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一):
孔子行礼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小孩,歇一会儿吧!”“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小孩,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如果我此刻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明白怎样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孔子的故事(二):
落水救人
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激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明白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能够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孔子的故事(三):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这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能够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能够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能够,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能够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我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师襄子,直到此刻,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孔子的故事(四):
雪中送炭,而不要锦上添花
孔子的弟子公西赤被出使齐国,是被鲁国公派的,所以就相当于在齐国境内鲁国的大使馆上班。冉求与公西赤交好,找到孔子说:公西赤在齐国工作,照顾不上家,请求您签字批点粮食补助给他的母亲吧。
孔子说:好吧,就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说,是不是有点少了,拿不出手啊,能不能多给点呀?孔子不情愿地说:那就再给二斗四升。冉求心想:教师你也太抠了,于是他说:“按当前社会上CPI研究的话,起码要送上八十斛。”
孔子听了很生气,对冉求说:公西赤是驻齐国大使,坐的是肥马驾的豪车,穿的是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工资待遇那么高!仅有生活困难的穷人需要救济,公西赤不愁吃不愁穿,给那么多干什么?冉求听了无话可说,乖乖的退了下去。
孔子的故事(五):
后生可畏
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齐玩。
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我坐在里面,好久不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小孩说。
孔子十分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小孩,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
这些都是天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孔子不由感叹他说:“好啊,我此刻才明白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孔子的故事(六):
孔子和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能够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能够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细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我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孔子的故事(七):
欲速则不达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此刻的山东)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教师,向孔子请教说:"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
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子夏表示必须要按照教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之后,"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到达目的。
孔子的故事(八):
辍学回家的小牧童
其实,孔子何尝不明白放牛、当吹鼓手之类的事情与自我的身份不符呢?家庭的熏陶、乡学的教育、社会的习染,早已在他心灵深处构成了贵族阶级的等级观念。然而,应对积劳成疾的母亲,应对无米下锅的生活困境,他不这样做,又有什么办法呢?孔子明白,要想说服母亲不去上学是不可能的,只好用善意的谎言暂且瞒过母亲。
从此,孔子真的到叔孙氏家放牛去了,并且他与人家讲定条件:他为叔孙氏家放牛,叔孙氏家中藏书任他借阅。
这可是一个奇怪的“条件”,孔子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一方面在天地间饱览壮美河山,感受大自然所赐予的妙趣横生的景致,一方面又不间断地读书学习,让自我的梦想不断地向前迈进。
牧童们都愿与孔子结伴放牧,一则因为他身材高大,被誉为“长人”,力大无穷,和他在一齐,便没有人受欺侮;二则他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异常是他腹中装着永久也讲不完的故事,和他在一齐,胜似上学读书,所以,孔子所到之处,便有牧童尾随,牛羊成群。
孔子的故事(九):
逆境中勤学不止
孔子幼年丧父,受尽磨难,却一向有慈母颜徵守护在身边,尽管环境困苦,母亲却一向都教导孔子要做一个心存梦想、不断进取的人。
母亲日夜为家务操劳,终因体力不支,病倒了。可是,就在母亲卧床休息的第四天,孔子就被母亲逼着上学去了。但每一天放学后,他都会早早回家,一进门就忙着刨地、浇园、垫猪舍、喂鸡、烧火、扫地,夜间则和养病的母亲一齐编草鞋。母亲责怪他学习没有以前用功,孔子微笑着解释说,在乡校里读了一天书,脑子里混得像一盆糨糊,此刻正需要休息,再说,干着活也能思考问题,也能背书。
孔子虽然年纪轻,但干起活来十分细致,干什么像什么,速度有时比那些经常做家务老手还快。母亲的重担被孔子接去了许多,得到休息的身体也一天天在恢复。
母亲颜徵在病中也未闲着,常常打起精神支撑着坐起身来,给儿子做了一件新上衣,准备过年穿。这天傍晚,新衣服做成,孔子放学回家,刚想抓起扁担去挑水,颜徵就扯着儿子的手进了里屋,喜形于色地说:“来,丘儿,试试娘给你做的这件新上衣合身不?”
孔子见母亲今日异常高兴,乘机告诉她说:“娘,从明天起,孩儿不再上学了。”
“这是为什么?”颜徵吃了一惊,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
“乡学里的先生尽是些迂腐老头,”孔子解释说,“满腹空空,教起书来比娘也相差很远……”
“胡说!”母亲颜徵打断了儿子的话,“小小年纪,就这样骄傲自满,竟然连先生也不放在眼里。”
“就是嘛,先生还异常懒,根本不让提问,你一问,他就吹胡子瞪眼睛。自打进了乡学,孩儿什么新知识也没学到,尽是自我温故而知新。”小小孔子不服气地辩解着。
母亲不相信孔子的话,于是找来邻居家的小孩曼父,询问乡学教书先生的事情,曼父也不喜欢乡学里的教书先生,就把学校里的情景讲给颜徵听,颜徵于是相信了儿子讲的话全是实情。
即便是这样,母亲也不一样意儿子请求,她心平气和地对孔子说:“不上学怎样能精通‘六艺’呢?不精通‘六艺’,将来何以能出人头地呢?”
孔子告诉母亲,自我能够跟曼父哥学赶马车,跟吹鼓手学音乐,到校场去练习射箭。这些才是实实在在的本领,不像在乡学里,先生尽是纸上谈兵,什么也不会干,连长鞭都甩不响,更不用说驾驭烈马了。他还打算到叔孙氏家里去放牛,因为他们家里有好多好多的藏书,能够借来阅读。白天的时候,把牛赶到牧场里,让它们吃草,自我就能够以草地为课堂,读书学习。旷野里的空气新鲜,又没有同学吵闹干扰,学习效果将比在课堂上好得多。再说,从事这些活动,也能够体验人生哲理,为将来入世做事奠定基础……
颜徵静心地听着儿子的讲述,心底泛起了一股热浪,眼圈湿润。她明白,儿子这是为赚钱养家,为自我分担忧愁,使自我今后少吃苦,才将辍学说得这样天花乱坠——儿子长大了,明白体贴疼爱母亲了,她心里感到无限欣慰……儿子的话确有道理,如果这样做,自我的处境,这个家庭的状况,将会有所改变,有所好转。然而,这是断然使不得的,她说:“丘儿,娘明白你这一片赤子之心,可是,咱不能那样做。咱孔门是贵族出身,虽说之后败落了,可你父亲还是一个陬邑大夫,他的儿那样做。咱孔门是贵族出身,虽说之后败落了,可你父亲还是个陬邑大夫,他的儿子怎样能去干那些卑贱之事呢?小孩,只要你将来能成大器,娘再苦再累,心里也甜呀!……”母亲边说边扯起衣襟擦那湿润的眼角。
孔子的故事(十):
孔子有许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之后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
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之后,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称。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确定人品质本事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确定就错了;我只凭相貌确定人品质本事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确定又错了。”
孔子的故事(十一):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我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孔子的故事(十二):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细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教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立刻明白,愧道:"教师,是我糊涂啊,此刻我最终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齐向他攻击吧!"[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人多力气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如果没有,可得细心行事,洁身自好呀!凭借强力欺负弱小。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齐骂:"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孔子的故事(十三):
子夏是孔丘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此刻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的去拜望教师,向孔丘请教说:"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孔丘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孔丘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必须要按照教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丘上任去了.之后,"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到达目的。
孔子的故事(十四):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问孔子,有关他的一些同学们的修养情景。
他问道:“教师,颜回同学为人怎样样?”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颜回的仁爱之心比我要好。”“那子贡呢?”子夏之后问。“他呀!他的辩才比我好。”孔子笑着说。“那子路,子路同学呢?”子夏又之后问。
孔子开心地笑着说:“要说勇武精神,我们都不如他。”“那子张呢?子张难道也有过教师之处?”子夏满脸狐疑。孔子顿了顿,说:“子张同学,为人处世,庄重严谨的作风,比我这个做教师的要强。”
子夏听到那里,禁不住站了起来。他曲躬作揖地问道:“教师,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那四位同学,都有超过教师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师从教师您,学习呢?”
