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读书笔记(一):
读了虞永平教师的《学前课程与快乐幼年》一书,在这本书中,虞教师主要论述了课程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着幼教行业的发展,其中《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一文给了我很大触动。因为种植是有关天然,有关生命的一项活动,幼儿不就是要接触天然,接触生命的吗?
这篇文章,比较自我接触过的幼儿园,很多幼儿园都能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而虞教师的观念影响了我,种植园地不仅仅指室外用来专门种植的地方,只要是能种上一些植物的地方都属于种植园地,这样的定义打破了传统的观念,让一些受到场地限制的幼儿园也能开辟属于自我的种植园地,开展种植活动。
除了睡觉之外,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在家的时间,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啊,幼儿园环境应当是充满植物、充满生机、充满游戏的,让幼儿接触大自然,接触生命,接触绿色。所以,幼儿园必须要有种植园地。种植园地能够在室内,也能够在室外,班级的种植园地大小要适中,所种植的要是当地,当季,无毒害,易种养,易观察的植物。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幼儿成为种植、欣赏、管理的主人。这样才能帮忙幼儿获得种植的经验,热爱大自然、植物的情感。
种植园地到底有什么价值呢?种植活动包括种植计划和种植落实两个部分。在每一个部分都对幼儿有很大的价值。如在种植计划时,幼儿与教师要先观察种植的空间,选择植物及其种子或苗,讨论种植方法、种植工具,确定合作方式等等。在这一环节,幼儿主要参与的是规划,对种植区有一个全面的研究与规划,这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用于实践的过程。在种植落实时,幼儿切实成为种植、管理、收获的主人。从种植植物开始,幼儿能够获得不一样的种植方法,如点种、撒播、坑中等方法,同时能够探索不一样方法种植的结果一样吗?种植是需要大家合作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参与了同伴间的交往,发展了合作本事与动手本事。在种植过程中,幼儿还能构成一些比较稳定的步骤性策略体系,如挖坑——放种子——填土——浇水,以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活动时能够迁移种植的经验。
在管理过程中,幼儿能与植物建立良好的友谊,养成爱护植物的情感,同时,在与植物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多观察植物并对植物的生长做一些记录,增强了幼儿的观察、探究的本事,养成初步的科学素养。在管理这一漫长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幼儿做事不间断的好习惯。
当幼儿完整地照顾好植物,最终就该收获了,在此过程中,幼儿能了解不一样植物的不一样收获方法,体验收获的乐趣。
同时对植物的果实进一步探索,如对果实的统计、分类、数据分析。幼儿园种植对幼儿来说还有很多的价值,如幼儿能够用植物的果实进行一些装饰,用果实参与到其他的活动中。
看完虞教师的文章,不禁以自我的班级为对象,开始思考班上的种植区能够怎样丰富。虽然我们班级没有专门的户外种植区,可是在教室以及走廊有很多空间能够利用。如我们能够在班级的沙土区旁边种上一些叶子相对大的植物,这个角落靠近幼儿的衣柜旁,每一天穿脱衣服时对能够对植物进行观察。到了中班,幼儿的职责心也相对增强,能够引导每一天的值日生对植物进行照料,如浇水、除草等,并对其生长情景做详细的记录,将大家的记录结果汇总成植物生长日记,植物生长日记本能够展示在植物的旁边,方便幼儿了解植物的完整生长过程及学会向同伴学习经验。
在教室里的阳台上能够再增加一些植物,尽量保证每个幼儿都有一棵植物,这样幼儿还能够做成自我的植物观察日记。在以后开展《我和公园》主题时,这些植物都能够作为公园里的资源。
幼儿园读书笔记(二):
古人说:“教师、传道人、教授,也要解惑。”显然,做一名教师并不容易,但做一名深受小孩和家长喜爱的教师却不容易。它肩负着无数人的期望和支持。新时期的教师无疑是对知识、教育本事和综合素养的考验,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实践和反思中,我认为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必须立足于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活动的设计应适应幼儿的水平。教育目标不能任意提高,也不能盲目落后。资料应立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过程,注重儿童的学习准备。儿童发展的动力是内在矛盾。活动设计应促进儿童内部矛盾的出现和解决,尽快促进儿童的早期发展。教师不应当把重点放在小孩今日明白什么和他们明天会学到什么。
幼儿园读书笔记(三):
关于师幼互动,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教育资料大多以带趣味味性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幼儿教师对于幼儿来说既是教育者,同时还是他们生活的照顾者,一个幼儿教师从早晨入园到傍晚离园,工作资料事无巨细,凡是与幼儿有关的,幼儿教师都要关注,幼儿与教师的相互作用对幼儿的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纲要》中多次提到经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生活""共同活动"来构成探究式合作型的师幼共同体,有效地推动幼儿园的整体互动网络,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长大。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团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境愉快,构成安全感、信任感";"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善于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进取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即使以适当的方式应答,构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等。南京师范大学刘晶波博士把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定义为"师幼互动",并将师幼互动因其参与主体的不一样而分为三种:即教师与全班幼儿间的互动,教师与小组幼儿间的互动,教师对个别幼儿的互动。作为幼
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此刻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师幼互动的质量及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与发展,有标示着外显的教育手段,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以及内隐的教师的一般观念(儿童观、知识观、教育观)和幼儿的一般观念。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有所改变,师幼互动已引起关注,但时代要求与教育现实之间仍存在差距,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本事,直接影响着师幼互动的质量。
以儿童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是幼儿教育价值观的把握问题。以儿童为中心不是放任自流,以教师为中心不是灌输命令,儿童主体与教师主导二者在教育过程中应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师幼互动持续于幼儿在园的全部教育活动中,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幼儿都是师幼互动的主体。教师因其主角的特殊性,其教育理念和行为在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优化师幼互动行为与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
现代的幼儿教育已从原先单纯的教师教,幼儿学向师生、生生互动方向发展。幼儿不再是被动的理解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活的个体,它能动、能思考、能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研究,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应同教师一样作为主体出现,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和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供给者,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师幼互动中,教师和幼儿的心智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上汇合;他们同等的参与到所探索的事物、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所设想的可能性以及活动本身的进程当中。这样的互动包含着智慧的激发与碰撞,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身上所载负的社会文化不是以从上至下"倾泻"或灌输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
师幼互动应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教师要善于和幼儿建立《纲要》所要求的富有人文色彩和平等精神的新型师幼关系—平等、和谐、民主、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师应以平等的方式与幼儿交流,以关怀、接纳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关注幼儿,把视线坚持在和幼儿统一的水平上,让幼儿随时看见教师的眼睛。瑞吉欧有句名言:"接住小孩抛过来的球!"这意喻着:小孩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的世界,每一位教师要真正从教案中解脱出来,留更多的时间倾听小孩的声音,解读小孩的行为。教师仅有走进小孩的心灵,明白小孩的"一百种语言",才能理解小孩,赏识小孩,喜欢小孩,会为小孩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折服,为小孩的本事而赞叹,教师自我也愿意向幼儿学习,愿意与幼儿共同探索,共同长大,在这种心灵的交汇,情感的互动中,幼儿进取表现自我,逐渐构成必须的进取心和职责感,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每一位幼儿在师幼互动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温馨、尊重、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要为幼儿供给足够的探索材料,给予幼儿自我感受、自主表现的机会与条件;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幼儿质疑、争论、讨论,经过关注、肯定、鼓励、提问等多种形式促进幼儿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要体现一种互动互爱的师幼关系,让幼儿生活在一个宽松、平等、无拘无束,能按自我意愿说、敢说、愿说、能说的和谐氛围中,让幼儿沐浴在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主体性,让幼儿与自我喜欢的同伴,用自我喜欢的方法,探索自我喜欢的问题,投入自我喜欢的活动用他们自我的方式去实现自我的梦。
真正的师幼互动,需要教师充分研究各种因素对师幼互动状况的影响,更新自我的教育观念,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在倾听、观察的基础上支持幼儿,引导幼儿,提升教育本事,抓住教育契机,用心去关注师幼互动,从而促进幼儿主动和谐的发展,使幼儿教育不断向梦想化境界迈进。
幼儿园读书笔记(四):
李跃儿教师所著的《谁拿走了小孩的快乐》让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心去爱小孩,用情去感染小孩。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回味多时:“在现实当中,成人对于小孩,大都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却很少注意背后的那个心灵。他们这样做就会像一个无情的割草人一样把把完美的东西割掉了,把小孩天生的、完美的品质给扼杀了。这样下去,随着小孩的长大,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人格、品质也会出现问题。”没错,关注小孩们的心灵,应当是安全防范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小孩的心灵关心却是越来越少的,教师和家长所关心的大多是小孩的提高,小孩的退步等等。小孩真正要的是什么,小孩的内心又是如何的,却无人问津。
书中提到李跃儿教师在对5岁的杨一凡的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关注着她。从小孩的各个方面着手,仔细观察着小孩的每一个点滴,用心去感受小孩的真实想法。这让我认识到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从各个方面观察小孩,观察到小孩真正要的是什么?从而进行适当的活动。很多小孩是内向的,他们的表达本事常常会跟不上自身的需求,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只是看着你。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小孩,他不会与人沟通,和教师、同伴之前完全没有正常的交流,不管怎样同他说,都无法改善这样的情景。这就是他,有着自我的世界,不理解别人,仅有自我。这就是他,会用天真的眼神看着你,却让你无奈的只能发笑。应对这样特殊的小孩,有改如何是好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仔细的观察小孩,感受小孩的需要。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个不讲话的小孩。经过几次的观察,我发现,他其实很想玩游戏,可是他根本就不会玩,完全没有理解游戏规则,这样就使得他在游戏中无法正常的介入。
于是再一次主角游戏时我说:“今日,我和你一齐玩游戏,我牵着你的手,今日我是你的母亲,我带你玩,你好好看看母亲是怎样玩的,今后你也那么玩,好吗?”他对母亲这个词似乎很敏感,也似乎因为这个词,他愿意和我接近。我带着他一个一个的玩,他很高兴,拉着我的手,跳啊、蹦啊。第一次用别的眼神看着我,这也让我的心头涌起阵阵的暖风。我们来到了水果店,“你想吃什么水果啊?母亲买给你好不好啊?”“是挂”也?什么声音?“是挂”再一次的声音,让我明白我并不是在做梦,他开口讲话了。“什么?刚刚母亲没有听清楚,再说一遍好吗?”“是挂”想了半天,没有明白这“是挂”是什么。“对不起,母亲听不太懂,你能指给我看吗?”他小小的手往西瓜上头一指,原先是西瓜。“跟母亲说:西瓜”于是我开始第一次正面的和他语言交流。
虽然只是短短的言语,可是他愿意和你交谈了,这是那么久以来我和小孩的第一次对话,这让我的心激动不已。小孩的长大要靠温暖推起的,每一次我都只是和他说,只是说,他一点也感受不到什么,似乎我只是简单的在和他说而已。可是经过观察我发现了问题,于是我用行动温暖了他的心,同时的他也用他小小的举动来回报了我,在我心中注入一股暖流。
简单的几次观察、温柔的一次交流,让我和这个小孩慢慢的靠近。短短的几个音节让我明白,什么是从真正意义上的爱小孩、教育小孩。更让我明白教育需要我们能够平等地宽容地走进每一个小孩的内心世界。
在《谁拿走了小孩的快乐》这本书中,作者并不简单要我们一心一意去爱小孩就行了,而在爱的基础上,要有智慧的爱,爱是有很高的文化的。就如李跃儿教师所说:“作为教师,首先,要有看见一个小孩,就爱得眼睛都拔不出来的爱心。可是光有这一点是绝对不行的,光有这一点是不能做一个合格教师的。因为这样,你会爱得不到位甚至错位,爱出许许多多的不好的后果。”所以,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了解、熟悉小孩。
李跃儿教师是个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作者,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一个人。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做到这一点,相信这样小孩们的明天会是一片灿烂的阳光。
幼儿园读书笔记(五):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教育小孩过程中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班级管理、幼儿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资料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异常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小孩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小孩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我不由地思考,教师和小孩究竟应当坚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小孩的长大。此刻我最终明白了,作为幼儿教师,在我的小孩面前,我们要坚持着一份童心,去用自我的童心唤醒小孩的童心,仅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小孩的世界里面去,让小孩们感受你的爱,并和你做朋友。
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小孩们的内心,忽略了小孩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我想我们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就必须做到在教育小孩的同时“向小孩学习”,真诚地尊重小孩,勇于在小孩面前承认自我的错误。“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应当充满人情味。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忙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作者强调了对小孩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忙,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小孩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我”,“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小孩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教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小孩、理解小孩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从事幼教工作四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小孩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小孩还是批评小孩,促进小孩提高还是抑制小孩发展,是我们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想想自我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小孩,我却不明白。
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明白选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对还是不对,可是当我应对那一帮小鬼时,我觉得我应当做一个最好的教师,至少我要对得起这帮小孩!不明白我的将来会是怎样的,可是至少我此刻一向在奋力,尽我的心去做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做的,应尽到的一切义务与职责。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应当是充满人情的教育,一个受小孩喜爱的教师,必须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我立志要做一名最好的幼儿教师。
幼儿园读书笔记(六):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要求小孩要学会排队。今日带小孩们去户外玩了一会,回来的时候大家都渴了。于是小孩们各自拿着自我的小杯子排着队接水喝。看着小孩们咕咚、咕咚喝水的模样我不禁笑了,这时突然感觉自我也有点口渴了,于是我拿来自我的杯子来到饮水机前很天然地接了一杯水,刚要拿到嘴边喝,听到小朋友们在小声的议论:“教师刚才接水没有排队。”小朋友都看着我。我不禁一怔,是啊,平时我要求小孩们喝水或者做其他的事情都是排着队,而小孩们也都比较的守纪律,每次都做得很好,而我作为教师却没有做到。这虽然是一件小小的事情小孩们却看在了眼里,记在心里。
在小孩们的心目中,教师应当是小孩们学习的榜样,而我却为他们做了一个不好的榜样。我急忙对小孩们说道:“教师刚才接水没排队是不正确的,教师下一次必须不会了,请小朋友们监督好不好?”“好!”小孩们哈哈地笑了。
这虽是是很小的一件事,却深刻的让我认识到,教师教书育人的道理。而在教书和育人方面。我们更要注重育人。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要做好表率。
幼儿园读书笔记(七):
前天读了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心爱的小猫死了,经过窗户,看着以往朝夕相处的小猫突然离去,流下了悲伤的泪水。这时,他的奶奶走过来,轻声地对他说:“宝宝,你为何不打开一扇窗呢?”小男孩听了,一边流泪一边慢慢打开一扇窗户。一刹那,她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窗外多种鲜花竞相开放,蝴蝶在飞舞,蜜蜂在采蜜,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小男孩不禁破涕为笑,心境大为好转。
由此想到了我们教师,应对各个不一样的小孩,应采用多种方式来教育,尤其是应对家庭离异、身体异常、学习困难、活泼好动等特殊群体的小孩,更应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每个小孩都有闪光的一面,多看看他们的长处,尽力弥补他们的短处,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欢乐。在日常活动中,有的教师会数落学习困难的幼儿,如做数学练习时,有的教师当着别的小孩说:“这道题我讲过至少3遍了,你还不会做,真笨!”试想,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有什么感受?人人都有存在的潜能,只要你抱着进取的态度去开发这种潜能,就会有无穷的能量。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和幼儿真诚对话,学会用敏锐的眼睛观察幼儿的言行,打开另一扇窗去看待他们,或许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而在艺术上却意兴盎然呢?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就是挖掘了自我的特长,之后有了杰出的成就,散发出了沁人的芳香。
幼儿园读书笔记(八):
最近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窗。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忙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职责帮忙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构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可是很重要。家长一向以为小孩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我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小孩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小孩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能够让家长和教师坚持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能够亲自参与小孩的活动中去,能够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小孩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异常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所以,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仅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天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必须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应当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教师每一天与家长接触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我总认为时间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时当着小孩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小孩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小孩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开,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
幼儿园读书笔记(九):
对一本教育类书籍的的阅读方式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简单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陈震教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做到了。
陈震教师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构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
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应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教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作为一名教师————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
书中对教师的工作姿态提出了很多推荐,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发奋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构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发奋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寻求的!
