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后记

论文后记(精选50篇)

时间:2023-11-22 20:04:00

  论文后记(一):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而言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应对的是另一个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教师、父母的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当导师让我写后记的时候,我心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写作过程中一度处于紧张惶恐中,总感到自我的粗陋与肤浅,感到思维的不甚严密和语言的贫乏无力。在那里衷心感激我的导师—尊敬的姜守明教师。他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纸质稿的空白处总会留下他用心修改的痕迹,细致到哪怕一个错误的标点都做出了批注。是他的指引与鼓励让我摆脱了恐惧,树立了信心,使我得以战胜前行中的困难。姜守明教师治学严谨,对于课题的选定、论文提纲的拟定都给予其宝贵意见。他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对学生负责的炽热的心。

  《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我本科毕业论文,从拟定课题到最终完稿耗时较长。这一课题一向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怎样写的完善又不泛泛而谈是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经过姜教师一次次的修改,让我大体领悟课题的精髓,从而突破这一难题。对我而言,完成这篇论文是一次艰难的跋涉,它不够完美,甚至略显粗糙,但我对它是用尽百分之百的心力和智力。写作此文时,我常常要在一节文字部分反复修改。因为越研究下去,就越不敢妄言。因为了解得越多,就越发现现象及其背后机制的复杂性。写作此文的经历亦是认清自我的过程,认识到自我的分量,自我所欠缺的东西,并挖掘到自我能够奋力的方向。梦想的东西总是很完美的,但不经历艰难的、朴素的甚至枯燥的路途是抵达不了最完美的地方。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教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忙。再次感激我的指导教师—姜守明教师,感激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求学期间给予我许多有益教诲的教师们。你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染俗流的学者风骨、诲人不倦的师长风范为我树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也即将在我的脑海里留下完美的记忆,我深深感激所有关心、爱护、教育和帮忙过我的每一个人,感谢你们一向都在。

  论文后记(二):

  论文结束,没有想象中的如释重负。其间在家和学校之间往来多次,每每将几斤重的《全元散曲》开箱再装箱,总有种与之为伴且仅与之为伴的感觉。两册全元散曲的硬皮封面是一种说不清楚的浅黄浅绿色,带着一点点斑驳和零落,竖版繁体已经泛了黄,偶尔可见的星星点点的标注让我总是猜想那书友捧书的光景。

  几次欲到闭架借出《全元散曲》,从不费周章,它们好像就是在那个安静的角落里等着我,等我像搬运工一样怀抱它们走过篮球场,走过燕南,经过那些人来人往,在我双臂刚刚开始酸疼的时候立在寝室的书桌上。

  论文不算出色,更地震后匆促煞尾,是有点潦草的。而后再想,其中并非没有感情。王国维说元曲“托体稍卑”,我却是越来越心仪。元人的表达,有一种真实,也有一种回避,二者都做得深得我心。我常常觉得,那一个流落的群体,是跳脱了束人的现世,是慨叹着人生的某种永恒的。不是小晏莫名的伤,亦不是苏轼明了的旷,元人的曲是在个人与天地之间,切近至于唇舌间熟悉平常的风味,又不忘万古人生的。元曲有种失意的悲,却悲得亲切,甚至让人于其中望见自我,这共鸣是随时随地的,不须端坐高堂的正式和风雅,也是我颇喜欢的。

  查注释,翻几种古籍,真心觉得读书是件幸事。其间无数次在地铁上拥来挤去,在衣香鬓影环绕的地方听人大谈赚钞经,便总是不避俗套地想要避开那个俗套,想要扑回蜗居,扑进书摞中。到底我还是虔诚于中文系的,就算洒脱,也还是不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矜持,心里也还始终留着粗布素面的清清白白。学问不见得做得好,可心必该是干净的。

  本科四年即将结束,我爱中文系。

  论文后记(三):

  几经彷徨求索,论文最终得以完成,硕士论文致谢词范文。回顾自我将近二十载漫漫求学路,记忆里充满的是诸位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欢乐相伴,在此我要向他们表达最诚挚的感激。

  饮其流时思其源,成吾学时念吾师,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我尊敬的导师潘国荣教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从我进入同济大学读研深造伊始,潘教师就对我严格要求,并帮忙我开展顶管智能导向的研究课题,从程序开发、系统调试、工地实践一向到论文完成,每一步的进行都离不开潘教师的精心指导与亲切关怀。尤其是在江苏镇江工地系统维护的半年里,潘教师多次赶赴现场指导,并且经常关心工程进展情景以及我在工地的生活情景,可谓无微不至。潘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务实忘我的工作作风、宽以待人的处事态度使我受益匪浅。

  感激王卫安教师、鲍峰教师、程晓军教师、王解先教师、王穗辉教师、王建梅、徐争农和徒益明等测量系的其他各位教师,将近三载教诲,师恩难忘,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各位教师给了我无价的知识和真诚的关爱,让我见识了测绘科学研究领域的精华,

  论文后记(四):

  后记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感激时师。时师在我迷罔、无奈的时候收留了我,给了我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要是没有时师的收留,也许我此刻早已不读书了。当然,时师对我的帮忙不单单是给我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更在于对我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上的指引。时师在文献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在授课、闲聊中,时师时时金针度人,授我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使我对文献学研究稍有所知。而时师对我的更大的影响是在对待学术的态度上。时师是我见过的最为纯粹的学者,不求名、不逐利,每日买书、读书、写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要能如此,其难可知。透过与时师的交流,我明白了真正的学者对学术的执着和追求。时师对我的影响与指引已不是单纯的知识指导所能限定的了。

  在时师之外,对我影响最深的要算先师陈一梅先生。陈师是我本科时的班主任,专研文献学史。我之所以选取文献学,也许很大程度上就是受陈师的影响。研一时,陈师不幸因病英年早逝。我一向想写篇文章纪念陈师,但却总是不想拿起笔。也许说不敢更为适宜,总是不愿去回忆那些事,怕触痛了内心的伤痛吧。但能够肯定的是,陈师的音容笑貌,陈师对我的帮忙、指导,并不会因为天人两隔、时光流逝而被淡忘。

  从内心来说,李俊勇教师之于我实义兼师友。差不多从研二开始,常常和李教师吃饭、聊天。从与李教师的聊天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李教师的率直、儒雅是我学习的榜样。同时,应对我的许多抱怨,李教师总是能予以排解。与其说是教师,李教师更像我的兄长,能结识李教师这样的兄长,是我的运气。感谢李教师。

  如果说我从本科时就有心向学,且能得窥学术门径的话,那我务必要感激我的大学同学杜镇兄。在我认识的同学中,学笥之富、见识之高,无出杜兄者。我生性愚钝,但杜兄并不以此而弃之,在学习上总是对我循循善诱、多加引导。犹记得晚上在寝室外的走廊中一人一根烟,背靠墙壁,互相交流每日读书所得;犹记得在自习室偶有所得,即与兄信息交流,每得兄之首肯,即欣悦无已;犹记得在课上以纸条交换对“五德终始说下的历史与政治”看法时的激越;犹记得兄赞我大三学年论文颇有风范时的喜悦……如此之类,不能历数。杜兄与我虽是同学,但从学问上说,实是我的教师,是引导我窥测学术门径的领路人。

  在此,还要感激王景明教师、崔广社教师、吕志毅教师、肖红松教师。王教师、崔教师、吕教师的课给我以很大的启发,开阔了我的眼界。王教师、肖教师、吕教师、崔教师在论文开题、预答辩、答辩中给了我许多推荐,给我许多帮忙。感谢各位教师。

  感激李国庆教师在百忙之中参加我的论文答辩,对我的论文提出批评、指正。向李教师学习的机会并不多,但与李教师的几次交流都受益匪浅,很受启发。感谢李教师。

  论文后记(五):

  当导师让我写后记的时候,我的心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尽管我并不感到它的圆满,但我且享受这份喜悦之情吧。写作过程中,一度出于紧张惶恐的状态之中,总感到自我的粗陋与肤浅,感到思维的不甚严密和和语言的贫乏无力。

  衷心感激我的导师——尊敬的周**教师,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是她的指引与鼓励让我摆脱了恐惧,树立了信心,使我得以战胜前行中的一个个困难!没有她,我的论文完成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她治学严谨,勤奋敬业,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对学生负责的炽热的心。

  毕业论文是我在大学期间最认真做过的一次作业。自从拿到论文题目的那天起我就会想着怎样才能写这么多字的汉语文章,对于一个从小用蒙语授课的学生来说我觉得是个很大的挑战。也许我是在为自我的不奋力找台阶。可是我真的不明白从何着手写这篇论文,于是从网下载了很多类似的文章,去图书馆翻阅了好几本书这才慢慢的脑海里有了大概的框架。

  正当要提笔写文章我又开始发愁,虽然四年的本科生涯也学了很多课程,但脑子还是空白,一是因为有些理论心里明白,可是不知怎样才能运用好那些专业术语表达自我的想法。二是因为在大学的四年当中只顾着这个理论那个公式,没有静下心好好的归类过这些知识,说白了就是没有一个缜密的思维。

  我在开始着笔写论文时才感觉到,这个阶段的我并不具备与我的野心所相当的学术本事。对我而言,这次论文是一次艰难的跋涉,它不够完美,甚至略显粗糙,但我对它用尽百分之百的心力和智力。写作此文时,常常在一小节文字上头都要反复修改好几遍,因为越研究下去,就越不敢妄言,因为了解得越多,就越发现现象及背后机制的复杂性。

  即使简单结论来得很痛快,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写论文跟写调查性报道很相似:不以事实为手段,而以事实为真相。寻找各路证据文献,建立详密的逻辑链条,最大程度趋近被遮蔽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真实”。写作此文的经历,亦是认清自我的过程。认识到自我的分量,自我所欠缺的东西,并挖掘到自我能够奋力的方向。梦想的东西总是很完美的,但不经历艰难的、朴素的甚至枯燥的旅途,怎能抵达完美的地方。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教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忙。衷心感激在内蒙古财经大学求学期间,金融学院诸多恩师给予我许多终身受用的有益教诲,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染俗流的学者风骨、诲人不倦的师长风范,为我树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也即将在我脑海中留下完美的记忆,我深深地感激所有关心、爱护、教育和帮忙过我的每一个人!

  论文后记(六):

  当导师让我写后记的时候,我的心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尽管我并不感到它的圆满,但我且享受这份喜悦之情吧。写作过程中,一度出于紧张惶恐的状态之中,总感到自我的粗陋与肤浅,感到思维的不甚严密和和语言的贫乏无力。衷心感激我的导师——尊敬的周晓敏教师,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是她的指引与鼓励让我摆脱了恐惧,树立了信心,使我得以战胜前行中的一个个困难!没有她,我的论文完成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她治学严谨,勤奋敬业,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对学生负责的炽热的心。

  毕业论文是我在大学期间最认真做过的一次作业。自从拿到论文题目的那天起我就会想着怎样才能写这么多字的汉语文章,对于一个从小用蒙语授课的学生来说我觉得是个很大的挑战。也许我是在为自我的不奋力找台阶。可是我真的不明白从何着手写这篇论文,于是从网下载了很多类似的文章,去图书馆翻阅了好几本书这才慢慢的脑海里有了大概的框架。正当要提笔写文章我又开始发愁,虽然四年的本科生涯也学了很多课程,但脑子还是空白,一是因为有些理论心里明白,可是不知怎样才能运用好那些专业术语表达自我的想法。二是因为在大学的四年当中只顾着这个理论那个公式,没有静下心好好的归类过这些知识,说白了就是没有一个缜密的思维。我在开始着笔写论文时才感觉到,这个阶段的我并不具备与我的野心所相当的学术本事。对我而言,这次论文是一次艰难的跋涉,它不够完美,甚至略显粗糙,但我对它用尽百分之百的心力和智力。写作此文时,常常在一小节文字上头都要反复修改好几遍,因为越研究下去,就越不敢妄言,因为了解得越多,就越发现现象及背后机制的复杂性。即使简单结论来得很痛快,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写论文跟写调查性报道很相似:不以事实为手段,而以事实为真相。寻找各路证据文献,建立详密的逻

  辑链条,最大程度趋近被遮蔽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真实”。写作此文的经历,亦是认清自我的过程。认识到自我的分量,自我所欠缺的东西,并挖掘到自我能够奋力的方向。梦想的东西总是很完美的,但不经历艰难的、朴素的甚至枯燥的旅途,怎能抵达完美的地方。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教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忙。衷心感激在内蒙古财经大学求学期间,金融学院诸多恩师给予我许多终身受用的有益教诲,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染俗流的学者风骨、诲人不倦的师长风范,为我树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也即将在我脑海中留下完美的记忆,我深深地感激所有关心、爱护、教育和帮忙过我的每一个人!