孔子见子夏这样,忙举手向下按了按,并和蔼地对子夏说:“子夏!你别着急,先坐下,听我慢慢说。颜回同学虽然他很仁慈,可是有时他过分的仁慈,导致的不忍之心,使他变得一味地迁就他人,影响了自我对事态作出正确的决断,从而反而害了别人。所以说,他虽能仁,却不能忍。(注:佛家有时说慈悲生祸害,也是这个意思)”
孔子之后对子夏说:“至于子贡,他的口才的确很好,可谓辩才无碍。他精通语言的妙用,却不识语言的局限,不懂得沉默的力气。所以,他能辩不能讷。”
“关于子路,”孔子继续说:“他英勇过人,敢作敢为,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可是有时不懂得谦冲退让,持弱守雌,蓄势而动。这样难免会意气误事。所以说,他能勇,不能怯。”
“而子张呢,”孔子说到那里沉了沉,然后说:“他过于庄重严谨,以致清不容物。不能够和煦接众,不能够容纳有污行的人,让人见之生畏,敬而远之。所以,他能庄,不能谐。”
“所以,”孔子最终总结道:“如果将这四位同学的长处都加起来,来对换我的修养,我也是不愿意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一心跟从我,学习的原因。”
孔子的故事(十五):
孔子学琴的故事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能够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能够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能够,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能够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我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孔子相师的故事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小孩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小孩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日我见您却并不怎样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称”小孩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可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觉得这小孩知识渊博,连自我也辩可是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据《史记》记载,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我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
孔子的故事(十六):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
孔子一向是后世人景仰的对象,他常常被后人供奉于庙堂之上,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是圣人,是高呼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一生挚友;是”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的鹤发老者;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逊学者。他是普通人,又是如此伟大。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孙,畏惧宋大夫华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鲁国。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纥,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纥于颜氏女野合生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身处乱世却能够坚持践行自我的主张,孔子的精神和勇气实在是令人佩服。古来圣贤皆寂寞,他们异于常人之处就是要承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寂和苦闷,就算千夫所指,就算穷途末路,也要坚持把“仁”推行到底。
孔子生于礼崩乐坏的年代,他为了让更多的穷人小孩能够读书,在年轻的时候建立了第一所私学,广招学徒,一时之间竟也誉满乡里,成为德高望重的万世之师。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战乱连连国家尚且不能自保,人民天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存的第一条件是食物,粮食对于战乱中的人民是极其珍贵的,连饭都吃不起何谈国家政治。所以,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受学生,学费就是“束修”,也就是肉干。要明白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春秋战国,能吃到粗茶淡饭已经很不错了,能吃到鱼、肉更是难上加难。既然如此,又是什么原因让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
据《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齐国,听到舜的音乐“韶”,三月不知肉味。那里并不是说,孔子失去了味觉和嗅觉,更不是他三个月不明白肉放在哪里,找不到肉吃,以致不明白肉的味道。而是说孔子他听到舜的这首音乐以后,他的思想就定在无邪这个境界,他在这个境界定了多久呢?三个月。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所占据萦绕,他可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联翩,也可能就是发呆,什么想不起来,但身心是舒坦的、宁静的、甜美的,感到极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所以当时的齐国人都十分敬佩孔子,有如此之高的音乐修养,后人常用“尽善尽美”和“三月不知肉味”来评论孔子向苌弘请教和痴迷于韶乐的这段佳话。
《战国策》中甘罗一句项橐“七岁为孔子师”,语焉不详,为后世人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间。据说他和孔子之间发生了“车让城”与“城让车”之辩、“落锄之数”与“落蹄之数”之辩、“沉浮”之辩,都以孔子失败告终。这又是怎样回事呢?
项橐(前494—482)是春秋时莒国人。此刻的山东省日照市,据说就是项橐的家乡。关于项橐的身世,一般有两种说法。据说项氏家族的老祖宗叫姬叔度,其封地在项。姬叔度后代项超生项橐等儿子,这是富家子弟出身的项橐。还有一个说法,父亲和母亲魏氏都是普通农民,他的母亲在上山砍柴的路上生下了他。不管哪种说法都不能确定项橐的身世,他的一切又归于一个谜。他与孔子“车让城”与“城让车”之辩、“落锄之数”与“落蹄之数”之辩、“沉浮”之辩,到最终都变成了一个传说,关于他的事迹又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
遗憾的是,天资聪颖的项橐12岁便夭折,有人说他是被孔子的学生所杀,也有人说是被诸侯所杀,他的人连同他的事迹都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猜疑。
孔子的故事(十七):
孔子请教桑雽“我屡遭非难,亲朋故交越发疏远,弟子更加离散,这是为什么?”。桑雽给他讲了一个假国人逃亡的故事:“假国人林回逃难时,抛弃价值千金的宝璧,只背着自我的婴儿逃跑。有的人问他:‘是因为他的价值吗?婴儿的价值显然比宝璧小;是因为重量的原因吗?婴儿的负担又比宝璧重。抛弃价值千金的宝璧而背着婴儿跑,这是为什么呢?’林回回答说:‘那是因为利益的性质不一样。’宝璧是身外之物,迫于战乱灾害时,只能抛弃;因为婴儿是自我的亲生骨肉,必须倍加保护。林回的观点:互相保护是亲情的天性,不会因为任何灾难祸害而互相抛弃。亲情贵于金钱。”
然后又说:“君子的交谊淡如清水,小人的交情甘如甜酒。然而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血缘关系而为利益结合的,遇到灾难时就会瓦解离散。”
孔子听后突然醒悟,说到:“我会由衷地听取你的指教!”于是慢慢地离去又悠闲地走了回来,终止了学业,丢弃了书简,弟子没有一个侍学于前。但这个求道举动也只是做了个样貌而已。这其实也是孔子的老毛病,从孔子多次问道于老子也能够看出,虽然表面上显得很虔诚,对老子的思想很祟拜,但骨子里却还是不以为然。
孔子的故事(十八):
孔丘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丘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齐玩。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过了一会儿,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我坐在里面,好久不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丘让路。孔丘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了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小孩说。
孔丘十分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小孩,竟如此的会说话,实在是了不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是天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孔丘不由感叹他说:“好啊,我此刻才明白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孔子的故事(十九):
《孔子》其实就是一个个孔子故事的组合,由开始的孔子在鲁定公支持下对鲁国进行改革,到孔子改革失败离开鲁国,到孔子及其弟子14年周游列国不断碰壁,再到孔子耄耄之年被迎回鲁国,他一生就在这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当中走完。可是,回顾这个电影,我捕捉到的不仅仅有故事,更多的是孔子圣人的形象——动荡破碎的山河,一个挺拔的身影带领着一群文弱的书生,步履蹒跚地向彼岸走去。
周王室衰微,诸侯为了称霸相互征战,狼烟四起。出身鲁国没落贵族家庭的孔子,对国家和黎元深感忧虑,提出“仁”“礼”的思想主张,期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解百姓于水火之中。可是就像春秋战国其他的圣贤那样,诸侯需要的是霸道的思想、强硬的权势和坚锐的军队,孔子的思想主张不被采纳,在诸侯国辗转如丧家犬。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期望,虽曾受诸侯礼遇,并在诸侯国推行主张有所成效,但政治梦想最终敌可是霸道。
14年里孔子和弟子一齐奔走列国,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曾卷入政治阴谋而身处旋涡,于晚年回到鲁国,不懈教育弟子众人及整理文献。最终,孔子在失意中逝世,梦想空付东流,还是达不到彼岸。然而,孔子逝世之后,其言行及思想终为后世所认同并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孔子被尊谥“大成至圣先师”。
电影《孔子》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有很多,其中孔子为救要陪葬的小男孩在朝会上与人激烈争论,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的斗智斗勇,“子见南子”“好德如好色”一话,都反映出孔子坚守内心世界,坚持政治梦想,无畏困难险阻,无畏美色权贵。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孔子,要想懂孔子还是要读《春秋》,靠电影简单的镜头和浅显的对话是不足够的。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孔子圣人的形象无法抹杀。
孔子的故事(二十):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孔老二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吟诵起《论语》我们似乎依稀能看到,在三月春风中,一位教师带领着一群学生换上春服,沐浴、欢歌、远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春游活动,我们似乎也从中感受到了春的和熙,歌的嘹亮,诗的馥郁。
这个春游的发起者是这群学生的教师,他的名称叫孔子。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刻进了国人骨子里的名称,这个不起眼的人,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后世成为万世吟诵的经典,甚至对其他民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孙,畏惧宋大夫华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鲁国。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纥,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纥于颜氏女野合生孔子。”于是,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在鲁国陬邑的一个小城镇,一家人为新生命的到来而兴奋不已。那么孔子,叫孔丘叫仲尼,为什么又要叫他孔老二呢?
