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资料,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3、学会本课生字。经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天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经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我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教师指名按天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景,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当中有些字的字音需要异常引起注意。如“悼”读d4o,不读di4o;“炊”读chu9,不读cu9,应经过反复练习帮忙学生读准字音。练习时能够采用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如: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4个生字,数量不多。其中有3个字能够用比较的方法来记忆。如:
这样能够利用熟字帮忙学生很快记住生字。
3、课堂讨论识记难字的方法。
应当注意“鸿”字由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不要把“氵”误写成“冫”。
“鼎”字比较难写,可分成这样两部分来记:“目”和“”,记忆“”这部分时应抓住这部分左右基本对称的特点。异常要强调这个字的笔顺:目、鼎。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小组讨论或查字典,在小组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团体讨论。
2、引导学生经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经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教师能够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死得其所”一词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以“鸿”字为例,“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指的就是鸿雁的毛。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带有“鸿毛”一词的句子进一步理解,鸿毛是很轻的,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实际上暗含了这种人的死是很轻微的,是微不足道的,进而使学生理解到鸿毛一词的引申义:轻微,微不足道。
(2)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这个词指的是除了为人民服务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
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当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这个词能够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哀思”这个词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固:本来的意思。
于:比的意思。
或:“有的”的意思。
经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经过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让学生自我按天然段顺序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天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按天然段顺序朗读课文,读完一段,说说这个天然段讲了什么?
经过读课文让学生明白课文先讲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及党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之后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一样的意义;又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然后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最终讲了开追悼会的目的。
全文以“为人民服务”为线索,分五个天然段,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这样便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为下一步深入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做了准备。
(五)指导难句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然后画出读不好的句子。
2、小组交流,如何来读好画出的难句或长句。
3、提出读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练习朗读。
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学生读起来可能有困难。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教师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时,能够采用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听读,然后再让学生自我练读。能够这样停顿: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中引用了一句古文,读好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这句古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读好这个长句。能够这样停顿: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资料,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天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结构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
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之后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一样意义;然后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又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最终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2、教师小结:这五个天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天然段都能够独立成为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学生能够说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就能够了,不要求学生的回答深入详尽。
为人民服务教案(二):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思想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和收集处理信息的本事。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要求】
1、自学本课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资料,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3、深入阅读理解,体会文章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
4、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逐层论述的思路。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
【教学流程】
一、发谈话,引出课题
你听过“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吗?对这句话你了解多少?
(挖掘学生已知,天然引入,利于找准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圈点勾画,学习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
2、再读课文,对课文的资料和体裁进一步认识:
⑴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自由交流对文章中心资料的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⑵交流收集到的议论文写作常识性材料,了解文章论述上的特点,经过读书,加深体会。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但读书活动不是机械的照本宣科或简单重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增强读书的目的性,在读书中理解,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体验。)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把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抄写在积累笔记上。
2、填空,并体会这些句子的特点: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为人民服务教案(三):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2、学习文章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段式,并练习运用。
3、理解课文资料,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2、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启情导入
1、同学们,经过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日,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爷爷的深情演讲。
2、板书课题:
为人民服务
学生齐读。
二、初读感知
1、指名接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
经过预习,你都明白了什么?
2、学生汇报预习资料。
(字词、主要资料、查找的资料等。)
三、品读课文
1、回顾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是什么?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自学好了之后小组交流。
3、团体交流:
当学生交流完某个天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天然段写了什么以及在表达上的特点。
4、看板书总结:
本课围绕着第一天然段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写了三方面资料:
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正确对待批评;要搞好团结。这就是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先总论后分论。
板书:
总分
5、其实这种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形式在本课的天然段中也有所体现,你们发现了吗?
(生:第2、3天然段。)
⑴自读第2天然段,看看毛爷爷是如何先总的阐述观点,再分层论述的?
⑵指名回答。
⑶按照这一天然段先讲再讲之后讲最终讲自我练习说一说这一天然段的段落层次。
⑷再指名说。
⑸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演讲的语气):
自读、指读、齐读。
⑹团体背诵。
四、返顾整体
1、第三组课文的主题是深深的怀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与本课的写法有什么不一样之处?
2、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议论文,毛爷爷围绕着为人民服务的观点采用了先总论再分论的结构形式,把几个方面的意思像层层剥笋一样,一层一层讲得十分清楚。他在讲其中一个方面的时候,也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使文章观点更有说服力,结构更加严谨。
五、读写结合
1、出示演讲要求,指名读:
⑴观点明确,语言清楚流利。
⑵恰当模仿课文第二天然段的写法。能够引用,能够举例。
⑶话题:
从本课学习的谈批评、讲团结、生命的价值中任选一个话题。如:生命诚可贵团结就是力气正确对待批评等。
2、自列提纲后小组交流。
3、指名在全班内演讲。
六、拓展延伸
屏幕出示诗歌《怀念张思德》,师生齐读。
为人民服务教案(四):
教学目标:
⑴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
⑵培养有感情地演讲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奋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进行演讲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第三段“精兵简政”这一事例与本段中心句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我们漫步于北京新华门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门前“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多少次春风秋雨过去了,多少的寒来暑往送走了,然而,这五个大字依然金光闪烁。它向世人昭示“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的崇高宗旨。跨越时空的界限,半个世纪之前,一位叫张思德的战士,为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我的生命,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亲笔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在其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毛泽东十分擅长演讲,他的演讲教育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今日,让我们一齐领略领袖的风采。
二、讲授新课:
(一)、听读课文,整体把握:
听录音,初步了解演讲资料,并体会演讲者的感情。
朗读指导:要以演讲者的身份读出真情实感,即要读出对张思德同志的崇敬、悼念之情,要读出鼓舞群众斗志、促进人民团结的活力。
归纳演讲词的特点:
演讲词的特点:在资料上,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议论,说明,也不排斥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楚简要不繁。具体说来,具有三个特点:一、针对性;二、启发性;三、感染性。
学生活动(小小演讲家)
请同学们选择最喜欢的段落尝试演讲,比一比,谁的演讲最棒!
(二)、理解课文,精品细赏:
①这篇演讲词在语言表达上你最欣赏哪句话?谈谈理由。
②这篇演讲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三)、合作探讨,质疑解惑:
学生根据课文资料,小组交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有疑难全班解决;亦可提出重点,考查其它同学。
教师准备题目:找出第三段的事实论据并说说它的作用。
明确:第三段中举出李鼎铭精兵简政的提议被采纳的这一事例,证明我们能够做到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从而坚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必须会兴旺起来。事实论证增强了说服力,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
(四)、归纳总结,把握中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牺牲的,我们应当追悼他,学习他,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三、拓展延伸:
当今社会,涌现了许多“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楷模。他们竭诚为人民服务,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生命赞歌。你了解哪些人物的事迹?
学生用完整的语句概括人物事迹,全班交流。
简介人民的公安战士-----任长霞,播放视频任长霞追悼会场面,酝酿感情。
任长霞的事迹感动了中华大地,她被评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她的颁奖词是这样评价她的: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让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唱响对英雄的赞歌!
播放视频韦唯的《为人民服务》,将情感推向高潮。
“英雄的事迹如此动人心魄,他们的精神引召着我们大踏步迈向人生的更高境界。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做张思德、任长霞这样的人?
我宣誓:
从此刻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学好本领,立志成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为人民服务教案(五):
教学要求:
1、经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热情。
2、结合课文理解“泰山”、“鸿毛”、“兴旺”等双音词和成语“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子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4、根据课文联系的具体事例,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背诵其中的某个章节。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资料,掌握字词句,能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难点:
对文体(论述文)的了解,学会写作时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2、出有思考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同学们,《》(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景,讲述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经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二、学生自学字词。
1、查字典,读准“鸿、鼎、铭、悼”的字音,掌握字义。
2、查工具书,理解“鸿毛、哀思、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精兵简政”等词语的意思。
三、学生质疑,教师析疑,释疑。
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加以解决。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层次。(带着思考题读课文)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用小黑板挂出来,因为没幻灯)
师生经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1、宗旨:完全、彻底地
重於泰山
2、死的意义: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奋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明确学习目的。
同学们,上个课时我们预习了课文,初步明确了毛泽东同志这篇讲话的时代背景以及课文资料。本节课我们着重理解这篇讲话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写的,是怎样围绕中心一层一层论述的,以及我们应当向张思德学习些什么。
二、整体入手,明确中心
学生带着思考题自读全文
1、本文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来写的?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全文围绕“”这个中心来写的。一是《》提示了讲话的中心;二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阐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宗旨,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
三、分层详读,理解课文资料。
1、讲读第一层
(1)朗读第一层
(2)学生思考:这一层中的第1、2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3)学生练习:用因果关系读第1、2句话。
(4)学生思考:哪些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
(完全、彻底)
(5)板书:(宗旨:完全、彻底)
3、讲读第二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固”(本来)、“于”(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
(3)思考: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就比鸿毛还轻”?
