重;之后演示称一些比一克重或轻的物品,增进学生的感悟,这一环节的学生也体验活动较为充分。在接下来引导学生:如果物品比较重,我们还用克做单位吗?由1000粒花生米约重1000克,让学生读出1000克,也能够写成1千克,引入千克,这时有的学生想到了语文课本、数学课本的质量约是1千克;还有的同学生想到了一袋洗衣粉,两袋食盐,两包白砂糖,4包200多克牛奶的质量,这些学习资源很有用,我首先肯定了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两袋食盐重1千克;接下来,我选择了让学生用天平来称数学课本的质量,得出了数学课本约重245克,从而否定了一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的说法。于是,我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大约几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大家很快思考得出了4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于是,我要求4人学习小组中把数学课本罗在一齐,轮流掂一掂看4本数学课本有多重,再经过如出示演示称过的200g的牛奶,几包牛奶大约重1千克等问题,从而引导进一步体验了1千克有多重。

  在千克和克的名数换算练习环节中,我主要调查了学生的体重,借助了这项资源进行巩固练习。第二个调查的'是王义轩同学:我的体重是62公斤,同学们居然多还没有反应,应当立刻大笑起来才对,看来他们还没反应这是错误的,于是,说:看来,王义轩同学需要大家的帮忙?于是,不出意料的回答对了,王义轩的体重是62斤,31公斤就是31千克。之后又叫了几个同学说了体重,大家从自我体重的数据中明确了千克与公斤、斤与克的换算关系;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1千克又叫1公斤,那么,1千克=( )斤。学生顺理得出了1千克等于2斤,1斤=500克。

  在本课克和千克的教学中,我也奋力尝试了借助学生的思考与交流的生成资源作为新知探究的载体,在学生更进取主动的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再次交流思维碰撞中不断反思学习从而获得并内化知识。感觉尚不梦想之处是有的环节如调查体重,给学生时间用天平称物品的质量时,放的时间较多,从而拖延了探究时间,使达标练习时间紧张了,未能按时完成。所以在今后,提升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方面,需更加奋力!

  同时令人值得高兴地实践是课前活化心脑操的练习及指动游戏的使用让学生们得上课情绪得以更高涨,对于新课的期待更显强烈,表现专注而简便。课中对于学生进行了较及时、恰当的评价让能够说大大激发了学生们思维的进取性和交流更大胆而热烈了,体此刻学生们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合作提出解决问题或是互相提问概念等都很投入。比如在10-15秒的小概念记忆如:计量较轻的物体质量用“克”作单位,用符号“g”表示等句子。就涌现出了很多的记忆小能手如:王义轩、王伟杰、张栋梁、赵传瑞、李新阳等,

  欣喜地发现赵传瑞同学在发现约3粒玉米重1克时,最先发现了3000粒约重1000克,掌声四起!有不少学生发现教师体重约50千克,约有20个教师体重1吨;4个小朋友体重约100千克,40个小朋友体重约1吨。今年还有一个巧合我教了我的小外甥,平常很腼腆得他也异常的踊跃,1千克-300克=700克,答案很正确,但在给大家讲解时有些紧张与激动,说成了1千克=10000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还有可喜得是有的同学新发现了词语,我说ⅩⅩⅩ得左邻右舍,被另一同学纠正了是左邻后舍,那时那刻是那么确切,很有才啊!

  在本节课中对于专心励志语的使用很少,我想如果用的适时些,全体的参与度可能会更高些!由于教学融合专注力的时间较长,所以检测评价,智慧提升环节仓促,习题设计及使用方面尚不够合理充分,这也是在今后的实践中值得继续探索的。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8):

  一、在实践中感知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或看到的。师生共同奋力,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调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学生进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学生亲身经历了1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这种感受不是教师讲解、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亲身体验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听和说”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他们不仅仅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确含义,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认识、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在体验中建构

  体验是由身体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让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与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命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并且是身心、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

  传统教学中认识质量单位,重点一般都是放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西瓜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王教师的体重是6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重点确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所以在“克的认识”中,我反复让学生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一样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不可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必备的本领。“克”“千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学生经过眼晴观察、耳朵倾听、脑子思考、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我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逐步构成的,它必将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9):

