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故事

陶行知的故事(精选20篇)

时间:2024-05-11 09:51:56

  陶行知的故事(一):

  有一天,陶行知先生到一位朋友家去,见朋友夫人正在打小孩,小孩正在地上委屈地哭着。

  陶先生忙问怎样回事。朋友夫人指着一块被拆的乱七八糟的手表,气呼呼地说:“陶先生,这块表是才买的`,竟被我儿子拆成这样。您说可气不可气?“

  陶先生听了笑了笑,说:“坏了,恐怕中国的一个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夫人有点愕然,“为什么呢?难道这样做不对吗?”

  陶先生摇摇头,夫人又之后问:“陶先生,您是大教育家,您说对这样的小孩该怎样办呢?”

  陶先生把小孩搀起来,搂在怀里,笑嘻嘻地问:“你为什么要把母亲的新表拆坏呢?

  小孩怯生生地望了母亲一眼,低声说:“我听见表了有滴答的声音,想拆开看看是什么在响……”

  陶先生说:”你很好奇,这没有错,但你要跟大人说一声,不能自作主张,来,跟我一齐到钟表店去好吗?“

  小孩问:“去店里干什么?”

  陶先生说:“去看师傅修表啊!看他怎样拆,又去怎样修,怎样装配,你不喜欢吗?“

  小孩高兴得跳起来:“我去!我去!”

  陶先生跟朋友夫人大了声招呼,就拿着那只坏表,带着小孩一齐到了一家钟表店。

  修表师傅看了看坏表,说:“要1元6角修理费。陶先生说:”价钱依你,但我要带着小孩看你修,让他长长见识。“师傅同意了。

  陶先生与小孩站在一旁,满怀兴趣地看师傅修表。看他怎样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他加油后,把一个个零件装起来。从头到尾,整整看了一个多小时。

  全部装好后,师傅上了发条,表重新发出清晰的滴嗒声,小孩高兴的欢叫起来:"响了,响了,表修好了!“

  陶先生临走又花了一元钱买了一只旧钟,送给小孩带回去拆装。小孩连声说:“感谢伯伯,感谢伯伯,伯伯真好!”

  陶行知的故事(二):

  有一天,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先生。陶先生热情地让她坐下,又倒了一杯茶给她,问道:“怎样不带儿子一齐来玩?”

  这位夫人有点气乎乎地说:“别提了,一提就叫我生气。这天我把他结结实实打了一顿。

  陶先生惊异地问:“这是为什么?你儿子很聪明,蛮可爱的哩!”

  朋友的夫人取出一个纸包,里面被拆得乱七八糟的一块手表。这表成色还很新,镀金的表壳打开了,玻璃破碎,连秒针也掉了下来。她生气地说:“陶先生,这表是才买的,竟被我儿子拆成这样,您说可气不可气!他才七八岁,就敢拆表,将来大了恐怕连房子都敢拆呢!所以我打了他一顿。”

  陶先生听了笑笑说:“坏了,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夫人有点愕然:“为什么呢?难道我这样做不对吗?”

  陶先生摇摇头。

  夫人又之后问:“陶先生,您是大教育家,您说对这样的小孩该怎样办呢?”

  陶先生把拆坏的表拿过来,对夫人说:“走,我们上你家去,见见这个小“爱迪生’。”

  到了朋友家里,陶先生见到那个小孩正蹲在院子的大树下,聚精会神地看蚂蚁搬家。夫人一见又来了气,正要骂他,陶先生立即劝住了。

  陶先生把小孩搀起来,搂在怀里,笑嘻嘻地问:“你为什么要把母亲的新表拆开来呢?能告诉我吗?”

  小孩怯生生地望了母亲一眼,低声说:“我听见表里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我错了,不该把手表拆坏,惹母亲生气。”

  陶先生说:“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这没有错。但你要跟大人说一声,不能自作主张。来,你跟我一齐到钟表店去好吗?”

  小孩又望望母亲,说:“去店里干什么?”

  陶先生说:“去看师傅修表啊,看他怎样拆,又怎样修,怎样装配,你不喜欢吗?”