(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正、反两面的人物来理解:为人民利益死死得光荣、有价值;替敌人卖命,损害人民利益,死得不值,为人民所痛恨。)
(4)小结:
这一层中讲人死的两种不一样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重于泰山
(5)板书(死的意义)
轻于鸿毛
3、讲读第三层
(1)第一大组读课文
(2)思考:为什么说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必须会兴旺起来?
(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用词素分解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
(4)这段话句与句之间在逻辑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先指出我们是的,就不怕别人批评;再举例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强调我们务必这样做。)
(5)板书(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讲读第四层
(1)第二大组读课文
(2)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
(3)给这段课文划分层次
(学生动手,教师巡视,然后师生讨论订为4层)
(4)思考:第1层与2、3、4层是什么关系?(因果)
(5)思考: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怎样做?
(6)利用学生对(5)的回答板书: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奋力奋斗)
5、讲读第五层
(1)第三大组读课文。
(2)理解:“哀思、寄托”的意思。
(3)思考:为什么要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团结才有力气,才能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
(4)板书:(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经过悼念张思德,讲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文章在围绕“”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五、课堂练习。
1、划去下列词语中错误的读音。
困难(nànnán)还(huánhái)要兴(xīngxìng)旺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精()兵()简()政()
(2)死得其所()
3、填空。
这篇文章先总述;再从(1);(2);(3);
(4)。四个方面分述,最终指出开追悼会的目的是。
六、课外练习。
1、背诵课文中自我喜爱的章节。
2、完成练习册。
七、附板书设计
1、宗旨:完全、彻底地
重於泰山
2、死的意义: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奋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张广祥感激您的登录
为人民服务教案(六):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等词语,积累包含“鼎”的四字词语,辨别“死”的情感色彩。
2.初步了解“引用、比较、举例”的论证方法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3.理解课文资料,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2.初步了解“引用、比较、举例”的论证方法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看一段阅兵式的录像导入。
2.今日我们一齐学习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一篇演讲(板书课题),相信同学们读后你会对“为人民服务”有一个正确理解和认识。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预习过课文,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很异常
2、抽其中的3段读一读,提炼每段的要点。
(1)指名读第2天然段。找到第一句,板书关键词:死的意义
(2)下头默读第3、4天然段,像刚才那样先找到关键句,再提取关键词。板书:不怕批评、团结互助
3、小结:原先那么长、那么难的一篇文章,提取关键词,读成几个关键句,就把书读“薄”了。(板书:薄)
三、紧扣重点,感悟写法
1、创设情境导入:提出观点并不是万事大吉,还得以理服人,就是要说服别人,证明自我的观点。那么,主席围绕观点是怎样展开的说、具体的说、深入的说,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这也就是要把书重新读厚了。(板书:厚)
2、我们先来看第2段“死的意义”这个部分,请大家放声自由地读读,看看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证明自我的观点
3、交流:死的意义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主席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我的观点
(1)引用名人名言,怎样引用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理解“固”“或”再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体会引用的效应,增加演说的说服力。
小结朗读
(2)比较,怎样比出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就比鸿毛还轻。”这句话什么意思
读完这段话,我发现,它其实就讲一个字(死)。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联想到哪些表示“死“的词语或诗句?(牺牲、就义、献身、捐躯。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同样是死,我们把刚才的解释放在这儿(点击课件: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同意吗同样一个字,为什么你们却用完全不一样的解释
“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啊!同样一个字,用在不一样的地方,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温度,不一样的感情,把这种感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生自由练读此句,指导朗读并小结)
(3)主席用了引用名言、比较的办法之后,还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我的观点举谁的例子
播放电影《张思德》的剪辑片段,师穿插解说。
最喜欢、最打动你的是哪个镜头
小结:同学们,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就是一个个典型的事例、生动的事例!刚才你们在说镜头,就是在说例子,就是在举例子。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
(4)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境,回到那一天,回到那个特殊的日子吧!(播放张恩德牺牲的电影片段,同时师配上音乐深情解说。)
四、举一反三,畅写感言
1、师:其实,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还留下了主席许多经典的名句,还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今日读来,它依然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和帮忙。认真读读第3、4天然段,想想你最喜欢那句话。
2、生默读课文第3、4天然段,师生畅谈。
3、同学们,文中哪句话让你心动呢联系你的生活,也来写一写吧,能够试着用上今日我们学到的引用、比较、举例的方法。(生写话——交流——点评)
4、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没有收获
5、课外浏览张思德网上纪念馆,也可在留言簿上留下一句你最深切的感受
为人民服务教案(七):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介绍什么事演讲词的特点。
2.课件出示毛泽东题词:为人民服务
3.介绍毛泽东和张思德。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读课文思考: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
分五层讲;意思分别是:
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2.第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句与句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三句。分别说队伍的性质、任务、这次追悼的人物。并列关系。
三、学习第二段。
1、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一样。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终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四、学习第三段。
1、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必须会兴旺起来。
2、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
经过举例(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例子)加以论述。
3、每句说的是什么?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讲凡是贴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五、学习第四段。
1、“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当怎样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各层层意
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齐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忙。
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齐来了”这个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目标是彻底地、完全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为人民服务
六、学习第六段。
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制度是什么?)
不管是谁死了,只要他是做过一些的益的工作,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演讲人:毛泽东
听众:根据地军民
背景:张思德为革命牺牲,送葬的追悼会。
为人民服务教案(八):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理清文章层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过程:
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日,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1.经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明白《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景下做的演讲?
2.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3、我会读:
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5、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并加小标题:
6、课文件的主要资料是什么?(口述)
三、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2、背诵第二天然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资料,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3.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探究第一部分(第一天然段)。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2)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完全:彻底:
(3)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4)再读开头,感悟写法。
2.读2—5天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A、探讨第二部分(第二天然段)
(1)读课文,勾画这段的中心句。
(2)教师引导: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3)理解司马迁的话及重点词语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或:于:
泰山:比喻鸿毛:比喻
句意:
(4)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B、探讨第三部分(第3天然段)。
(1)默读,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论述的?画出来
(2)理解复杂句子(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就你的办)的意思:
①自由读
②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第二句:
第三句:第四句:
③再读这段话,注意句中三组关联词语,说说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C、学习第四都分(第四天然段)。
(1)指读,思考: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当怎样做?
(3)读“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联系过去或此刻的事例,能够是众所周知的,也能够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怎样对待别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D、学习第五部分(第5天然段)。
自读课文,思考: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三、分析文本,感悟写法
1.品读课文2、3天然段,说说毛泽东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一样意义”和“正确对待批评”两方面资料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增强说服力的?(引用名言、举例子)
2.这两段都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了分层表述。再次朗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联系紧密,道理全面)
3、结合课文了解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
为人民服务教案(九):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剥削、兴旺、解放、哀思、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理解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资料,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导入
1、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掉张思德的会议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这篇讲话的是深知张思德的经历而有感而发,这篇演讲对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促进人民团结有着特殊的意义。今日我们来学习这篇议论文。
2、简介张思德。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会读会写词语“剥削、兴旺、解放、哀思、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读通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明分节朗读课文,相机纠错。
2、再读课文,说说毛泽东想告诉大家什么?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四、再读课文,深入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作者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从哪三个方面?
五、学习第二天然段
1、自读第二天然段,这几句话中哪句话最重要?为什么?
2、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理解张思德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你觉得应当怎样看待生与死?
4、举例说明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5、各自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围绕着“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作者从一是树立“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三天然段
1、朗读课文,交流,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你觉得应当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
2、再读本段,说说共有几句?想想: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每句说的是什么?(抓住关联词)
3、各自自由朗读课文,抓住关联词,试着背诵。
三、学习最终两个天然段。
1、指名读。
2、抓住关键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理解段落意思。
四、联系实际,谈体会。
1、了解议论文的特点,阐述观点,再围绕观点进行论述。
2、交流:从课文的哪些方面让你感受到议论的严密。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交流。
(1)用词的精确,严谨。如“完全、彻底”。
(2)、句与句直接的联系紧密。
3、谈谈,作为一个小学生怎样才本事所能及地为人民服务?