对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态陈震教师认为有境界为上,借鉴王国维先生对于境界的经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并无优劣。教知识,教方法,教心态能够成为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长大中的人来说,知识,方法,心态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层次是知识获得,高层次是心态培育,只要能够有效整合,就能促进终生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寻求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有品质的生活姿态是内涵多元的,阅读是良好的通道。读书能够愉悦身心、提升自我。读书让生活更有品位,读书使人内心更加宁静,读书使职业更有智慧。
教师是文化的传承与引领者,读书不仅仅是提升自我的需求,也是职业的要求。一位教师只要愿意与书为伴,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就能寻觅到心中的清风明月,就能塑造出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让每一点感动在心中融化,让每一点感触在心中发芽,并将思考记录笔端。陈震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为我们带给了工作与生活姿态的良好范本。
让我们以温润的内心,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成为温暖的教育者!
幼儿园读书笔记(十):
仅有当他成为自我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我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一样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我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小孩。当小孩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期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约束”对小孩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小孩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小孩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小孩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小孩的方法,想让小孩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小孩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当让小孩去动,在满足小孩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小孩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小孩们自我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小孩才是他自我的主人,当他成为自我的主人时,教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幼儿园读书笔记(十一):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在论述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原理的基础上,从幼儿园不一样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和幼儿园各学科(领域)的教育活动两个维度详细陈述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论述了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选择和组合等问题。
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料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必须的挑战性。
(二)既贴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断断续续的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时常被其中篇篇短文中的通篇贯穿的育儿智慧所打动,也常常看着看着就陷入我儿时经历的各式各样有关于《学习天地》的文章,《好母亲胜过好教师》,也常常看着看着就陷入我儿时经历的各式各样有利或是有害的“老式教育”中。其实我觉得每篇短文都值得为人父母者所深思和反省,它颠覆了许多根身蒂固在父母身上那些坏掉的教育理念。每篇文章都很值得写一篇详细的读后感,以加强这种公平和更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真正的将这种教育溶到自身的血液中。
每个女人天生下来都能够做“母亲”,可是否能做一个好母亲是需要学习的。套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世界上没有坏母亲,仅有懒母亲。
曾念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圆圆小时候十分喜欢画画,上幼儿园时选择了一个学画画的特长班。有一次教师留了一幅作业,要求画小朋友们在草地上玩耍的画面,并承诺选出画的优秀作品放到幼儿园长廊里展览一段时间。画家之后圆圆用彩笔画的十分用心,甚至连吃饭都不愿意停下来。画出来的画面十分的漂亮,红红的阳光,绿色的草地、蓝色的云,上头有几个玩耍的小朋友,旁边还有一条“粉色的河流”,为了表示出是河流还画了几只鱼儿。画完了,她的母亲表扬她画的十分的漂亮,并问她河流为什么要画成粉色的?圆圆说因为她觉得粉色异常的漂亮,就画了。
这幅令圆圆十分引以为傲的图画结果没有被幼儿园教师选中,原因就是“河流不能是粉色的,应当画成蓝色的;白云也不能是蓝色的”。圆圆回家后把这个原因跟她的母亲说了,并问母亲“河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的母亲从自来水里接了一碗水让圆圆说是什么颜色的,圆圆说是白色的。然后母亲又把水放到了一个红桶中,让圆圆看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答不出来。母亲把水一边倒出来一边让她分辨是什么颜色的。她的母亲说对,水流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的。
那没有颜色的水应当用什么颜色的彩笔来表示呢......如果要求我们要画的准确无误,就永久找不出一根能够画出河流的笔。
母亲之后说了,一幅画仅有好看不好看,没有对于错。你能够运用任何大胆的颜色,只要你喜欢,河流能够是粉色的,只要你喜欢,你能够用任何的颜色!
——圆圆母亲企图用这种观念来影响圆圆,呵护她的想像力,却没有本事带着弱小的小孩一齐去迎接中国当前教育中的束缚及桎梏的东西。中国教育中这种条条框框的方式禁固了小孩们许多灵光突现的想象力,甚至抹杀了他们敢于去想像和表达自我内心真实情感及喜好的本事。
是啊,想想自我小的时候,也很喜欢画画。可是每次画画时,爸妈都是以画的像或不像来评价我画的好坏。以致于我幼小的心灵中只认为画画就要画的像,不明白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会用画笔来表达我心中想象着的东西了,只会照着某物,用我稚嫩的画笔尽量把它画到最像。
是什么扼杀了我还是孩童时本应丰富多彩、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恐怕就是当代教育中的那请所谓的“应当”和“不该”吧。
我们无力和宏观的教育做斗争,只能尽量的做好身为家长的职责,好好保护小孩幼小、奇妙的心理世界吧。
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也要善于反思。教师反思本事培养的基础是让教师体会到反思意识的重要价值和反思本事对专业长大的作用,教师反思本事培养的重点是让教师掌握必须的反思策略。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依据,经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即教师以自我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我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其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教师要善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经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我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不像平日里的理论书籍那样枯燥无味,整本书中都自天然然的书写着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字字散发出来的是执着的人才有的奋力与付出;句句相连的是倾心于教育的人才有的思考与奉献;篇篇倾谈的是充满热忱的人才有的智慧与期望。
正如文中的提问“什么是有效教师?我怎样成为一名有效教师?这需要多长时间?”这么简单的几句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不正是我内心的'疑问吗?多少个日日夜夜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欣赏了两边的风景,却看不到前方的路标,低头前行的那份茫然让我的内心格外苦闷。顺着淡淡的墨香我整本通读下去,一切都让我豁然开朗。
幼儿园读书笔记(十二):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明白小孩的任何一个小改变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宝,对他的改变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么惊喜。小孩年纪小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好给以小孩过高的期望。其实,你的小孩就是你的小孩,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小孩比。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小孩都有自我的个性,每一个小孩都就应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小孩的复制品。所以当他学会写第一个字。讲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就应从小孩自身的角度出发,把他的过去和此刻拿来进行比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提高和改变我们都要真诚地给小孩鼓励和支持。不好吝啬你的那句你真棒虽然他写的这个字在你的眼里写得不是很好,远远达不到你所要求的。可是作为爱他关心他养育他的父母,更不就应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就应用你的温暖去呵护他长大。
其实,小孩们每一天都在寻找别人的明白,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小孩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我或他人的极端举动。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调皮鬼一类里的小孩,为什么他们总是在犯错之后还是改可是来?其实他们的心并不是真的很坏!一向想和教师作对!而是我们给了他们认为不平等的待遇。他是这么想的:大家都不喜爱我,连教师都说我不听话。干脆坏到底吧谁也不敢来惹我!这样总比闷着好。这样的例子我身边也有发生:我班有一个小孩很好动,跟人家接触的时候动作个性粗鲁,常伤害到别人,他的力气也比较大,常喜爱起脚踢向别的小朋友。他的行为在我看来是一种无奈的发泄,正因大家都不跟他玩所以心里很难受。其他教师对他的态度都是很严厉的。有一次,我上课我故意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时,发现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夸张地表扬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来他像变了一个人很安静专心地做每一件事。我让让他把教室里的油画棒盒叠好,他一个人忙得满土大汗直到把所有的盒子叠整齐!之后还问我教师,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吗?当时我对他的举动感到无比的震惊!确实,我给他的信任
让他感到很自信和骄傲,正因教师已经认可他是个能干的小孩了!
我坚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常告诉小孩们,你真棒!
幼儿园读书笔记(十三):
《和小孩一齐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这本书以信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吴放教授在幼教之路中的心路历程,文中的吴放教师在第32封信中谈到如何让小孩们既活泼自由又能遵守必须的常规,做到活而不乱,让我很有感触。
我带的是小班,刚入园的小孩什么都不懂,他们好动,随心所欲做自我想做的事,完全没有规章制度,像一盘散沙,这种过度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同时我觉得小班的小孩就像一张张白纸,可塑性很强,教师应当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可是又怕过分的自由让他们松散,变得没有纪律,导致不能顺利开展活动,这一点一向让我很困惑。
看了吴放教师的《幼儿常规培养与行为自由度》一文让我豁然开朗,文中说幼儿园常规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幼儿常规培养,"活而不乱"必须以幼儿构成常规行为习惯为先决条件才能够实现。对幼儿进行常规管理要研究自我班级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行为水平、幼儿的自我控制本事,并要针对自我班级幼儿的具体控制本事,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活而不乱"的班级常规是我们教师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吴放教师介绍的一些教育方法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吴放教师说到小孩们已有的行为本事与范畴,这是教师用来确定"活"的程度与范围的标准。小班的小孩年龄小,而游戏是小孩的天性,经过设置游戏情境,引起幼儿主动遵守规则要比教师直接一句语言提示的效果要好的多。比如活动前后小孩如厕,一开始小孩们要上厕所就全部跑进去了,因为人多空间小,一方面小孩在里面也要等,另一方面小孩都挤在一齐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我们让小孩分成两组,做开火车的游戏去如厕。这样一来,解决了拥挤的问题,同时也在游戏中让小孩遵守了如厕的规则。
另外,我们在培养小孩的常规时应多鼓励、少批评,好动是小孩的天性,每个班里总会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小孩,他们往往坐不住,甚至教师在说而他们在做自我的事。这时我们只要说一句"看,某某某坐的真神气!"那些不能好好坐的小孩立马就坐端正了,相信每个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也深有体会。俗话说:好小孩是夸出来的。幼儿的点滴提高受到教师的赞许后,他会便自信、更欢乐,因为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地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下头引导,幼儿更易理解。
培养幼儿常规习惯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是所教的常规习惯必须要反复的进行,经常渗透幼儿在园生活的每一个时间段,不断加强日常的巩固;在培养常规时,我们还要根据小孩现有的水平,注意让小孩成为常规的主人,激发小孩的主动性,同时加上教师的提醒引导,相信"活而不乱"的常规秩序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幼儿园读书笔记(十四):
今日上午,中班的小孩们进行跳绳比赛。比赛结束时,胜负定出,胜的队欢欣跳跃,输的队神情黯然。输队中,同哲蹲在地上抹起眼泪来。因为已到离园时间,所以我只{是安慰他几句,就忙着迎接家长。回家的路上,我眼前一向浮现着同哲被奶奶接走时红红的眼睛和郁郁寡欢的神情。不知怎的我的心里沉甸甸的,就像压上了一块石头。
“不能让小孩输了就哭!”心底有个声音告诉自我。
午时,我早早来到幼儿园等待同哲的到来,过了好久,才见他耷拉着头,一语不发地走进幼儿园、走进活动室、走到痤位边坐下来。我微笑着蹲在他的面前,轻声问:“怎样了?同哲,还在为上午比赛时输了不高兴吗?咱可是一个男子汉,不能因为这一次输,就哭,输了怕什么,只要继续奋力,输就会变成赢!”
午时教育活动时,我和小孩们又围绕着“输或赢”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小孩们畅所欲言、尽情讲述着自我会如何应对输赢。其间,我也会适时加入一两句进行引导。渐渐地,我发现同哲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眼睛里重新有了光彩。“同哲,你来说说吧。输了不能哭,要坚强、要相信自我,只要再奋力、再加加油,我们肯定会赢!”说完,同哲叉作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耶!”“哈哈哈……”班里响起了欢乐的笑声,我也开心地笑了。因为,我相信“输”的阴影已影响不到我的小孩们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真心期望每一个小孩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输时不哭,学会坚强,有愈挫愈勇的劲头……
幼儿园读书笔记(十五):
读了虞永平教师的《学前课程与快乐幼年》一书,在这本书中,虞教师主要论述了课程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着幼教行业的发展,其中《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一文给了我很大触动。因为种植是有关天然,有关生命的一项活动,幼儿不就是要接触天然,接触生命的吗?
