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精选35篇)

时间:2024-01-08 15:26:10

  可能性教案(一):

  教学资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106页例3。

  教学目标:

  1、明白事情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数量多少之间的密切关系,正确确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确定本事。

  3、在参与丰富的数学活动中获得进取的情感体验和团结合作。

  教学重难点:

  领悟并确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及大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商场大转盘,与学生同玩抽奖游戏。

  师:小明要参加抽奖了,猜一猜,小明第一次可能转到什么奖?

  第二次,第三次、、、、、、

  看来事情的发生不仅仅存在着各种可能性,并且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可能性大小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实践体验、探究新知。

  师:下头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个摸球的实验来研究好吗?

  1、实验准备:

  (1)介绍实验材料:教师给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盒子,每个盒子中都有黄、白两种颜色的球。

  (2)电脑出示实验要求:1、摸球时眼睛不能看,每次摸完球后还要将球放回盒子,摇一摇,之后再摸。2、小组内每人摸2次球。3、各小组记录员把实验的'结果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在表格中。

  2、各小组合作实验,初步推测。

  (1)各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观察汇报。

  师: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观察一下自我小组的摸球情景统计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3、推理、验证、归纳。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六个小组的摸球情景统计表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咦!每个盒子里都有黄球和白球,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的黄球的次数比较多呢?(学生猜测)

  师:这都是你们的猜测,到底你们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齐数一数吧。(小组共同完成并汇报)

  师:看到你们盒中的球,再联系刚才摸球实验的摸球结果,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看来,摸出这两种颜色球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如果让你从你们小组的盒子中再摸一次球,你觉得你摸出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师生并板书:同学们,在摸球实验中可能性的大小到底跟什么有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数量多可能性大]

  数量少可能性小

  三、应用拓展。

  1、转盘游戏。多名学生参与活动,引导学生经过活动结果出可能性的大小与涂色范围大小的关系并板书出:范围大范围小

  2、手势确定。(活动前教给学生确定的手势)

  ①酒后开车发生车祸的可能性()

  ②啊!父亲买福利彩票中500万元大奖的可能性()

  ③刮台风时,在海上行使的渔船发生翻船事故的可能性()

  ④我长大后到太空旅游的可能性()

  ⑤雨天在学校内追逐奔跑摔跤的可能性()

  在联系中渗透教育

  3、设计装球活动:

  ①出示主题图

  ②师:此刻教师请你设计一下,怎样往这个盒子里装球,让陈教师摸到笑脸球的可能性大、默祷哭脸球的可能性小?

  ③装球方法。

  ④:期望同学们天天笑脸多一点,笑声每一天多一点。期望同学每一天都生活得开心!

  4、设计游园活动:同学们,7年元旦立刻就要到了,让我们来为7年元旦设计一些游园活动好吗?教师为我们的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幅画,请同学们根据画中的要求涂颜色,这个涂色活动需要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来参加,要想把我们的活动设计好,活动前我们每个小组必须要做到:活动前各小组认真读图中要求;还要商量好你们小组打算怎样分工?小组长从抽屉里拿出画来就能够开始了。(抢凳子游戏、钓鱼游戏、踩气球游戏、摸信封游戏、摸奖球游戏、转奖游戏)

  师:此刻请哪个小组来大声的汇报出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来评一评,你认为哪个小组表现最优秀?优秀表此刻哪儿?

  四、全课:

  五、板书设计:

  可能性

  数量多(范围大)可能性大

  数量少(范围小)可能性小

  可能性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经过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情景,认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意义。

  2.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由发生事件的条件来决定的。

  3.会在简单情景下比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4.经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意义。

  教学难点:在问题情景比较复杂的情景下,比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提出问题:在一个盒子里放有4个红棋,1个蓝棋,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摸出红棋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出蓝棋的可能性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摸球游戏:

  1、每位同学轮流从盒子中摸球,记录所摸得棋子的颜色,并将球放回盒中。

  2、做20次这样的活动,将最终结果填在表中。

  3、全班将各小组活动进行汇总,摸到红棋的次数是多少?摸到蓝棋的次数是多少?

  4、如果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你认为摸到哪种颜色的棋子可能性大?

  游戏的结论:

  在上头的摸球活动中,每次摸到的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摸出红棋的可能性比摸出蓝棋的可能性大,原因是红棋的数量比蓝棋多。

  一般地,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说明:摸棋游戏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试验的过程,“摸出一个棋子,记录下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然后还要使学生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应有人负责摸出棋子,有人负责记录下它的颜色,并应提醒学生在试验前要选择好统计试验数据的方法(能够用画“正”字的方法)。并且还要向学生说明在试验的过程中,应注意保证试验的随机性,如:每次摸棋子前应将盒中的棋子摇匀;摸棋子时不要偷看等。在各小组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小组,及时给予指导,保证试验的随机性。

  二、观察思考理解新知

  请研究下头问题:

  (1)如果你和象棋职业棋手下一盘象棋,谁赢利的可能性大?

  分析:根据本人的实际棋艺水平来确定,答案不唯一。

  (2)有一批成品西装,经质量检验,正品率到达98%。从这批西装中任意抽出1件,是正品的可能性大,还是次品的可能性大?

  分析:要比较“任意抽出1件是正品”与“任意抽出1件是次品”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只要比较两个事件发生的条件:“正品率到达98%”与“次品率到达2%”,显然抽到正品的可能性大。

  (3)任意抛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吗?

  分析:任意抛一枚均匀的硬币,有两种可能①正面朝上②反面朝上,因为它们出现的机会均等,所以出现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

  (4)一个游戏转盘如图,红、黄、蓝、绿四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分别是90°,60°,90°,120°。让转盘自由转动,当转盘停止后,指针落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最小?有可能性相等的情景吗?为什么?

  分析:因为绿色扇形区域面积最大,黄色扇形区域面积最小,红、蓝色扇形区域面积相等,所以指针落在绿域的可能性最大,黄域的可能性最小,红、蓝域的可能性相等。

  从上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由发生事件的条件来决定的。

  ②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

  数量多(所占的区域面积大)可能性大

  数量少(所占的区域面积小)可能性小

  三、师生互动运用新知

  例1某路口红绿灯的时间设置为:红灯40秒,绿灯60秒,黄灯4秒.当人或车随意经过该路口时,遇到哪一种灯的可能性最大遇到哪一种灯的可能性最小根据什么

  分析: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先分清事件发生的条件分别是什么?事件“遇到红灯”发生的条件是“红灯时间设置40秒”,事件“遇到绿灯”发生的条件是“绿灯时间设置60秒”,所以人或车随意经过该路口时,遇到绿灯的可能性最大,遇到红灯的可能性最小。本例相对容易,可让学生经过交流自我完成。

  完成P761,2的做一做

  例2某旅游区的游览路线图如图3—4所示.小明经过入口后,每逢路口都任选一条道.问他进人A景区或B景区的可能性哪个较大请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有必须难度,教学时要抓住这两个事件发生的条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1)小明进入旅游区后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路线?能够把小明进入旅游区的A景点或进入旅游区B景点的过程分解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进入左、中、右主干线,有3种可能,第2步进入每条主干线的两条支线,各有2种可能;

  (2)将上述结果列表或画树状图;

  (3)确认各种可能性是否相等,确认“进入A景点”“进入B景区”分别占了多少种,也就是确定两个事件发生的条件;

  (4)比较两个事件发生的条件,判定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

  完成课内练习1,2

  四、梳理知识构成结构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在交流中,师生可共同梳理知识点: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由发生事件的条件来决定的。

  (2)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

  数量多(所占的区域面积大)可能性大

  数量少(所占的区域面积小)可能性小

  五、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小明任意买一张电影票(每排有40个座位),座位号是2的倍数与座位号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哪个大?

  答案:2的倍数可能性哪个大。

  2、请你在班上任意找一名同学,找到男同学与找到女同学的可能性哪个大?为什么?

  答案:要根据该班的男、女实际人数来确定.如该班男同学22名,女同学24人,则任意找一名同学,找到女同学与的可能性比找到男同学的可能性大。

  3、某公交车站共有1路、12路、31路三路车停靠,已知1路车8分钟一辆;12路车5分钟一辆、31路车10分钟一辆,则在某一时刻,小明去公交车站最先等到几路车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间隔时间最短,31路车间隔时间最长,所以小明去公交车站最先等到12路车的可能性最大。

  4、盒子中有8个白球、4个黄球和2个红球,除颜色外其他相同。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哪一种可能性最大?哪一种可能性最小?

  答案: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摸出白球、黄球或红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白球可能性最大,摸出红球可能性小。

  5、如图是小明家地板的部分示意图,它由大小相同的黑白两色正方形拼接而成,家中的小猫在地板上行走,请问:小猫踩在哪种颜色的正方形地板上可能性较大?

  讲故事5张

  唱歌3张

  跳舞1张

  答案:由于黑色正方形比白色正方形块数多,所以小猫在地板上行走,踩在黑色的正方形地板上可能性较大。

  6、联欢会上小红可能抽到什么节目?

  抽到什么节目的可能性最大?抽到什么节目的可能性最小?

  答案:联欢会上小红可能抽到的节目是讲故事、唱歌或跳舞。抽到讲故事节目的可能性最大。

  7、连续两次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朝上一面有几种可能?你认为两次正面朝上与一次正面朝上、一次正面朝下发生的可能性哪个大?

  答案:

  朝上一面有4种可能:①正、正②正、反③反、正④反、反。

  一次正面朝上,另一次正朝面下发生的可能性大。

  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作业题:1—4必做5、6选做。

  可能性教案(三):

  背景:

  我所教的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对于课本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有必须认识,因而在数学课上如何能够吸引各水平段学生,使他们都能得到提高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问题。所以这节课的目的我定在引导学生经过动手实际操作,发现“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必须会发生”。经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能根据给定的环境确定具体的资料。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进取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材设计:

  兴趣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的关键,我在上课之前,认真地设计了学前导入部分,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想上这节课,然后再进入主题。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全过程,经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我的知识结构。学生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看亲历过程体验得深刻不深刻,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这堂实践课中,我设计了两组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活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本事,经过放小球的游戏,学生不仅仅能加深对“可能”“不可能”“必须”的认识,并且经过活动,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意识。第二组活动是在前一次活动基础上,让学生想办法采用正确的方法去摘苹果。动手操作活动的设置使学生兴趣浓厚,勇于表达自我的意见,能充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本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日,教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请同学们瞪大眼睛,看!是谁来了?(播放课件)

  “一天,阿凡提牵着自我心爱的小毛驴,背着一袋金币往家赶。刚到村口,就碰到那个贪财、吝啬的大财主。他看到阿凡提手里的一袋金币就眼红。眼珠转了转,对阿凡提说:“如果你能把口袋里的金币往空中一抛,落下后个个都是正面朝上,那么这些金币就是你的了。如果不是,哼!哼!那它就是我的'。”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你觉得大财主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生:是个贪财的人。

  生:是个很坏的人。

  师:你们觉得大财主出的主意对于阿凡提来说公平吗?你们觉得聪明的阿凡提会上当吗?

  师:想和阿凡提一样聪明吗?学习了本节课的资料,你会像阿凡提一样聪明,一样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对付可恶的大财主的,大家有信心吗?

  (二)、合作教学。

  1、经过观察认识可能性。

  (出示课件)

  师:教师那里有几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装着12个白球,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呢?

  生:白色的球。

  师:必须是白色的吗?为什么呢?

  生:因为盒子里装的全都是白色的球。(板书“必须”)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必须会发生呢?(生回答)

  师:再看第二个盒子,里面装着10个红球,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呢?

  生:红色的球。

  师:必须是红色的吗?为什么呢?

  生:因为盒子里装的全都是红色的球。

  师:我想摸出一个白色的球,行吗?为什么?

  生:不可能。因为盒子里没有白色的球。(板书“不可能”)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不可能会发生呢?(生回答)

  师:第三个盒子里装着12个白球和10个红球,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呢?

  生:有可能是白色的球,也有可能是红色的球。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两种可能呢?

  生:因为盒子里既有红色的球也有白色的球。(板书“可能”)

  师: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呢?(生回答)

  2、结合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师:教师那里也有一些事情,请同学们来确定一下。

  (出示课件)

  (1)、王阿姨要生宝宝了,()是个女孩。

  (2)、明天()是星期六。

  (3)、公鸡()会下蛋。

  (4)、阳光()从东方升起。

  (5)、明天()会下雨。

  (6)、父亲的年龄()比我小。

  3、动手操作,完成目标。

  师:同学们,教师发现你们真是太聪明了,不但能自我发现问题,还能自我去解决问题,为了奖励大家,教师带领同学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好吗?

  教师那里有绿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的球,请同学们根据小桶上的标签资料,把球放好。看哪一个小组完成的最好,比一比吧!

  师:我刚才发现每一个小组的同学表现都十分进取,我相信同学们完成的必须十分出色,下头,我们来展示一下好吗?

  (小组派代表下来边展示边解说)

  4、亲身体验,实践练习。

  师:太精彩了,教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应对这么多可爱的小天使,教师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要带领大家去果园摘苹果,想去吗?可是,有一个要求,必须要按照农民伯伯的要求去摘,能做到吗?(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树上结了几个苹果。)

  师:第一个要求是必须要摘到红苹果,应当贴什么颜色的苹果呢?

  (学生操作)

  师:第二个要求是不可能摘到红苹果,应当贴什么颜色的苹果呢?

  (学生操作)

  师:第三个要求是可能摘到红苹果,也可能摘到绿苹果,应当怎样贴呢?

  (学生操作)

  5、前后呼应,解决课前问题。

  师:同学们,学习了本节课的资料,你此刻就是聪明的阿凡提了,你准备想个什么办法对付可恶的大财主呢?谁想下来说一说。

  (学生自我展示)

  (三)、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对自我的表现满意吗?