孔子父亲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鄹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为鄹邑大夫。叔梁纥的元配施氏为孔纥一连添了九个女儿,孔纥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虽然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孟皮,却脚有残疾。渴望生个儿子的孔纥,他在72岁时三娶18岁的颜征在,生孔丘仲尼。《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在《史记正义》解释为:纥娶颜氏女徵在时,年逾六十四,不合礼法(周礼),故曰野合。传说在孔子出世前颜征在曾梦见山神驾着祥云,口中喃喃自语:“祷尼丘得贵子,继衰周而素王,择空桑为产地。”孔纥与颜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壮丁,即为孔子。
孔子的故事(二十一):
孔丘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十分辛苦的工作,阳光又那么大。孔丘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此刻有机械装置能够打水——你能够用牛又或者是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丘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此刻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能够十分容易,并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能够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能够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
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仅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坚持谦卑。”
孔丘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
孔丘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并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
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坚持谦卑、单纯、天然。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那些用头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职员的头头,教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不要做头头。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那就完了。做一个教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教师头头……要设法成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是原始的。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那个影子出现得越来越少了。
孔子的故事(二十二):
孔子出名的弟子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15岁立志于学,期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相传孔子以往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奋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教学子以“仁义”。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孔门十哲: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颜回(前521——前490)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以德行见称,颜回从小就勤奋好学,笃信孔子学说,并“闻一知十”,领会深刻,能够将孔子的学说,活学活用。颜回是个很低调的学生,他为人谦逊,才气不外露,最开始还让孔子认为颜回是个不聪明的学生,但他坚定践行孔子的学说,理解深刻,成为了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屡称他品格高尚,说他“三月不违仁”,“不迁怒,不贰过”。
冉求(前522——前489)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有,通称冉有。擅长在政治上摸爬滚打,多才多艺。因为冉求自身出自于商人之家,长于计算,以往季氏宰臣,帮忙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被教师孔子严厉批评过。前487年曾率左师抵抗入侵的齐国军队,并且身先士卒,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汉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是个政商界的人才,曾任鲁国、卫国之相,在曹国、鲁国之间经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贡因经商有道,而成为孔子孔子众学生中的首富。《论语》里记载他言行的语录有很多,后世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被称为儒商鼻祖。
孔子的故事(二十三):
话说孔子,娶媳妇时间不长,有一天日头偏西,急匆匆的往家跑,撞开门就进了里屋,抬眼正看到他的媳妇正准备换衣服,衣裳刚刚脱尽,被孔子看了个满眼。当时就急了,说“你这个坏人,一点也不懂礼义廉耻,我非休了你不可。转身就气冲冲的就奔了上房,见到老娘把着经过说了一遍。气愤十分,态度也很坚决,她这么不明白廉耻的妇人,非休了她不可!老娘听完以后,笑着问,“你进门的时候,敲门了吗”?孔子回答没有,“说你咳嗽一声了吗”?孔子说也没有,老娘说,不是媳妇不懂礼仪,这事怪你啊,人家儿媳在自我的房中换衣服,没什么不能够啊?“将进堂,必声扬”你这样不懂礼貌的贸然闯进,不能责怪你媳妇。你还整天的讲说礼数,口口声声要休了人家,这算什么道理?孔子一想,老娘说的对啊,急忙向媳妇低头认错。虽然说是个小故事,这说明一点,人就是人,总是有过错,有过必改,就是好同志。
春秋列国时候,孔子带着七十二位弟子,到处游学,宣讲礼仪之术,实际上也是此刻的说法。礼,也就是此刻的法。某日,来到一个小村庄,村头东头有几间草房,前边是一个宽敞的院落,是村民们聚集的一个地方。孔子走到那里一看,嗬!今日来这儿的老少爷们不少啊,正好,演说一通。夫子跟老少乡亲寒暄了几句后,席地而坐,又讲起了,什么兴邦治国,礼仪待人这些大道理。来的时候呢,在路上多喝了许多水,讲着讲着,尿憋的不行,得找个地方解决啊,转了一圈没找到茅房,正房后边就是一个大水塘,解开裤子冲水塘就撒了一泡,刚提上裤子,打北边来了背粪筐的老头儿,气冲冲的对孔子说“你这么大的一个夫子,整天到处讲礼仪,还让别人效仿你,你怎样能往水塘里边小解呢?我这一个村子里的人都吃这水塘里的水啊。老者说罢,孔子的脸腾的就红了,回身向老头儿深鞠一躬,“老人家,你能够按我说的做,别按我做的做。看起来啊。老人家没话说了。
看看此刻的社会上一些现象,此刻的说一套做一套,也是孔夫子留下来的呀。
孔子的故事(二十四):
孔子不明白为何没一个国君采纳他的主张,于是请教老子。老子对他说:你应庆幸没遇上治世之君,否则你就有去无回了。你所推行的东西都是别人留下的陈旧遗迹,好比别人留下的脚印。你拿脚印当脚,脱离了本原啊!孔子听后,回家闭门三月不出。之后他跟老子说:我最终醒悟了。不能跟上社会的变化,又怎能教化他人呢!
老子听后说:“好。孔丘得道了!”其实对于孔子的“全盘周化”思想,卫国的师金也给予了严厉批评,说孔子是“在陆地上行船,绝对行不通,只能徒劳无功,并且自身也难免遭受祸殃。”孔子虽然也深知做事应当顺应时代变化,但他只是认为这种变化无非是对礼乐进行必要的修正,而没有认识到应当从根本上破除这些精神枷锁。虽然这次闭门苦思了三月,好像觉得自我已经得道,其实离道甚远矣。
孔子的故事(二十五):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曾多次拜访隐士,而到了卫国之后,卫国的男子就派人跟孔子说:“天下有品德的人只要是看得起我卫国,并且愿意跟我的丈夫称兄道弟的人,就必须要来见我,而我也很想见你。”孔子遇到这突来的邀请,先是辞谢,只可是屡次辞谢不掉,就只好登门拜访,去见南子。
在他们见面的时候,南子在两个人之间放了一张帷帐,避免跟孔子的直接接触,孔子进入大门之后,先是给她行了一个大礼,南子也给他回敬了两次礼。这一段“子见南子”描述,是在我们常说的《史记》中出现,并且记录的十分详细,详细到细节都很生动,给人一种联想翩翩的感觉,这才会有人把这起事件联想成两个人的风流韵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孔子周游列国,第一个去的就是卫国,谁都明白灵公对孔子那是相当不错的。可是灵公和南子这一对夫妻品德并不怎样好,南子是宋国人,只可是是嫁给了灵公,因为她的美貌深受宠爱,灵公为其新建了一所宫殿,灵公常常邀请各国来此探讨国事。而公子朝跟自我的妹妹南子是有过私混的,常常借着国事的名义,然后去宫殿里找妹妹私混。可是这件事情被卫国的太子发现,南子很担心他会登基之后找自我算账,所以她需要寻找更多的人来支持自我,而孔子就是一个精神领袖,是一个很不错的合作者。
孔子本不愿去登门拜访,可是觉得自我此刻身在卫国,是想要让灵公推行自我的道义,而此刻他的妻子邀我上门。经过反复的权衡之下,孔子只好前去拜见。孔子前去的时候,是带上自我的一个弟子,那就是子路,子路觉得教师去见这么一个人,对南子感到十分厌恶,深怕孔子会被拉拢过去,所以,子路十分的不悦。
孔子深知自我的不高兴,先是发一个毒誓,说自我并不想跟南子有任何联系,然后才是重点,并把自我的思想灌输到子路身上,跟其授课,在这种情景下,孔子都能从容的授课,可见他教书本事之强。
孔子的故事(二十六):
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卫国从政期间,以往对一个人用个砍断脚的刖(yue)刑。
卫国君臣发生动乱的时候,子羔要逃走,来到城门,发现城门已经关掉了。守门的人就是那个以往被子羔砍断脚的那个人。
那人说:“在那边城墙上有个缺口,能够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从缺口过去。”
那人说:“另外那一边有个洞口,能够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钻洞逃走。”
那人说:“那里有一间房子能够躲避。”
于是,子羔进入了那座房子。追兵过去之后,子羔要离开,对那个受刑的人说:“我不能损害国君制订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断了您的脚。我此刻逃难,这是您报仇报怨的好时候,您为什么还会帮忙我逃避灾难呢”
那人说:“砍断我的脚,本来就是因为我犯了罪,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当初您审判臣的时候,一开始先根据法律寻找减轻臣刑罚的方法,是想要让臣免于法律的惩罚,这是臣很明白的;在审判完了定罪的时候,要确定刑罚了,您很庄重伤感,都能够从表情上显现出来,这个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为私情而要对臣,只是因为有天生的仁人之心,才会天然而然地这样做。这是臣要使您逃避灾难的原因。”
孔子听说之后说:“善于做官吏的人,尽力树立起自我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人,总是会多构成怨敌。用公正之心来指导自我的言行,大概能够说子羔做到了。”
孔子的故事(二十七):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能够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能够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细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我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逢事必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了解观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确定,是不能到达全方位的观照的!
