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一):
摘要:毛泽东的最大成绩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用“实事求是”来概括,邓小平的突出贡献是把“解放思想”包括到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来,并且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然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本质上不完全是一回事,二者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关键词: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这是我党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团体在新的历史条件对党的思想路线做出的新的概括,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本质特征
粉碎“_”后,中国该走向何处,在这艰难的时刻,邓小平大胆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闭幕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号召全党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并提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这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我党思想路线。这种提法也得到了全党的普遍认同。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再次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法宝”。[2]两代领导团体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的同时,也给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我认为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二者的含义。
实事求是,本是古代成语,源于“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指史料古籍整理中的严谨治学态度,在中国哲学史上不具有普遍哲学意义。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重新阐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他说:“‘实事’指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指客观事物内部的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3]实事求是成了科学概念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命题。这一概念体现了以下原则:
第一,认识的科学性。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我们在认识世界时,必须按世界本来的面目去认识,从呈现的联系中把握世界,而不要附加任何主观想象的东西。
第二,认识的辩证法原则。这是指人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实事求是,体现了认识的这一辩证法。
第三,科学的认识作风。这是指思想和实践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贴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由此可见,实事求是是针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而言。
解放思想的含义:“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景,解决新问题。”[4]““””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各种禁令和枷锁的束缚,采取僵化的态度看待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固定不变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不到的就不能做,最终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思想水平停留在过去陈旧的理论阶段,看不惯新生事物,对任何新鲜的东西持拒绝、排斥和抵触的情绪,使整个思想界学术界呈现出“禁若寒蝉”、“鸦雀无声”的沉闷局面。由此可见,解放思想是针对思想禁锢、僵化和保守而提出来的。
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不是一回事,从本质上讲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其不一样之处在于:
第一,各自所讲的资料不一样。解放思想是想不想和能不能冲破思想的禁锢、僵化和保守的问题,而实事求是是指人们用什么样态度、想法和作风认识事物。
第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二个不一样的确定。前者是关于主体对对象之意义所持的主观态度确定。后者是对客观的事实的确定,即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内在的规律。
第三,二者的目标取向不一样。实事求是是以客体及其本质为目标取向,突出了客体的重要性,目的在于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解放思想是以主体及其素质为目标取向,强调的是主体的重要性,目的在于打破旧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使主体获得解放。
由此,我们断定解放思想与事实求是是有区别的。可是,我们也不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从事物发展的过程看,二者又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表此刻: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如果不从思想的禁锢、僵化、保守中解放出来,冲破一切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勇敢地闯,大胆地试,就不能为实事求是扫清障碍,开辟道路,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不能把握和运用规律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就不能实事求是。
第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新情景、新问题。要认真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作风,即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否则,解放思想就会走到反面。1958年的大跃进这一段历史提醒我们,解放思想不是想入非非,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否则就会受到严厉地惩罚。
由此可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辩证统一体,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两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三、把二者并提的哲学意义
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为我党的思想路线不仅仅仅有政治意义,并且具有哲学意义。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升到带有普遍性的哲学问题,成为人们认识实践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众所周知,人的认识受人的精神因素的制约。人的精神因素包括:(一)人的知识结构水平。(二)人的爱好。(三)人的思维定式和价值取向。其中,人的思维定式和价值取向对人的认识的制约作用最大。人们的思维定式不一样,实践活动的结果也不一样。
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要受人的思想精神状况的制约。人的精神状况的好坏,思想水平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认识水平的好坏高低。邓小平最伟大的贡献,就是突出了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强调了主体的经济状态,精神条件的重要性。提倡在无任何禁令枷锁下,也要不断解放思想,这是无止境的。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只要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就必须解放思想,反对僵化,这对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阶级尤为重要,否则就会亡党亡国。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给党的思想路线注入了丰富的时代资料。邓小平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党的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奋力开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新局面,成功地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毛概论文(二):
《邓小平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探析》
摘 要:邓小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所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本文就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创新及发展所做的伟大贡献和实践运用,以及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和发扬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想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邓小平;解放思想;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然而随着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光,我们党偏离了这一思想路线,使党和国家的形象受到很大的损害。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重新确立并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进行。学习邓小平坚持真理、科学求实的精神,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并自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对于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凝聚共识,汇聚力气,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经过了很长的历史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才逐步明确地提出自我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与党内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为了克服党内以往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在全党提出并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今日人们考察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往往从“重新确立”谈起,但实际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最初的确立及其以后的发展和践行,邓小平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同时也是第一代领导团体中的重要成员。从1927年6月,任中央秘书起,直到1977年重新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三起三落”中的邓小平,始终践行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无论是身居高位,领导革命斗争;还是身陷险境,与各种错误路线做斗争。
2 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邓小平率先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重新确立的,它的确立又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结束后,正当全党急需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时候,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如果照“两个凡是”的观点,那就无法正确区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可能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人们在““””中构成的僵化和半僵化的思想状态就不可能改变,也不可能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对“两个凡是”的批判成了全党思想解放的先声,为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扫清了障碍。
2、邓小平支持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邓小平对“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批判,成为其后开始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先声。1978年5月,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由此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这场讨论开始不久,邓小平就给予其高度评价。经过这场讨论,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普及到了全党、全民和社会各个领域,为全党、全民的思想大解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二)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和运用
1、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了科学概括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定之后,应对开辟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艰巨任务,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和贯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着深入思考。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概括在十二大上被写入党章的总纲中。
2、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运用为邓小平理论的构成奠定基础。邓小平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他以巨大政治勇气开辟社会主义新道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科学论断。这些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料,逐步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严谨的科学体系。
3 继承和发扬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思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始终存在着创新与守旧、真理与谬误的斗争,存在着“左”的和右的异常是“左”的思想干扰,归根到底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对党的指导思想的严峻考验。在每一次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突破禁锢、开拓前进,靠的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社会活力,带领全国人民推动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团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承、坚持和发展邓小平以来历届党中央的改革思想,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如果说以前的改革需要突破观念禁区的勇气,那么如今的改革需要的就是突破利益障碍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在于调整利益关系和重塑权力结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所以,必须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进取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
