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校训(一):
校风:
勤学、苦练、简朴、谦逊
勤学:
要勤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勤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勤于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技术,勤于学习社会生活知识,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奋力成才立业。
苦练:
要刻苦锻炼身体,刻苦训练技能,刻苦磨炼意志,练就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素质、持之以恒的毅力、頑强的拼搏精神,一专多能的本领。
俭朴:
要热爱劳动、热爱生活、艰苦奋斗、勤俭节俭、不奢侈浪费、踏踏实实、不虚伪浮夸弘扬礼貌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奋力追求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谦逊:
要虚怀若谷、虚心求教、戒骄戒躁、团结互助、关心团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陶冶高尚的人格品德,构建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校训:
进德、立业、敏学、笃行
进德立业,源出于《易经》“君子进德修业”。
进德:
就是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具言之,即修公德,爱国爱民,服务社会;修职业道德,敬业爱岗,诚信守职;修个人的仁德,尊师爱生,相互尊重,团结互助。“进德”的“进”,强调品德修养要长期陶冶,不断趋于完善,日日有进,与时俱进。
立业:
就是奋力实现人生价值,其中包含四层含义:学业、职业、创业、事业。在校学习要完成学业,毕业后获得适当的职业,时刻想着创业,抓住机遇实现创业,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业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以进德立业为旨,学习工作、生活就会有动力,有情趣,最终必须有大的收获。
敏学笃行,也有所据。孔子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非生而知之者,……敏以求也。”又云:“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敏学笃行即由此出。当今社会知识爆炸,各种新思潮、新技术、新方法井喷泉涌,如何学习十分重要。
敏学:
首先指反应敏捷。我们高职院师生对各种新生事物、新鲜信息,应当十分敏感,反应迅捷,坚持渴求新知识的进取态度,朝闻道,夕习之,跟踪前沿,求新求奇;也指机敏地学习,善于选择,去粗取精,学以致用,为我所用。
笃行:
意谓坚定不移,身体力行,扎扎实实地行动。笃者,专一、实在的意思。在社会急速转型之际,不要随波逐流,不要“这山望得那山高”,而应沉下心来,力避浮躁,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勤于动手,加强实际操作本事训练,求得技艺精湛,练就一手绝活。
敏学笃行是机智与意志的结合,持之以恒,必然大有裨益。
进德立业是目标,是动力,敏学笃行是方法,是路径。目标明,方法对,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校风校训(二):
博学、敬业、强能、创新
博学:
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广泛的知识兴趣爱好、广博的科学文化修养;经常阅读专业参考资料,不断获取本专业最新科技信息,进取参加第二专业,第二课堂的学习,奋力开拓科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敬业:
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热爱专业,志向远大,乐于奉献;勤奋学习,作业认真,刻苦钻研;培养进取上进的事业心和敬业爱岗的职业品质。
强能:
注重综合本事的培养和训练。具有细致、全面的观察本事;敏锐、深刻的思维本事;系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科学的组织管理本事;辞意清晰的语言表达本事;过硬的实践动手本事;灵活的应变本事;理智的自控调节本事;得体的社会交往本事;继续教育的自学本事。
创新:
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勇于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善于学习、主动学习,有强的求知欲望;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独立思考、钻研课题、有独特见解与创造性;善于对科技信息的提取、归纳和分析,具备不断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
校风校训(三):
“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指使人的美德得以显明。《河南程氏粹语论道篇》中说:“一德立而百善从之。”“明德”,旨在强调大学教育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寓意学校重视广大师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弘扬和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砺”,包含磨砺、磨练之意;“学”包括“学问”和“学习”两个层面。“砺学”意指全体师生要修养学品,探究学问,且躬身履践,日进有功。追求一种超迈、高远、卓越的人生状态。
“日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天天更新,日日提高,弃旧图新。“日新”,是一所大学出人才、出成果、上台阶的重要保证。学校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历史使命,应与时俱进,在开拓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奋力培养基础实、本事强、素质高、适应快,富有社会职责感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寓意广大师生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为实现自我的梦想,为把学校建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而不懈追求。
“明德砺学日新致远”的校训,涵盖了品格修养、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能够起到塑造和提升学校品牌魅力形象,凝聚人心,激励师生员工奋进的作用。
校风校训(四):
团结、务实、创新、廉洁
团结:
1、自觉与学校党委坚持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
2、部门之间、干部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3、尊重下属,充分发挥每位同志的工作进取性。
4、认真做好本部门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开展谈心和定期家访活动,奋力帮忙下属解决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存在的后顾之忧。
5、正确对待来自各方向的不一样意见,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
务实:
1、认真履行学校制定的部门职责范围和个人岗位职责。
2、具有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身先士卒的带头精神。
3、进取主动地贯彻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4、开展工作具有很强的计划性,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
5、对部门工作,敢于管理、善于管理、不断提高部门工作的管理效能。
创新:
1、加强政治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深刻理解学校每一时期的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自觉地将部门的一切工作纳入为教学、为师生服务的轨道。牢固确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
2、卓有成效地领导部门工作,创新性的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等、不靠、不墨守成规,勇于改革创新。
3、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善工作方法
4、关心学校工作,经常提出合理化提议。
5、敢于争先,奋力为学校争得荣誉。
廉洁:
1、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对人中肯,办事公道,工作透明。
3、牢固树立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正确思想,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意识,既不利用职权谋私利,也不亵职、渎职。
4、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一身正气。5、主动理解领导和群众的监督考评,不断规范自我的言行。
校风校训(五):
乐教、严谨、求真、爱生
乐教: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职业教育,安于岗位,乐于教学。
2、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管教管导。