五、作业
背诵全文
教学反思《为人民服务》这篇讲演稿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论点,从三个方面去论述什么是“为人民服务”,这种逐层深化,条理清晰,突出主题的写作特点,对学生来说学生领悟起来比较困难。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朗读和默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资料。我从“深文浅教”中教会学生,经过“读---想---谈”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课文。这节课,从学生的发言中可看出,他们对课文理解还是简便地。从文章“为人民服务”这一资料想开去,如果能让学生经过名人故事,身边事迹去感悟什么行为叫“为人民服务”,去理解到的“为人民服务”就不会那么抽象,那么缥缈了。如果你再进一步问他,结合你的实际情景,你打算怎样做?就不会有大学生要么摇头,要么回答“不明白”。
为人民服务教案(十):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新字新词。
2、初步理解课文思想资料。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活力导入,交待目标
同学们,你们记不记得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大典的盛况吗?江亲切慰问的话语:“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听到的是战士们铿锵雄壮的话语,至仿还回荡在耳畔。那么,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呢?今日,我们就学习第十六课:为人民服务(板书)。这篇课文是议论文,是我们新接触的一种文体,议论文就是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大多是记叙文,期望同学经过本音标学习,能体会议论文与记叙文的不一样之处。
二、预习检查
1、简介写作背景。
2、介绍书中的人物。
三、自学
下头大家自学课文,初步理解课文资料,在自学中有什么弄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四、自学汇报
1、汇报字、词、句,师随机点拨。
2、提出在自学中没有弄懂的问题。
五、小组讨论
各小组讲座本组同学提出的问题,组长同学做好记录。
六、汇报交流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下次到一齐来了。
在理解句子的同时联系现实生活,哪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哪些人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哪些人的死是比鸿毛还轻的?
4、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5、只要我们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必须会兴旺起来。
6、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七、质疑
1、李鼎铭先生是在怎样情景下提出“精兵简政”这条提议的?
2、全文是围绕哪一中心论述的?
3、为什么要把开追悼会作为一个制度?为什么在文章结尾时提出这个问题
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勇气从哪里来?
八、朗读课文,体会中心
1、课文学到这儿,你认为怎样样活着才有意义?
2、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中心,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3、指读。
九、总结
1、经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师总结:
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论述了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期望同学们长大后都能成为为人民服务的人。
十、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为什么根本宗旨
为人民服务正确对待生死
怎样正确对待批评
正确对待困难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注重从题入手,理清脉络,抓中心,悟道理,由理及情,由情导行,使比较难理解而又比较枯的论文变得易学,趣味。我的课堂上,常设置有“自由提问”的环节,我想: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我去研究,教师不讲也能够,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我的本事了解功课时,教师才去调兵遣将帮忙他。这种模式营造了让学生主动地获得学习的成功,同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本事,自学本事发展也得到了提高。
他们能够大胆地去发现、去想、去说。课堂上,同学们常常会因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每个人都会说出自我不一样的见解。
为人民服务教案(十一):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和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2.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鸿毛、司马迁、兴旺、炊事员。
3.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4.理解课文资料,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2.今日我们一齐学习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一篇演讲(板书课题),相信同学们读后你会对“为人民服务”有一个正确理解和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注意生字要读准字音。
3.同学互相推荐读,教师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我。
4.默读课文,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准备与同学一齐交流。
三、同学交流,理清思路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1.课文是围绕什么来讲的?(围绕“为人民服务”来讲的)
2.文中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从三个方面讲了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
A、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B、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改正错的。
C、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各小组代表提出小组同学的疑问,准备下节课共同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等一些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和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质疑入手,品读课文。
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呢,带着上节课疑问,我们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找出体会深刻句子画一画,简单作一下批注,汇报时可结合自我熟悉事例来介绍。
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2.小组内交换自我看法,准备在全班交流。
二、相互交流,突破重难点。
1.根据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句子,谈自我体会。
①结合生活熟悉事例谈自我对生死观看法。(学生可从李大钊或郝副营长等熟悉的事例谈谈对生死观的理解)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自我的体会。
②引导学生读好二段。
③同学们理解的很好,出示课件“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三层意思:
1.总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怕别人批评;
2.是阐述任何人都能够提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或缺点;
3.只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去做。
④指读课文
出示重点句子“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结合你明白的事例,谈谈对此句话的理解。(因为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所以要搞好团结,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2.读课文1段,谈谈各自理解。从“完全”、“彻底”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齐读1段。
三、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1.《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小学阶段首次接触的一篇议论文,说一说你领悟到什么?(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
2.“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会议上的一篇著名演讲,同学们赶快用自我喜欢方式把课文背诵下来。
四、说演结合,提升素养。
调查搜集新时期“为人民服务”事迹,在下次语文活动课中讲给大家听。
下课。
为人民服务教案(十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各段的资料,读懂文章,从而进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2、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文章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文章第三段“精兵简政”这一事例与本段中心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经过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2、概括本事训练,读懂文章,归纳各段资料
课型新授课教法研读分析讲练结合教具计算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当你漫步于北京新华门的那段路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影壁,影壁上有一行金色的大字,写的是什么?你明白么?对了,写的是“为人民服务”,那你明白这几个字是谁在什么情景下提出来的么?这是毛泽东主席提出来的。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xx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xx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今日电视、报纸、广播里大力宣传的一个主题思想是什么?哪位同学明白?对,就是“三个代表”具体的说就是: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资料就是为人民服务,大家爱看的“异常关注”和“七日七频道”所体现的群众利益无小事说的仍然是为人民服务。而在半个多世纪前xx的那篇演讲说的也是这样一个道理,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
(二)进入新课
1、介绍文章的背景,以及张思德的主要事迹(可上网查资料,学生介绍,师生共同补充)
2、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
⑴先标明天然段,解决字词问题
⑵默读,快速浏览全文
⑶请学生朗读课文
⑷结合课文资料思考,xx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xx从张思德之死,深刻地论述了“生与死这一人生的重大主题”
3、归纳各段的资料(读懂文章每段资料,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篇,进而领会作者的思路)
第1段: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第2段: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第4段: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第5段: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4、请大家找一下本文用到的论据作者在第2段首先引用了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把它作为道理论据来赞誉张思德的死。之后有举出张思德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为了充分说明这一点,作者又在第3段举出了李鼎铭精兵简政的提议被采纳这一事实作为又一个事实论据,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使文章很有说服力。
5、教师讲解论据之后,提问:请大家看一看本文都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比较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就比鸿毛还轻。例证法-----精兵简政
6、在找出了本文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后,大家一齐来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在归纳前先回忆一下xx是在什么情景下作的本文,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对,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xx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作了题目《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目的就是号召革命队伍中的每一个同志向张思德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应当怎样归纳?中心论点: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7、解决课后题
第二课时
补充课外材料,语文读本15册第一单元,《对自我的人生负责》,《不完满才是人生》。
教学重点:
1、概括本事的培养(归纳各段资料)
2、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3、能指出文中所用论据和论证方法
一、研读分析《对自我的人生负责》
1、通读文章,解决生字词问题
2、提问:经过通读全文,请大家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各组可相互讨论)归纳中心论点的重点在于找出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句、主题句,而这些句子又常常和有关联作用的词语和设问句等联系在一齐。一般来说,关键句、中心句出此刻文章的题目或篇首、篇尾、段首,一段之中出此刻段尾的机会也比较多。那么大家看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哪里?第1段最终“对自我的人生负责”也就是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3、提问:分析第2、3、4段,请大家找出各段的中心句第2段中心句在句尾“惟有对自我人生的职责,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我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第3段中心句是“对自我的人生的职责心是其余一切职责心的根源”第4段中心句是“一个不知对自我的人生负有什么职责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职责是什么”
4、请大家找出文章中为了证明论点所运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道理论据:歌德所说的“职责就是对自我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在文章的第4段举的是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问题这样一个例子。
二、研读分析《不完满才是人生》
1、阅读材料,扫除文字障碍。
2、提问:请大家根据文章的资料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各组可相互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的题目,在第1段也有说明,就是“不完满才是人生”
3、请大家找一下在这篇文章中所用到哪些论据?
第2段中的古诗是道理论据;第3段中提到的汉武帝,唐太宗是事实论据;第4段中的包公、海瑞也是事实论据;第6段中提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事实论据;第7段的是道理论据;
4、那本文所用到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呢?
引证法;引用古诗,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人无二三”;“伴君如伴虎”等等例证法;列举了古代的许多事例,如汉武帝,唐太宗,包公、海瑞,典故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比较论证:第2----7段从古至今的论述
5、概括本事训练:请大家概括一下3---8天然段资料(读懂文章每段资料,从整体上把握全篇,进而领会作者的思路)第3段: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包括皇帝。第4段:皇帝手下的大臣们的人生也是不完满的。第5段:我辈平头老百姓的生活也是不完满的。第6段:知识分子在历史上难得过几天好日子,他们的人生也是不完满的。第7段:生活在新社会中也有不完满的地方。第8段:“不完满才是人生”是一个“平民的真理”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归纳并整理全班讨论
作业:一、课后第四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行为也在与时俱进。请举出一个在今日新形势在为人民服务的实例,并谈谈你的感想。三、写一篇一事一议的文章它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它是经过作者阐述自我的见解和主张,到达以理服人的目的的文章。那么怎样写好这类文章呢?第一、看法要正确。第二、叙事要简明。只要把事情讲清楚,能起到证明看法的作用就能够了。(处理好叙议关系)第三、议论要以理服人。要使自我的议论有说服力,就要学会摆事例和讲道理。摆事例就是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自我的看法。讲道理,能够对事情进行合情合理的分析,也能够引用名人名言,俗语、警句等。指导写法:1、提出问题----摆出要议论的问题或某种现象(简洁叙述)2、提出观点----用一句话表述要正确,鲜明3、分析问题----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既能够是完整的事件,也能够概括事例、史实。讲道理:可引用名人名言,、公认事理等。
4、解决问题----怎样做如:小议抄作业我看教师拖堂现象小议考试作弊论中学生网上交友我看中学生上学带手机
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什么是为人民服务道理论据正反比较论证层次安排
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事实论据例证法
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
中心论点: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教案(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资料,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难点是如何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一进北京大门,朱红的影壁墙上“为人们服务”这五个金黄的大字便映入眼帘了。同学们已经查找了一些资料,谁来告诉大家,这几个字是谁题写的?