  本节课是属于《量的计量》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质量进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必须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可是如何进行量化比较?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难点,所以,本节课经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时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明白1千克=1000克,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做单位的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之间的关系,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如下:成功的地方:首先将学生置于与学习新知相关的生活情境中,将这种生活经验变成数学资源,让学生天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化。比如: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题图,或在课前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收集工作,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去认识克和千克的不一样作用,使课内、课外互补,以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其次:在教学中,设计各种有效活动,让学生具体感知1克、1千克的物品实际有多重,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如:我设计了让学生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掂2分硬币、一根香烟、几粒黄豆等来感受1克有多重,这样不仅仅有身体的感受,还有对物品数量的感受,对1克的质量感受就更生动了,很好的落实了教学目标。 不足的地方及对策:克和千克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学时应时时把估算的教学贯穿始终,使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不断体会、理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估算教学。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0):

  本课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经验告诉我,小孩理解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教师来代替。所以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针对这种情景,我教学设计的落点是“体验”数学。

  把体验克和千克,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奋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

  不足之处,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体验”为学习形式贯穿始终。教学中学生的想法,学生的反映——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才是教师设计和引导的精髓。可是,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出现了不明确,没能处理好,用语出现了不准确。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1):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超市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经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明白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明白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1角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资料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一块月饼50克,一袋盐350克、两袋白糖、1000克。经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资料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水果、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经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构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2):

  克和千克对学生来说是两个比较抽象的单位,需要学生亲身去感受、体验,所以这节课要准备的东西不少。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两分硬币,一个小小的玩具,自我也准备了不少,比如米粒、黄豆,以及以100克、500克、1000克为一叠的本子等。心想准备工作较为充分,这堂课应当不错了吧,但这节课的效果没有我预想得那么好。

  反思一:在整堂课中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比如,我在课的前一部分要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秤,就问:“要明白物体的重量能够怎样办?”学生答:“用秤称。”再展示各种各样的秤图,虽然很顺,但没有什么波折,激不起兴趣。

  反思二:40分钟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

  反思三:要多给学生鼓励,哪怕是一个眼神,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

  反思四:课堂上怎样做到收放自如,教师怎样调控课堂,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3):

  1、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本课设计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又归宿于生活的思想。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他们已经明白物体有轻重并能分辨物体的轻重,能用手或其他部位的感觉去感受体验物体轻重。所以教学这一课我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课前调查,课中体验,给学生供给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并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2、关注过程强调体验。

  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教学形式,设计了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抱一抱、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构成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操作活动中,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教法与学法理念:“教育走向生本”,“以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理解与创造。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先让学生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水果,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这时教师给予学生有的放矢的指导,而不是先教给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去称。这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欲望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意创造矛盾,用秤称2分硬币时,发现指示针几乎一动不动,学生产生了疑问,这时才引出天平来认识“克”感知克,并经过推理建立起1000克与1千克的联系。为了学生进一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猜教师的体重有多少千克(50千克)。让学生说出自我的体重(约25——30千克),互相抱一抱感受二十多千克有多重,现场当小记者采访听课教师的体重。这些趣味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学生始终处于注意力的“兴奋期”。

  4、教材的认识与处理

  认识与处理的原则:学习资料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资料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学生对1克与1千克到底有多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研究操作实践的“源”。在教材处理上,从整体——部分——整体,先认识千克后认识克,再建立克与千克的联系,这也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节课给学生供给了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感知体验。感知1千克时,经过分组合作,称一称,掂一掂,并将1千克转化成具体的数量:8个苹果,6根黄瓜,7支香蕉,12个桔子,6个梨子,都是重1千克。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0克豆子有47粒。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忙学生理解。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4):

  《克和千克》是学生接触的两个新的单位名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做到:

  1、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进取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构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 、为学生供给“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构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构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供给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进取、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供给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经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构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必须的探究本事;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本事得到更好的培养。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齐到超市或市场,学会估计物体质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小孩理解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教师来代替。本节课由于学生的进取参与和实践,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5):