  小孩高兴得跳起来:“我去!我去!”

  陶先生拿着那只坏表,带着小孩一齐到了一家钟表店。修表师傅看了看坏表,说要一元六角修理费。

  陶先生说:“价钱依你,但我带着小孩看你修,让他长长知识。”师傅同意了。

  陶行知和小孩站在旁边,满怀兴趣地看师傅修表。看他怎样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他加油后,把一个个零件装配起来。从头到尾,整整看了一个多小时。全部装好后,师傅上了发条,表重新发出清晰的嘀嗒声。小孩高兴地欢叫起来:“响了,响了,表修好了!”

  陶先生临走又花一元钱买了一只旧钟,送给小孩带回去拆装。小孩连声说:“感谢伯伯!感谢伯伯!伯伯真好!”

  陶先生把小孩送到家后,小孩立即跳呀蹦的跟母亲说:“母亲,伯伯买了一只钟,让我学习拆装呢!”

  那位朋友的夫人不解地问:“还让他拆啊?”

  陶行知笑笑说:“你不是问我对这样的小孩该怎样办吗?我的办法说是,把小孩和表一齐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小孩好奇心就可得到满足,或者他还能够学会修理咧。”

  陶先生停顿了一下,之后说:“小孩拆表是因为好奇心,小孩的'好奇心其实就是一种求知欲,原是有出息的表现。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欲打掉了吗?与其不分青皂地打一顿,不如引导他去把事情做好,培养他的兴趣。中国对于小小孩一向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所以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就应学习爱迪生的母亲,那么理解、宽容小孩,那么善于鼓励小孩去动手动脑,这样,更多的“爱迪生’们就不会被打跑、赶走了。”

  夫人听了恍然大悟,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诚恳地说:“陶先生,您说得对,太感谢您了,我今后必须照您的办法去做。”

  陶行知的故事(三):

  育才学校音乐组的壁报《小喇叭》又一期出刊了。壁报前人头攒动,越涌越多。必须有一两篇有水平的创作发表了,同学们边看报,边议论,外围的人向里挤,里面的人不愿让,有人推荐:"读一下,读一下吧!"只听得一个油腔滑调的声音开始朗诵了:"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习几何苦恼多,不如学习咪嗦哆!"歪诗不胫而走,传遍了全校,引起了争论,多种评价,褒贬不一。

  陶校长明白了此事,也观看了小诗。次日,陶校长邀请小作者促膝谈心,和作者研究人生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从吃饭、穿衣谈到音阶频率的振动,直到国家大事,哪一件都少不了数学,离不开数学。所以,人人要学数学,数学对人们就象人们离不开空气、水分、阳光、营养品一样的重要。小作者听到陶校长的谆谆诱导,连连点头说:"校长,我这下真的`明白了你为什么要我们同学把学好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方法论这四门功课作为开启文化宝库的四把钥匙的道理。我检讨,……"陶校长立刻接过话头说:"此刻我们是民主讨论,不是榫会,你能认识问题,提高思想,就是提高。"小作者连连点头说:"我们音乐组不少同学都有这种思想,让我去说服他们!"

  陶校长眯着双眼放心地说了一句:"好啦!我们这天的民主探讨到此结束。"

  陶行知的故事(四):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之后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的故事(五):

  一说陶行知,在中国的教育界几乎无人不知。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在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出生,1946年7月25日因患脑溢血在上海逝世,享年55岁。按此刻的话说,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就英年早逝,憾别人生,的确让人惋惜。但陶行知的故事,却一向在流传。

  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说她的小孩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十分生气,狠狠地揍了小孩一顿。陶行知听了,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之后,他又亲自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请出来,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他们站在修表师傅身边,看着他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着他一个个装起来,再给机器加上油。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教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我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小孩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小孩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赶走和打跑。”

  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陶行知简单地了解了一下状况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这个学生,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之后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如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是两个看似简单,但却是一般的`家长和教师都做不到的事情。陶行知善于用多角度思维从犯错误的小孩和学生身上找出其优点和闪光点。并且善于用他们身上的用心境感克服和战胜消极情感,充分挖掘其内在诱因,变破坏为创造,变落后为先进。

