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一):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
首先给哲学观下一个定义,从字面来说,哲学观就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它不是哲学理论中的“一个观念”,而是构成这种理论的“核心观念”、“根本观念”、“灵魂观念”,它决定该种理论的生命力,构成该种哲学理论与其他的理论的原则区别。与其说它是托马斯·库恩的较为复杂意义上的“研究范式”,毋宁说它是伊姆雷·拉卡托斯的较为单纯意义上的“理论硬核”。[1]这个硬核包括哲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对象、特征和功能等。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是不一样的,必须予以区分。为了真正地理解马克思,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追本溯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对象,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批判哲学,改造世界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它不仅仅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并且对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最终在必须的程度上还进行自我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从深入人心的真理变成了束缚人的教条。哲学的目的是要解放人的思想,这种行为与哲学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有人断言,仅有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都不是科学的。我想,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权威,实质上则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威严。这样做将会使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停滞不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是开放的理论系统,必须在批判中萌发创造性,仅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天然哲学和伊壁鸠鲁天然哲学的区别》中,引用原子的偏斜运动,阐述了倾斜运动对直线运动的脱离,表达了一种自由意识。追求一种定在中的自由。在自由民主的社会,哲学批判的功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挥。在专制社会中,人们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的控制,哲学的批判功能就被遮蔽了、弱化了。我们此刻的社会以自由民主为发展目标,学术批判是是受到保护的。聂锦芳教授指出,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而学术必须允许自由的争论和批判。这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身的反省和批判。
马克思具体地提出,向德国制度开火!必须要开火!这种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现象。正像一个低于做人的水平的罪犯,依然是刽子手的对象一样。在同这种制度进行的斗争中,批判不是头脑的活力,它是活力的头脑。对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所以,马克思给哲学提出的历史任务是,锻造一种世界观武器,使之成为一种革命的、批判的,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而这种无情的批判所要到达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
批判并不是在所有的时候都起作用,并且批判不只是破坏性的,也应当是建设性的、超越性的。就像你说我是错的,你必须说为什么我错了,我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一种理论自觉。哲学的社会功能就是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超越。哲学来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这是哲学安身立命的理念。
马克思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辩证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在本质上,它是革命的、批判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然要改变自我的形式,发展自我的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使它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所谓现代精神,就是人类的自我批判精神,就是人类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主体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的主体意识,就是这种现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标
志着人类自我意识从自我迷失进入自我批判、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阶段。当然,批判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新世界,批判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并且更是一种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礼貌活的灵魂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必须的哲学是关于必须时代的精神产物;其二,哲学是各种思想中最高的形式,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精粹。同时,哲学是礼貌活的灵魂。因为哲学具有人类性,具有超越时代的一面。因为哲学作为一种自我意识的科学,而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哲学必须把握时代最迫切的问题,及时的吸收思想精神,为迫切问题供给一个解释,进而规范和引导社会的发展。
在科隆日报的社论上,马克思首次明确的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3]这个命题被广泛引用,并被确认是马克思关于哲学的最简洁、最精辟的论断。马克思所赞赏和肯定的哲学是源于时代、源于人民的哲学,是把时代的问题和人民的精髓升华为理论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必须捕捉到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必须把自我时代的迫切问题作为哲学思考的聚焦点。
马克思认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爱因斯坦以往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一个好问题能极大的推进社会的发展。问题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问题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我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正因为如此,哲学必须把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而当人们把哲学同幻想混为一谈的时候,哲学必须严肃地提出抗议。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性和超时代性的统一,既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同时又塑造和引领时代精神。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更引领时代向梦想社会前进!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心人、解放人的哲学
马克思提出,他的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而“归宿点”则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立足点、归宿点显示了马克思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的人文情怀,显示了马克思主张以哲学解放全人类的意旨。马克思说,哲学所关心的是一切人的真理,而不是个别人的真理。它所参与的运动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是绝大数人的、为绝大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种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和致力于人类解放的哲学旨趣,是马克思哲学的灵魂,是马克思哲学的普照光,是构成马克思哲学的最为根本的哲学理念。这个哲学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
马克思在1843年底至1844年初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序言》中。一开头就指出,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提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经过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德国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明确的提出了自我的哲学的出发点,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我们那里是“从人间上升到天国”。[5]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哲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就像中国哲学里讲的道不远人,也是这个意思。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国拉回人间,正是哲学属人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异化的分析,以及如何让消除异化,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完美的共产主义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哲学的人类性。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完整严密的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对天然界、社会、和人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在内的根本看法。世界观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世界观和论是密切联系在一齐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肖前、李秀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规定: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完整、严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从物质看世界,从精神看世界,从实践看世界,这是哲学世界观的三种主要方式。[6]从物质看世界,世界变成了客观世界,比如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这种客观性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抑制了。从精神看世界,正如陆九渊所说,心外无物。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心在动。这种哲学把哲学变成完全脱离人世的空中楼阁,空有一个形式。它突出了人的自由和想象,可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从实践的观点看世界,世界的图景就是在物质世界和精神领域中间有一座桥梁,那就是实践。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实践转向”,从实践的方式观看世界,在两极到中找到了中介。
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还有科学和宗教,道德和艺术。哲学的方式是独特的,也是最高的。对于哲学与宗教的区别,黑格尔说的好,哲学与宗教在资料是一样的,都是关于整个世界的学问,只是他们的形式不一样,哲学诉诸理性原则,宗教诉诸于感性原则。黑格尔对哲学与科学也有论述,他说,哲学与科学在形式上是一样的,都是理性的思维方式。可是资料不一样。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而科学是关于某一个具体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哲学是世界观的一种,并不是唯一的一种。
五、结语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用“现实的理性”批判“抽象的理性”。现实的理性指的就是实践的理性,改造世界的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所追求的思维的全体自由性与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统一齐来,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齐来,把哲学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统一齐来。哲学无定论,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日久日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世的智慧,它强调哲学要回归生活世界,正视生活对哲学的挑战。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也在不断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论文(二):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实际结合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第一经验。“吃透理论”与“搞清实际”并重是结合的基点,立足中国的实际情景是结合的关键点,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是结合的切入点,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结合的终结点。
十七大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的过程,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毛泽东把这种结合称为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把这种结合称为“我们吃了苦头出来的经验”;江泽民把这种结合称为我们党80年最基本的经验;十七大把这种结合总结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第一宝贵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落实到结合上。结合的实质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仅有结合,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巨大力气才能得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真正得到坚持和巩固。