  开学的第一天,从学生们那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我能读出大家对新学期满满的信心,对新的知识的好奇和期待!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愿景和对师生温馨、和谐关系的期待和开始经营中我和同学们一齐探究学习了《认识克和千克》的学习。

  今年很荣幸又一次任教三年级,虽然对于备教材这环节感觉容易了些,可应对全新的学生仍不容懈怠。由于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机紧密联系,学生已经具备了必须的生活经验。所以,就在前一天的新生报到时,我就给大家布置了学前准备任务:每人准备少量花生米、黄豆粒,一枚2分硬币、一枚5分硬币,一粒纽扣等物品。并询问或回忆跟父母到超市购物时看到的称重的工具及购买物品有多重,记录有关克和千克的相关物品。

  教学中学生在观察了信息窗,聆听了学生认真读的四条信息后,思考很进取,提出了许多的问题:

  1、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

  2、150吨有多重;

  3、还有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50千克、90千克有多重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很有探究价值,看得出学生们的发现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本事还是比较强得!

  我们先来解决提出了1克有多重的问题,在经历了摸一摸,掂一掂,估一估的同桌活动中学生们很快想到了一片口香糖,一枚1分、一枚2分、一枚5分硬币大约重1克,一枚纽扣大约重1克等;继而出示并认识天平的构造,演示天平称硬币的过程,学生见证了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分硬币比1克轻一点;5分硬币比一克重一点;再次演示验证了一粒花生米约重1克;之后,让学生再次掂一掂2分硬币和一粒花生米有多重,感受进一步体验一克有多重;之后演示称一些比一克重或轻的物品,增进学生的感悟,这一环节的学生也体验活动较为充分。在接下来引导学生:如果物品比较重,我们还用克做单位吗?由1000粒花生米约重1000克,让学生读出1000克,也能够写成1千克,引入千克,这时有的学生想到了语文课本、数学课本的质量约是1千克;还有的同学生想到了一袋洗衣粉,两袋食盐,两包白砂糖,4包200多克牛奶的质量,这些学习资源很有用,我首先肯定了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两袋食盐重1千克;接下来,我选择了让学生用天平来称数学课本的质量,得出了数学课本约重245克,从而否定了一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的说法。于是,我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大约几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大家很快思考得出了4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于是,我要求4人学习小组中把数学课本罗在一齐,轮流掂一掂看4本数学课本有多重,再经过如出示演示称过的200g的牛奶,几包牛奶大约重1千克等问题,从而引导进一步体验了1千克有多重。

  在千克和克的名数换算练习环节中,我主要调查了学生的体重,借助了这项资源进行巩固练习。第二个调查的是王义轩同学:我的体重是62公斤,同学们居然多还没有反应,应当立刻大笑起来才对,看来他们还没反应这是错误的,于是,说:看来,王义轩同学需要大家的帮忙?于是,不出意料的回答对了,王义轩的体重是62斤,31公斤就是31千克。之后又叫了几个同学说了体重,大家从自我体重的数据中明确了千克与公斤、斤与克的换算关系;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1千克又叫1公斤,那么,1千克=( )斤。学生顺理得出了1千克等于2斤,1斤=500克。

  在本课克和千克的教学中,我也奋力尝试了借助学生的思考与交流的生成资源作为新知探究的载体,在学生更进取主动的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再次交流思维碰撞中不断反思学习从而获得并内化知识。感觉尚不梦想之处是有的环节如调查体重,给学生时间用天平称物品的质量时,放的时间较多,从而拖延了探究时间,使达标练习时间紧张了,未能按时完成。所以在今后,提升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方面,需更加奋力!