  陶行知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小孩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陶行知赶到塾馆时教师已经开讲。他怕影响教师讲课和其它同学学习,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教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

  陶行知有两句重要的名言,一句是:“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另一句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中去,确实做了一件“大事”。而他自我,却“不带半根草去”。只留一世英名,光照中华大地。

  陶行知的故事(六):

  育才学校招收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战灾流浪儿童,他们虽然离开了故乡、失去了爹娘,可是他们都是一群天真活泼、富有聪明才智的小孩,他们都各有自我的爱好和特长,有的爱演戏、有的善唱歌、有的喜爱科研、有的乐于写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夺了这些小孩发挥自我才能的机会。

  陶行知把他们招收进育才学校后,在"因材施教"和"爱"的教育下,经过了一二年的学习和训练,他们的才华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音乐组的小孩非但善弹奏、能演唱、会作曲,还能经常为老百姓表演或到大剧院去举行音乐会;戏剧组、舞蹈组的小孩,非但能演戏、跳舞,并且还能自编、自导、自演,用精彩的戏剧与舞蹈反映出抗日的形势;绘画组的小孩们竟能在重庆城市里举办儿童抗敌画展,多么了不起呀!

  周总理称赞这些小孩们说:"一代胜似一代。"冯玉祥将军为这些小孩的长大鼓掌。可是,也有那么一些因循守旧、自我不愿进行教育改革的"学者"们,却在那里阴阳怪气地非议陶行知,说什么:"陶行知丢掉了普及教育来搞天才教育了。"

  陶行知并没有因为这些非议而动摇了他"为今日培育抗日的人才,为明天培育建国的人才"的决心。他一心为国育才,所以他理直气壮地对这些"非议者"给予了答复,他说:“我不是办天才教育,我办的.是人才教育。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才能、爱好,对他们提出必须的要求,加以定向培养,进行因材施教。这些人才在正确指导下经过一番奋力,就转化成大才(“人字上加一横就成“大字)。对大才再进行深入的诱导,学生们自我再出一身力,流一身汗,必须时间之后,大才也就成为天才了(“大字上加一横就成天字)。真正的天才是师生经过共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不间断的乐教乐学而培养出来的。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几个天才又有什么不好呢?”

  看!陶行知回答得多么好呀!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得到启发,天才决不是天生而成的,除了白痴以外,每一个小孩只要培养、引导得当,社会关心、环境适宜,再加上他自我的不断奋力,都能够成为天才。陶行知对于培养天才的解释多么有道理呀!

  陶行知的故事(七):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

  怎样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我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我就开始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可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必须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陶行知的故事(八):

  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教导师生们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教人民提高者,拜人民为教师”。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小孩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小孩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我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

  “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

  “我可不识字。”木匠慌了。

  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样貌。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

  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教师带着小孩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大人看见小孩拿起工具,不细心就很容易弄破手,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小朋友都拍手说好,那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此,每一天小孩们都学做凳子,他们也当“小先生”,教木匠师傅认字。3个月后的一天,教室里的50个小孩,都坐着自我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有小孩们自我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门外,信服地点头叫好。陶行知在讲台前,念起了一首刚写好的诗:“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学先生,哼哼哼,我哼成了先生木匠,哼哼哼,他哼成了木匠先生。”小孩们看看坐在他们身边一齐听课的木匠,大家都笑了。

  姚文采是陶行知的同乡,陶行知请他到晓庄学校教生物课。第一次上课,陶行知就让他先把书本摆到一边去,要“随时教育、随地教育、随人教育”。姚教师教了10多年生物课,从来没有不带书本去上课的时候,他弄不懂陶行知是什么意思。傍晚,他看见陶先生与两个叫花子在亲热地交谈。陶先生和那两个人谈完话,就叫学生领他们去洗澡,然后告诉姚文采:“这是我从南京夫子庙请来的两位教师,来教大家捉蛇。晓庄附近有许多蛇,经常咬伤人,让蛇花子来教大家捉蛇,你看怎样样?”姚文采没说话。蛇花子开始为晓庄师生上生物课了,课堂就在山里。