当你要对一个人下结论的时候,想想:真的你所看到的才是事实吗还是你只从一个面,一个点,去观察一个人呢
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更何况是在有利益冲突下的场合。
现今的人们拥有高学历高知识,却往往过度仰赖高知识,而忘了让自我在智慧上长大。
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
连孔圣人也会对自我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
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他人产生了某种印象,从而为他人打上某种“标签”呢
孔圣人能够当下就用智慧,轻易了解真相,消除误会,可是我们呢
有多少人,因为自我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明白,其实是自我“看错了”。
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
你想,那里边会有多少误会,会有多少误解
你总在和“你以为的他”交流,你明白“真正的他”的想法吗
你是否又觉察到真正的你你自我的内心的需要是什么对方的需要又是什么呢
你以往多少次误解了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
孔子的故事(二十八):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能够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
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能够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能够,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能够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我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师襄子,直到此刻,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孔子的故事(二十九):
有一天,孔丘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
他很自豪的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
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能够呀!”他心想:“你大概要提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说:“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仅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最终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丘的弟子心想:“我赢定了。”
他正准备带客人去见孔丘,恰好孔丘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学生向前问道:“教师,一年有几季”
孔丘看了客人一眼,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惊呆了。
客人立刻说:“磕头,磕头!”学生没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教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样说有三季呢”
孔丘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就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就算和他吵到晚上也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这个故事其实对于我们教育学生或者应对生活,都极有意义!
孔子的故事(三十):
鲁国有父子两人打官司,季康子说:“杀掉他们。”
孔子说:“不可杀。民众不明白儿子状告父亲不是好事,已经很久很久了,这是上级官员的过错啊。如果上级官员有道义,那么这样的人也就不会有了。”
季康子说:“治理百姓以孝道为本,此刻杀掉一人而惩治不孝之徒,不是也能够吗?”
孔子说:“不先用孝道来教化就采用杀戮的方式,这是暴虐地杀害无辜。三军打了败仗,不可所以而杀掉军兵;诉讼之事处理得不正,不可所以而用刑罚进行惩罚。上级官员先行教化而能使百姓服从善政,那么,百姓就会顺风而从。自身行得端正,然而百姓不顺从善道,然后再设置刑罚来加以惩治,那么,百姓就能知罪了。几尺高的墙,百姓不能越过;几百尺高的山,即使是儿童也能够一步步地登上山顶。这是因为循序渐进。如今的情景是,仁义已经衰落很久很久了,百姓怎会不违背仁义呢?《诗经》中说:‘使民不会迷心性。’当初,君子引导百姓而使百姓不迷失心性,所以能够不用威严暴戾之法,设置了刑罚却能够不使用。”
于是,状告父亲的儿子听说了此话之后,就请求放弃状告了。
孔子的故事(三十一):
《孔子家语》中记载着《孔子见罗雀者》一事。有天孔子跟着他的弟子们又出门了,在树林里看到一个筛子被树枝支着,里头有些类似于坚果之类的吃的碎末。顺着绑着树枝的绳子望去,有个人在草丛中躲着。原先这个人是捕鸟的人。孔子看到了就轻轻地走了过去。装鸟的笼子里已经有不少的鸟了,扑哧扑哧地上蹿下跳,都是黄色嘴巴的小鸟。孔子问捕鸟的人说,“怎样看到的都是小只的鸟,是不是大只的不好抓呢?可是为什么啊?”捕鸟的人小声地回答他,“大只的鸟比较警觉,不容易抓到。而小鸟看到吃的就两眼放光,放心地吃了起来,这样就比较好抓到。要是小鸟像大鸟那样比较警惕,那我就抓不到鸟了。可是大鸟要是跟小鸟一样贪吃的话,就很好抓到。”孔子听到捕鸟人的这一番话,很有感慨,转身跟自我的弟子们说,“你看,自身坚持警惕心就容易躲过患难,如果贪吃的话就容易忘记灾患。这是鸟的本性驱使的。跟随不一样的心意去做事情,是福是祸结局就出来了。所以啊,贤德的人要在选择朋友或教师上要坚持警惕的心。你如果跟着年纪大的人常常深谋远虑多思考就容易保全自我的性命。但如果跟的是做事冲动莽撞的人就容易出事。”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很多人的地方就会有很多学习的机会,所以要谦卑要有学习的心。但孔子还没说完,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么多人里有贤德的人,也有莽撞粗鲁的人,在这么些的人里面要选择良师益友,这样对自我的生命才会长进。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孔子擅于观察生活,也常常与不一样职业的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一有触动就会跟自我的弟子分享,抓住契机教导他们为人处世和待人接物的方法、态度。孔子在生活常常就在做“长者之虑”这样的榜样,言传身教的教导一群优秀的徒弟们。
孔子的故事(三十二):
有一天,子路穿着华丽的衣服来见孔子。
孔子看到之后说:“仲由啊,你穿得这么华丽是为了什么呢在长江水从汶山刚刚流出来的时候,连一个酒杯都无法漂起来;到了长江渡口的时候,两条船要并列航行都很困难,并且不避风都无法渡过。”
子路问:“敢问夫子说的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长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它的水势一开始并不大,之后因为逐渐地接纳众多的水流,这才成为一条大河的啊!你此刻穿的衣服这个华丽,华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天下人之中还有谁能够再给你增添点什么呢”
子路以为孔子对他所穿的衣服太华丽而说出这样的话来,所以,急忙小步地跑到外面,换了一身衣服才进来,并且对孔子表现出很恭敬有礼的样貌。
孔子看到子路还不是很明白他所说的道理,就之后说:“仲由啊,你要记住,我告诉你:说话谨慎的人不会虚夸浮华,行为谨慎的人不会把功劳据为己有,表面上很聪明而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必然是小人。所以,君子应当是明白就说明白,不明白就说不明白,这是说话的要领;能够做到的事就说能做到,没有本事做到的就说没有本事做到,这是做事的要领。说话的时候能够简明扼要,是智慧的体现;做事不生枝节而简练,是仁德的体现。如果能够既能智慧,又能仁德,还有什么问题可说呢”
孔子的故事(三十三):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tuó)。”“仲尼”大家都明白是孔子,而“项橐”是燕国一少年。
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着说:“请讲。”项橐朝孔子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从“孔子拜师”的故事中,我们应得到两点启示:一是学问(知识)是无止境的;二是要善于观察、分析、积累。若只捧着现有的知识,坐而不学,将被社会淘汰。要不,孔圣人为什么会败在项少年手下呢?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教师了。他总觉得自我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终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教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我,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教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感谢教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必须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一天不离教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我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孔子的故事(三十四):
有一个叫子西的人,做事总是先看中名誉,甚至于沽名钓誉。孔子对弟子说:“谁能够去劝导一下子西,使他不再沽名钓誉”
弟子子贡说:“我能劝他。”
于是,子贡就去劝说子西,子西也好像所以而没有什么疑虑了。
孔子说:“不受功利所左右,才能胸怀宽广;坚持本性而不动摇,才能坚持住纯洁的品行。内心不正直,做事也就不能正直;内心正直,做事才能正直。子西恐怕还是难以避免灾祸。”
之后,楚国发生内乱,楚国的大夫白公逃到了吴国,之后子西把他召回楚国了。不久之后,子西发动叛乱,结果被杀。
孔子的故事(三十五):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丘,在40多年的办学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个。子路向孔丘表示,我像一根笔直的竹杆,生来可做一支好箭。
还读书干什么。孔丘开导他说,读了书就有了学问,就好比在竹箭尾部装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锋利的金属头,这样箭就更有用了。子路听孔丘说得很有理,便拜孔丘为师。有一次,子路在孔丘家里弹瑟。他人很刚勇,弹出的声音也像打仗一样充满着杀气。孔丘是主张“仁”和“中庸之道”的,天然觉得这声音不平和,不满意他说:“他为什么要在我家里弹瑟呢?”孔丘的弟子听了教师这话,琢磨出这是教师对子路弹瑟作的不好的评论,对子路的看法顿时有了改变,言语中有些不尊敬。孔丘明白后,就对大家解释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他已经有了必须的成就,只是没有到达高深的境地。
孔子的故事(三十六):
一次,孔子受楚昭王邀请,到楚国去访问,途经陈、蔡两国之间;而陈、蔡两国的大夫,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本国不利,所以,他们派兵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困在陈、蔡之间。孔子一行,所以连着七天没生火做饭;熬的野菜汤里,也没有一粒米,弄得不少弟子无精打采,面有菜色。而此刻,孔子却依然在室内,弦歌不止。
这时,弟子颜回在屋外择野菜,见子路与子贡两人在一齐嘀咕道:
“先生两次被鲁国驱逐,在卫国也未能待下去,在宋国讲学,连背靠的大树都被人砍倒。到周地拜访,又受老子的数落。此刻,又被人围困在陈、蔡之间。追杀先生的无罪,欺凌先生的无有禁止;先生倒好,依然在那里弦歌鼓琴,自得其乐。难道做君子的,就这样的没有羞耻心吗”
颜回听到那里,无言以对。只好进到屋里,告诉孔子。孔子听后,推琴长叹道:“子路、子贡呀!难道你们真的是小人召他们进来,我有话要跟他们说。”
子路、子贡进屋。子路抱怨地对孔子说:“教师,我们行到这种步田地,能够说是末路穷途了吧!”