《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景,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的最终胜利。
张思德是什么人?谁来介绍?(指名介绍)
二、新授课:
1、请同学们看自学要求:(课件1)
(1)、用自我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真读课文,看文章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3)、把自我觉得含义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并想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按要求自学,同桌交流。
3、交流: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资料?(根据回答,板书)
宗旨
死的意义
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团结,战斗
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4、质疑问难。
5、把你划出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三、总结。
在这节课的最终,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自我喜欢的句子、段落,让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心中。
为人民服务教案(十四):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资料,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或课件。
2、重点句子的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2、今日我们一齐学习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一篇演讲,相信同学们读后你会对“为人民服务”有一个正确理解和认识。
板书课题:
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文:
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注意生字要读准字音。
3、同学互相推荐读,教师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我。
4、默读课文,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准备与同学一齐交流。
三、同学交流,理清思路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1、课文是围绕什么来讲的?
(围绕“为人民服务”来讲的。)
2、文中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从三个方面讲了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
⑴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⑵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改正错的。
⑶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各小组代表提出小组同学的疑问,准备下节课共同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等一些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和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质疑入手,品读课文
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呢,带着上节课疑问,我们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找出体会深刻句子画一画,简单作一下批注,汇报时可结合自我熟悉事例来介绍。
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2、小组内交换自我看法,准备在全班交流。
二、相互交流,突破重难点
1、根据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句子,谈自我体会:
⑴结合生活熟悉事例谈自我对生死观看法。
(学生可从李大钊或郝副营长等熟悉的事例谈谈对生死观的理解。)
出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引导学生读出自我的体会。
⑵引导学生读好二段。
⑶同学们理解的很好,出示课件: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三层意思:1、总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怕别人批评;2、是阐述任何人都能够提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或缺点;3、只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去做。)
⑷指读课文:
出示重点句子: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
结合你明白的事例,谈谈对此句话的理解。
(因为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所以要搞好团结,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2、读课文1段,谈谈各自理解。从“完全”、“彻底”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齐读1段。
三、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1、《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小学阶段首次接触的一篇议论文,说一说你领悟到什么?
(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
2、“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会议上的一篇著名演讲,同学们赶快用自我喜欢方式把课文背诵下来。
四、说演结合,提升素养
调查搜集新时期“为人民服务”事迹,在下次语文活动课中讲给大家听。
为人民服务教案(十五):
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各段的资料,读懂文章,从而进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2、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文章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文章第三段“精兵简政”这一事例与本段中心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经过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2、概括本事训练,读懂文章,归纳各段资料
课型新授课教法研读分析讲练结合教具计算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当你漫步于北京新华门的那段路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影壁,影壁上有一行金色的大字,写的是什么?你明白么?对了,写的是“为人民服务”,那你明白这几个字是谁在什么情景下提出来的么?这是毛泽东提出来的。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毛泽东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今日电视、报纸、广播里大力宣传的一个主题思想是什么?哪位同学明白?对,就是“三个代表”具体的说就是: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资料就是为人民服务,大家爱看的“异常关注”和“七日七频道”所体现的群众利益无小事说的仍然是为人民服务。而在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的那篇演讲说的也是这样一个道理,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
(二)进入新课
1、介绍文章的背景,以及张思德的主要事迹(可上网查资料,学生介绍,师生共同补充)
2、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⑴先标明天然段,解决字词问题⑵默读,快速浏览全文⑶请学生朗读课文⑷结合课文资料思考,毛泽东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毛泽东从张思德之死,深刻地论述了“生与死这一人生的重大主题”
3、归纳各段的资料(读懂文章每段资料,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篇,进而领会作者的思路)
第1段: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第2段: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第4段: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第5段: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4、请大家找一下本文用到的论据作者在第2段首先引用了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把它作为道理论据来赞誉张思德的死。之后有举出张思德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为了充分说明这一点,作者又在第3段举出了李鼎铭精兵简政的提议被采纳这一事实作为又一个事实论据,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使文章很有说服力。
5、教师讲解论据之后,提问:请大家看一看本文都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比较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就比鸿毛还轻。例证法-----精兵简政
6、在找出了本文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后,大家一齐来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在归纳前先回忆一下毛泽东是在什么情景下作的本文,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对,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作了题目《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目的就是号召革命队伍中的每一个同志向张思德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应当怎样归纳?中心论点: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7、解决课后题
第二课时
补充课外材料,语文读本15册第一单元,《对自我的人生负责》,《不完满才是人生》。
教学重点:1、概括本事的培养(归纳各段资料)2、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3、能指出文中所用论据和论证方法
一、研读分析《对自我的人生负责》
1、通读文章,解决生字词问题
2、提问:经过通读全文,请大家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各组可相互讨论)归纳中心论点的重点在于找出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句、主题句,而这些句子又常常和有关联作用的词语和设问句等联系在一齐。一般来说,关键句、中心句出此刻文章的题目或篇首、篇尾、段首,一段之中出此刻段尾的机会也比较多。那么大家看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哪里?第1段最终“对自我的人生负责”也就是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3、提问:分析第2、3、4段,请大家找出各段的中心句第2段中心句在句尾“惟有对自我人生的职责,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我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第3段中心句是“对自我的人生的职责心是其余一切职责心的根源”第4段中心句是“一个不知对自我的人生负有什么职责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职责是什么”
4、请大家找出文章中为了证明论点所运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道理论据:歌德所说的“职责就是对自我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在文章的第4段举的是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问题这样一个例子。
二、研读分析《不完满才是人生》
1、阅读材料,扫除文字障碍。
2、提问:请大家根据文章的资料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各组可相互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的题目,在第1段也有说明,就是“不完满才是人生”
3、请大家找一下在这篇文章中所用到哪些论据?
第2段中的古诗是道理论据;第3段中提到的汉武帝,唐太宗是事实论据;第4段中的包公、海瑞也是事实论据;第6段中提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事实论据;第7段的是道理论据;
4、那本文所用到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呢?
引证法;引用古诗,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人无二三”;“伴君如伴虎”等等例证法;列举了古代的许多事例,如汉武帝,唐太宗,包公、海瑞,典故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比较论证:第2----7段从古至今的论述
5、概括本事训练:请大家概括一下3---8天然段资料(读懂文章每段资料,从整体上把握全篇,进而领会作者的思路)第3段: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包括皇帝。第4段:皇帝手下的大臣们的人生也是不完满的。第5段:我辈平头老百姓的生活也是不完满的。第6段:知识分子在历史上难得过几天好日子,他们的人生也是不完满的。第7段:生活在新社会中也有不完满的地方。第8段:“不完满才是人生”是一个“平民的真理”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归纳并整理全班讨论
作业:一、课后第四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行为也在与时俱进。请举出一个在今日新形势在为人民服务的实例,并谈谈你的感想。三、写一篇一事一议的文章它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它是经过作者阐述自我的见解和主张,到达以理服人的目的的文章。那么怎样写好这类文章呢?第一、看法要正确。第二、叙事要简明。只要把事情讲清楚,能起到证明看法的作用就能够了。(处理好叙议关系)第三、议论要以理服人。要使自我的议论有说服力,就要学会摆事例和讲道理。摆事例就是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自我的看法。讲道理,能够对事情进行合情合理的分析,也能够引用,俗语、警句等。指导写法:1、提出问题----摆出要议论的问题或某种现象(简洁叙述)2、提出观点----用一句话表述要正确,鲜明3、分析问题----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既能够是完整的事件,也能够概括事例、史实。讲道理:可引用名人名言,、公认事理等。
4、解决问题----怎样做如:小议抄作业我看教师拖堂现象小议考试作弊论中学生网上交友我看中学生上学带手机
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什么是为人民服务道理论据正反比较论证层次安排
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事实论据例证法
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
中心论点: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教案(十六):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五湖四海”、“死的其所”、“精兵简政”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思想资料,使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启蒙教育。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部分。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课文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意思写了哪些资料。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重点学习第一、二方面的资料。
〖教具准备〗
教学录像片、文字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简介北京
1、今日,我们要学习革命烈士张思的的精神。请看录像。
(观看张思德在炭窑烧炭牺牲的资料片。)
2、导入课题:
张思德同志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好同志。
3、简介北京:
张思德同志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长征,负过伤。1944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9月8日,中央警备团委他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主席在大会上做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的《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查阅工具书。
2、检查对生字的读音情景:
“鼎”读“dǐng”,“彻”读“chè”,“受难”的“难”读作“nàn”。
3、检查对生字词的理解:
人固有意思,或重于泰山,或重于鸿毛:固,本来。或,有的人。重于,比……还重。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轻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追悼: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哀思:悲痛哀伤的感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⑵画出你觉得含意深刻的句子。
2、小组讨论交流。
3、团体汇报交流(由小组派出代表汇报):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五个方面的意思:
⑴第一方面讲: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⑵第二方面讲: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⑶第三方面讲: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⑷第四方面讲: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
⑸第五方面讲: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团结全体人民。
4、交流画出的自我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第一、二两方面的资料
1、学习第一方面的资料:
⑴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天然段,思考每句话的意思,找出含义最深刻的句子。讨论交流:
①第一句话讲我们的队伍是革命的队伍。第二句话讲我们这个队伍是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第三句话讲张思德就是这样的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②学生认为第二句话含义最深刻,幻灯显示第二句: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a、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而外,再也没有任何别的目地。“彻底”,就是贯彻到底。
b、句子的意思:
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我们都应当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的利益工作,除了为人民服务,再也没有别的目地了。
⑵朗读第一天然段。
2、学习第二方面的资料:
⑴学生自由朗读第二天然段,思考:这段围绕什么意义来说的?哪些句子的含义最深刻?该怎样理解?