  论文后记(七):

  我十分幸运能够在暨南大学度过我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周围有着很多良师益友,他们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且明亮起来。我的导师谭天,就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亦师亦友的智者。他看待问题总是能够从不一样角度出发,给了我很多启发。他让我们多去历练,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这种勇气一开始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可是随着年月和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明白这是多么有智慧的想法。我不能够说读完三年的研究生让我脱胎换骨了,可是我这颗榆木脑袋确实得到了不少的历练,也许也增长了一点点的智慧。

  我觉得写毕业论文真的就像在谈一场恋爱。从青春时代到此刻,我心里对学术其实一向就有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崇拜之情。我得说,由于我自我比较寒伧,我觉得自我真的有点难以驾驭它。为了写毕业论文要忍受太多的折磨和苦难,我心爱的论文心肠太硬,而我又总痴心妄想在心中燃烧着一股热爱。说真的,我并不指望和论文的恋爱会有多么美满,可是还是常常感到异常苦恼。

  如今我即将毕业,心里有很多欢乐的回忆也有痛苦的遗憾,可是这些都是生活赐予我的礼物。当初固然十分疲惫,可是痛苦解除过后却感到一种宽慰感。毕业论文过后,我并没有忘记那些为爱我而给我安慰与帮忙的人,我想,我对他们的盛情将终身难忘。

  在我的这篇关于社交媒体上的潜水者的毕业论文里,你能够看到社交上的微妙关系,甚至悲欢离合,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原由。我读着自我的论文,也从一些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中得到了一些乐趣。从这些故事中,我甚至意识到自我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什么事该避免,哪些事能够去做。我觉得自我的论文甚至给自我解除了一些愁闷。感激知识和智慧,是它们把我从忧愁和烦恼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给了我力气,我会为这种欢乐专心写作。值得欣喜的是,学习知识也在逐渐消除我的愚昧无知,图书馆是我的“屠猪馆”,专门治理有着猪脑子的我。当然,念书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为了能够提高必须要加倍奋力。

  本杰明.富兰克林以往说过:“有三样东西是极端坚硬的,钢铁、钻石以及人自我。”人,是有该有着如钢铁如钻石的坚强的心灵的。最终,我期望自我拥有钻石般澄明透亮的心灵,并且如钢铁般坚硬不催。也期望内心能够坚持一丝的柔软让我能够温柔以待这个世界。以碳原子那样无坚不摧的坚强应对这个虚妄的世界,理解这个世界的真理。

  论文后记(八):

  桂子求学,三年时间,转瞬即逝。从最初进入师范名校的激动,到沉静之后的

  学业压力,到毕业前经受求职的一波三折,这期间,幸遇太多同窗友人的帮忙、良师的指点以及家人的支持。大恩不言谢,在此,还是赘述一二,以表感激之情。首先感激恩师杜时忠教授。在选定专业方向后的第一次见面中,杜教师就告诫我们,他的学生不好当,因为他会有各种严格的要求。当年的教诲犹在耳边,可此时我却倍感惭愧。因为教育学功底的浅薄,也因为各种杂事的分心,在这几年中并未到达教师给我们提出的学术要求。尤其是研三求职的干扰,未能按导师的高要求写好这篇论文,在此,深表歉意。同时,也感激教师在这几年中对我们的精心指导和求职时的大力支持。

  其次,感激我的同门师妹范露达、周金莉、李艳辉、段丁妹。在三年的学习生涯中,与你们的交流和切磋让我受益良多。在写毕业论文时,多次与你们讨论和相互鼓励,才让我能写完这篇差强人意的毕业论文。因为就业单位要求我提前上班,毕业的诸多事务也是摆脱诸位才能顺利完成。同时,也感激同专业的柳建勇、王乐和易文涛几位师兄弟,三年时间中我们一齐学习、娱乐的时间最多,完美的学校生活最难忘怀。

  如果没有我的妻子的操劳和支持,我是不可能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的,一句感激是表达不了我对她和家人的感激之情的。女儿的健康长大、聪明活泼是我欢乐学习、生活的最大动力。在此、感激女儿赐予我的快乐心境。此外,论文开题时,教育学院的许多教师都对我的论文开题报告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提议,在此诚表谢意。

  论文后记(九):

  论文写作至此终告一段落,而我的学校生活也将迎来结束。读研期间,个人本事和专业知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此感激新闻与传播学院供给的平台,让我拥有深入学习的机会。回忆在暨大的两年间,收获与遗憾并存,更多的是对太多人的感激。

  首先要感激的是我的导师谭天教授,感激他在学业和生活上给予我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记得无数次与谭教师的学术午餐、学术旅游带来的欢乐,更记得教师深夜指导我论文的辛苦。无论是去业界调研还是在学术讲座之后,教师总会骄傲的向别人介绍我“她会写小说,她很会写东西”。于我而言,教师是比我自我还要相信我的人,他为我的人生打开了更多的可能。师恩难忘,我当勉力前行,不负所望。

  论文后记(十):

  感激J教师。我永久感激他的耐心和包容。这是一种无声的帮忙,并且对我意味着太多太多……感激我最好的朋友Y。是她的鼓励,让我在无法着笔的时刻获得力气,她是我黑暗中的伙伴。感激我的父母。他们的教育与关爱,尤其在这样的时刻,予我以无私的佑护。最终,感激常驻于我心的人。你教会我生活万变的秀丽,又挥手化之烟尘。你是这个宇宙的全部真实,乃至过多的真实。但愿自我能继续前行,认真地活下去,以无负我曾获得的太多的爱。

  将要毕业了。生活还要继续下去,背负着记忆的我们,安慰是无所谓必要的。但我想,还是就应祝福世界上每一次短暂的庆典,个性是那些年轻的、闪亮的、带着梦的酣甜的,仿佛《俄罗斯方舟》结尾处钢琴声远去的海面。人类的渺小教人以怀故和珍惜,我们所了解的也只是这些。

  要向真正伟大和勇敢的事物学习。能够将无保留的爱和赞美奉献给的是:大自然,小女孩,古老礼貌的智慧,音乐,幽默,真的诗,朴素的情感,向别人而起的善念,艺术的伦理,和创造的价值。在它们面前,生命的等待发生了好处,而不只是煎熬、追悔、无限向下的趋势。为了所有先有酒而后有香的、血一样的道理,我们要鼓起心力,我们加油。

  论文后记(十一):

  学术研究,有两种境界。孟子有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此为学术的第一种境界,即“学问乃为己之学”。又王阳明有云:“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此为学术的另一种境界,即“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也”。然而于我而言,至第二种境界似乎已经显得荒唐,然用知识充实自我的一己之学,却从未懈怠。正是在这种境界的支撑之下,我躲避了纷纷扰扰的世俗缠绕,用三年的时光潜心读书。尽管在书海森森的世界里,曾有多次放弃的念头,但一次次与古典名人的触碰又让我在艰难之中,捡起了那颗想要放弃的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年的坚持使我最终敲完了论文的最终一字。仰望窗外,已经是夜深人静。细细的小雨好似在诉说着巴山蜀地的绵绵情怀。

  三年前,我负笈西南,满怀着期望与憧憬来到美丽的西南大学,清幽淡雅的文渊湖,清脆碧绿的樟树林,鳞次栉比的教学楼,云雾飘渺的缙云峰,碧水清清的嘉陵江,熙熙攘攘的步行街,都曾留下我的足迹。然而如水的时光,却悄悄的带走了那如歌的岁月。唯一没有带走的,便是心中那唯有的感激。三年之前,我有幸的成为黄大宏先生门下的一员,恩师严谨的治学之风,敏锐的洞察力,孜孜不倦的教诲,深深的激发了我对学术的兴趣。自幼便喜欢文学的我,在恩师的引导之下,更加懂得如何去查阅文献,如何在最快的时间,做好高难度的工作。这所有的一切,都能够用论文来作为见证。从当初的语句不通,用词不准,到之后的框架整理,论文定稿,其中都包含着恩师的心血。此时此刻,我想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然而,我仍然想要大声的喊出那句话:感谢!同时,责深任厚的刘明华教师,知识渊博的熊宪光教师,机智敏锐的韩云波教师,温婉淡雅的张桂萍教师,治学严谨的何宗美教师,风趣幽默的胥洪泉教师,你们的教诲,我将深藏心底!

  感激同门张艳、卢笑涵、宫月以及先秦方向的薛瑾、王涛、樊祥恩;唐宋方向的向素萍、张华;室友郭小龙、陈经卫;师弟张晓芝、刘巍,师妹梁晓燕、李忭玉、张洁、黄静清等人,和你们的相遇相知,让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除此之外,还要感激一向以来支持我的父母与我那至亲的弟弟,你们默默的付出,才使我拥有了今日的成就,无论我走到哪里,你们都将是我最爱的人!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论文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期望有关专家能够给予批评与指正。感谢!