邓小平以往说过:“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到达的目的。”习说:“实干兴邦。”只要我们把握机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动摇,继承和发扬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品格和创新精神,我们就必须能够在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毛概论文(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校文化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时期全新的教育形势也为我们高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仅要能够体现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反映出必须的时代精神,还必须要高度地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同时更要贴合高校对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际目标。仅有如此,才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充分地发挥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育人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学校文化;建设
全面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也能够视为是新一轮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文化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外在体现,其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与综合形象。时至今日,文化也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性战略资源。能够说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考察,不仅仅要看其经济实力如何,还必须要研究其文化实力,这种文化实力包括其是否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是否把握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而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学校文化充满了无尽的活力与朝气,引领着高校的校风与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中极具时代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怎样有效地发挥高校学校文化建设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不断地创新学校文化,使其不断地提升文化品位、突出高校特色已经成为我们当前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学校文化的基本内涵
学校文化是高校学校精神与社会文化的有机结合,学校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高校对于当前主旋律综合文化的重点体现,资料包括了良好的学校学风、校风,包括正规化的管理、高质量的教学以及完善的学校服务和全校师生所坚持的行为准则与共同的价值观念。从另一方面来说,学校文化是主要突出主旋律的课外文化资料,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建设和完成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专业化人才。同时学校文化还具备了先进的观念、完善的制度以及相应的物质文化。首先在观念方面,包含着高校上下全体教职员工与广大学生所共同遵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群体观、道德观与治学观等等,它们主要经过高校的学风、校风以及校训来体现,这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之所在;其次学校文化在制度方面体现为高校独特的礼仪、风俗、学校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奖励制度以及社团活动制度等等;最终是学校的物质文化方面,包括高校内部的建筑特色、校容校貌、学生科技、学校绿化美化程度、校服、校标、校歌以及多种学校文化活动等资料,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也是对学校文化的最为直观的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高校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而高校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情景和新问题,来自社会上多种价值观念的出现与碰撞,也深深地影响到了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所以,在当前情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校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高等院校自创办之日起,就肩负起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可靠接班人与优秀建设者的历史使命。而我们要想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全面加强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够让学生们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坚定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与信心。所以,我们必须要切实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去引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明确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的密切关联,进取鼓励、引导大学生们将自身梦想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命运紧密地连结起来,培养他们的团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理念,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交往,更好地推动先进、和谐学校文化的建设步伐。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学校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正确方向,能够说是我国实现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稳定器。高校是我国全面推进思想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其更是传播知识、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高等院校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将人类在必须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所构成的行为标准与价值追求不断代地传授给新一代的年青人,使这种文化能够源远流长,永生不息。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全面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所以,在新时期全新的形势下,先进的学校文化建设迫切地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从而引导大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个人梦想与共同梦想的关系,能够从大局出发去看问题和处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学校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在全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本质的体现,其是全党和全体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所以能够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学校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保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校文化建设正日益体现出其先进的优越性,异常是在当前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发展向高校渗透的情景下,在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分关键的,如果缺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指导,那么高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就无法把握正确的方向。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能够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最好体现,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本质反应。所以,高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也必须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开展工作,具体能够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实高校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首先要想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就必须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建设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不断地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紧扣时代主旋律,要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和丰富高校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多元化地满足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精神需求,从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奋力成果,不断地扎实大学生的优秀思想道德基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要充分地在育人的过程中发挥先进理论的方向性指引作用,高校能够进取邀请或者聘请社会知名学者与社会学专家到学校内开展先进的理论讲座和演讲,组织广大学生进取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构成学习理论总结,从而在全校上下构成理论学习的新风潮。
(二)要用共同梦想强化核心凝聚力,明确学校文化建设的奋力目标
共同梦想指的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梦想,就是要将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利益与愿望进行有机地结合,经过不断地付诸实践,来检验其正确性。共同梦想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与亲和力,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高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必须要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充分地发挥出共同梦想的强大动力,夯实广大师生的共同思想基础,为他们的工作与学生创造良好的精神家园,促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把自我的追求与梦想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三)学校文化建设必须要能够突出时代特色、坚持文化的先进性
仅有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才能保障高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不走歪路,才能体现出学校文化提高发展的本质属性,这也是保障高校的学校文化建设能够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前进的基本要求。运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来指导和强化学校文化的建设,有助于高校创立良好的校风,能够进一步构成和完善先进的学校精神,更能够时刻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学校文化。所以,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高校学校文化建设,必须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要做到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地建设学校文化,从而真正反映出时代发展所需的学校文化资料。
(四)加强荣辱观教育,创造健康进取向上的校风
在高校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胡锦涛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资料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作出了系统而全面的表达,它准确地阐述了当前社会全体成员所要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更是将先进性与广泛性进行了有机地统一,真正为全社会供给了道德确定的规范与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于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生动反映,更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礼貌、物质礼貌以及精神礼貌建设的本质要求,更在更高层次上融入了爱国主义、团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伟大思想,是对崇高情操的弘扬,是对和谐发展的追求。而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实现精神追求与真理追求,高校的全体师生不但要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更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榜样和先锋。所以,我们必须要充分地将荣辱观教育融入到学校文化的建设中,创造健康、进取、向上的校风,从而不断推动良好学校风气的构成,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道德职责意识。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所以,高校必须要经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出其强大的影响力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渗透到日常的学习与教学当中,加强多方面的制度、管理与组织建设,用先进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取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地强化自身的道德职责意识,从而让良好的思想道德扎根于学校,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礼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7-79.