3、模范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分配,勇挑重担。
严谨:
1、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范,抓好教学质量关。
2、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教育,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开展教学研究。
3、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教学业务上要严要求,高标准。
求真: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求知创新。
2、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讲究教学实效。
3、教学业务上精益求精,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开展教学研究。
爱生:
1、爱护学生,从思想上、心理上、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学生的健康长大。
2、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甘为人梯。
3、尊重学生人格,不打骂、体罚学生,不收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品。
校风校训(六):
和谐,高效,务实,创新
和谐,指干群和谐、师生和谐、家校和谐、环境和谐。建设安全、稳定、民主、团结、融洽、温馨的学校人文环境,是构成优良校风的基本保证。
高效,指管理高效、工作高效、课堂高效、学习高效。
务实:即为力求真实。“务”出自《孙子-作战》:“故智将务食于敌”“实”出自《后汉书-臧宫传》:“传闻之事,恒多失事。
创新:“创”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新”出自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意思是开创,更新,指敢为人先的创新气魄,勇于超越的创新理念,崇尚科学的创新态度;是熔职责、勇气、方法、态度、精神于一炉的实践,给人一股推动其不断向上的动力,使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由此推动人们自强不息,奋力奋斗。
校风校训(七):
厚德,强能,砺志,笃行
“厚德”出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即宽厚仁爱的心性与品德之义,形容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之意发展至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是对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要求。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教育工作者,仅有养成厚实的品德,才能有益于学生、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这是我校每位教职工立德树人、敬业奉献的根本出发点。
“强能”,即强化技能,崇尚本事。它包含以下两层含义:广大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以一技之长谋求生存与发展,以一技之能服务企业与社会;广大学生注重专业本事、实践本事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本事的培养,实现零距离上岗。寓意学校始终把强化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把培养素质好、知识实、本事强并具有必须创新创业本事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砺志”:语出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砺志忘生”。《山海经·中山经》“阴山多砺石”,《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休者,砥节砺行,乐道好古”,谢灵运《述祖德诗》:“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清李渔《慎銮交久要》:“待我砺志青云,立身廊庙,做些显亲扬名的大事出来。”“砺志”之“砺”原意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砺、磨练的意思。“志”在《说文解字》中解为“意”,现代汉语中有“意志”一词。“砺志”即磨练意志,追求远大志向和完美梦想。既表现了我校重视学生综合本事的培养,激励学生树立远大梦想,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力奋斗的坚定决心,也体现我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意志坚定、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南史·文学传·岑之敬》:“母忌日营斋,必躬自洒扫,涕泣终日,士君子以笃行称之。”。“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坚定之意”。“行”即行动,实践。“笃行”即坚定地付诸行动,使目标得以实现。仅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既反映了我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行动本事,也体现了我校广大师生员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把自我远大的梦想、志向变成坚定实际行动的决心。
校风校训(八):
勤学,善思,精技,求真。
勤学,义出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勤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唯有“勤学”方能将知识、技能化为己有。
善思,强调了善于思考的重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乃是人生最大的欢乐,能够思维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区别。善思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作为教师,仅有善思才能教出出色的学生;作为学生,仅有善于思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精技,体现学校要重视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精究技艺、精通技术、精锻技能。要重视职业本事的培养,帮忙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自立于社会。将“精技”写入学风,鼓励广大师生重视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提高技能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求真,是坚持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奋力探索、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体现了我校师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人真,方能得知己;对事真,才可获真知。期望全体师生,说真话,行真事,做真人。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校风校训(九):
立德,博学,乐业,善教。
“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树立。德:德业。中国古代哲人提出过“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用意旨在引导师生确立自我心中完美的德性。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多,丰富。“博学”就是学识渊博,学问丰富。体现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奋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和娴熟的基本技能;又文理兼容,百科兼纳,高质量、复合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博学”又是对教师学品、学问、学识和实践本事、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以恭敬严肃、一丝不苟的态度,终身学习、刻苦钻研、进取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本事,“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乐业,出自《晏子春秋。问下二五》:道用,与世乐业;不用,有所依归。反应我校教师安于职守,乐于效力的精神风貌。
善教,指教师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理念,善于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才规律,因材施教。
校风校训(十):
校训:
修德求是博学笃行
释义:
“修德”,即做人之本,应奋力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
“求是”,即勇于追求真理,探索规律。
“博学”,即广泛地学习各类知识。
“笃行”,即强调重视实践,实现知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