  论文后记(十二):

  这篇论文的选题是研究生生涯将进行到一半时的临时起意,所以质量不高也在意料之内。三年时间里,于所学领域内多浅尝辄止,无所取长。加之未有过系统的思想史学习,在史料的收集、获取以及甄别等问题上缺乏经验,文章中的疏漏和不足在所难免。有些地方依然存在尚未解决,能够让这篇论文毁于一旦的致命逻辑缺陷,将这些问题自白于此,以期之后者批评。

  细说起来,选择这样的题目也并非真的只是心血来潮。关于这一选题背后的问题深深困扰着我已有多年。那就是个体在应对外部世界时,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存在?我们应当选择怎样的生活?这些问题并非来源于大学以后的哲学训练,而是扎根于个人的生活体验,关于存在的焦虑伴随我多年,仅有在大学以后才逐渐清晰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问题,困扰着当今时代的许多个体。我出生并长大在一个经历风云巨变的时代,我的家庭,包括我本人在内,都感受过精神上无所适从的漩涡,直到此刻,我仍然能够体会到经历过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惊悸和不安。我不断在心里反问自我,城市的生活、经济的发展,这一切真的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了吗?我们有未来吗?我们所做的一切真的正确吗?这些问题对于许多年前尚未接触哲学训练时的我,答案是迷茫的。

  直到步入哲学的世界,才发现先辈早已对此问题有过思考和回答。梁漱溟先生晚年曾对“这个世界会好吗?”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儒家、佛家这些缤纷绚烂的思想让我明白原先世界的提高、人类的发展背后存在着这些更为本质的东西,他们让我重新相信人类礼貌的伟大内涵,我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了先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训诫。也正是此一时期,儒家开始在我的生命里埋下了种子,和儒家的魂牵梦绕也就此开始。

  然而,步入山大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社会矛盾、民间疾苦,这些问题进入到我的视野,打碎了我关于“格致诚正”的迷梦。让我开始从头审视自我的大学生身份,我第一次明白,原先那些人间的疾苦,你不看,并不代表它们就不存在。学术,从来不是自以为是设置一个目标而向其进发,所有的学问如果不能够以人及其快乐为旨归,那么至多可是是自我陶醉的象牙塔里的猎奇活动。儒家也是如此,宋儒所谓“天地生生之仁”、“为生民立道”,至此才始知此一语分量之重,才明白自我的难堪重任。

  早在两千年前,夫子就曾言“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这个问题如今依然摆在我们面前。这或许并不是当政者或者学者们的本意,然而应对这样的现实,应对那些吃不饱饭、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弱势群体,恶劣的社会环境,严苛的言论制度,这些都让我们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退回到故纸堆里,看似皓首穷经,实则偏安一隅。我对自我感到惭愧,我明白,我能够坐在那里安心完成这篇后记,某种程度上归功于我是这种不平等的受益者。在这个各种学问都有可能沦为权贵装点门面、资本灌注鸡汤的年代,儒家也不例外,我无力反驳那些“得一查焉以自好”之学,所能做仅有为某些儒家身上所失去的忧患意识一哭,哪怕这种忧患带给个体的仅有无尽的烦恼和痛苦挣扎。

  回到这篇论文本身,犹记得澳洲学者文青云在其《岩穴之士》一书序论中所说,大学某种程度上即是一种隐居的生活,能够让他摆脱各种俗世的干扰而专心致志完成研究。这对于我们何尝不然?在着手写作之前,并未意识到个体的思想在大环境中的挣扎与纠结,然而当深入到时代之中时,才深深感受到时代巨变之中先贤们灵魂深处的孤独。在写到“夫子怃然:鸟兽不可与同群”之时,那种独立于苍茫的失落感几乎让人垂泪,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存在的问题,每一个人也都要应对这些问题。

  妄图去还原思想的路径是危险的,这尤其体此刻对于庄子的感悟中,总有一不细心滑入郭象这一深渊的趋势。论文虽已完成,我至今也不敢妄语自我是否真的就曾窥见先贤们的思想门径之一二。多数时候仍然可是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将他人的思想和解读重新玩味一番罢了。而对于先秦的隐逸者群体,自认为这篇文章所做的仍然不够,我还没有打通和隐逸者之间能够对话沟通的桥梁,所写的仍然可是是雾里看花,相对于他们,我仍然是个被拒之门外的局外人。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仍然不断自问:隐逸真的有价值吗?会不会从一开始我的想法就是错误的?以至于有几次都几近停笔,如今依然对于这个问题不敢给出自信或满意的答案。然而我仍然想在此表白自我的初心,那就是隐士群体的存在绝不是偶然,它是某种社会机制造成的。我们的社会终归是属于所有人的,每个人都应当在其中拥有属于自我的位置和权利。这些人是被排除在外,还是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存在于以往的帝制社会当中,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我期望隐逸能够对于我们今日的生存焦虑和危机以启发,毕竟它曾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予无数人的精神以安顿。当然,这种启发在今日看来有可能是消极的……

  这篇看似不够哲学的论文,许多还只是自我不成熟的想法,各种问题仍然无法回答。我们是否能够经过对于隐士群体的研究,来引申出一种力气,借由这种力气来打破我们为自我人为设立的限制,消解掉我们狂妄自大而又愚蠢的中心主义?真正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完全的占有自我的存在,一个挺立其自我生命的主体,而不只是他人存在的客体?遗憾的是,哲学不能供给面包,我仍然应对着和所有人一样的困境与困惑。在此抛砖引玉,以期之后者能够走得更远,看得更深。实现真正的“为天地立心”。

  论文后记(十三):

  这篇毕业论文经过较为长久的准备,一段时间集中精力的赶稿,此刻最终写成了二稿,稿子交给导师,我的确也该动笔写我的后记了。这篇后记要怎样写,我乃斟酌良久,最终我想我不如做得稍微特立独行些,写出我这些年的长大来,而我的寻寻觅觅的心境,我对那些帮过我善待我的人们的感激,也包含其中了。

  我与燕园的缘分,到如今已近七年,其中研究生的这三年尤其值得我铭记。铭记什么呢?首先是我的导师姜涛教师。他教给我的远不止是学术,从他那里我太丰收了,以至于一时竟说不出他教了我什么。这些天我交了稿子,正在读一本介绍中国社会学史的书,读之收获很大。我一边读一边想,姜教师以一个诗人,为何要下那么多功夫把社会学纳入他的知识结构与思想方法?我认为这个答案很要紧,关乎人文学者的安身立命问题。我以我对社会学的粗浅涉猎而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学视野教导我要回到人类生活中去。历史尚可能以大人物为中心,而社会学是真正关注日常生活和普通人。当一个人在书斋里太是玄思了的时候,打开社会学著作,便立刻看到普通人怎样生活,这复杂纷繁的人间俱呈于目前。我尚还在思索,思索得并不通彻,但感到对我自我,研究生期间能接触这样的思想让我兴奋,并且对我真正有所补益。我幼稚的青春期,以往长期是与这个时代和它的大众生活充满紧张感的人,中学时代从学校学到的可是是应试,而我自我私下里的阅读和自我教育,则把我变成了一个典型的不合群的文学青年。那时的我尖锐而盲目,虽然我对完美事物的信仰都是真诚的。生活环境的限制和性格的幼稚爱走极端,让我信任孤独而不是交往,幻想超脱而

  不是参与。我曾自我选择孤独,但我的孤独不是我向世界交出的答卷,只是说明我盼望却没有答案。那时我没什么说知心话的人,却自我指认历史中的无数同伴,比如阮籍、嵇康,比如写作《野草》的鲁迅,比如波德莱尔和尼采……我充满年轻人的冲动爱这些人,却不能爱我生活的世界。我相信一切完美的灵魂都是痛苦而纯洁、孤独而挣扎的,而我在这个时代,至少我狭小的'生活圈里看不到这些。我看着自我不合时宜,十分悲观,相信我要走一条苦难之路。

  本科四年的我,在对于北大的熟悉与对自我的批判反思中痛苦度过。其间发生了一些对于我个人十分不幸的事情,我在长期夸张地预感到苦难以后最终结结实实迎来了苦难,这是命运的恶意,也是命运的顺理成章。可是艰难地、悲观地、充满怀疑地,北大开始预告给我一种长大的可能。我还记得,并且会永久记得一些事情。比如大二时韩毓海教师的当代文学课——那是我在本科期间经历的最大的一次思想冲击。我开始了解到北大所孵育出来的真正的左派立场,他们绝不孤独绝不感伤,他们明白为人而不只是为己。就像多年以后我在戴锦华教师课上所听到的:确定一个真正的左派的标准是他是否站在弱小者立场上发声。闻此言我是一旦豁然而贯通之,鲁迅的怜小弱真是比鲁迅的反抗绝望更加可爱了,鲁迅的世界中总有对受苦者的爱。我从鲁迅又想到自我,我灵魂的苦痛与挣扎必须回到人群,必须回到为他人,这样才是真正的自我珍重与自我拯救。

  之后我开始读研究生,我开始师从姜涛教师。我还记得之前第一次上姜教师课,那时我大三,没见过他,只听说是一个英俊的诗人。他走上讲台时一身黑衣,未开口前我莫名想到了穆旦,一开口则我不知怎样形容。总而言之,姜教师的幽默即是智慧,智慧即是幽默了,简直分不开。之后我渐渐懂得,深刻当然必须经过痛苦,然而深刻发展到高级阶段必须超越痛苦,一种高级的、从容的、成熟的心智,应当是幽默的。一开始我觉得姜教师不像我从前喜欢的那些诗人,姜教师的诗也不像我读熟的那些诗。我曾向他问起,为什么他成熟后的精神构造里一点也不提及彼岸,但又不是尼采式的激烈反对彼岸世界,而是一点不看重这个东西。姜教师的诗歌和态度,都是如此的基于人间,并且拒绝矫情和感伤:早年写都市人生活中那些挫败的、灰暗的、挣扎不脱的心境,然而表现上用的是机智的幽默反讽;近年来则抱负更大,为时代生活画像了。他曾说他的目标是写出尘世不圆满生活中复杂的层次,这个态度乃令我深思。向现世敞开,从容直面并对话于时代的全部险恶与温情、丰富与匮乏,这才是真正的勇者与智者,向往彼岸的人相比之下是软弱的,其逃世之情虽能够同情,但绝不是立志于思想者应当跟从的。于是社会学这个资源我渐渐引起重视,这门学问到

  极致可就真是详尽的理出尘世中人生活中复杂的层次来。作为一个研究思想的人,要明白思想都是人的思想,所以关注世俗人性意义重大。我这几天看着社会学书上对于民国时期城市和农村的人群生活状况的统计分析,觉得很大的启发。我最终那么真切、详细地了解到了我所研究的文学所来自的世界,也更能明白新文学在其中的位置。我感到触及了有血有肉的人们,而我们的工作应当于他们有意义,像那些社会学家一样。

  我的这篇关于废名的毕业论文,是我报告研究生三年学习与思考的心得。关注《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从本科大四开始的。因为我是一个一向拼命寻找思想支援的人,所以初读这部小说给了我好大的喜悦。莫须有先生的人生态度、对于家国命运的热心、对平常人的理解、规劝世人的诚恳,还有他把艰苦生活过成一种诗的心态,都使我激动。我也想像他一样。之后研一时旁听过姜教师讨论四十年代文学的一门课,也谈到《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我于是重读这部作品而有意于研究了。在研究中,我最终成形的思路是从身份问题切入,这是我在读研过程中的新认识,即考察一部作品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是在这种关系中自我确立和进行实践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中,废名出于对自我三十年代的反动,出于回归世事的思想新发展,他是真正参与到乡土社会中去了的,所以要说清这时的废名,非说清他参与了哪些生活。这部小说让我兴奋的也在这一点:它早已溢出了文学,扩展到思考整个人的生活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为人找到皈依(救现世的儒教),而这种含纳整个生活史的写作反而是有更彻底的诗的精神的。当然,这个“诗”要最广义地去理解。此论文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姜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与我往返讨论,我也在这

  个过程中锻炼了学术理解力和写作本事,并且在姜教师的引导下把废名这个个案和他所处的时代、社会、民族、传统联系起来,开阔了研究眼界,明白了什么是“小大由之”的学问。姜教师三年中对我的诗歌写作的耐心指导,也让我感激。我的诗虽然还不成熟,可是有良师教导,所以能看着自我一点点提高,而这种诗的提高背后是我的心智结构的提高。我真期望这种和姜教师谈诗悟道的生活能够永不结束。也感激温儒敏教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在温教师的热心邀请下,我曾带师弟师妹们上门拜访,温教师也曾给过我的论文设计一些指教,他对我们后辈的鼓励与期许在激励着我。姜门包括温门的师友们,对我来说也是很珍贵的缘分,李培艳师姐、金娟秀师姐、刘璐师姐、郑树敏师姐、刘芳文师妹、程晨师弟、高幼丰师妹、孙雅馨师妹、王欣玥师妹、杨先溥师弟,他们都给我的硕士生涯以陪伴,感激他们让我有一个温暖的师门!