〔2〕辛鸣,杨海英.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M〕.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02):127-131.
〔3〕杨曦.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和谐学校文化构建〔J〕.前沿,2009,(08).
〔4〕蒋笃君,张静.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学校文化建设〔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3).
毛概论文(四):
《科学发展观》
[摘要] 企业文化理论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它的资料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科学发展观应当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石,现代企业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 现代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发展
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它以自发或自觉的态式存在着。中国的老字号同仁堂和瑞福祥正因为有自我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才能传承至今。可是,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时尚和热潮。并且随着我国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继人才、物质、资金、知识之后的第五大经营资源而备受企业重视。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世界知名的管理科学权威和领导科学权威科特教授预言:未来十年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财富》杂志也曾指出: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胜出其他企业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不断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凭借企业文化,使它们坚持百年不衰。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理论初始阶段代表作,被称为“美国工商管理圣经”的《追求卓越》的作者汤姆?比德斯就坦言,绝不再版这本书,因为“此刻的境况和当时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在中国,企业文化理论虽然起步较晚,也是在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实行计划经济,所以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团体企业都共同宣扬“以厂为家”,而职工则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很少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并且这个时期的企业文化均处于自发阶段。直到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觉地企业文化建设才开始了一个新阶段,但由于思想的局限,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更侧重管理,例如“以职工为本”、“管理出效益”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呈现出自我的特色,涌现出海尔、联想、宝钢等一批被世界认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此刻,中国企业要想融入世界经济的浪潮,必须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创立更加贴合时代潮流,更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企业文化,这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石,创立贴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企业文化。
首先、现代企业文化要体现“以人为本”
温家宝说:“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曾庆红说:“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到达这个目的的手段。”所谓以人为本,首先强调人的主体性,也就是说人是世界上惟一具有主体性的动物,人能够根据需要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进取性和创造性,并创造条件千方百计激发人的能动性。其次就是对人的尊重,人不是机器,而是有独立情感和个性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被尊重、被理解、被重视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关心、爱护、尊重每个个体,让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完整的人格和尊严。再次,强调个体的价值意义,每个人经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都会构成自我的价值,这种价值经过劳动表现出来,以人为本就是创造机会使每个人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供给条件满足个人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价值。
西方经济学者主张经济增长的模式靠4个因素:资本积累、资源禀赋、技术提高、劳动力投入。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凡是优秀企业的经营都要建立在这4个轮子之上,可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主张是有缺陷的,因为他缺少了人,知识经济也就是现代经济和传统经济的不一样在于对人的态度,没有了人才,一切将无从谈起。传统经济重资源,轻视人,而现代经济则重视人,以人为本。那里的以人为本又体此刻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内部,以人为本就是以员工为本。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管理更加人性化,“泰勒制”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的管理,由于“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理论的出现,现代的管理更强调尊重,激励,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进取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也不是上级和下级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而是团结、合作,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相互尊重的关系。对人才的态度更加宽容,只要你有聪明才智,就给你最大的自由空间。二是在企业外部,以人为本就是以顾客为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充分满足顾客的需要,体现人性化、个性化,使顾客的自我尊重得到满足。“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传入中国后,引起了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可是真正将这种观念内化提升为企业文化,要走的路还很长。
其次、现代企业文化要体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人类对社会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入,它是人类以沉痛的代价换来的认识成果,并且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根据联合国组织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本事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原则:第一、持续性原则即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持续性。第二、共同性原则,即由于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的全球性要求全人类通力合作,共同保护地球环境和天然资源。第三、公正性原则即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即要求代内公正也要求代际公正。针对目前我国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资源利用现状,现代企业文化应高瞻远瞩,立足人类整体利益,创立绿色生态型企业文化,使企业在谋划全局,制定发展战略、确定新产品开发方向时,尊重天然规律,保护环境,增强企业的职责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树立企业的绿色礼貌观、道德观、价值观,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并且防治污染、回收资源、节俭能源的绿色技术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果企业文化不能与之坚持一致,最终只会走下坡路,被时代抛弃,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欧美许多大企业都带头生产绿色产品,
中国也越来越重视绿色科技,绿色科技要求绿色管理,绿色管理要求绿色文化,但我国的绿色文化远没有上升到企业价值观的高度,可持续发展也没有内化为企业的约束力,更没有成为企业职工的自发约束力。
再次、现代企业文化要体现“全面、协调发展”
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另一重要原则,全面发展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物质礼貌、精神礼貌、政治礼貌整体推进,社会全面提高。任何社会的提高,经济是基础,可是仅仅经济增长并不代表社会的真正提高,还应当包括社会的全面提高和人民快乐感的提升。协调发展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使经济和政治、人与天然、国际和国内、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结构比较合理、速度和效益比较契合的良性运行状态。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体现全面协调发展,不能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惟一的目的,社会效益也是企业效益的一个重要砝码,体现社会效益的企业文化成为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这就要求企业文化重视利润目标又超越利润目标,注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建设,把企业的全面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的终极价值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效益的注重并不是相矛盾的,如诚信经营,反对欺诈、恶意重伤、诽谤等恶性竞争手段既是现代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又能够产生社会效益,在全社会倡导诚实、信用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的资助不但体现了企业的爱心和情操,更凸现出企
业强烈的社会职责感。用这样的企业文化熏陶的员工天然会团结一心,奋力向上,仅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总之,现代企业文化在21世纪的企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力,这是取得共识,毋庸置疑的。所以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企业文化的建设方向就显得至关重要,否则就是方向性的错误。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时代潮流,贴合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理念,它应当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石。企业文化虽然是“舶来品”,但并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创立世界一流的企业是我们的职责。
毛概论文(五):
论文摘要: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产物,在指导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和创立繁荣的祖国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建国之后的思想改造产生重要影响,为近代思想改造指出了“人人都是改造对象、树立正确价值观、掀起群众路线”等思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团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特色是其思想改造论,然而,毛泽东的思想改造论强调经过对外在的人的灵魂教化到达内在的精神升华,进而到达主观伦理意志的高度统一。毛泽东的思想改造论对近代思想改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毛泽东思想影响近代思想改造的研究具有必须的现实意义。
1.毛泽东思想对近代思想改造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作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体智慧的结晶,其内在的思想改造论对近代思想改造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1认识到人人都是思想改造的对象。
