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影响详解(一):
1:对近代经济的影响
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促使了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对近代军事的影响
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3:对近代政治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对近代文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200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洋务运动的影响详解(二):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洋务派创办的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不仅仅能够起到抵制外国经济资本入侵的作用,还进一步地加快中国的封建经济的瓦解速度;洋务运动促进了西方先进思想在中国传播,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使中国军事实力提升。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欣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他们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天然科学甚至社会政治学,所以提倡兴“西学”、提倡“洋务”、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迠立新式军队,到达“自强”目的。
洋务运动的主要资料:
以“求富”为旗号,建设船舶、铁路、电报、矿业、纺织等多种新型民用产业。例如,上海最大的民营企业是“船商局”。同时,也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建立新型军事工业,培养新型海军和陆军,建设北洋海军等现代海军。其中,最大的现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
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的影响详解(三):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主要思想为“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先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后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种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洋务运动的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为“求富”。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清朝的恭亲王奕和军机大臣文祥、桂良等人应对惨败的现实和残局,意识到不能贪图暂时的安稳,经过清政府在军事上的失利,他们从英法联军那里得到了三个教训:一是西洋的军器和练兵的方式确实要比清朝强得多。二是恭亲王等人发现西方列强不但愿意卖给他们军火,同时愿意帮忙清政府训练士兵和制造军火。三是他们发现英法联军并不是像他们之前想象的那样“坏”,在得到利益后,英法联军竟然乖乖撤出北京城,这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想象。由此,恭亲王等人想出了一个“以夷制夷”的策略,也就是用西方列强的武器装备制造技术和练兵方式来对抗西方列强的侵略。而此时在京外的一些比较有见识的大臣,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也同样认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并互相进行书信交流。此外,在他们周围也有一批比较了解国内外形势,期望开办洋务、富国强兵的官员和开明人士。由此,在清朝的统治集团中构成了一个势力比较强大的派别,习惯上我们称他们为洋务派。洋务运动也开始兴起。
可是应当看到,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应对当时那种“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洋务派提出的“自强运动”虽然没有触及到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但仍然招致了以倭仁、徐桐等奉行“祖宗之法”和“圣人古训”的顽固派的激烈反对。洋务派的各项举措都受到了来自上层和清政府内部的极大阻力。在我们看来,当时的那些顽固派又是多么的可笑和自以为是呢?而这也为洋务运动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即:顽固派势力的强大,使洋务运动的很多举措寸步难行。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西方列强是根本不期望清政府能完全发展起来的,所以洋务运动的困难可想而知有多么大。所以,洋务运动所发展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奋力其实都只是表面上的修修补补,很多举措的实行都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和制约。虽然,我们不能否认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所起到的进取作用,可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巨大缺陷,它最终没能使中国真正的走上富强、民主的道路,而以失败告终了。
洋务运动引进大机器生产,推动了我国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洋务运动期间,爱国商人与政府合办工厂或者政府、地主自办工厂,这些在必须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洋务运动派遣留学生去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思想等等,为我国近代培养了很多人才,还有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但洋务运动缺少必要的经济基础。洋务运动一开始打着自强的口号发展军事和工业,创立新式的军队,之后缺少经费,洋务运动便打出求富的口号,开始大力发展工商业,寻求解决的办法,可是这种做法并没有给我国的经济带来多么明显的改善,因为当时我国广大农村依然是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生产力十分落后。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揭露了只是在技术上学习西方这条道路是行不通,最重要的还是得从制度上找到解决方法。所以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派遣很多中国学童到日本进行留洋教育,次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法”,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这些措施也就是清末新政。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可是它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是巨大的。虽说它是由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推动清政府灭亡的一股力气。虽然之后大清王朝在武昌的一声枪声中覆灭,但它给后世留下的经验、教训和成果却依然支撑中国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