一、结合的基点:“吃透理论”与“搞清实际”并重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就在于它是和不一样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在一齐的。正如列宁所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必须的历史范围之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例如,谈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纲领),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一样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方面要使实践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理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结合”本身是人的活动辩证法与客观事物辩证法的统一。人的活动的辩证法也就是实践的辩证法或社会的辩证法,它是人这一主体有意识的社会化行为,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的辩证法;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则是天然界自在运动的辩证法,它是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自发运动过程,在很多的各种形式的自发运动中为自我开辟道路。理论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可是始终离不开蕴含在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之中的客观事物辩证法。所谓“吃透理论”和“搞清实际”,就是要求到达人的活动辩证法与客观事物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吃透理论”与“搞清实际”之所以是并重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现实历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人类思想史之合乎逻辑的必然产物,并且也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次,马克思主义按其本性而言,要求指向当下的现实生活。它根植于当代的社会生活之中,反映并表现这个时代,从这个时代中获得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它在社会生活的广阔舞台上实现自我和扩展自我。所以,马克思主义绝不是教条,绝不是从外部来规定社会生活的僵硬的意识形态,它丝毫没有那种超乎生活、超乎历史的神圣光环,它与社会生活始终血肉相连。最终,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指向当下的社会生活,并且还指向人类的未来。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现实主义的,并且是梦想主义的,它把新世界的建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看作自我的神圣使命。
总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点,就是既要着眼于“吃透理论”,更要立足于“搞清实际”。因为,仅有在“搞清实际”的前提下“吃透理论”,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开辟新境界,到达新高度。
二、结合的关键点: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景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基本历史条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礼貌的内在矛盾、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的构成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人运动。从理论上来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高度发展,随着阶级关系的日益明朗化,随着社会运动和阶级斗争之经济根源的逐渐显露,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条件趋于成熟;从实践上来说,无产阶级的生存条件、整个社会生活的异化以及尖锐的阶级对立,都要求无产阶级必须“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契合了历史的需要,不仅仅作为科学的理论和学说,并且作为使整个无产阶级行动起来的自我意识,作为建设新世界和创造未来的实践纲领,参与到新的历史过程之中”。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在中国传播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思想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它是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同各种错误倾向、思潮的斗争中逐步孕育、发展的。近代的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帝国主义世界的基本矛盾和中国社会内部固有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齐,成为世界东方各种矛盾的焦点。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正是这一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中国人民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准备了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在夺取无产阶级政权时期,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景相结合构成了毛泽东思想,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得到新的运用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景相结合构成了邓小平理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情景再度结合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在正确把握世界发展大趋势的前提下,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正如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那样:“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我们由此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并在中国得以传播、发展、壮大,不仅仅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作为科学真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于它在中国的立足和发展是以与中国实际情景相结合为前提的。同一粒种子,放在不一样的土壤里会结出不一样的果实。马克思主义这颗真理种子,放在中国这片土壤里结成了中国化的果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经验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和的结晶。这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其最基本的底蕴,又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丰富的资料。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形态下的延续。
三、结合的切入点: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必须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作用,就必须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所谓实际问题就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暴露和提出的具体问题,和实践中出现的新情景、新问题、新任务。中国实际问题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人点,首先是因为中国实际问题是凝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涉及的两大要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剂。中国实际问题的发现,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要弄清中国实际问题,就要弄清产生问题的客观环境即实际状况。实际问题就像磁石一样,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吸引到一齐,为实现对称性、匹配性结合创造了条件。其次是因为中国实际问题的分析研究和解决处理就是两大要素的结合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应对横亘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征途中的实际问题,不仅仅没法回避,并且不解决就无法推进革命事业。仅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剖面临的实际问题,弄清问题的性质、产生条件和过程等,结合已有经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是因为实际问题是实践中产生的客观存在,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以实际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能够避免主观主义的影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实际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基本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就能够更好地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去,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大军”。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切入点的实际问题,并不是任何问题都在其列,仅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运动(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情景、新矛盾才算在其列。纵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我们能够发现,实际问题的提出往往有如下两种情景: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接二连三地遭到挫折或失败的新情景,会迫使人们思考,寻找新的出路,这样实际问题就产生了。比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我们采取中
心城市武装起义的外国经验,结果导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上海工人三次起义的失败。
失败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和革命者不得不怀疑以中心城市起义掀起革命高潮的可行性,不得不提出探索新的道路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彭湃、__等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海陆丰农民革命根据地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做法就是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的正确探索。二是在实践中直接暴露出来的,不需要概括的现实问题。这类实际问题一般具有直观性、不可回避性和单一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各层次都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就是我国最新的现实问题:“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地区发展越来越不不平衡;制约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的‘三农’问题和贫困问题;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腐败问题;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和生态问题。”
随着实际问题的解决将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领域不断拓展。正是在此背景下,胡锦涛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才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随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展,实际问题还会不断出现和得到解决,马克思主义就借着这些载体不断得到发展并结出丰硕的成果。