孔子听到那里,厉声喝道:“子路!这是什么话君子明于道谓之通,昧于道谓之穷。我们抱仁义之道,处在这少仁少义的乱世,遭受磨难,这是很正常的事,何穷之有内省无愧于道,临难不失己德,大寒至,霜雪降,所以才会明白松柏之真强茂。过去,齐桓公因在莒国受辱,反而树立起王霸之志;晋文公在曹国受欺,所以产生称霸之心。越王在会稽遭受奇耻大辱,却使他更加坚定复国的志愿。这次,我们遭遇这般磨难,难道不也会是件很幸运的事吗”
说完,孔子截然返身回到琴案,操琴而作。子路闻后,也随之持兵器,昂然合拍而舞。子贡见此,愧然自叹道:“我真是不明白,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呀!”
所以,古代有道德的人,得意也乐,失意也乐,所乐非关得失。有道德怡养于内,外境的得失,可是如寒暑风雨之替换,无足扰乱自心。
孔子的故事(三十七):
孔子义利之辩的故事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忙他们恢复自由),就能够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能够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我的行为。此刻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我(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激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必须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的故事(三十八):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这个小孩就就是项橐。
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可就是这个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就象没有看见一样。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样不明白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来拿起大人的'口气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那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十分诧异,小孩如此能言善辩,并且象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
孔子对这个小孩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明白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活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小孩?”孔子一口起提了40多个问题。
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
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天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资料,资料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
项橐并不明白自我应对的就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就反问了几个问题,结果孔子一个也答不上来。连叹到:“后生可畏也”。
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辞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小孩好赌博,该挨揍。赌博原先就是无聊、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
孔子听了这些话,由赞赏变成了敬佩,他拜项橐为师。七岁的小孩从此名声远扬,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耻以孩童为师,其举动也为天下人称赞。
孔子的故事(三十九):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明白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样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仅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仅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样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景,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教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孔子的故事(四十):
有一天,子贡去参观腊祭,孔子对子贡说:“你看,乡亲们在参加腊祭时,很欢乐,有的人喝得大醉,简直疯狂极了。你觉得这样高兴吗”
子贡回答孔子说:“一个国家的人都像疯了一样,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高兴!”
听了子贡的回答,孔子明白他并没有真正理解腊祭的意义,就对他讲述起来。孔子说:“老百姓辛苦一年了,到了冬天收获以后,在举行这样的祭祀仪式时,人们狂饮,甚至喝得酩酊大醉,实际上是报答他们一年的辛苦。同时,辛苦一年,总算获得了丰收,经过腊祭这种形式,大家放松自我,进行狂欢,也是由于君主的恩泽,所以这样的意义是很大的,这是你子贡不明白的。”
接下来,孔子又讲了如何使用民力的问题,以弓来比喻,弓如果一向张着,慢慢就会没有力道了,比喻老百姓如果一向劳苦而得不到休息,民力不再能够恢复,这样是没有好处的,就是让周文王、武王来领导,也不可能弄得好。
反过来,如果弓一向落着而不张开来,弓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用,比喻老百姓一向休息而不去辛勤的劳作,就会懒惰,果真如此,文武两王也是没有办法的。老百姓的劳逸结合,就像弓的一张一弛,这就是文武治民的办法。
文武治民如此,其实管理亦如此,要善于调节,有紧有松。
孔子的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当代作家华轩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
孔子的故事(四十一):
在孔子被围困于陈蔡之地时,太公任去看望他。太公任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用心是装扮得很有才干以便惊吓普通的人,注重修养以便彰明别人的浊秽,毫不掩饰地炫耀自我就像举着阳光和月亮走路,所以总不能免除灾祸。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不求闻名于世,你为什么偏偏喜好名声呢?”
孔子听后内心受到极大震憾,于是辞别朋友故交,离开众多弟子,逃到山泽旷野,穿兽皮麻布做成的衣服,吃柞树和栗树的果子。曾到达进入群兽不乱群的地步。这次经历可谓是孔子的“壮举”。因为在此之前,孔子认为君子是耻于与禽兽为伍的。但为了能够得道,也不得不有病乱投医,弃礼归野,在与天然的交合中感受天然之性。
孔子的故事(四十二):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此刻的山东)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教师,向孔子请教说:"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
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子夏表示必须要按照教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之后,"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到达目的。
孔子的故事(四十三):
子路以往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当立刻实行?”
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当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立刻就做呢?”
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当立刻实行呢?”
孔子却答道:“当然应当立刻实行。”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一样,想不通,便去问孔子。
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孔子的故事(四十四):
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齐玩。
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我坐在里面,好久不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小孩说。
孔子十分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小孩,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
这些都是天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孔子不由感叹他说:“好啊,我此刻才明白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孔子的故事(四十五):
孔子不明白为何没一个国君采纳他的主张,于是请教老子。老子对他说:你应庆幸没遇上治世之君,否则你就有去无回了。你所推行的东西都是别人留下的陈旧遗迹,好比别人留下的脚印。你拿脚印当脚,脱离了本原啊!孔子听后,回家闭门三月不出。之后他跟老子说:我最终醒悟了。不能跟上社会的变化,又怎能教化他人呢!