  同时令人值得高兴地实践是课前活化心脑操的练习及指动游戏的使用让学生们得上课情绪得以更高涨,对于新课的期待更显强烈,表现专注而简便。课中对于学生进行了较及时、恰当的评价让能够说大大激发了学生们思维的进取性和交流更大胆而热烈了,体此刻学生们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合作提出解决问题或是互相提问概念等都很投入。比如在10-15秒的小概念记忆如:计量较轻的物体质量用“克”作单位,用符号“g”表示等句子。就涌现出了很多的记忆小能手如:xxx、xxx、xxx、xxx、xxx等,

  欣喜地发现赵传瑞同学在发现约3粒玉米重1克时,最先发现了3000粒约重1000克,掌声四起!有不少学生发现教师体重约50千克,约有20个教师体重1吨;4个小朋友体重约100千克,40个小朋友体重约1吨。今年还有一个巧合我教了我的小外甥,平常很腼腆得他也异常的踊跃,1千克-300克=700克,答案很正确,但在给大家讲解时有些紧张与激动,说成了1千克=10000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还有可喜得是有的同学新发现了词语,我说ⅩⅩⅩ得左邻右舍,被另一同学纠正了是左邻后舍,那时那刻是那么确切,很有才啊!

  在本节课中对于专心励志语的使用很少,我想如果用的适时些,全体的参与度可能会更高些!由于教学融合专注力的时间较长,所以检测评价,智慧提升环节仓促,习题设计及使用方面尚不够合理充分,这也是在今后的实践中值得继续探索的。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6):

  低年级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并且质量单位也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比较抽象。所以在课前我布置学生到家庭、商场等处找以“克”和“千克”计量的物品,统计结果汇总,然后交流。这样既能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又培养了小学生社会实践本事。瑞士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家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我双手实践的东西。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针对《克和千克》教学资料的特点,我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大胆尝试使用分组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供给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以“动”促“思”,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欢乐,领悟到了知识的情趣。学生手脑并用,在操作活动中高兴地认识了“克和千克”。

  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掂、估、秤这些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建立明确的质量观念。经过“找实物”“称实物”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悉的实物结合在一齐,使学生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经过让学生从桌面上称出约1千克的物品,发现质量相等而数量不等这一角度,进一步深化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既把传授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又有机地渗透了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掂质量”让学生用肌肉有意识地感觉体验实际质量。学生在感知1克的物品之后,动手“估”“秤”苹果、梨、香蕉、鸡蛋等,不仅仅检验了操作活动成果,更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快感和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形象地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更要注重动手操作。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化,记忆才会牢固,推理才能严密。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7):

  回顾反思《克和千克》的教学过程,感到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一、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经验(比轻重)出发以及课前布置到超市调查物品的净含量来揭示课题,学生感到很亲切,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经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忙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可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忙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1、经过活动帮忙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经过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经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2、给学生供给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明白物品的轻重,能够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经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称出1千克食盐,1千克的苹果,1千克的梨。

  3、采用估测方法。如:在学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供给先估测再实测(猜一猜1千克苹果、梨各有几个;估估文具盒、擦子各有几克等)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让学生在修正的过程逐步建立质量单位与具体实物的关系。

  4、运用比较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两袋食盐,一手掂1个2分硬币,这样经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构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三、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建构概念

  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经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我的知识体系。所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亲身感受物体都有轻、重,使学生对看不出、听不见的质量能够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再想方设法使学生亲身感受“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进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食盐、拿起1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这1千克与1克放在手上的感觉;再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如:1千克苹果、梨大约有几个,1个文具盒、1个擦子大约有几克,让学生借助对苹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质量的感知,迁移到对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本事。

  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实践(如称一称)、合作验证(验证估测的结果)、合作交流(统一估测的意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们都能进取主动地投入到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

  在听课教师和教学行家的指点下,认识到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确定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经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8):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可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所以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构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能够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基于以上对教材思考,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来达成教学目标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1.课前准备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利用周末的时间到超市里初步了解物体的质量单位并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明确秤能帮忙我们准确明白物体的质量。从而也为后面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概念做铺垫。