  生:满意。

  师:给自我来点儿掌声,鼓励一下吧。

  师:同学们,教师为你们的表现感到骄傲,期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更多地去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好吗?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实现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学生学习知识是发现、创造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自我去发现。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本事的培养。从不一样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采用“听故事、摸球游戏、摘苹果”等游戏形式帮忙学生理解、记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2、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展开思考和学习活动。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新课程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经过问题解决建构知识的理解。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问题的设计十分关键。在本课中主要问题有:你能帮忙阿凡提出主意对付大财主吗?帮农民伯伯摘苹果等等。以问题为线,以观察、思考、小组合作等为渠道,引导学生在进取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3、巩固应用力图有梯度

  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系统性,既注重操作性又研究拓展性,助于学生对可能性有关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的培养。

  4、实现预设与生成相和谐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所以在本课中,有良好的预设,同时又有一些随时动态生成的信息。例如:在第一个环节讲故事中,学生听完故事以后,当我问学生对故事的感受时,学生的回答基本都是对财主的评价,怎样贪财,怎样可恨等等,丝毫没有涉及到对财主出的主意进行思考和评价。没有办法,我只能再继续引导启发;在讲解从盒子中摸球的问题时,本来我是提前设计好,说出“必须”这个词语就立刻让学生说一说身边有哪些事情必须会发生,可有一个学生突然说了一句“不可能摸出白球。”这时,我只好调整教学过程的预设方案,又在黑板上板书了“不可能”,然后才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一些“必须能发生的事情”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讲解给红球、绿球找家的游戏中,我的要求是按小桶标签资料把两种球放好,可有一个小组没有听明白,下来交流的时候,提着装小球的袋子就下来了,经过我的提示,他才理解过来。

  我感觉,整堂课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按照我预设的过程一步一步走下来,课堂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突发事件,但我觉得这是学生真实的一面,也充分展示了二年级小同学敏捷的思维和天真活泼的性格。

  可能性教案(四):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必须”、“可能”、“不可能”等词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本事目标: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和简单的推理、分析、确定本事,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自主探索中树立学生自信,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过活动体验可能性并初步感受并确定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经过活动体验可能性并初步感受并确定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受“必须、可能、不可能”。

  教师那里有两张红桃,看看,一会我们玩游戏。我任意抽一张会是什么?谁来猜一猜?再看看。说说为什么?(都是红桃)

  1、用两张红桃,感受抽出来的必须是红桃。不可能是黑桃

  2、两张牌红桃及黑桃,得出可能是红桃也可能都是黑桃。为什么?板书:必须不可能可能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受可能性有大小

  1、自我实验探索可能性的大小

  同学们手里都有一个转盘,小组合作,动手做转盘游戏。游戏规则:每人转一次,组长记录,红黄的次数。一种黄颜色多,一种红颜色少。说一说,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看各组结果。如果有失误就加全班。得出结论黄颜色的可能性大。让学生说说原因。

  总结理由:占的面积多的可能性大,面积少的可能性小。

  教师总结:看来,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板书:大小

  三、经过各种练习进一步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1、初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及原因。

  此刻教师那里有一个同学们玩的游戏转盘,帮忙教师猜猜他们最有可能玩的是哪一个。(1)确定:根据占的面积大小来确定,最有可能玩的是1号,因为面积大。

  教师连线(2)看课件连线,1个。(1)从笼子里跑出兔子。看看会出来什么颜色的。必须不是白的、必须是白的、可能性大、一样。让小孩们先自我确定。然后交流。

  重点是说理由。

  2、探索有几种可能性,可能性大小。联系实际4个课件

  (1)掷骰子、参观门票、摸球、圆珠笔、扑克牌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事情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教师:(1)色子是六个面,每个面是表示数字的点。想想有几种可能.指名回答。(2)关于门票联系实际,说说几种可能?(3)摸球题,自我先看清楚每个盒子里有几个什么颜色的`球?然后确定,填空。说明理由:什么颜色的多?可能性就大。(4)笔筒类似,比较简单。(5)审题:花色?红桃、黑桃、梅花都有可能,所以三种。红桃张数多,所以可能性大,梅花张数少,所以可能性小。

  四、深化学习,联系生活,并且试着改变大小。

  教师那里有一个异常有意思的动画,想看看吗?那就要认真看,还要认真思考,回答问题,能做到吗?

  (1)动画:扑到那种可能性大?因为蓝蝴蝶很多,所以可能性大,黄蝴蝶仅有一只,所以可能性小。演示。学生看,证实自我的答案。改变大小:怎样才能抓到更多的黄蝴蝶多放几只。可能性就更大了。教师小结:想让谁的可能性大,就把谁多放进去一些。

  此刻同学们看看第四道题。你试着涂一涂。怎样才能贴合要求。设计好了,再做。

  (2)涂色;学生自我涂色,必须有三种颜色,并且红色必须最多。3个红色,2个黄色,2个绿色。4个红色,1个黄色,2个绿色,4个红色1个绿的,2个黄的。5个红色1个绿色,1个黄色。展示学生作品。

  (3)设计转盘,培养小孩思维本事。

  五、这道题比较难,看看谁最聪明。

  (1)小组交流先说说怎样画,用铅笔把字写下了来,觉得适宜了再画。看题目要求。

  同学们,元旦快到了,班里准备搞一次抽奖活动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帮忙教师设计一下转盘。

  要求:三等奖最多,用黄颜色表示。

  二等奖其次,用蓝颜色表示

  一等奖最少,用红颜色表示。

  (2)团体交流,展示两种:1红2蓝5黄1红3蓝4黄

  六、总结归纳

  今日我们明白了可能性有大有小,还简单的接触到可能性的大小是能够改变的。

  可能性教案(五):

  教学目标

  1经过猜测和简单试验,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必须””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表达意识及初步的确定和推理本事。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教学时间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所以,课中设计多种不一样层次而趣味的活动和游戏,经过这种具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很多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学习的过程。

  学情分析:

  这类有关可能性的数学知识是简单而趣味的`,学生都比较喜欢,异常是课中设计了多种活动和游戏,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此刻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那里有一块糖,它就在我其中的一个拳头里,你们猜猜它会在哪只手里(师举起双拳)

  学生猜一猜。

  【本设计使学生在趣味的游戏中初次接触”可能性”,直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小组合作摸积木

  教师给每组准备两个纸盒,A盒装了6个红积木,B盒装了4个黄积木和4个绿积木,各小组进行摸积木活动。

  1摸A盒:请每位同学从A盒中摸一次,摸之前先猜猜是什么颜色,再看看对不对,用一句话总结摸的情景。(体验”必须”)

  2请同学按照同样的方法摸B盒,并用一句话总结。(体验”可能”与”不可能”)

  3讨论:有什么办法在B盒中也可能摸到红积木试一试。(体验”可能”与”不可能”的关系)

  4小结: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必须””可能”和”不可能”三种情景,当然有时可能性也会发生变化。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经过”猜一猜””摸一摸””议一议””说一说”的探究活动,进行试验、比较、分析、猜想,使学生尝到探究成功的乐趣。】

  (二)幻灯出示例1,小组完成。

  (三)游戏:玩扑克

  每人发一张扑克牌,2人一组玩,说一说:你可能、必须、不可能摸到什么牌3人、4人一组玩一玩、说一说。

  【联系生活实际,经过不一样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引入生活中的可能性。

  1你喜欢吗听课的教师必须喜欢吗

  2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存在着的可能性的现象。

  【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去寻找生活中具有可能性的事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幻灯片出示练习题目

  ①确定题中的事件哪些是必须的、可能的、不可能的。

  ②跨学科练习:出示一段文字,请学生说一说其中的可能性。

  【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断体验与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确定和推理本事。】

  四、巩固升华活用新知

  教师说三句话,请学生用”必须””可能”或”不可能”作答。

  ①此刻你们是学生。

  ②将来你们是教师。

  ③下课了,学生飞走了。

  【本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可能性教案(六):

  第1课时

  [教学资料]摸球游戏(第87页)

  [教学目的]经过“摸球游戏”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数据表示的方式。又经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逐步使他们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教学过程]

  1、交流中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请看下头一道题。教师呈现题目并配图,然后问:

  (1)你认为小青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

  (2)哪一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可能性大,为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

  2、在分析中理解数的表示方法

  师:此刻盒子里仅有2个红球,能否摸到白球呢?

  生:不能。因为盒子里没有白球。

  师:那么能够用一个数来表示从这个盒子里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呢?

  生:用0,因为0代表没有。那么摸出红球的情景呢?

  生:必须能摸到红球,因为盒子里都是红球。

  师:从盒子里必须能摸到红球,我们说此时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0,那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1?(生举例说明)

  3、在观察、讨论中理解数的表示方法

  师出示一个仅有1个红球与一个白球的盒子。

  师:从这个盒子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一半。

  师:如果用数来表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能够怎样表示?

  生:12。

  师:这个同学说的很好,如果在盒子里在放入一个黄球,那么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怎样表示呢?让学生开展分组讨论。(也能够让学生自我想办法,如给每个球标上字母,再观察等)

  4、课堂练习:

  87页1题、2题。(生小组讨论)

  5、归纳小节:用数据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可让学生自我,也可师生共同归纳)。

  6、布置作业:

  87页下头的实践活动题。

  可能性教案(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预测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学生能够对一些问题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4、思想教育:在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能够预测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明白事件发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够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教具准备:

  硬币、红球、黄球若干、空袋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猜猜看,教师手里握着什么?(学生猜一猜)

  师伸手出示一枚硬币。请大家再猜猜看,教师把硬币向上抛起,落下时会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学生猜一猜)看来,生活中存在着十分多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下头,我们和这位老朋友一齐来做一个小游戏

  二、男女生摸球比赛

  1、游戏规则:选出的男女队员各2名分别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球,各摸十次,摸到黄球能够加一分,摸到红球不加分

  为男生准备的盒子:9个红球1个黄球。

  为女生准备的盒子:1个红球9个黄球。

  2、比赛开始(此刻男女队员已经摸完球了,咱们来统计一下两队摸球的.情景,教师记录。

  3、仔细观察统计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女队获胜。

  4、男生交流失败的原因。

  5、得出结论:可能性有大有小。(板书)

  师:为什么女生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男生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小?什么原因造成的?

  (板书:数量多少)

  团体交流:数量多的,可能性就大;数量少的,可能性就小。

  6、师:那这样的比赛公平吗?男同学服气吗?那我们再来一次公平的比赛。(两个盒子装上同样多的黄球和红球,再来一次)

  比赛之前,大家预测一下,这次谁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学生猜一猜,到底会怎样呢?我们来一齐验证一下)

  (渗透数量相等时可能性一样大)

  可能性教案(八):

  教学目标:1、经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确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简单的分数几分之一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可能性》教案。2、让学生亲身经历比赛公平性的探究过程,实验、分析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逻辑推理本事和合作学习的意识。3、在学习探究活动中,感受探究数学活动的乐趣,体验游戏与比赛的公平原则,体验数学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使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经过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有根据的思考问题,有条理的说明问题。教具学具准备:硬币、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谈话: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你们明白在足球比赛时我们用什么方式决定谁先开球吗?我们一齐来看一下。(播放课件)你认为我们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为什么?因为抛硬币的结果是无法人为控制的,所以抛硬币的事件是一种可能性事件。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探索研究,解决问题:谈话:刚才大家对教师提出的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是否公平这个问题(板书:问题)进行了猜测,(板书:猜测)要想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怎样办?(板书:实验)教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枚硬币,一会儿我们就利用这枚硬币进行实验。1、实验前:我们先来规定一下,币值这面我们叫它正面,国徽这面我们叫它反面。实验的时候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必须要竖着拿着硬币,抛的时候先向上。提问:我们实验几次呢?(如果实验一次,看不出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是否相等,所以最少实验2次)。2、学生实验2次。试验后找一组汇报数据。经过实验我们的得出的数据,(板书:数据)观察数据,看一看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是否相等。根据我们刚才实验的数据,你们能说着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吗?如果数据不能证明我们的猜测是错误的?不是猜测有问题,那是哪儿有问题?3、实验10次学生实验。(把结果统计在表格中)汇报次数。观察数据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怎样?

  总结:经过试验次数的增多,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越来越相近了,那是不是就近似相等。我们做了十次实验,出现了相差2次,4次,甚至6次的情景。你觉得我们实验十次成不成,那我们实验多少次才成呢?4、统计全班数据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相差几次。你们觉得370次实验,相差10次不多?我们可不能够说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近似相等呢?5、出示科学家数据我们全班做了370次实验,那你明白我们的科学家为了验证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做了多少次实验?(观看数据视频)6、得出结论经过科学家的试验,得到了很多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我们能够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如果用一个分数表示,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抛1000次、10000次,会有多好次正面朝上?

  三、巩固提高。其实不光在足球比赛中,在许多国际比赛中,例如:乒乓球、篮球比赛中,我们也都用到了抛硬币决定哪个队先开球,应为这种方式是公平的。生活中,我们同学也选取了一些身边的材料来进行游戏,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游戏规则公平不公平?1、游戏棋:掷正方体的木块,木块的各面分别写着1,2,3,4,5,6。掷到数字几就走几步。你认为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换长大方体的木块来做这个游戏,游戏规则公平吗?2、桌子上摆着9张卡片,分别写着1-9各数。如果摸到单数小明赢,如果摸到双数小芳赢。你认为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如果不公平怎样办?3、(1)转动转盘,会有几种可能的情景?(2)指针停在这四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相等吗?(3)指针停在这四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四、小结: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可能性相等问题→猜测→实验→数据→结论

  可能性教案(九):

  教学资料:

  课本第104页情境图,第105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结合已有的经验,用“必须(肯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做出确定,并能简单地说明原因。

  2、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本事。

  3、培养学生勤于观察,乐于倾听、善于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用具:杯子4个、盒子6个、袋子8个、彩色球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平常都玩些什么?此刻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石头、剪子、布,谁来和教师玩呢?在玩之前,大家先猜一猜我们两个可能是谁赢?我们两个再玩?这回你猜谁可能赢?(应当有学生一会儿猜我赢,一会猜学生赢。)刚才猜我赢的同学,你这回为什么不猜我了?(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不可能你每回都赢。)

  师:在结果出来之前,我们会对结果有一个猜测,有可能我会赢,也有可能他会赢,这就是一种可能性。(揭示课题,板书《可能性》)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活动一:摸球,体验“可能”(盒里装3个黄3个红)

  规则:小组1人摸一次球,记住自我摸的球的颜色,再放回盒子。把盒子摇一摇,再请另一个同学摸。。

  2、活动二:有奖摸球,体验“必须”“不可能”(盒内装6个黄球)

  师:刚才同学们摸球了,趣味吗?

  师:此刻还想摸吗?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盒子)玩具商店的老板正举行摸球有奖活动。如果你摸出的是红球,将会得到这个奖品(出示奖品)。谁来摸呢?

  (指名一男生到讲台前来摸球,他的手刚要从盒子里拿出来却被教师按住。)

  师:他摸的是什么球?(让学生猜测)

  师:他用上了“可能”这个词,真好!请你拿出来吧。

  (男生将球拿出,是黄球,小孩们发出一片惋惜声。再指名一女生,又摸出了一个黄球,小孩们又是一片惋惜声。这时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

  师:(再指名一女生)这一次摸到红球了吗?(停顿,让小孩们在脑子里猜测)好,请拿出来。

  师:(再指名一男生)他能得到这个奖品吗?(他摸到的还是黄球。小孩们有些骚动。)

  师:还想摸吗?(还是会有不少小孩举起了手。)

  师:有没有人有意见?有没有想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盒子里都是黄球)

  师:真的吗?你想明白真正是怎样的吗?

  (教师打开盒子,让学生看到了六个黄球,众生哗然。教师将球一个一个拿出来,最终将盒子倒扣过来,小孩们都笑了。也许有学生的声音:“上当了!”)

  师:上当了?是,这是玩具店老板搞促销的活动,为了吸引大家去商店购物。这个盒子里面装的都是黄球,可能摸出红球吗?

  师:(板书:不可能。)从这个盒子里面摸出一个球----(估计学生会说出必须是黄球)

  师:(板书:必须。)

  3、为什么大家从小组的盒子里能摸到红球,或黄球呢?(再次明白“可能”)

  师:你猜盒子里装有什么球再打开盒子验证。

  4、修改玩具店老板的摸奖盒中的球,再次摸奖游戏体验“可能”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1、师:不仅仅是摸球,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必须会发生的`,有些是可能会发生,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课本第105页例2,请大家根据自我的经验确定一下: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必须发生就用√来表示;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就用×来表示,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可能发生就用○来表示(师板书符号)。

  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名汇报,师生共同解决。

  (针对最终一题世界上每一天都有人出生同学会产生较大争议,出示资料:全世界每秒钟大约出生4.3人,每分钟大约出生259人,每小时大约出生15540人,每一天大约出生36.5万人。引导学生对事情不能进行正确确定时,应多查资料再分析确定。)

  师:像必须和不可能发生的事都是确定仅有一种结果的,我们称之为确定事件(板书:确定),而可能发生的就属于不可确定事件。(板书:不确定)

  2、说一说。

  同学们,你们也能用“必须”、“不可能”、“可能”来说说发生在我们身边和周围的一些事情吗?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说得准,说得多。

  四、实践活动,活用新知

  1、有选择地放球。(每小组有一杯球,内有红球、黄球和蓝球,有3个空袋子。)

  出示条件:(小组合作)

  (1)1号袋中摸出的必须是红球。

  (2)2号袋中摸出的不可能是蓝球。

  (3)3号袋中摸出来的可能是黄球。

  (4)每个袋子里装5个球。

  师:此刻请同学们动手装一装。注意:往口袋里放球,一个人把子口袋撑开,其他的小朋友往里面放球。

  (学生装好后)小组长站在前台,让同学们看到袋中的球。师:为什么要这样装?