四、结合的终结点: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不断结合的历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正是蕴含在党的“结合”思想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团体经过对旧中国国情的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后紧紧抓住“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夺的殖民地”这一根本的社会性质,科学地阐明了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党明确指出,中国当时正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需要一段时间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在党的“八大”明确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后,毛泽东根据实际国情,认为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等同于社会主义建成,应当把社会主义分成“建立”和“建成”两个阶段。然而,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出一条贴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难度相对就大多了。毛泽东在结合中超越了历史阶段,导致了““””那样全局性的错误。可见,“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景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历史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个“接力棒”交给了党的第二代领导团体——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的历史现状,对中国的国情的认识,尤其是对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准确地、牢固地把握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伟大理论,并强调指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正是基于对我国国情的科学分析,认定中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生产力还很不发达,其发展也不平衡的阶段,在理论上以它为基石和逻辑出发点,构建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宏伟大厦。”在实践中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发展战略,初步解决了国际共运史上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有机结合。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团体应对改革开放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明确指出:“我们解决一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此刻这样的路线、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应对在经济、科技领域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建设、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都作了新的战略部署,确立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把“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写进宪法,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第三代领导团体继续做好了“结合”这篇,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着的实践,新的实践又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不仅仅提出了要求,同时也供给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发展的现实可能。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本事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供给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论文(三):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实际结合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第一经验。“吃透理论”与“搞清实际”并重是结合的基点,立足中国的实际情景是结合的关键点,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是结合的切入点,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结合的终结点。
十七大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的过程,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毛泽东把这种结合称为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把这种结合称为“我们吃了苦头出来的经验”;江泽民把这种结合称为我们党80年最基本的经验;十七大把这种结合总结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第一宝贵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落实到结合上。结合的实质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仅有结合,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巨大力气才能得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真正得到坚持和巩固。
一、结合的基点:“吃透理论”与“搞清实际”并重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就在于它是和不一样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在一齐的。正如列宁所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必须的历史范围之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例如,谈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纲领),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一样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方面要使实践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理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结合”本身是人的活动辩证法与客观事物辩证法的统一。人的活动的辩证法也就是实践的辩证法或社会的辩证法,它是人这一主体有意识的社会化行为,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的辩证法;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则是天然界自在运动的辩证法,它是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自发运动过程,在很多的各种形式的自发运动中为自我开辟道路。理论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可是始终离不开蕴含在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之中的客观事物辩证法。所谓“吃透理论”和“搞清实际”,就是要求到达人的活动辩证法与客观事物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吃透理论”与“搞清实际”之所以是并重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现实历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人类思想史之合乎逻辑的必然产物,并且也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次,马克思主义按其本性而言,要求指向当下的现实生活。它根植于当代的社会生活之中,反映并表现这个时代,从这个时代中获得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它在社会生活的广阔舞台上实现自我和扩展自我。所以,马克思主义绝不是教条,绝不是从外部来规定社会生活的僵硬的意识形态,它丝毫没有那种超乎生活、超乎历史的神圣光环,它与社会生活始终血肉相连。最终,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指向当下的社会生活,并且还指向人类的未来。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现实主义的,并且是梦想主义的,它把新世界的建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看作自我的神圣使命。
总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点,就是既要着眼于“吃透理论”,更要立足于“搞清实际”。因为,仅有在“搞清实际”的前提下“吃透理论”,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开辟新境界,到达新高度。
二、结合的关键点: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景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基本历史条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礼貌的内在矛盾、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的构成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人运动。从理论上来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高度发展,随着阶级关系的日益明朗化,随着社会运动和阶级斗争之经济根源的逐渐显露,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条件趋于成熟;从实践上来说,无产阶级的生存条件、整个社会生活的异化以及尖锐的阶级对立,都要求无产阶级必须“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契合了历史的需要,不仅仅作为科学的理论和学说,并且作为使整个无产阶级行动起来的自我意识,作为建设新世界和创造未来的实践纲领,参与到新的历史过程之中”。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在中国传播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思想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它是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同各种错误倾向、思潮的斗争中逐步孕育、发展的。近代的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帝国主义世界的基本矛盾和中国社会内部固有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齐,成为世界东方各种矛盾的焦点。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正是这一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中国人民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准备了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在夺取无产阶级政权时期,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景相结合构成了毛泽东思想,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得到新的运用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景相结合构成了邓小平理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情景再度结合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在正确把握世界发展大趋势的前提下,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正如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那样:“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我们由此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并在中国得以传播、发展、壮大,不仅仅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作为科学真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于它在中国的立足和发展是以与中国实际情景相结合为前提的。同一粒种子,放在不一样的土壤里会结出不一样的果实。马克思主义这颗真理种子,放在中国这片土壤里结成了中国化的果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经验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和的结晶。这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其最基本的底蕴,又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丰富的资料。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形态下的延续。
三、结合的切入点: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必须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作用,就必须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所谓实际问题就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暴露和提出的具体问题,和实践中出现的新情景、新问题、新任务。中国实际问题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人点,首先是因为中国实际问题是凝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涉及的两大要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剂。中国实际问题的发现,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要弄清中国实际问题,就要弄清产生问题的客观环境即实际状况。实际问题就像磁石一样,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吸引到一齐,为实现对称性、匹配性结合创造了条件。其次是因为中国实际问题的分析研究和解决处理就是两大要素的结合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应对横亘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征途中的实际问题,不仅仅没法回避,并且不解决就无法推进革命事业。仅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剖面临的实际问题,弄清问题的性质、产生条件和过程等,结合已有经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是因为实际问题是实践中产生的客观存在,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以实际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能够避免主观主义的影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实际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基本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就能够更好地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去,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大军”。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切入点的实际问题,并不是任何问题都在其列,仅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运动(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情景、新矛盾才算在其列。纵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我们能够发现,实际问题的提出往往有如下两种情景: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接二连三地遭到挫折或失败的新情景,会迫使人们思考,寻找新的出路,这样实际问题就产生了。比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我们采取中
心城市武装起义的外国经验,结果导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上海工人三次起义的失败。