  论文写毕,即将毕业,我还要感激陈平原教师,既是因为这三年中选修、旁听他课程所获的教导,也是因为感激他给我机会让我能继续在燕园读博。陈教师素来是闻名的严师,而又是那样严慈有度,为人为学都有一种温雅之风、人情练达之境,让人敬仰,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严格要求自我,尽力交一份教师认可、也对得起自我的学术答卷。同时还要感激陈门的同学们,尤其是李浴洋师兄。在我考博的过程中,李浴洋师兄给了我很多关心和提议,其为人的热心,学术的优秀,都是我深为佩服的。另外,张一帆师兄这一年也在做四十年代废名,与我撞车了。但还好我们是所以结下了同题之谊,张一帆师兄的研究对我是一种启发,我期望我此刻的这篇论文也能有和他切磋的欢乐。因为有陈门一批优秀而热情的同学们,我预感到我未来的博士生活会十分充实而欢乐。

  在这三年学习生涯中,我还要感激现代文学教研室各位教师的帮忙和教导。感激吴晓东教师、王风教师、张丽华教师,三位教师对废名都有研究,都与我有过讨论。吴教师惠赠过我他的研究文章,并对我的开题报告提出了一些好提议,其人对文学的坚守与为人态度的近人情也让我叹服,他仿佛总在说:“文学是能够也应当爱的”,让我这样被文学灼伤过的人在反复的自我调整中坚持寻找新的与文学接通的方式。王教师以他编《废名集》劳苦而获得的心得无私地指导我,就最初的“写实”等问题与我有过讨论,王教师指导学生论文的话我最爱听,每次都觉得又懂了好多文章之道、学术之道。也感激王教师为我引荐陈建军教师,陈建军教师惠赠过我他辑录的废名书信,对于不熟识的学生如此热情帮忙,让我感到学者的淳厚品格。张教师在我最初接触废名时,也曾和我就她的废名论文有过讨论,开题时也指出了我的设计的问题,感激她热情的帮忙!同时,也要感激孔庆东教师、高远东教师开题时给我的指导。此刻,我以忐忑的心境将这份不甚完美的论文呈送于各位教师目前,理解教师们的批评。

  与此同时,也要感激现代文学专业以至北大中文系的同级和众多师兄师姐兄弟姐妹们,董亚惠和曲楠选择和我一齐考博,一路上我们互相陪伴,此刻都考上了,以后博士期间大家还要一同致力于学术,期望我们继续相亲相爱共同奋力。我的室友们,张亚婕、刘婧、胡琛莹也是我要感激的,我们之间有互相帮忙、有互相磨合,最终成为一个和谐的寝室,她们三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在和她们的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虽然如我前面说的,我少年时代长期的内心纠结、之后的人生走向都让我无法成为一个足够开朗、活跃、社交合群的人,其实我内心也为此困扰,可是和这么多优秀的同龄人相处,我改变了很多,我期望我能做得更好,也祝福他们都好。

  最终,我还要感激一向爱我、无条件支持我的学术追求的我的父母。人生之路原本不易,然而这样始终陪伴我,给我难过时的安慰,欢乐时又和我分享喜悦的父母是上天最大的恩惠。他们并不是人文方面的专家,但他们相信我的追求自有价值。这是一个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时代,而我有时还是会不免落寞而自我怀疑地感到自我是一个象牙塔里的孤守者。如果时代的大浪打来,我能坚持到怎样呢?尽管我已经越来越和世俗达成了某种妥协。可是我的父母,以他们的正直和善良教了我人生最重要的一课,让我明白不管时代和命运之浪未来将我裹挟到哪里,我都不会放弃爱、善良、忍耐,这些人生最重要最不易的东西。

  论文后记(十四):

  时光荏苒,自故都来苏三年矣。当今世事,物欲横流,人心不古,读书无用已成共识。想我一介书生,也曾有悲愤之言曰:宁做青楼一浪子,不为稷下穷书生。然近日闲而翻看古琴品,有诗云:衣襟半染烟霞气,诗卷长留天地间。读罢不禁为“稷下”之句而汗颜。唐寅《桃花庵歌》言: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使我得闲。人生短暂如朝菌晦朔,钱财万贯难买百年安康,唯有学问如滔滔江水无尽矣。身为学人,能窥先人之一斑,成一家之谬言,实乃精神之瑰宝也。

  入学师从李勇教授,实属幸事。教师虽不善言谈,然腹中自有乾坤,学识渊博,为人和善,治学立言可为标榜也。韩愈《师说》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论文开题之初,教师指点精要;写作之中每每遇阻而停滞不前,教师一言而中症结,茅塞顿开;论文初成,无论句读、语病、谬误,教师皆一一亲自批改,拙作终能得以付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师之言行,唯有心向往焉。

  从学三年受教于鲁枢元教师、刘锋杰教师、廖大国教师、侯敏教师、王耘教师、潘华琴教师,于为人学识方面受益匪浅。诸位先生学富五车而贯中西,为人治学以垂范。学识修养如广袤之沃土,育百年之桃李,实乃苏大人文精神之巨擘也。师从诸位教师而观学海之一角,从此立志挂云帆而济沧海。昨日初入学府,立志功名;他日蟾宫折桂,必定有我!愿诸位教师身体安康、学识远播,与日月兮比寿,与天地兮齐光!

  唐寅《桃花庵歌》言: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因才子之诗而爱上南国,爱上以往的狂妄不羁与诗酒豪情。此三年间,虽不苟言笑,然文章字字关情,临别之时,特以此拙文拜别江南。千里宴席终有尽,南国一去舀无期。别过了,江南!别过了,韶华!

  论文后记(十五):

  提笔开始写《后记》的时候,我最终意识到,一切都将告一段落了。上一次写《后记》是三年前,本科毕业论文。记得当时论文的指导教师刘勇强教师,在指导意见里的最终一句是:“愿不断提高。来日方长”。

  转眼之间,研究生三年时光已逝去,来日方长,原先只在弹指间。

  在燕园里,我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年。从懵懂少年到渐趋成熟,从离家的游子到熟悉这个园子的一草一木、春风雨露,在那里,我种植着自我的梦想,践行着梦想,收获长大的点滴。欢笑、泪水,从来都是与青春相伴相随的字眼。北大中文系,曲径通幽的五院,还有蔓延的爬山虎,都成为永难磨灭的记忆。

  感激七年来,每一门课程上兢兢业业的教师们,感激你们对待我的每一次提问和课后的疑问给与的及时、耐心的解答。从你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做学问的谨严和细致,还有淡泊宁静的心态。它将作为北大中文人的记号,永久铭刻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感激我的导师程郁缀教师,时刻不忘的叮咛,细致耐心的审阅与修改。感激您对我的每一个小错误的悉心指导,也感谢您愿意分享我每一次提高和成功的喜悦!无论是晚上11点的电话沟通,还是遥远的邮件联系,或是留在办公室门口的论文草稿和修改意见,都是督促我不断前进、提高的无尽动力。我还要衷心感激杜晓勤教师在论文开题给予我的大力帮忙,他将自我尚未正式出版的研究资料无私地奉献给我!还有李鹏飞教师,对我论文的提纲给予的指导性修改意见。

  感激在论文期间,包容和理解我的贾悦、李欣、陈莹三位室友,在经历了炼狱般的毕业论文与找工作经历后,我们或许能更加明白“理解”两字的意义。感激我的好姐妹贾悦、孙欣、鲁子奇、小袁子在这一年中对我的关心和陪伴,还有研究生院廖晓玲教师对我的悉心关怀和照顾,沉闷枯燥的生活,因为你们的存在而变得有滋有味。感激我论文开题的小秘书刘怀辉师弟,总是随叫随到,细致认真。

  最终,我还要感激远在大洋彼岸的、我的爱人。感谢你在这一年里,容忍和包容我所有的坏脾气和坏情绪,感谢你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建立了我们的小家,让我不再害怕外界的纷扰。还要感激你充当我的论文格式专家、翻译家、校对者。除了我之外,你是我毕业论文的第一个阅读者,也是阅读次数最多的读者。此外,我还要感激一向以来,默默支持我的两边父母。家人无条件的支持,永久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往昔时光已走远我才会学着想念平常的相见

  一句你好和一句再见中间是没有对白的画面

  昨日依稀又重现你站在我面前记忆里的少年从未改变。”

  ——《转身之间》

  论文后记(十六):

  论文写毕,感慨良多。三年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首过往,2007年9月踏入哲学院伦理学殿堂,一个书生的书海独行,品教师们思想的盛宴,以往是那样的欢乐。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有着一个伦理学梦,真正想学一点伦理学,可是,感觉自我的心是浮躁的。伦理学,这是一门智慧的学科,三年研究生时光,自我或许还是滞留在“水面”,并没有沉入“水底”,但想来还是欣慰,学习过程中,我也向业师杨清荣教授聊过这个问题,杨教师告诉我,要想真正学进去,学深入,必须静下心来研读,必须有一种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必须有一种耐得住寂寞的心境。按照杨教师的说法,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中,我感觉自我做得还不够。

  这篇论文从选题到最终成文,得到了业师杨清荣教授的精心指导。从选题来说,还是得到了杨教师的肯定的,因为在此之前,哲学院伦理学专业的师兄师姐们未曾涉足这个论题。但杨教师告诉我,研讨王阳明致良知的伦理思想,相关的文章很多,要想写出新意就有难度,如果没有写出新意,文章就会变得平实。我还是写了这个论题,是自我的想法,写出来供人参考这本身也就是一种价值吧。说到业师杨清荣教授,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课堂上的讲授,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严谨并具有逻辑,指导我的毕业论文,他修改到文章的字词与标点符号,他的严谨与逻辑体现得淋漓尽致。杨教师主要讲授伦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立身严谨,立教严谨,有儒者之风。学生们能够感受得到,杨教师对自我从事的学问、对传统文化的精义与价值由衷的热爱。他对学生的开导可谓是尽心的,对杨教师的关爱、教诲,学生会铭记于心。

  感激专业教师刘可风教授、胡真圣副教授、陈燕副教授。课堂上,刘可风教授的幽默和智慧、胡真圣教师的视野与和蔼,陈燕教师的认真和执着,给了我很大益处。对他们三年来对我学习上的帮忙和教导,我深表谢意。感激已经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的倪瑞华教师,她的环境伦理学课堂上,主张学生要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给了我启发。感激已经去上海任教的葛四友教师,我上过他的课,在课堂上,他讲授如何做研究写论文,他教授的“证成”理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也异常感激龚天平教授,在我撰写论文期间,龚天平教师送给我邓名瑛教师写的书,《寻找生命之真——明代心学的本体追求》。拿到书的那一刻,我打开扉页,上头写道:“龚天平20xx.9.25湖南长沙”,我猜想,或许是龚教师在读博士时看的一本书。简单的字迹,刻画着一个青年学者的学术情怀。

  感激论文开题报告时给我提议的王文贵教师,虽然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没有在课堂上得到王教师的教诲,但王教师就我的论文如何写得更加好,给了许多提议。感激论文评委张春香教师,虽然也未在课堂上得到张教师的亲授,但在论文答辩时得到张教师的指导和提议,我想说,感谢您,张春香教师。

  最终,感激我的同学杨建军、张宁、姚云、高明才、周鹏、汤美岚、吴昊、张婷婷、李吉艳,三年的同窗生活,我们真诚以对,和睦相处,杨建军的担当、张宁的睿智、姚云的善良、高明才的言谈、周鹏的热情、汤美岚的活跃、吴昊的爽快、张婷婷的质朴、李吉艳的思想,这一切的一切都感染着我。此地烟花,他年风雨,这段情谊,愿我们且行且惜。

  论文后记(十七):

  沐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伴随着室友们平稳的呼吸声,我轻轻的合上了笔记本电脑。时间一晃就快三年了,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有过汗水、泪水和欢笑。脑海里的回忆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出此刻我眼前。记得当初第一次选导师的时候,我被谭教师拒绝了,我不明白自我被拒绝的原因。之后机缘巧合下,我再一次鼓起了勇气向教师申请成为他的学生,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了谭门的一员,很自豪。在那里,我想由衷地对我最亲爱的导师说一句:谭教师,感谢您,辛苦了!