  2.经过“建立质量概念——感受质量——应用知识”的模式,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是十分适合学生学习、思维特点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首先,先让学生掂一掂一个粉笔头的重量,在验证称一称,让生感受教师为其准备的粉笔头并不是凭空而得到的约1克的质量。物体的质量也不能凭空而定的。而之所以选用粉笔头而不用教材中的硬币或其它物品。是因为2分的硬币此刻很难找到也不常用,而1角的硬币有新版和老版,新版的约2克多,旧版的虽然也约是1克,难于统一。而1克的质量比较微小,在生活中比较少,也容易被忽视。所以我就为学生准备了约1克的粉笔头。之后让生再次掂量后找出桌面上约1克的物品,帮忙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这时我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对1克的认识发现生活中用克作单位的物品进一步加深认识克这个质量单位。由于学生没有“1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数相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些知识基础,仅有这些知识的一些生活经验。基于此在教学中我是有选择性的利用教材所供给的素材来进行教学。没有利用教材中供给的2袋500克的盐是1000克来认识“千克”及它与“克”之间的关系。而是先让学生经过感受活动:“找一找”、“掂一掂”,先让生比较掂量10克和1克、10克和100克的物品,加深对“克”的理解,培养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之后很天然利用10个100克是多少克来帮忙生建立对“千克”的认识,同时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认识1000这个数。再用秤验证10个100是1000。来引发学生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联系。之后经过掂一掂,说一说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比较掂量1克和1千克让生感受两个质量单位有必须的联系的同时还是有区别的,从而更好的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最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之前学生在掂一掂比较物体质量的大小时,对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有了必须的认识并对它们有了必须的感受后,抽象出数据让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质量的大小,进一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和本事。最终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认为这些都是我这节课比较好的地方。

  有遗憾和不足的地方是:由于学校的天平、盘秤教学仪器损坏了不能使用,故而没能小组有这两个秤来进行学习。只能是我操作告知给学生,他们就没能很好的进行观察。这是这节课我遗憾的地方。不足的地方:给学生掂量感受的时间较短;让学生用教师指定的进行语言表达;没有让学生进行估一估物体质量的环节来让学生感受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对课堂出现的问题灵活应变本事待提高和加强!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9):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可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所以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构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能够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根据学生经验,活用教材。

  “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尽管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我就经过生活中物品有长有短、有多有少;又请了一大一小两位同学,引出两位同学有轻重之分,从而引入质量。随后请同学们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出示实物。并从中挑选了重约1克的米和重约1千克的水果(4个苹果),一手拿一物,比较感受1克与1千克物品,从而建立“克”很轻,“千克”较重的概念。紧之后运用积累的感受去找约1克、1千克的物品;最终再出示某些物品,让学生进行估计重量,当学生的估计相差甚远时,另外的学生会用类化了的思想加以反驳,如:一生说1个鸡蛋重约50千克,则有学生会反驳说鸡蛋比1个苹果都小,哪来50千克?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其欢乐体验。

  让每一位学生带上一些小物品,例如:小豆子、小石头及一些零食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用手掂量物体的质量、用心感悟,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让人睹物思索,使学生一向处于亢奋之中。到达了以导活力,以情启思的目的。学生在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抓住每一次机会,经过学生的掂、猜、称、辩、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简单明了的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我身边,真实有效的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引入的生活情景中,主动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逐步让自我获取克与千克的概念经验更加清晰。运用1克和1千克掂的感觉辨析物品,成功拓展到了比1千克轻或比其重的物品,估量、验证,水到渠成,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等本事。

  四、教师要注意提高提自身素质。

  一节课下来,时间较紧,归根到底,教师语言不够精炼,要不断学习、提高。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30):

  本课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经验告诉我,小孩理解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教师来代替。所以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针对这种情景,我教学设计的落点是“体验”数学。

  把体验克和千克,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奋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

  不足之处,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体验”为学习形式贯穿始终。教学中学生的想法,学生的反映——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才是教师设计和引导的精髓。可是,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出现了不明确,没能处理好,用语出现了不准确。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31):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资料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资料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出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同学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发明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同学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同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同学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同学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同学学数学建立了充分的信心。

  二、为同学供给“做数学”的机会

  保守的教学中,知识构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同学的操作与思维,同学无法体验知识的构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沛地给同学供给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同学进取、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同学经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构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沛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同学经过很多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同学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小朋友们自身体验到的,并构成了必须的技能,获得了进取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同学体验的自由空间

  同学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假如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同学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进取参与,拓宽同学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同学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缺乏1千克重的物品,之后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越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局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同学体验的空间。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32):