这篇文章,比较自我接触过的幼儿园,很多幼儿园都能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而虞教师的观念影响了我,种植园地不仅仅指室外用来专门种植的地方,只要是能种上一些植物的地方都属于种植园地,这样的定义打破了传统的观念,让一些受到场地限制的幼儿园也能开辟属于自我的种植园地,开展种植活动。
除了睡觉之外,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在家的时间,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啊,幼儿园环境应当是充满植物、充满生机、充满游戏的,让幼儿接触大自然,接触生命,接触绿色。所以,幼儿园必须要有种植园地。种植园地能够在室内,也能够在室外,班级的种植园地大小要适中,所种植的要是当地,当季,无毒害,易种养,易观察的植物。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幼儿成为种植、欣赏、管理的主人。这样才能帮忙幼儿获得种植的经验,热爱大自然、植物的情感。
种植园地到底有什么价值呢?种植活动包括种植计划和种植落实两个部分。在每一个部分都对幼儿有很大的价值。如在种植计划时,幼儿与教师要先观察种植的空间,选择植物及其种子或苗,讨论种植方法、种植工具,确定合作方式等等。在这一环节,幼儿主要参与的是规划,对种植区有一个全面的研究与规划,这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用于实践的过程。在种植落实时,幼儿切实成为种植、管理、收获的主人。从种植植物开始,幼儿能够获得不一样的种植方法,如点种、撒播、坑中等方法,同时能够探索不一样方法种植的结果一样吗?种植是需要大家合作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参与了同伴间的交往,发展了合作本事与动手本事。在种植过程中,幼儿还能构成一些比较稳定的步骤性策略体系,如挖坑——放种子——填土——浇水,以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活动时能够迁移种植的经验。
在管理过程中,幼儿能与植物建立良好的友谊,养成爱护植物的情感,同时,在与植物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多观察植物并对植物的生长做一些记录,增强了幼儿的观察、探究的本事,养成初步的科学素养。在管理这一漫长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幼儿做事不间断的好习惯。
当幼儿完整地照顾好植物,最终就该收获了,在此过程中,幼儿能了解不一样植物的不一样收获方法,体验收获的乐趣。
同时对植物的果实进一步探索,如对果实的统计、分类、数据分析。幼儿园种植对幼儿来说还有很多的价值,如幼儿能够用植物的果实进行一些装饰,用果实参与到其他的活动中。
看完虞教师的文章,不禁以自我的班级为对象,开始思考班上的种植区能够怎样丰富。虽然我们班级没有专门的户外种植区,可是在教室以及走廊有很多空间能够利用。如我们能够在班级的沙土区旁边种上一些叶子相对大的植物,这个角落靠近幼儿的衣柜旁,每一天穿脱衣服时对能够对植物进行观察。到了中班,幼儿的职责心也相对增强,能够引导每一天的值日生对植物进行照料,如浇水、除草等,并对其生长情景做详细的记录,将大家的记录结果汇总成植物生长日记,植物生长日记本能够展示在植物的旁边,方便幼儿了解植物的完整生长过程及学会向同伴学习经验。
在教室里的阳台上能够再增加一些植物,尽量保证每个幼儿都有一棵植物,这样幼儿还能够做成自我的植物观察日记。在以后开展《我和公园》主题时,这些植物都能够作为公园里的资源。
幼儿园读书笔记(十六):
幼年是一个人在长大过程中最完美的岁月,也许长大以后他不会记得幼年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会记得,可是幼年的生活、生长经历都会影响他未来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在现代一个高负荷的信息时代,拥有一个快乐的幼年是小孩们所渴望的,是家长、社会应当给与的,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配合的。读了虞教师的《学前课程与快乐幼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幼儿园的表演区
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幼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可是我认为幼儿需要经过表演来感受、认知、理解这个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所以,幼儿园有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机会和条件的必要性。我所在的幼儿园比较注重幼儿的表演,在此过程中,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动中?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动作、表情等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我认为该阶段幼儿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
二、关于课程设计
书中提到“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贴合班级和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应当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课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除此之外,我认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关注幼儿的反馈。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范畴应当是幼儿喜爱的、乐于参与的课程。然而,对于课程设计中,有效反馈和无效反馈是教师应当去思考的。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仍有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三、关于幼儿教师知识
虞教师认为,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广博性,但并不是浅显的。幼儿园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很多,音乐、美术、体育、语言、数学、天然、科技、社会、健康等方面的资料都是幼儿教师的必备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知识就是浅显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深究,才能够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复杂的语言明了化。我刚入园的时候,在与幼儿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和幼儿说着说着就不明白该如何去表达,怎样的表达方式才能够让幼儿明白我的想法。这些看似“浅显”的语言其实是需要教师去思考、锤炼的。
学前课程的主体是幼儿,关注幼儿才是学前课程的重中之重。学前课程应以游戏化的方式融入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其中感受欢乐。但并不是说就放任幼儿,任何的活动都应当有相应的常规需要幼儿去遵守,仅有这样幼儿才能够更好的参与活动。并且,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家长、社会的支持和配合。仅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够给幼儿一个快乐的幼年。
幼儿园读书笔记(十七):
如何解决与家长沟通中的一些困难?我认为我们应当从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入手,不断改善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式和技巧。
教师与家长的日常接触是短暂的,但一些问题也能够体此刻三个单词和两种语言中,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对话的技巧和灵活表达的艺术。在过去,我总是认为时间是短暂的,所以我不会拐弯抹角,我会直接说出来。所以有时候在小孩和家长面前就抱怨,让家长很尴尬,小孩也很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小孩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庭的合作。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扇窗能够打开。选择一名教师意味着面临许多挑战,寻找更多的关键。
幼儿园读书笔记(十八):
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异常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让我对原本感觉缺乏感觉的生活,又萌生了一丝期望。
或许擦亮眼睛,仔细找,感动还是能找到的,异常是我们还有天使一般的小孩做引领。则像一股细细的沙,慢慢流进心里,一点一点填补了石头的缝隙,同时带来一份柔润,抹平石头的棱棱角角。
读这本书,我就像在看一个个生动趣味的小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着温馨爱与亲切。看着故事里的小孩们游戏、学习、捣乱,看着看着我就会被这些小家伙感染,跟着他们一齐哭,一齐笑,一齐学习,一齐思考,一齐感悟,一齐长大。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书里没有深奥难懂的语言,没有惊人的创见,没有苦心的劝导,有的只是教师对小孩浓浓的爱,一种发现优点的眼神,一种能够温暖小孩心灵的光,引领幼儿长大。透过马教师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小孩们的世界:一个宁静的世界,一个充满力气的世界,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我觉得应当像她学习,用心去体会小孩,真心将自我的'生活和小孩们融汇在一齐。
幼儿园教师,绝对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个“能带小孩的人”。同其他工作一样,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具备必须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个人魅力,创造才华。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有“爱心”就足够的。我相信,经过自我的奋力,我要成为一名我自我心中的梦想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读书笔记(十九):
李跃儿教师所著的《谁拿走了小孩的快乐》让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心去爱小孩,用情去感染小孩。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回味多时:“在现实当中,成人对于小孩,大都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却很少注意背后的那个心灵。他们这样做就会像一个无情的割草人一样把把完美的东西割掉了,把小孩天生的、完美的品质给扼杀了。这样下去,随着小孩的长大,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人格、品质也会出现问题。”没错,关注小孩们的心灵,应当是安全防范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小孩的心灵关心却是越来越少的,教师和家长所关心的大多是小孩的提高,小孩的退步等等。小孩真正要的是什么,小孩的内心又是如何的.,却无人问津。
书中提到李跃儿教师在对5岁的杨一凡的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关注着她。从小孩的各个方面着手,仔细观察着小孩的每一个点滴,用心去感受小孩的真实想法。这让我认识到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从各个方面观察小孩,观察到小孩真正要的是什么?从而进行适当的活动。很多小孩是内向的,他们的表达本事常常会跟不上自身的需求,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只是看着你。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小孩,他不会与人沟通,和教师、同伴之前完全没有正常的交流,不管怎样同他说,都无法改善这样的情景。这就是他,有着自我的世界,不理解别人,仅有自我。这就是他,会用天真的眼神看着你,却让你无奈的只能发笑。应对这样特殊的小孩,有改如何是好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仔细的观察小孩,感受小孩的需要。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个不讲话的小孩。经过几次的观察,我发现,他其实很想玩游戏,可是他根本就不会玩,完全没有理解游戏规则,这样就使得他在游戏中无法正常的介入。
于是再一次主角游戏时我说:“今日,我和你一齐玩游戏,我牵着你的手,今日我是你的母亲,我带你玩,你好好看看母亲是怎样玩的,今后你也那么玩,好吗?”他对母亲这个词似乎很敏感,也似乎因为这个词,他愿意和我接近。我带着他一个一个的玩,他很高兴,拉着我的手,跳啊、蹦啊。第一次用别的眼神看着我,这也让我的心头涌起阵阵的暖风。我们来到了水果店,“你想吃什么水果啊?母亲买给你好不好啊?”“是挂”也?什么声音?“是挂”再一次的声音,让我明白我并不是在做梦,他开口讲话了。“什么?刚刚母亲没有听清楚,再说一遍好吗?”“是挂”想了半天,没有明白这“是挂”是什么。“对不起,母亲听不太懂,你能指给我看吗?”他小小的手往西瓜上头一指,原先是西瓜。“跟母亲说:西瓜”于是我开始第一次正面的和他语言交流。
虽然只是短短的言语,可是他愿意和你交谈了,这是那么久以来我和小孩的第一次对话,这让我的心激动不已。小孩的长大要靠温暖推起的,每一次我都只是和他说,只是说,他一点也感受不到什么,似乎我只是简单的在和他说而已。可是经过观察我发现了问题,于是我用行动温暖了他的心,同时的他也用他小小的举动来回报了我,在我心中注入一股暖流。
简单的几次观察、温柔的一次交流,让我和这个小孩慢慢的靠近。短短的几个音节让我明白,什么是从真正意义上的爱小孩、教育小孩。更让我明白教育需要我们能够平等地宽容地走进每一个小孩的内心世界。
在《谁拿走了小孩的快乐》这本书中,作者并不简单要我们一心一意去爱小孩就行了,而在爱的基础上,要有智慧的爱,爱是有很高的文化的。就如李跃儿教师所说:“作为教师,首先,要有看见一个小孩,就爱得眼睛都拔不出来的爱心。可是光有这一点是绝对不行的,光有这一点是不能做一个合格教师的。因为这样,你会爱得不到位甚至错位,爱出许许多多的不好的后果。”所以,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了解、熟悉小孩。
李跃儿教师是个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作者,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一个人。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做到这一点,相信这样小孩们的明天会是一片灿烂的阳光。
幼儿园读书笔记(二十):
读了虞教师的《学前课程与快乐幼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幼儿园的表演区
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幼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可是我认为幼儿需要经过表演来感受、认知、理解这个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所以,幼儿园有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机会和条件的必要性。我所在的幼儿园比较注重幼儿的表演,在此过程中,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动中?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动作、表情等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我认为该阶段幼儿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其中,表演能够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教师供给的素材进行表演。教师能够经过准备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剧本,让幼儿去感受,从而将自我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在这类表演中,主角的选择应当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并且随着活动的进程能够进行转换、改变。一个剧本是否好,应当观察幼儿的表现。如:我们班有一个剧本大约一个月没有进行表演了,一个幼儿问我,“教师,我们怎样不表演XXX啦?好久没有表演了。”我问:“你还想表演那个吗?”幼儿很用劲的点头,说,“恩!”所以,我认为,一个经典的剧本应当让大多的幼儿想要去表演。
二、关于课程设计
书中提到“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贴合班级和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应当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课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除此之外,我认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关注幼儿的反馈。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范畴应当是幼儿喜爱的、乐于参与的课程。然而,对于课程设计中,有效反馈和无效反馈是教师应当去思考的。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仍有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三、关于幼儿教师知识
虞教师认为,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广博性,但并不是浅显的。幼儿园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很多,音乐、美术、体育、语言、数学、天然、科技、社会、健康等方面的资料都是幼儿教师的必备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知识就是浅显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深究,才能够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复杂的语言明了化。我刚入园的时候,在与幼儿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和幼儿说着说着就不明白该如何去表达,怎样的表达方式才能够让幼儿明白我的想法。这些看似“浅显”的语言其实是需要教师去思考、锤炼的。
学前课程的主体是幼儿,关注幼儿才是学前课程的重中之重。学前课程应以游戏化的方式融入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其中感受欢乐。但并不是说就放任幼儿,任何的活动都应当有相应的常规需要幼儿去遵守,仅有这样幼儿才能够更好的参与活动。并且,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家长、社会的支持和配合。仅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够给幼儿一个快乐的幼年。
幼儿园读书笔记(二十一):
读了虞永平教师的《学前课程与快乐幼年》一书,在这本书中,虞教师主要论述了课程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着幼教行业的发展,其中《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一文给了我很大触动。因为种植是有关天然,有关生命的一项活动,幼儿不就是要接触天然,接触生命的吗?