  从论文的选题确定和历经11次的修改,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期间有过质疑,有过崩溃,有过彷徨,也有过兴奋。感激谭教师悉心指导和谆谆教诲,谭教师的指导永久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照亮着我不断前行。刚开始的时候,我是茫然的,对于论文甚至有未知的恐惧,不明白从开哪里始。每次想到一个新的研究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就会被教师反问几句而变得哑口无言,最终“落败”。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欠佳的我总是把现象当做研究问题。,感觉每次都在指导小学生写论文。对不起,教师,让您费心了。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意识到自我的不足。困难总是要克服的,灵感总是在学术讨论中迸发。

  每一次的中午聚餐,每一次的饭后散步,每一次的周末出行,无时无刻不在向教师学习,从学术研究讨论到历史地理艺术修养。不得不承认,这几年虽然看了许多书,但觉得没有什么长进。导师说,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差别在于思维方式。每次会面,导师都鼓励我们要转变之前的思维方式、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对于我自我而言,也在奋力尝试改变,但总是觉得效果甚微。在学术研究上,导师的态度始终认真严谨,可是在生活中,导师对我们的关心无微不至,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无论将来身在何方,心里始终会牵挂着最亲爱的导师。老实说,研究生时期的思维的锻炼在将来工作学习中受益终身。对于我来说,

  最难的不是学习,而是思维的训练。

  走在绿意盎然,春风拂面的暨南园里,想象着自我在不久的将来离开,心中有万分不舍。我以为自我是个过客,但事实上我多想成为一名归人。暨南园中的一花一草一树,寸寸承载着我珍贵的回忆,可是,人总是要昂首挺胸大步向前。感激暨大让我长大,感激导师让我学会如何学习,感激谭门的小伙伴给予我的关怀,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必须不愧于心,以后有时间,我必须抽空回来看望我最敬爱的导师,和他漫步在美丽的暨南园中,讨论“研究问题”。

  论文后记(十八):

  这封致谢酝酿的时间恐怕较之论文更长,从踏入校门伊始,我就告诉自我要感激所遇到的一切。求学三载,春秋代序,三年来无日无夜不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虽以硕士为名目,然未有分毫成果,于学习常常怠惰,以致光阴虚度,何堪桂冠!学问之不易,实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研究生之学习生涯,除陡增对于学术敬畏之情外,更无它念。藉此机会,顿首叩谢诸良师之教导,益友之关怀。

  首先感恩导师刘大钧先生,承蒙先生不弃,肯收小子为徒。先生治学严谨,高屋建瓴,平日为人温良恭俭让,亲善和蔼有加。先生一生学术成就有目共睹,学界仰若泰山,犹记得初入师门时自我手足无措的惊慌窘态,先生则对我加以勉励,此情此景至今历历在目,三年来每以此自勉,以期不负先生谆谆教诲。奈何生性愚钝,虽有先生及诸师指引,至今仍不敢言已入易学之门,更遑论得一二门径,一暴十寒,实在有负先生厚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有幸入于先生之门,慕先生之高风,聆先生之陲教,今后于学术做人更当自勉,再次拜谢。

  感激林忠军教师的谆谆教诲,林教师研易成果丰硕,仍坚持为研究生开设周易导论课程,教师上课循循善诱,知识丰富,每每于寻常处透出真知灼见;教师平日为人谦逊随和,平易近人,实可谓谦谦君子,乃我辈做人之楷模,在此惟愿林教师身体健康。感激王新春教师,王教师平日实可谓“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开学时王教师的讲话让人觉得不苟言笑;之后上课才发现原先教师风趣幽默,温文尔雅;论文开题时,王教师对我文章中的矛盾和漏洞指点可谓一针见血,不复多言。王教师平日常教导我们感悟圣贤气象,挺立生命活泼泼的主体,此刻每每想来,可谓是融学问入于生活之中,如斯境界,实堪敬佩!感激邓联合教师,邓教师为人洒脱,听教师之课多有启发,教师思维敏捷,对学术热点的关注和介绍让我辈受益实多,曾在晚上下课之后对我的论文进行指导,交流至深夜,可叹自我无半分成果,每每食言,有负教师厚爱。感激苗润田教师,张文智教师,李尚信教师,刘保贞教师,聆听诸位教师教诲,感悟大易之美,中国哲学之美,学生三生有幸!

  在此还要感激张克宾教师、黎心平教师、李秋丽教师。虽然未能聆听三位教师教诲,然而三年学习生涯却受照顾良多。李秋丽教师曾在我考研阶段给我鼓励和指导,让我信心倍增,在结果出来之后的第一时间告知我,让我一年来久未安定的心最终平静下来。张克宾教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的论文给予悉心指导,无论是开题、提交毕业申请还是答辩,都有求必应,张教师思路缜密,条理清晰,给我的论文写作带来了莫大的帮忙。感激黎心平教师对我三年来学习和生活上的照顾和帮忙,没有黎教师,恐怕也不会有我研究生三年充实的学习生活。感激黎教师对我的信任和鼓励,让我进入了《百年易学菁华集成》项目组,课题组两年的工作和生活黎教师可谓亦师亦友,每每在关键时刻给我开导和点拨。我自知平庸,无所取长,是黎教师一步步暖心的鼓励让我最终坚持了下来,在此祝愿课题组早日顺利结项。

  除了诸位良师,还需感激各位益友。首先感激我的师兄秦洁,有幸和秦洁师兄一齐工作两年,师兄学术和做人做事上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对象,师兄在课题组的工作中总揽全局,能够做到井然有序,每一部分的工作都应对自如。生活中对我关心备至,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经常在我不知所措时给我指导,最为感动的是在我论文初稿完成时,师兄将我整篇论文逐字逐句批阅并给出意见,字里行间之心血令我没齿难忘。如今想来,自我的初稿必须很“折磨”这位和蔼可亲的师兄。感激董春师兄、杨学祥师兄、卢璐师姐、唐青州师姐、王贻琛师兄以及张梓波师兄,他们都对我的学习生活给予了诸多指导和帮忙,让我避免了许多困难和弯路。感激我的室友向维、赵万林以及张田华,向维和赵万林都是各自专业的佼佼者,和他们在一齐让我既开阔了眼界,也接触到了许多之前不曾了解的知识,张田华大哥虽然年纪大,可是仍然保有一颗赤诚的学术之心,在许多问题上能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经验和意见。感激分配在这样一个宿舍,大家在学习上互相探讨,生活上互相照顾,这也是我研究生阶段最为幸运的安排之一。感激中哲专业的其他小伙伴,我们虽不住在同一层楼,加之我平日不常走动,然而同窗三年,可谓志同道合,关键时刻总能显出同窗情谊。最终要

  感激课题组的伙伴们,感激季淑玲、蘧娜、王培豪、王娜等等一齐共事过的同学,没有你们,我大概只是一无所成。

  最终,要感激我的家人。离家八年,父母每每在电话一头嘘寒问暖,自我如今虽已成人,却仍然无法让他们安心,更无以回报,惭愧无以言表,向西顿首再拜。感恩我的外婆,我永久忘不了在我走出研究生考场那一瞬间听到的噩耗,愿外婆在天之灵时时护佑孙儿。感激我的爱人王璐瑶,五年的坚持如今最终换来正果,是你的不离不弃和悉心照料让我顺利渡过了研究生阶段,你是我这些年来最大的惊喜和最好的礼物。

  感激山大,感激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感激易学研究中心,感激你们接纳了我。同时也感激自我,这些年坚持了下来,其中许多辛苦仅有自我体会玩味,在此引用苏东坡诗句以自白:“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以后的路,还需砥砺前行。

  论文后记(十九):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的学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四年宝贵的大学生活也即将结束。回首在太原师范学院学习生期间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我奋力刻苦,孜孜以求,并时刻以“厚德、博学、团结、创新”的校训鞭策自我,不断丰富和充实自我。至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由衷地向过去四年中给予我关心和帮忙的所有教师、同学以及亲人朋友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论文写作是一个漫长、枯燥、沮丧的过程,我曾一度陷于紧张惶恐当中。在大学四年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本以为应付毕业论文绰绰有余,谁知着笔时才感到自我的粗陋与肤浅,感到思维的不甚严密和语言的匮乏无力,才明白自我并不具备与野心相当的本事。这次论文是一次艰难的跋涉,他不够完美,甚至略显粗略,但我对她用尽百分之百的心力和智力。写作此文时,常常在一小节文字上头反复斟酌好几遍,因为越研究下去,就越不敢妄言,因为了解得越多,就越发现现象及背后反映资料的复杂性。

  即使简单结论来的很痛快,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写论文跟写调查性报道很相似,不以事实为手段,而以事实为真相。寻找各路证据和文献,建立详密的逻辑链条,最大程度趋近被遮蔽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真实。写作此文的经历,亦是认清自我的过程。认识到自我的分量,自我所欠缺的东西,并挖掘到自我能够奋力的方向。

  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我要感激武**教师。这篇毕业论文从开题、资料查找、修改到最终定稿,如果没有她的心血,尚不以何等糟糕的面目出现。在实验进行中武教师耐性的帮忙我,细心地纠正实验中的错误和不规范操作,并且还锻炼我们的自学本事,独立思考本事。

  在专业知识水平上,武教师敢于尝试、锲而不舍、推陈出新的的精神是我永久学习的榜样,并将进取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我很自豪有这样一位教师,她值得我感激和尊敬。与此同时,我十分感激我系校领导对我们的教导和关注;感激大学四年传授我们专业知识的所有教师,感谢你们呕心沥血的教导。

  此外,我要由衷的感激我的实验小组成员和我的室友同学,他们开拓性的研究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无数次的争论和探讨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并且,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给与我全力的配合和帮忙。

  最终,感激我的父母和其他亲人,是他们用无私的爱和奉献为我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是我勇往直前,敢于进取的不竭动力。感谢你们!相信有你们的支持,我必须会赢得更多的成功,人生也会更加精彩。祝愿所有给我关心和帮忙的人,永久健康欢乐,一生平安快乐!

  论文后记(二十):

  四年时间,转瞬即逝。从最初刚入校的幼稚、无知,到沉静之后的学业压力,到毕业前经受求职的一波三折,这期间,幸遇太多同窗友人的帮忙、良师的指点以及家人的支持。虽大恩不言谢,在此,还是赘述一二,以表感激之情。

  首先感激导师李恋教师。整个论文从开始选题、搜集资料、构成初稿、导师修改、再修改直至完成,都包含着李教师的耐心指导和细心帮忙。她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我,并激励着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丝不苟,踏踏实实。

  行文至此,收获颇丰。本研究旨在引起广大教师乃至整个社会起到一种警示、反省的作用,为构建走向和谐的教育、为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创造一个更加礼貌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而做出一点奋力。

  本文开篇明确指出,相对于“体罚”来说,教师精神暴力是一种对学生伤害更大而隐蔽更深的教师暴力,因而也更具有研究价值。精神暴力在教育领域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相关的研究尚不太多,大多只是从某一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如心罚、精神虐待、隐性伤害、软暴力)。所以,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精神暴力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和减少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精神暴力的对策。采用资料分析法对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精神暴力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从教育学的角度对教师精神暴力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从法律、伦理、哲学和教育等多个角度对教师精神暴力进行了批判。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本研究在很多细致的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了预防和减少教师精神暴力的对策构想,可是教师精神暴力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在教师和家长的心目中,传统观念常常是根深蒂固的,对教师精神暴力的认识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转变。所以,要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教师精神暴力的发生,建构一个和谐、健康、以人为本的学校环境,需要广大教育者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带着完美的期望和必胜的信心,付出更多的热情和奋力!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选取的教师样本代表性不高,导致理论分析的深度不够;提出的“教师精神暴力”概念的可操作性不强,容易导致在教师精神暴力认定上发生争议。可是这些不足也正是继续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笔者将沿着这个思路奋力走下去!