  克和千克这一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明白1千克=1000克,使学生明白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且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2分的硬币两袋500克的盐,学生自带了一些物品。精彩两分钟学生介绍了千克的由来,为下头的学习作了铺垫。之后,我拿出准备好的质量都是1千克的四样东西,一捆作业,4盒牛奶,4盒粉笔,2袋盐。让学生掂一掂,并且估计一下哪样东西比较轻,哪样比较重?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步骤就完成了。之后下一步就是探索交流,解决问题。经过投影图片我们明白表示物品有多重,能够用克和千克作单位,引出课题,板书:克和千克并且让学生明白克和千克都是质量单位。要明白物体的轻重能够用秤称。接下来学习了盘秤的使用方法。利用盘秤称一称那四样物品。他们都是1千克。这一千克到底有多重?让每小组的同学轮流掂一掂,把1千克的感觉牢牢记在心里。找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质量能够用千克做单位?对于千克的教学到那里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教学克的有关知识。一个两分的硬币,它的质量大约是1克。小组轮流掂一掂一个两分的硬币,感受一下,一克到底有多重?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小组之间轮流掂一掂,找同学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质量能够用克做单位。

  在接下来就是克与千克的关系的教学。一袋盐,它的质量是500克,两袋盐的质量就是1000克。称一称这两袋盐。盘秤上指针指向1,说明是1千克。1000克=1千克。接下来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资料并不难,学生实际生活中也经常接触质量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忙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学生掌握较好。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33):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是第一学段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资料。让学生体会1克和1千克实际有多重,建立正确的质量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经过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来达成这一目标的`。总的来说,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新课程的理念。

  一、 走进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克和千克”这个资料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我打破课堂40分钟的局限,把学习延伸到课前,拓展到课后。课前,我让学生走进生活,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从课堂上学生的汇报,能够看出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感受到了它对生活的意义。这是展开新课教学的基础。课堂上,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超市作为新课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生活中哪里用上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重1克,哪些东西大约重1千克。可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帮忙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概念是有效的。课后,我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关克和千克的数学日记,唤醒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 关注过程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本课教学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感悟质量观念,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了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有多次的体验活动,如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从学生能比较准确的估测物体的质量,能够看出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的理解是比较清晰的。这些数学知识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小孩们自我体验到的,并构成了必须的质量观念,获得了进取的情感体验。

  三、 在数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料。在本课中,建立了1克的观念后,让学生想一想10个这样的2分硬币该有多重呢?10袋这样10克的米又该有多重呢?从学具中找出大约100克的东西等等。这些都不是瞎猜的,而是一个数学推理和想象的过程,有着浓浓的数学味。猜测和验证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多次的估一估,称一称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另外,确定数学日记中有哪些错误是比较高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仅有在深刻理解质量单位才能作出正确的确定。以上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推理、猜测、验证、确定等心智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

  上完这节课,从学生能准确的举例说出生活中大约1克或1千克的东西,以及大部分学生能比较准确地估测物体的质量,正确地使用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能够看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是比较高的。但这节课的学具比较多,学生对于这些东西都觉得很新鲜,很好奇,总想动一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多思考和总结一些有效的课堂调控方法是必要的。另外,从“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有个别学生估的质量和实际质量差距比较大,能够看出有个别学生的估测本事在一节课内还没得到很好的培养,需要在日后的生活实践和练习中不断修正,构成正确的估测策略。

  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34):

  前几年以往教过这部分资料,当时也是头一次教所以没有经验只是就教材讲知识,所以学生时常会出现:人的体重300千克,一个鸡蛋重7克,一袋大米重50克------一些笑话。而今再一次的拿起教材,想法仅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处理这部分资料才能恰到好处。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与之经常打交道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课前安排调查活动:到超市里找一找物品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并注意观察商家用什么来称量物体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周后,课中汇报:在生活中你都认识了哪些重量单位?你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你见过哪几种秤?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所调查的物体的重量,那你能不能说出和它重量差不多的物体?小组互相看一看、说一说、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在交流汇报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克与千克的实际意义。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小孩们真切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拓展思维的同时也增加了数学本身的无穷魅力。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35):

  《克和千克》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经验告诉我,小孩理解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教师来代替。所以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