失败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和革命者不得不怀疑以中心城市起义掀起革命高潮的可行性,不得不提出探索新的道路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彭湃、__等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海陆丰农民革命根据地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做法就是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的正确探索。二是在实践中直接暴露出来的,不需要概括的现实问题。这类实际问题一般具有直观性、不可回避性和单一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各层次都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就是我国最新的现实问题:“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地区发展越来越不不平衡;制约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的‘三农’问题和贫困问题;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腐败问题;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和生态问题。”
随着实际问题的解决将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领域不断拓展。正是在此背景下,胡锦涛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才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随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展,实际问题还会不断出现和得到解决,马克思主义就借着这些载体不断得到发展并结出丰硕的成果。
四、结合的终结点: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不断结合的历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正是蕴含在党的“结合”思想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团体经过对旧中国国情的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后紧紧抓住“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夺的殖民地”这一根本的社会性质,科学地阐明了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党明确指出,中国当时正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需要一段时间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在党的“八大”明确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后,毛泽东根据实际国情,认为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等同于社会主义建成,应当把社会主义分成“建立”和“建成”两个阶段。然而,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出一条贴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难度相对就大多了。毛泽东在结合中超越了历史阶段,导致了““””那样全局性的错误。可见,“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景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历史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个“接力棒”交给了党的第二代领导团体——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的历史现状,对中国的国情的认识,尤其是对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准确地、牢固地把握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伟大理论,并强调指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正是基于对我国国情的科学分析,认定中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生产力还很不发达,其发展也不平衡的阶段,在理论上以它为基石和逻辑出发点,构建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宏伟大厦。”在实践中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发展战略,初步解决了国际共运史上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有机结合。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团体应对改革开放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明确指出:“我们解决一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此刻这样的路线、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应对在经济、科技领域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建设、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都作了新的战略部署,确立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把“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写进宪法,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第三代领导团体继续做好了“结合”这篇,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着的实践,新的实践又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不仅仅提出了要求,同时也供给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发展的现实可能。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本事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供给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论文(四):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始终不渝地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团体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资料,也是解决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问题的重要手段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马克思主义理论
l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在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到来的结论,这一论断曾感召过世界范围内无数志士仁人为之奋斗。如今,当代大学生中有一些人对这一结论持怀疑态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苏东巨变以后,对于什么是信仰,该信仰什么,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常常疑惑和探讨的问题。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压力、灾难与迷茫,人们在享受自身发明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尤其是精神信仰上的迷失。应对这一切,不少大学生也在逐步失去方向,丧失信仰,陷入到一个毫无目标的困境中无法自拔。正如马尔库塞所说:与现代物质礼貌高度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精神的不断丧失,人们在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对如思想、信念等许多东西却越来越淡漠。在这种社会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背景下,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不一样之间的相互渗透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经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表面富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对落后使得当代中国大学生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邓小平以往说过: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它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腐蚀人们的灵魂和意志,助长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泛滥,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思潮。而中国现存的如贫富差距问题、官僚腐败问题、政治体制问题等更使得一些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失之偏颇。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现状与存在问题。根据中困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对广东、广州、北京、吉林和四川等地一些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状况进行的调研显示: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进取的,并不存在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例如,有78.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84.2%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57.4%的学生认为经过近年来的政治理论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问题越来越明白了;而认为理论学习仃必须效果的也到达了32%;78.3%的学生赞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但部分学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理论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也是事实。
中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在理解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加以认可和拥护,一般以学习政治专业的学生居多。由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完全是一种自觉的而非被动的行为。这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是被某种力气所强制,更不是受某些个人私利所驱使。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信仰看待。第二种是只凭着自我的粗浅认识,并非人云亦云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般以关心国家大事、喜欢“两课教育”的学生居多。这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拥护是真诚的,他们明白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不会拥有眼前的一切,而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我信仰的,所以,他们既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自我的信仰,又真心的拥护中-国-共-产-党。但这些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却并不完全明白为什么要信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第三种是内心并不十分认可,仅仅是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去“信仰”马克思主义。这类学生清楚地明白,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把自我和马克思主义联系在一齐,就不可能有发展,于是他们可能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去“拥护和信仰”马克思主义。
2.问题的根源与特点。(1)主观方面:学生们主观上重物质,轻精神,重视短期行为,忽视长期利益。许多学生只对专业课和自我认为有用的课程感兴趣,而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或是只把就业和作为自我学习的主要动力,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自我的帮忙不大,没有实际作用,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本事。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日,已经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党员在梦想信念上产生了迷茫、困惑和动摇。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党的领导产生了怀疑;有的跑到封建迷信市场上寻求精神寄托:还有的宣传“共产主义渺茫”论,这些现象都是大学生信仰问题在主观方面的表现。(2)客观方面:①高校对大学生的信仰问题重视不够。有些学校把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归结于学生本人,认为信仰什么完全是由学生自我决定的,对大学生的信仰问题不能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以至于在出现问题时不愿承担职责。②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宣传过程中,陈旧,理论脱离实际。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信仰教育的形式、方法过于僵化、呆板,并且在教育和宣传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大”和“空”的现象,一味地强调理论高度,空话、套话多,严重脱离实际,其结果往往使学生们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了同学们的
学习热情和认同感。③从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理论教学的队伍师资力气和理论水平不高,无法与时俱进。许多教师,尤其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青年教师,对待工作热情不高,不注重理论水平的提升,以至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指导学生树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④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及学生思想工作指导教师重视不够。许多人往往认为仅有专业本事不强的教师才去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或从事辅导员工作,岂不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比讲一门专业课难得多,而这种认识无形中也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及学生思想工作指导教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⑤“两课”教学资料覆盖面过大,侧重点不明确。根据国家规定,各大院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学习都做了明确规定,建立了一套。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想将所有的此类思想全部学完,并有所理解,以至于成为一种信仰是不切实际的。