毛泽东以往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针对不一样的人群毛泽东采用不一样的改造方式,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全面性和战略性:(1)对于剥削者的思想改造,毛泽东提出应当采取强迫性的改造。对地主阶级的改造主要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经过土地改革强迫地主参加劳动,使其在劳动中改造自身思想,成为新社会的农民;对民族资产阶级则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转变其剥削阶级立场,使其参加劳动,成为工人阶级一员。(2)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毛泽东思想中最为重视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因素,要成功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主要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倡导知识分子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尽管在后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中出现了过急、过“左”的错误,可是总体来说还是一种先进的想法。(3)对领导干部的改造则主要从反腐败展开。1951年的“三反”斗争,1957年的“开门整风”运动,以及60年代初的“四清”运动都是围绕反腐败这一主题展开的,也是对领导干部思想改造的一系列实践。后期的““””运动尽管也是一种体制外的解决干部问题的实践,但由
于“_”的利用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也证明了解决干部问题仅仅靠思想改造而没有制度辅佐是难以顺利实现的。(4)对农民的思想改造。对农民的思想改造是重中之重,毛泽东一向将其放在重要位置,认为经过向农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来消除农民自身落后、分散、自私自利等落后思想。
毛泽东针对不一样人群的思想改造方式为近代思想改造供给了新的思路。
1.2思想改造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经过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之后建立了新中国,然而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消灭的,所以,建国之初整个新中国的思想改造核心便是针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改造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毛泽东在当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价值观作为思想改造的目标。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主张自私自利,强调官本位,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从自我出发建立私人关系网络,官本位则是官僚主义的“老爷”作风,这些都违背了毛泽东“公平”“公正”的价值观。针对这些残留问题,毛泽东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主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论是处于什么岗位上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谋取私利。在当时也树立了诸如张思德、白求恩、雷锋等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战士榜样。仅有具备了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向备受人们重视,在近现代思想改造过程中也一向被奉为圭臬。
1.3以群众运动作为思想改造的推动方式。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一向以来所坚持的,毛泽东认为:“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群众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群众运动。在思想改造中走群众路线,一方面在广大群众中掀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浪潮,解剖自我,改造自身思想,另一方面经过广大群众带起的思想改造浪潮对各阶层人民产生强大的压力,迫使其转变思想,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为了强化群众运动的作用,毛泽东将大鸣、大放、大辩论和大字报融入到群众运动之中。借助毛泽东的“四大”,群众一方面经过批判、批斗等形式帮忙改造对象完善其思想改造。而另一方面,经过对别人的揭露、批判等形式,能够起到教育自我的作用,实现自身思想的完善。
以群众运动推动思想改造的方式在建国期初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功实现了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束缚、转变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目标,可是不可否认的是群众运动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一些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靠群众的批判、批斗运动往往会造成混淆政策标准、颠倒是非、伤害人心、践踏民权的后果,这些也是以后思想改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2.高举毛泽东思想大旗继续完善思想改造
2.1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科学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是革命前辈团体智慧的结晶,是在漫长的革命史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要高举毛泽东思想大旗继续完善思想改造必须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科学性。在漫长的革命史中新中国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成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思路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整个新中国的提高和繁荣也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实现的。要深入理解和贯彻一个思想,首先要做的是认识其科学性,从灵魂深处对其认可。
2.2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重大作用。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在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大旗的时候要坚持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原则,客观公正地对其进行评价。江泽民同志以往指出:“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一是不能以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否定其思想的重要历史作用;二是不能以毛泽东思想中一些具体结论过时为由否定其思想的先进性。
2.3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任何一个思想的完善都是不断坚持和发展的过程,学习毛泽东思想要变成现实我们应当学会传承,毛泽东思想之后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理论都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拓展和完善。
3.结语
毛泽东思想为近代思想改造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无论是建国之初还是此刻,毛泽东思想始终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延续并发展。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在以后的思想改造过程中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大旗。
毛概论文(六):
摘要:毛泽东新闻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內容丰富,意蕴深远,涵盖了新闻本体理论、新闻工作实践理论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理论。三部分彼此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毛泽东新闻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
关键词:毛泽东新闻理论新闻工作实践新闻工作者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团体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开创者,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重要代表和奠基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新闻的本质、功能,对新闻工作的路线、原则、方针,对新闻工作者应具有的修养等都做过很多的论述。这些论述构成了范围涉及新闻、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等方面,资料丰富且意蕴深远的毛泽东新闻理论,认真探讨和梳理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新闻工作。以下就从新闻本体、新闻工作实践和新闻工作者应具有的修养三个方面,来叙述毛泽东的新闻理论。
毛泽东的新闻本体理论
明确指出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是新闻的重要本质属性。毛泽东根据人的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原理,认为新闻属于意识形态范围,是一种上层建筑,是必须经济基础经过特定物质手段的反映。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气,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气。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基于这种分析,毛泽东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要始终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要为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
新闻报刊是一切工作的武器。突出新闻宣传的政治导向是古今中外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强调报刊的政治性是毛泽东一以贯之的办报思想,也体现了毛泽东对新闻功能的独特认识。早在1925年毛泽东就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办报是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快乐。这种办报为革命的思想包含了对新闻报刊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的认识。在随后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的这种认识变得清晰和具体了。1931年,毛泽东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一文中提出《时事简报》是“发动群众的一个有力的武器”①,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对新闻报刊的功能明确阐释,即新闻报刊是一切工作的武器。
关于新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在革命时期,新闻宣传是第一个重大工作,是壮大革命力气削弱反革命力气的需要。1929年2月,毛泽东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若忽视了这个工作,就是放下了红军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等于帮忙统治阶级削弱红军的势力。”②
其次,在建设时期,新闻媒体要宣传生产工作和经济财政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错误的教训,要为经济建设服务。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充分估计到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明确了夺取全国政权后党领导下的各种媒体工作重心转移的方向。他说:“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③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根据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作出了《关于改善报纸工作的决定》,决定的第一条便是:“适应全国逐步转入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情景,全国报纸应当用首要的篇幅来报道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宣传生产工作和经济财政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错误的教训,讨论解决这些工作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的办法。报纸的新闻、通讯、评论、信箱、专门性的或一般性的副刊,都应当尽可能地服从于这个任务。”④