  几天以后,最胆小的女小孩也敢捉蛇了,她们说:“只要击中要害,蛇并没有什么可怕呀!”大家还懂得了蛇没有脚为什么跑得快,蛇没有耳朵怎样听得见声音,以及蛇是老鼠的克星等知识。姚教师最终理解了陶先生的用心。他带领学生采集标本;把挖草药的老农请来教认草药;请种花木的花匠来教种植花木的方法;请中国科学社的专家来教怎样辨别生物科别及定学名。晓庄附近的花草树木都挂起了学名牌,生物课从此上得生动活泼。

  陶行知身为高等学府的教授、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却没有一点架子,时时注意拜普通的劳动人民为教师,他是我国千百万教师的楷模,更是知识分子最早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先驱。

  陶行知的故事(九):

  新安旅行团的故事

  1933年的一天,上海大厦大学学校内,一群群大学生正向着大礼堂走去。他们三三两两地议论着今日将要举行的报告会:听说是一些小小孩来演讲。是的,叫‘新安旅行团’,听说是苏北淮安新安小学的学生,大的十五六岁,小的才十二岁。小小孩来跟我们讲课,能讲什么呢不是开开玩笑吧!去听听吧,听了再下结论嘛!大学生们向礼堂走去,带着好奇、怀疑。会场里渐渐坐满了人。讲台上出现了一位戴眼镜的先生,中等身材,穿着学生装。有人认出来了:是陶行知先生。陶先生开始讲话:诸位都是大学生,也许会说,叫他们听小小孩讲课,真是笑话。这七个小小孩从淮安一路演讲到上海。‘没有父母带,先生也不在’,靠演讲旅行,作抗日宣传。这个儿童旅行团的价值,是新时代之无价宝,如果必须要定个价值,或者姑且定为万万万万金元吧。这样伟大的宝藏,世界上谁也没有,都为新安小朋友所得。而‘新安’不敢占为私有,愿公诸天下后世。讲得如何,请大家一试。不一样凡响的,激起了会场上的一片掌声。小玉站在讲台前,他穿着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粗布衣服,圆圆的小脸因紧张而涨得通红,两手十个手指下意识地搓来搓去。陶先生轻轻地拍了他一下,在他耳畔说了几句话,就走下台去了。小玉定了定神,开始讲起来:我的老家在凤阳,凤

  阳是个穷地方,十年倒有九年荒。母亲生了八个小孩,死了六个,只剩下我和姐姐。爹爹被抓去当壮丁,活活折磨死了。母亲活不下去,流着眼泪把姐姐卖给了人贩子……小孩的脸颊上滚动着泪珠,他抽泣了一下,悲愤地之后说:我们为什么这样穷,为什么这样苦我们以往问爷爷奶奶,我们以往问父亲母亲,他们的回答是:我们命苦啊!可是,学校的教师告诉我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命苦,是我们的国家太落后,外有列强,内有国贼,生产落后,经济衰败,这一切是帝国主义、反动派造成的啊!清脆的童声震动了每个大学生的心,一些人激动地站了起来,大声附和:说得好!会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之后,另一个小孩小林走上讲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们!我们国家落后,列强就要欺侮。日本帝国主义就侵占了我们的东三省,苦难的中国人民身上又加上了侵略者的铁蹄,这样的痛苦我