  五、总结评价,深化新知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有疑问的地方?

  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像这样存在“可能性”的问题,是数学课里面的知识,它包含“必须”、“不可能”和“可能”三种情景,它跟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请同学们回去留意一下,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数学问题。

  可能性教案(十):

  教学目的:

  1.帮忙学生建立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数学-可能性的大小。

  2.学会初步确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3.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教学工具:多媒体展示仪,因特网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多媒体展示:

  情节:同学们在开联欢会,教师要求每人表演一个节目,用抽签的方法决定。

  小莉在抽签之前想:我是金嗓子,最好让我抽到唱歌………。(停)

  2.置疑:同学们,你们说,小莉肯定能如愿以偿吗?

  生发表意见:

  继续放情景:(两个结局)小莉抽到了表演唱歌的签;小莉没有抽到。

  师:我们不能确定这类的事情,它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

  3.情景2:过年了,放鞭炮,小刚又蹦又跳,还大声叫着:我又长大一岁喽。

  画外音:小明每年都肯定会长大吗?

  生发表意见:

  小结,媒体展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必须会发生或必须不会发生,例如,阳光肯定会发光,地球肯定每一天都在转,月亮不可能从东方升起。我们称这类事件叫做“确定事件”;而有些事情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我们称这类事情叫做“不确定事件”

  二.探索:

  1.初步确定:(利用电脑选题系统来选择)

  (1)人只要活着,总会变老。

  (2)三天后会下雨。

  (3)地球每一天都在转。

  (4)一个人从出生此刻没吃过一点儿东西。

  (5)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6)每一天都有人出生。

  (7)在地球上,抛一块石头,它必然会向下落。

  (8)抛一枚硬币,它出现正面。

  学生边讨论边完成。

  2.反馈:

  用可能,不可能和肯定的词语来汇报完成的结果,小学数学教案《数学-可能性的大小》。

  3.科学探索:

  多媒体播放纪录片:(片断一)天然界中的花有很多种,有的花有浓郁的香气,有的花没有香味,还有的花有很刺鼻子的味道。

  (片断二)天文知识记录片,阳光系中的.卫星和恒星的科普知识。

  (片断三)人们在广场上放风筝。

  银幕显示选择牌:必须不可能可能

  事项:花是香的月亮绕着地球转石狮子在天上飞

  师;用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来定义事件。

  4.摸棋子游戏:

  电脑展示:两个透明的箱子,一个里面都是红棋子,一个里面有红,兰,黄三色棋子。

  画外音:小朋友,让我来摸以摸,猜一猜。

  那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旗子:

  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

  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

  生讨论:确定出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并说明理由?

  三.巩固联练习:

  1.用必须,不可能,可能说一说

  出示练习3;学生自由讨论,生活中,天然界中,哪些事件必须发生,哪些事件不可能发生,哪些可能发生。

  2.用电脑操作系统完成涂色。

  (1)要求摸出的必须要是红色的方块。

  (2)摸出的不可能是兰。

  (3)摸出的可能是黄色。

  用“红色”,“蓝色”,“黄色”来做题。

  四.总结。

  可能性教案(十一):

  教学资料: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过程。

  2、能确定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会用分数表示。

  3、在确定、讨论可能性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能够借助数学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生谈话提出:袋子里有一白一黑两个棋子,任意摸出一个,有几种可能?让全班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话题引入,让学生带着简便的心境进入学习中。)

  二、求可能性

  1、教师用激励性启发性的谈话,提出“摸到白子和黑子各占所有可能性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回答,最终教师进行概述。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学生初步懂得事件发生能够用分数来表示,感受有些实际问题可借助数学表述。)

  2、提出问题(2),让学生讨论有几种可能,都是什么。列举出来。(设计意图:讨论有几种可能,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作准备。)

  3、教师启发性提出“每一种可能能够用哪个分数表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发表自我的意见,得出:每种可能都能够用13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使学生获得进取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初步体会用数学语言表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尝试练习

  1、教师谈话并拿出骰子,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观察骰子特征,为后面用分数表示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作铺垫。)

  2、提出“议一议”中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我的意见。明白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用16表示。

  (设计意图:结合掷骰子事情,给学生自主发展、有条理思考、表达问题的机会。构成用分数表示事件的等可能性的思维过程。)

  四、设计游戏

  1、教师提出用扑克牌设计一个贴合要求的游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并试做。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动手试做的空间,考查学生能否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中去。)

  2、交流学生设计的,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展示不一样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欢乐。)

  五、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可能性教案(十二):

  教学目标:

  1、经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经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回顾资料,畅谈收获。

  你明白我们在《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这两个单元中,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先和同桌进行交流。

  然后团体交流。

  二、书本练习,扎实基础。

  1、请你找出书本上相关的《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的题目。

  2、完成书本第9、15题。

  3、交流题目。

  三、补充练习,延伸深化。

  第一部分:统计与可能性

  (一)连线。

  10个红球摸出的肯定不是红球。

  8红2绿摸出的`红球可能比绿球多。

  5红5绿摸出的肯定是红球。

  1红9绿摸出的红球和绿球可能差不多。

  10个绿球摸出的红球可能比绿球少。

  (二)应用题。

  1、学校里栽了4行树,每行10棵,其中有15棵是杨树,剩下的是柳树。栽了多少棵柳树?

  2、三年级(2)班有28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8个同学分一组,全组能够分成几组?

  3、手工组做了50朵花,送给幼儿园14朵,剩下的每3朵装一盒,能够装多少盒?

  4、两个小队做纸花,第一小队做了400朵,第二小队有4个队员,平均每人做80朵。这两个小队共做了多少朵?

  5、三(2)班参加农业活动,每个小队有10人,平均每人摘冬瓜5千克。4个小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6、养场有奶牛200头,肉牛的头数比奶牛的3倍还多50头,肉牛有多少头?

  7、每辆面包车坐22人,每辆大客车坐49人三年级有100名学生去公园游览。

  (1)5辆面包车够吗?

  (2)2辆大客车够吗?

  (3)2辆面包车和1辆大客车行吗?

  第二部分:植树问题

  先填空,再列式计算。

  1、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段。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次。

  2、把一根木料锯成4段,每锯一次要3分钟,一共要锯()分钟。

  3、在20米的路边种树,从一端隔4米种一棵,一共要种()棵。

  4、6只兔子一排做操,每两个兔子之间相隔2米。队伍长()米。

  5、一条走廊15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如果两头都放,一共要();如果两头不放,一共要();一头放一头不放,一共要()

  6、小明家住四楼,他每上一层楼要走12级台阶,小明从一楼到四楼要走()级台阶。

  7、一条马路长56米,从头到尾共插8面彩旗,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米。

  8、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18级台阶,小明家住四楼,要走()级台阶。

  9、一个正方形花圃周长20米,在它的四周每隔2米放1盆花,一共能够放()盆。如果在一个长20米的跑道一边,照这样放,一共能够放()盆。

  10、一根50厘米的钢条,锯成5厘米长的小段,一共要锯()次。

  11、学校通道的一侧插红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10面,这条路有()米长。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1、经过今日对这些知识的复习,你在原先学习的基础上有什么提高?

  2、你认为今日谁的表现不错?为什么?

  可能性教案(十三):

  教学目标:

  1.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使学生掌握根据实际情景,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经过整理、交流、反馈等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3.创设生动、趣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难点:

  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

  教学重点:

  会根据实际情景,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教学准备:

  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谈话引出信息

  1.师:同学们每人都有校服吧,你们穿的校服尺寸都相同吗为什么

  2.怎样才能清楚、准确地明白我们班每种尺寸的校服有多少件让学生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介绍给大家。

  3.借助学生介绍的方法引出课题。

  (板书:统计)学生观察,交流。

  感知:服装有大小之分,不一样身高的学生适合穿不一样号码的服装。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介绍给大家。探究新知,掌握分段整理的方法。巩固应用创设生动、趣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会根据实际情景,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学生在练习中经过一次次的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分析、辨别、确认,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有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进一步体会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掌握分段整理的方法。

  1.动态出示本班学生身高记录单,和题目问题。

  2.引导学生理解必须要分段整理数据

  师:那么此刻我们已经把身高的范围分好了,我们如何来整理各个身高段的人数呢在小组里讨论各自整理的方法,鼓励不一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用自我喜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进行。

  3.组织交流反馈整理数据的方法。

  借助学生反馈的不一样方法,突出介绍画“正”字的方法。

  4.组织用正字法整理数据。

  5.组织完成本班学生校服情景统计表。

  6.结合统计表交流得到的数学信息。

  7.小结刚才在整理数据时的各种方法,让学生反思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注意点。

  三、巩固发展

  1.完成书本P124“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第一题数据和要求;

  (2)先让学生初步理解题意和解题的方法。

  (3)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体会,并说说对统计结果的看法。

  2.完成书本P124“想想做做”第2题。

  (1)先投影出示第2题所有资料,让学生初步理解题意;

  (2)让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直接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写统计表;

  (3)交流统计的结果,并说说在统计过程中的体会。

  (4)让学生观察统计后的表格,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说说从表格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感受到了些什么,有什么心里话各自报自我校服的尺寸。

  (5)教师小结

  “想想做做”第3题。方法同上题。让学生读一读,再组织交流;最终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小组里讨论各自整理的方法,鼓励不一样的方法。

  能够让学生用自我喜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进行。

  说说根据统计的结果,能明白些什么让学生和同桌讨论,然后团体交流。

  小结刚才在整理数据时的各种方法,独立完成,再交流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体会,并说说对统计结果的看法。

  用画“正”字的方法直接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写统计表;交流统计的结果,并说说在统计过程中的体会。观察统计后的表格,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说说从表格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感受到了些什么,有什么心里话要说说的。独立完成。

  四、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整理,巩固,提高、延伸。

  可能性教案(十四):

  【教学资料】

  数学书P94-96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起经验。

  (游戏)要求:必须发生的就立正,不发生的就坐着不动

  (1)阳光从东方升起

  (2)明天要上学

  (3)地球绕着阳光转

  (4)明天会下雨

  明天会不会下雨呢?都有可能,但可能性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举例:做游戏时用掷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始,二个人每个人的`可能性都是12。

  1、教学例1

  同学在打乒乓球时是怎样决定谁先发球的?

  提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一共有2种情景,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对于运动员来说,无论猜左还是猜右,猜对的可能性是一半,猜错的可能性也是一半.

  可能性是一半用分数怎样表示你怎样想到是

  追问:2表示什么,1呢

  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所以猜的结果仅有"对"或"错"两种可能,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用这种方法决定谁先发球是公平的。

  2、同步体验。

  拿出一个口袋。

  (1)谈话:那里面原先有一些球,此刻放入一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学生肯定有疑问)

  (2)打开袋子(一红一蓝)问:有答案了吗你怎样想的

  (3)交流中明理:一共2个球,任意摸一个,有2种情景,摸到红球是1种情景,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再往袋中放入一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为什么

  (5)疑问:为什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会不一样呢这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6)小结:一共有几个球,红球有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一.

  三、迁移和提升。

  自学例2,并团体讲解

  “试一试”

  “练一练”

  四、实践与应用。

  1、”十分6+1”,共有12只蛋,9只金蛋,如果你是第一个打进电话的人,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第一个人砸了一个蛋是金蛋,而你是第二个打进电话的人,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

  2、语文中的数学问题。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平分秋色、十拿九稳、天方夜谭、百发百中

  3、练习十八1-2

  四、全课总结,感受价值.

  提问: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可能性教案(十五):

  教学资料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99页例1、例2,第99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操作中体验随机现象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用“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能够初步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几种结果。

  2、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确定、推理以及语言表达本事。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明白不确定现象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2、让学生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不确定现象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硬币、乒乓球、绒布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听故事

  PPT出示狄青相关图片,播放《百钱定军心》的故事

  2、交流想法,揭示课题

  (听完故事)教师:好了,故事很短,讲的也蛮快的,你们听明白了吗?狄青是怎样定军心的?你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吗?

  (1)小组讨论一下,然后交流

  (2)揭示课题

  教师:其实呀,狄青的这个故事还涉及到了今日我们要学习的一个数学知识,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故事里隐藏的知识用三个字表示,那就是——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设计意图:以中国古代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孩的质疑本事

  二、教学新课

  我们一齐来读一下课题——可能性,解决这个故事的奥秘,我们就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1、教学例1——抛硬币

  (1)出示学校足球赛图片

  教师:这个场景熟悉吗?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决定哪班先开球的?

  (生:剪刀、石头、布。)

  教师:明白在国际比赛上通常用什么方式决定哪班先开球吗?比如世界杯上。

  (生:抛硬币)

  (2)抛硬币,认识不确定事件

  ①讲清要求:一摇,二抛(抛在桌子上),三看(结果)。

  ②可让学生多玩几次,玩儿完了再来说说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小结:经过刚才的研究,一枚硬币抛出去以后,因为它有两个面的图案,我们就说它是有两种结果。(板书: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正面,另一种结果是反面。我们就说——“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我们不能确定哪一种肯定会发生,这样的事件,我们在数学上有一个词语,叫——“不确定事件”。(板书:不确定事件)

  2、摸球游戏——描述不确定事件

  (1)描述两种结果的不确定事件

  PPT出示箱子里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

  教师:如果我在一个箱子里放一红一黄两个球,让你闭上眼睛来摸,任意摸一个出来,会是什么情景呢?

  (2)描述多种结果的不确定事件

  PPT出示箱子里有一个红球、一个黄球再加一个灰球

  教师:此刻几种颜色的球?任意摸一个,是什么情景呢?谁能用刚才那样的数学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呢?

  小结:把那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果都叫做多种结果。如果一个事情发生它会有多种结果的话,显然这个事情也是一个“不确定事件”。(板书:擦掉原先板书上的有“二”种结果的“二”,改写成“多”种结果)

  (3)描述不确定事件可能性的大小

  ①PPT显示1号箱子,里面有一个红球、一个黄球及5个灰球

  教师:如果我继续往箱子里加5个白球,我又从这个箱子里任意的摸一个球,又是什么情景呢?(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②摸球游戏验证数量的多少影响着可能性结果的大小

  小组摸球活动:(每个袋子里有红球、黄球各一个及5个白球)

  要求:①每人摸一次②摸完后还要放回去③记住自我摸到的

  统计交流,验证与刚才确定一样。

  ③PPT显示2号箱子,里面有比1号箱子更多一些的灰球,红球、黄球各仅有一个。与1号箱子在一齐构成比较,让学生用可能性的数学语言描述。

  ④PPT显示3号箱子,里面有比2号箱子还要多得多的灰球,红球、黄球各仅有一个。与①、②在一齐构成比较。经过③④让学生再次直观感受数量的多少影响着可能性结果的大小。

  设计意图:经过实验、游戏让学生直观感受不确定现象及随机现象的可能性有大小且数量的多少影响着可能性结果的大小。

  3、确定事件的认识

  PPT显示把3号箱子里的红球和黄球去掉,只剩下灰球

  教师:想说些什么?会是什么情景?