毛泽东新闻工作实践理论
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力之所在。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无产阶级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的一贯观点。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是多辩论,只是忠实地报道我们革命的事实。”⑤他深信如实报道,就是对谣言的有力反击。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再次强调“不要吹、要实报实销”。之后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讲真话,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讲假话,一害人民,二害自我,总是吃亏。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新闻工作还要做到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新闻工作要讲求实效,时效性同样是新闻的生命,讲究时宜,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要求。在解放战争时期,内战全面爆发以后,毛泽东就指示新闻工作者,“描述美蒋怎样厉害、怎样凶,这在七月以前是必要的,七月以后则不但不必要,并且有副作用了”⑥。此外,新闻宣传工作还要做到因人而异。毛泽东认为,新闻宣传要吸引人,夺人眼球。在新闻材料的撰写上,要做到软与硬的统一,即在原则问题上“要尖锐、泼辣、鲜明”,毫不吞吞吐吐,可是又“不能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听”;要做到远与近的统一,即宣传群众,就要从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由近及远,仅有这样才能引发士兵和群众看报的兴趣;要做到特殊和一般的统一,即要注意报道英雄行为和英雄事迹,经过这些报道对普通群众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要做到正与反的统一,即报纸宣传既要歌颂成绩,赞美英雄,也要揭露缺点,批评错误,控诉罪状,压倒邪气。
新闻工作要走群众路线。首先,要依靠广大群众建设新闻事业。毛泽东指出,新闻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动员全党来办,依靠群众来办。毛泽东根据群众路线的精神,提出:“我们的报纸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⑦坚持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首要的就是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异常是党的领导干部,关心和参加报纸工作,切实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在党内走群众路线,依靠全党办报。同时,办报要面向群众,“我们的代表大会应当号召全党提起警觉,注意每一个工作环节上的每一个同志,不要让他脱离群众。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⑧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气去发展我们的各项事业。
其次,新闻报道在资料上、形式上以及新闻工作的方式上要贴近群众。在新闻报道的资料上,新闻报道应当满足群众了解国家政策的需求。1948年4月,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修改人员的谈话》中说:“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明白、干部明白,还要使广大的群众明白。”“报纸的作用和力气,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⑨不仅仅如此,新闻报道还要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当好人民群众的耳鼻喉舌。
在新闻报道的形式上,要注意报道的形式要活泼多样,个性鲜明,在语言上要通俗大众。毛泽东始终身体力行,倡导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文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时提出:“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资料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资料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提高,也是没有力气的。所以,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仅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气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⑩他还要求报刊要办得尖锐、泼辣、鲜明。他在《对晋绥日报修改人员的谈话》中说:“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我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好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在新闻工作的方式上,要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把满足群众要求和引导群众统一齐来。毛泽东强调,办好报纸,不仅仅是办报人的事,也是看的人的事。看的人提出意见,表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很重要的。仅有发挥“读者来信是报刊晴雨表”的作用,报刊才能成为沟通群众和党的“桥梁”,从实际上满足群众的需求。可是,这样做并不是一味迎合群众,而是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更要注意引导群众,要辩证处理好“服务群众”和“引导群众”的关系。1944年3月,毛泽东在谈到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时,就形象地提到,看报比吃饭更重要。这种“没有报纸就办不好事”的提法,已经把报纸看成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重要工具。
再次,新闻工作要坚持党性,要政治家办报。新闻的党性原则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原则。他要求党的新闻媒体要在政治上与党坚持一致,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在《延安〈解放日报〉发刊词》中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本报的使命。”?輥?輰?訛这种使命的一致性决定了媒体工作对党的工作的服从性。为了使新闻工作能够更好地坚持党性原则,毛泽东还提出政治家办报的主张。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指出新闻舆论宣传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他说,写文章尤其是社论,必须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这叫做政治家办报。1959年6月,毛泽东在对时任人民日报主编的吴冷西谈话时,强调了“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的思想的重要性。他说,办好报纸的根本问题是报社人员的思想革命化问题。为此,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刻苦改造世界观,要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他异常告诫新闻工作者要常常到工厂和农村去,呼吸那里的新鲜空气,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反映他们的生龙活虎般的生活。他还指出,仅有了解实际和群众的需要,同他们心心相印,呼吸与共,才能写出好东西。
毛泽东关于新闻工作者修养的理论
毛泽东历来重视新闻宣传队伍的建设,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论述加强新闻工作者修养的必要性时,毛泽东指出,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支思想过硬、素质优良的新闻者工作队伍。党报和电台的每条消息、每个标题,都是从新闻工作者的笔下写出来的。没有新闻工作者对党的事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利益的极度尊重、对工作的十分认真,则不可能有完全的党性。要做到这一点,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新闻工作者是人民的公仆,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要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经受锻炼,取得实际的工作经验;要谦虚,不骄不躁,先当学生,后当先生;要有广博的知识,要学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学点历史和法学,学点天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学点文学和逻辑;要有丰富的新闻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懂得宣传艺术,能熟练地使用新闻武器,宣传党的政策,打击敌人,教育群众;新闻工作者应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要有政治家的眼光,高瞻远瞩,多谋善断。
以上三部分资料相辅相成,彼此关联。首先,对新闻本体的认识和把握决定了对新闻工作实践和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的研究和要求;其次,在新闻工作的实践理论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理论之间,新闻工作实践的原则、路线、方针的贯彻,离不开新闻工作者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工作素质,而提高新闻工作者自身的修养则为落实新闻工作实践应遵循的原则、路线、方针供给了必要的人员条件。这三方面资料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毛泽东新闻理论的基本框架。
今日,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的新闻思想、新闻理论,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毛概论文(七):
《浅谈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摘 要: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民生观,构筑了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即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在革命时期构成,是动员民众成为革命力气的指导思想,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作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深远。
关键词:毛泽东;民生思想;人民群众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专门论述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相对较少,且多从群众路线入手探究,对民生思想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足。重新认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发现其民生思想的作用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本文拟从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学术源流及内涵入手,探究民生思想在当下的意义与作用。
1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来源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学术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批判,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吸纳。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加以改造创新,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构成了毛泽东群众路线的观点,构筑了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毛泽东对民生思想的扬弃是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化的重要表现。中国古代十分推崇民生思想,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具有丰富的资料,如孔子提出了“仁政”、“爱人”的主张,孟子发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正义呼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等。毛泽东鉴于百年中国的巨变,进取吸纳传统文化中民众为国家之根本的思想,逐渐萌芽出民众为发政施治之基础与标准的政治学说。
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里长大起来的伟大人物,从小就受着传统文化的教育,毛泽东对民本思想的了解和理解,构成了他最初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深层原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毛泽东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他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正确评价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1]