  们还能忍受吗有良知的中国人是决不愿意做亡国奴的,大家一致起来,要反抗万恶的侵略者,要用我们的血肉筑成一道新的长城!全场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有人带头高呼:打倒侵略者!团结抗日,一致对外!陶行知先生走上台,把小孩们抱在一齐,连声说:讲得好!讲得好!他带着小孩们走下讲台,问身边的一位教授:小小孩讲得如何教授风趣地说:讲得比我们好,几乎把教授的饭碗打破!陶先生哈哈大笑说:小小孩能教大学生,几乎把教授的饭碗打破,这虽然是千古奇闻,但却是事实啊!陶行知接连几天安排新安旅行团的小孩们去中小学演讲,去光华、沪江、震旦大学演讲,所到之处,无不引轰动。陶行知逢人就说:在这些小小孩的铁证之下,时代是分成了两个:一个是瞧不起穷光蛋和小小孩的时代,那已永久成为过去;一个是新时代,穷光蛋和小小孩有不可抵估的力气。他特意写诗称赞:一群小光棍,数数是七根。小的十二岁,大的未结婚。没有父母带,先生也不在。谁说小孩小,划分新时代。在陶行知先生的鼓励下,淮安新安小学在1935年又第二次组织了新安旅行团,在抗日的大后方,宣传抗日,宣传爱国,走遍了全国十几个省市,行程五万里,足迹遍及城市、农村、草原、边疆,被人们称为民族的小号手。

  陶行知的故事(十):

  要又学又问

  1939年夏天,有人介绍一位青年诗人到育才学校半工半读,上写道:刘文伟,诗人高歌的学生……陶行知一看,风趣地说:喔,文――伟,你诗文伟大呀青年忙说:不,相反――很渺小,我已经把伟字改成苇,芦苇的苇。

  陶行知笑了,说:对呀,不要自封为伟大,要大众承认才是真伟大。你愿意做芦苇,好,芦苇做成船,也能够渡人到达彼岸呀!

  过了一会,陶行知又说:你是高歌的徒弟,必须是个小详诗人吧

  青年人答:不,我是土人,从小是孤儿,做过童工,爱唱劳动号子,自我编词儿,是地道的‘杭唷’派。

  陶行知哦了一声说:那我们是同志呢,我也是‘歌谣派’,你读过我的诗么青年人说:读过,很喜欢。听说你跟唐代诗人白居易一样,写了诗先读给老妈子听。我还喜欢唱您编的歌。如,《锄头舞歌》、《镰刀舞歌》、《手脑相长歌》等等。

  陶行知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叫刘文苇的青年人,对他异常关心,经常问他学习、生活的情景。

  当时小刘才18岁,学习兴趣很高,并且爱好广泛。在育才学校,他感到什么都新鲜,样样都想学想问。陶行知工作很忙,平时住在北碚,到学校来一趟不容易,要处理的事很多。但小刘见缝插针,一有机会就去向陶行知请教,陶行知也总是热情耐心地回答他的问题。

  有人责备小刘不懂事,但陶行知鼓励小刘说:做学问就是要学要问。我过去写过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学问,学问,光学不问只是一半,光问不学也只是一半,又学又问才是完整的学问。好比一个人,不能光有右手右脚,也不能光有左手左脚,要左右配合才是完整的人。

  陶行知的教诲给小刘很大启发,他也写了一首诗,题为《学问》:

  学问学问,既学又问。

  光学不问,半截理论,

  死啃书本,用时不灵。

  光问不学,一半是零,

  不成条理,低级水平。

  又问又学,真正聪明,

  又学又问,才是完整的活的学问。

  在陶行知和育才学校文学组主任艾青的帮忙教育下,小刘之后成为我国著名的诗人。

  陶行知的故事(十一):

  四块糖的故事

  一天,陶行知在学校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我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当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他不明白校长到底想干什么。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当奖励。

  王友听了十分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我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此刻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能够回去了。

  陶行知的教育让王友明白了,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换个角度想想问题。可见,父母应当教育小孩经常问自我:要是我处在这种情景下,我会怎样想呢又会怎样做呢我此刻应当为他做点什么,他的心里会感觉好受一些呢这样,小孩往往会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从而产生宽容的品格。

  陶行知的故事(十二):