  教师:为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变成“必须、肯定”了呢?你能解释一下吗?(仅有白球)

  小结:一个事件的发生仅有一种结果,这样的事件就必须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确定事件,在数学上也叫做必然事件。

  4、课堂小结

  教师:小孩们,经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研究数学的可能性,它其实就是研究“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这两种情景。所以刚才狄青的故事,此刻能解释了吗?狄青就是一个爱动脑能思考的人。他的爱思考表此刻什么地方?

  生:他把一个不确定事件变成一个确定事件了。

  三、巩固

  1、(出示1班菜地图片)

  教师:这是一块多么生机勃勃的菜地啊,眼熟吗?我们班有4个大组,如果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要选其中一组去维护菜地,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先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再请同学上台抽签,每抽一次都先用可能性的数学语言描述。

  2、任意掷骰子1次并描述

  教师:骰子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有几种结果?怎样描述?

  3、转盘抽奖(共8份,红为一等奖1份,蓝为二等奖2份,剩余为黄色是三等奖)

  教师:立刻要双11了,各大商场店铺都开始准备优惠活动了,这是其中一个店铺的抽奖活动。

  ①可能是什么情景呢?

  ②如果你是商场的经理,研究到商场的利益,会怎样设计转盘呢?

  ③如果你是一名消费者,你期望这个转盘怎样设计呢?

  教师小结:设计的方案有很多,但每一种设计方案都会影响获奖的可能性结果,这就是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说一说生活中的可能性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可能性呢?(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总结

  经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可能性》是在学生明白某些现象是确定现象,包括必须要发生的现象和不可能发生的现象,而有些现象是不确定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确定现象中所在可能发生的结果。教材选材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经过这些具体情境,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简单的随机现象。在感受随机现象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不确定现象中有多种可能发生的结果并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经过数据做出定性的描述。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出示一些与所学知识有联系的现实情境如刚结束不久的学校足球赛、抽签选择一个大组的学生护理班级菜地、转盘抽奖、摸球游戏等等,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经过学生自我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可能性及可能性发生的机率。因为当学习的资料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这些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不仅仅使学生对可能性有了初步感受,并且能领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

  在教学时,无论是认识不确定现象,还是感受不确定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都不能脱离具体情境,学生要想真正走进概念,就必须经历过程。所以,教学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亲身经历、感受不确定现象及不确定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我选择采用的是抛硬币活动及摸球实验,让学生经过直观的感受体会和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学生玩儿的开心,理解得深刻。

  可能性教案(十六):

  第1课时:可能性

  教学目标:

  1.结合掷硬币的游戏,经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体验一些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2.能用可能、必须、不可能来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情景,并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重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作出正确确定。

  教学难点:

  能用数学语言描述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抛硬币,让生猜想哪个面可能朝上?生:

  师:今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转转盘,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猜想

  出示四个转盘:图

  猜测:转动①号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大?②③④号呢?让生独立猜测,并说一说想法。板书:可能性大,可能性小

  (2)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各做10次实验。

  (提示分工:一人转转盘,等指针停止后,把指针指向中央,其他人再转;小组学生轮流填表。全班分四个组,分别转①②③④转盘。)

  (1)汇报,全班交流。

  2、纸杯感受事件可能性有大小

  (1)猜想:抛出纸杯后,纸杯落地可能出现的情景。同桌交流并回答。

  (2)实验验证

  每人重复做5次,并记录表中。投影出示

  (3)、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

  3、摸球感知,进一步了解可能性

  (1)、出示盒子:出示问题:(要求:先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填写)

  分组实验加以验证、结论。

  (2)、讨论:(课本76页)师: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先让学生看清楚箱子里放的球的颜色和个数。

  ①填表②小组实验③结论。

  三、巩固练习

  P76试一试。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列举出来并验证。

  四、评价小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摸球游戏

  教学目标:

  1、经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资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中的不确定现象。本节课的主要资料包括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的初始选取了学生十分熟悉的新年联欢会的生活情境,运用联欢会上的游戏活动引入本节课的教学资料。在此基础上,经过很多的生活中的实例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有利于学生进取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就在自我身边。

  (二)以学生试验操作为主,经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供给探索与交流的平台。教材经过设计抽签、摸棋子等活动,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让学生经过合作交流,从不确定现象中寻找规律,有利于让学生深入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对象分析:

  (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本年龄段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思维方式是以形象直观为主,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能够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较短,喜欢在游戏当中学习。可是合作意识较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地引导。

  (二)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应有必须的经验;对于必须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应有必须的理解;应具备必须的试验探究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本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能正确确定生活中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运用必须可能不可能来进行描述。

  (二)数学思考

  1.经历猜测实践验证的试验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

  2.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能合理阐述自我的观点。

  可能性教案(十七):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过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实例使学生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经过实际活动(如摸球),使学生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经过试验、游戏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和同伴进行交流。

  二、资料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资料和作用。

  对于纷繁的天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出发去划分,能够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必须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能够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现象。例如,抛一个石块,可预知它必然要下落;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可预知冰不可能融化。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必须的条件下,出现哪种结果是无法事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或不确定现象。例如,掷一枚硬币,我们无法事先确定它将出现正面还是出现反面。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却是很多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

  《标准(2011)》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资料“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并将《标准(实验稿)》中的核心概念“统计观念”修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具体阐释为:“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经过分析做出确定,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能够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适宜的方法;经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应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一样,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为了体现课标的要求,本套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安排“概率”的学习,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学段称为“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学段称为“事件的概率”。所以,本单元知识资料的学习对学生后续概率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资料结构如下:

  在具体编排上,本单元的教学资料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初步感受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例1)。在概率学习中,帮忙学生了解随机现象是十分重要的。教科书第44页呈现了学生熟悉的“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场景来引入例1的学习,经过小丽、小雪、小明三位同学抽签的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试验,其试验结果不确定,以至于在试验之前无法预料哪一个结果会出现。

  二是在不确定的基础上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例2、例3)。随机现象虽然对于个别试验来说无法预知其结果,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很多重复试验时,却又呈现出一种规律性,我们称它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他们一般只能在感性的层面理解概率的知识。所以,教科书第45页例2,经过讨论“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经过“重复20次”的试验统计,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例3经过让学生根据摸球试验的统计结果来推测袋中何种颜色的球多,进一步深刻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练习十一中的练习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经过“说一说”“掷一掷”“连一连”“涂一涂”“猜一猜”“填一填”等活动,为学生供给了进取思考、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即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2.教材编排特点。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运用数据分析来体会随机性,强调对可能性大小的定性描述。

  关于“可能性”这一资料,原先的实验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第二次在五年级上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但教学实践证明,第一学段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有难度,不容易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资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其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大干世界。所以,在可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简单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而不要把丰富多彩的可能性资料变成了机械的计算和练习。鉴于此,在这次课程标准修订中,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将不再学习概率,将不确定现象的描述后移到第二学段,即使对于随机性的学习,《标准(2011)》中也提出运用数据分析来体会随机性,并且强调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而不是对可能性本身的理解,使这部分资料更具可操作性,贴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

  (2)供给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

  《标准(2011)》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所谓“经历”,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所以,要“经历”就必须有一个现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我身边具体的事物,经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教材注意体现这一理念,不仅仅利用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为学生供给现实的、趣味的学习素材,同时注意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首先,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素材,以“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例1)、很多的活动(做一做、例2)等来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逐步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其次,教科书中设计了多种不一样层次的、趣味的活动和游戏,如摸棋子试验、涂色活动、抽签游戏、抛硬币、掷骰子等,这些活动都异常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但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更使学生在很多观察、猜测、试验、思考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对随机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再次,教科书第49页编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可能性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注重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整理。

  要体验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就要求学生在进行相关试验活动或游戏活动时必须遵守必须的规则,例如摸球时不能看着球摸,也不能摸完一次后不摇匀球就之后摸,这样都不能很好地体现随机性。教科书在相关例题及习题中明确提出了“放回去摇匀再摸”“按要求涂一涂”“随意摸一张”等要求,对学生的试验和游戏活动进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更好地体验数据的随机性。

  另外,本单元虽然资料较少,但仍然编排了“长大小档案’’这一资料。经过“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一问,帮忙学生回顾和梳理对可能性的认识,并经过两位学生的表达“根据可能性的大小来涂色很有意思”“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可能性的问题”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提议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

  对于不确定性现象和可能性,第二学段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必须的经验和体验。在教学中,不管是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还是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如掷硬币、玩转盘、摸卡片等),教师都应注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性,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主动与同伴交换自我的想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

  2.引导学生收集和积累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的例子。

  修订后的教材中,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概率”,所以,供给丰富的随机现象实例,无疑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本单元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收集和积累一些教材上和生活中遇到的不确定现象的例子,并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例如,此刻很多超市或商店在节假日时都会设计一些摸奖和转盘游戏,教师能够把它们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交流、思考,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组织开展简单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有意识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解释和解决的本事,《标准(2011)》中增加了核心概念——应用意识。但课堂教学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教师能够适当地设计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如为班级或学校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摇奖转盘等),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把握好教学要求。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对随机现象“初步体验”和“感受”,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时,只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必须(肯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能够了,不必要求学生使用有关术语进行解释,也不必要求学生求出可能性的具体大小。

  5.提议用3课时教学。

  可能性教案(十八):

  教学资料:

  教材104~10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必须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构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新课

  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资料有礼物、唱歌、猜谜。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

  (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词来表达,揭示课题: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一)教学例题1

  请同学们看前面,那里有个盆:1号盆、2号盆。(实物:例题上的装有不一样颜色小球的盆)我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

  展示两盆中球的颜色、数量。

  1、从1号盆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必须是红球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

  (依次板书:必须可能不可能)

  师:小朋友讨论得都十分好。下头,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1号盆,谁来?(学生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样样?)

  2、从2号盆里任意摸一个呢?请小组讨论

  请学生摸一摸(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措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教师可根据盆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必须能摸到什么球?)

  3、活动小结

  (二)教学例题2

  1、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

  例如:(请学生举例几个)

  2、自已阅读书本例题2

  谁理解题目意思了,给大家解释一下。

  独立完成

  3、汇报、讲评

  4、练习

  108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三、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把今日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必须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用必须可能、不可能说一说吗?请同学们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学生说)

  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

  四、巩固练习

  P1082、3

  教学反思:

  可能性(二)

  教学资料:

  教材P106107

  教学目的: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经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本事。

  3、经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用自我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可能性举例子说明。

  今日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可能性的知识。

  二、实践探索新知

  1、教学例3(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1)观察、猜测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四红一蓝)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你们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2)实践验证

  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

  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几组摸到了蓝色。

  从小组汇报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景?

  小结:摸到红色多,摸到蓝色的少,因为盒中球红多蓝少。

  可能性教案(十九):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了解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会比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学会记录事件发生的结果;构成动手操作本事,以及归纳、确定本事。

  3、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大小。

  4、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

  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会根据影响因素确定可

  能性大小。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演示法。

  学法:合作交流,实验验证法。

  教学准备:课件、扑克牌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课件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那里有三个装有小球的盒子(课件出示),如果教师想要一次就能摸出一个白球,你们提议我从哪个盒子里摸呢?

  生:从A盒摸。

  师:为什么不提议我从B盒或者C盒摸呢?

  生:B盒与C盒可能摸出白球,但都不必须一次就能摸出白球。

  师:既然B盒和C盒都可能摸出白球,那这两个盒子中哪个摸到的白球可能性较大?为什么?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生可能回答B盒白球更多一些)

  师:真的如此吗?可能性真的有大小吗?可能性大小又与什么有关呢?今日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情境图

  师:今日教师带来了一个盒子,盒子里有四个红棋子和一个黑棋子。

  问:从中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

  生: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蓝色。

  师:摸出一个棋子,那摸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呢?

  学生思考,猜测

  师:刚刚只是同学们的猜测,而猜测并不能作为依据,我们需要经过实验来证明。我们来试一试吧!

  (2)安排实验过程

  请一名学生摸棋子,底下的同学们将棋子的颜色大声说出来,一名学生记录。所有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要求: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它的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20次。

  讲解记录方法:制作像这样的一个表格(出示表格),在记录这一竖列用“正”字笔画去记次数,在次数一列用数字写出记录的总结果。

  (3)交流记录结果

  师:经过实验结果,你们此刻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讨论

  (4)小结:取出红棋子的次数要多些,也就是取出红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5)讨论:再取一次取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

  2、进一步证实、总结规律。

  (1)提出猜想

  在每一小组,教师都放了十张扑克牌,其中八张黑的,两张红的,从中摸出一张,摸出的是红色可能性大还是黑色可能性大?为什么?(学生猜想)

  (2)实验证明

  这仅仅只是同学们的猜想,还需要大家用实验来证明它。

  实验要求:组内同学做好分工,其中一个人负责洗牌,一人负责记录,一个人负责汇报,其他组员轮流抽牌,共抽20次。

  (3)汇报实验结果

  (4)引导小结:从这些实验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教师小结:因为黑桃在总数中占得多一些,所以取出黑桃的可能性要大些。

  3、知识总结师设疑:可能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思考回答)

  师总结:以摸棋子为例,可能性的大小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得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占得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越小。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四、课堂小结学完这节课后,你们能否准确确定可能性的大小?

  板书设计:

  可能性(2)

  可能性的大小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有关

  多大

  数量可能性

  少小

  可能性教案(二十):

  教学目标:

  1、经过推想和对熟悉事物的讨论,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用适宜的语言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3了解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适宜的语言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教学准备:纸鹤、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看教师带来了什么?(出示两盒纸鹤)看到这些纸鹤觉得熟悉吗?

  生:熟悉,都是我们自我折的。

  (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是的,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了这么多精美的纸鹤,证明你们都是心灵手巧的小孩,你们很棒!那么教师相信今日这节数学课你们表现也会很棒,有没有信心?

  (帮忙学生建立自信,为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奠定基础。)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盒纸鹤,看每盒有什么特点?

  生:1号盒子里全是红纸鹤,2号盒子里既有红纸鹤又有黄纸鹤。

  (培养观察本事。)

  师:你们喜欢什么颜色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喜欢红色纸鹤的人很多,教师也喜欢红色的。因为红旗是红色的,红领巾也是红色的,红色象征着热情,我们对待生活就应当具有火一样的热情。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二、体验与感悟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在哪个盒子中必须能摸出红纸鹤,在哪个盒子中不必须能摸出红纸鹤?为什么?(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猜一猜结果,要说清为什么?(要求每个同学都发言,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将课件中的“哪个”改成“1号盒”和“2号盒”,把“?”改成“。”

  课件演示“必须”、“不必须”

  学生:

  1、小组合作讨论。

  2、交流猜的结果及猜想的理由,重点讨论“为什么”。

  3、亲自摸一摸,验证自我的猜想。

  3、亲自摸一摸,验证自我的猜想。

  同时学会用“必须”、“不必须”描述摸纸鹤的结果。

  4、将全班同学摸纸鹤的结果统计在统计表中。

  5、观察统计表,再次肯定猜想结果。

  (培养合作本事及语言表达本事。)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学会了用哪两个词来描述摸纸鹤的结果?

  生:必须、不必须。

  (掌握“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本事。)

  下头就请同学们结合自我的生活经验,用“必须”或“不必须”描述下头的事件。

  课件演示教材第30页的资料:

  1、9月10日是教师节。

  2、扔一枚硬币,背面朝上。

  3、后天本地有雨。

  4、地球每一天都在转动。

  你能结合自我的生活经验,用上“必须”或“不必须”来说一说身边的事吗?