老子听后说:“好。孔丘得道了!”其实对于孔子的“全盘周化”思想,卫国的师金也给予了严厉批评,说孔子是“在陆地上行船,绝对行不通,只能徒劳无功,并且自身也难免遭受祸殃。”孔子虽然也深知做事应当顺应时代变化,但他只是认为这种变化无非是对礼乐进行必要的修正,而没有认识到应当从根本上破除这些精神枷锁。虽然这次闭门苦思了三月,好像觉得自我已经得道,其实离道甚远矣。
孔子的故事(四十六):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能够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
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能够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能够,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能够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我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师襄子,直到此刻,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孔子的故事(四十七):
颜子要到西部游学,临行前来询问孔子说:“怎样样才能安身立命呢”
孔子告诉颜子说:“仅有四个字:恭敬忠信。”
颜子说:“敢请夫子详细说一下。”
孔子说:“恭就是把自我的心真诚地拿出来去对待别人,这样也就能避免被众人排斥;敬就是要使自我避免苟且而尊重别人,这样也就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忠就是从本心出发并且有分寸地去说话做事,这样也就能使人们愿意合作;信就是真诚并且讲信用,这样也就能使人觉得能够靠得住。能够得到众人的喜爱,人们愿意跟你合作,人们觉得你能靠得住,就必须能避免祸患了。”
颜子说:“弟子铭记在心,今后就以此为座右铭来安身立命。”
孔子说:“做到这四个字,去治理一个国家都能够,何况个人的安身立命问题呢”
孔子的故事(四十八):
孔子的弟子公孙赤,有一天出使齐国,冉求(冉有)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所以,帮忙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才是君子真正的态度。
孔子的故事(四十九):
孔子有个得意门生,名称很奇怪,叫宓子贱。宓子贱在鲁国的单父这个地方任职前,去拜谒孔子。孔子叮嘱他:“不要因别人的意见与自我相反而轻易否决别人,更不要轻率许人,这样容易丧失操守。”
子贱在位期间,齐国进攻鲁国,单父恰好在齐军的必经之路上。此时正值秋收,田里的麦子成熟在望,但齐军一来,粮食肯定会被敌人抢走。
单父的百姓急了,纷纷向宓子贱提议说,应当赶在齐军到来之前,发动所有人抢收麦子。因为是十分时刻,也不要管谁种谁收,谁抢到就归谁,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能便宜了齐国人!但宓子贱早已拿定主意,前来请求的人都被他拒之门外。
齐军很快攻到单父,田里的麦子被他们一抢而光。
过了几天,鲁国当政的贵族季孙氏听说了这件事,大为震怒:这宓子贱怎样能把粮食拱手相让给外来侵略者呢?他亲自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可宓子贱说:“今年田里没有收成没关系,明年还能够再种再收。但如果我允许大家去抢收麦子,那么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就能够不劳而获,他们会暗暗盼着明年还有这样趁火打劫的机会。这样一来,地方的民风就跟着变坏了。对于鲁国来说,一季麦子是小事,但如果让老百姓产生了靠敌人入侵而发财的念头,他们就不会拼命抵抗敌人的侵略了,这才是鲁国的大害啊!衡量了这个利害关系后,该放弃的还是必须要放弃。”
听了宓子贱的话,季孙氏惭愧地说:“我真是目光短浅,比不上宓子贱的智慧啊。”
孔子的故事(五十):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吟诵起《论语》我们似乎依稀能看到,在三月春风中,一位教师带领着一群学生换上春服,沐浴、欢歌、远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春游活动,我们似乎也从中感受到了春的和熙,歌的嘹亮,诗的馥郁。
这个春游的发起者是这群学生的教师,他的名称叫孔子。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刻进了国人骨子里的名称,这个不起眼的人,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后世成为万世吟诵的经典,甚至对其他民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孙,畏惧宋大夫华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鲁国。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纥,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纥于颜氏女野合生孔子。”于是,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在鲁国陬邑的一个小城镇,一家人为新生命的到来而兴奋不已。那么孔子,叫孔丘叫仲尼,为什么又要叫他孔老二呢?
孔子父亲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鄹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为鄹邑大夫。叔梁纥的元配施氏为孔纥一连添了九个女儿,孔纥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虽然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孟皮,却脚有残疾。渴望生个儿子的孔纥,他在72岁时三娶18岁的颜征在,生孔丘仲尼。《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在《史记正义》解释为:纥娶颜氏女徵在时,年逾六十四,不合礼法(周礼),故曰野合。传说在孔子出世前颜征在曾梦见山神驾着祥云,口中喃喃自语:“祷尼丘得贵子,继衰周而素王,择空桑为产地。”孔纥与颜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壮丁,即为孔子。
孔子的故事(五十一):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孟子)曰:“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孟子·公孙丑下》)
(1)请分别概括孔子、孟子对于古今学者和古今君子的看法,并指出他们看法的相同点。(6分)
(2)古之君子,其过如日月之食,可为何“及其更也,民皆仰之”?请作简要分析后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今之学者在这方面该如何去实践。(6分)
答案
(1)孔子认为今之学者只是为了他人的赞美而求学;孟子认为,今之君子将错就错,不知悔改;孔孟二人对待古人今人的看法基本上是是古非今。(每点2分)
(2)古之君子,有了过失就改正,百姓都可见到,他们赢得了百姓的信任,所以,等到他们改正的时候,百姓依然敬仰他们。(2分)第二点主要是就求学不能是为了装点门面,是要为了求得真正知识,求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不能将错就错掩盖错误这些方面去谈。(4分)
参考译文: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我;此刻学习的人,是为了装饰门面做样貌给别人看”。
(孟子)说:“况且古代的君子,有了过失就改正;此刻的君子,有了过失却将错就错。古代的君子,他们的过失就像日食月食一样,老百姓都看得到;等到他们改正的时候,老百姓依然敬仰他们。此刻的君子,哪里只是将错就错,甚至于为了掩盖过失寻找种种借口。”
孔子的故事(五十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一位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哲人。在他长达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中,他曾率领弟子到过卫、陈、宋、曹、郑、蔡、楚七国,四处游说,但却始终没有得到诸侯的重用。晚年的孔子,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其教学资料以仁学为中心,以周礼为规范,着重培养忠、恕、孝、悌等伦理道德。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使许多过去根本无权受教育的平民子弟首次获得了理解教育的机会。他还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注重复习、言教身教并重等。
孔子小时候的故事,年少时的孔子故事
逆境中勤学不止
孔子幼年丧父,受尽磨难,却一向有慈母颜徵守护在身边,尽管环境困苦,母亲却一向都教导孔子要做一个心存梦想、不断进取的人。
母亲日夜为家务操劳,终因体力不支,病倒了。可是,就在母亲卧床休息的第四天,孔子就被母亲逼着上学去了。但每一天放学后,他都会早早回家,一进门就忙着刨地、浇园、垫猪舍、喂鸡、烧火、扫地,夜间则和养病的母亲一齐编草鞋。母亲责怪他学习没有以前用功,孔子微笑着解释说,在乡校里读了一天书,脑子里混得像一盆糨糊,此刻正需要休息,再说,干着活也能思考问题,也能背书。
孔子虽然年纪轻,但干起活来十分细致,干什么像什么,速度有时比那些经常做家务的老手还快。母亲的重担被孔子接去了许多,得到休息的身体也一天天在恢复。
母亲颜徵在病中也未闲着,常常打起精神支撑着坐起身来,给儿子做了一件新上衣,准备过年穿。这天傍晚,新衣服做成,孔子放学回家,刚想抓起扁担去挑水,颜徵就扯着儿子的手进了里屋,喜形于色地说:“来,丘儿,试试娘给你做的这件新上衣合身不?”
孔子见母亲今日异常高兴,乘机告诉她说:“娘,从明天起,孩儿不再上学了。”
“这是为什么?”颜徵吃了一惊,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
“乡学里的先生尽是些迂腐老头,”孔子解释说,“满腹空空,教起书来比娘也相差很远……”
“胡说!”母亲颜徵打断了儿子的话,“小小年纪,就这样骄傲自满,竟然连先生也不放在眼里。”
“就是嘛,先生还异常懒,根本不让提问,你一问,他就吹胡子瞪眼睛。自打进了乡学,孩儿什么新知识也没学到,尽是自我温故而知新。”小小孔子不服气地辩解着。
母亲不相信孔子的.话,于是找来邻居家的小孩曼父,询问乡学教书先生的事情,曼父也不喜欢乡学里的教书先生,就把学校里的情景讲给颜徵听,颜徵于是相信了儿子讲的话全是实情。
即便是这样,母亲也不一样意儿子的请求,她心平气和地对孔子说:“不上学怎样能精通‘六艺’呢?不精通‘六艺’,将来何以能出人头地呢?”