三、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1.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问题高校领导应充分重。视邓小平以往说过: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梦想和信念的,要异常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必须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梦想,必须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可见高校对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具有不可推卸的职责。高校领导应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应把定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教育工作制度化,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客观评价工作状况,及时发现突出问题,进取寻求解决办法,制定有效改善,主动支持“两课”教学。学校的上级领导机关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检查指导,应制定更加科学、客观和可测量的评价标准。2.以学生为本,转变教育观念。没有任何信仰的学生是不存在的,那些号称什么也不信的学生,常常是放弃了精神卜的信仰与追求把某种有限的物质事物神圣化,并以此作为自我的人生目标。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信仰趋向,高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毛泽东曾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所以,高校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将对学生信仰观念的教育从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学转变到重视马克思主义实践应用本事的培养上来,坚持以梦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将教书与育人切实地结合起来。
3.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团体主义教育,重点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正如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强调指出的,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异常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简称“八荣八耻”)。作为培养中国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应更好的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团体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习、领会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生思想工作指导教师应以身作则,不断充实、完善自我,起到榜样作用。曾子在《大学》中写到: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齐其身者,先正其心。对学生思想工作指导教师而言可将其改为“欲教其生者,先修其身,欲齐其身者,先正其心。”学生思想工作指导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更是他们学习的标准和榜样。所以,不仅仅要在学生的学习方面传道、受业、解惑,更要成为学生精神信仰的正确引导者。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理论水平,坚定自我的信念,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核心力气,是解决大学生信仰观问题的关键。所以,一方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两课”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帮忙教师树立职业自豪感和工作职责心: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优化“两课”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严把“入口”关,不能让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不合格的人登上“两课”讲台,并从多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和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三是要制定政策,奋力吸引那些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有教学本事又有或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充实“两课”教师队伍:四是要从校内外聘请一些优秀的专家学者、党政干部,组成兼职教师队伍,请他们参与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中来。
6.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体系应进一步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课程应进一步整合,并根据实际情景对教授资料有所侧重。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作为一门课设置,如有必要可分为两部分讲。课程的设置体系仅从文、理科的类别和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大专生的层次来区别缺乏针对性。是否应当在强调各高校要执行基本设置规定的同时,针对不一样学校、不一样学生的实际情景有所调整,对不一样学生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讲授不一样资料。异常是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科研教学水平不尽相同,生源的综合素质也相差甚远,如果采取相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体系,必然会产生针对性不强、学生理解不了、厌学等弊端,这样便无法很好地到达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目的。
7.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理论教材应侧重实际。其一,应彻底改变一些教材过于重视自身资料的全面和形式上的完美,最终导致求大、求全的形式主义,应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下,使基础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其二,对于有的教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们党制定的种种现行政策混同的现象应加以区分,并在资料安排上,不应将政策资料讲得过多,而应把重点放在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上,使得马克思理论能够更好地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优秀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论文(五):
《浅谈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本文首先从马克思实践哲学创立的过程出发马克思实践的基本内涵,包括实践是人的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人的对象性的客观活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等。其当代意义在于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即发扬实践哲学的主体论思想,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实践创新思想,和对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重大意义,最终得出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于当代的马克思思想研究具有重要地位的结论。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立过程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构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一样的阶段他对实践有着不一样的理解。马克思实践思想的萌芽是在1841年开始创作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天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天然哲学的差别》中,马克思首次提及了“实践的观点”,但此时他所讲的“实践”是脱离开客观物质的精神上的实践。之后马克思在《莱茵报》、《德法年鉴》工作时期对实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看到了生产实践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创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的实践观得到了深化,此时他看到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理论的决定作用,而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最终确定是在创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此时马克思明确了实践的内涵,从而确立了实践在马克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1、博士论文时期首次提出“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使用最早能够追溯到1841年开始创作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天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天然哲学的差别》中,他说:“当意志从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走出来,转而应对着那世界的、并没有意志而呈现着的现实时,一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的精神,将会变成实践的力气……哲学上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实践是一种批判,它在本质上来衡量个别存在,从理念上来衡量特殊的现实。”虽然当时的马克思还是一个青年黑格尔主义者,但他已经敏锐的将实践理解为主体与客体联系的中介,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对应关系,把实践主要理解为理论批判活动,从而赋予实践以客观现实的意蕴。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马克思说讲的“实践”是脱离开客观物质的精神上的实践。
2、《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对实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马克思在《莱茵报》、《德法年鉴》工作时期对实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看到了生产实践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能够说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的思想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他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理论的批判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现实的手段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发表了许多著作,如《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把人的解放理解为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历史过程,肯定了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历史提高价值,同时也指出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把政治解放推到人类解放的进程。另外,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着重分析了理论批判和革命斗争的关系。其中,马克思论述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关系。他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气只能用物质力气来摧毁;可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60页由此,马克思把实践看作是改造社会的物质活动,而不是思想上的活动。这是马克思在实践观上的一个重要转变,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实践观奠定了基础。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向科学的世界观接近
马克思在1844年3月至8月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构成有着重要意义。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理解为改造外部天然界的对象性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指明了实践的基本资料,并揭示了实践活动的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等特征。他吸取了英国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从物质生产活动的角度对“劳动”这个概念作出了哲学理解。他认为,劳动不仅仅是生产的真正灵魂,并且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人们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气。马克思主要在感性的物质劳动的意义上理解实践,他说:“经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我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我的本质,或者说是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人和动物是有本质区别的:动物只能消极的适应天然,人类却能按照自我的目的能动地改造天然,不仅仅创造自我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也改造天然界本身,即使天然界人化。同时,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主体对象化必须经过对象性活动才能实现。