  (学会表达自我的想法。)

  “说一说”

  1、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可能发生的,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课件演示教材第31页的情景)

  学生:(1)思考女儿与母亲的年龄大小、身材高矮等方面的问题。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确定的,哪些现象是不确定的。

  (在生活中学数学。)

  2、确定下头现象哪些是可能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资料)

  1)阳光从西边生起。

  2)每一天都有地区下雨。

  3)小树一年长高一米。

  4)亮亮一年长高一米。

  总结: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问题讨论”

  (1)独立确定。

  (2)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确定的理由。

  (巩固所学知识)

  三、知识拓展

  1、指名读一读。

  2、讨论“为什么叫爆出了冷门”

  总结:出乎人们意料的事件发生就叫“爆冷门”。

  四、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经过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确定与不确定的现象。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学知识生活化。

  “必须”、“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忙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设计中,不仅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导入新课,游戏活动结果浅而易见,便于学生回答问题,还捕捉了很多的“生活现象”,为学生供给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2、课堂教学活动化。

  “以活动为中心”是大教育家杜威的“三个中心论”思想体系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活动贯穿始终,教师真正实现了主角的转换。课堂上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体验与确定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性。同时,又让学生将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及时抽象概括出来,上升为数学知识,体现了学生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学生学习自主化。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这节课的设计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主动性,在“导”中帮忙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每个环节中,都是学生用自我的双手去操作,用自我的眼睛去观察,用自我的头脑去确定,用自我的语言去表达,学生学得生动而充满活力,主动而富有个性。

  尽管本节课比较成功,但由于缺乏教学经验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说,在提出每个问题后应当多指名学生问一些为什么,又比如在一次学生确定并说明理由后教师没有及时总结出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再比如说没有总结出“必须”、“不可能”用来描述确定事件或现象,而“可能”用来描述不确定事件或现象等等。

  “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我今后的奋力方向是在课堂中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让小组合作,让多媒体教学手段真正的用到实处,让课堂朴实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浮华。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思考,期望各位教师能够多多地提出宝贵意见。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不断的提升自我。

  可能性教案(二十一):

  教学资料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必须”“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今日教师和小朋友一齐来玩游戏,高兴吗?教师期望小朋友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注意与小组内的小朋友合作,能做到吗?

  [说明:新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爱玩的心理,以游戏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二、玩一玩

  1、游戏一:抛硬币。

  提问:这是什么?想明白用这枚硬币怎样玩游戏吗?

  介绍抛硬币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一名小朋友向上抛硬币,其他小朋友猜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教师在实物投影上说明硬币的正面和反面。)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游戏活动。

  交流:刚才在抛硬币时,出现了哪些情景?

  拿起一枚硬币,提问:如果教师把这枚硬币抛起,落下后结果会怎样?(学生猜结果)

  追问:必须是正面朝上或必须是背面朝上吗?(不必须)应当怎样说?(引导学生用“可能”“也可能”说说游戏的结果)(板书:可能)

  [说明: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尝试用“可能”等词汇进行表达,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游戏二:摸球。

  出示3个红球3个黄球,谈话:(边说边演示)那里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教师把它们放进袋子里,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从袋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怎样?(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结果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能够摸一摸,看看是不是既有红球又有黄球。谁愿意和教师一齐玩?

  示范:教师摸,一学生记录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摸3次)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玩游戏。

  提问:你们摸出的球是既有红球,又有黄球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因为袋子里既有红球又有黄球,所以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小组内学生之间的摸球、猜球游戏,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进取性。经过游戏,再次使学生感受到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设问:如果这个口袋里装3个黄球,3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可能是红球吗?(板书:不可能)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摸球,验证结论。

  拿出装有6个红球的袋子,问: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必须是红球)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吗?(不可能)(板书:必须)

  谈话:请小朋友拿出这样的袋子,小组合作摸5次,看看结果怎样。

  反馈:从这个袋子里摸出的必须是红球吗?

  活动小结。(略)

  [说明:以“提出猜想—摸球活动—解释说明”的方式,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可能”“必须”“不可能”的含义,明确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伴着思考活动,探究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数学思考得到充分的发展。]

  3、游戏三:转转盘。

  出示转盘,谈话:这是一个转盘,分为红色、黄色、蓝色等三个区域,请小朋友想一想,转动指针,最终指针会停在哪里?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转动指针,看指针可能停在哪个区域。

  学生交流后,小结:指针可能停在蓝色区域,也可能停在黄色区域或红色区域。

  [说明:让每个学生动手试一试,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指针可能停留的区域,强化学生对“可能性”的感知,增强了合作意识。]

  三、辨一辨

  多媒体出示装有不一样颜色球的三个口袋(①2个红球,3个黄球;②2个蓝球,3个红球;③5个黄球),以及蓝猫、淘气、菲菲确定从口袋里摸球情景的画面:

  蓝猫: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必须是黄球。

  淘气: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黄球。

  菲菲: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黄球。

  (1)小组讨论:蓝猫、淘气、菲菲各摸的是哪个口袋?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2)全班交流。(略)

  [说明:以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提出问题,增加了学习活动的情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经过说理,学生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感受得到了加深。]

  四、放一放

  谈话:教师那里有一些红球和绿球,你们能按要求把球放在袋子吗?

  (1)往口袋里放一些球,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必须是绿球。

  (2)往口袋里放一些球,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

  (3)往口袋里放一些球,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绿球。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完成操作,并说明理由。

  [说明:让学生根据事件发生的结果推想条件,又一次加深了学生对可能性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本事。]

  五、说一说

  提问: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事情必须会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能用“必须”“不可能”或“可能”说一句话吗?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可能、不可能或必须发生的事情。只要我们平时多学、多问、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六、课堂总结(略)

  可能性教案(二十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用“必须”、“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在观察、猜测、验证、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探究和合作的本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本事。

  3、在主动参与丰富的数学活动中,获得进取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描述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日这节课我们要继续进行小组评比,看看哪个小组能成为今日的优胜小组。你们猜想一下哪个小组可能获胜呢?

  生:我们小组必须获胜。

  生:我觉得我们小组可能获胜。

  师:看来同学们都想获胜,此刻我们每个小组的智慧星都是0,所以此刻我们只能说你们小组可能会赢。但陈教师相信只要你们奋力,你们小组就必须会获胜的。

  二、自主探索

  师:实际上,在日常生活当中,像这样不确定确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齐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学生活动(一)

  师:此刻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教师那里有2个袋子,里面装了相同数量的球,我把咱班同学分成两大组,男生组和女生组。分别找表现最好的五名男生和女生来做这个游戏,每人上来摸一个球,谁摸到白球就给哪一组加一面小红旗。

  (选五名男生和女生上讲台上来摸球。找一名同学上来统计男生女生成绩。结果女生摸到5个白球,男生摸到4个白球1个黄球。)

  师:同学们,此刻哪个组赢了?

  生:女生。

  师:男生不是很高兴,那你们想想是因为你们男生运气太差,还是因为袋子里有什么秘密?

  生:有秘密。

  师:有什么秘密,谁想来说?

  生:我认为女生袋子里全是白球,男生袋子里有白球和黄球。

  师:那我们一齐来看看是不是像你们说的这样。

  (把女生袋中的球全部倒在玻璃缸中,学生很天然发出:啊!全是白球!)

  师:那女生从袋里抽出的球颜色能确定吗?

  生:能。

  师:必须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的。

  师:那就是确定的,必须能摸出白球来。

  (板书:确定:必须)

  师:不可能是什么颜色

  生:黄色。

  师:对啊,不可能摸到黄色的或其它颜色的球。

  (板书:不可能)

  师:我们再来看男生袋里的秘密。

  (把男生袋中的球全部倒进玻璃缸中,学生又很天然发出了:啊!有白球也有黄球!)

  师:那么男生抽到的结果确定吗?

  生:不确定。

  生:可能摸到白球,可能摸到黄球。

  师:对啊,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板书:不确定:可能)

  师:你们说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同学们想一想男生袋中的球应当怎样装这个游戏就公平了?

  生:从男生袋中拿出几个黄球放到女生袋中。

  生:把男生袋中的黄球都拿出来。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你看教师这样做行吗?

  (把男生玻璃缸的3个黄球拿出2个,再往玻璃缸不断加入白球。)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公平了吗?结果会摸出什么球?

  生:不公平。还是有可能摸出白球,也有可能摸出黄球。

  师:这个同学说的太好了。无论有多少白球,只要有黄球存在,就有可能摸出黄球。(师拿出男生袋子中的黄球。)

  师:这样公平了吗?

  生:公平了。

  可能性教案(二十三):

  教学目标

  1、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必须(肯定)、可能、不可能作出确定。

  2、经过小组活动并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必须(肯定)、可能、不可能作出确定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作出正确确定。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立刻就要到了,为了庆祝六一,教师决定在咱班举

  办六一儿童晚会,你想表演什么节目呢

  生:唱歌、跳舞……

  师:如果教师给你规定三个节目:唱歌、跳舞、朗诵,那你想表演什么节目

  呢

  生:唱歌、跳舞、朗诵……

  师:如果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自我要表演的节目,你还能确定自我要表演的

  节目吗

  生:不能。

  (二)探求新知,合作学习

  师:盒子里有三张卡片,上头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让我们来抽一抽吧!

  课件出示:

  师:首先,猜一猜你会抽到什么

  生1:可能抽到唱歌

  生2:可能抽到跳舞(多找生说一说)

  生3:可能抽到朗诵

  师:这时我们都是可能抽到什么时候(板书:可能)

  师:好!此刻我们就开始进行抽签。

  师拿着箱子,指名生去抽签,并读出自我签上写的节目。

  生:抽到唱歌

  师:唱歌让生(XX)抽走了,你还可能抽到唱歌吗

  课件出示:

  生:不可能(板书:不可能)

  师:接下来你再抽,会抽到什么呢

  生1:可能抽到跳舞

  生2:可能抽到朗诵(多找生说一说)

  师指名让生前去抽签,并读出自我签上写的节目

  生:抽到朗诵

  师:唱歌和朗诵都被抽走了,只剩下跳舞了

  课件出示:

  接下来你会抽到什么呢不可能抽到什么

  生:抽到跳舞,不可能抽到唱歌和朗诵

  师:是可能抽到跳舞,还是必须抽到跳舞

  生:必须(板书:必须)

  师:我们在什么地方用到过可能、不可能、必须这三个词语

  生:在生活中

  师:那么,我们今日就认识了解一下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三)自主探究,巩固新知

  1摸球抽奖

  师:大家都抽过奖吗

  生:抽过

  师: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抽奖箱

  师:那里面有三个球,三个球的颜色分别是红、黄、蓝,咱们就真的来一次摸球抽奖。那么请同学们来摸球,摸到哪种颜色的球,就把球和相应的奖品送给你。请同学们利用今日所学知识用数学语言说说你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生1:可能会摸到红色

  生2:可能会摸到黄色

  生3:可能会摸到蓝色

  生4:三个球都有可能摸到

  师指名生来摸

  生摸出来,团体说黄色

  师把黄球和黄色的奖品送给生

  师:谁来摸

  生:举手

  师:指名生并问,你会摸到什么球

  生:可能摸到红色和蓝色的球

  师:你会摸到黄色的球吗

  生:不可能

  生摸出

  师: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什么颜色的球

  生齐答蓝色

  师:把蓝球和奖品一齐送给生

  生:感谢教师

  师:不客气,真有礼貌

  师:指名生,这次让你摸,你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生:我必须会摸到红球

  师:你还能摸到黄球和蓝球吗

  生:不可能

  师:该生的奖品下课再给你

  2、师:我那里还有几个箱子,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生:必须是蓝色!

  师:请确定

  生:正确

  师:请坐

  师: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生:必须是黄色

  师:请确定

  生:正确

  师:请坐

  出示课件,指名生回答

  生: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蓝色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出示课件,指名生回答

  生:可能摸到蓝色、红色、黄色

  师:说的真好!

  今日我们把四个箱子都放在那里,摸哪一个更好呢

  必须要摸出黄色球!

  生:2号箱

  师:必须要摸蓝色球!

  生:1号箱

  师:可能摸到红色球!

  生:3号和4号箱

  师:为什么

  生:因为3号和4号箱里都有红色的球!

  师:不可能摸到红色球!

  生:1号和2号箱

  师:为什么

  生:因1号和2号箱子里没有红色的球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

  3、(1)猜一猜,硬币在谁的手中

  师:我们做游戏放松一下,那里有一枚硬币,我再找两名同学跟教师一齐做游戏

  指名两生

  师:在两名同学手中放有一枚硬币,猜一猜放谁手中了

  师:谁能利用今日所学的知识,用数学语言完整的表述一下答案

  生:可能在XX手中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此刻我们就揭晓答案,让XX展开手(空的没有),谁能表述一下答案

  生1:必须在XX手中

  生2:不可能在XX手中

  师:回答的真棒!请坐

  (2)装球游戏

  师:设计要求(每个游戏只能向袋子里放入6个球)

  1、2组设计出“必须”摸出蓝色球的游戏

  3、4组设计出“不可能”摸出红色球的游戏

  5、6组设计出“可能”摸出黄色球的游戏

  生:动手操作

  师:指名各组生代表上讲台进行作品展示,其他生运用数学语言说说如果摸球,会摸出什么球

  师:教师也设计了一个游戏,把不一样颜色的跳棋放入了两个盒子里,让大家去摸

  出示课件

  生:回答

  4、小组讨论交流

  师:想一想生活中在什么情景下出现可能

  在什么情景下出现不可能

  又在什么情景下出现必须

  生讨论交流

  指名生回答

  师:以上几位同学对所学资料理解的十分透彻

  师小结:有,不全部是,在不确定的这种情景下是可能;不存在,没有的事叫不可能;100%的事,一点含糊都没有的事是必须。并让生举例子说明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闯关活动

  第一关说一说指针可能停在哪种颜色上

  答:可能停在蓝色、粉色、绿色、黄色上

  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掷一次,可能掷出哪些数字

  答:可能掷出1、2、3、4、5、6

  第二关

  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是什么连一连

  第三关确定下列事件(必须的打√,不可能的打×,可能的打○)

  2、听故事,体验生活中的可能性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古老王国的监狱里关着一位犯人,这个犯人即将被行刑。这个国家有一条十分趣味的法律规定:在每个犯人被执行死刑之前给他一次机会,用抽签来决定自我的命运。在装签的盒子里有两张纸条,一张写着“生”,一张写着“死”。

  犯人摸到“生”就释放,摸到“死”就杀头,这两种可能性都有,可是很可惜,这个犯人有一个仇人,这个仇人想要他死掉,偷偷地把“生”这张纸条换成了“死”,结果两张纸条都是“死”,那么,犯人不管摸到哪一张,他的死是可能的还是必须的临刑前,如果法官让他抽签,你们猜他抽到的是什么

  这个犯人很聪明,当他从好朋友的口中明白了这件事后,想了一夜,最终想出一个好办法,第二天,当他抽到了签,他没有把纸条打开,而是一下子把纸条吞进肚子里,因为剩下的这张纸条是死,法官不明白换纸条的事,根据剩下的是死,所以法官推断犯人吃下的纸条必须是生,此刻犯人可能死吗

  师:讲故事并随时问生

  生:听故事并回答问题

  3、师生一齐欣赏生活中的数学

  (1)地球每一天必须都在转动

  (2)阳光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3)花可能落在每个人手中

  (4)谁在撒谎母鸡必须能下蛋,公鸡不可能下蛋

  (5)我上这辆公交车,会不会有座位呢可能

  (五)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可能性

  可能不可能必须

  可能性教案(二十四):

  教学资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1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确定并能简单地说出原因。

  2、学会列举记录简单事件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学生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4、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5、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本事。

  教学重难点:

  1、学生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2、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和表达自我的思考过程的本事。

  主要措施: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实验研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资料:

  课本第105页例1、例2,练习二十四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必须(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确定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本事和逻辑推理本事。

  教学重难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确定。

  教学准备:

  学具:(学生6人为小组)每组准备例1中装有八颗红棋子的纸盒1、装有红、蓝、黄、绿三种颜色棋子各两颗的纸盒2。

  教具:扑克牌、视频展示台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猜牌游戏

  展示红桃a、黑桃a、方块a、梅花a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a。

  学生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意见。

  师:你们有不一样的意见,但谁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自我是对的吗?(没有)所以,咱们应当在回答时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可能)这张牌有哪几种可能?让学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它可能是红桃k吗?(板书:不可能)

  展示四张红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a。

  能说得肯定一些吗?为什么这么肯定?(板书:必须)

  它可能是黑桃a吗?