  论文后记(二十一):

  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x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谢意。

  这三年来感激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教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那里我要像诸位教师深深的鞠上一躬!异常是我的班主任吴廷川教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教师,可是在这三年来,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对吴教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

  感激这三年来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班的四十多位同学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三年来我们真心相待,和睦共处,不是兄弟胜是兄弟!正是一路上有你们我的求学生涯才不会感到孤独,立刻就要各奔前程了,期望你们有好的前途,失败不要灰心,你的背后还有汽修0932班这个大家庭!

  最终我要感激我的父母,你们生我养我,纵有三世也无法回报你们,要离开你们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的。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激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教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提议,教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激所有授我以业的教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教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终,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教师表示衷心的感激。

  论文后记(二十二):

  时光荏苒,我在首都师范大学七年的考古学学习生涯即将告一段落,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不得不承认,我与考古专业的结缘却是冥冥之中的。一个理科成绩优秀但怀揣着对文人气质的向往的高中生在2014年的寒假后,不顾亲朋劝阻,毅然弃理从文;一个懵懂的高三毕业生在2014年的暑假后,走进了自我的象牙塔,选择了文物鉴定与保护专业;由于本科期间的学习更多是以考古学方向为主,于是一个对祖国大地充满热爱的大学毕业生在2014年暑假后,坚持在学校继续自我的考古学道路。《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先商文化漳河型研究”这一课题在我脑海中整整思考了三年,却迟迟未动笔,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对自我学术水平的不自信。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退缩与前进交替往复,却收获颇丰。除知识的获取外,尚能够时不时的想起自我从学的初衷,时不时的思考自我为人的准则,更能不断展望自我人生的方向,善莫大焉。

  长大至今,是我勤劳朴实和善良的父母给了我最基本的价值观,给了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让我安心求学。我的每一步成功都有父母辛勤的汗水和期盼的眼光,无论何时,分享我的任何成功,他们都当之无愧。

  即将结束学业,是教师用无怨无悔的精神将自我的学识、见闻和德行倾囊与我,给予我立足社会的智慧和本事。在学校,我能够无忧无虑的畅游于知识的海洋,我能够自由自在的抒发自我的思想,无论何地,我都向往这方圣土。朋友们,是你们陪我一齐享受那每一份成功,是你们陪我一齐度过那每一个感伤。是你们给了我太多欢乐,太多对北京的回忆。虽然我们将为梦想而各奔东西,但我们的心永久紧密相连,我也将终生怀念与你们并肩的日子,只是衷心祝愿彼此天涯海角,明天会更好。

  从学期间,我成功组建了自我的快乐的小家庭。在求学最终阶段,应对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幸有爱人的用心关怀和全力支持才使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心存感激,愿爱人工作顺利,健康欢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无止境,在社会的大学堂里,我将继续满怀信心,不懈追求。

  论文后记(二十三):

  按照学院的要求,这天最终按时交了毕业论文的初稿,在能够稍微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感觉到离校的日子近在咫尺!研究生2年的时间是十分短暂的,可是收获却不少。

  最基本的是学习方面。虽说自我的经济学知识还很欠缺,可是写作潜力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个性是在教师的督促下已经在经济学核心刊物上发表了3篇文章。还记得本科毕业的时候对研究生能发表论文羡慕不已,此刻能发几篇文章也足以满足一下自我的虚荣心。

  其次是在开阔眼界方面。一向喜欢旅游,可是因为没有Money,所以去的地方都不是很远。研究生期间有幸去了一些比较远的地方比如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罗马、摩纳哥、梵蒂冈,国内的香港、澳门、乌鲁木齐等。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增长很多见识。

  也觉得自我更成熟了。本科毕业的时候,虽然觉得自我什么都懂,可是明白的确实很少;此刻要学习的东西也还有很多,可是研究生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让自我变得更加成熟。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收获就是又结识了一批朋友。研究生班的同学们各有特色,很享受跟大家一齐学习,一齐讨论,一齐运动,一齐出游的一断断欢乐的光阴。个性是朝夕相处的宿舍的姐妹们。吃完饭一齐去又康买点零食,或者去买黄瓜一齐做面膜,一齐逛街疯狂地购物,想到这些日子也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心中不免许多惆怅。

  毕业论文初稿完成的时候,离毕业就已经很近了。在留下的2个多月里,期望自我能够珍惜时间,好好品味这不多的在大学城的每一天。

  论文后记(二十四):

  然而,暖和的学校生涯让我孤单、受伤的心灵常常充斥了阳光跟雨露。敬爱的教师和同窗们常常辅助我。有位英语教师的夫人在食堂工作,善意的她常常不收我的饭票,还多给我饭菜。化学教师常常塞给我10块钱。而我最快乐的事就是每个周末,我常常买些好吃的货色带回家,给大叔和弟弟吃。可是,有一次,因为我的大意,让我犯下了不可补充的过错,这一辈子也不会得到宽恕。由于常常吃不饱,父亲常常给我做一些干粮让我带到学校吃。但我经常吃不完,就带回家,能够给猪吃,不能挥霍了。然而,那时没有多少食粮。大叔很饿,就找到我书包里留下的干粮。

  可是,这些干粮因为发霉了,大叔吃了之后中毒身亡。无论我怎样懊悔,无论我怎样呜咽,无论我怎样吆喝,疼我爱我、与我相依为命、仁慈可怜的大叔仍是走了。在他逝世前一年暑假,父亲外去打工了,我睡在床上,他早上起得很早,要去干农活。成果邻人偷走了装有财物和证件的箱子。大叔惧怕父亲回来会叱骂他,他使劲地用头脑撞墙。他恨本人为什么不锁门?为什么没有看好家?一年后,受尽了苦楚和辱没的大叔分开了这个世间。当初,我想好好服侍他,买好吃的给他,可这个简略的欲望都无奈实现了。

  论文后记(二十五):

  两年的研究生生涯就要结束了,在那里我有了太多的遗憾,也有许多的感动。感激那些在我茫然无助时给我帮忙的人,是你们使我重新燃起了期望,有了奋斗的勇气。感激我的导师陈锋教师的宽容和鼓励,感激教育学系的全体教师的悉心教导和帮忙,感激我的同学对我的鼓励和关心!以后的路我会学着更稳的走下去,学着去承担自我的义务和职责,不再轻易逃避!

  四年的大学生涯就快结束了,在那里我有了太多的收获,也有许多的感动。

  感激那些在我茫然无助时给我帮忙的人,是你们使我重新燃起了期望,有了奋斗的勇气。感激我的导师李恋教师的宽容和鼓励,感激教育学院的全体教师四年来的谆谆教诲,感激我的同学对我的鼓励和关心!以后的路我会更稳的走下去,勇敢承担自我的义务和职责,永不言弃!

  论文后记(二十六):

  2008年初,冒着漫天飞雪,我第一次走进华东师范大学的校门。此时,距我2005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已过去了两年半的时间。重返“华师”,感慨万千,一向深埋在心中的学习的梦想最终变成现实,我的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2008年是十分完美的时光,丽娃河畔的春花秋月见证了一年来我的学习、思考与长大。那里有学养丰厚的教师,有闪烁着思想光芒的课堂,有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无论是对于我们的国家,还是对于我个人,2008年都是意义重大的,我会永久记住这些日子。

  感激我的导师石伟平教授,他的博学、睿智与幽默仿佛一扇窗户,使我看到了世界的无限精彩;感激我的母亲,她多年来对我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导,是我不断奋力的最大动力,她一向在不停的挑战自我,做到了很多我们当初认为很难做到的事情,她是我的骄傲,而我要奋力成为她的骄傲;感激我的父亲和弟弟,因为他们无私地支持我的每一个决定,给我最大的爱和包容;感激刘德恩教师、陆素菊教师、徐国庆教师和匡瑛教师,从教师们身上我学到了太多东西;感激我的同学兼同事郑琪,一年来因为有你的陪伴而如此欢乐;感激我们高师班的同学们,你们对我的关心爱护,我会永久铭记在心……

  要异常感激的是我的爱人陈明星,因为有你,一切如此精彩。

  除此之外,感激本论文参考和引用的所有科研成果的作者们,正是他们的工作成为论文完成的基础,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正在孕育一个新的小生命,这个神奇的过程让我对我所拥有的一切充满了感激。师长、亲友、命运给了我太多东西,我能做的就是满怀感恩的心,踏踏实实的过好每一天,尽自我所能去扮演好生活赋予我的每一个主角,用奋力去回报这一切。

  论文后记(二十七):

  后记

  走过入学的喜悦、求学的奔波、撰写论文的辛苦,回首自我的求学历程,提笔写这段文字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十四年前,逐鹿高考,未能如愿,仅升入衡阳师专。毕业后,利用工作之余自学,经过自考于2014年获得湖南师范大学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后继续苦心自学,最终在2014年成为湖南师范大学的一名专业教育硕士生,实现了年少时的梦想,开启了人生的新境界。

  人的一生中往往要作一些重要的选择,三年前选择在职读研时,我没有想到这条路会如此的艰辛与坎坷。应对各种困难和诱惑,我曾失落过,彷徨过,也常伴随不安与浮躁。但直到今日我仍然执著于当初的选择,为自我的梦想在继续奋力。无论未来怎样,我认为这都是自我无悔的选择,这段求学生涯将永久铭刻在我记忆中。

  学业有限,学术无涯。在湖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三年,是我人生长大的重要阶段,三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三年来虽然有憾,但更多的是感恩。

  首先由衷地向我的导师谢教师表示诚挚的谢意!本文是在导师谢教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到初稿的完成,谢教师给予了我精心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忙,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具有针对性的提议。修改稿又承蒙导师多次斧正,花费很多精力才得以完成,对导师的关怀和帮忙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导师组杨教师、刘教师、周教师的无

  私帮忙,他们不仅仅给予我支持与关心,使我有了深入研究的决心,并且对文章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另外,感恩生活让我遇到了众多的同窗好友。感激同门陈民健、宋勇、吴丛笑、魏孝道,感激师妹青青、邓珞琬等人。一路走来总有你们相伴,有欢笑也有困惑,点点滴滴铭刻于心,在此也衷心地祝愿大家一路走好!

  最终,感激一向以来支持我的父母、爱人和儿子!他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在我的生命中,承载了他们无尽的爱与关怀。他们无私的支持与帮忙,使我在困难面前多了几分力气,少了几许彷徨,我的每一段历程都有他们的心血。正是有了他们默默的付出,我才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才拥有今日的成就。

  经过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尝试撰写了这篇拙作,由于才疏学浅,肯定有许多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恳请专家们批评指正。

  感谢!

  论文后记(二十八):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应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境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我的导师——陈素梅教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尊敬的教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仅理解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激山西大同大学参与我论文问卷调查的同学们,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与我素不相识,但却能抽出时间耐心、真实地填写问卷,帮忙我完成了论文关键的一部分资料。没有他们的付出就不会有我如今的成果。

  感激我的父亲母亲,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久健康欢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境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忙,在那里请理解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激xx大学x学院为我供给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学院帮忙我们建立的心理学实验室为我完成论文过程中处理数据供给了便利的条件。

  最终再一次感激所有在毕业设计中以往帮忙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十分感谢他们。

  论文后记(二十九):

  后记

  本次论文从正式开始写已历经了两个月的时间,几经其稿,每次都是在教师们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我首先向我的指导教师金教师以及班主任殷教师表示最衷心的感激,感谢你们的宝贵意见!同时,也向关心过我的教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激和祝福!