这篇文章,比较自我接触过的幼儿园,很多幼儿园都能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而虞教师的观念影响了我,种植园地不仅仅指室外用来专门种植的地方,只要是能种上一些植物的地方都属于种植园地,这样的定义打破了传统的观念,让一些受到场地限制的幼儿园也能开辟属于自我的种植园地,开展种植活动。
除了睡觉之外,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在家的时间,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啊,幼儿园环境应当是充满植物、充满生机、充满游戏的,让幼儿接触大自然,接触生命,接触绿色。所以,幼儿园必须要有种植园地。种植园地能够在室内,也能够在室外,班级的种植园地大小要适中,所种植的要是当地,当季,无毒害,易种养,易观察的植物。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幼儿成为种植、欣赏、管理的主人。这样才能帮忙幼儿获得种植的经验,热爱大自然、植物的情感。
种植园地到底有什么价值呢?种植活动包括种植计划和种植落实两个部分。在每一个部分都对幼儿有很大的价值。如在种植计划时,幼儿与教师要先观察种植的空间,选择植物及其种子或苗,讨论种植方法、种植工具,确定合作方式等等。在这一环节,幼儿主要参与的是规划,对种植区有一个全面的研究与规划,这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用于实践的过程。在种植落实时,幼儿切实成为种植、管理、收获的主人。从种植植物开始,幼儿能够获得不一样的种植方法,如点种、撒播、坑中等方法,同时能够探索不一样方法种植的结果一样吗?种植是需要大家合作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参与了同伴间的交往,发展了合作本事与动手本事。在种植过程中,幼儿还能构成一些比较稳定的步骤性策略体系,如挖坑——放种子——填土——浇水,以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活动时能够迁移种植的经验。
在管理过程中,幼儿能与植物建立良好的友谊,养成爱护植物的情感,同时,在与植物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多观察植物并对植物的生长做一些记录,增强了幼儿的观察、探究的本事,养成初步的科学素养。在管理这一漫长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幼儿做事不间断的好习惯。
当幼儿完整地照顾好植物,最终就该收获了,在此过程中,幼儿能了解不一样植物的不一样收获方法,体验收获的乐趣。
同时对植物的果实进一步探索,如对果实的`统计、分类、数据分析。幼儿园种植对幼儿来说还有很多的价值,如幼儿能够用植物的果实进行一些装饰,用果实参与到其他的活动中。
看完虞教师的文章,不禁以自我的班级为对象,开始思考班上的种植区能够怎样丰富。虽然我们班级没有专门的户外种植区,可是在教室以及走廊有很多空间能够利用。如我们能够在班级的沙土区旁边种上一些叶子相对大的植物,这个角落靠近幼儿的衣柜旁,每一天穿脱衣服时对能够对植物进行观察。到了中班,幼儿的职责心也相对增强,能够引导每一天的值日生对植物进行照料,如浇水、除草等,并对其生长情景做详细的记录,将大家的记录结果汇总成植物生长日记,植物生长日记本能够展示在植物的旁边,方便幼儿了解植物的完整生长过程及学会向同伴学习经验。
在教室里的阳台上能够再增加一些植物,尽量保证每个幼儿都有一棵植物,这样幼儿还能够做成自我的植物观察日记。在以后开展《我和公园》主题时,这些植物都能够作为公园里的资源。
幼儿园读书笔记(二十二):
休息时,我读了《学前教育》这本杂志,看中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涵盖了很多的资料,有教师随笔,专题研究,优秀课程,还有家长课程等等。虽然这都只是一些书面上的知识,可是多看,多读,总归是有好处的。至少理论上的知识增长了不少。
此书之后,更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重点又是什么。它是丰富多彩的,每一天的生活都会蕴含着无数的教育资料。真的值得我们去体会,去回味。看完了这本杂志后,我觉得自我以后要尝试着去改变一些,不要因为个人的情绪而影响了小孩们。奋力做到创设良好的师幼互动心理环境。给与幼儿平等的言语权,促进师幼进取互动,调整主角,进取思考,提高质量。争做一名学生爱戴的教师。
花朵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草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更离不开书籍对我的滋润。这些专业书籍更像我的"教师"指导着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学前教育》杂志是我每月必看的杂志,书中涵盖了很多的精彩教育资料,例如有教师随笔,专题研究,优秀课程,每月话题,还有家长课程等等。
《学前教育》风格朴素,资料实在,里面的文章虽然短小但却很精彩,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也很强。它扩大了我的眼界、改变了我原由的传统育儿观念、让我的心灵有了巨大的震撼:原先幼教工作是能够做的那样多姿多彩、那样丰富的。读《学前教育》,就好象跟许多育儿专家、优秀的园领导、老教师娓娓谈心。在无声的环境中,我感觉我的思想在与她们碰撞,心灵在与她们交流,感觉自我的教学水平在交流中慢慢地提高,工作热情在交流中也高涨了许多。从中也让我对自我更有了自信和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这本杂志让我如获至宝,捧着她就舍不得放下,慢慢地看,仔细得品位着里面的小文章,而后结合自我的实际情景做一些反思,最终尝试去做,把书中的"精华资料"带入到实际生活中,使得实践与理论想结合吧!相信有一天自我就会做的更好。
《学前教育》这个杂志有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它异常关注的是基层一线教师的教学,很注重呈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异常是"每月话题"这一块资料。它会出一个在幼儿园常发生的问题但又不是有很好解决方案的资料,让广大的幼教工作者用信件的方式来参与。答案都是各位教师的工作经验,显然答案是各种各样,但都各有千秋。真的是十分值得去关注和去运用的。
《学前教育》让教师们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它也让我深刻明白幼儿教育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会在生活面有自理本事和有自我保护意识而已,而是教育工作者还要能坚持让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到教学上去,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要贴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还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能对每个幼儿用千篇一律的方法进行教育,要会因人施教,引导幼儿的个性健康发展。在面向全体幼儿时,应坚持进取鼓励,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资料,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除了以上的教学资料外,教师也应重视家庭教育,因为仅有教师带动家长,使两者共同提高,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使小孩们在生活中健康欢乐地长大。
《学前教育》让我明白作为一名现代的幼儿教师不仅仅有生活面的知识还应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一些技能技巧。社会在提高,人的观念跟随着社会也在提高、在改变。同样教育也应提高,跟上社会的节奏。幼儿教师在教育资料中还需具备要有一些相应的本事。例如:(1)要会观察和了解儿童的本事、(2)组织儿童教育活动的本事、(3)向儿童进行教育的本事、(4)语言表达,艺术表达本事、(5)思维力、想像力和创造力、(6)自我调节,控制本事、(7)组织管理、教育评价本事、(8)科学研究、自学本事。在工作中教师应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在专业技能和业务素养方面,也要学会更新自我、完善自我,最重要还要学会善于总结反思,仅有不断的反思,才能让自我有更好的长大。套园领导的一句话"有反思才有提高",真是太对了。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确实如此,《学前教育》这本书,它对我的帮忙很大,对我在教学方面有很好的引导以及帮我在教学水平上的提高。能够说,这本杂志已经成为我的精神伴侣、亲密朋友,它引领我不断的长大、发展。
幼儿园读书笔记(二十三):
前天读了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心爱的小猫死了,透过窗户,看着以往朝夕相处的小猫突然离去,流下了悲伤的泪水。这时,他的奶奶走过来,轻声地对他说:“宝宝,你为何不打开一扇窗呢?”小男孩听了,一边流泪一边慢慢打开一扇窗户。一刹那,她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窗外多种鲜花竞相开放,蝴蝶在飞舞,蜜蜂在采蜜,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小男孩不禁破涕为笑,心境大为好转。
由此想到了我们教师,应对各个不一样的小孩,应采用多种方式来教育,尤其是应对家庭离异、身体异常、学习困难、活泼好动等特殊群体的小孩,更应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每个小孩都有闪光的一面,多看看他们的长处,尽力弥补他们的短处,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欢乐。在日常活动中,有的教师会数落学习困难的幼儿,如做数学练习时,有的教师当着别的小孩说:“这道题我讲过至少3遍了,你还不会做,真笨!”试想,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有什么感受?人人都有存在的潜能,只要你抱着进取的态度去开发这种潜能,就会有无穷的能量。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和幼儿真诚对话,学会用敏锐的眼睛观察幼儿的言行,打开另一扇窗去看待他们,或许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而在艺术上却意兴盎然呢?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就是挖掘了自我的特长,之后有了杰出的成就,散发出了沁人的芳香。
幼儿园读书笔记(二十四):
休息时,我读了《学前教育》这本杂志,看中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涵盖了很多的资料,有教师随笔,专题研究,优秀课程,还有家长课程等等。虽然这都只是一些书面上的知识,可是多看,多读,总归是有好处的。至少理论上的知识增长了不少。
此书之后,更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重点又是什么。它是丰富多彩的,每一天的生活都会蕴含着无数的教育资料。真的值得我们去体会,去回味。看完了这本杂志后,我觉得自我以后要尝试着去改变一些,不要因为个人的情绪而影响了小孩们。奋力做到创设良好的师幼互动心理环境。给与幼儿平等的言语权,促进师幼进取互动,调整主角,进取思考,提高质量。争做一名学生爱戴的教师。
花朵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草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更离不开书籍对我的滋润。这些专业书籍更像我的"教师"指导着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学前教育》杂志是我每月必看的杂志,书中涵盖了很多的精彩教育资料,例如有教师随笔,专题研究,优秀课程,每月话题,还有家长课程等等。
《学前教育》风格朴素,资料实在,里面的文章虽然短小但却很精彩,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也很强。它扩大了我的眼界、改变了我原由的传统育儿观念、让我的心灵有了巨大的震撼:原先幼教工作是能够做的那样多姿多彩、那样丰富的。读《学前教育》,就好象跟许多育儿专家、优秀的园领导、老教师娓娓谈心。在无声的环境中,我感觉我的思想在与她们碰撞,心灵在与她们交流,感觉自我的教学水平在交流中慢慢地提高,工作热情在交流中也高涨了许多。从中也让我对自我更有了自信和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这本杂志让我如获至宝,捧着她就舍不得放下,慢慢地看,仔细得品位着里面的小文章,而后结合自我的实际情景做一些反思,最终尝试去做,把书中的"精华资料"带入到实际生活中,使得实践与理论想结合吧!相信有一天自我就会做的更好。
《学前教育》这个杂志有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它异常关注的是基层一线教师的教学,很注重呈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异常是"每月话题"这一块资料。它会出一个在幼儿园常发生的问题但又不是有很好解决方案的资料,让广大的幼教工作者用信件的方式来参与。答案都是各位教师的工作经验,显然答案是各种各样,但都各有千秋。真的是十分值得去关注和去运用的。
《学前教育》让教师们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它也让我深刻明白幼儿教育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会在生活面有自理本事和有自我保护意识而已,而是教育工作者还要能坚持让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到教学上去,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要贴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还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能对每个幼儿用千篇一律的方法进行教育,要会因人施教,引导幼儿的个性健康发展。在面向全体幼儿时,应坚持进取鼓励,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资料,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除了以上的教学资料外,教师也应重视家庭教育,因为仅有教师带动家长,使两者共同提高,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使小孩们在生活中健康欢乐地长大。
《学前教育》让我明白作为一名现代的幼儿教师不仅仅有生活面的知识还应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一些技能技巧。社会在提高,人的观念跟随着社会也在提高、在改变。同样教育也应提高,跟上社会的节奏。幼儿教师在教育资料中还需具备要有一些相应的本事。例如:
(1)要会观察和了解儿童的本事、
(2)组织儿童教育活动的本事、
(3)向儿童进行教育的本事、
(4)语言表达,艺术表达本事、
(5)思维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6)自我调节,控制本事、
(7)组织管理、教育评价本事、
(8)科学研究、自学本事。在工作中教师应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在专业技能和业务素养方面,也要学会更新自我、完善自我,最重要还要学会善于总结反思,仅有不断的反思,才能让自我有更好的长大。套园领导的一句话"有反思才有提高",真是太对了。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确实如此,《学前教育》这本书,它对我的帮忙很大,对我在教学方面有很好的引导以及帮我在教学水平上的提高。能够说,这本杂志已经成为我的精神伴侣、亲密朋友,它引领我不断的长大、发展。
幼儿园读书笔记(二十五):
《小学数学教师》津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长大,也为许很多多的小伙子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乐成的桥梁,是培育教师长大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质朴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质朴、精致、人类社会文化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预设新颖,教学随记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专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所以,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碰到教学中我自我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立异时,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向坚信多读一些好书,必须会有很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扯起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数学教师》也必须将与我联袂同业,共同长大,共创未来!
幼儿园读书笔记(二十六):
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这位小孩被其他的同伴所冷落,所以,他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我的不良情绪,这在大班幼儿的行为中表现得较多,原因可能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缺乏必须的交往本事,在得不到同伴的友情时,也不会表达自我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游戏中出现这种情景,我觉得教师首先要正确看待小孩的行为,不能立刻否定小孩,然后进行引导,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宣泄自我的情感,如:让小孩明白生气以后要把自我生气的原因讲出来等等,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交往本事,建立融洽的伙伴关系。
材料供给
娃娃若干、矮床、小桌子、家具、沙发、餐具、招待客人的礼物等
教学要点小孩在游戏中的交往本事.
游戏行为实录
只见辉辉用手一个劲地将桌上的那些"美味佳肴"推倒在地,一边推,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这时,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籍了......"恩。"他撅着小嘴点点头。"父亲和客人们都不让我坐在桌上'吃饭',所以,我生气了。"他不作声。听了我这么一说,辉辉二话没说就开始捡地上的餐具了。"我们帮你一齐捡吧。"在同伴的帮忙下,地上的餐具捡干净了。他和小孩们又开始了游戏......教师正想上前训斥,可又当我看到辉辉那一脸不高兴的表情时,我想这其中必须有原因,于是,我克制自我的情绪,来到他身边了解情景。我摸摸他的头问道:"辉辉,怎样了?你有不高兴的事情?""快告诉我,看看我能不能帮忙你。"我说道。"原先是这样,自我不高兴了,能够把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告诉教师和同伴,我想大家都会帮忙你的,像这样乱仍东西可不好呀!""快把地上的餐具捡起来,我相信大家还是会原谅你,欢迎你来娃娃家的。"改善措施。
作为教师,能够扮演其中的一个主角参与到小孩的游戏当中,或者作为一个观众安静的看小孩的"表演",并细心地教学小孩的表现,如果发现小孩有运用不够恰当的语言或行为时,教师能够在不影响小孩游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引导。另外,我觉得小孩遇到在游戏中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小孩自我去试着解决问题,而不能包办代替,或者帮忙小孩出谋划策,这样,能提高小孩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以上就是我们幼儿园大班教学笔记里收藏的文章.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笔记书写注意事项]
一、幼儿园教育笔记写什么?