  2、小结展题

  可能、不可能、必须是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景,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我们要学会结合实际和自我的经验进行正确地确定,并能回答一些问题。

  二、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展台出示主题图引入:元旦节快到了,我们班要筹备开一个元旦庆祝会,会上每人表演一个节目,有唱歌、跳舞、朗诵、相声、小品、其它六种节目类型,怎样确定出谁表演那种节目呢?请观察图后说一说方法。

  (2)小组讨论:如果让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结果?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

  (4)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六种可能的结果。

  2、确定性事件

  (1)操作学具盒一

  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纸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10次。

  (2)你得出什么结果?从1号盒子里必须能取出红棋子吗?为什么必须能?还会取出其它颜色棋子吗?为什么?

  3、不确定性事件

  (1)操作学具盒二

  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纸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10次。

  (2)你能确定每次取出什么颜色的棋子吗?

  (3)指导自学例1主题图,回答书上问题。

  4、初步运用

  (1)练习二十四第2题

  ②小题只要不涂蓝色都正确,③小题只要涂黄色数量不超过4个都正确。

  (2)师:在生活中确定可能性,我们能够用“√”表示“必须”,用“×”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势)

  ①“地球每一天都在转”,请你对这句话的做出确定。师说明理时介绍课外知识。

  ②小组讨论学习。

  ③全班统一订正,说说理由。

  三、综合运用

  1、游戏:你说我确定

  ①师生游戏。师出题,生用手势确定。

  ②生生游戏。

  指导:两人一组,像课本108页3题图中两人那样。

  2、教育学生丰富自我的知识面

  师:经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确定得正确与否与自我的经验、知识联系得十分紧密,所以,同学们要多看书丰富自我的知识面,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做个有心人。

  3、用“必须”、“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我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明白了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景:可能、不可能、必须。并且能结合实际情景对一些事件进行确定。其中“不可能”和“必须”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确定,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确定,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景。

  可能性教案(二十五):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过猜球、摸球、装球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本事目标:尝试用“可能”、“不可能”、“必须”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培养初步的确定和推理本事。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构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活动准备:

  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1号、2号袋(分里外2层)、一个小篮。

  教师准备一个黑袋子、3个透明袋、得星榜、图片、转盘等。

  活动过程:

  一、猜球游戏

  谈话:小朋友们,今日这节课刘教师和大家一齐来做游戏,好吗?我们还设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6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得星最多,合人得最默契。先来玩第一个游戏。猜球在哪只手里。

  学生有的猜左手,有的猜右手。

  提问:必须在右手吗?(不必须)从游戏中,你们发现“猜球”时会出现什么情景?

  小结:也就是说,在教师摊开手之前,你们只能是猜测,球可能会在右手,也可能会在左手,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可能性”。(板书课题)

  [析:着眼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悬念的“猜球”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资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天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摸球游戏

  1、用“必须”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谈话:刚才我们玩了猜球游戏,下头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拿出一个黑袋子,内有4个红球)猜一猜,这个袋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呢?

  指导学习摸球:先搅几下,摸一个,拿出来。放进去。搅一搅,再摸一个,拿出来……

  引导:为什么在这个口袋中,XXX摸到的都是红球呢?(生猜测)同意他的猜测吗?我们一齐业验证一下吧!(请XXX把里袋拎出来)

  小结:对了,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出示图)那任意摸一个球,会怎样呢?(板书:必须是红球)

  2、用“不可能”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谈话:你们也想来玩这个游戏吗?好,请组长拿出1号袋子。可是,在摸球之前先扣清楚摸球规则:由组长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搅几下,然后任意摸出一个,并告诉你们小组的同学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依次传给其他组员摸,明白了吗?就让我们比哪组合作得最好?开始吧!

  (让学生分组摸球,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摸球情景: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一组摸到了什么球呢?(黄球和绿球)

  提问:那你们能在这个袋子里摸到红球吗?为什么?

  提问:请组长拿出里袋,看看是什么球?(黄球和绿球,随即出示图)

  提问:能摸到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是红球)

  (请组长把黄球和绿球倒入小篮中,以供装球游戏中使用)

  3、用“可能”来描述摸球的结梦想,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谈话:大家说得真棒!想不想继续摸球?请拿了2号口袋,试试你会摸出什么球呢?记住要按刚才的规则摸啊!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摸球情景:你们摸到了什么颜色的球(黄球和红球)

  提问:猜一猜,教师在袋子里装了什么颜色的球请拎出里袋验证一下。

  小结:袋子里装有黄球和红球,(出示图)你能摸到红球吗?那必须是红球吗?那会怎样呢?(板书: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小结:经过摸球游戏,我们发现如果袋子里都是红球,任意摸一个,必须是红球。

  如果袋子里有黄球和绿球,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如果袋子里有红球和黄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分析:经过三次不一样资料的摸球游戏,学生主动亲历了摸球、猜想、验证、归纳等整个游戏过程,从中真切地体验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理解了“必须”、“可能”、“不可能”等词语的含义。]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

  (1)(出示装有2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瞧,在这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必须黄球吗?那会怎样呢?

  (2)(出示有2个绿球和3个红球的袋子)那从这个袋子里必须能摸出黄球吗?么?

  (3)(出示装有5个黄球的袋子)这个袋子呢?为什么?

  小结:让我们来看看此刻各小组的得星情景,问:猜一猜哪组有可能夺得今日的最佳合作奖?那这一组必须会是今日的冠军吗?对!在比赛还没有结束前,我们每个小组都有可能获胜,大家可要继续奋力啊!

  2、转盘游戏。

  提问:在转盘转动之前,先猜一猜它会停在哪里呢?请你用力转动转盘,让它天然地停下,看看最终的结果。

  提问:经过这个转盘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

  (发现指针可能指在蓝色区域,也可能指在黄色区域或红色区域。

  3、装球游戏。

  谈话:前面我们玩了摸球游戏,接下来我们要来装球,根据教师出示的要求,请先在小组内讨论,应当放什么球,不应当放什么球。讨论好了请组长把小篮里的球装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装球活动,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个球,必须是绿球。

  (2)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绿球。

  (3)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

  每次装球后,请组长把透明袋举起,展示本组装球情景,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装球,教师相机引导、鼓励。

  4、联系生活。

  谈话:小朋友们,今日我们经过玩一玩、猜一猜、说一说,学会了用“必须”、“可能”、“不可能”来表述游戏中的各种情景,那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必须会发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也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下头请小朋友们举例说说!

  小结:我们来看看今日的冠军是哪一组?那下次他们也必须是冠军吗?可能会出现什么情景呢?

  [评析:安排四个形式各样、有层次,有坡度的巩固练习,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进取、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够得到始料未及的自我体验,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一样的学生得到不一样的发展。

  四、总结

  总评: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的动词。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这在“可能性”一课中得到了充分体同。课堂上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程为主线,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他们在趣味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感悟。

  一、在活动中体验

  先从学生熟悉的、亲切的猜球游戏中天然引出具有数学意义的关系和特征,让他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然后让学生经过摸一摸(摸球)、猜一猜(袋中装有什么颜色的球)、拎一拎(验证)、练一练(说说摸球的结果)、转一转(转转盘)、装一装(按要求装球)、说一说(生活中有关可能性的事件)等实际操作活动,以此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到达知情合一;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获得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能够用语言来描述事件发生的三种情景:“必须”“可能”“不可能”。

  二、在活动中思考

  赞科夫提倡:“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可能性”的教学中;给予学生克分活动的同时,利用“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设置一些“跳一跳、摘果子”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学生进行摸球游戏时,让他们猜一猜:口袋里放有什么颜色的球?然后拎出里袋来验证,再让他们说一说:那任意摸一个球,会怎样呢?让学生经历“体验一猜想一验证一归纳”的过程,为学生供给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的空间,养他们探究的本事以及科学的态度。

  三、在活动中应用

  “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个观点充分证明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并且,学以致用不止于结尾或课后,只要运用得当、适宜,同样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精彩效果。在“可能性”的教学伊始,教师就设立得星榜,看哪组合作得最默契,为新知的应用埋下伏笔。练一练后;教师小结各组得星情景;请学生猜一猜哪组有可能夺得最佳合作奖?这一组必须会是冠军吗?让学生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策略,并且把所学的知识灵活服务于课堂常规教育,顺势鼓舞每组的士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挑战欲。课尾时再次小结:今日的冠军是哪组?下次他们也必须是冠军吗?也是起到同样的效果。从而帮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可能性教案(二十六):

  教学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04页~105页《可能性》。

  教学目标:

  1、经过猜测和简单实验,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结合自我的经验对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用“必须”、“不可能”、“可能”做出确定,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确定本事、语言表达本事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教学重点: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教学难点:用“必须”、“不可能”、“可能”去正确确定事情发的的确定与不确定。

  教具学具准备:正方体盒子;乒乓球;抽签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硬币,和同学玩猜硬币在左手还是右手的游戏。教师伸出左右手,让学生猜,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硬币可能在左手里,也可能在右手,使学生在趣味的游戏中初次体验“可能性”,直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然后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齐学习“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体验可能性

  1、创设“庆祝元旦”的情景,体验“可能”。

  2、开展摸球活动,体验“必须、不可能”.

  体验一:教师拿出已准备好的黑色口袋和乒乓球,和同学们一齐玩摸球游戏。教师先让学生猜口袋里装的是什么,然后摇一摇主学生摸一个,学生看到了摸到的是黄色的,然后放进去,再摇一摇让学生再摸一个,又是一个黄色的,第三次摸之前先让学生猜一下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同学生都会一口同声说出是黄色的,摸出来验证一个果真是黄色的。这时教师问如果我们一向重复这个游戏的话,结果都是怎样的呢,学生会答出,结果是一样的,都摸出黄色的球,之后问,为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都是黄球必须)

  体验二:教师再拿出一个口袋,把白色的乒乓球放在里面,让学生来摸球,猜球。教师问,从这个袋子里有没有可能会摸到黄色的球,学生回答不可能,教师之后问,为什么不可能呢,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板书:没有白球不可能)。

  三、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1、请同学用“必须”“不可能”“可能”来说一说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同学认真听,看谁说的又对又多。然后各组总结选出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请你当判官,让学生用“必须”、“不可能”、“可能”来确定几种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现象并说说理由。(课本105页例2)

  (地球每一天都在转动;我从出生到此刻没吃过一点东西;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世界上每一天都有人出生;地震的发生;阳光从西边升起。)

  3、举手活动

  (1)让大家必须只能看到左手。

  (2)让大家必须不可能看到左手。

  (3)让大家必须可能看到右手。

  (在简便愉快的举手活动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本事)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知。

  (1)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颁发“爱学习、会学习小组奖”,将“可能性”的研究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并使学生把学习兴趣延续到下一节课。

  板书设计:

  可能性

  可能必须不可能

  可能性教案(二十七):

  【教学资料】

  教科书第119页—120页的例1、2、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过猜测、试验、验证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转转盘中的可能性大小与圆盘圆心角所对的面的大小有关。

  2、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本事和分析本事。

  3、经过试验活动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态度,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前我们一齐来回忆一个经典的成语故事——《守株待兔》,请同学们认真的观看,看完后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出示故事视频)

  学生认真观看故事

  师:农夫天天在那里等着捡兔子,他会等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生发表自我的看法,教师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说“什么都等不到”或者是“可能会再捡到兔子”,教师要继续追问,这两种情景的可能性谁大谁小,并要求学生说明原因。)

  师: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今日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可能性的相关知识大小。(揭题:可能性)

  师:那么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究竟有多大,我们怎样样来确定呢?依据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日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二、教学新课

  1、转转盘猜测

  师:同学们喜欢转转盘吗?此刻我们就一齐来做转转盘的游戏。

  (依次出示不一样的转盘,第一次出示平均分成两份有两种颜色的转盘,然后出示平均分成四份有四种颜色的转盘,最终出示没有平均分的转盘,可是也有四种颜色。)

  师:分别出示第一和第二个转盘,分别问学生指针会停留在哪里?

  生根据自我的猜测和理解说出自我的见解。

  师:此刻请同学们看看这第三个转盘,看看它与前面两个有什么不一样?指针可能停在哪儿?有几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跟上头两个转盘一样,也是4种可能,因为这个转盘虽然分成了四个小份,依然仅有4种颜色。

  师:那转动转盘后指针最有可能停在哪种颜色上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猜测最有可能停在蓝色区域,因为它占的面积要大些;而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小,因为它占的面积要小些。

  师:也就是说可能性的大小与面积的大小有关,对不对?

  引导学生说出占的面积越大,可能性就越大,占的面积越小,可能性就越小。

  2、教学例1(摸乒乓球游戏)

  师:我们明白在节气之日时各商场都会搞一些抽奖活动,下头我们也一齐来感受感受抽奖时期盼重奖的那种急切心境。

  (介绍奖品种类有:自行车、洗发水、香皂、纸巾)

  师:如果是你来抽奖,你觉得你会抽到什么?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中其中一种,也可能会说四种都有可能,教师注意追问原因。

  (教师请7个学生上来抽奖,然后再根据中将情景进行分析每一类中将的可能性的大小。分析完后引导学生说出:纸巾最容易得到,自行车最不容易得到。因为纸巾的份数最多,而自行车在里面的份数最少。)

  师生共同总结:份数越多,中将可能性越大;份数越少,中将可能性越小。

  师:如果要想使转到每一种奖品的可能性差不多,应当怎样办?

  引导学生说出:使每一种奖品在盒子里面的份数相同。

  3、教学例2(摸牌游戏)

  师:同学们都明白咱们的魔术大师刘谦吧,他玩儿这个扑克牌是玩得相当出色的,这节课我们也一齐来玩玩儿扑克牌吧!

  教师出示黑桃A,K,Q,J和方块A,让学生认识这些牌。

  教师边和牌边说:把这几张牌和好后,请你从中任意抽出一张,抽出的牌会有哪几种可能?

  引导学生说出:可能会抽到黑桃A,也可能会抽到黑桃K、黑桃Q、黑桃J或方块A,也就是说每种牌均有可能被抽到。

  教师追问:那抽到黑桃的可能性与抽到方块的可能性哪一个大?