  回想写论文的整个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学会静下心来思考,也更加深了对文学研究的兴趣以及理解,由此,我倍感珍惜。在电大的这段学习经历很快就要结束,但求知的道路却不会停滞!

  论文后记(三十):

  虽然已经想象过博士论文的写作不会是一件简便活,可是还是没有想到会如此艰难。在这场体力和智识的鏖战中,我屡战屡败,两次推迟了答辩,中途甚至有退出战场的打算,所幸的是,还是在2009年的4月份交出了最终稿,而论文完成之时,距离自我的选题初定恰好是三年。

  本文的选题源于我的一次习作,得益于宋华琳博士和我的讨论,当初定以“规制和侵权”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时,对此我甚为忐忑,不明白这个不像是传统公法学的论题能不能在开题报告中顺利经过。所幸的是,导师孙笑侠教授对此选题持支持态度,而导师组其他成员也给予了肯定,本选题在开题报告时顺利过关。此刻呈现的这个文本,离导师和导师组对我论文的意见尚有必须的距离,可是由于本事所限,也就只能够到此为止。

  回首这几年在浙大光华法学院的学习历程,感慨颇多。浙大公法学作为国内公法学研究的重镇,良好的研究气氛、师生之间的互动让我受益匪浅。导师孙笑侠教授,同时是我的硕士导师,在孙教师门下的9年时间,是我这辈子最为快乐的时光之一,他包容学生的个性,体察每个学生的特长,并且总是能够在适宜的时候以恰当的方法指出你的不足。

  胡建淼教授虽然接触不多,可是我已经从他的作品中读到他对行政法的独到理解,并且,每年的学科点活动,胡教师的精彩点评和总结总是能够让人耳目一新。林来梵教授的学识和他的身高一样,都是让学生我景仰。同时让我钦佩的是林教师的亲和力,和林教师喝茶能够体会到他谈吐的乐趣,而看他的博客,则是让我体会到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由于自我生性懒惰,在浙大这几年没有聆听章剑生教授和朱新力教授的课程,可是经过对两位教师作品的阅读和课堂下的接触,章教师的严谨和幽默,朱教师对学术敏感度的把握,都让我佩服不已。

  浙大公法学博士点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同学,他们的优秀让我感受到学习的压力,也让我享受到了竞争的乐趣。而同学之间在学业和生活上的帮忙,更让我感受到了仅有同学间才会产生的情谊。永久记得这几年和凌维慈、蒋红珍、骆梅英、高春燕、郑磊、褚国建、冯健鹏、余军、徐刚等同学在西湖山水间研讨问题的情形,仅有在杭州,也仅有在浙大,才能够这样从容地探讨学问。感激学弟王凌皞的帮忙,由于你的及时援手,我在浙大的邮箱总能够坚持畅通。感激室友林在明对我兄长般的关怀,他总能够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帮我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难题,并且,方式总是那样的得体。

  感激我的师兄陈林林副教授、李学尧副教授和宋华琳副教授。他们对我的影响,不仅仅是成为我学业上的标杆,同时他们在生活上也对我的帮忙颇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深知我学业上的短板,他们的不时帮忙和敲打,才能够让我在最终关口鼓起勇气递交自我的论文。感激师姐胡敏洁副教授,她的盛情邀请,我才有机会在学界发表有关我对政府规制和侵权法的意见。感激浙大光华法学院的周江洪博士,如果没有你的督促,我可能又要延期半年。

  感激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志铭教授,七年前的一次巧遇,使得我有机会在此刻的岗位上工作。感激张教师在过去这几件中对我研究和工作上的帮忙。感激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董事长柳志伟博士,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工作的这六年,是我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段时间,在那里我从一个职场新人成为一个机构的负责人。正是柳志伟先生的信任,我才有机会进入浙大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感激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各位同事,由于你们的尽心尽职,我才能够心无旁骛的完成博士课程,专注于我的论文写作。同时,本文的一些经济学知识,大都是来源于我的同事李华芳、聂日明和龚于的讨论,由于你们的帮忙,我才敢于以经济学为工具来分析合规问题。

  感激在这几年中在研究规制问题上给予我不少帮忙师长和学友,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周汉华教授、李洪雷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朱芒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高世辑研究员,中国民航总局解兴权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周子衡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鹏博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金自宁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高秦伟副教授、苏苗罕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马英娟副教授,清华大学公管学院胡颖廉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毕洪海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田雷博士,通用电气政策法律部的张兴祥博士……由于你们的帮忙,我在研究之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最需要铭记在心的是我的家人:你们始终是我前行之路上的坚实后盾,过去是这样,今后还是如此。

  论文后记(三十一):

  我在写这篇后记,意味着我已经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这篇从零六年夏天我开始着手处理数据的之后倾注了我和导师许多奋力的毕业论文。我在写这篇后记,意味着我在复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即将告一段落,我能够静下心来,回顾体味我在复旦度过的这三年时光。我在写这篇后记,意味着我在以一种方式告别我的学生时代。我在写这篇后记,心里充满了激动,一向的感动,和最初的心动。

  从踏入校门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就很清楚,三年后我会离开那里踏上社会,开始我的职业生涯,告别我的学生时代。我没有在继续学术研究和开始工作这两条道路之间有过片刻犹豫,这份犹豫早在本科学习的四年间被清晰地沉淀。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写论文,做每一个细致的工作,我乐在其中。让我欢乐的不是论文被发表了的消息,而是我导师的每一句肯定和鼓励,我自我的小小成就感。我珍惜和清华北大的学生一齐竞争得到的和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一齐实习的机会,飞快的工作节奏繁重的压力,我乐在其中。让我欢乐的不是这份实习带来的简历上光亮的一笔,而是我学会的忍耐和坚持,我自我的小小满足感。让我欢乐的是,我发现,写作论文时的字斟句酌和在工作中撰写报告时需要的认真是一样的,处理调研数据时的细致和在工作中处理分析数据时需要的耐心是一样的,做调研问卷时与各式各样的人去沟通交流和在工作中与形形色色的人去周旋是一样的。看似两条分叉的道路,是一向都有交集的,都需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我想每个在写后记的人必须都会想着,这三年,我收获了什么。我收获了什么呢除了一份好工作带给我的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一份好实习带给我的对现实社会更亲密的接触,我收获了和导师一齐发表的几篇倾注了导师许多心血的文章,我收获了每个周二在导师组织的讨论会上听到的许多篇有启发的好文章,即使没有启发出我这个没有多少学术天赋的学生写出多么杰出的学术论文,但至少也让我领悟了什么是好的学术文章。这三年,我对学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学术不是符号,不是公式,没有密码,学术不是深奥,不是复杂,学术是在生活中充满了的值得研究的课题,是我身边的学问,让我学会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我感激我的导师让我相信经济学也能够是有人情味的,学术是有自我存在的价值的,是能够做些什么,对这个我们生存的世界有所贡献的。我收获了在这样一个互相交流、迸发智慧的讨论会上两次报告文章的经历。

  我收获了对合作和坚持的认识。我收获了每次导师和我们谈做人做学问时的感悟。我收获了一份坚持和踏实走好每一步的决心。我明白,我不够聪明,但我奋力。我不够创新,但我细致。我不够杰出,但我坚持。我不够学术,但我认真。我不够做学术的天赋,但我有一个总是给我最好指引的导师。

  论文后记(三十二):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历经三载寒窗,此刻感慨良多。三年前,带着憧憬和梦想,我来到了上海,来到了复旦;三年中,我品味着百年复旦的文化底蕴,感受着法律殿堂的博大精深;而今毕业论文的交付打印,也标志着我的三年硕士生涯行将结束。岁月流逝无声无息,可是从初入复旦园的迷茫到如今的坦然,过去三年的人生经历赐予了我许多珍贵的心灵长大契机,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充分的历练,并在我内心深处刻下了抹不去的印迹。我想说,能够在“江南第一学府”攻读我的硕士学位,将是我一生的骄傲和荣光。

  首先要感激我的导师陈浩然教授。论文从选题到定稿,陈教师都倾注了超多的心血和精力,没有陈教师的悉心指导和莫大鞭策,我不可能如此顺利的完成这篇毕业论文。先生治学严谨,博学多才,是我一生要学习的典范。

  感激我的父母和家人,父母都是一介农民,年岁渐高,却仍然为我的学习生活倾尽了他们的所有。母亲怀胎十月,父亲糊口养家,为了将我拉扯长大并抚养成人,让我理解到了很多人没有理解到的教育,他们吃了很多别的父母都没有吃过的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虽然父母没能给予我富庶的家庭,也没有让我优越的地位,但父母将是我一生的记挂和报答,假如还有下辈子,我仍然愿意再做你们的儿子。个性感激我的小叔叔罗文先生,没有他的大力支持我肯定无法顺利的完成我的学业。我的每一分提高,无不凝聚着我们这个大家庭深深的关爱与期盼,也正是因为他们无私的付出和无限的关爱,使我能够坦然应对人生的每一次坎坷,而有了这个快乐的大家庭的坚强后盾,不管未来是坦途还是逆流,我都将勇往直前。

  感激我的女朋友朱琳,她秀丽温柔,善良贤淑,相恋五年,异地三年,我们也从青涩走到成熟,要感激她的爱和信任,期望我们能够快乐携手一生。

  感激所有关心帮忙过我的朋友师长,不管是在那里,是在何时和你们相熟相熟相知,尽管没有具名,但在我心底,你们都将是我一生的挚友。感激检察院的李健教师,感激复旦法学院05法硕及北区38号楼402的室友,感谢你们。

  谨于拙文,献给他们!

  论文后记(三十三):

  本篇论文是在导师XXX副教授的耐心指教下完成的。在这三年的大学生涯中,我所取得的每一个提高都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诲和无私帮忙。从论文选题、资料查阅到最终论文的修改完成,XXX教师给予我很大的支持,让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受益匪浅。XXX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进取进取的工作作风,专业的学识素养和平易近人的态度,都激励着我不断长大,值得我敬佩学习。在此谨向XXX教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我还要感激XXXX的各位教师们,是你们认真传授的知识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你们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进。

  同时,也要感激同我一齐度过这三年学习生活的同学们,异常感激XXX、XXX、XXX,是你们的帮忙与支持,让我克服一个个的困难疑惑,直至最终论文的完成。

  最终,感激我的家人,感激他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

  感谢大家!