对于一线幼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一天都要教学不一样的资料,应对不一样的小孩,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笔记的素材就有很多。我想,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如读书笔记,如小孩档案记录,如心灵感悟......。由于我们身在幼儿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我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我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忙的。
(一)记教学得失。每位教师都有一份属于自我的"试验田",试验成功与否,肯定会有所"悟",总结得失,在下次教学中天然能扬长避短。
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我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应对失误我们应当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当吸取什么教训......好题材又诞生了。
(二)录教学机智。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小孩情景随机应变,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位教师在讲评语言课时,本来先想表扬部分说得好的,再批评那些说得差的,看到小孩那一双双充满期望的眼神时,她临时改变主意,选择小孩语言的精彩地方一一作了表扬,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小孩们都十分高兴。第二天,很多家长高兴地打来电话,说她的小孩回来之后,高兴得不得了。而这个小孩原本就是教师准备批评的对象之—。表扬的力气可见一斑。
(三)写教育偶得。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必须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你会发现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四)记学习所悟。平时,我们在阅读书报时,常有所感,有所悟。记得有位教师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想到了教师的"金饭碗"光芒不再,感到随着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生源的日渐减少,"末位下岗"已是不争的事实。惟有不断地提升自我,方能使"奶酪"永久属于自我,由此写了篇文章《谁动了教师的奶酪》,发表在《教师之友》上。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在听课、评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听课、评课的机会是很多的,经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我们还能够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小孩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笔记的题材;也能够经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二、教育笔记怎样写
很简单,只要把自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把身边真实的世界移到自我的笔下,移到自我的手指间,移到自我的硬盘中即可,不必过分强调逻缉,不必十分讲究文采,而是你天然感受的流淌,心灵的私语,智慧的沉淀。有些教师会说自我没有时间写东西,抑或是想起写文章就头痛,认为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和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讲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从口头的变成书面文字,就是很好的笔记。
教育笔记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等。
随手:笔记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您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
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教育日记,那么您会发现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可是在当时它是如何地让您受到震动。
随便:笔记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必须要凑到1000字。如果您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可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您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您能够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我去理解。
随心:那里讲的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笔记是笔要随脑。
笔记要想写好,必须有自我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一样于以往,或是自我的观点不一样于常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教师生活于小孩之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给我们供给了丰富的素材。每个小孩都是一本待读的书,和小孩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能够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读一点书,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及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在哪里,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
最重要一点是,要想写好笔记,关健还在于动笔,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笔记。
很多人说,要我反思一下教学没问题,但要写成一篇反思笔记,则有了压力。如果是你深思熟虑后的五句话也是好笔记。
比如:今日的导入不够梦想,因为没有引起小孩的注意力,主要是选择的素材太陈旧了,时间也用的太多了,今后我得改变。
这笔记虽然是五句话,但发现了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提醒自我要改变。并且这样的笔记对工作忙的教师来说,更贴合实际。当然,我并不是说写笔记只用五句话,而是说要具体情景具体分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时间写则长无时间写则短。
有感而发是笔记的主要特征。而发出的感想是否精华,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理论素养,语言表达本事直接相关。写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化过程,要使外化质量的提高必须有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所以,学习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观点、知识、方法内化为自我的观点、知识、方法,才能不断地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笔记。
幼儿园读书笔记(二十七):
如何解决与家长沟通中的一些困难我认为我们应当从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入手,不断改善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式和技巧。
教师与家长的日常接触是短暂的,但一些问题也能够体此刻三个单词和两种语言中,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对话的技巧和灵活表达的艺术。在过去,我总是认为时间是短暂的,所以我不会拐弯抹角,我会直接说出来。
所以有时候在小孩和家长面前就抱怨,让家长很尴尬,小孩也很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小孩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庭的合作。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扇窗能够打开。选择一名教师意味着面临许多挑战,寻找更多的关键。
幼儿园读书笔记(二十八):
读了虞教师的《学前课程与快乐幼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幼儿园的表演区
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幼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可是我认为幼儿需要经过表演来感受、认知、理解这个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所以,幼儿园有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机会和条件的必要性。我所在的幼儿园比较注重幼儿的表演,在此过程中,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动中?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动作、表情等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我认为该阶段幼儿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其中,表演能够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教师供给的素材进行表演。教师能够经过准备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剧本,让幼儿去感受,从而将自我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在这类表演中,主角的选择应当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并且随着活动的进程能够进行转换、改变。一个剧本是否好,应当观察幼儿的表现。如:我们班有一个剧本大约一个月没有进行表演了,一个幼儿问我,“教师,我们怎样不表演XXX啦?好久没有表演了。”我问:“你还想表演那个吗?”幼儿很用劲的点头,说,“恩!”所以,我认为,一个经典的剧本应当让大多的幼儿想要去表演。
二、关于课程设计
书中提到“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贴合班级和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应当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课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除此之外,我认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关注幼儿的反馈。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范畴应当是幼儿喜爱的、乐于参与的课程。然而,对于课程设计中,有效反馈和无效反馈是教师应当去思考的。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仍有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三、关于幼儿教师知识
虞教师认为,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广博性,但并不是浅显的。幼儿园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很多,音乐、美术、体育、语言、数学、天然、科技、社会、健康等方面的资料都是幼儿教师的必备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知识就是浅显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深究,才能够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复杂的语言明了化。我刚入园的时候,在与幼儿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和幼儿说着说着就不明白该如何去表达,怎样的表达方式才能够让幼儿明白我的想法。这些看似“浅显”的语言其实是需要教师去思考、锤炼的。
学前课程的主体是幼儿,关注幼儿才是学前课程的重中之重。学前课程应以游戏化的方式融入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其中感受欢乐。但并不是说就放任幼儿,任何的活动都应当有相应的常规需要幼儿去遵守,仅有这样幼儿才能够更好的参与活动。并且,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家长、社会的支持和配合。仅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够给幼儿一个快乐的幼年。
幼儿园读书笔记(二十九):
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爱小孩,真诚对待每一个小孩"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教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不讨教师喜欢。记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带学前班的时候,班上有个小孩,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发育较慢,语言表达本事差,每一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挂着两条鼻涕来上幼儿园。看着这样一个小孩,实在难以让人喜欢。我刚接触他的时候他连"教师"两个字都叫含糊不清。之后我了解到这个小孩的父亲在他半岁时就弃他母子而去,母亲又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家境贫穷。李小明由于长期缺乏父爱,他的母亲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和他交流,导致了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欢和他玩。应对这样的小孩,我们更应关心、呵护他。为了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经常有事没事的找他说话,一开始往往都是我一个人在说,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这种情景我真有点气馁,可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和他谈心,找他说话,渐渐的他能和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了,上课也能专心听讲了,教的生字也能读出来了。那时我的心境是多么的激动,虽然工作很普通,甚至是琐碎的,但凭着对教育事
业的执着,可谓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最终换来了回报。
从教三年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儿教师。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普通而谦逊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仅要具有知识与本事的素质,更应当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但我觉得更应当具备的是强烈的职责心和对幼儿的"爱",没有强烈的职责心和"爱",一切都无从做起。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应当对小孩负责。我们应当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幼儿,对幼儿就像对待自我的小孩,像对待自我的眼睛一般呵护他们,像对待自我的杰作一般欣赏他们,让每个小孩在真诚的关爱中健康长大!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小孩,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这么多好的领导、好的搭班教师。正是她们,给了我帮忙和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职责心。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长大、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梦想,我愿用自我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阳光!
幼儿园读书笔记(三十):
李跃儿教师所著的《谁拿走了小孩的快乐》让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心去爱小孩,用情去感染小孩。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回味多时:“在现实当中,成人对于小孩,大都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却很少注意背后的那个心灵。他们这样做就会像一个无情的割草人一样把把完美的东西割掉了,把小孩天生的、完美的品质给扼杀了。这样下去,随着小孩的长大,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人格、品质也会出现问题。”没错,关注小孩们的心灵,应当是安全防范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小孩的心灵关心却是越来越少的,教师和家长所关心的大多是小孩的提高,小孩的退步等等。小孩真正要的是什么,小孩的内心又是如何的,却无人问津。
书中提到李跃儿教师在对5岁的杨一凡的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关注着她。从小孩的各个方面着手,仔细观察着小孩的每一个点滴,用心去感受小孩的真实想法。这让我认识到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从各个方面观察小孩,观察到小孩真正要的是什么?从而进行适当的活动。很多小孩是内向的,他们的表达本事常常会跟不上自身的需求,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只是看着你。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小孩,他不会与人沟通,和教师、同伴之前完全没有正常的交流,不管怎样同他说,都无法改善这样的情景。这就是他,有着自我的世界,不理解别人,仅有自我。这就是他,会用天真的眼神看着你,却让你无奈的只能发笑。应对这样特殊的小孩,有改如何是好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仔细的观察小孩,感受小孩的需要。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个不讲话的小孩。经过几次的观察,我发现,他其实很想玩游戏,可是他根本就不会玩,完全没有理解游戏规则,这样就使得他在游戏中无法正常的介入。
于是再一次主角游戏时我说:“今日,我和你一齐玩游戏,我牵着你的手,今日我是你的母亲,我带你玩,你好好看看母亲是怎样玩的,今后你也那么玩,好吗?”他对母亲这个词似乎很敏感,也似乎因为这个词,他愿意和我接近。我带着他一个一个的玩,他很高兴,拉着我的手,跳啊、蹦啊。第一次用别的眼神看着我,这也让我的心头涌起阵阵的暖风。我们来到了水果店,“你想吃什么水果啊?母亲买给你好不好啊?”“是挂”也?什么声音?“是挂”再一次的声音,让我明白我并不是在做梦,他开口讲话了。“什么?刚刚母亲没有听清楚,再说一遍好吗?”“是挂”想了半天,没有明白这“是挂”是什么。“对不起,母亲听不太懂,你能指给我看吗?”他小小的手往西瓜上头一指,原先是西瓜。“跟母亲说:西瓜”于是我开始第一次正面的和他语言交流。
虽然只是短短的言语,可是他愿意和你交谈了,这是那么久以来我和小孩的第一次对话,这让我的心激动不已。小孩的长大要靠温暖推起的,每一次我都只是和他说,只是说,他一点也感受不到什么,似乎我只是简单的在和他说而已。可是经过观察我发现了问题,于是我用行动温暖了他的心,同时的他也用他小小的举动来回报了我,在我心中注入一股暖流。
简单的几次观察、温柔的一次交流,让我和这个小孩慢慢的靠近。短短的几个音节让我明白,什么是从真正意义上的爱小孩、教育小孩。更让我明白教育需要我们能够平等地宽容地走进每一个小孩的内心世界。
在《谁拿走了小孩的快乐》这本书中,作者并不简单要我们一心一意去爱小孩就行了,而在爱的基础上,要有智慧的爱,爱是有很高的文化的。就如李跃儿教师所说:“作为教师,首先,要有看见一个小孩,就爱得眼睛都拔不出来的爱心。可是光有这一点是绝对不行的,光有这一点是不能做一个合格教师的。因为这样,你会爱得不到位甚至错位,爱出许许多多的不好的后果。”所以,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了解、熟悉小孩。
李跃儿教师是个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作者,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一个人。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做到这一点,相信这样小孩们的明天会是一片灿烂的阳光。
幼儿园读书笔记(三十一):
今日上课我组织小朋友们一齐背诵古诗两首——《鹿柴》、《江南》。一开始我问班里的小孩:“同学们,你们背过哪些古诗了给同桌说一下吧!”“我背过《咏鹅》、《春晓》了;我背过《小池》········”同学们自豪并且兴奋的讲着自我背过哪些古诗。我又讲:“接下来,我们来举行个小比赛,看谁能最先背诵教师说的这两首古诗——《江南》、《鹿柴》。最先背过的同学能够获得小红星一颗噢!”“我能最先背过,我能得到小红星,我是第一名········”小孩们争先恐后的说着。接下来,我带着小孩们朗读了几遍古诗,让后让他们自我背诵,谁背过谁就站起来给大家背背看。过了大约十五分钟吧,董靖宇小朋友最先站起来了,说:“教师,我背过了,我背过了,《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董靖宇小朋友背的十分棒,还有谁背过了吗”陆续着赵明泽、李佳楠等小朋友给大家背诵了。到下课时间了,我们最终把小红星奖章给了董靖宇小朋友,同时也给了赵明泽、李佳楠等小朋友另外的鼓励,激励他们下次继续奋力,争取得到小红星。
经过这节课,我认识到教小朋友们背东西,要给他们必须的动力,他们有了动力,才会学的更快,效果会更好,必须程度的奖励,足以满足他们小小的成就感。
幼儿园读书笔记(三十二):
我认真读过《捕捉小孩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小孩,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其实,作为“异物”闯入幼儿的和谐世界的我们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会的日常规律和相关法律教导幼儿要怎样做,而是要认真了解小孩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内心,当小孩们能够安心放心的敞开心扉接纳你的时候,你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开始发挥你来此世界的引导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这之前,一切都是徒劳无功。小孩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小孩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长大。幼儿的不一样年龄阶段有着相对应的发展关键期。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供给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本事,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必须的关系。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所以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小孩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小孩供给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小孩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小孩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相反,很多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是出现“吃手”这一现象,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长的制止的原因。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长大到团体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小孩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对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幼儿,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选择,不要谴责还自我的行为,若是强迫小孩归还属于自我的物品给别人,小孩会丝毫感觉不到安全感。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我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经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所以,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必须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从开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别随意丢弃小孩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小孩的重要性。为小孩“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小孩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情景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
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环节。不仅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奇怪现象,原先这正是小孩处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系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欢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本事。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进取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小孩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这时候对小孩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教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称”的游戏。那些小孩们都不记得名称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虽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小孩的人际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解决幼儿之间出现的问题。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
5--6岁的大班小孩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小孩的第二个家,是小孩长大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时候,小孩常常不明白自我犯了错误,可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我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本事,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小孩在长大中的必经过程。教师的耐心教导,家长的支持配合,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小孩顺利经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幼儿健康欢乐的长大。
幼儿园读书笔记(三十三):
吴放教师在第32封信中谈到了如何让小孩们既活泼自由又能遵守必须的常规,做到活而不乱。这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吴放教师说:幼儿园常规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幼儿常规培养,“活而不乱”必须以幼儿构成常规行为习惯为先决条件才能够实现。对幼儿进行常规管理要研究自我班级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行为水平、幼儿的自我控制本事,并要针对自我班级幼儿的具体控制本事,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吴放教师将自我在北京观摩了一节大班的音乐活动剖析给大家分享,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小孩们一向都在参与,因而一向都全神贯注,动静结合。真是一节“活而不乱”的教学活动。
吴放教师谈到小孩们已有了必须的行为本事与范畴,这就要教师确定“活”的程度与范围的标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到实际操作就显得不好把握度。我上个学期的课题也是培养小班幼儿的常规。小班幼儿年龄小,喜欢理解教师亲切、易懂的语言。所以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与帮忙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
在引导幼儿排队喝水时,我在地上贴了几个小脚印,让小孩踩着小脚印排队,这样队伍就整齐多了,并且站在小脚印上还不拥挤,我们边排队边唱儿歌:“小水杯,右手拿,踩好脚印往前走。两手端好小水杯,咕咚咕咚喝下水。”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求幼儿在喝水时排好队,这时教师口渴了也要排队,不能够插到前面直接就接,起到了以身示范的作用。
小孩玩了玩具后容易乱扔、乱放,如果教师包办代替,替幼儿收拾玩具,幼儿的好习惯是很难培养的。作为教师应放手让幼儿学习逐步进行自我管理。我采用了“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戏进行常规训练。当幼儿在收拾玩具的时候我就说:“玩具宝宝累了,我们送玩具回家休息吧。”如果有些小孩动作较慢,或者还想玩时,我就以玩具的口吻说:“我的宝宝怎样还没有回家呢”这时幼儿就会很快地将玩具送回来。经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明白什么玩具该送什么地方,逐步培养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
要想使自我班级的常规“活而不乱”,必须要我们教师做到持之以恒。
幼儿园读书笔记(三十四):
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异常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让我对原本感觉缺乏感觉的生活,又萌生了一丝期望。
或许擦亮眼睛,仔细找,感动还是能找到的,异常是我们还有天使一般的小孩做引领。则像一股细细的沙,慢慢流进心里,一点一点填补了石头的缝隙,同时带来一份柔润,抹平石头的棱棱角角。
读这本书,我就像在看一个个生动趣味的小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着温馨爱与亲切。看着故事里的小孩们游戏、学习、捣乱,看着看着我就会被这些小家伙感染,跟着他们一齐哭,一齐笑,一齐学习,一齐思考,一齐感悟,一齐长大。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书里没有深奥难懂的语言,没有惊人的创见,没有苦心的劝导,有的只是教师对小孩浓浓的爱,一种发现优点的眼神,一种能够温暖小孩心灵的光,引领幼儿长大。透过马教师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小孩们的世界:一个宁静的世界,一个充满力气的世界,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我觉得应当像她学习,用心去体会小孩,真心将自我的生活和小孩们融汇在一齐。
幼儿园教师,绝对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个“能带小孩的人”。同其他工作一样,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具备必须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个人魅力,创造才华。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有“爱心”就足够的。我相信,经过自我的奋力,我要成为一名我自我心中的梦想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读书笔记(三十五):
读了虞永平教师的《学前课程与快乐幼年》一书,在这本书中,虞教师主要论述了课程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着幼教行业的发展,其中《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一文给了我很大触动。因为种植是有关天然,有关生命的一项活动,幼儿不就是要接触天然,接触生命的吗?