讨论交流:
①这段围绕人死的两种不一样的意义来说的。
②学生可能会认为如下句子含义深刻,幻灯显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与鸿毛。
这是史学家司马迁的一句名言,谁能用自我的话说说它的意思?
(人本来就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学生朗读以上句子,并背下来。
③幻灯显示第二个句子: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
就比鸿毛还轻。
a、引导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法西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行恐怖、独裁、推行侵略政策的德、意、日三国的统治者。也就是说,如果是为人民谋利益而死的人,他的死就比泰山还要重;如果是为法西斯出力,为剥削、压迫人民的人出力而死,他的死就比鸿毛还轻。)
b、引导学生举出“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再举出“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的例子,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的认识。
c、指导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加深理解。
⑵朗读第二天然段。
五、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chèdǐxīngwànghóngmáochuīshìyuán
()()()()
tàishānbōxuējīngbīngjīngzhèng
()()()
wúhúsìhǎimùbiāoāisīzhuīdào
()()()()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炊()旺()彻()哀()标()
吹()汪()砌()衷()票()
3、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人总是____,但死的意义____。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____一死。或____,或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____还重;替____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就比____还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理解第三、四、五方面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方面的资料
1、轻声读课文第三天然段,边读边想:
这一段是围绕哪一方面来讲的,讲了哪几点意思?
2、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团体汇报交流:
这一段主要围绕“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来讲。主要讲了这四个意思:
第一点: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缺点。
第二点: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的批评是对的、对人民有好处的,我们都要理解并改正。
第三点:党外人士提的“精兵简政”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第四点:我们坚持这样做,队伍就会兴旺起来。
4、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举“李鼎铭”提的“精兵简政”这个例子?为什么说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队伍就会兴旺起来?
交流:
因为“精兵简政”作为一个党外人士,不是共-产-党员,他提出党内干部要“精兵简政”这个策略是正确的、合理的,共-产-党内就理解他的批评提议,进行改革,说明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提的批评、提议会合理,就必须会被采纳。
5、齐读第三天然段。
二、学习第四方面的资料
1、轻声读第四天然段,想想这段是围绕哪一个意思来讲的?
2、仔细读第四天然段,体会一下哪个句子的含义最深,把你的理解写在旁边。
讨论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景,相机出示以下句子。
⑴幻灯显示: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齐来了。
①引导学生谈理解:
“五湖四海”指的是全国各地。也就是说,我们全国各地的人走到一齐来了,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打败侵略者,解决全民族,大家都是为人民的共同的利益而工作的。
②读以上句子。
⑵幻灯显示:
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①引导学生理解:
“这一条路”指的是为了人民,解放全国人民的道路。也就是说,我们要团结全国能够团结的人民,共同为打败帝国主义、打败侵略者;解放全民族、解放全国人民而共同奋斗。
②读以上句子。
⑶幻灯显示: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①引导学生理解。
②读以上句子。
⑷幻灯显示:
可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①引导学生理解。
②读以上句子。
⑸幻灯显示: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
①引导学生理解。
②读以上句子。
3、朗读第四天然段。
三、学习第五方面的资料
1、指名朗读第五天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3、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谈这问题?
4、齐读第五天然段。
四、总结课文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需要记住的语句,做记号。
2、交流找到的句子:
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⑵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一样。
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⑷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3、读一读,记住自我认为要记住的语句。
4、自由读课文,试着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
5、请几个同学试着背部分段落。
五、作业设计
1、写出下列词语的:
困难()完全()支持()光明()
兴旺()批评()集中()痛苦()
2、选择关联词填空:
不管……都只要……就仅有……才
只要……都虽然……可是
⑴不管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群众,()他做过违反法纪的事,()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⑵()人人都来关心班团体,我们的班级()必须能评上“礼貌班级”。
⑶()付出辛勤的劳动,()会有成功的收获。
⑷这件是对他来说()难度很大,()他绝对不会放弃,必须会想尽办法解决的。
⑸()是什么,我们()不能搞特殊化。
3、把你觉得课文中需要记住的语句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原因:革命队伍的宗旨、性质所决定
不怕牺牲
为人民服务做法不怕批评
不怕困难、加强团结
开追悼会的意义
为人民服务教案(十七):
人活着到底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魏兰英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卫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这个讲演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学习这篇议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儿基础;二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为了到达这个目的,就要结合检查预习,首先了解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在交流预习资料后,教师可小结:读罢这篇文章,或许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毛泽东会给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开追悼会?其实当我们真正走进张思德的生活就会明白毛泽东的用意。张思德是革命队伍中普通一员,在部队打过仗,负过伤;在大生产运动中纺过线,烧过炭;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他的牺牲就是由于1944年9月5日中午时分,在挖窑即将成功时窑洞突然塌方,此时的他奋力把开窑口的战友推出洞去,自我则被埋在窑里,牺牲时年仅29岁。他这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高贵品质十分可贵。所以在他牺牲后的第三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主席亲笔书写“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借以缅怀为人民利益牺牲的张思德。
由于本课资料与学生所处的时代较远,可让他们在预习时不仅仅找资料,也能够让爷爷、奶奶介绍一下,尤其是这是文革期间人们熟知、会背的“老三篇”之一,由长辈讲一讲效果会事半功倍。
再就是鼓励学生多找出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着重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即: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句意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一样,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最终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抗日战争时期,为解救中国人民于危难之中,牺牲在所难免,这样的死是死得其所,在和平时期,却要懂得珍惜自我的生命,为人民服务与珍惜自我的生命并不矛盾,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为人民服务教案(十八):
一、说课程标准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是: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必须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我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我的看法,作出自我的确定。
一、说教材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景,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天然、朴实。
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选编这篇文章,有几方面的意义: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儿基础;二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难点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资料,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深刻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4.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
回忆作者怎样才能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讲了那三个方面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天然段。
(1)朗读课文,划出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一样。)
(2)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资料?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4)张思德是怎样死的?同学们请读资料袋的资料。从生活中找出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来谈一谈。
(三)、学习第3段。
(1)指名读第三段。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必须会兴旺起来。)
(2)先找出这段话中的关联词,并在书上点上着重号。[因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设)只要……就(条件)]
想想每句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
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句讲凡是贴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四)、学习第4天然段。
默读这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五)联系实际谈体会。
五、说教法、学法
(一)、突出主体,选择教法:
课堂是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的认识,我选择教法如下:1、以读为主,读思写结合法;2、边读边想象,合作交流法,意在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本事与习惯。
(二)、重在实践,指导学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在很多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与方法,也就是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为此,我指导学生以读为本,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多读、多想,体会文章表达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课文。
为人民服务教案(十九):
一、读写字词,加强积累
(重点指导鼎的笔顺,读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二、品析片段,感悟写法
1.品读课文2.3天然段,说说毛泽东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一样意义和正确对待批评两方面资料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增强说服力的?(引用名言、举例子)
2.这两段都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了分层表述。再次朗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三、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为人民服务教案(二十):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资料,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3.学会本课生字。经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天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经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我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教师指名按天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景,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当中有些字的字音需要异常引起注意。如“悼”读d4o,不读di4o;“炊”读chu9,不读cu9,应经过反复练习帮忙学生读准字音。练习时能够采用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如: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4个生字,数量不多。其中有3个字能够用比较的方法来记忆。如:
这样能够利用熟字帮忙学生很快记住生字。
3.课堂讨论识记难字的方法。
应当注意“鸿”字由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不要把“氵”误写成“冫”。
“鼎”字比较难写,可分成这样两部分来记:“目”和“”,记忆“”这部分时应抓住这部分左右基本对称的特点。异常要强调这个字的笔顺:目、鼎。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小组讨论或查字典,在小组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团体讨论。
2.引导学生经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经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教师能够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死得其所”一词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以“鸿”字为例,“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指的就是鸿雁的毛。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带有“鸿毛”一词的句子进一步理解,鸿毛是很轻的,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实际上暗含了这种人的死是很轻微的,是微不足道的,进而使学生理解到鸿毛一词的引申义:轻微,微不足道。
(2)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这个词指的是除了为人民服务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
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当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这个词能够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哀思”这个词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固:本来的意思。
于:比的意思。
或:“有的”的意思。
经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经过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让学生自我按天然段顺序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天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按天然段顺序朗读课文,读完一段,说说这个天然段讲了什么?