孔子告诉母亲,自我能够跟曼父哥学赶马车,跟吹鼓手学音乐,到校场去练习射箭。这些才是实实在在的本领,不像在乡学里,先生尽是纸上谈兵,什么也不会干,连长鞭都甩不响,更不用说驾驭烈马了。他还打算到叔孙氏家里去放牛,因为他们家里有好多好多的藏书,能够借来阅读。白天的时候,把牛赶到牧场里,让它们吃草,自我就能够以草地为课堂,读书学习。旷野里的空气新鲜,又没有同学吵闹干扰,学习效果将比在课堂上好得多。再说,从事这些活动,也能够体验人生哲理,为将来入世做事奠定基础……
颜徵静心地听着儿子的讲述,心底泛起了一股热浪,眼圈湿润。她明白,儿子这是为赚钱糊口,为自我分担忧愁,使自我今后少吃苦,才将辍学说得这样天花乱坠——儿子长大了,明白体贴疼爱母亲了,她心里感到无限欣慰……儿子的话确有道理,如果这样做,自我的处境,这个家庭的状况,将会有所改变,有所好转。然而,这是断然使不得的,她说:“丘儿,娘明白你这一片赤子之心,可是,咱不能那样做。咱孔门是贵族出身,虽说之后败落了,可你父亲还是个陬邑大夫,他的儿那样做。咱孔门是贵族出身,虽说之后败落了,可你父亲还是个陬邑大夫,他的儿子怎样能去干那些卑贱之事呢?小孩,只要你将来能成大器,娘再苦再累,心里也甜呀!……”母亲边说边扯起衣襟擦那湿润的眼角。
孔子的故事(五十三):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此刻的山东)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教师,向孔子请教说:"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
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子夏表示必须要按照教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之后,"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到达目的。
孔子的故事(五十四):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细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教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立刻明白,愧道:"教师,是我糊涂啊,此刻我最终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齐向他攻击吧!"[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人多力气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如果没有,可得细心行事,洁身自好呀!凭借强力欺负弱小。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齐骂:"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孔子的故事(五十五):
在《论语》里,谈到鬼神问题的,主要有两处。
比如,雍也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先进篇:季路问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从上头的话我们可看出,孔子是相信有鬼神现象存在的。可是,他认为鬼神道与人道,还是有差别、有距离的。最好是各安其道,不要搅合到一齐。尤其对从政的人来讲,把政治与宗教搞到一齐,非失败不可。所以,敬而远之比较好。至于一般人,如果你连人道的事都没搞清楚,没摆平,却要去瞎究那深层次的鬼神道问题,那只会把自我弄得更迷乱,是在自我给自我找麻烦。
同样道理,如果你对当下“生”的现象不清楚,那你也没办法了解将来“死”,是怎样一回事。你不能清醒、坦然、喜悦地应对“生”,那你也就无法清醒、坦然、喜悦地应对“死”。而惟有对生与死,都能做到清醒、坦然和喜悦的人,才有可能,超越生死。
另外,孔子对社会上一些怪异、暴力、昏乱、神秘的现象也多不谈论。因为它们很容易迷惑一般人的心智。所以,在《论语》里,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说法。
孔子教导人们修行,走的是十分平实的路线。即注重从当下的事做起,从解决现实的人生问题做起。他不跟你谈功夫,谈神秘现象。用佛家的话讲,他教的是心地法门,走的是智慧解脱之路。你如果对人生的现象了解透彻了,其他的事,天然就是会豁然贯通。
平淡是真,平常心是道,道在平常日用间。只要我们的心态,能变得日趋平常、平淡,那么,在哪里,都有令我们悟道、得真智慧的契机。
孔子的故事(五十六):
一次,孔子受楚昭王邀请,到楚国去访问,途经陈、蔡两国之间。而陈、蔡两国的大夫,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本国不利,所以,他们派兵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困在陈、蔡之间。孔子一行,所以连着七天没生火做饭。熬的野菜汤里,也没有一粒米,弄得不少弟子无精打采,面有菜色。而此刻,孔子却依然在室内,弦歌不止。
这时候,弟子颜回在屋外择野菜,见子路与子贡两人在一齐嘀咕道:
“先生两次被鲁国驱逐,在卫国也未能待下去,在宋国讲学,连背靠的大树都被人砍倒。到周地拜访,又受老子的数落。此刻,又被人围困在陈、蔡之间。追杀先生的无罪,欺凌先生的无有禁止。先生倒是好,依然是在那里弦歌鼓琴,自得其乐。难道做君子的,就这样的没有羞耻心吗?”
颜回听到那里,无言以对。只好进到屋里,告诉孔子。孔子听后,推琴长叹道:“子路、子贡呀!难道你们真的是小人?召他们进来,我有话要跟他们说。”
子路、子贡进屋。子路抱怨地对孔子说:“教师,我们行到这种步田地,能够说是末路穷途了吧!”
孔子听到那里,厉声喝道:“子路!这是什么话?君子明于道谓之通,昧于道谓之穷。我们抱仁义之道,处在这少仁少义的乱世,遭受磨难,这是很正常的事,何穷之有?内省无愧于道,临难不失己德,大寒至,霜雪降,所以才会明白松柏之真强茂。过去,齐桓公因在莒国受辱,反而树立起王霸之志。晋文公在曹国受欺,所以产生了称霸之心。越王在会稽遭受奇耻大辱,却使他更加坚定复国的志愿。这次,我们遭遇这般磨难,难道不也会是件很幸运的事吗?”
说完,孔子截然返身回到琴案,操琴而作。子路闻后,也是随之持兵器,昂然合拍而舞。子贡见此,愧然自叹道:“我真是不明白,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呀!”
所以,古代有道德的人,得意也乐,失意也乐,所乐非关得失。有道德怡养于内,外境的得失,可是如寒暑风雨之替换,无足扰乱自心。
孔子的故事(五十七):
子贡曰:“陈灵公宣淫于朝,泄治正谏,而杀之,是与比干谏而死同,可谓仁乎?”子曰:“比干于纣,亲则诸父,官则少师,忠报之心在于宗庙而已,固必以死争之,冀身死之后,纣将悔寤,其本志情在于仁者也;泄治之于灵公,位在大夫,无骨肉之亲,怀宠不去,仕于乱朝,以区区之一身,欲正一国之淫昏,死而无益,可谓狷矣。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泄治之谓乎。”
评议:这段故事的关键词是“仁”。“仁”仅次于“圣”,孔子从来不轻许人以“仁”。泄治与比干都是“谏而死”,事迹相似,为什么比干是“仁”,泄治只是“狷”(固执)?
孔子说,仁者爱人。比干以叔父之亲,目睹纣王胡闹,为挽救自家江山,“以死争之”,天然是出于赤诚,缘于“忠爱”,贴合“仁者爱人”的标准,所以孔子将比干誉为“三仁”之一。
至于泄治呢,侍奉陈灵公这么个昏君,没有骨肉之亲,也扯不上什么忠爱,却学着比干的皮毛,招致杀身之祸,在孔子看来,可是是贪图富贵,白白送死,和“仁”哪有半毛钱的关系?
孔子的确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里的这句话很突兀,应当有相应的背景。孔子并不一样意无谓的送死,人都死了,还怎样追求仁?所以他又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才是他老人家的真心话。
所以,“仁”这个漂亮的字眼,既诱人,又误人。有条件时,“当仁不让”固然不错;没有条件时呢,就把“仁”的梦想揣在口袋里吧,不在一棵树上吊死,“无道则隐”,也是很好的选择。
所以,孔子心目中的“仁”,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孔子的故事(五十八):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教师了。他总觉得自我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终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教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我,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教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感谢教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必须会大有长进的。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感谢教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必须会大有长进的。从此,孔子每一天不离教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我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孔子的故事(五十九):
有一天,子路穿着华丽的衣服来见孔子。
孔子看到之后说:“仲由啊,你穿得这么华丽是为了什么呢在长江水从汶山刚刚流出来的时候,连一个酒杯都无法漂起来;到了长江渡口的时候,两条船要并列航行都很困难,并且不避风都无法渡过。”
子路问:“敢问夫子说的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长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它的水势一开始并不大,之后因为逐渐地接纳众多的水流,这才成为一条大河的啊!你此刻穿的衣服这个华丽,华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天下人之中还有谁能够再给你增添点什么呢”
子路以为孔子对他所穿的衣服太华丽而说出这样的话来,所以,急忙小步地跑到外面,换了一身衣服才进来,并且对孔子表现出很恭敬有礼的样貌。
孔子看到子路还不是很明白他所说的道理,就之后说:“仲由啊,你要记住,我告诉你:说话谨慎的人不会虚夸浮华,行为谨慎的人不会把功劳据为己有,表面上很聪明而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必然是小人。所以,君子应当是明白就说明白,不明白就说不明白,这是说话的要领;能够做到的事就说能做到,没有本事做到的就说没有本事做到,这是做事的要领。说话的时候能够简明扼要,是智慧的体现;做事不生枝节而简练,是仁德的体现。如果能够既能智慧,又能仁德,还有什么问题可说呢”
孔子的故事(六十):
有一个叫子西的人,做事总是先看中名誉,甚至于沽名钓誉。孔子对弟子说:“谁能够去劝导一下子西,使他不再沽名钓誉”
弟子子贡说:“我能劝他。”
于是,子贡就去劝说子西,子西也好像所以而没有什么疑虑了。
孔子说:“不受功利所左右,才能胸怀宽广;坚持本性而不动摇,才能坚持住纯洁的品行。内心不正直,做事也就不能正直;内心正直,做事才能正直。子西恐怕还是难以避免灾祸。”
之后,楚国发生内乱,楚国的大夫白公逃到了吴国,之后子西把他召回楚国了。不久之后,子西发动叛乱,结果被杀。
孔子的故事(六十一):