这篇文章,比较自我接触过的幼儿园,很多幼儿园都能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而虞教师的观念影响了我,种植园地不仅仅指室外用来专门种植的地方,只要是能种上一些植物的地方都属于种植园地,这样的定义打破了传统的观念,让一些受到场地限制的幼儿园也能开辟属于自我的种植园地,开展种植活动。
除了睡觉之外,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在家的时间,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啊,幼儿园环境应当是充满植物、充满生机、充满游戏的,让幼儿接触大自然,接触生命,接触绿色。所以,幼儿园必须要有种植园地。种植园地能够在室内,也能够在室外,班级的种植园地大小要适中,所种植的要是当地,当季,无毒害,易种养,易观察的植物。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幼儿成为种植、欣赏、管理的主人。这样才能帮忙幼儿获得种植的经验,热爱大自然、植物的情感。
种植园地到底有什么价值呢?种植活动包括种植计划和种植落实两个部分。在每一个部分都对幼儿有很大的价值。如在种植计划时,幼儿与教师要先观察种植的空间,选择植物及其种子或苗,讨论种植方法、种植工具,确定合作方式等等。在这一环节,幼儿主要参与的是规划,对种植区有一个全面的研究与规划,这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用于实践的过程。在种植落实时,幼儿切实成为种植、管理、收获的主人。从种植植物开始,幼儿能够获得不一样的种植方法,如点种、撒播、坑中等方法,同时能够探索不一样方法种植的结果一样吗?种植是需要大家合作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参与了同伴间的交往,发展了合作本事与动手本事。在种植过程中,幼儿还能构成一些比较稳定的步骤性策略体系,如挖坑——放种子——填土——浇水,以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活动时能够迁移种植的经验。
在管理过程中,幼儿能与植物建立良好的友谊,养成爱护植物的情感,同时,在与植物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多观察植物并对植物的生长做一些记录,增强了幼儿的观察、探究的本事,养成初步的科学素养。在管理这一漫长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幼儿做事不间断的好习惯。
当幼儿完整地照顾好植物,最终就该收获了,在此过程中,幼儿能了解不一样植物的不一样收获方法,体验收获的乐趣。
同时对植物的果实进一步探索,如对果实的统计、分类、数据分析。幼儿园种植对幼儿来说还有很多的价值,如幼儿能够用植物的果实进行一些装饰,用果实参与到其他的活动中。
看完虞教师的文章,不禁以自我的班级为对象,开始思考班上的种植区能够怎样丰富。虽然我们班级没有专门的户外种植区,可是在教室以及走廊有很多空间能够利用。如我们能够在班级的沙土区旁边种上一些叶子相对大的植物,这个角落靠近幼儿的衣柜旁,每一天穿脱衣服时对能够对植物进行观察。到了中班,幼儿的职责心也相对增强,能够引导每一天的值日生对植物进行照料,如浇水、除草等,并对其生长情景做详细的记录,将大家的记录结果汇总成植物生长日记,植物生长日记本能够展示在植物的旁边,方便幼儿了解植物的完整生长过程及学会向同伴学习经验。
在教室里的阳台上能够再增加一些植物,尽量保证每个幼儿都有一棵植物,这样幼儿还能够做成自我的植物观察日记。在以后开展《我和公园》主题时,这些植物都能够作为公园里的资源。
幼儿园读书笔记(三十六):
对于小孩来说,长大的世界里面离不开鼓励的语言。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作为教师和成人不是第一时间帮他解决,而是用适宜的方式鼓励和启发小孩:“试试吧、你能够的、你应当能更好”,会让他们体验获取成功的自豪感。
中班的小孩升班后,要开始自我尝试学画名称。开学的第一次主题活动,当我拿出学习单说道:“此刻你们已经升级为大班的小孩,从今日开始大家在完成学习报告单前,首先请将自我的名称画在横线上。”我的话音刚落,立刻有小孩嚷嚷道:“周教师,我不会写自我的名称。”紧之后有些小孩也跟着叫起来:“周教师,我也不会写字。”我赶紧回应:“周教师不相信你们不会写名称,你们会不会画画”“会”小孩们回答道,“会画画的小孩必须会写名称”我立刻补充道,“谁愿意来试一试”。“周教师,我想试一试”乐乐一边说一边高高的举起了手。“太棒了,你是一个不怕困难的小孩”,我一边说一边将乐乐的姓名贴递给了他,他一边看自我的名称贴一边在黑板的白纸上画出了自我姓名的模样。座位上的其他小孩认真的看着乐乐画名称,等乐乐将名称画完,我和小孩们给予了他热烈的掌声。
于是我趁热打铁的问道:“小孩们,写名称,难吗”。小孩们响亮的回答:“不难”。“大家都敢试一试吗”“敢”!
幼儿园读书笔记(三十七):
最近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窗。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忙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职责帮忙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构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可是很重要。家长一向以为小孩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我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小孩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小孩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能够让家长和教师坚持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能够亲自参与小孩的活动中去,能够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小孩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异常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所以,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仅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天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必须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应当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教师每一天与家长接触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我总认为时间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时当着小孩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小孩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小孩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开,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
幼儿园读书笔记(三十八):
对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自学,在教学活动中同事们选择性地、挑重点地对《指南》的背景和资料进行了详细的研讨,让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回顾《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则:主要讲述了《纲要》制定的原因、目的、性质、任务、外部原则、内部原则及自身特点;第二部分教育资料与要求:主要讲述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目标(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其主要的价值取向)、资料与要求(教师应当做什么、怎样做,与此同时,该领域教育的资料天然地负载其中)、指导要点(点明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其教和学的主要特点;点明该领域异常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原则、活动含义、基本原则、各方面的原则、教育活动目标、资料、形式、环境、一日生活、幼小衔接。
1.社会现状
当今社会,许多家长都抱着“不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拼命让小孩“超前学习”,让小孩小小年纪就在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之间穿梭。等到了三年级、10岁左右的年纪,小孩们已经是“久经沙场”的写作业“老手”了。可是在生活习惯上,小孩们还是普遍滞后的,
如“有一个小女孩都快5岁了,异常内向、懦弱,每一天在幼儿园都尿裤子,尿完还不敢给教师说。课间活动,她几乎从来不和别的小朋友玩,感觉有些小朋友总是欺负她,经常看她脸上、胳膊上被抓得一道一道的。
有好吃的、好玩的,他伸手就去抢;别人如果不给,他张口就咬。“教师警告过,如果小孩再咬伤人,就要我们换幼儿园。在家里也真管教了呀,可是从来都没用。
2.《指南》学习
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乱象和误区,《指南》的提议十分清晰、具体、有指向性。它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培养提出提议。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它是在《纲要》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一样的年龄段进行细化,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当明白什么、能做什么,大致能够到达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对家长的科学育儿具有指导性作用。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园读书笔记(三十九):
近来,工作之余,阅读了《罗素的道德哲学》。罗素拥护人道主义的梦想及自由的思想,写下了许多意义深远的著作。他的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章《快乐之源》,在这一章中,罗素谈到工作的欢乐。在罗素看来,工作与快乐有很大的关系。不管一个人的处境有多糟,也千万不能所以而厌恶自我的工作。
如果因为环境所迫,不得不做些乏味的工作,也要设法使工作变得充满乐趣。使工作变得趣味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技能的运用,二是建设性。在相当多的工作中,许多情势需要新的技能,于是一个人便能够不断地、不一样程度地对此加以完善,也能从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在我看来,教师这门职业,完全能够使我们欢乐,因为它既需要运用技能,又具有建设性。需要我们不断地、不一样程度对教育教学加以完善,从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幼儿园读书笔记(四十):
仅有当他成为自我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我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一样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我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小孩。当小孩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期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约束”对小孩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小孩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小孩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小孩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小孩的方法,想让小孩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小孩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当让小孩去动,在满足小孩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小孩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小孩们自我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小孩才是他自我的主人,当他成为自我的主人时,教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幼儿园读书笔记(四十一):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感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进取的态度。这都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呀。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梦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教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教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进取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教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从《玫瑰与教育》中我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窦教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天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教师。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我去悟出“规律”。
读了《玫瑰与教育》后,我想至少有一点是能够肯定的,那就是:勤奋地阅读成就了她的美丽和深刻。请看她是怎样看待阅读的: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
“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
“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能够改变人生的气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一个人,仅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在读书中身体天然得到运动,大脑天然得到运转,心灵天然被酬劳。”
读书让我们有专业的知识,思考让我们有了独立的思维,实践是将我们的思考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实践我想必须是具有教师独立特色的教学活动,窦教师强调教师应当具有必须的个性,教学活动应当有自我的特色,反思自我在每次外出听课之时,所获得的那些教师们表扬、鼓励的技巧,调动情绪的方法。回来以后便照葫芦画瓢用到自我的课堂教学之中,此刻想起来在课堂我们反而失去了自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为自我语文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活力、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唯有读书”才能让自我长“高”啊!人,读书与不读书肯定是不一样的。身为教师,读书与不读书,就更不一样了,这能够在你的学生那里得到验证,就让我们在这读书的季节里,来开始我们自我的阅读吧,相信在阅读中,我们也必须会变得美丽、优雅。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
幼儿园读书笔记(四十二):
古人说:“教师、传道人、教授,也要解惑。”显然,做一名教师并不容易,但做一名深受小孩和家长喜爱的教师却不容易。它肩负着无数人的期望和支持。新时期的教师无疑是对知识、教育本事和综合素养的考验,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实践和反思中,我认为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必须立足于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活动的设计应适应幼儿的水平。教育目标不能任意提高,也不能盲目落后。资料应立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过程,注重儿童的学习准备。儿童发展的动力是内在矛盾。活动设计应促进儿童内部矛盾的出现和解决,尽快促进儿童的早期发展。教师不应当把重点放在小孩今日明白什么和他们明天会学到什么。
幼儿园读书笔记(四十三):
关于师幼互动,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教育资料大多以带趣味味性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幼儿教师对于幼儿来说既是教育者,同时还是他们生活的照顾者,一个幼儿教师从早晨入园到傍晚离园,工作资料事无巨细,凡是与幼儿有关的,幼儿教师都要关注,幼儿与教师的相互作用对幼儿的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纲要》中多次提到经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生活""共同活动"来构成探究式合作型的师幼共同体,有效地推动幼儿园的整体互动网络,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长大。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团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境愉快,构成安全感、信任感";"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善于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进取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即使以适当的方式应答,构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等。南京师范大学刘晶波博士把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定义为"师幼互动",并将师幼互动因其参与主体的不一样而分为三种:即教师与全班幼儿间的互动,教师与小组幼儿间的互动,教师对个别幼儿的互动。作为幼儿园
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此刻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师幼互动的质量及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与发展,有标示着外显的教育手段,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以及内隐的教师的一般观念(儿童观、知识观、教育观)和幼儿的一般观念。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有所改变,师幼互动已引起关注,但时代要求与教育现实之间仍存在差距,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本事,直接影响着师幼互动的质量。
以儿童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是幼儿教育价值观的把握问题。以儿童为中心不是放任自流,以教师为中心不是灌输命令,儿童主体与教师主导二者在教育过程中应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师幼互动持续于幼儿在园的全部教育活动中,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幼儿都是师幼互动的主体。教师因其主角的特殊性,其教育理念和行为在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优化师幼互动行为与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
现代的幼儿教育已从原先单纯的教师教,幼儿学向师生、生生互动方向发展。幼儿不再是被动的理解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活的个体,它能动、能思考、能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研究,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应同教师一样作为主体出现,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和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供给者,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师幼互动中,教师和幼儿的心智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上汇合;他们同等的参与到所探索的事物、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所设想的可能性以及活动本身的进程当中。这样的互动包含着智慧的激发与碰撞,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身上所载负的社会文化不是以从上至下"倾泻"或灌输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
师幼互动应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教师要善于和幼儿建立《纲要》所要求的富有人文色彩和平等精神的新型师幼关系—平等、和谐、民主、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师应以平等的方式与幼儿交流,以关怀、接纳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关注幼儿,把视线坚持在和幼儿统一的水平上,让幼儿随时看见教师的眼睛。瑞吉欧有句名言:"接住小孩抛过来的球!"这意喻着:小孩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的世界,每一位教师要真正从教案中解脱出来,留更多的时间倾听小孩的声音,解读小孩的行为。教师仅有走进小孩的心灵,明白小孩的"一百种语言",才能理解小孩,赏识小孩,喜欢小孩,会为小孩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折服,为小孩的本事而赞叹,教师自我也愿意向幼儿学习,愿意与幼儿共同探索,共同长大,在这种心灵的交汇,情感的互动中,幼儿进取表现自我,逐渐构成必须的进取心和职责感,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每一位幼儿在师幼互动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温馨、尊重、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要为幼儿供给足够的探索材料,给予幼儿自我感受、自主表现的机会与条件;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幼儿质疑、争论、讨论,经过关注、肯定、鼓励、提问等多种形式促进幼儿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要体现一种互动互爱的师幼关系,让幼儿生活在一个宽松、平等、无拘无束,能按自我意愿说、敢说、愿说、能说的和谐氛围中,让幼儿沐浴在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主体性,让幼儿与自我喜欢的同伴,用自我喜欢的方法,探索自我喜欢的问题,投入自我喜欢的活动用他们自我的方式去实现自我的梦。
真正的师幼互动,需要教师充分研究各种因素对师幼互动状况的影响,更新自我的教育观念,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在倾听、观察的基础上支持幼儿,引导幼儿,提升教育本事,抓住教育契机,用心去关注师幼互动,从而促进幼儿主动和谐的发展,使幼儿教育不断向梦想化境界迈进。
幼儿园读书笔记(四十四):
本书的核心思想: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儿教师用自我的心态写出了自我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点写出了幼儿教师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1、整天有写不完的案头工作;
2、工作强度大,活儿忙不完;
3、工作时刻长,报酬少;
4、工作上的比赛无休止;
5、幼儿教师的安全职责大;
6在社会,没有谁能瞧得上幼儿教师;
7每一天都在幼儿的吵嚷声中度过;
8每一天和小孩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疯子般。
9为了布置区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
10家长工作有难度;
11、当小孩们长大了,认识儿时的幼儿教师几乎是零等等几点心得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这位作者用反写方法,突出了幼儿教师的伟大。幼儿教师虽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却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当新生幼儿才入园时,二三直个小孩一齐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这个,教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小孩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于是大人小孩一齐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练狱啊!哭还算小事,此刻的小孩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好上幼儿园,所以教师身上留点小伤那是常事。”就从这点上,就看出了幼儿教师的不一样一般。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作者真的写出了教师的心里话,一些不平。
幼儿园读书笔记(四十五):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爱小孩,真诚对待每一个小孩"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教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不讨教师喜欢。记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带学前班的时候,班上有个小孩,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发育较慢,语言表达本事差,每一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挂着两条鼻涕来上幼儿园。看着这样一个小孩,实在难以让人喜欢。
我刚接触他的时候他连"教师"两个字都叫含糊不清。之后我了解到这个小孩的父亲在他半岁时就弃他母子而去,母亲又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家境贫穷。李小明由于长期缺乏父爱,他的母亲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与他交流,导致了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欢与他玩。应对这样的小孩,我们更应关心、呵护他。为了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经常有事没事的找他说话,一开始往往都是我一个人在说,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这种情景我真有点气馁,可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与他谈心,找他说话,渐渐的他能与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了,上课也能专心听讲了,教的生字也能读出来了。那时我的心境是多么的激动,虽然工作很普通,甚至是琐碎的,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可谓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最终换来了回报。
从教三年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儿教师。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普通而谦逊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仅要具有知识与本事的素质,更应当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但我觉得更应当具备的是强烈的职责心与对幼儿的"爱",没有强烈的职责心与"爱",一切都无从做起。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应当对小孩负责。我们应当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幼儿,对幼儿就像对待自我的小孩,像对待自我的眼睛一般呵护他们,像对待自我的杰作一般欣赏他们,让每个小孩在真诚的关爱中健康长大!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小孩,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这么多好的领导、好的搭班教师。正是她们,给了我帮忙与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职责心。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长大、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梦想,我愿用自我的双手与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阳光!