经过读课文让学生明白课文先讲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及党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之后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一样的意义;又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然后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最终讲了开追悼会的目的。
全文以“为人民服务”为线索,分五个天然段,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这样便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为下一步深入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做了准备。
(五)指导难句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然后画出读不好的句子。
2.小组交流,如何来读好画出的难句或长句。
3.提出读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练习朗读。
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学生读起来可能有困难。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教师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时,能够采用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听读,然后再让学生自我练读。能够这样停顿: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中引用了一句古文,读好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这句古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读好这个长句。能够这样停顿: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资料,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天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结构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
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之后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一样意义;然后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又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最终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2.教师小结:这五个天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天然段都能够独立成为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学生能够说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就能够了,不要求学生的回答深入详尽。
2.板示: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板示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三)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我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句话教师能够启发学生理解。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3.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经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自我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教师可将这些句子板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师能够帮忙、指导、启发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为人民服务,要善于理解别人的批评。无论是自我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我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进去。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理解,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证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仅有一个,就是要贴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必须会兴旺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头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3.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五)学习第四段。
在前面三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不一样的形式教学生读书,找难句,提问题;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难句。在第四段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自我读书,自我讨论,自我学习。
1.让学生自我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终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2.团体讨论。
(1)请学生读自我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我的理解。
(2)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团体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几句话的点拨。
①我们今日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可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②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可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③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齐的。所以,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忙。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3、4天然段。
(1)背诵之前应先让学生将这两段话再读一读,对这两段话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2)出示填空:
①()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我们()。
背诵这几句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这几句话中的关联词语及重点词语,利用这些词语指导学生记忆。
②(“”)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为(),我们这个队伍就()。
③我们都是来自(),为了一个(),走到一齐来了。我们还要和()走这一条路。我们今日已经领导着有(),可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要(),要提高()。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解救他们,我们要()。要奋斗就会(),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可是我们想到(),想到(),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可是,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我们的干部要(),()都要(),(),()。
在指导学生背诵时,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如让学生自我对照课文口头填空,熟读,或同桌互相填空,小组填空等。也能够教学生一齐背的方法,如先熟读再背诵、抓重点词背、分层背等等。
(六)学习第五段。
1.让学生自我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开追悼会?
指导学生理解开追悼会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同时开追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七)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1.提问:这篇讲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然后按板书提示指名谈一谈。
为人民服务教案(二十一):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2、学习文章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段式,并练习运用。
3、理解课文资料,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2、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启情导入
1、同学们,经过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日,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
2、板书课题:
为人民服务
学生齐读。
二、初读感知
1、指名接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
经过预习,你都明白了什么?
2、学生汇报预习资料。
(字词、主要资料、查找的资料等。)
三、品读课文
1、回顾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是什么?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自学好了之后小组交流。
3、团体交流:
当学生交流完某个天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天然段写了什么以及在表达上的特点。
4、看板书总结:
本课围绕着第一天然段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写了三方面资料:
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正确对待批评;要搞好团结。这就是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先总论后分论。
板书:
总分
5、其实这种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形式在本课的天然段中也有所体现,你们发现了吗?
(生:第2、3天然段。)
⑴自读第2天然段,看看毛泽东是如何先总的阐述观点,再分层论述的?
⑵指名回答。
⑶按照这一天然段“先讲……再讲……之后讲……最终讲……”自我练习说一说这一天然段的段落层次。
⑷再指名说。
⑸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演讲的语气):
自读、指读、齐读。
⑹团体背诵。
四、返顾整体
1、第三组课文的主题是“深深的怀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与本课的写法有什么不一样之处?
2、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议论文,毛主席围绕着“为人民服务”的观点采用了先总论再分论的结构形式,把几个方面的意思像层层剥笋一样,一层一层讲得十分清楚。他在讲其中一个方面的时候,也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使文章观点更有说服力,结构更加严谨。
五、读写结合
1、出示演讲要求,指名读:
⑴观点明确,语言清楚流利。
⑵恰当模仿课文第二天然段的写法。能够引用,能够举例。
⑶话题:
从本课学习的“谈批评、讲团结、生命的价值”中任选一个话题。如:“生命诚可贵”“团结就是力气”“正确对待批评”等。
2、自列提纲后小组交流。
3、指名在全班内演讲。
六、拓展延伸
屏幕出示诗歌《怀念张思德》,师生齐读。
为人民服务教案(二十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及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资料,让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5、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课文的各个层次是如何围绕课文中心展开论述的。
课时设计: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二)讨论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一)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日我们进入课题前,先来看一些照片,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并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为了谁。好吗?
生:好。
(在屏幕上显示:为人民服务的人,并伴随着音乐《为人民服务》,渲染气氛)
师:(观看完后)看了这些这些,他们那样貌做到底是为了谁?说说理由。
生:他们那样做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能够更加快乐地生活……
师:对,为人民服务。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为了人民,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有的甚至连生命都能够牺牲。他们都是最让人感动的人。此刻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第12课《为人民服务》。(在黑板上板书:12、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让学生边看课文边听录音朗读,初步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2、学生初步小声朗读课文,在每一天然段前标上序号,画出不会的生字、生词,之后让学生自我借助字典来解决生字、生词。(培养自主学习的本事)
3、教师指名或学生自荐朗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的情景,并让全班学生一齐来纠正读音。异常注意的字读音:悼(dào)不读成diāo;民(mín)读成míng
炊(chuī)不读成cuī;先生要读轻音(xiānsheng)
3、再读课文,理解词语
基本解决了课文的生字,让学生再准确地朗读一遍课文。然后逐段诱导学生,让学生解答学生们提出的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在旁指导。(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
师: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找出你们之前画出来的不理解的词语。此刻从第一天然段开始,第一天然段有不理解的词语的同学请举手提问。
生:……(提问)
师:那么此刻有哪位同学能帮忙这位同学理解一下这个词语呢?
生:(站起)我能够……
学生可能提出的词语: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指的是除了为人民服务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
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在文中是指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当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精兵简政:精减人员,缩减机构。亦借用于一般的去除繁冗,力求简要。课本指的是前者。
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小拓展:出自《魏书·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这个词能够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哀思”也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经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三)细读课文,理解资料
师:我们解决了课文上不了解的词语。此刻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几方面的意思。
生:……(学生讨论并让学生畅所欲言)
第一方面: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第二方面: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一样意义;
第三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四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
第五方面: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板书:宗旨——死的意义——坚持,改正——三“互相”——追悼会
教师小结:这五个天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天然段都能够独立成为一段。(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要他们能各圆其说就能够,不苛求于标准答案)
四、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本的生字生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资料。此刻让我们一齐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所写的几方面资料。
生:……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宗旨——死的意义——坚持,改正——三’相互’——追悼会”让学生复习本节课所讲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每个两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二)让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让学生正确树立生死观。
(三)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四)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句子的理解。
(二)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讨,理解句子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词,解决了不理解的词语,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资料。此刻让我们大家一齐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几方面的意思。
生:……
(经过复习,让学生加深对课文资料的理解)
师:此刻大家再来细读一下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再跟你的组员一齐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师:好,此刻请有不理解的句子的请提出,然后大家来共同解决问题。
生:……
(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做解决问题的主人,培养学生的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以及敢于质疑问题答案的精神)
学生可能不理解的句子: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本来;于:比;或:有的。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为人民服务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结合课文后的资料袋来理解这句话)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拓展:在我们所明白的还有谁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呢?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举例本单元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尽量引导学生联系比较贴近生活的实例来说说。例如2005年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丛飞,07年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等等。
4、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课后练习: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一共三句话,第一句是讲为人民服务,要善于理解别人的批评;第二句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无论是自我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我的人;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理解。这就证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仅有一个,就是要贴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因为……所以”、“如果……就”、“只要……就”、“不管……都”等关联词的综合运用,加强了议论的语言气势,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议论的严密性)
(让学生一齐读读这几句话,体会议论文的严密性)
5、我们今日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可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6、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可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7、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
意思: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齐来的。所以,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忙。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二)分析课文,深入探讨
师:谁能从第一天然段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生: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师:课文开门见山,开篇就点明了主题。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课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也体会到了毛主席是如何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把几方面的意思清楚地阐述出来。其实,毛主席在讲其中一方面意思的时候,同样也把意思讲得清清楚楚,全面而准确。比如第二天然段,请同学们朗读这一段,深入地想一想,再和同桌讨论讨论。
(学生朗读,思考,讨论)
师:我们都明白第二天然段讲的是人死的两种不一样意义。那么毛主席认为“如何看待生和死的问题”的呢?又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讲清楚的呢?此刻让我们一齐来探讨探讨。这天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生:6句。
师:第一句总说“为人民服务”,那么第二句又写了什么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呢?