  学生猜测:抽到黑桃的可能性大。

  教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亲自来摸一摸。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摸牌游戏。

  提出要求:把5张牌和好后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做好记录后把牌放回去,和好后再抽,轮流摸5次。

  引导学生回答:经过观察,发现抽到黑桃的次数比抽到方块的次数要多,也就是说抽到黑桃的可能性比抽到方块的可能性要大。

  教师追问:经过验证我们明白了刚才同学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但为什么抽到黑桃的可能性比抽到方块的可能性要大呢?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黑桃有4张,而方块仅有1张。

  教师继续追问:也就是说在那里是什么决定了可能性的大小呢?

  引导学生回答出是“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可能性的大小,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可能性越小。

  教师:请大家继续观察这些表格,你认为抽到方块A的可能性和抽到黑桃A的可能性哪一个大?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回答:抽到方块A的可能性和抽到黑桃A的可能性差不多,因为它们在这5张牌中都仅有1张,数量是相等的,所以可能性的大小就差不多。

  教师小结: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不仅仅面的大小能决定可能性的大小,并且数量的多少同样能够决定可能性的大小。

  4、教学例3(抽图片游戏)

  师:此刻我们一齐来玩一玩抽图片的游戏

  教师出示7张图片,其中1张燕子、4张虎、2张大象,

  由于有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不难回答出:取到虎的可能性要大些,取到燕子的可能性要小些。

  教师:那任取一张,必须能取到虎吗?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虎的张数要多一些,可是不必须每次取到的都是虎,也有可能取到燕子或大象。

  请学生上来抽一抽后引导学生回答:取到虎的可能性大,并不能保证必须能取到虎,所以取到虎的可能性再大也只是一种可能性,不能把它和确定现象等同起来。虽然取到燕子的可能性最小,可是任取一张不等于必须不能取到燕子。因为每一种画片都有可能被取到,哪怕它取到的可能性十分小,可能性小不等于不可能。

  (引导学生小结:不确定现象与确定现象是有区别的,可能性再大也是一种可能,不能保证必须能抽取到;可能性小也是一种可能,不等于不能抽取到。)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

  2、课堂活动第2题

  3、练习二十五第5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情景图。

  教师: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是甲还是乙?为什么?

  四、小结

  教师:在今日这节课上,你又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五、作业布置

  练习二十五第2,3,4题。

  《可能性》教学反思

  《可能性》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初步认识,要使学生对随机现象有初步的理解,必须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概率的意义,所以我十分重视过程性目标的达成。让学生经过猜测、体验、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则是不确定的。能用"必须"、"可能"和"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活动中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经过不断学习和交流,使我对统计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学中,应奋力做到以下几点:注重体现统计资料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统计资料具有十分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经过选择现实情景中的数据,使学生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注重对学生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探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注重统计资料的真实性

  统计实际上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定量刻画和把握,其结果通常都是真实可靠的数据,这些数据一般都能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和发展趋势。在学生统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让学生切实感受数据的客观性和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公正性。

  注重在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合理使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知识和方法,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将统计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融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在进行统计教学时,我们要重视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让每位学生经历统计的每一个环节。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学知识生活化。

  “必须”、“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忙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先创设了学生喜爱的猜牌魔术情境导入新课,又设计了一个学生很常见又喜欢的摸奖活动,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的活动中,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必须”“不可能”“可能”的意思。而在练习巩固阶段,我又设计了闯三关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课堂教学活动化。

  “以活动为中心”是大教育家杜威的“三个中心论”思想体系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活动贯穿始终,实现主角转换。课堂上经过引导学生“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体验与确定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性。同时,又让学生将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及时抽象概括出来,上升为数学知识,体现了学生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学生学习自主化。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这节课的设计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主动性,在“导”中帮忙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每个环节中,都是学生用自我的双手去操作,用自我的眼睛去观察,用自我的头脑去确定,用自我的语言去表达,学生学得生动而充满活力,主动而富有个性。

  “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我今后的奋力方向是在课堂中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让课堂朴实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浮华。继续奋力吧!

  可能性教案(二十八):

  教学资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必须”“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本事以及初步的确定和推理本事,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准备

  课件、盒子、节目签、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探究新知

  经过趣味游戏,初步感知“可能性”。教师:教师明白,xxx班的小孩们最善于参与各项有意义的活动,这节课我们就从一场精彩的联欢会开始吧!聪明的同学们在联欢会中设置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环节,那就是经过抽签决定要表演的节目类型。同学们想体验吗?

  学生:想!

  教师:先来认识我们的节目签吧!(课件出示节目签)

  学生:有唱歌、跳舞、朗诵。

  教师(课件显示节目签翻转至背面,并打乱位置):请一位同学来抽签。

  教师:请第一位同学来抽签,他会抽到什么节目呢?请大家先猜一猜。学生会对抽签结果进行猜测: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3种情景都有可能。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可能。

  教师(课件翻出中间一张:跳舞或其他签):第一位同学抽到的是什么节目?

  学生:跳舞。

  教师:为了节目不重复,被抽去的跳舞签就不放回去,还剩下两张签。接下来该第二位抽签了,她可能会抽到什么呢?

  学生:唱歌和朗诵都有可能。

  教师:确定吗?

  学生:不确定。

  教师:还可能抽到“跳舞”吗?

  学生:不可能(板书:不可能)。

  教师:理由是?

  学生:因为两张签里没有跳舞。

  教师:我请第二位同学抽取一张。(抽后汇报结果)(课件翻开第一张:朗诵)。

  教师:请第三位同学抽签。此刻只剩最终一张了,第三位同学会抽到什么呢?

  学生:唱歌(必须是唱歌)。

  教师:能确定吗?为什么?(教师板书:必须)

  学生:确定,因为仅有一张签,必须是唱歌。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用“可能”“不可能”“必须”来描述抽签的情景。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现象,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可能性。(板书:可能性)(设计意图:“可能性”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空白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具有一些简单随机现象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那里用学生熟悉的“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教学,让学生在猜测中感受,在活动中明晰,以构成对“可能性”的初步认识,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实践验证,领悟新知

  1.摸球实验

  教师:教师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游戏盒子(出示盒子),从盒子里我们也能找到可能性的知识。

  教师:(摇动盒子,盒子里是什么?学生回答!再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红色乒乓球)这是教师为同学们特制的——红色乒乓球。如果教师将这个红色的乒乓球放进盒子,你想摸出红色的乒乓球吗?

  学生:想!

  教师:如果盒子里一共有六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红色乒乓球,你从盒子里任意摸取一个,会有怎样的结果?

  学生:必须会摸到红色乒乓球。

  教师:理由呢?

  学生:因为盒子里全是红色乒乓球,只能摸出红色乒乓球。

  教师:如果游戏盒子变了(出示4红2黄),想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红色的乒乓球,摸取一次会有怎样的结果?

  学生:可能摸到,也可能摸不到。

  教师:想试试吗?为什么?

  学生:想,因为结果不确定。组织学生体验摸球过程,每摸出一个记录一个,并将球放回去,摇匀后再进行下一次摸球试验。(引导学生摸球时不偷看,说明将球放回去是为了确保条件不变,摇匀是为了公平)

  教师:游戏盒子再变一变,变成了——3红3黄(课件出示),从盒子里任意摸取一个乒乓球,能摸到红色乒乓球吗?必须会摸到吗?

  学生:可能摸到,但不必须。组织学生再次体验摸球过程,并记录,如果连续出现几次红色球或者黄色球,提问:下一个必须是红色球或黄色球吗?让学生感受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每次发生的结果与上一次结果没有直接关系。

  教师:变!——游戏盒子里面的乒乓球变成了这样,1红5黄(课件出示),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还会摸出红色乒乓球吗?理由是?

  学生:可能摸到!因为盒子里有红色乒乓球。组织学生再次体验摸球过程,并记录,让学生再次感受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体会每次发生的结果与上一次结果没有直接关系。

  教师:如果盒子里有10个黄球1个红球呢?还有可能摸到红球吗?学生:有可能。

  教师:如果盒子里有100个黄球1个红球呢?还有可能摸到红球吗?如果盒子里有1000个黄球1个红球呢?10000个黄球1个红球呢?还有可能吗?

  学生:有可能。

  教师:如果去掉这个红球呢?还能摸到红球吗?

  学生:不可能。(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猜测、试验、交流的机会。在交流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用可能、不可能、必须等词语描述摸球的各种情景。)(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经过简单实验的比较,让学生亲历猜想、实践、验证、交流,丰富学生对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体验,初步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和可能性的大小。)

  2.猜球实验。

  教师:盒子又变了,变成了……是教师直接告诉你们结果呢?还是我供给一个线索你们自我想办法猜出盒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供给线索,自我猜。

  教师:(出示课件)线索是,可能与A盒子、B盒子或者C盒子中的某一个完全相同,到底与哪个盒子相同呢?怎样办?

  学生:从盒子中摸出一个球。

  教师:试试看。(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球,并出示所摸出的球)。明白是哪个盒子吗?学生:不能确定,可能是A盒子、或者C(B)盒子,但能够排除B(c)。

  教师:不确定,怎样办?

  学生:再摸一次。学生再次从盒子里摸球,并出示结果,确定盒子,如果还无法确定,就继续摸球,直到能够确定是A盒子为止。

  3.放球实验。

  教师:同学们还想继续玩吗?

  学生:想。

  教师:可是教师的游戏盒子变不了了,想请同学们帮忙制作游戏盒子,愿意吗?

  学生:愿意!

  教师:但制作游戏盒子需要遵守规则,请看!(出示课件)按规则作出第一个游戏盒子。(为了方便用此图代替盒子,用磁扣代替乒乓球)怎样放?请同学汇报放球方法。

  学生:放4个红球。

  教师:那第二个盒子该怎样完成呢?(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三人一个小组,用圆形纸片代替乒乓球,在桌子上摆一摆,小组内交流自我的想法,做好小组汇报的准备。请学生汇报。因为结果多样,教师在黑板上操作呈现,并订正。

  教师:用一句话概括所有的做法,能够怎样说?

  学生:只要盒子里不装黄色球就能够了。

  教师:第三个盒子又来啦!又怎样做呢?小组先摆一摆,先在组内交流讨论,再小组汇报。学生汇报,并评价。

  教师:用一句话概括能够怎样说?

  学生:至少要放一个蓝色球但不能全是蓝色球。(放1-3个蓝色球,再放其它颜色的球,直到放够四个球。)(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经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过学习的可能性知识去确定如何放球,感知结果与条件的关系。)

  三、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教师:我们学会了游戏盒子的制作,自我设计一个更加趣味的游戏盒子,课余时间和同学尽情的去研究吧!此刻我们运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吧!

  1.练习十一第2。

  教师:认真读题,独立思考,并分享你的结论。

  学生:可能是1、2、3、4、5、6,这6个数都有可能。教师:朝上的面可能是7吗?0呢?因为?

  学生:不可能,因为没有7,0这两个数。

  教师:如果教师想让掷出的结果必须是6朝上,能够怎样设计呢?

  学生:只要正方体的六个面都写数字6就能够了。

  2.出示第二题,确定对错。

  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描述的是否准确,学生用手势汇报确定结果,团体订正。教师根据问题适当拓展。第四小题,引导学生明确硬币有正、反两面,抛出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是不确定的。(设计意图:经过学生们相互交流、评析,感受数学就在自我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让同学们确定,是让学生认识到客观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与个人愿望无关。)

  四、交流归纳,全课小结

  教师:有一位聪明的将军经过抛硬币让一场战争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胜利,想听这个故事吗?

  学生:想。出示故事,听故事。

  教师:我们抛出的硬币结果是怎样的?

  学生:可能正面、也可能反面朝上。

  教师:而将军抛出的硬币结果是?

  学生:必须是正面朝上。

  教师:聪明的将军巧妙将可能变成了(必须),从而激发了士兵的信心,战胜了强大的敌人。所以信心对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重要,在应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充满信心,经过奋力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就能成功!

  教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十分棒!请同学们对自我优秀的表现做做简单的评价吧!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我看到同学们个个信心满满,能进取的思考问题,大胆的汇报交流,让我们愉快的度过一节趣味的数学课,教师为优秀的你们点赞!也有一句话与你们分享(课件出示),请齐读(人人都有可能成功!)

  可能性教案(二十九):

  教学资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98-99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必须、可能、不可能作出确定,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本事和逻辑推理本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难点是用必须、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教学准备:

  教具:红、黄、绿三色转盘、红色转盘、装6个红球的1号口袋和装3个绿球3个黄球的2号口袋

  学具:红色、黄色纸牌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一张由红、黄、绿三色组成的转盘,提问:“指针转动后,会停在那里?”引导学生用“可能”来回答。之后出示一张红色转盘并提问:“指针转动后,会停在那里?”引导学生用“必须”来回答。其实,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就像玩转盘一样,有时能确定,有时不能确定,今日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揭题: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活动一:教师这儿有两个神秘的口袋,1号和2号,每个口袋里有6个球。教师请12个小朋友分两组来摸,看谁能摸到代表幸运的红球。在摸的过程中引导“怎样第一组的小朋友个个那么幸运,每人都能摸到红球呢?这两个口袋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哪个小朋友敢猜一猜?打开口袋验证。并小结:1号口袋里全是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球必须是红球,2号口袋里没有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板书:必须不可能)

  继续观察2号口袋里面的球,想一想,任意摸一个,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板书:可能)

  活动二:小朋友,经过刚才的摸球游戏,我们学会了用必须、可能、不可能来交流结果。下头我们继续来玩游戏。打开课件竞猜一栏,玩举牌游戏。

  1、必须能摸出黄色的球。

  2、可能摸出黄色的球,可能摸出红色的球。

  3、不可能摸出黄色的球。

  活动三:选取生活中的事例来做一下确定。

  1、下周五会下雨吗?

  2、今日是4月2日,明天是4月3日。

  3、从小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科学家。

  4、因为破环了环境,地球上的人类都消失了。

  活动四:讨论

  1、什么事情必须会发生?

  2、什么事情可能发生?

  3、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

  三、学以致用,内化提高

  1、箱子里要放4个球,摸到黄球有奖,该怎样放?

  2、学校要在4月1日---4月17日之间安排两天开运动会,根据天气情景,你觉得安排哪两天最好?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作业:练习册自练自测

  可能性教案(三十):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第一学段安排的“概率”学习资料主要有: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实验。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学习这部分资料之前,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对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有所认识,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对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语言进行描述,是为下一学段学习概率知识打下基础。

  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是由事件的各种因素决定的。同样摸球,如果某种颜色的球数量多一些,那么摸出这一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对于这些道理,既不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也不能在活动中刻意去追求,必须要引导学生在自我的活动过程中悟出其中的道理。所以,本目标实施的重点是经过一系列活动,逐步让学生悟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

  1、经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摸球游戏,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本事,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法学法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初步构成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直观演示或游戏切入较容易被他们所理解。基于以上理解,我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

  五、教学设计

  本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猜想——验证——推理——运用”。首先,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亲自参与“猜想——验证——推理”这一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感知可能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经过运用这一环节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创设情境,激趣猜测

  一开课,经过“师猜生摸”的摸球游戏,很容易就到达师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教会学生用“必须”“不可能”“可能”来表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2、组织活动,验证猜测

  学生进行了猜测,但猜测的对不对呢、实验是的教师,这个谜底还是让学生自我经过实验来揭晓。学生经过自我的实验,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体会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团体的智慧,又能展示个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环节经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使他们体会与他人交流的欢乐,同时促进学生个人的完善与发展。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这种共同研讨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态度。

  3、实验分析,大胆推理

  善于观察、分析是学生综合本事培养的一项重要目标,学生对自我的实验最有发言权,所以我首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到实物展示台前向全班同学说说,在实验中自我发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而我则从旁协助他们引导他们,帮忙学生理解: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综合运用,服务生活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的数学。可能性问题在儿童的生活中接触还是比较多的。从转盘游戏到摇奖设计,让学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本事,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我的身边,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可能性。这样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自我做主,学生有了更宽广的思维空间,个性化思维将得到充分展现。

  可能性教案(三十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高度社会化,很多的信息数据需要处理,出现许多决策问题需要人们去分析、评价,统计知识及其方法已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每个领域里的策略分析方面,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统计知识已作为数学教育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经。北京市21世纪数学实验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结合生活实例、经过例题的教学对学生渗透有关统计的初步知识,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统计的意义,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可能性》一课是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十单元的资料,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概率知识主要是以直观为主的。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实验,亲自实践、体验,在游戏中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获得有用的概率基础知识,用来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确定和推理奠定基础。

  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如何体现课改新理念进行了进取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游戏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今日这几只小螃蟹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它们都雄心勃勃,想取得胜利,不信你听!(课件)你们说说谁能得第一?(个别发言)要是再来一场比赛呢?