尽管儒家修学最终的目的,也是彻悟大道。但在具体修习的时候,孔子谈论得比较多的,还是“仁”的理念。这与孔子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一个道德沦丧,礼乐崩坏,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时候,到处崇尚强权,追逐功利,极尽攻伐竞争之能事。导致天下,一派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景象。为了救“争斗”之弊,所以,孔子带着他的一帮弟子,奔走各国,到处传播,仁心仁政的种子。尽管他明白,在他的有生之年,很难看到它们开花结果。尽管他明白,以他一介布衣儒士的身份,很难扭转乾坤。但其不屈不饶的济世情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救民心志,却使他更显,真儒气概。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谓孔子自我一生品格的真实的写照。
在《论语》里,孔子谈到“仁”的地方有多处。但都是谈“仁”的外用,谈如何到达“仁”。至于“仁”本身,是个什么境界,没有正面的描述。原因是,仁境的本体,用文字是无法确切地描述,这得靠修学者,用心的去体悟。
关于如何到达“仁”,孔子也是针对不一样弟子的不一样习气,给予不一样的回答。所谓应机施教,对症投药。比如:
对习惯于安贫乐道的弟子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对有领袖气质的弟子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而当辩才与商才,都是首屈一指的弟子子贡问道:“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类似上头因材施教的例子还很多。可见“仁”境,也终究是个内在体验的事。它跟佛家讲的“佛”、道家讲的“道”一样,终究是属,不可说,不可说范畴。
可是,下头这句孔子的话,或许透露了一点消息。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这句话里,孔子似乎在说,仁啊!其实她离我们很近呀,我们一欲求,就能得到。为什么呢?因为其实我们从来就没失去啊!只是因为,我们总是在向外寻求其他的东西,所以,她才好像不存在呀。
孔子的故事(六十二):
孔子一向是后世人景仰的对象,他常常被后人供奉于庙堂之上,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是圣人,是高呼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一生挚友;是”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的鹤发老者;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逊学者。他是普通人,又是如此伟大。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孙,畏惧宋大夫华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鲁国。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纥,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纥于颜氏女野合生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身处乱世却能够坚持践行自我的主张,孔子的精神和勇气实在是令人佩服。古来圣贤皆寂寞,他们异于常人之处就是要承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寂和苦闷,就算千夫所指,就算穷途末路,也要坚持把“仁”推行到底。
孔子生于礼崩乐坏的年代,他为了让更多的穷人小孩能够读书,在年轻的时候建立了第一所私学,广招学徒,一时之间竟也誉满乡里,成为德高望重的万世之师。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战乱连连国家尚且不能自保,人民天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存的第一条件是食物,粮食对于战乱中的人民是极其珍贵的,连饭都吃不起何谈国家政治。所以,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受学生,学费就是“束修”,也就是肉干。要明白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春秋战国,能吃到粗茶淡饭已经很不错了,能吃到鱼、肉更是难上加难。既然如此,又是什么原因让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
据《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齐国,听到舜的音乐“韶”,三月不知肉味。那里并不是说,孔子失去了味觉和嗅觉,更不是他三个月不明白肉放在哪里,找不到肉吃,以致不明白肉的味道。而是说孔子他听到舜的这首音乐以后,他的思想就定在无邪这个境界,他在这个境界定了多久呢?三个月。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所占据萦绕,他可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联翩,也可能就是发呆,什么想不起来,但身心是舒坦的、宁静的、甜美的,感到极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所以当时的齐国人都十分敬佩孔子,有如此之高的音乐修养,后人常用“尽善尽美”和“三月不知肉味”来评论孔子向苌弘请教和痴迷于韶乐的这段佳话。
《战国策》中甘罗一句项橐“七岁为孔子师”,语焉不详,为后世人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间。据说他和孔子之间发生了“车让城”与“城让车”之辩、“落锄之数”与“落蹄之数”之辩、“沉浮”之辩,都以孔子失败告终。这又是怎样回事呢?
项橐(前494—482)是春秋时莒国人。此刻的山东省日照市,据说就是项橐的家乡。关于项橐的身世,一般有两种说法。据说项氏家族的老祖宗叫姬叔度,其封地在项。姬叔度后代项超生项橐等儿子,这是富家子弟出身的项橐。还有一个说法,父亲和母亲魏氏都是普通农民,他的母亲在上山砍柴的路上生下了他。不管哪种说法都不能确定项橐的身世,他的一切又归于一个谜。他与孔子“车让城”与“城让车”之辩、“落锄之数”与“落蹄之数”之辩、“沉浮”之辩,到最终都变成了一个传说,关于他的事迹又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
遗憾的是,天资聪颖的项橐12岁便夭折,有人说他是被孔子的学生所杀,也有人说是被诸侯所杀,他的人连同他的事迹都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猜疑。
孔子的故事(六十三):
一日,孔子闲居无事,在室内演琴自娱。弟子曾参、子贡,坐在外厅,侧耳细听。
一曲终了,只见曾参喃喃自语道:“咦!怎样会是这样呢?教师的琴声里,怎样会流露出,贪狠邪僻的情调呢?琴音中,趋利不仁的味道,怎样会这么严重呢?”
对曾参所说的话,子贡在心里,也以为然。可是,他没接曾参的话,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内走去。
孔子见子贡进来,面有犯难进谏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说话。子贡便将刚才曾参所说的话,如实禀告。
孔子听完子贡的话,对曾参赞叹不已。他说道:“曾参真是天下一位大贤人呀!他已经通晓音律的奥秘。”
之后,孔子继续对子贡解释事情的原由。他说:“刚才,我正在几案边弹琴,有一只老鼠在室内游动,被一只猫发现了。那只猫,便循着房梁,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后,选好地点,眯缝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时机,扑住老鼠。之后,猫的如意算盘,终究没有得逞。因当时那只猫的心态,反映在我的心里,我便很天然地经过琴瑟,将它表露出来。所以,曾参说我的琴音里,有贪狠邪僻的情调,是很恰当的。”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篇》说:大凡音乐,都是产生于人的内心。人的情感动于衷,体此刻外就是声音。声音的变化有文理,就成了音乐。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乐,通常都洋溢着安适与喜乐。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清明祥和的状态。在动荡的乱世,流行的音乐,往往会充满着怨恨与愤怒。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政令不畅,上下乖离的境地。而一个接近亡国的世道,它的流行音乐,会弥漫着哀伤与忧思。它说明此时的人民,已经陷入难以自拔的困苦,只能是靠回忆往事,来慰籍自我。所以,声音之道,与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孔子的故事(六十四):
在鲁国,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这一家三代鲁国大夫。
一次,孔子问漆雕马人道:“先生曾事奉过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能够说说,哪个要更贤明一些呢。”
漆雕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块很名贵的龟壳叫‘蔡’。如遇有什么大事不能定夺,就会用‘蔡’来占卜决疑。在文仲主事时期,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一次。在武仲主事时,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三次。这都是我亲眼所见。至于这三位大夫谁最贤明,马人我就不明白了。”
孔子听完笑着说:“先生真会说话!”
孔子回到家里,跟弟子们谈及此事,赞叹不已地说:“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议论主人的贤愚,但却是很巧妙地举了一个实例,将事情的真相,表露无遗。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因智识无力察远,德慧无足见机,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问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说,一个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觉洞悉,事物变化的规律。”
孔子的故事(六十五):
孔子得到《周易》之中的贲(bi4)卦,长叹一声,好像心境很不平静。
弟子子张进来,举手问道:“弟子听说贲卦是吉祥的卦,贲卦的意思就是修饰,就像人需要修养一样,这是很重要的、很应当的事,可是,夫子为什么会叹气呢”
孔子说:“贲卦所修饰出来的颜色不是真正的颜色啊,所以我才叹息。”
子张问:“难道修饰不重要吗”
孔子说:“我想,事物的本来色彩是最重要的。白色的应当是正白色,黑色的应当是正黑色,贲卦所说的修饰,其本来色彩的正色是什么颜色呢”
子张说:“夫子所说的意思是修养只是把自我的本心显现出来,是吧”
孔子说:“我听说过,丹砂、朱漆都不需要添加另外的文采,白玉不需要另外雕琢,宝珠不需要有意地装饰,为什么呢本质本来就完美,不需要再另外加上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