生:第二句写了司马迁说死的意义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此处运用了引用手法。
师:十分好。课文在那里引用了司马迁的话,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在以后学习的议论文中也会出现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者你们在写议论文时为了让别人信服你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也能够适当地引用名人名言。
师:之后的第三句话,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
生:这句话主要说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
师:分析得不错。那之后的第四句话谁来说说?
生:第四句话主要讲了张思德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师:这段话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句子之间的意思联系严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天然段,感受一下句子之间的严密性。
生:(朗读)
师:接下来的第三、四、五天然段,让我们分组讨论分析。每一大组分析一段,第一组分析第三天然段,第二、三组分析第四天然段,第四组分析第五天然段。组内再分小组,每四人为一小组,然后让小组推荐组员站起来分析。
生:(讨论)
生:我觉得第三天然段是围绕一个意思来说的:我们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这段话共有6句。我说说前两句。第一句讲我们如果有了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原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二句讲不管什么人向我们指出都行,革命队伍内部的人也好,党外人士也好,敌人也好,都能够指出我们的缺点。
生:之后我来说说,第3、4句话是说我们虚心听取批评的前提,就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第5句话是举了“精兵简政”的例子,再次说明我们愿意采纳任何人的意见。到第6句话,毛主席总结提出了我们的队伍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师:这6句话,围绕“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展开,层次十分清楚。之后第四天然段,谁来分析分析?
生:第4天然段后半部分句子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第一句讲我们要奋力奋斗,第二句讲要奋斗就会有死人的事情发生,第三句讲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第四句讲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终一句讲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
生:这几句话之间不仅仅联系十分紧密,道理也讲得十分全面。毛主席先说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立刻用“可是”一转,说“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之后用“可是”一转,说“我们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思维真是严密啊!
师:最终一天然段,谁来简单分析分析?
生:这一天然段写了毛主席提议开追悼会,并进一步说明了开追悼会的目的所在。开追悼会就是要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并体会到了议论文的严密性,初步了解了议论文的表达方法。
五:布置作业
1、熟悉对本课重点句子的含义。
2、背诵课文。
为人民服务教案(二十三):
★基础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èdǐxīngwànghóngmáochuīshìyuán
()()()()
tàishānbōxuējīngbīngjīngzhèng
()()()
wúhúsìhǎimùbiāoāisīzhuīdào
()()()()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词语。
改正()提出()战胜()改善()改良()解释()
★★培优作业
一、查字典。
“鼎”字()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再查()画。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写出含“鼎”的成语(至少三个)
()、()、()。
二、先理解划线字的意思,再写出句意。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泰山:鸿毛: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关联词填空。
1、因为……所以……2、如果……就……3、不是……而是……
4、只要……就……5、虽然……可是……6、即使……也……
1.()困难再大,我们()决不退缩。
2.()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3.()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培优作业
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一样。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填写文中空缺的资料。
2.用______划出这段话中运用了比较论证的句子。
3.本文作者_______。全文是他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央直属机关为_________同志举行的追悼会上作的演讲。
4.文中第一句与第二、三句的关系是()
a先因后果b并列关系c先概括后具体
5.请你列举一些“死得比泰山还要”的英雄人物。(至少三个)
为人民服务教案(二十四):
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日,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你们的爷爷奶奶以往背过、父亲母亲也以往读过,文中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经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明白《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景下做的演讲?
2.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读收获
a认读生字词
b指读课文,校正读音
c交流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词句,理解感悟
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进行具体表述的?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资料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天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a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⑴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⑵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b再读开头,感悟写法。(直接点题,亮明观点)
c根据提示背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的,是彻底地()的。张思德同志就是()。
2.读2-5天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a默读,思考: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b再读,动笔划出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我的体会。
c根据学生发言,顺势出示:
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意思,然后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可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也可联系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人物。)
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围绕怎样对待批评讲了哪几层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下来的?
⑶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
联系过去的或此刻的事例,能够是众所周知的,也能够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怎样对待别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今日,你们──21世纪的少年朗读着《为人民服务》,收获到了什么?
2.朗读全文
为人民服务教案(二十五):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新字新词。
2、初步理解课文思想资料。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交待目标
同学们,你们记不记得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大典的盛况吗?江主席亲切慰问的话语:“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听到的是战士们铿锵雄壮的话语,至仿还回荡在耳畔。那么,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呢?今日,我们就学习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议论文,是我们新接触的一种文体,议论文就是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大多是记叙文,期望同学经过本音标学习,能体会议论文与记叙文的不一样之处。
板书:
为人民服务
二、预习检查
1、简介写作背景。
2、介绍书中的人物。
三、自学
下头大家自学课文,初步理解课文资料,在自学中有什么弄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四、自学汇报
1、汇报字、词、句,师随机点拨。
2、提出在自学中没有弄懂的问题。
五、小组讨论
各小组讲座本组同学提出的问题,组长同学做好记录。
六、汇报交流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下次到一齐来了。
在理解句子的同时联系现实生活,哪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哪些人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哪些人的死是比鸿毛还轻的?
4、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5、只要我们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必须会兴旺起来。
6、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七、质疑
1、李鼎铭先生是在怎样情景下提出“精兵简政”这条提议的?
2、全文是围绕哪一中心论述的?
3、为什么要把开追悼会作为一个制度?为什么在文章结尾时提出这个问题
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勇气从哪里来?
八、朗读课文,体会中心
1、课文学到这儿,你认为怎样样活着才有意义?
2、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中心,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3、指读。
九、总结
1、经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师总结:
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论述了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期望同学们长大后都能成为为人民服务的人。
十、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为什么根本宗旨
为人民服务正确对待生死
怎样正确对待批评
正确对待困难
为人民服务教案(二十六):
一、课标教材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当这优美、激昂的旋律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日的快乐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呢?是呀,一个民族不应当忘记历史,不应当忘记先辈,不应当忘记英雄。因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本组课文的主题是“牢记先辈与英雄”,《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这四篇课文,从不一样角度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展现了革命志士的共同梦想、信念与高尚情操。教学这一组课文时,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更要让学生发扬光大,以开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景,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天然、朴实。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选编这篇文章,有几方面的意义: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儿基础;二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学本课的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难点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根据课标要求,教学时一要帮忙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熟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围绕主要观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应当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二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讨论、交流。除了课后思考题2所列的两个句子外,还能够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的理解再提出几个句子。讨论、交流时,可在引导学生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实际。
二、教法学法
(一)突出主体,选择教法:
课堂是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的认识,我选择教法如下:1、以读为主,读思写结合法;2、引扶放相结合,意在引导学生注意议论文的特点与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本事与习惯。
(二)重在实践,指导学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在很多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与方法,也就是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为此,我指导学生以读为本,体会文章论述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经过学习课文,你还记得课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吗?哪个句子点明了这个观点?(指名答,板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课文从哪些方应对这个观点展开叙述?(指名答,板书:死的意义、正确对待批评、团结人民)
3、板书课题,说明:议论文论点:观点论据:材料论证:方法
为人民服务教案(二十七):
a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资料,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或课件
2.重点句子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2.今日我们一齐学习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一篇演讲(板书课题),相信同学们读后你会对“为人民服务”有一个正确理解和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注意生字要读准字音。
3.同学互相推荐读,教师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我。
4.默读课文,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准备与同学一齐交流。
三、同学交流,理清思路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1.课文是围绕什么来讲的?(围绕“为人民服务”来讲的)
2.文中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从三个方面讲了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a、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b、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改正错的。c、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各小组代表提出小组同学的疑问,准备下节课共同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等一些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和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质疑入手,品读课文。
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呢,带着上节课疑问,我们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找出体会深刻句子画一画,简单作一下批注,汇报时可结合自我熟悉事例来介绍。
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2.小组内交换自我看法,准备在全班交流。
二、相互交流,突破重难点。
1.根据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句子,谈自我体会。
①结合生活熟悉事例谈自我对生死观看法。(学生可从李大钊或郝副营长等熟悉的事例谈谈对生死观的理解)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自我的体会。
②引导学生读好二段。
③同学们理解的很好,出示课件“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三层意思:1.总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怕别人批评;2.是阐述任何人都能够提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或缺点;3.只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去做。)
④指读课文
出示重点句子“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结合你明白的事例,谈谈对此句话的理解。(因为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所以要搞好团结,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2.读课文1段,谈谈各自理解。从“完全”、“彻底”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齐读1段。
三、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1.《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小学阶段首次接触的一篇议论文,说一说你领悟到什么?(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
2.“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会议上的一篇著名演讲,同学们赶快用自我喜欢方式把课文背诵下来。
四、说演结合,提升素养。
调查搜集新时期“为人民服务”事迹,在下次语文活动课中讲给大家听。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一小学郑淑丽)
b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日,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你们的爷爷奶奶以往背过、父亲母亲也以往读过,文中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经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明白《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景下做的演讲?