  是呀,在不一样场次的比赛中,每一只螃蟹都有可能取胜,这就是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一齐动手动脑来体会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一)师生共同体验“必须”,“不可能”

  1、我们先来做个摸球的游戏:(出示一个口盒都是粉色球)

  师:我这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谁来摸一个给大家看看?(指名到前面)

  (1)你们猜猜他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2)你说说你有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摇一摇,不能偷看)

  (3)我也想猜猜,你摸出的必须是粉色的。(生拿球)给我点鼓励

  (4)谁还想摸?你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5)我猜必须还是粉色的。

  (6)谁还想来试试?

  (7)你明白这个盒里的小秘密了吗?(指名)想不想验证一下(一个一个拿)

  小结:正像你们所说的,这个盒子里都是粉色的球,任意摸一个,摸出的必须是粉色球。(板书:必须)

  2、师:在这个都是粉球的盒子里,有可能摸出你们刚才所说的黄色……的球吗?为什么?

  小结:是呀,正因为这个盒子里没有黄色……的球,任意摸一个就不可能是黄色的。(板书:不可能)

  (二)小组合作,体验“可能”

  师:在我们摸球的同时,有几个小朋友也在摸球,看看他们是怎样摸的?(录象)

  师:看明白了吗?做这个游戏时应当注意什么?

  不能偷看(一会儿在做游戏时,大家都来做监督员,互相监督,不能偷看。)

  结果怎样办?组长要做好记录。摸到红球就在红球那做个标记……

  你们都等不急了吧,在组长的位子里也有这样的一个盒子,请静静的快把它拿出来,在组长的带领下按顺序摸球,请把结果填在表一中。(小组活动)

  师:我们统计一下,你们组摸到粉球几次,黄球几次(按组说)

  师:观察每组摸到粉球和黄球的次数,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同学一共摸到粉球几次,黄球几次,我们一齐算一算。

  师:我们全班同学一共摸到粉球……次,摸到黄球才……次,你想到了什么?

  师:盒子里两种颜色的球到底有几个,你想明白吗?请组长把球拿出来,数一数。(3粉1黄)把球收到盒子里

  总结:刚才我们同学真了不起,盒子里粉色球的个数多,我们摸到粉色球的次数就多,所以就说,摸到粉球的可能性大(板书)

  相反:黄色球的个数少,摸到的次数就少,所以说,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板书)

  师:请你想一想,盒子里有10个粉色的球,1个黄色的球,摸到粉球的次数会怎样,摸到粉球的可能性呢?

  如果有20个粉球黄球还是1个,这时怎样样?

  如果盒子了全是粉色的球,怎样呢?

  师:大胆的想像如果盒子里粉球黄球的个数同样多,那摸到粉球、黄球的次数会怎样?

  师:你们猜的对吗?我们来验证验证

  请组长在盒子里放上同样多的粉色、黄色的球,能够是2粉2黄,也能够是1粉1黄。剩余的球怎样办?把摸球的结果记录在表2(小组活动)

  师:观察每组摸球的次数,哪个组摸到球的次数比较相近,看着结果,你想说些什么?一齐算出全班摸球的次数,全班摸出粉球……次,黄球……次,你想说什么?是不是像刚才记录的那样相差的很多?

  总结:当粉球、黄球个数同样多时,我们摸到两种颜色球的次数十分相近,可能性也是相近的。

  三、联系生活,学以治用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可能性的问题,有些事情是必须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能确定的。下头我们来做个小练习。

  2、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你能说说吗?

  3、这节课每名同学都能开动脑筋,学到了新知识,那谁最聪明,谁的反映最快呢?我想利用旗子做个小测试,谁愿意参加这个测试?请你快速快速的拿出旗子。

  小结:看来你们的反映的都很快,反映本事都很强。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经过摸球游戏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好多事物具有可能性,期望你们在学习上勤动脑勤思考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创设了“联系、发展的游戏情境”,使全体学生在好奇、趣味的情感体验中有序、有效地完成了试验探究、尝试应用的学习任务。课后将成败进行了反思:

  1、我认为实践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会记忆深刻。所以,我在这节课中创设小螃蟹赛跑、神秘的盒子等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种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摸球的实践活动中来,仅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也才会天然地被学生发现,解决。

  2、课堂上时间分配比较合理,学生参与面广,游戏的广度深度贴合学生的特点,整堂课气氛活跃,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虽然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数学的思维方法还是要渗透的。在计算全班共摸到两种颜色的球各几次时,渗透了怎样计算更简便。

  在第一次师生共同摸球时,就渗透了一些摸球的方法:摇一摇,不能偷看。为后面的小组实践打下了基础。

  4、尊重相信每位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探索空间。

  当然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倾听学生发言时,还不够耐心,有时有抢话的现象。

  2、板书可采用图文结合,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更具体形象地做到表达的有效性、条理性。充分让学生有意识地获取和读懂板书,构成合理的质疑。

  3、课上有些问题的思考价值不高,如“我这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没有依据的猜测,在提问时应少叫几个学生回答。有些问题没有什么思考的价值发,如:“拿出来的球怎样办?”

  4、应当增强个别环节的实效性。第二次合作摸球,应当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的思考,讨论,甚至在摸球的次数上也可增加,从而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中更深刻的.体验到当两种球的数量同样多时,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是相近的。这样能使知识天然的有所升华。

  5、“偶然性”提出的时机不够准确。能够在分析完全班总体情景之后,再回到个别有问题的组,提出“偶然性”的问题,这样学生会更明白。

  可能性教案(三十二):

  教学资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94-9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强学生量化的数学意识。

  2、学会初步预测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4、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乒乓球、布袋、棋子、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课前谈话,狄青百钱定军心

  2、问题引入

  师: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这个故事,抛100钱币,有没有可能全部正面朝上?(生:有可能)

  师:100枚全部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你认为有多大呢?(生:很小)

  师:可能性有大有小。(板书:可能性的大小)

  二、探究与交流

  1、教学例1

  出示例1场景图

  问:裁判在做什么?(猜球。场景再现)

  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能性都能够用12来表示。

  师:你是怎样理解那里的12?

  2、同步体验

  教师拿出一个口袋,向里面放入一个黄球,问: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提问:其中有几个球?其中几个黄球?

  动手摸一摸,边摸边问:这时能够得出结论了吗?

  (袋中放着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2。)

  试一试: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完成后,追问:如果口袋里再放入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

  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

  问: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怎样会不一样呢?(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球的情景分别是两种三种四种,而摸到黄球只是其中的一种情景,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分别是12、13、14。

  问:如果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

  小结:放5个球,其中黄球1个。

  三、迁移与提升

  1、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逐一出示,学生说出各是什么牌)

  问:把这些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讨论后明确: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

  一共有6张牌,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6。

  问:你还想到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小组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汇报一: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展示方法:摸到红桃2的可能性是16,摸到黑桃2的可能性是16,摸到“2”的可能性是13。一共有6张牌,“2”有两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26,也就是13。

  汇报二: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比较练习: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A黑桃2五张,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2、同步练习

  看清楚每个骰子六个面上点数,落下后每个数朝上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自由说一说)

  3、阅读拓展

  阅读教材94、95页,还有什么问题吗?

  出示“你明白吗?”

  四、实践和应用

  1、成语里的数学(用分数表示成语里某个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十拿九稳百发百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2、操作和推测

  口袋里装着白色和黑色的棋子共4个。如果不打开袋子看,你们有办法明白哪种颜色的棋子有几个吗

  根据多次摸的结果,猜一猜口袋里放着什么颜色的棋子?各是几个?

  组织操作,搜集摸球结果,汇总发现。

  指出:在很多重复试验的情景下,它的发生呈现出必须的规律性、运用数据进行推断。

  可能性的大小离不开统计。

  练习:如果指针转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可能有多少次停在黄色或蓝色区域?

  3、活动里的数学

  现场设奖现场抽奖

  学生拿出课前拿到的号码,打开抽奖软件,抽奖中询问:抽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获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在抽出三等奖后再问一个类似的问题。

  4、故事释疑

  可能性教案(三十三):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属于[统计与概率]里中概率的起始知识之一,本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明白随机事件的可能发生的结果,并经过简单的试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确定可能性大小的方法,体会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进行运用。其中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理解数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对于这点认识学生的生活经验高于数学经验,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说数量少的反而出现的次数多时,学生可能将生活经验与之相联系,产生认识的迷惘,一旦处理不好会使整节课陷入混乱状态。所以处理起来要慎之又慎,只要引导学生了解试验少的时候,试验结果不必须与预测的可能性大小相符,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试验结果将越来越接近预测的可能性大小。

  学情分析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构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基本设想,打算经过不一样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去“猜想——验证——感悟”,最终建立起高于生活的可能大小的认识。

  从生活中来,就是尊重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猜球”的情境,勾起学生已有的对于“可能性大小”的认知,初步确定出“数量多的发生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发生的可能性小”。

  生活经验要经过验证才能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其中的“小概率”事件,是提升原有认知的关键之处。所以,我采用了4:2的比例放球,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组织小组摸球,比较、分析数据,体验概括出当摸球次数少时,是有可能发生小概率事件的,但当摸球次数越多原有猜想就越明显,从而使学生站在了数学的高度。最终,经过“摸奖”游戏,让学生体验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最终完成对“概率”的初步体验。

  到生活中去,就是尊重数学的基本使命——去指导,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创设了“闯关游戏”,让数学以生动趣味的形式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简便的氛围里,主动的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确定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经过体会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初步体会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3.经过猜测验证感悟,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本事,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4.经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经过简单的试验让学生感悟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情景,并能作出确定,进行描述与运用。

  教学难点:当小概率时间发生时,如何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明白“当试验少的时候结果可能与预测的可能性大小不相符,但当试验次数不断增加时,结果会越来越接近预测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入可能性大小

  [课堂引入讲究快、趣,需要用最少的时间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引入课题。“猜球”引入能够既增加神秘感,引起兴趣。又能够用最少的时间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二、探讨可能性大小

  1、小组合作验证猜测结果:[这一环节的随机性很强,到底会出现什么情景我们无法料定。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准备好比较合理的试验材料,布置好活动的具体要求。其次,就是预设好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有备无患。不断地引导学生将猜想和试验结果相结合,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猜想的正确性。]

  2、体验单次摸球的不确定性

  [这样设计,能够加大全班学生参与面,激发兴趣,培养发散思维。除了能够体验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还能够体验到可能性大小中,质不变量变的情景。]

  三、运用可能性大小

  [这样设计,除了调节气氛,还能够预留悬念,为后面的思想教育打好基础。]

  四、总结:

  1、在全班同学的奋力下,我们最终闯过了三关。能说说你此刻的感受和你的收获吗?

  2、师小结出示:知识会带给我们智慧和力气,有了它我们人类才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有可能的变成很有可能。期望小朋友好好学习,把获取知识的可能性变为最大。加油吧!

  [这样设计,既能够总领全课,又能够将收获延伸到知识之外。]

  可能性教案(三十四):

  教材简析:

  教材让学生经过实践活动认识某些事件可能发现的机会,并学习有关的统计资料。这是在学生进行过简单的统计和己经初步认识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基础上安排的。教材让学生摸球的实验,引导学生先估计,再实验,从实验中发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在此过程中,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记录数据。

  这部分资料的重点是让学生实验活动中探索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记录数据。这部分资料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探索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中,能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简单确定和适当的解释。

  3、培养学生进取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本事。

  实验活动准备:每组各3个大小相同黄、白球,一个不透明塑料袋,一条蒙眼睛的带子,一个正方体,由正方体上分别两面写上(1、2、3)红、白颜色的小棒各4根。

  教学过程:

  一、活力引人

  师:今日,教师要带每小组到数学乐园去玩个痛快,高兴吗?还要评出合作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二、展开活动,探究问题

  1、活动一:瞎子摸球。

  学生从装有3个白球,3个黄球的袋子里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把球再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

  (1)向学生说明活动要求。

  (2)学生估计白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3)学生按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合作。

  (4)小组内交流: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

  (5)汇报交流:根据你们组统计的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2、活动二:掷骰子。

  学生把两个面上写“l”,两个面上写“2”,两个面上写“3”的小正方体抛30次。

  (1)说明活动要求。

  (2)学生完成表1后由小组长收集,另外三个小组的数据填入表2。

  (3)小组内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4)汇报交流。

  3、活动三:放小棒

  在袋子里放4根小棒,怎样放才可能分别到达下头的要求?

  a、任意摸一根,不可能是红小棒。

  b、任意摸一根,可能是红小棒。

  c、每次任意摸一根,摸50次,摸到红小棒和白小棒的次数差不多。

  (1)学生依次按要求先在小组内讨论,再验证小组内的说法。(在口袋里放小棒)

  (2)汇报交流。

  三、活动总结

  l、由学生评出本次活动中完成得较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2、说说你在这次欢乐的活动中明白了什么?

  可能性教案(三十五):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资料:课本第71-74页的资料。(奖牌给哪组)

  知识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1.让学生经过讨论“奖牌给哪组”,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平均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录像:两个小组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投篮比赛,最终教师把比赛的结果用简单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并提出思考:到底奖牌要分给哪一组?

  2.学生讨论并汇报。有的学生说,第一组投中的总数多,应当发给第一组;有的学生提出相反意见,因为第一组的人多,第二组的人少,不公平。从而得出应当要看平均每个同学投中几个球。

  3.揭题。

  二、探索新知。

  1.让学生尝试解答。

  2.生汇报。

  第一种解法:分别用“总数÷人数”的方法,计算两个小组平均每人投中篮球的个数。

  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投中(5+6+5+4+5)÷5=5(个)

  第二小组平均每人投中(6+5+6+7)÷4=6(个)

  第二种解法: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3.师小结:经过研究奖牌发给谁这道题,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如何计算平均数?

  4.拓展:生活中,应用平均数解答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谁能举例?

  三、巩固练习:

  1.做书本第72页试一试。

  本道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前三天的销售量与今日的进货

  量之间有什么联系。根据前三天卖出冰糕的平均数来进货的,但不是唯一的。比如,能够联系气温的升高,能够联系休息日等问题。

  2.做书本第73页练一练第一小题。

  先让学生尝试解题,再汇报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在统计表上直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Copyright © 2016-2024 www.nan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南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70253号-1

部分内容来自得培资料和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