  陶行知对少年儿童求知学习的方法,经常有所指点,最为突出的就是"点石成金"的故事,这也能够说是少年儿童求知学习的最首要、最关键的方法。

  在一次育才学校的晨会上,陶校长去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很有本领的道人,只要他用手一指,面前的乱石立即会变成黄金。一天,他让众徒弟坐在他四周,自我用手指点着地下一堆石块,立刻石块都变成了黄澄澄亮光光的大小不等的金块。从徒弟看了又惊又喜,个个拍手叫好。道人对徒弟说:"每人选一块金子,拿去买点吃用的吧!"徒弟们都扑到黄金堆里去翻拣,有的要选一块颜色最黄的,有的要拣一块亮光最足的,有的想找一块最大最大的,大家东翻西找忙个不停。这时却有一个徒弟,他没有去拿金块,只是呆呆地站在道人旁边,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盯着师傅点金的手指看,边看边思考。道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挑选你最喜爱的一块金子呢"这徒弟回答说:"金子虽好,但一用就完,我看中了师傅那个点石成金的指头。"讲到那里,陶校长突然停住了。学生们急于要明白故事的结局,都催促他:"校长,你讲下去呀!""快点讲下去呀!"

  陶校长不再讲故事,却一转话题,进行了一番评述,他说:世上有多少人被闪闪发光的金子迷惑,而忘记了点石成金的指头。同学们,你们在学校求学,可不能光想要得到教师和书本传给你们的现成知识,这些知识虽好,但仅仅是世界上人武部知识的一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现成知识会不够用的,有的会用不上了,有的会显得陈旧了。有些同学拼命把教师和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即使你能背出,你在追求学问(真理)的大道上还会碰到许多新事物、新问题,到那时你能责怪教师没教过、书本上没见过吗死记硬背不思考,是书呆子的学习方法,这些学生,教师"教多少",他就"记多少",是赶不上时代、超可是教师的。一批批的学生都比教师差,那末,我们的国家就会一代不如一代。我们求学必须要学会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这就是要拿到开发文化宝库的金钥匙(也就是这只点石成金的指头)。这样,你们自我就能够一辈子毫无止境地去探求知识,你们就能超过教师,我们的国家就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同学们听到那里才恍然大悟,懂得了陶校长讲故事的意图。从此,大家不再死记硬背,各自奋力探索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教师们也不是片面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知识,而是创造各种各样的学习条件,帮忙学生学会"学好各门学科的方法和本事"。

  陶行知的故事(十三):

  一天午后,一群小小小孩在田间的小路上奔跑,追逐着一只蜻蜓。蜻蜓闪着绿莹莹的大眼睛,颤动着翅膀,惊慌地上下乱飞。也许是被追赶得昏了头,突然,猛地撞在树干上摔了下来。翠贞扑上去捉住了它,几个小孩抢着要,叫着嚷着,闹成一团。

  陶行知恰好从村里走出来,小孩们看见了他,齐声欢叫:“陶先生!陶先生!”陶先生停下脚步,见他们的捉蜻蜓玩,便慈爱地抚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明白蜻蜓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吃露水”。另一个男孩说。

  小孩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小孩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蜻蜓吃虫子,苍蝇、蚊子、水里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翠贞点点头。陶行知从她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圆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尾巴有什么用,谁明白”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指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细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坚持平衡,调整方向。在它饿极时,会将自我的尾巴吃去一截,可是,以后又会长出来。”之后他将蜻蜓的头部对着小孩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有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能够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小孩们入神地听着,一个小男孩伸出小手,细心翼翼地抚了一下蜻蜓的尾巴。陶行知将蜻蜓举在眼前,用商量的口吻说:“蜻蜓是吃害虫的,它是人类的朋友,放了它,让它为我们去消灭害虫,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小孩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忽地坠落下来,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又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陶先生说:“小孩们,我们观察生物,切不可将它捉来弄死。一只蜻蜓一年能够为人类消灭成千上万只蚊子。你们看,它在大自然中飞来飞去,多么自在,多么活泼!”

  蜻蜓在空中飞了几圈,很快飞到流水潺潺的河面上,俯冲上升,盘旋翻飞。小孩们注视着它,欢呼着:“嗬,在跳舞呢,看!”