2.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读收获
a认读生字词
b指读课文,校正读音
c交流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词句,理解感悟
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进行具体表述的?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资料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天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a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⑴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⑵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b再读开头,感悟写法。(直接点题,亮明观点)
c根据提示背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的,是彻底地()的。张思德同志就是()。
2.读2—5天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a默读,思考: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b再读,动笔划出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我的体会。
c根据学生发言,顺势出示:
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意思,然后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可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也可联系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人物。)
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围绕怎样对待批评讲了哪几层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下来的?
⑶“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
联系过去的或此刻的事例,能够是众所周知的,也能够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怎样对待别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今日,你们──21世纪的少年朗读着《为人民服务》,收获到了什么?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读写字词,加强积累
(重点指导“鼎”的笔顺,读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二、品析片段,感悟写法
1.品读课文2.3天然段,说说毛泽东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一样意义”和“正确对待批评”两方面资料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增强说服力的?(引用名言、举例子)
2.这两段都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了分层表述。再次朗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三、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沙河镇二小杜彩云)
为人民服务教案(二十八):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课文。此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全文论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分作五层进行了论述。
这种无故事情节、无华丽词句的说理性文章,对小学生来说是“无趣”的,可我在教学时却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无穷乐趣。下头是学生理解课文“开追悼会的目的”的片断记录。
文章资料: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求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师:同学们读读这段文章,想想从中你能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
学生:我体会开追悼的目的是“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学生:经过自学这一段,我读懂了:毛主席能公平地待人。他认为人没有高低之分,不管是谁,只要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我们都要给他开追悼会。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所以我们就要为他开追悼会。
学生:我也认为开追悼会是为了歌颂那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寄托我们的哀思。
学生:我体会到了开追悼会既能够安慰死者的家属,又号召大家都来学习他的精神。
学生:我从文中读出“毛主席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当时的革命势力并不强大,毛主席就用为死者开追悼会的方式让人民都团结起来,这样一来,革命力气就会慢慢增强,一举歼灭敌人,解放解放全中国。……
【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讲演稿。讲演,是一种强调阐明观点和宣传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论说方式。《为人民服务》这篇讲演稿对学生来说是有必须难度的,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朗读和默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资料。教师应当从“深文浅教”中教会学生。经过课堂上的实践,证明了这节课的安排是合理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教的简便,收到了实效。从学生的发言中可看出,他们对此理解还比较透彻。我班的学生为何对文章能作出如此透彻的理解呢?简单地说,他们已经掌握了必须的学习方法,具备了必须的学习本事。
长期以来,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学习本事的培养,进行了“读──想──谈──”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讨。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我去研究,教师不讲也能够,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我的本事了解功课时,教师才去调兵遣将帮忙他。这种模式营造了让学生主动地获得学习的成功,同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本事,自学本事发展也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大胆地去发现、去想、去说。课堂上,同学们常常会因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每个人都会说出自我不一样的见解。教师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能感受到成功。学生仅有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才能从一次成功走向更多次成功,不断的成功,不断的满足,不断的激励,导致不断的奋力。这样一来,同学们愿学习了,也逐渐会学习了,具备了必须的学习本事,才有《为人民服务》教学中的上述片断。
为人民服务教案(二十九):
【教学要求】
1、自学本课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资料,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3、深入阅读理解,体会文章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
4、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
【学生视角】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情景下提出来的?它究竟蕴含着什么深刻含义?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资料。
【教师思考】
本文是一篇演讲辞,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是对学生进行良好革命人生观教育的良好教材。但由于文章资料背景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为遥远,对于学生理解课文资料有必须难度。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文章写作背景相关的信息资料,同时准确把握议论文在小语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特点,也是确保教学成功的关键。
【设计特色】读、议、画、悟多种手段运用,理解课文的论述美。
【教学重点】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逐层论述的思路。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
【信息资料】
1、收集张思德及文章写作背景资料。
2、收集议论文写作的相关文学常识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思想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和收集处理信息的本事。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发谈话,引出课题
你听过“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吗?对这句话你了解多少?
(挖掘学生已知,天然引入,利于找准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圈点勾画,学习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
2、再读课文,对课文的资料和体裁进一步认识:
⑴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自由交流对文章中心资料的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⑵交流收集到的议论文写作常识性材料,了解文章论述上的特点,经过读书,加深体会。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但读书活动不是机械的照本宣科或简单重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增强读书的目的性,在读书中理解,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体验。)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把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抄写在积累笔记上。
2、填空,并体会这些句子的特点: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四、师生共同回顾,交流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资料,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影响。
2、深入理解课文资料,进一步认识课文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展开论述的。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阅读理解的本事。
4、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上节资料,确定阅读方向
1、经过上一节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2、作者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组织了哪些资料?
二、自主研读,合作交流,提高认识
1、自读课文,画出自我喜欢的句段,深入理解,并说出自我的感受。
2、结合学生的合作学习,教者能够适当提示研讨的问题。
如: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谈谈你发现的“为人民服务“的人和事等。
(发挥学生的进取性和自主性,引导合作交流,既利于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又利于提高学生的本事。)
三、深读背诵,升华理解
1、选择自我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背诵。
2、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和体会。
四、课堂练习
1、把自我喜欢的词句抄录在积累本上。
2、选择恰当的词语,并仿写一句话: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五、实践活动
收集一些简短的议论文,阅读体会并尝试动笔写写看。
【板书设计】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完全……彻底……(提出论点)
不怕牺牲,像张思德那样
为人民服务就要不怕批评,只要……就……(逐层论述)
不怕困难,团结互助
开追悼会寄托哀思,团结人民。(发出号召)
为人民服务教案(三十):
《为人民服务》
这篇课文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的夹叙夹议的文章。学生领悟起来比较困难。异常是中下生,让他们明白:本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论点从五个方面去论述什么是“为人民服务”,这种逐层深化,条理清晰,突出主题的写作特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另外,从文章“为人民服务”这一资料想开去,学生能够经过名人故事,身边事迹去感悟什么行为叫“为人民服务”,但从学生学完本课写出来的读后感中,明显的感受到学生所理解到的“为人民服务”比较抽象,比较缥缈。如果你再进一步问他,结合你的实际情景,你打算怎样做?大部分学生要么摇头,要么回答“不明白”。是呀,对于“以我独尊”的现代独生子女来说,理解“为人民服务”远比在实际行动中做出来的“为人民服务”容易多了!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昨的讲演。
课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课文的第二、三天然段的结构相似,都是先提出自我的观点,然后或引用古人的佳句或举例说明来进一步阐述这个观点,使我们对生死、批评有了正确的理解。教学时,我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天然段,再放手让学生自学第三天然段,课文的第四天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中的重点,我注意引导学生分层理解逐步学习,第一步给此段分层,并概括层意,第二步抓重点词句,领悟道理,由于教学时我立足于综合运用小学阶段的基本功,从题入手,理清脉络,抓中心,悟道理,由理及情,由情导行,使比较难理解而又比较枯的论文变得易学,趣味。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演讲辞,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是对学生进行良好革命人生观教育的良好教材。但由于文章资料背景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为遥远,对于学生理解课文资料有必须难度。课前我注意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文章写作背景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昨的讲演,它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课文的第二、三天然段的结构相似,都是先提出自我的观点,然后或引用古人的佳句或举例说明来进一步阐述这个观点,使我们对生死、批评有了正确的理解。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天然段,再放手让学生自学第三天然段,课文的第四天然段是全文的的重点,我注意引导学生分层理解,逐步学习,抓重点词句,领悟道理。由于教学中我注重从题入手,理清脉络,抓中心,悟道理,由理及情,由情导行,使比较难理解而又比较枯的论文变得易学,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