幼儿园读书笔记(四十六):
一、不要随意吓唬小孩
幼儿正处在身体技能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对各种各样的事件产生恐惧,精神带来压力,会加剧他们的内心冲突,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记得放学时有这么一幕:小孩不知为了什么拼命地哭,母亲在旁边哄他,无济于事。母亲显然用了不少办法:说好话;给他东西吃,可是都不管用。最终,母亲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叫你哭!再哭我就走!让拐小孩的把你抱去!”这一下,小孩哭得更加厉害了。那位母亲二话没说,扭头就走,小孩见状,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母亲,别走,不要扔下我------”我看了这场面,心酸酸地。作为母亲的心境能够理解,可是对待小孩非要来恐吓他吗?父母是小孩最最可信赖得人,小孩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异常的眷恋,有一种安全感。那位母亲的恐吓话,殊不知给她的小孩造成的心理伤害是成人无法想象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所有的父母们,为了小孩的健康长大,不要再胡乱吓唬小孩,给小孩以正确的评价,还给他们一片晴朗的天空吧!
二、《发现闪光点》
“一百个小孩就有一百个特点,一百个小孩就有一百种教育方法。”每一天穿梭于小孩中间,观察和体验着每一个小孩的长大历程,在教育方式上除了教师要正确引导外,更应当注意小孩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张子浩小朋友活动时,总喜欢影响周围的小朋友,没办法,我把他视为异常关注对象,让他跟随左右。
一次活动课,我想让小朋友帮我拿体操垫子,于是,我说:“谁乐意帮教师的忙?”于是不约而同的都举起了小手,我一眼就看见了张子浩小朋友渴望的眼神,踮起脚尖高举着手,生怕我看不见他似的。于是,我说:“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帮忙,排队一、二、三!”机灵的子浩动作迅速,排在第三位,我决定请他帮忙时,说:“等一会游戏结束后我请活动中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小朋友帮忙。”很爱做事的他牢记着这句话。在整个活动中,他没有惹别的小朋友,并且还帮忙跌倒的小朋友爬起来,我及时表扬了他。小孩满脸的喜悦、兴奋。
教师在关注小孩的时候,要留心观察、发现小孩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应当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正确地评价引导,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到客观公正,随时表扬,让小孩的心田里既有阳光、也有雨露,健康、欢乐、茁壮长大!
幼儿园读书笔记(四十七):
张丹丹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我不由地思考,教师和小孩究竟应当坚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小孩的长大,此刻我最终明白了作为幼儿教师,在我的小孩面前,我们要坚持着一份童心,去用自我的童心唤醒小孩的童心,仅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小孩的世界里面去,让小孩们感受你的爱,并和你做朋友。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小孩们的内心,忽略了小孩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我想我们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就必须做到在教育小孩的同时“向小孩学习”,真诚地尊重小孩,勇于在小孩面前承认自我的错误。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应当充满人情味。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忙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小孩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忙,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小孩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我”,“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小孩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教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小孩、理解小孩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从事幼教工作四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小孩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小孩还是批评小孩,促进小孩提高还是抑制小孩发展,是我们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想想自我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小孩,我却不明白。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明白选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对还是不对,可是当我应对那一帮小鬼时,我觉得我应当做一个最好的教师,至少我要对得起这帮小孩!不明白我的'将来会是怎样的,可是至少我此刻一向在奋力,尽我的心去做我作为一
名幼儿教师应当做的,应尽到的一切义务与职责。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应当是充满人情的教育,一个受小孩喜爱的教师,必须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我立志要做一名最好的幼儿教师。
幼儿园读书笔记(四十八):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明白小孩的任何一个小改变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宝,对他的改变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么惊喜。小孩年纪小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好给以小孩过高的期望。其实,你的小孩就是你的小孩,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小孩比。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小孩都有自我的个性,每一个小孩都就应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小孩的复制品。所以当他学会写第一个字。讲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就应从小孩自身的角度出发,把他的过去和此刻拿来进行比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提高和改变我们都要真诚地给小孩鼓励和支持。不好吝啬你的那句你真棒虽然他写的这个字在你的眼里写得不是很好,远远达不到你所要求的。可是作为爱他关心他养育他的父母,更不就应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就应用你的温暖去呵护他长大。
其实,小孩们每一天都在寻找别人的明白,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小孩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我或他人的极端举动。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调皮鬼一类里的小孩,为什么他们总是在犯错之后还是改可是来其实他们的心并不是真的很坏!一向想和教师作对!而是我们给了他们认为不平等的待遇。他是这么想的:大家都不喜爱我,连教师都说我不听话。干脆坏到底吧谁也不敢来惹我!这样总比闷着好。这样的例子我身边也有发生:我班有一个小孩很好动,跟人家接触的时候动作个性粗鲁,常伤害到别人,他的力气也比较大,常喜爱起脚踢向别的小朋友。他的行为在我看来是一种无奈的发泄,正因大家都不跟他玩所以心里很难受。本文出自点子创意网795其他教师对他的态度都是很严厉的。有一次,我上课我故意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时,发现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夸张地表扬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来他像变了一个人很安静专心地做每一件事。我让让他把教室里的油画棒盒叠好,他一个人忙得满土大汗直到把所有的盒子叠整齐!之后还问我教师,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吗当时我对他的举动感到无比的震惊!确实,我
给他的信任让他感到很自信和骄傲,正因教师已经认可他是个能干的小孩了!
我坚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常告诉小孩们,你真棒!!
幼儿园读书笔记(四十九):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幼儿园教师的一把钥匙》,它真的为我打开了一扇在幼儿教育的角落里的窗户。在这本书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案例,每一个分析都来自于教师教育的实例。掌握这些问题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本书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方面进行阐述。在教师与家长方面,教教师如何更好地帮忙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与家长沟通,使家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职责帮忙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使家长达成教育共识,构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健康发展。
父母的工作很困难,但很重要。父母总是认为他们的小孩只是在幼儿园玩。一些家长想在早上睡觉,把他们的小孩送到幼儿园很晚。他们不重视幼儿园教育。教师在有时间和家长单独交流的同时,也应当经常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小孩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来教育和指导他们的父母,使父母和教师能够坚持相同的教育理念。父母能够亲自参与小孩的活动,这能够更快的改变父母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小孩的活动中来。
作为每一位从事教育职业的教师,尤其是幼儿园教师,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学校教育,更要重视家庭教育和家庭指导。所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十分重要,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仅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我们才能做好儿童教育工作。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在双方的交流中抓住机会,如何在随意的交谈中天然捕捉到父母的声音。如何对家长的教育知识进行艺术的宣传和引导,还存在一些困难。
幼儿园读书笔记(五十):
李跃儿教师所著的《谁拿走了小孩的快乐》让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心去爱小孩,用情去感染小孩。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回味多时:“在现实当中,成人对于小孩,大都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却很少注意背后的那个心灵。他们这样做就会像一个无情的割草人一样把把完美的东西割掉了,把小孩天生的、完美的品质给扼杀了。这样下去,随着小孩的长大,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人格、品质也会出现问题。”没错,关注小孩们的心灵,应当是安全防范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小孩的心灵关心却是越来越少的,教师和家长所关心的大多是小孩的提高,小孩的退步等等。小孩真正要的是什么,小孩的内心又是如何的,却无人问津。
书中提到李跃儿教师在对5岁的杨一凡的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关注着她。从小孩的各个方面着手,仔细观察着小孩的每一个点滴,用心去感受小孩的真实想法。这让我认识到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从各个方面观察小孩,观察到小孩真正要的是什么?从而进行适当的活动。很多小孩是内向的,他们的表达本事常常会跟不上自身的需求,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只是看着你。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小孩,他不会与人沟通,和教师、同伴之前完全没有正常的交流,不管怎样同他说,都无法改善这样的情景。这就是他,有着自我的世界,不理解别人,仅有自我。这就是他,会用天真的眼神看着你,却让你无奈的只能发笑。应对这样特殊的小孩,有改如何是好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仔细的观察小孩,感受小孩的需要。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个不讲话的小孩。经过几次的观察,我发现,他其实很想玩游戏,可是他根本就不会玩,完全没有理解游戏规则,这样就使得他在游戏中无法正常的介入。
于是再一次主角游戏时我说:“今日,我和你一齐玩游戏,我牵着你的手,今日我是你的母亲,我带你玩,你好好看看母亲是怎样玩的,今后你也那么玩,好吗?”他对母亲这个词似乎很敏感,也似乎因为这个词,他愿意和我接近。我带着他一个一个的玩,他很高兴,拉着我的手,跳啊、蹦啊。第一次用别的眼神看着我,这也让我的心头涌起阵阵的暖风。我们来到了水果店,“你想吃什么水果啊?母亲买给你好不好啊?”“是挂”也?什么声音?“是挂”再一次的声音,让我明白我并不是在做梦,他开口讲话了。“什么?刚刚母亲没有听清楚,再说一遍好吗?”“是挂”想了半天,没有明白这“是挂”是什么。“对不起,母亲听不太懂,你能指给我看吗?”他小小的手往西瓜上头一指,原先是西瓜。“跟母亲说:西瓜”于是我开始第一次正面的和他语言交流。
虽然只是短短的言语,可是他愿意和你交谈了,这是那么久以来我和小孩的第一次对话,这让我的心激动不已。小孩的长大要靠温暖推起的,每一次我都只是和他说,只是说,他一点也感受不到什么,似乎我只是简单的在和他说而已。可是经过观察我发现了问题,于是我用行动温暖了他的心,同时的他也用他小小的举动来回报了我,在我心中注入一股暖流。
简单的几次观察、温柔的一次交流,让我和这个小孩慢慢的靠近。短短的几个音节让我明白,什么是从真正意义上的爱小孩、教育小孩。更让我明白教育需要我们能够平等地宽容地走进每一个小孩的内心世界。
在《谁拿走了小孩的快乐》这本书中,作者并不简单要我们一心一意去爱小孩就行了,而在爱的基础上,要有智慧的爱,爱是有很高的文化的。就如李跃儿教师所说:“作为教师,首先,要有看见一个小孩,就爱得眼睛都拔不出来的爱心。可是光有这一点是绝对不行的,光有这一点是不能做一个合格教师的。因为这样,你会爱得不到位甚至错位,爱出许许多多的不好的后果。”所以,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了解、熟悉小孩。
李跃儿教师是个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作者,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一个人。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做到这一点,相信这样小孩们的明天会是一片灿烂的阳光。
幼儿园读书笔记(五十一):
休息时,我读了《学前教育》这本杂志,看中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涵盖了很多的资料,有教师随笔,专题研究,优秀课程,还有家长课程等等。虽然这都只是一些书面上的知识,可是多看,多读,总归是有好处的。至少理论上的知识增长了不少。
此书之后,更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重点又是什么。它是丰富多彩的,每一天的生活都会蕴含着无数的教育资料。真的值得我们去体会,去回味。看完了这本杂志后,我觉得自我以后要尝试着去改变一些,不要因为个人的情绪而影响了小孩们。奋力做到创设良好的师幼互动心理环境。给与幼儿平等的言语权,促进师幼进取互动,调整主角,进取思考,提高质量。争做一名学生爱戴的教师。
花朵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草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更离不开书籍对我的滋润。这些专业书籍更像我的"教师"指导着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学前教育》杂志是我每月必看的杂志,书中涵盖了很多的精彩教育资料,例如有教师随笔,专题研究,优秀课程,每月话题,还有家长课程等等。
《学前教育》风格朴素,资料实在,里面的文章虽然短小但却很精彩,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也很强。它扩大了我的眼界、改变了我原由的传统育儿观念、让我的心灵有了巨大的震撼:原先幼教工作是能够做的那样多姿多彩、那样丰富的。读《学前教育》,就好象跟许多育儿专家、优秀的园领导、老教师娓娓谈心。在无声的环境中,我感觉我的思想在与她们碰撞,心灵在与她们交流,感觉自我的教学水平在交流中慢慢地提高,工作热情在交流中也高涨了许多。从中也让我对自我更有了自信和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这本杂志让我如获至宝,捧着她就舍不得放下,慢慢地看,仔细得品位着里面的小文章,而后结合自我的实际情景做一些反思,最终尝试去做,把书中的"精华资料"带入到实际生活中,使得实践与理论想结合吧!相信有一天自我就会做的更好。
《学前教育》这个杂志有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它异常关注的是基层一线教师的教学,很注重呈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异常是"每月话题"这一块资料。它会出一个在幼儿园常发生的问题但又不是有很好解决方案的资料,让广大的幼教工作者用信件的方式来参与。答案都是各位教师的工作经验,显然答案是各种各样,但都各有千秋。真的是十分值得去关注和去运用的。
《学前教育》让教师们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它也让我深刻明白幼儿教育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会在生活面有自理本事和有自我保护意识而已,而是教育工作者还要能坚持让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到教学上去,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要贴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还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能对每个幼儿用千篇一律的方法进行教育,要会因人施教,引导幼儿的个性健康发展。在面向全体幼儿时,应坚持进取鼓励,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资料,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除了以上的教学资料外,教师也应重视家庭教育,因为仅有教师带动家长,使两者共同提高,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使小孩们在生活中健康欢乐地长大。
《学前教育》让我明白作为一名现代的幼儿教师不仅仅有生活面的知识还应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一些技能技巧。社会在提高,人的观念跟随着社会也在提高、在改变。同样教育也应提高,跟上社会的节奏。幼儿教师在教育资料中还需具备要有一些相应的本事。例如:
(1)要会观察和了解儿童的本事
(2)组织儿童教育活动的本事
(3)向儿童进行教育的本事
(4)语言表达,艺术表达本事
(5)思维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6)自我调节,控制本事
(7)组织管理、教育评价本事
(8)科学研究、自学本事。在工作中教师应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在专业技能和业务素养方面,也要学会更新自我、完善自我,最重要还要学会善于总结反思,仅有不断的反思,才能让自我有更好的长大。套园领导的一句话"有反思才有提高",真是太对了。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确实如此,《学前教育》这本书,它对我的帮忙很大,对我在教学方面有很好的引导以及帮我在教学水平上的提高。能够说,这本杂志已经成为我的精神伴侣、亲密朋友,它引领我不断的长大、发展。
幼儿园读书笔记(五十二):
前天读了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心爱的小猫死了,透过窗户,看着以往朝夕相处的小猫突然离去,流下了悲伤的泪水。这时,他的奶奶走过来,轻声地对他说:“宝宝,你为何不打开一扇窗呢?”小男孩听了,一边流泪一边慢慢打开一扇窗户。一刹那,她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窗外多种鲜花竞相开放,蝴蝶在飞舞,蜜蜂在采蜜,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小男孩不禁破涕为笑,心境大为好转。
由此想到了我们教师,应对各个不一样的小孩,应采用多种方式来教育,尤其是应对家庭离异、身体异常、学习困难、活泼好动等特殊群体的小孩,更应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每个小孩都有闪光的一面,多看看他们的长处,尽力弥补他们的短处,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欢乐。在日常活动中,有的教师会数落学习困难的幼儿,如做数学练习时,有的教师当着别的小孩说:“这道题我讲过至少3遍了,你还不会做,真笨!”试想,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有什么感受?人人都有存在的潜能,只要你抱着进取的态度去开发这种潜能,就会有无穷的能量。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和幼儿真诚对话,学会用敏锐的眼睛观察幼儿的言行,打开另一扇窗去看待他们,或许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而在艺术上却意兴盎然呢?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就是挖掘了自我的特长,之后有了杰出的成就,散发出了沁人的芳香。
幼儿园读书笔记(五十三):