由此可见,毛泽东是站在历史唯物论的理论高度,充分估计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进取意义和它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把反映了某些社会真实的民主观视为历史唯物论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气这一思想萌芽,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以作为我党的借鉴,从而不仅仅使传统的民本观发生质变,升华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最终,确立民生思想的完整体系。
2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内涵
毛泽东以科学的态度运用“民本观”的丰富思想,升华而构成了自我的民生思想。相信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伟大动力,相信群众是克服困难、解决社会矛盾的力气源泉等这些都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集中体现。对民众力气的依靠与尊重是毛泽东群众路线的重要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高度赞颂农民运动的无比威力,“其势如暴风骤雨,迅速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气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1]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和《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著作中,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的事情必须要由中国的大多数人做主。”[2]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人民,仅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3]这是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所作的科学论证。毛泽东不仅仅全面论证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并且进一步阐述了尊重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的极端重要性。
他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活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4]毛泽东始终要求党的干部时刻关心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的生活。他还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的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忙及其帮忙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3]实践证明,承认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一心依靠群众,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为最大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根本所在,这也是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长期在敌我力气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依靠谁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毛泽东反复强调,只要我们坚定地相信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最广泛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那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任何敌人都能战胜。大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放全人类为已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同人民群众坚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一面亲身投入革命,领导工农运动,启发民众觉悟,一面发表文章和报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进行革命斗争。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文章,要求解决诸如土地、生产等诸多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正是由于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使共-产-党在农村打下了深厚基础,并一步步在城市开展运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原理用于指导抗日战争。他指出:“战争的伟大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2]“仅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仅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5]广大群众动员起来参加革命战争是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到了新中国建设时期,毛泽东着重强调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强调的是依靠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深信,只要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进取性、创造性,就必须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党的力气的源泉;人民群众也是认识主体,人民群众的经验和知识是党的智慧的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正确制定和实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保证。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是经过这种方式,使毛泽东的“民本”思想资料更加丰富。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民本”思想成了被压迫者反抗压迫者,新生阶级反抗没落阶级,人民群众推翻反动统治的理论武器。在和平年代,共-产-党更是建立了一整套保护人民群众权益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机制,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国家主权在民的思想。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主集中制等各项制度无不体现了这一思想。由于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制度化,新中国第一次使人民真正地做了国家的主人,民本思想不再是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思想武器,而是落在了实处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起到保障人民权益,使人民群众不受非法伤害的作用。
3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启示
对民生思想的发现与完善丰富了毛泽东革命理论的内涵。毛泽东在求学期间就提倡“重民、爱民、信民”,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党的全部活动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同广大群众相结合,最终在实践上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毛泽东民生思想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将传统文化赋予新的资料的杰出典范,丰富了各种文化思想的交流与发展的课题,同时也启示我们不断探究改造传统文化方法与途径。
毛泽东还把民生思想运用于对党的全部工作的指导,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方针政策。在武装斗争上,科学地解决了人民与军队、人民与战争、人与武器的关系,制定了一整套关于人民军队建设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在党的建设上,坚持党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齐,使其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使革命事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统一战线上,建立了广泛的革命联盟,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了敌人。在文化艺术上,提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等。这些方针政策无一不是在民生思想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的,民生思想丰富的内涵几乎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不断深化自我的认识,完善民生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都显示出了重要作用,对于今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事业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共-产-党一向强调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气之“源”,这是一种充满文化深思的政治智慧,体现了我们党重视民生的执政理念和管理思想,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新发展。应对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重托,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对人民群众怀着无限的忠诚和热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突出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事业而奋力奋斗。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民生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民生观,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基本内涵,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结晶,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不断完善深化了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的认识本事,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力气和依靠人民、服务于人民的重要性。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启示是实践的产物,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事业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毛概论文(八):
学校给我们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让我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成果。
大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这是我们走向社会前的最终一个阶段,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决定这个人未来一生的走向。如何看待问题、处理问题都需要依靠自身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来做出确定。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决定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科学的人生目标的实现。实事求是作为一种思想路线,它是科学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我们能够从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以及基本资料的解读中看到其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这些哲学方法对我们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如何看待问题、如何处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大学阶段甚至更早就开始思考自我的人生走向。未来的路如何走?选择的工作是什么?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如何的看待自我成功与失败?这些都需要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设计人生,如何规划目标,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研究自我所处环境的实际情景,才能保证我们的期望与确定是合理的、科学的,是贴合社会的客观实际条件的,是具备成功条件的。尊重实际,不带主观随意性,用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在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时,应当掌握辩证的方法论,仅有这样,才能保证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是科学的、正确的。