在《手稿》中,我们能够把马克思在探索科学实践观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能够概括如下。首先,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抓住了实践活动最基本的资料,即生产实践。其次,经过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也分析了实践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强调指出,人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离不开外部天然界,也就是说把主体的活动规定为对象性的活动。他说:“没有天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我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我的产品的材料。”再次,马克思还初步论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靠性,认为“真正的实践……是现实的和证实的理论的条件”;“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仅有经过实践方式,仅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气,才是可能的”。这都证明,马克思正在向科学的实践观接近。
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实践哲学构成的标志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中,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看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概括和总结,是《手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明白,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仅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并且也把实践引入历史观,确立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唯物史观发展中就具有重要的地位,恩格斯曾称这一《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首先是由于它以实践为中心,论述了新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在《提纲》中把“实践”作为他的全部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马克思在《提纲》的开篇,就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证明马克思不仅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且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于是他从实践观点出发,揭示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能够说,马克思是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把实践规定为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并划分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界线,“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可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马克思把这种唯物主义定义为“直观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所以,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应当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也就是说,如何理解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是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的重要依据。需要着重指出的是,
在《提纲》的最终,马克思在总结自我的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时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又在《提纲》的第11条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做了一个著名的科学论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一样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那里,马克思指明了自我的哲学同旧哲学在理论立脚点和根本目的上的对立。就唯物主义不懂得人的实践性,因而也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它的立脚点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联系和关系,也即社会化了的人类。旧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只是这样或那样地解释世界;新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根本问题在于仅有经过社会实践去“改变世界”,才能到达自我的目的。之后研究者把他的“新唯物主义”规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被看作是马克思实践哲学构成的标志。
5、《德意志意识形态》实践观的成熟
如果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构成奠定了基础,那么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则对实践哲学进行了发展。在《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提出自我的新唯物主义路线,这就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或“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或“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景来理解事物”。在《形态》中,马克思称自我为“实践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如“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实践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从而再一次强调了其“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标志着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确立,也标志着他的实践观的成熟。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内涵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概念,也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不仅仅把思维的客观真理性问题理解为实践问题,并且还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在批判黑格尔的“劳动”概念和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存在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对对象、现实、感性的理解应当当作实践去理解等,这主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阐述了其科学的实践的概念。我们明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由于离开了人的生产劳动而去理解实践,所以大多数人把实践理解为具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而没有把实践的能动性同物质性结合统一齐来。但马克思却发现了生产劳动是人类的最为基本的实践活动,并且生产劳动既体现着人的能动的创造性本质,同时又属于感性的物质活动,从而确立了科学的实践概念。马克思哲学首先把实践看成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基本形式,当作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感性活动,这其中就包括了满足自身生活需要,使用必须的工具,采取必须的方法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活动。所以,马克思哲学的创立人把他们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即使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处于基础性最为重要的地位,翻看文献,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给实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们只能经过
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使用,来大致分析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内涵,以及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理解。
首先,实践作为人的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是人的客观现实性的感性活动。马克思认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人类生存的首要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条件。因为仅有衣、食、住以及其他的物质性生产工具人们才能生活,而人也仅有在生活满足的前提下才能创造历史。所以,马克思指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能够说,生产实践不仅仅造就了人类,也成为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革命的、能动的力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整个生活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也正是物质生产的发展才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其次,实践是对象性的感性的客观的活动。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互为对象性的现实性活动。没有互为对象性的关系,就不会产生和构成实践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性地活动着,而只要它的本质规定中没有包含着对象性的东西,那么它就不能对象性地活动。它所以能创造或创立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为对象所创立的,因为它本来就是天然界。所以,并不是它在创立活动中从自我的‘纯粹的活动’转向对象之创造,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的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天然的存在物的活动“。这就是说,在实践过程中,人以外物世界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同时外部世界也改造人。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所以在《提纲》第1条,马克思就批判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再次,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人和动物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实践。虽然动物的活动也具有“感性“的客观性,但它不是实践。这是因为,动物的活动是没有思想、目的指导的本能活动。这种本能活动只是顺从天然的活动,只是消极地适应外部环境而不能按照目的去改变环境。人则是有思想、有理性的动物,他能够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自身内在的尺度要求来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意志和要求得到改造,从而使客观对象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能够说,人在劳动中不仅仅使对象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对象中实现自我的目的。
最终,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活动。人的实践力气是历史地构成和发展的。每一时代的人都只能在继承前人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开始自我的活动。每代人把前人的实践力气纳入自我的活动之中,壮大了自我的实践本事。所以,实践尽管能够表现为单个人的个体活动,人却总是凭借人类的力气结成必须的历史发展着社会关系去同天然发生关系、从事实践活动的。这就是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综上所述,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生存活动方式,既是把人同动物区分开来,建立人与天然之间新的更高统一和联系的基础与纽带,也是把人们结合起来,建立社会联系和构成社会整体的基础与纽带,更是把实现物质东西和观念东西的相互转化,联结和沟通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基础与纽带。实践活动既体现着对象对人的制约性,又表现着人对对象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经过实践活动,人既改变了外部世界的客观对象,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实践与天然、实践与社会或实践与历史构成了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天然、社会、历史、人的认识及人自身的存在,必须根据实践的观点来看待。这就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概括和阐述的实践观念。
三、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意义
1、马克思实践哲学对市场经济的主体性文化精神的影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的支持。那么如何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培养人的主体能动性,发挥人们的聪明才干,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难题。从经济体制的角度来说,我国此刻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虽然使广大劳动群众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但却不能真正的占有生产资料,不能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真正主体。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生产的进取性和创造的主动性,从而导致生产效率极其低下,物质生活资料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所以,在对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或个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主体,引进市场竞争,提高人们生产的进取性和主动性。市场经济的主体性文化精神反映的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所以,要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基础,立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主体性的思想状态、生活方式等,在结合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进而吸收西方优秀的技术和礼貌,加强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从而带动政治、制度、科技、文化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创新和改革。