  为了到达教学目的,我要给学生供给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而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围绕这一目标我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如何实现让学生了解“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的教学目标?显然,仅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才能够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正如俗语所说“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过,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经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我的知识体系。所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亲身感受物体都有轻、重,使学生对看不出、听不见的质量能够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

  所以,最终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如让学生掂一掂硬币,估一估多重是一千克,经过称一称5本数学书是一千克,再掂一掂1千克的重量,经过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经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想方设法使学生亲身感受“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进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食盐、拿起1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这1千克与1克放在手上的感觉;再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如:1千克苹果、梨大约有几个,1个文具盒、1个擦子大约有几克,让学生借助对苹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质量的感知,迁移到对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本事。

  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奋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学生情绪高涨,掌握得也不错。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36):

  《千克和克》是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资料,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但这两个质量单位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仍是十分抽象的知识。教材是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但由于学生对几千克重的物品的感知会比几克重的物品的感知来得强烈,所以,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这样会更贴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本节课重点是建立1千克、1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表象,注重体验,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最终得以领悟。

  一、创设情景——确立标准,引发需要。

  要衡量物品的轻重,首先就要确立衡量的标准。要确定物品的轻重,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课一开始,我先拿出两袋大小不一样,重量相同的“礼物”,经过“猜一猜,哪一袋礼物更重一些?”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确定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明白物品的轻重,从而确立衡量的标准。

  而要明白物品究竟有多重,则必须使用质量单位,经过验证物品有多重,激发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需要。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

  二、注重过程体验——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我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关注过程强调体验,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经过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现、发展和构成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建立明确的质量观念。

  我先让学生学用弹簧秤并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利用弹簧秤,找到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构成表象,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并数一数有多少个,“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之后再估一估,找一找比1千克轻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加深对“1千克”的印象。还让学生合作,拎一拎1千克、2千克和4千克的物品,不一样的感受让学生对1千克、几千克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对几千克有了较深的理解后,让学生估书包的重量,验证书包的重量,最终还让学生估体重,称体重,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学生开展这些学习活动不是玩,也不是一般的做一做,而要用心去体会,有意识地去感受。学生们经过很多的操作与体验,化抽象为具象,对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这样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对克与千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功的建立了克与千克的表象。

  三、巧设问题情境——认识“克”,感受1克。

  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我在同学们还对体验几千克津津乐道时,巧设一个问题情境:树上的小鸟看到同学们在称体重,也想明白自我有多重,于是,小鸟飞到健康秤上,此时,指针动了动,最终停在0刻度的旁边,提问:小鸟重几千克?此时,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碰撞,学生质疑无法看出小鸟重几千克,学生质疑的同时油然产生需要更小的质量单位的需要,激发了学习更小的质量单位的热情,从而顺理成章地导入“克”。这是对“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

  之后让学生体验——1克有多重。告诉学生一个小砝码重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1克。为了帮忙学生加深对1克的印象,我设计利用克与千克在感觉上明显的反差,让学生同时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体,说出自我的感觉,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构成鲜明比较,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最终经过掂一掂、估一估文具的质量,强化了学生对“克”的认识。

  最终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实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计算出2袋盐重1000克;第二步用台秤称两袋盐的重,得到1千克;第三步作出确定: 1千克=1000克。学生经过称盐的实验,不仅仅得到了千克与克的关系,并且再次体会了1千克与1克各有多重。

  传统的课堂教学,就像插秧与收割,教师的主角也就是播种与收割的农夫,按部就班,学生就像庄稼,整整齐齐,过程看似有条不紊却千人一面,缺乏活力,学生在平淡中接纳与收获,而新课堂和新理念更应当像一场足球赛,教师的主角是教练,学生就是运动员,球场外,教练制定战术,确定目标,球场上,运动员各尽所能,攻城拔寨,只为共同完成的目标:胜利。过程无法预料,但却精彩纷呈。新课堂教学就应当如此:既有精心完美的预设,更有活力四射的生成。仅有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才能真正亲历知识构成的全过程;仅有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才能在充满乐趣体验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37):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经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明白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明白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明白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我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资料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经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资料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我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经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构成了必须的技能,获得了进取的情感体验。最终还布置他们课外到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质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构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3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资料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会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后面的学习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为学生供给“做数学”的机会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构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供给了充分的“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进取、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经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构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举了许多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经过很多的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盘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小孩们自我体验到的,并构成为必须的技能,获得了进取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学生体验的自由空间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进取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在学生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后,我又引导他们分小组称了称超过1千克重的物品。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在本节课中,由于很多的活动,课堂秩序不够井然。学生对本节课的资料兴趣很高,常常在教师还没有说完活动规则时就急不可待地行动起来,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让学生理解1000克=1千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训练中应当更扎实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须会多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小孩细心倾听的良好习惯。不断调整自我的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完成得更好。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39):