回忆过去的道路,我们的人生被太多的人设计。有各种各样的人告诉我们人生应当是什么样貌的,未来的道路应当怎样走,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应当如何抉择。有些意见我们能够借鉴,但也仅仅是借鉴,生活的道路还需自我去走,仅有自我才了解自我的实际情景。我们应当构成自我的确定,树立自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来指导。从实际出发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目标,不断进行总结和调整,以期找到一条最适合自我实际,最客观、最有成功可能性的长大道路。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得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决不能在思想上走错路。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必须要学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牢牢的把握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以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学习和坚持中国法制精神。
另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在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好这门课程是有利于我们考研究生的,有利于我们在研究生考试中得到一个很好的分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逐渐构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校开设这门课程,能够促使我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无论如何,学习这门课程对我们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容忽视。
毛概论文(九):
《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述论》
摘要:按照邓小平同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要解决“温饱”,第二步是要实现“小康”,第三步是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贫穷 温饱 小康 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小康这一概念;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党在此基础上逐步构成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小康列入第二步走的战略目标;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新世纪之初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又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新飞跃。实践证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贫穷”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两步历史性的跨越已经实现,全国人民正在奋力为实现从“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而奋斗。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从“贫穷”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按照邓小平同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要解决“温饱”,第二步是要实现“小康”,第三步是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国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的跨越。
中-国-共-产-党以往在1964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最早提出了一个“两步走”的设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同时,也认真思考了如何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步骤问题。开始也是“两步走”的设想。到了1987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的谈话中第一次明晰地勾画了“三步走”设想,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仅有250美元,翻一番,到达500美元。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到达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为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21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到达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点,中国就到达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他还说,第三步比前两步要困难得多。我们还需要五六十年的艰苦奋力。这次谈话,标志着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成熟。
为了实现第一步(1980-1990年)战略目标,完成从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的任务,党和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奋力奋斗,先是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职责制,之后以城市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一系列的配套改革。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原定1990年要到达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于1987年提前完成,到1990年,我国用10年时光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翻一番,消除了贫困,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全面完成了第一步发展战略。
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第三代中央领导团体接过了由“温饱”到“小康”跨越的接力棒,进一步牢固确立了发展这个当代中国的主题。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发展的基本思路上,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提高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在发展的战略方针上,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十几年来,在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条件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3%的速度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不仅仅经济总量实现了由“万亿元”级向“十万亿元”级的跃升,并且人民生活水平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够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其战略意义无论怎样估价也可是高。从古代到当代,“小康”一向是中国人对完美生活的憧憬。“小康”一词,不是源于西方,而是源于中国,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没有“小康”一词,在经典的经济学或社会学论著中,也不会将“小康”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来阐述和运用。“小康”一词流传于四川民间社会,是我国老百姓对一种已达温饱但不富裕的安乐生活状态的描述,甚至能够形象化地描述为每餐几菜几汤。这一概念被邓小平同志引用,最易为我国老百姓所感知,也最能激发中国老百姓的热情。众所周知,小康思想和大同思想,同时出此刻《礼记?礼运》篇中,指出的是社会发展的不一样发展阶段。儒家认为社会发展阶段能够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其中“升平世”和“太平世”就相当于“小康”和“大同”的阶段,是两种前后相继的梦想社会。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在阐述他的民族主义时,不仅仅反对一个民族“宰割于上”的民族压迫,主张汉、满、蒙、回、藏“五族平等”,同心协力,“使中国进入世界第一礼貌大国”,并且进一步提出世界人类各民族共“致”大同,说“我五大族种……若能扩充其自由、平等、博爱之主义于世界人类,
则大同盛轨,岂难致乎?”孙中山的世界大同思想反映了近代我国人民对梦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由于社会制度所决定,不仅仅无法实现“大同”世界,甚至“小康”社会也未到达。毛泽东同志曾借用“大同”一词来描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到“小康”,并把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到达800美元的“小康社会”,称作“中国式的现代化”。可见邓小平同志借用“小康”一词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小康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既贴合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又参照了现代国际社会的经济标准,因而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和奋发图强的科学精神。把“小康社会”由梦想总体上变为现实,即人民生活总体上到达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创造了当今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东方奇迹”,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从我国对世界的影响来看,一个12亿多人口的大国进入“小康”,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一个巨大贡献,是对人类社会礼貌发展进程的一个极大推动。异常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总体上已经到达“小康”,并不仅仅仅意味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生产建设规模的扩大、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善、科学教育水平的提高等等。这就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从“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出发,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第二步战略目标为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达800-1000美元,人民生活到达小康水平。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力,至上世纪末我国如期到达总体小康目标,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此刻到达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是指我国刚刚跨入小康的门槛,人均收入还不高,仅有800-1000美元,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才刚刚摘掉“低收入国家”的帽子,进入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所谓不全面,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小康生活所覆盖的人群不全面。即使低水平的小康,也还没有全面到达。2000年农村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2002年减为2800多万。一些已经脱贫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还很脆弱,容易返贫。城镇有将近2000万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城乡失业人口还相当多。还有更多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到达小康。另一层是指人们所享受的小康生活不全面。此刻总的情景是,人们的衣食问题解决了,但住、行还不行,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活环境差距更大,人民对治安状况、对民主进程等问题还不