2、马克思实践哲学与改革的关系
中国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同样也离不开中国。马克思曾指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如果不借鉴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礼貌成果,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的,也不会实现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也就是说,虽然东方国家能够在社会制度上跨域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但必须在社会革命后,大力发展生产力,进取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不断的巩固社会制度。所以,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必由之路。能够说,我国改革开放过程的这一思想的体现,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飞跃。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
3、马克思实践哲学对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实践作为人的存在和活动方式,是确证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马克思实践哲学从劳动这一基本实践观出发,提出了人类实践发展的终极意义就是关心人的生存,关怀人的发展,实现劳动的自由与自觉,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能够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由于人类实践的历史变革,构成的人对天然、人对社会以及人对人的真正占有。人成为历史的本质,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物,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决定了人的劳动实践的历史必然性。因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首先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肯定人的主体创造性价值,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因为马克思实践哲学讲求科学的发展观,认为人在进取改造天然、发展经济的实践过程中,应明确地认识到,人也是天然的一份子,破坏天然就是破坏人自身。仅有发展与保护结合、改造与适应结合、天然的人化与人的天然化相统一、主体和客体发展相和谐,这才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论文(六):
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当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基继承和发展中国家,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和中-国-共-产-党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家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家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文的精选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应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我,这是马克思主义永久坚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我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本事有了很大的提高。
大学生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作为当代大学生,不仅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在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能够说,能否将大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出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因为,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而另一方面,这一群体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成时期,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呈现出多种取向,在自身长大过程伴随着多重矛盾的出现,也存在着很多普遍性的问题。首先,进入大学迅速迷茫。大学已然成为很多同学的游乐场,令自身堕落颓废的温床,诸如此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沟通交流的效果不佳,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处理各种关系的本事的缺失直接影响大学的正常发展。最终,也是最关键的,终身学习的意识没有确立起来,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大学生天然是社会中具有高个人修养、高文化素质的人群,所以,这个人群的学习意识至关重要,也是亟待加强的。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仅有真正理解,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才能显示器无穷的力气,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的解决了人与天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天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天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他是一个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学说,他是运动的。使用实际手段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追求真理,有些大学
生在理解马克思时,误认为马克思是一成不变的,这就大错特错了,它主张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他是彻底的科学性与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伟大的马克思倒是从来没有说过马克思主义是不变的,而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景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行,甚至发生错误,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此外要,与时俱进。作为大学生,需要坚持马克思崇高信仰,树立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有远大抱负,在心里彻底摒弃有神论,对于当代大学生信仰众多的现象,其社会家庭的影响因素居多,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人生指导,完成个人思想成熟,这个问题需要解决,也是必须解决的,这样才能避免大学生走很多弯路,实现人生价值。将马克思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强调学习理论,武装头脑,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掌握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异常是从理论体系上来把握马克思精神实质,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从马克思角度研究政治体制应当由哪些改善,及其发展方向。此外,大学生不应当将马克思当做单纯的理论,应当用科学的态度对待
他,那些需要坚持,那些需要随时代而改变。在实践中看到理论,就是应对任何具体问题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只要坚定地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明实践的方向,就能够在实践中看到理论,实践越深入,理论越明晰。这种实践包括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因为理论本身也是实践活动,只要不把理论看做是僵硬的教条。从根本上说,全部哲学史就是人类精神围绕真正的哲学方法,围绕辩证法而展开的斗争。大学生应当从思想自觉坚持马克思为指导,真正将马克思与自我切身生活联系起来。有部分大学生丧失了远大抱负,自我认为自我不行,前途茫然,是显而易见的错误,大学生应当始终坚信知识创造巨大力气,始终树立远大梦想,伟大的导师从小树立远大梦想,做一个贡献全人类的人,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仅有拥有远大抱负才有发展前进的动力,自觉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心怀天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日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事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必须的引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能够提高我们的逻辑本事、分析本事以及思辩本事。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教导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生发展,首先让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原理特征及其方法,其次将马克思主义观点与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最终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定位人生,确立人生目标。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长大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论文(七):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是不一样的,必须予以区分。为了真正地理解马克思,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追本溯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对象,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批判哲学,改造世界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它不仅仅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并且对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最终在必须的程度上还进行自我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从深入人心的真理变成了束缚人的教条。哲学的目的是要解放人的思想,这种行为与哲学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有人断言,仅有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都不是科学的。我想,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权威,实质上则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威严。这样做将会使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停滞不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是开放的理论系统,必须在批判中萌发创造性,仅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天然哲学和伊壁鸠鲁天然哲学的区别》中,引用原子的偏斜运动,阐述了倾斜运动对直线运动的脱离,表达了一种自由意识。追求一种定在中的自由。在自由民主的社会,哲学批判的功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挥。在专制社会中,人们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的控制,哲学的批判功能就被遮蔽了、弱化了。我们此刻的社会以自由民主为发展目标,学术批判是是受到保护的。聂锦芳教授指出,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而学术必须允许自由的争论和批判。这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身的反省和批判。
马克思具体地提出,向德国制度开火!必须要开火!这种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现象。正像一个低于做人的水平的罪犯,依然是刽子手的对象一样。在同这种制度进行的斗争中,批判不是头脑的活力,它是活力的头脑。对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所以,马克思给哲学提出的历史任务是,锻造一种世界观武器,使之成为一种革命的、批判的思维方式,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而这种无情的批判所要到达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
批判并不是在所有的时候都起作用,并且批判不只是破坏性的,也应当是建设性的、超越性的。就像你说我是错的,你必须说为什么我错了,我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一种理论自觉。哲学的社会功能就是对现实社会进行反思、批判、超越。哲学来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这是哲学安身立命的理念。
马克思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辩证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在本质上,它是革命的、批判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然要改变自我的形式,发展自我的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使它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所谓现代精神,就是人类的自我批判精神,就是人类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主体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的主体意识,就是这种现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从自我迷失进入自我批判、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阶段。当然,批判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新世界,批判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并且更是一种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礼貌活的灵魂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必须的哲学是关于必须时代的精神产物;其二,哲学是各种思想文化中最高的形式,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精粹。同时,哲学是礼貌活的灵魂。因为哲学具有人类性,具有超越时代的一面。因为哲学作为一种自我意识的科学,而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哲学必须把握时代最迫切的问题,及时的吸收思想精神,为迫切问题供给一个解释,进而规范和引导社会的发展。