  在教学《克和千克》,我觉得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十分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

  1、在比较必须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

  2、经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所以,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明白1000克=1千克,并明白它们的区别。

  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执教后,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像、推理、猜测、确定等心智的运动,挑战自我的思维。如上课开始的情境中,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轻很轻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说一说吗,不仅仅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轻重的关注,更调动已有的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尽管学生没有说出吨等知识,但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实施供给了重要的信息。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几克到几十克再几百克这个重量的序列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能够结合自我的实践经验来加以建立。从教学实施中看,我出示了一组表示有重量序列的物品,让学生猜测,进行有依据的合理性的猜测。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重量有重有轻后,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这一环节中,尽管学生估出来的重量与实际不贴合实际标准答案,但相差并不是很大,但那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明白这一物品实际重量的强烈需要,从而带出物体重量单位的一个简单序列,而序列的意图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最初步但也是最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轻重,同时为建构“1千克”这一概念埋下伏笔。

  本节课,为了引起学生对重量的关注,所创设的情境比较开放,所以对组织实施的教师的要求较高,异常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与调控要求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叫一学生上台称物体的重量时,有的学生并没有仔细听,说我没有叫他上台,十分不高兴,这是我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第一次看到天平称,感到十分新鲜,在称重量时,他只顾“研究”天平称,最终是在我的“千呼万唤”的引导下,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物体的轻重上。

  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供给情境场。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激励会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效地学习。课堂上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逐步接近标准答案,好胜心理的激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坚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进取的学习情绪都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激励。这节课中,教师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学生的情景进行了进取的评价,这种动态地生成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进取的思维和进取的情感。如,当教师想让学生猜一大包味精重多少时,有学生情不自禁叫起说已经明白答案了,教师连忙接话,问是怎样明白的,学生兴奋地说是上课前偷看的,教师灵机一动让他俩兴致勃勃地写到黑板上去,十分天然十分和谐地生成了下一环节的资料,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时学生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如学生问:为什么一包味精用克作单位,另一包用千克作单位呢?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40):

  克和千克这一单元,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让同学们感受质量单位、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并结合活动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一步:质量单位的感受,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明白1克、1千克的重量与区别。小组的每个同学能够轮流做,一个先掂一掂,估计一下,另一个称一下,确定他估计的对不对。说一说关于1克、1千克的区别。

  第.二步: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用克或千克做单位。再由教师出题,同学们口头说单位。

  第三步:经过猜一猜、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对质量单位的学习和认识。

  经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同学们对物体的重量十分感兴趣并且掌握牢固。清楚明白“克”是用于比较轻的物体做单位,而“千克”是用于比较重的物体做单位。并清楚感受“1克”和“1千克”物体的重量。充分意识到,把生活的常见事物与数学结合起来很有味道,学得一点都不累!由此可见:多让同学们操作、动口说一说,满足他们好动好说的特点,他们会学得开心,教师也教得简便。

  另外:书本的第89页第7题,对于学生来说,解决起来有困难。第一步,要思考2千克里有多少个500克,方法有以下几种:500+500+500+500=2000克;2000/500=4;( )x500=2000克……这些方法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挺困难的。再者,经过统计表找出对应的价格,需要的是细心审题和做题。能够把这道题目完全做对,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似乎有点困难。这道题目的解决还有没有更好、更简便的方法呢?本人仍要进一步思考。

  本节课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经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缩短了生活与教材资料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获取了所学新知识。

Copyright © 2016-2024 www.nan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南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70253号-1

部分内容来自得培资料和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