满意。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一样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总体上说,城市进入小康的比重大,农村进入小康的比重小;东部地区进入小康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区比重小;高中低不一样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很不平衡,并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显然,我们此刻所到达的小康社会与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是有较大差距的。
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团体,带领人民从容应对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完成了人民生活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小康阶段的“新三步走”战略。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小康社会建设供给了新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气,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提高、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礼貌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这个规划,十六大把六个“更加”的总体目标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四个方面进一步具体化,使之更加贴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从而给人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这必将在实践中起到动员人民、鼓舞人民、调动各方面进取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就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奋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礼貌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礼貌,基本构成节俭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五个方面的新要求,证明我们追求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目标,更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目标。这一新的更高要求,使“全面建设”的资料更加完备,特点更加鲜明,描述更加具体,蓝图更加清晰。按照这一新的更高要求奋力奋斗,迎接我们的必将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礼貌的全面小康社会。开辟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新前景。对小康社会的规划,继承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思想,同时又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思想。
综上所述,从1979年邓小平提出“小康”这一概念至今,我们已经走过三十多年不懈奋斗的历程,完成了从贫穷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历了从“建成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到建设“全面小康”的历史性提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目前,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10年,距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有40年左右的时光,还需要继续奋力奋斗。“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河南日报,2002-11-18
3.胡振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奋力开创精神礼貌建设新局面.经济日报,2002-11-25
4.王梦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经济日报,2002-11-12
5.颜毓洁.正确理解“人民生活总体上到达小康水平”.光明日报,2003,1
6.张继良.关于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人民日报,2003-1-19
毛概论文(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党的建设》
【摘 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既是党的思想路线建设的核心,又贯穿于党的一切建设。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与党的各项建设统一齐来是该文主要讨论的问题,这对于新时期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建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路线,如何更好的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党的建设建立内在联系,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解放思想”作为大会的主题,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好。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研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包含的党的建设思想。
一、从党的思想路线看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首先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之后邓小平同志深刻的认识到““””的错误,认为必须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才能够实现党的路线的拨乱反正,而这一切的开始便是实事求是。同时,邓小平同志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认为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那么解放思想就是在此前提下要求全党同志团结一致向前看。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思想与实践相结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也就能够说是实事求是。另外,解放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针对这样一项长期的任务,就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所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党的建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从党的发展观点来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党如何永葆青春的问题,为党的建设创新问题供给了一个解决方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结束时纠正了党在发展上的错误,他是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先驱,带领人们冲破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把人们解放出来,为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主义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就没有生机,那么比如亡党亡国。所以,我党历史上经历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都大大的推动了社会的提高,都充分的证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上,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就会大有期望,党的事业就会大有期望!实事求是,说到底是指要认清客观规律,目的是为了客观规律办事情,任何事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发展变化的理论同发展变化的实践有机结合,仅有做到这些,才能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不断推陈出新、富有创造性!
三、从党的思想建设同其它各项建设之间的关系来看
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深刻的揭示了党的思想建设问题与党的其它各项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使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有了可靠保证。马克思指出,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一切建设的中心环节!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都不可能离开党的思想建设,它们都要以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基本出发点和核心。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思想基础,所以,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在党的全部建设过程中所有体现,另一方面做好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党的思想建设。所以,这就要求要充分发挥全党思想建设对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作用!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以极其丰富的党的建设的实际工作经验,正确处理党的思想建设与党的其他各项建设之间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一些在当今时代都十分重要的新思想。
可是,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了很多新情景,新问题,要搞好党的各方面的建设,就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在党的建设中出现的规律性问题,就必须明确一些十分重要的新观点、新思想,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党的建设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搞好新时期党的建设是,我们主要是要依靠的力气来自党的自身。为此,党各方面的建设要结合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结合实际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道路。在不一样的历史时期,根据实际情景,逐步提高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和科技基本知识教育,以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要求。同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防止市场经济的复杂性给党员干部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改革开放和实事求是在新时期党群干部建设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仅要有组织路线的保证,还要有制度上作保障。邓小平通知曾说,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是民主,““””的原因主要是很多决策都是一两人说了算,民主集中遭到破坏,有很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需要有民主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而要发展党内民主,就要健全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所以,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解决制度建设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比较好的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也不断完善党的组织建设、政治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及执政本事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党政建设能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贵荣.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党的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02).
[2] 秦宏伟.浅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党的建设[J].今日科苑,2009(18).
作者简介:刘英(1976.08- ),山西忻州人,神池县委党校教研室,研究方向: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