在科隆日报的社论上,马克思首次明确的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3]这个命题被广泛引用,并被确认是马克思关于哲学的最简洁、最精辟的论断。马克思所赞赏和肯定的哲学是源于时代、源于人民的哲学,是把时代的问题和人民的精髓升华为理论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必须捕捉到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必须把自我时代的迫切问题作为哲学思考的聚焦点。
马克思认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爱因斯坦以往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一个好问题能极大的推进社会的发展。问题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问题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我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正因为如此,哲学必须把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而当人们把哲学同幻想混为一谈的时候,哲学必须严肃地提出抗议。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性和超时代性的统一,既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同时又塑造和引领时代精神。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更引领时代向梦想社会前进!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心人、解放人的哲学
马克思提出,他的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而“归宿点”则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立足点、归宿点显示了马克思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的人文情怀,显示了马克思主张以哲学解放全人类的意旨。马克思说,哲学所关心的是一切人的真理,而不是个别人的真理。它所参与的运动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是绝大数人的、为绝大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种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和致力于人类解放的哲学旨趣,是马克思哲学的灵魂,是马克思哲学的普照光,是构成马克思哲学的最为根本的哲学理念。这个哲学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
马克思在1843年底至1844年初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序言》中。一开头就指出,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提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经过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德国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明确的提出了自我的哲学的出发点,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我们那里是“从人间上升到天国”。[5]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哲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就像中国哲学里讲的道不远人,也是这个意思。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国拉回人间,正是哲学属人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异化的分析,以及如何让消除异化,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完美的共产主义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哲学的人类性。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完整严密的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对天然界、社会、和人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在内的根本看法。世界观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密切联系在一齐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肖前、李秀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规定: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完整、严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从物质看世界,从精神看世界,从实践看世界,这是哲学世界观的三种主要方式。[6]从物质看世界,世界变成了客观世界,比如拉美特利的名言“人是机器”,这种客观性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抑制了。从精神看世界,正如陆九渊所说,心外无物。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心在动。这种哲学把哲学变成完全脱离人世的空中楼阁,空有一个形式。它突出了人的自由和想象,可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从实践的观点看世界,世界的图景就是在物质世界和精神领域中间有一座桥梁,那就是实践。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实践转向”,从实践的方式观看世界,在两极到中找到了中介。
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还有科学和宗教,道德和艺术。哲学的方式是独特的,也是最高的。对于哲学与宗教的区别,黑格尔说的好,哲学与宗教在资料是一样的,都是关于整个世界的学问,只是他们的形式不一样,哲学诉诸理性原则,宗教诉诸于感性原则。黑格尔对哲学与科学也有论述,他说,哲学与科学在形式上是一样的,都是理性的思维方式。可是资料不一样。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而科学是关于某一个具体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哲学是世界观的一种,并不是唯一的一种。
五、结语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用“现实的理性”批判“抽象的理性”。现实的理性指的就是实践的理性,改造世界的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所追求的思维的全体自由性与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统一齐来,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齐来,把哲学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统一齐来。哲学无定论,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日久日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世的智慧,它强调哲学要回归生活世界,正视生活对哲学的挑战。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也在不断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论文(八):
【摘要】文章经过对抽象的人和现实的人的比较分析,阐述了马克思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指出,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遭遇了理论上的困境;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人的本质,既与机械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又与唯心主义区别开来,解决了在抽象理解人方面的理论困境。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现实的人;抽象的人;人的本质
一、抽象的人
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与此相反,抽象地理解人则是离开人的发展的现实条件来理解人,离开人的现实活动来理解人,将人做抽象考察,得出的关于人的本质无非是两种极端的结论:或者,人是纯粹的不受任何环境条件制约的理性精神的存在物;或者,人是动物似的完全被环境决定的感性存在物。这两种极端的观点会导致理论上的困境。这种困境主要体此刻自由意识与决定论之间的关系上。
按照决定论,宇宙中的任何事件都是由在先事件决定的,即宇宙中的任何事件都是严格按照“理由——结果”这个因果链条法则而发生的,当前所发生的事件都能够从先前的事件中找到它的发生理由。当我们看到一棵树倒下这个当前事件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够找到这棵树倒下的历史理由:或者,一阵大风将它吹倒;或者树根树干腐烂导致不能承受重量而倒下;或者有人将树伐倒……总之,根据决定论,大树当前倒下这个事件的发生,必须有一个先前的历史事件,这个先前的历史事件是大树倒下的理由,即大树倒下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由某些先前的事件决定的。
决定论对天然现象往往能够做出较好的解释:天然界中的现有事物的发生与存在,都能够从先前的事件中找到它们的`理由,即先前事件决定着天然界中的事件的发生、存在方式等。尽管如此,将决定论用来解释人的现象,往往要出现理由,这个理由是自由意志理由。
自由意志中的“自由”,即不受限制,不被决定;自由意志中的“意志”,即想法,思想。如果一个人拥有自由意志,那么,他的想法是自由的、不受限制的,他能够依据自我的想法自由地做出行动。自由意志论者认为,人具有自由意志,人的想法以及依据想法采取的行动是自由的,不被任何先前事件所制约,即人是自我思想与行动的原创者,原始起因。
自由意志论与决定论之间往往是冲突的。按照决定论,宇宙中任何事件,包括人的活动,都是由先前的事件决定的,即先前事件是当下事件的原始起因;可是,按照自由意志论,一个人是他自我的想法与行动的原始起因。人是自主的,人的想法与行动都是由他自我决定的。为了反对决定论,一个自由意志论者会说:我此刻能够决定举手,也能够决定不举手,我此刻是否举手是由我自我来决定的,没有什么先前的事件来决定我此刻是否举手。如果你认为,先前的事件决定我此刻举手,那么,我此刻能够偏偏不举手;如果你认为,先前的历史事件决定我此刻不举手,那么,我此刻能够偏偏举手。在自由意志论者看来,人的想法与行动,不被任何先前事件决定,而是由人自我决定的。
抽象地理解人,即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来理解人,脱离了人的现实活动来理解人,其结果是,或者将人理解为动物式的纯粹受天然决定的物质实体;或者将人理解为神仙式的不受天然制约的精神实体。
可见,在理解人的本质理由上,从抽象出发,抽象地理解人陷入了理论上的困惑。如何消除这种困惑?马克思供给了解决这个理由的方案:在实践中理解人,抛弃从抽象中理解人。
二、现实的人——实践活动中的人
抽象地理解事物的方式,就是把事物做极端的抽象,抽象出极端对立的两级,然后寻找办法,以消解对立的两级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反映到人的本质理由上,就是对世界做极端的抽象,抽象出两个极端的对立两极:一个是人思想和行动;另一个是人的环境。于是,试图寻找消解人与环境对立的策略,用来消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如此找到的策略,或者是机械唯物主义:坚持决定论,将人单纯地理解为环境产物,将人的生活理解为动物的生活,这忽视了人的能动性;或者是唯心主义:坚持自由意志论,将人理解为绝对自由的精神实体,将人的生活理解为神仙的生活,这忽视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然而,以抽象方式理解人,从根本上无法消解环境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无法消解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之间的紧张关系。其理由在于,把对人的理解抽象化,这种抽象化所引起的理由是一个人类根本无法回答的理由。所以,解决人的本质理由的关键在于,采取对人做现实的理解,具体的理解,放弃对人做抽象的理解。这就是马克思的以实践理解人的本质。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受环境的制约,同时人也转变着环境,人与环境之间是统一的。实践活动中人的生活,既不是决定论作用下的动物式的生活,也不是自由意志论下的神仙式的生活。
三、人的本质
首先,人的实践具有目的性,人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天然,这使得在理解人的本质理由上,与机械唯物主义区别开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我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可是动物只生产它自我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人”期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忙.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仅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天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我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实践活动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也是产生和决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根据。按照马克思看的看法,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实践活动方式与作为动物的生命活动方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本质上的不一样。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把自我内在尺
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动物只能依靠自我的本能来活动,而人能够将自我的梦想赋予实践。相反,机械唯物主义将人视为由环境决定的动物,否定了人的能动性。
其次,在实践过程中,人受环境的制约,这在理解人的本质理由上,与唯心主义区别开来。唯心主义将人理解为一种不受环境制约的精神实体,将人理解为自由意志,这不能对现实生活做出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活动受着各种条件的制约,人不可能任意地实现自身的梦想、目标,人的梦想、目标的实现,受着各种环境的制约。相反,唯心主义单纯地强调意志自由,否定环境对人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