  陶行知便由此想到许多学校的生物课,都是将活生生的东西弄死,做成标本,他多次指出:“生物课不要变成死物课,‘生物陈列所’不要变成‘僵尸陈列所’,更不要在无意中培养小孩们残忍的天性。”他主张把小孩们带到大自然中去。要认识青蛙,能够到河边去观察,要认识小鸟,能够到树林里去。这样,才能观察到真正的生物,小孩们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陶行知的故事(十四):

  育才学校文学组办了几十种壁报,还在重庆开诗歌朗诵会,很受大家欢迎。他们成立了“榴火诗社”,陶校长专门为诗社题词,文学组的学生们有些飘飘然了。有的人留起了披肩长发,有人特意穿破衣服,自视为艺术家的派头。也有的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说话尖刻,爱讽刺人。除夕夜,陶校长把文学组学生召集起来,一面吃瓜子,一应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衣服脏得很,破了也不补,这是乞丐,决不是文人应有的样貌。”他又摸着一个男同学乱蓬蓬的头发说:“这是茅草山。我要放一把火,叫‘放火烧山’!”几个留长发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陶校长拿起剪刀,亲自给他们剪了发,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学生们听得心服口服。

  陶行知的故事(十五):

  陶先生十分善于演讲,他的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谁听了都会被他深深吸引,为他演讲中强大的逻辑力气所折服。在他一生无数次的演讲中,有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直到今日仍然令人回味无穷。

  那是陶行知1938年在武汉大学做的一次演讲。那一天,大礼堂里挤得满满的,不仅仅全校师生都来听,连附近学校的师生和各界人士都闻讯赶来。他们都明白,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都想来一睹他的风采,并听他说些什么。

  会议开始后,有几位先生先后上台作了演讲。轮到陶行知时,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夹着一个皮包走上了讲台。他戴着眼镜,穿着西服,未曾开口,先向全场扫视了一遍。大家屏息凝神,都望着他,等他开口说话。有的人还打开速记本,准备把陶行知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陶行知并没有讲话。他从包里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公鸡喔喔地乱叫。台下听众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之后,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他左手按住鸡的头,逼它吃米。鸡直叫不吃。陶行知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肯吃。之后,陶行知轻简便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我后退了几步。只见大公鸡抖了抖翅膀,伸头四处张望了一下,便从容地低下头吃起米来。

  这时,陶行知说话了:“各位,你们都看到了吧。你逼鸡吃米,或者把米硬塞到它的嘴里,它都不肯吃。可是,如果你换一种方式,让它自由自在,它就会主动地自我去吃米”

  陶行知又向会场扫视了一圈,加重语气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因硬灌给他们,他们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去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可是,如果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效果必须会好得多!”

  陶行知讲完,把公鸡装进皮包,又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我的话讲完了。”便退下场去了。

  听众们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但只是过了一会儿,会场上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很多人边鼓掌边喊:“好!陶先生讲得好!讲得好!”

  陶行知的故事(十六):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十分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所以,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

  1923年,他组织了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奔波于全国十几个省市,致力于平民教育。他把《平民千字课》作为教材,送到平民百姓家里,劝家家户户都要识字读书。他活动的经费多数都是自我写书得的稿费。

  一次,他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想了想,温和地说:“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忙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妹妹理解了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1927年,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活动。1930年4月,guoming党反动政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还通缉陶行知。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继续推行中华普及教育运动。

  陶行知的故事(十七):

  育才学校招收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战灾流浪儿童,他们虽然离开了故乡、失去了爹娘,可是他们都是一群天真活泼、富有聪明才智的小孩,他们都各有自我的爱好和特长,有的爱演戏、有的善唱歌、有的喜爱科研、有的乐于写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夺了这些小孩发挥自我才能的机会。陶行知把他们招收进育才学校后,在"因材施教"和"爱"的教育下,经过了一二年的学习和训练,他们的才华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音乐组的小孩非但善弹奏、能演唱、会作曲,还能经常为老百姓表演或到大剧院去举行音乐会;戏剧组、舞蹈组的小孩,非但能演戏、跳舞,并且还能自编、自导、自演,用精彩的戏剧与舞蹈反映出抗日的形势;绘画组的小孩们竟能在重庆城市里举办儿童抗敌画展,多么了不起呀!周恩来同志称赞这些小孩们说:"一代胜似一代。"冯玉祥将军为这些小孩的长大鼓掌。可是,也有那么一些因循守旧、自我不愿进行教育改革的"学者"们,却在那里阴阳怪气地非议陶行知,说什么:"陶行知丢掉了普及教育来搞'天才教育'了。"