记忆尤新地记得去年八月份来小博士幼儿园度过的第一个教师节的礼物就是冯教师赠送了一本有教育纪念意义的书本《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以前对作者——李镇西教师并不熟悉,在这次的寒假中我读了这本书后,感受很深。这本书是李镇西教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的阐述了他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实践。他是学生信赖、家长信任、教师信服的班主任。
在认真研读《做最好的班主任》之后,真实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此刻脑海里,只觉得做他的学生实在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李教师用自我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的未来班刻画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这本书总共有六辑:第一辑是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做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里面讲解了李镇西教师作为班主任的快乐,他觉得对学生要拥有一颗爱心,还要有童心;职责心。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专业的人格魅力,还要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即思想家。还要是用心灵赢得心灵的心理学家。第二辑是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从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一个做主人的机会以及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等等;第三辑就是如何赢得学生的心灵;第四辑就是如何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第五辑是构成和谐的团队教育;第六辑是在写作中长大。
整本书李教师都用真实可信的事例贯穿其中,让人在读故事中学会了如何才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的一些感触。每次翻开这本书要看时,都会使人爱不释手。书中那些具有哲理的话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令人回味无穷。
李镇西教师觉得一个教师如果不当班主任,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他期望做永久的班主任。因为做班主任与学生生活在一齐感到欢乐,享受快乐,因为班主任经过自我的教育实践,增长才干,有充实感、成就感。当然,各个优秀的班主任的教育境界有各自的特点,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爱学生、爱事业,都有一种执着精神。有的教师之所以不愿意当班主任,是觉得当班主任太累。所以,李教师把它当成一桩甜蜜的“苦差事”,这个比喻真是恰当好处。“作为教师,永久应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久应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久应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普通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结合自身的点滴经验,感觉还真有一番道理蕴含在里面。
作为教师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仅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异常是对待班上的后进生,更要给他们多一些的爱。要经常找他们谈心,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督促他们不断前进。
我们班的曹子健是年龄较小的一个小男孩,每次做作业时,他都不敢下笔,而是不停的摇头,示意自我不会做。有一天发现那次的画,画得不错,我顿时表扬了他,他又高兴的开始画起来。从中,联想到有时在教育小孩的时候,一味的唠叨、埋怨、与指责是不合理的,凡是多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才能赢得小孩的心。
幼儿园读书笔记(五十四):
怀着一名幼儿教师的情绪看完的。
这不是一本书,是篇文章,但我把它当书一样的看了一篇又一篇。
本书的核心思想: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儿教师用自我的心态写出了自我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点写出了幼儿教师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1、整天有写不完的案头工作;
2、工作强度大,活儿忙不完;
3、工作时刻长,报酬少;
4、工作上的比赛无休止;
5、幼儿教师的安全职责大;
6、在社会,没有谁能瞧得上幼儿教师;
7、每一天都在幼儿的吵嚷声中度过;
8、每一天和小孩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疯子般。
9、为了布置区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
10、家长工作有难度;
11、当小孩们长大了,认识儿时的幼儿教师几乎是零等等几点心得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这位作者用反写方法,突出了幼儿教师的伟大。幼儿教师虽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却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当新生幼儿才入园时,二三直个小孩一齐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这个,教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小孩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于是大人小孩一齐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练狱啊!哭还算小事,此刻的小孩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好上幼儿园,所以教师身上留点小伤那是常事。”就从这点上,就看出了幼儿教师的不一样一般。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作者真的写出了教师的心里话,一些不平。
幼儿园读书笔记(五十五):
今日上午,中班的小孩们进行跳绳比赛。比赛结束时,胜负定出,胜的队欢欣跳跃,输的队神情黯然。输队中,同哲蹲在地上抹起眼泪来。因为已到离园时间,所以我只{是安慰他几句,就忙着迎接家长。回家的路上,我眼前一向浮现着同哲被奶奶接走时红红的眼睛和郁郁寡欢的神情。不知怎的我的心里沉甸甸的,就像压上了一块石头。
“不能让小孩输了就哭!”心底有个声音告诉自我。
午时,我早早来到幼儿园等待同哲的到来,过了好久,才见他耷拉着头,一语不发地走进幼儿园、走进活动室、走到痤位边坐下来。我微笑着蹲在他的面前,轻声问:“怎样了同哲,还在为上午比赛时输了不高兴吗咱可是一个男子汉,不能因为这一次输,就哭,输了怕什么,只要继续奋力,输就会变成赢!……”
午时教育活动时,我和小孩们又围绕着“输或赢”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小孩们畅所欲言、
尽情讲述着自我会如何应对输赢。其间,我也会适时加入一两句进行引导。渐渐地,我发现同哲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眼睛里重新有了光彩。“同哲,你来说说吧。~输了不能哭,要坚强、要相信自我,只要再奋力、再加加油,我们肯定会赢!”说完,同哲叉作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耶!”“哈哈哈……”班里响起了欢乐的笑声,我也开心地笑了。因为,我相信“输”的阴影已影响不到我的小孩们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真心期望每一个小孩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输时不哭,学会坚强,有愈挫愈勇的劲头……
幼儿园读书笔记(五十六):
读了虞教师的《学前课程与快乐幼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幼儿园的表演区
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幼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可是我认为幼儿需要经过表演来感受、认知、理解这个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所以,幼儿园有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机会和条件的必要性。我所在的幼儿园比较注重幼儿的表演,在此过程中,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动中?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动作、表情等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我认为该阶段幼儿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其中,表演能够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教师供给的素材进行表演。教师能够经过准备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剧本,让幼儿去感受,从而将自我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在这类表演中,主角的选择应当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并且随着活动的进程能够进行转换、改变。一个剧本是否好,应当观察幼儿的表现。如:我们班有一个剧本大约一个月没有进行表演了,一个幼儿问我,“教师,我们怎样不表演XXX啦?好久没有表演了。”我问:“你还想表演那个吗?”幼儿很用劲的点头,说,“恩!”所以,我认为,一个经典的剧本应当让大多的幼儿想要去表演。
二、关于课程设计
书中提到“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贴合班级和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应当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课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除此之外,我认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关注幼儿的反馈。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范畴应当是幼儿喜爱的、乐于参与的课程。然而,对于课程设计中,有效反馈和无效反馈是教师应当去思考的。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仍有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三、关于幼儿教师知识
虞教师认为,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广博性,但并不是浅显的。幼儿园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很多,音乐、美术、体育、语言、数学、天然、科技、社会、健康等方面的资料都是幼儿教师的必备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知识就是浅显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深究,才能够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复杂的语言明了化。我刚入园的时候,在与幼儿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和幼儿说着说着就不明白该如何去表达,怎样的表达方式才能够让幼儿明白我的想法。这些看似“浅显”的语言其实是需要教师去思考、锤炼的。
学前课程的主体是幼儿,关注幼儿才是学前课程的重中之重。学前课程应以游戏化的方式融入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其中感受欢乐。但并不是说就放任幼儿,任何的活动都应当有相应的常规需要幼儿去遵守,仅有这样幼儿才能够更好的参与活动。并且,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家长、社会的支持和配合。仅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够给幼儿一个快乐的幼年。
幼儿园读书笔记(五十七):
今日上课我组织小朋友们一齐背诵古诗两首——《鹿柴》、《江南》。一开始我问班里的小孩:“同学们,你们背过哪些古诗了给同桌说一下吧!”“我背过《咏鹅》、《春晓》了;我背过《小池》········”同学们自豪并且兴奋的讲着自我背过哪些古诗。我又讲:“接下来,我们来举行个小比赛,看谁能最先背诵教师说的这两首古诗——《江南》、《鹿柴》。最先背过的同学能够获得小红星一颗噢!”“我能最先背过,我能得到小红星,我是第一名········”小孩们争先恐后的说着。接下来,我带着小孩们朗读了几遍古诗,让后让他们自我背诵,谁背过谁就站起来给大家背背看。过了大约十五分钟吧,董靖宇小朋友最先站起来了,说:“教师,我背过了,我背过了,《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董靖宇小朋友背的十分棒,还有谁背过了吗”陆续着赵明泽、李佳楠等小朋友给大家背诵了。到下课时间了,我们最终把小红星奖章给了董靖宇小朋友,同时也给了赵明泽、李佳楠等小朋友另外的鼓励,激励他们下次继续奋力,争取得到小红星。
经过这节课,我认识到教小朋友们背东西,要给他们必须的动力,他们有了动力,才会学的更快,效果会更好,必须程度的奖励,足以满足他们小小的成就感。
幼儿园读书笔记(五十八):
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爱小孩,真诚对待每一个小孩"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教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不讨教师喜欢。记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带学前班的时候,班上有个小孩,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发育较慢,语言表达本事差,每一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挂着两条鼻涕来上幼儿园。看着这样一个小孩,实在难以让人喜欢。我刚接触他的时候他连"教师"两个字都叫含糊不清。之后我了解到这个小孩的父亲在他半岁时就弃他母子而去,母亲又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家境贫穷。李小明由于长期缺乏父爱,他的母亲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和他交流,导致了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欢和他玩。应对这样的小孩,我们更应关心、呵护他。为了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经常有事没事的找他说话,一开始往往都是我一个人在说,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这种情景我真有点气馁,可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和他谈心,找他说话,渐渐的他能和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了,上课也能专心听讲了,教的生字也能读出来了。那时我的心境是多么的激动,虽然工作很普通,甚至是琐碎的,但凭着对教育事
业的执着,可谓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最终换来了回报。
从教三年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儿教师。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普通而谦逊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仅要具有知识与本事的素质,更应当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但我觉得更应当具备的是强烈的职责心和对幼儿的"爱",没有强烈的职责心和"爱",一切都无从做起。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应当对小孩负责。我们应当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幼儿,对幼儿就像对待自我的小孩,像对待自我的眼睛一般呵护他们,像对待自我的杰作一般欣赏他们,让每个小孩在真诚的关爱中健康长大!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小孩,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这么多好的领导、好的搭班教师。正是她们,给了我帮忙和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职责心。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长大、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梦想,我愿用自我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阳光!
幼儿园读书笔记(五十九):
一、不要随意吓唬小孩
幼儿正处在身体技能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对各种各样的事件产生恐惧,精神带来压力,会加剧他们的内心冲突,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记得放学时有这么一幕:小孩不知为了什么拼命地哭,母亲在旁边哄他,无济于事。母亲显然用了不少办法:说好话;给他东西吃,可是都不管用。最终,母亲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叫你哭!再哭我就走!让拐小孩的把你抱去!”这一下,小孩哭得更加厉害了。那位母亲二话没说,扭头就走,小孩见状,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母亲,别走,不要扔下我------”我看了这场面,心酸酸地。作为母亲的心境能够理解,可是对待小孩非要来恐吓他吗?父母是小孩最最可信赖得人,小孩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异常的眷恋,有一种安全感。那位母亲的恐吓话,殊不知给她的小孩造成的心理伤害是成人无法想象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所有的父母们,为了小孩的健康长大,不要再胡乱吓唬小孩,给小孩以正确的评价,还给他们一片晴朗的天空吧!
二、《发现闪光点》
“一百个小孩就有一百个特点,一百个小孩就有一百种教育方法。”每一天穿梭于小孩中间,观察和体验着每一个小孩的长大历程,在教育方式上除了教师要正确引导外,更应当注意小孩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张子浩小朋友活动时,总喜欢影响周围的小朋友,没办法,我把他视为异常关注对象,让他跟随左右。
一次活动课,我想让小朋友帮我拿体操垫子,于是,我说:“谁乐意帮教师的忙?”于是不约而同的都举起了小手,我一眼就看见了张子浩小朋友渴望的眼神,踮起脚尖高举着手,生怕我看不见他似的。于是,我说:“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帮忙,排队一、二、三!”机灵的子浩动作迅速,排在第三位,我决定请他帮忙时,说:“等一会游戏结束后我请活动中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小朋友帮忙。”很爱做事的他牢记着这句话。在整个活动中,他没有惹别的小朋友,并且还帮忙跌倒的小朋友爬起来,我及时表扬了他。小孩满脸的喜悦、兴奋。
教师在关注小孩的时候,要留心观察、发现小孩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应当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正确地评价引导,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到客观公正,随时表扬,让小孩的心田里既有阳光、也有雨露,健康、欢乐、茁壮长大!
幼儿园读书笔记(六十):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幼儿园教师的一把钥匙》,它真的为我打开了一扇在幼儿教育的角落里的窗户。在这本书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案例,每一个分析都来自于教师教育的实例。掌握这些问题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本书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方面进行阐述。在教师与家长方面,教教师如何更好地帮忙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与家长沟通,使家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职责帮忙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使家长达成教育共识,构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健康发展。
父母的工作很困难,但很重要。父母总是认为他们的小孩只是在幼儿园玩。一些家长想在早上睡觉,把他们的小孩送到幼儿园很晚。他们不重视幼儿园教育。教师在有时间和家长单独交流的同时,也应当经常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小孩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来教育和指导他们的父母,使父母和教师能够坚持相同的教育理念。父母能够亲自参与小孩的活动,这能够更快的改变父母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小孩的活动中来。
作为每一位从事教育职业的教师,尤其是幼儿园教师,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学校教育,更要重视家庭教育和家庭指导。所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十分重要,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仅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我们才能做好儿童教育工作。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在双方的交流中抓住机会,如何在随意的交谈中天然捕捉到父母的声音。如何对家长的教育知识进行艺术的宣传和引导,还存在一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