  论文后记(三十四):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而言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应对的是另一个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教师、父母的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当导师让我写后记的时候,我心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写作过程中一度处于紧张惶恐中,总感到自我的粗陋与肤浅,感到思维的不甚严密和语言的贫乏无力。在那里衷心感激我的导师—尊敬的姜守明教师。他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纸质稿的空白处总会留下他用心修改的痕迹,细致到哪怕一个错误的标点都做出了批注。是他的指引与鼓励让我摆脱了恐惧,树立了信心,使我得以战胜前行中的困难。姜守明教师治学严谨,对于课题的选定、论文提纲的拟定都给予其宝贵意见。他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对学生负责的炽热的心。

  《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我本科毕业论文,从拟定课题到最终完稿耗时较长。这一课题一向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怎样写的完善又不泛泛而谈是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经过姜教师一次次的修改,让我大体领悟课题的精髓,从而突破这一难题。对我而言,完成这篇论文是一次艰难的跋涉,它不够完美,甚至略显粗糙,但我对它是用尽百分之百的心力和智力。写作此文时,我常常要在一节文字部分反复修改。因为越研究下去,就越不敢妄言。因为了解得越多,就越发现现象及其背后机制的复杂性。写作此文的经历亦是认清自我的过程,认识到自我的分量,自我所欠缺的东西,并挖掘到自我能够奋力的方向。梦想的东西总是很完美的,但不经历艰难的、朴素的甚至枯燥的路途是抵达不了最完美的地方。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教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忙。再次感激我的指导教师—姜守明教师,感激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求学期间给予我许多有益教诲的教师们。你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染俗流的学者风骨、诲人不倦的师长风范为我树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也即将在我的脑海里留下完美的记忆,我深深感激所有关心、爱护、教育和帮忙过我的每一个人,感谢你们一向都在。

  论文后记(三十五):

  此刻心里有说不出的味道,愧疚大于解脱。再丑的媳妇也要见公婆,我明白即使我等到最终一刻也要拿出我所谓的研究成果,给我的研究生生活画上个句号。这正如爱因斯坦手工课上做的小凳子,虽然十分丑陋,但却是他奋力做了三次的最好结果。

  我从顽劣村童,至于这天,虽不值得炫耀,但一路走来受惠于众人很多,身后有太多双鼓励与期望的眼睛。

  感激恩师喻遂生先生。先生宽宏超多,大有古人风范。他永久以一张宽容大度的笑脸迎接我们。有时我们自以为是,乱谈一些学术观点,他总是静静地听着,报以憨厚的一笑;有时我们读书不认真贪玩了,他也不严厉批评,只是耐心教诲。先生体贴学生,处处为我们着想。清楚记得有一次先生郑重告诫说千万不要收什么班费,也许10元钱对我们穷学生就很重要。临近毕业之时,先生又不辞辛苦,委屈自我,四处为我们联系工作。回想西大三年,我有幸跟从先生,在为人、为学方面受益良多。但生性终愚且懒,又无大志,所以学无所成,每每念至于此,愧疚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感激毛远明师、张显成师、李海霞师、翟时雨师。毛师严谨、张师和蔼、李师特行、翟师幽默。生活在文献所这良好的学风之下,潜移默化之中,我日有提高。

  感激古道热肠、有求必应的邓飞、李发教师,感激热情厚道的陈荣杰、郭丽华教师;感激邓章应、苏文英、王远杰、朱华忠等我们文献所所有可亲可爱的教师们,是他们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师生原先能够如此亲近,学问如此博大,生活如此完美!

  感激室友熊昌华、赵强、胡波。三年相处,生活上他们真情相助,学问上他们不吝指教。

  感激其他几位同门。相互切磋,相互砥砺,我受益颇多。

  感激郑州大学文学院丁捷教授。自2002年初识,先生便一向鼓励我、提携我,八度春秋,一生恩情。无法忘记今年年初的一日清晨,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年逾古稀的先生以瘦弱之躯穿梭于风雪中,四处央求,为我联系工作。

  感激生我养我的父母双亲。二老文盲,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二十余年节衣缩食,供我读书。如今年过花甲,白发幡然,仍然不辍耕作。勤劳、节俭、坚忍,盼我有朝一日“出人头地”。但身为人子,我年近三十,学业已竟事业未立,不能加丝毫实惠于二老,徒增他们倚门盼子之苦。想到他人父母住高楼大厦,锦衣玉食,而他们含辛茹苦,历尽艰难,不禁泫然涕下!

  感激爱妻高艳秋。她性格宽厚、淡然。不慕金钱,不戚戚于贫贱,甘愿清贫生活,默默支持我读书深造。结婚两年,她一介弱女子,辛苦工作,供我衣食住行,任劳任怨。

  三年就要过去了,我将要离开西大这个秀丽的地方了。我明白,以后的日子我会时刻想起我的母校、我的恩师。从此,我多了份牵挂!

  再次感激母校和恩师,祝愿西大一路好走!

  论文后记(三十六):

  本设计在教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取、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教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教师表示深深的感激和崇高的敬意。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教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忙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大学,系的全体教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激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论文后记(三十七):

  本篇论文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到论文资料都给予了我精心的指导和严格的教诲,无论从学术水平还是学术造诣上都使我受益非浅,。不仅仅是我学到了许多社会经验,更重要的是让我开拓了眼界,是我意识到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的优越性。

  在这次毕业论文设计中,我第一次亲身尝试到了作为一个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所面临的困难。使我学会了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把理论结合于实践中,进一步掌握了局域网安全问题及对策,从而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后,我会加倍奋力的去研究,在熟练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新型技术,来提高自我的开发水平。

  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该项目最终完成,虽然耗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可是它也验证了我的知识和本事,让我有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在那里我衷心的感激我的指导教师蒋继东对我的指导和启发。没有他的指导和帮忙,我是不可能顺利圆满地完成论文的工作

  论文后记(三十八):

  我要衷心地感激我的导师。在我研究生这三年,殷教师在学习上经常教导我们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动笔、多总结;在生活上对我十分关心,还曾邀请我们到家里去做客;在我论文写作期间,殷教师更是在论文选题和论文结构等方面给予我莫大的帮忙。殷教师的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以及对学生学业的专心指导和生活的关心,都对我产生了深深的影响,相信我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向殷教师学习,严格要求自我。

  同时,我还要感激给我的同学们,尤其是我的舍友们。在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里,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不会孤单;因为有你们的帮忙,我才能解决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尤其在我论文的完成过程中,我的舍友和同学都曾进取地帮我搜集资料,指出我论文的问题,并与我进行问题探讨等,给了我很大的帮忙和启发,在此,我也要说声:“感谢你们,我亲爱的舍友和同学们”。

  论文后记(三十九):

  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谨向两年多来在工作和学习中给予我帮忙的教师和同学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首先最要感激的是我的导师杨正球教授,他对我的毕业设计始终给以密切的关注,在他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导下,我得以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专业知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为能有这样一位导师而自豪!

  感激实验室修佳鹏教师,她经常关心我的学习与工作,并对我进行论文研究和论文的编写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提议。

  感激项目组的同学们的进取配合和帮忙,使得论文研究和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很多难题得以圆满解决,他们的智慧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忙。

  最终,向评审论文的各位专家和教师表示衷心的感激!

  论文后记(四十):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向我的导师致以最真诚的谢意!在论文的选题立意、资料查询、开题、理论分析、研究以及最终的审稿、定稿等方面的每个环节,张导师还有其他教师,给予我细致入微的指导和帮忙,对此我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向我的家人、朋友及同事致以深深的谢意,在学习的时间里,家人、朋友及同事的关怀和支持是我奋力学习的动力,也使我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奋力,进取向上,奋发进取,不辜负中原工学院和各位教师的期望和培养。

  论文后记(四十一):

  这次的毕业论文设计总结是在我的指导教师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毕业设计选题到设计完成,教师给予了我耐心指导与细心关怀,有了莫教师耐心指导与细心关怀我才不会在设计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失去前进动力。教师有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我所需要学习的,感激教师给予了我这样一个学习机会,感谢!

  感激与我并肩作战的舍友与同学们,感激关心我支持我的朋友们,感激学校领导、教师们,感激你们给予我的帮忙与关怀;感激学院,异常感激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四年来为我供给的良好学习环境,感谢!

  论文后记(四十二):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言语已经无法形容我的喜悦,感激四年来给予我热情帮忙和支持的教师和同学们。

  本论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平易近人、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鼓舞我在今后的长大道路上踏实奋进。在此向崔教师表示我诚挚的感激和敬意。

  同时还要感激盐湖系的教师。在毕业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了我精心的指导和帮忙,尽可能的为我供给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前沿的文献资料,并多次给我的研究方向提出提议,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关心。让我在两个月内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和提高,这对我今后的提高和长大意义深远。

  论文后记(四十三):

  不经意地,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回首过去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我感慨万千。难忘的,是我的圣地本科岁月,我的似水年华。

  我要感激我的导师宋教师。宋教师在我毕业论文初稿、格式、定稿上,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忙。抽身于百忙之中对我悉心指点,从文章布局到语言表达都进行了细致的修改,还无私地供给本人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料。同时,我还得到了教师在思想上的帮忙,帮我度过艰难地写作过程。

  我要感激,政法学院的所有教师,给我创造了一个学习法学的良好氛围,也感激他们在生活中所给予的帮忙。

  所有恩情,点点滴滴,我将永久铭记于心。

  论文后记(四十四):

  本论文是在刘惠英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刘惠英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刘慧英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教师很多的心血。在此,谨向刘教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激!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教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忙。再次感激刘教师的指导和帮忙!你们的健康欢乐是我永久的心愿!

  论文后记(四十五):

  在东北财经大学就读期间,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人生经历,我都受益颇深,研究生生涯将我的人生和社会经历带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和深度,随着毕业的来临,迷茫的心渐渐安静和淡定,新的道路即将展开。

  至此,我要感激尊敬的高顺芝教师对论文的悉心指导和耐心审阅,她的分析和提议使我的论文思路格然开朗。同时,感激她在我的研究生生涯给予我的关爱和教导,高教师是一位平易近人、认真负责的研究生导师,她不仅仅是我读研期间的导师,更是我人生的导师。同时,我要感激论文答辩组李健元教师和王立元教师对论文的提议和指导。

  另外,还要异常感激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为我供给帮忙的同学和挚友。感激所有亲人和朋友对我的关怀和帮忙!

  论文后记(四十六):

  在本次论文的撰写中,我得到了教授的精心指导,不管是从开始定方向还是在查资料准备的过程中,一向都耐心地给予我指导和意见,使我在总结学业及撰写论文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也显示了教师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职责感。在此,我对教授表示诚挚的感激以及真心的祝福。

  四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几年的历程,教师们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忙。他们严谨的治学,优良的作风和敬业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为人师表的典范。在此,我对所有的学院的教师表示感激,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论文后记(四十七):

  衷心感激我的恩师对我的淳淳教诲和悉心关怀,在我博士三年里,他给予了我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也许是我十年大学生活里,唯一明白我名称的教师,也感激他在承担100多个学生的指导任务下还能给我精心的指导。恩师对我的指导和影响之大,怎样言说都表达不尽,自我取得的点滴成绩无不凝聚着恩师的心血。恩师国际化的视野,前沿而精髓的学术造诣,严谨勤奋的治学风格,都让我永志不忘,深刻影响着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衷心感激学院其他教师给予我的帮忙。

  论文后记(四十八):

  衷心感激我的指导教师。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教师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平易近人,在我学习期间不仅仅传授了做学问的秘诀,还传授了做人的准则,这些都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始终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此谨向教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也要向身边的同学表示感激,因为论文中某些观点提出和他们的讨论是分不开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以更加丰厚的成果来答谢以前关心、帮忙和支持过我的教师和同学。

  论文后记(四十九):

  时光匆匆,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也即将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导师,与我朝夕相处的教师与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

  首先要感激我的论文导师程卫红教师。程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崇高师德以及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影响深远。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程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教师很多的心血,在此谨向程卫红教师表示衷心的感激。

  然后我还要感激邮科院和我的母校——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四年来对我的悉心培养。

  最终我还要十分感激四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的教师与同学们,感激教师与同学们四年来的关心和鼓励,因为他们使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感动。

  衷心的祝福每一位给予我帮忙的人,感谢。

  论文后记(五十):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温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温教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温教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激在一齐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个可爱的同学们和尊敬的教师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忙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境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忙,在那里请理解我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

Copyright © 2016-2024 www.nan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南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70253号-1

部分内容来自得培资料和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