  陶行知并没有因为这些非议而动摇了他"为今日培育抗日的人才,为明天培育建国的人才"的决心。他一心为国育才,所以他理直气壮地对这些"非议者"给予了答复,他说:“我不是办天才教育,我办的是人才教育。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才能、爱好,对他们提出必须的要求,加以定向培养,进行因材施教。这些‘人'才在正确指导下经过‘一'番奋力,就转化成‘大才'(‘人'字上加一横就成‘大'字)。对‘大才'再进行深入的.诱导,学生们自我再出‘一'身力,流‘一'身汗,‘一'定时间之后,‘大才'也就成为'天才'了(‘大'字上加一横就成'天'字)。真正的天才是师生经过共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不间断的乐教乐学而培养出来的。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几个‘天才'又有什么不好呢"看!陶行知回答得多么好呀!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得到启发,天才决不是天生而成的,除了白痴以外,每一个小孩只要培养、引导得当,社会关心、环境适宜,再加上他自我的不断奋力,都能够成为天才。陶行知对于培养天才的解释多么有道理呀!

  陶行知的故事(十八):

  节俭粮食

  抗日战争时期,狡猾的商人在粮食里掺杂了很多石子、砂子、稗子和霉烂的米。有的学生一嚼到砂子,立刻把一大口饭都吐掉,餐桌上每一天都能够看到一堆一堆的饭粒。这让陶行知很痛心,他带着学生背起了李绅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后说:“同学们,此刻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们冒着侵略者的炮火用生命种出来的,也是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夺来的啊!我们怎样能随便浪费呢”从此以后,同学们在吃饭时遇到砂子,把砂子吐出来,而把米饭仍然吃下去,餐桌上再也见不到饭粒了。

  陶行知的故事(十九):

  陶行知是一位既有言教,更有身教的人民教育家,他律已甚严,以身作则。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而陶行知则"每一天四问"。1942年7月,他在重庆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提出"四问"的资料,就是每一天要反躬自问身体、学校、工作和道德上有没有提高,提高了多少。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就越会为非作歹,残害人民。他曾大声疾呼,要全校师生"建筑人格长城"。

  他自我就是用他的实际动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在育才学校,就流传过一个关于陶行知的两个口袋的故事。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和全校师生赤手空拳办起来的,有时全校师生几乎无以举炊,陶行知东张西罗,左支右绌,迫不得已就停止体育锻炼,每一天改吃两顿稀粥,以勉强维持生活。在这样艰难困苦中,有人劝陶行知把育才停办了算了,但他坚决不答应。他发动全校师生走街串巷,向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募捐,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陶行知带头外出募捐,并宣布一条纪律:募捐来的钱涓滴归公,在任何情景下,任何人不得借故挪用分文。他自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上衣缝有两只口袋,一只袋公款,一只袋私款。有一次他到远处去募捐,走访了好多地方,募捐了不少现款,袋里装得满满的。在归途搭车时,忽然发现放私款的那只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当时就有一个坚决的想法,决不那用公家一分钱,尽管一天奔波下来,既疲惫不堪,又饥肠辘辘,但仍坚持从十里外步行回校。

  当育才学校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十分感动,赶到陶行知先生的住处慰问时,陶行知亲切地、深刻地跟大家讲起韩非子在《喻志》中所说的一个比喻:"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在现实生活中,小漏洞往往能够酿成大灾祸,千万不要以小失大。陶行知就是这样"以教人者教已",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

  陶行知的故事(二十):

  不罚反奖

  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陶行知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景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这个学生,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之后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如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Copyright © 2016-2024 www.nan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南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70253号-1

部分内容来自得培资料和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